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平和縣地理標志文化展示廳怎麼樣

平和縣地理標志文化展示廳怎麼樣

發布時間:2022-05-23 06:55:36

㈠ 福建特產有哪些

1、福州角梳

福州角梳,福建省福州市特產,是福建省福州市的地方傳統手工藝品。以牛角為材料製成的梳子,是福州「三寶」之一,造型美觀,經久耐用,在國內外享有盛譽。

2、安溪鐵觀音

安溪鐵觀音,福建省安溪特產,福建安溪當地茶農發明於1725-1735年間。發源於安溪縣西坪鎮堯陽山麓(王說)。屬於烏龍茶類,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烏龍茶類的代表。

3、永春老醋

永春老醋,福建省永春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永春老醋以優質糯米、紅粬、芝麻等原料,用獨特配方、精工發酵、陳釀多年而成。它具有色澤棕黑、酸中帶甘、醇香爽口、久藏不腐等特點。

4、古田銀耳

古田銀耳,福建省古田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古田銀耳淡黃無暇、亮澤通透。2004年6月,原國家質監總局批准對「古田銀耳」實施原產地域產品保護(即地理標志產品保護)。

5、琯溪蜜柚

琯溪蜜柚,福建省漳州市平和縣特產,為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清乾隆年間,琯溪蜜柚被列為朝廷貢品。琯溪蜜柚特點:果皮色橙黃鮮艷,芳香濃郁,果大皮薄,瓤肉無籽、色潔白如玉、多汁柔軟、不留殘渣、清甜微酸、味極永雋。

㈡ 為什麼要重視文化展廳的建設


企業文化展廳設計的作用是通過全方位地了解客戶後進行全面策劃,與決策者達成目標一致:以優質的工程和獨特的設計來傳達品牌的靈魂,打造就個性鮮明的企業展示廳。

優秀的企業不僅營銷產品,更注重企業文化特質和企業品牌內涵的輸出。企業展廳設計是文化展示的中心,同時也是產品和服務的展示中心。

㈢ 地理標志也是一種知識產權,你都熟悉什麼地理標志呢

隨著這幾年版權意識的逐漸推廣開來,地理標志這個東西可能有的人也不知道他也是一種知識產權,今天就來聊聊地理標志。


最後是獨特性,許許多多地理標志若是沒有獨特性就不能區分開來了,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地理標志作為一種標記與一定的地理區域相聯系,其主要的功能就在於使消費者能區分來源於某地區的商品與來源於其它地區的同種商品,從面進行比較、挑選,以找到商品的價值與使用價值的最佳切合點,購買到自己想要的商品。

地理標志這個東西對我們而言,可以推動各地的經濟發展,也可以提升各地文化形象,保護文化遺產等。

㈣ 地理標志與地方性文化知識保護帶來的經濟效益

地理標志產品和原產地命名制度作為保護知識產權和自主品牌建設的主要組成部分,是一個巨大的無形資產,已成為各地的形象名片和產品的出口護照。地理標志產品不僅是地方的地方標志,更是質量標志、信譽標志,充分利用地理標志產品的知名度和美譽度,發展地區特色經濟,提升產品的競爭能力和附加值,擴大市場份額,已成為許多地方政府和企業的共識,越來越受到重視。

