『壹』 古埃及的地理位置
古埃及位於非洲東北部(今中東地區),起初在尼羅河流域,直到國力強盛時候,才達到當今的埃及領土。它北臨地中海,東瀕紅海,南鄰努比亞(今衣索比亞和蘇丹),西接利比亞。從地理上看,埃及的東西兩面均為沙漠,南邊有幾個大險灘,同外界交往甚難,只有通過東北端的西奈半島與西亞來往較為方便。
古代埃及具有較大的孤立性。縱貫埃及全境的尼羅河,由發源於非洲中部的白尼羅河和發源於蘇丹的青尼羅河匯合而成。流經森林和草原地帶的尼羅河,每年7月至11月定期泛濫,浸灌兩岸乾旱的土地;含有大量礦物質和腐植質的泥沙隨流而下,在兩岸逐漸沉積下來,成為肥沃的黑色土壤。古代埃及人因而稱自己的國家為「凱麥特」(意為黑土地) 。
跨度近3000年的古代文明,開始於公元前32世紀左右時美尼斯統一上下埃及建立第一王朝,終止於公元前343年波斯再次征服埃及。
雖然之後古埃及文化還有少量延續,但到公元以後的時代,古埃及已經徹底被異族文明所取代,在連象形文字也被人們遺忘後,古代史前社會留給後人的是宏偉的建築與無數謎團,1798年,拿破崙遠征埃及,發現羅塞塔石碑,1822年法國學者商博良解讀象形文字成功,埃及學才誕生,古埃及文明才重見天日。直到今日都還不斷被挖掘出來。
(1)古代埃及地理位置位於什麼東北角擴展閱讀:
社會
古埃及人稱他們的君主為法老,這個詞語解作宮殿。古埃及人相信他們的君主擁有如神一樣的權力,因此他們不會直稱君主的名字,只稱他為法老。君主之下有貴族、祭司和官員,他們是古埃及的特權階級,享有崇高的社會地位及擁有田地和奴隸,過著極為奢侈的生活。
而農民、工匠和商人則屬於古埃及的平民階級,生活平穩,卻不艱苦。奴隸(即戰俘或罪犯)屬於古埃及的最底層階級,沒有任何權利,生活極之困苦。
國家和政府
古埃及一直是專制的中央集權的國家,一切的權力都歸屬於法老,包括司法、行政、立法、宗教等,法老的王權還被神化,稱為神王。法老之下有一套政府機構,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對全國各地進行各方面的管理。中央政府最高官員是維西爾,相當於宰相,其權力僅位的,對各個政府部門都進行監督和管理,如立法、建築、國防、國家資源調查和分配、徵兵、祭祀等等。
維西爾職位重要,古王國時期一般由王子擔任,老國王去世後則可以由王子繼位。古王國衰敗後,維西爾職務開始被非王族控制,並開始威脅法老的王位。在中王國時期,首個維西爾政變的情況發生,阿蒙涅姆赫特取代第十一王朝末代法老曼圖霍特普四世登基,開創埃及第十二王朝。後來一些法老曾試圖削弱和分散維西爾的權力,如設置兩個維西爾等,但維西爾成為法老的情況還是時有發生。
經濟
大部分古埃及人是農民。埃及位處沙漠地帶,而尼羅河每年7月都會泛濫,但古埃及人懂得修築水庫儲起泛濫的河水,並在曾受河水泛濫的土地上耕種,讓水患變成為水利。他們又懂得挖掘水渠引水灌溉農作物,並發明用牛拉動的犁耙,翻鬆泥土來種植農作物。此外,他們還發明抽河水灌溉農田的汲水器(shaf)。
部分古埃及人是商人。雖然埃及大部分的地區都是沙漠,但尼羅河沿岸卻盛產一種稱為蘆葦的植物。蘆葦浮力大且能防水,所以是造船的好材料。古埃及人就以蘆葦作材料造船,並乘坐這些蘆葦船在尼羅河、地中海及紅海一帶航行,與當地居民進行以物換物的貿易。通過這些貿易往來,古埃及人把他們的文明及生活方式傳播至其他地方。
古埃及地理位置是亞洲和非洲的樞紐,另外其農業為主的經濟模式對其他手工業產品有很大需求,因此古埃及是古代重要的貿易中轉和加工國家。古王國時期,古埃及經濟發達,出現很多剩餘的產品,以物易物的商業模式產生。當時埃及對外的貿易對象主要有努比亞、黎巴嫩、蓬特等地,也不時伴隨有軍事掠奪,不完全是平等交易。
『貳』 埃及的地理位置特點
埃及位於非洲東北部,是個地跨亞非兩大洲的國家.北回歸線穿過其領土南部,大部分領土位於北半球低緯度;北臨地中海,東臨紅海,是個北、東兩面臨海的國家;西與利比亞為鄰,南與蘇丹接壤,東與巴勒斯坦相鄰,並與沙烏地阿拉伯隔海相望.
