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東北的地理位置
東北三省位於我國東北部,北臨俄羅斯,南鄰朝鮮。
位於北溫帶。南臨渤海。
⑵ 東北三省的地形分布特徵
東北三省地形以平原、山地為主。分布的長白山、興安嶺是東北生態系統的重要天然屏障;三江平原、松嫩平原、遼河平原,土壤肥沃,土層深厚;松花江、遼河、鴨綠江等主要河流發源這里,具有巨大的經濟價值和生態價值。
東北三省物質富饒,是我國重要的木材、礦產生產基地,蘊藏著豐富的野生動植物資源。這里的林業用地面積達3875萬公頃,佔全國的14.7%,森林覆蓋率達39.6%,遠遠高出全國森林覆蓋率16.55%的水平。這里的油母頁岩、鐵、硼、菱鎂石、金剛石、滑石、玉石、溶劑灰岩等礦產的儲量均居中國首位,遼河油田是中國第三大油氣田,石油、天然氣儲量分別佔中國的15%和10%。這里的東北虎、紫貂、丹頂鶴、梅花鹿、大馬哈魚、黑熊、飛龍、猴頭、人參、黃芪、松耳等馳名中外。東北是全國生產石油最多的地區。主要油田有大慶、吉林、遼河。大慶油田是我國最大的原油供應基地。著名的大煤礦有撫順、雞西、鶴崗。聞名全國的鐵礦有遼寧的鞍山和本溪。
⑶ 中國三省的地理位置情況是怎麼樣的
地理條件
東北三省大體屬於溫帶季風氣候,但由於部分地區緯度較高,冬季寒冷漫長,夏季溫暖而短促,冬季降雪,蒸發小,氣候濕潤,低地多沼澤(冷濕)。所處溫度帶和干濕地區:大部分在中溫帶,少部分在寒溫帶和暖溫帶,濕潤和半濕潤。
東北氣候
東北三省地形以平原、山地為主[13]。分布的長白山、興安嶺是東北生態系統的重要天然屏障;三江平原、松嫩平原、遼河平原,土壤肥沃,土層深厚;松花江、遼河、鴨綠江等主要河流發源這里,具有巨大的經濟價值和生態價值。
東北三省物質富饒,是我國重要的木材、礦產生產基地,蘊藏著豐富的野生動植物資源。這里的林業用地面積達3875萬公頃,佔全國的14.7%,森林覆蓋率達39.6%,遠遠高出全國森林覆蓋率16.55%的水平。這里的油母頁岩、鐵、硼、菱鎂石、金剛石、滑石、玉石、溶劑灰岩等礦產的儲量均居中國首位,遼河油田是中國第三大油氣田,石油、天然氣儲量分別佔中國的15%和10%。這里的東北虎、紫貂、丹頂鶴、梅花鹿、大馬哈魚、黑熊、飛龍、猴頭、人參、黃芪、松耳等馳名中外。東北是全國生產石油最多的地區。主要油田有大慶、吉林、遼河。大慶油田是我國最大的原油供應基地。著名的大煤礦有撫順、雞西、鶴崗。聞名全國的鐵礦有遼寧的鞍山和本溪。旅遊景區
由黑龍江省、吉林省、遼寧省的14家景區組成的東北景區聯盟[16]。
東北地區四季分明,景區間差異性大,資源互補性強,可以滿足不同遊客的需求,大連的海洋文化、地質奇觀;長春的獨特歷史、森林公園;哈爾濱的浪漫冰雪、鏡泊湖的原始生態……。
每年都會吸引大批國內外遊客前來。
2014年,聯盟中的景區將共同強力打造大東北旅遊線路,彼此間資源共享,相互拉動,客源互換,製作統一宣傳材料,形成宣傳合力,在北京、上海、廣東等地區進行宣傳促銷。同時遊客在任何一家景區購票游覽,均可享受到其他景區優惠票價,也可以購買景區的套票游覽。
⑷ 描述清楚中國東北三省的地區位置情況是怎樣的
我國東北三省地處於東北亞地區,北與俄羅斯接壤,東與朝鮮接壤;地形以平原為主,是中國三大平原之一;東北地區緯度高,冬季嚴寒。
⑸ 中國的東三省是哪三省31省區市新增101例
摘要 "東三省"是指黑龍江省、吉林省、遼寧省。
⑹ 東北三省的地理位置
東北三省又稱「東三省」(與東北地區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是東北地區的三個省級行政區,為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
地理位置:
東北地區位於我國東北部,鄰國有朝鮮、俄羅斯,鄰省(區)有內蒙古自治區、河北省,瀕臨的海洋有渤海、黃海。
3、相對位置:
(1)位於我國東北部,地處東北亞的核心位置
(2)東、北兩面與朝鮮及俄羅斯為鄰;西接內蒙古自治區;南連河北省,與山東半島隔海相望。
4、面積:
土地面積78.8萬千米。
⑺ 東北三省的位置的特點是什麼
東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點是「山環水繞、平原居中」.東北地區的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為主,地表結構大致呈半環狀的三帶:外圍是黑龍江、烏蘇里江、圖們江和鴨綠江等流域低地,中間是山地和丘陵,內部則是廣闊的平原.