『叄』 古代埃及位於()東北部,()畔。()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徵
古埃及(阿拉伯文:مصر القديمة),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位於非洲東北部尼羅河中下游地區,是典型的水力帝國,受宗教影響極大,舉世聞名的金字塔就是古埃及人對永恆觀念的一種崇拜產物,也是法老的陵墓。除了金字塔以外,獅身人面像、木乃伊也是埃及的象徵。古埃及文明形成於6000年前(公元前4000年)左右,古埃及前王朝開始於5100年前(公元前3100年)左右時美尼斯統一上下埃及建立第一王朝,終止於公元前30年羅馬征服埃及托勒密王朝。
『肆』 埃及的地理位置是什麼
埃及位於非洲東北部,南接蘇丹,西連利比亞,東臨紅海與巴勒斯坦、以色列接壤,北經地中海與歐洲隔海相通,東南與約旦和沙烏地阿拉伯相望。地跨非、亞兩洲,埃及是個沙漠國家,縱貫於東部的尼羅河把它分為不對稱的兩部分,東部為阿拉伯沙漠,西部為利比亞沙漠。
在利比亞沙漠中,有許多綠洲分布在有地下水流出的地方。除北部沿海屬地中海氣候外,絕大部分屬熱帶沙漠氣候,終年氣溫較高,沙漠中白天可達50℃,夜間則可降到0℃,日溫差很大。降水少,空氣乾燥,開羅年降水量只有34毫米,阿斯旺更少,只有3毫米,常常連續數年不下雨。
尼羅河是埃及的生命線,它由蘇丹入境,向北一直流向地中海。開羅以北河流分叉入海,形成面積達2.4萬平方公里的三角洲。境內的蘇伊士運河貫穿於非、亞兩洲之間,長173公里,開鑿於1859~1869年,建成後曾多次擴建,目前已能通行25萬噸級巨輪,在世界航運業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埃及經濟發展中也起著巨大作用。
埃及的發展概況
尼羅河谷地和三角洲自古以來就是埃及的農業區,勞動人民利用尼羅河水進行灌溉,發展農業生產。這里不僅是非洲最大的水稻和小麥產區,也是世界著名的棉花產區。埃及長絨棉以絨長質優而著稱,其產量佔世界長絨棉產量的1/2左右,是埃及的重要出口物資。
工礦業有一定基礎,工業規模和水平僅次於南非,居非洲第2位。紡織和食品是埃及工業的傳統部門,其產值約占製造業的一半。60年代以來,機械、化工、冶金、軍工、建材、電力等重工業部門有了較快發展。采礦業以開採石油為主,石油出口約占出口額的2/3。
『伍』 古代埃及位於哪裡
埃及位於地中海和紅海中間,非洲東北部,領土包括亞洲西南端的西奈半島,國家地跨亞、非兩洲。面積為100.2萬平方公里,其中96%為沙漠,埃及海岸線長2700公里。尼羅河南北縱貫全境。
埃及文化燦爛、歷史悠久,名勝古跡星羅棋布,必游景點有:
吉薩金字塔群,位於首都開羅西南約100公里,大金字塔(也稱胡夫金字塔)、海夫拉金字塔和門卡烏拉金字塔,與其周圍眾多的小金字塔形成金字塔群,是現存的世界七大奇跡之一,此外還有獅身人面像、太陽船、河穀神廟等世界著名遺跡。
盧克索神廟,這座神廟是專門為底比斯的三神-太陽神阿蒙、自然神姆特和他們的兒子月亮神孔斯所修,在新王國時期它是每年奧皮特節的中心。晚上有聲光表演,用五彩的燈光變幻映照著遺址,配有解說詞和音樂,向遊客敘述古埃及人民的生活情景。
卡爾納克神廟,古埃及最大的神廟所在地,廟內的柱壁和牆垣上都刻有精美的浮雕和鮮艷的彩繪,它們記載著古埃及的神話傳說和當時人們的日常生活。此外,廟內還有聞名遐邇的方尖碑和法老及後妃們的塑像。
紅海,被譽為世界三大潛水聖地之一,獨特的氣候使得這里生長著多種色彩繽紛的珊瑚和魚類,海底總動員中被大家熟知的小丑魚「尼莫」就是這片水域的常駐代表,還有紅海畢加索和魔鬼魚。紅海的獨特之處在於海水與沙漠的結合,可謂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整個紅海之濱都是度假天堂,來到這里,不妨潛入水中與魚兒盡情的舞蹈,或是乘坐越野四驅車在沙丘上感受速度與激情的碰撞,還可以於酒店內盡情享受悠閑的度假時光。
『陸』 古代埃及處於什麼地理位置
古代埃及位於尼羅河的下游,既屬於非洲東北部,又和亞洲西南角的西奈半島相跨,同時隔著地中海和南歐相望。貫穿埃及全境的尼羅河孕育了古代埃及的文明。希羅多德說,埃及人獲得的土地乃是「尼羅河的贈賜」。古代埃及分為上、下埃及,孟菲斯以南尼羅河谷地叫做上埃及,孟菲斯至地中海岸的三角洲地帶叫做下埃及。
『柒』 古代埃及,位於什麼東北部什麼沿岸
位於非洲東北部,地中海、紅海沿岸
古埃及(阿拉伯文:مصر القديمة),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位於非洲東北部尼羅河中下游地區,是典型的水力帝國,受宗教影響極大,舉世聞名的金字塔就是古埃及人對永恆觀念的一種崇拜產物,也是法老的陵墓。除了金字塔以外,獅身人面像、木乃伊也是埃及的象徵。古埃及文明形成於6000年前(公元前4000年)左右,古埃及前王朝開始於5100年前(公元前3100年)左右時美尼斯統一上下埃及建立第一王朝,終止於公元前30年羅馬征服埃及托勒密王朝。
古埃及的居民是由北非的土著居民和來自西亞的塞姆人融合形成的,公元前4千年後半期,逐漸形成了國家,至前343年為止,共經歷了前王朝、早王朝、古王國、第一中間期、中王國、第二中間期、新王國、第三中間期、後王朝9個時期31個王朝的統治(參見「歷史」一節)。其中古埃及在十八王朝時(前15世紀)達到鼎盛,南部尼羅河河谷地帶的上埃及的領域有現在的蘇丹到衣索比亞,而北部三角洲地區的下埃及除了現在的埃及和部份利比亞以外,其東部邊界越過西奈半島直達迦南平原。 古埃及有自己的文字系統,完善的政治體系和多神信仰的宗教系統,其統治者稱為法老,因此又稱為法老時代或法老埃及。古埃及的國土緊密分布在尼羅河周圍的狹長地帶,是典型的水力帝國。對古埃及的研究在學術界已經形成一門專門的學科,稱為「埃及學」。
『捌』 埃及的地理位置在哪裡
埃及的地理位置:埃及位於非洲大陸東北角,是個地跨亞非兩大洲的國家。北回歸線穿過其領土南部,大部分領土位於(北半球)低緯度;北臨地中海,東瀕紅海,是個北、東兩面臨海的國家;西與利比亞為鄰,南與蘇丹接壤,東與巴勒斯坦相鄰,並與沙烏地阿拉伯隔紅海相望。
埃及地理位置的特殊性
埃及的地理位置非常獨特,它北瀕地中海,東臨紅海,西面和南面大部分都是難以穿越的大沙漠。從防禦角度來說,古埃及人只要阻止南方順尼羅河向下游的進攻以及狹窄的死海走廊和蘇伊士地峽向三角洲地區的滲透就夠了。
這種易守難攻的地理環境,使得古埃及免受不少異族侵略,這也是古埃及文明能延續時間較長的原因。不過有了險要的地勢還不能高枕無憂,如果防守鬆懈麻痹大意,一次失誤就是以使他們致命。
『玖』 古代埃及的地理位置特點
古埃及位於非洲東北部(今中東地區),起初在尼羅河流域,直到國力強盛時候,才達到當今的埃及領土。它北臨地中海,東瀕紅海,南鄰努比亞(今衣索比亞和蘇丹)。從地理上看,埃及的東西兩面均為沙漠,南邊有幾個大險灘,同外界交往甚難,只有通過東北端的西奈半島與西亞來往較為方便。所以,古代埃及具有較大的孤立性。
縱貫埃及全境的尼羅河,由發源於非洲中部的白尼羅河和發源於蘇丹的青尼羅河匯合而成。流經森林和草原地帶的尼羅河,每年7月至11月定期泛濫,浸灌兩岸乾旱的土地;含有大量礦物質和腐植質的泥沙隨流而下,在兩岸逐漸沉積下來,成為肥沃的黑色土壤。