故答案為:山環水繞、平原居中
⑻ 東北地理位置
北緯40度到55度,東經120度到135度之間,大興安嶺以東,渤海以北,,東南處與朝鮮接壤,與日本隔海相望,北接俄羅斯,包括黑龍江、吉林、遼寧三省及內蒙古東部部分地區。
⑼ 東北地區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1,自然資源豐富(礦產資源、森林資源、生物資源等)
2,國防戰略的角度來看,東北是華北的門戶,向外可以輻射朝鮮半島和俄羅斯遠東地區,向內可以作為防禦華北的屏障, 戰略位置十分顯要。
3,土地肥沃,地勢平坦,農業發達,是國家重要的糧食基地。
4,工業發達,擁有遼中南等工業基地。
拓展資料:
1945年的東北,並不僅僅是現在的東三省,實際上是五個省。包括黑龍江,吉林,奉天,熱河,察哈爾五省。國民黨收復東北後,又改成九省即遼寧省、安東省、遼北省、吉林省、松江省、合江省、黑龍江省、嫩江省、興安省 總面積130萬平方公里,人口3800萬,擁有全世界最肥沃的三塊黑土地之一,資源豐富,是當時全中國現代工業最發達的地區。
據1944年,日本人的統計,已探明的礦產有鐵38億噸,煤228億噸,銅礦132萬噸,鉛鋅礦113萬噸,1943年,東北煤產量2532萬噸,除東北外中國地區2583萬噸 發電量東北為107萬千瓦,其他地區21.8萬千瓦,生鐵產量171萬噸,其他地區21.9萬噸,鋼材49萬噸,其他地區,鋼3.7萬噸,水泥150萬噸,其他地區,77萬噸, 東北是主要產糧區,44年產糧約2000萬噸,,生產大豆,高粱,玉米,小麥,其中大豆產量佔全世界60%以上,森林資源豐富,佔全國三分之一,公路鐵路里程數均超過全國的二分之一,且擁有黑龍江,松花江,烏蘇里江,遼河等河流,亦有大連,旅順,安東,營口,葫蘆島等優良港口,可謂交通便利,資源豐富,工業發達。對於當時來說,可謂是,得東北者得天下。
新中國成立之後一窮二白,東北是中國唯一的重工業基地。東北1952年到1988年的30餘年期間為中國其他地區提供了,煤炭3.06億噸,木材2.69億立方,原油7.25億噸,糧食6475萬噸。生鐵6113萬噸,銅、鋁、鋅等有色金屬383萬噸,鋼材949萬噸,純鹼1178萬噸,水泥5508萬噸。這些是在計劃經濟下無償的從東北運往全國各地。當時從東北出來的火車,裝著滿滿的煤炭,糧食,鋼鐵,回去的時候,卻只有百分之10裝著日用品。
大部分車廂卻是空的。 再說一個東北的巨大貢獻。很多人都以為蘇杭熟天下足。其實那是老皇歷了。 現在江蘇的糧食剛夠自給吃,而浙江的糧食早就不能自給自足了。 現在的中國是北糧南調。 2020年,中國一共生產糧食66949萬噸。其中東北產糧13683萬噸,佔比百分之20。比俄羅斯全國1.23億頓產量都要高出不少。
而東北的人口只有10793.73。按照每人每天吃一斤米飯,200克肉來計算。肉按照豬肉的料肉比2.5比1。 光是東北產的糧食,就夠37487 6712 人吃。除掉東北人自己消耗外,共養活了2億6694萬其他地區人。
⑽ 描述中國東北三省的地區位置情況是怎樣的
黑龍江省位於我國的最北端,吉林省位於黑龍江和遼寧的中間。遼寧省在東北三省中位於最南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