古代埃及人因而稱自己的國家為「凱麥特」(意為黑土地) 。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說「埃及是尼羅河的贈禮。」古代埃及人曾寫下這樣的詩篇:「啊,尼羅河,我贊美你,你從大地涌流出來,養活著埃及,一旦你的水流減少,人們就停止了呼吸。」
埃及的地理位置使得埃及雖有降水但不多。從古代埃及留下來的大量雕刻和繪畫可以看出,古代埃及人的特徵是:高身材,黑頭發,低額頭,密睫毛,黑眼珠,直鼻子,寬臉型,闊肩膀,古銅色皮膚,體魄健壯。他們的體形、外貌與古代的利比亞人和努比亞人不同,與古代的亞細亞人也不同,而具有自己獨特的特徵。
(9)古代埃及地理位置位於什麼東北角擴展閱讀:
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徵,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結晶。但是金字塔的修建加重了人民的負擔,耗費了國家的人力和財力,加劇了國內的階級矛盾,削弱了君主專制的實力。希羅多德和狄奧多拉都記載說,人民對修建金字塔滿懷憤怒,甚至可能爆發過人民起義。第5王朝就可能是在人民起義後建立起來的,無怪乎新王朝更加依賴神權勢力來維護其統治。
古王國的衰落和第一中間期 古王國末期,由於階級矛盾的激化,王權更加依賴神權勢力和地方貴族。國王們把越來越多的土地、勞動力和其他財富給予神廟和地方貴族,豁免神廟的賦稅,使神廟和地方貴族的勢力更加膨脹,而王權更加速了衰落。
第6王朝國王培比二世的長期統治(據說他六歲登基為王,活了一百多歲)後,古王國的統一局面終於不能維持,君主專制也不復存在。第7王朝時,埃及陷入分裂混亂局面。據曼涅托殘篇23所記,第7王朝的70個王只統治了70天(而且他們中的許多人可能是同時並立,而非互相承襲的);而據其殘篇24,則為5個國王統治了75天。殘篇記載的混亂和分歧反映了當時實際局面的混亂。
從第7王朝起,埃及實已小國林立,幾乎一個諾姆就成了一個小國家。每個諾馬爾赫都感到自己是不再受制於人的獨立王國的國王,是自己獨立城市的統治者。他們往往把地方神的名字放在自己的稱號之中。為了擴大自己統治的地盤,他們彼此爭戰不已,使局勢更為混亂。
『拾』 埃及的地理位置在哪
非洲東北部。
埃及位於地中海和紅海中間,非洲東北部,地處歐亞非三大洲的交通要沖,領土包括亞洲西南端的西奈半島,國家地跨亞、非兩洲。
埃及北面是地中海,東面是紅海,地中海和紅海通過蘇伊士運河相連。蘇伊士運河對岸即為亞洲西南端的西奈半島。
埃及東部經西奈半島直通巴勒斯坦。西連利比亞,南接蘇丹,東南與約旦、沙烏地阿拉伯相望。
簡況:
【國名】阿拉伯埃及共和國(The Arab Republic of Egypt)。
【面積】100.1萬平方公里。
【人口】約1億。伊斯蘭教為國教,信徒主要是遜尼派,占總人口的84%。科普特基督徒和其他信徒約佔16%。另有約600萬海外僑民。
【語言】官方語言為阿拉伯語。
【首都】開羅(Cairo),面積約3085平方公里,人口約2280萬(2017年)。夏季平均氣溫最高34.2℃,最低20.8℃;冬季最高19.9℃,最低9.7℃。
【國家元首】阿卜杜勒法塔赫·塞西(Abl Fatah Al-Sisi),2014年6月就職,2018年6月連任。
以上內容參考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埃及國家概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