㈤ 地理標志的調研

第一次全國地理標志調研工作開始於2003年,2005年完成並發布第一次全國地理標志調研報告。
第二次全國地理標志調研報告於2011年1月15日在京舉辦的「2011地理標志保護與發展經驗交流暨第二次全國地理標志調研報告發布會」上發布。
第三次全國地理標志調研工作正在進行中。 《中國地理標志》課題組進行的全國首次地理標志調研是一個非常有益的探索,將會積極地引導全社會對地理標志的關注,促進地理標志的發展。
《中國地理標志》課題組在有關部門和地理標志企業的支持下,經過一年多的努力,完成了全國首次地理標志調研工作。在此調研報告中,課題組做以下說明:
第一,地理標志選取。
神州大地物華天寶,我們在首次調研中以已經注冊的、公開的地理標志為准。時間以2004年12月31日為限,以後注冊的將會在以後的調研中使用。
地理標志存在於三種類型:證明商標和集體商標、原產地域產品、原產地標記。
註:
1、並非所有原產地標記都是地理標志,我們只選定地理標志特徵非常明確和由政府來組織注冊的部分。
2、2005年7月15日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發布生效的《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規定》,將《原產地域產品保護規定》和《原產地標記管理規定》的地理標志管理工作合二為一。
3、全國地理標志保護的統一或協調機制建立後的地理標志的具體數量可能會發生一些變化,但這不影響本次調研工作的開展和意義。
第二,調研的原則。
調研中採用「公益、公開、統一、自願」相結合的原則,即公益獨立調研、使用公開的資料,統一整理核實,企業自願參與。應該說,調研資料是真實客觀的。
第三,地理標志產品的市場銷售額是代表地理標志大小的極其重要的尺度。
地理標志所保護的產品與一般產品的最大特點在於地理標志產品的市場是由供應決定的,不是由需求決定的。地理標志受自然因素的制約非常大,地理標志產品的產量(市場銷售額)的增長有一定的內在規律,不能隨心所欲,如茅台酒,茅台酒產量增長幅度是非常有限的。但可口可樂就不同,市場需要多少,就可以加裝流水線,按配方來生產多少。因此,地理標志的市場銷售額是一個非常能代表地理標志大小的極其重要的尺度。本次調研採用2003年底的數據。
第四,地理標志調研的意義。
全國首次地理標志調研具有非常大的意義:首先,是一個非常有益的探索,為今後的地理標志調研工作提供了基礎;其次,總結交流比較好的地理標志,為營造地理標志的「比學趕幫超」的發展氛圍提供了強大的推動力;再次,將會積極引導全社會對地理標志的關注,促進地理標志發展。全國地理標志調研工作將繼續進行下去,並不斷完善,推動國粹精華的發揚光大,為求解「三農」問題尋求一個新答案。
一、全國地理標志概況
1、地理標志數量
《中國地理標志》課題組進行首次調研的地理標志有323個。地理標志存在於三種類型:
證明商標和集體商標(以A表示)、原產地域產品(以B表示)、原產地標記(以C表示)。A類有104個,B類有154個,C類有137個。地理標志可同時以兩種或三種類型注冊,具體是AB類有25個,AC類有22個,BC類有15個,ABC類有5個。見圖表 1。
圖中:A′=A-AB-AC-ABC=52,B′=B-AB-BC-ABC=109,C′=C-AC-BC-ABC=95。
A′+B′+C′+AB+BC+AC+ABC=323。
2、地理標志省市區分布
地理標志在全國省市區(除上海以外)都有分布,其中浙江、河南、福建最多,分別達到42個、34個、27個。見圖表 2。
3、地理標志類別分布
地理標志分為十個類別,其中瓜果蔬菜類最多,達到104個,達到30.20%。地理標志類屬農產品的共有307個,占總數的95.0%。可以說,地理標志是與「三農」最密切的知識產權。見圖表 3。
4、地理標志市場銷售額
地理標志市場銷售額達到1000億元。按省市區,山東、四川、浙江所佔比例最大,分別是13.25%、11.07%、7.93%,見圖表 2。按分類,瓜果蔬菜類、酒類所佔比例最大,分別達到30.14%、25.58%,見圖表 3。
二、全國地理標志銷售額二級以上名單(共90個)
地理標志依據地理標志的整體市場銷售總額和地理標志市場完善程度(有效保護、市場准入、市場秩序、企業結構、經濟效益、社會影響),確定出全國星級地理標志名單。地理標志星級劃分為五個等級,分別是五級、四級、三級、二級、一級。五級為最高級。各地理標志星級對應的市場銷售額為:五級20億以上,四級10億以上,三級5億以上,二級3億以上,一級1億以上。地理標志星級是動態的,隨著市場銷售總額和市場完善程度的變化做相應調整。
全國星級地理標志共有192個,占總數的59.4%。其中五級有6個,四級有19個,三級有39個,二級有26個,一級有102個。二級以上地理標志有90個。
星級地理標志將是華夏國粹精華的突出代表。
五級地理標志是:陝西蘋果、五糧液系列白酒產品(五糧液、五糧春、五糧醇、尖庄等)、煙台蘋果、瀏陽花炮、貴州茅台酒、紹興黃酒。
按省市區,二級以上地理標志分布最多的省市區是山東、河南、浙江,分別有11個、8個、8個,見圖表 2。
按分類別,二級以上地理標志分布最多的類別是瓜果蔬菜類、酒類,分別有29個、18個。見圖表 3。
但是,我國地理標志的規模偏小,企業結構有待優化,相當多的地理標志的龍頭企業不突出、作用不強,小企業眾多。非常有代表性的地理標志是「金華火腿」,金華近200家火腿廠「群龍無首」,因無法達到歐美市場的標准,只能通過第三地作轉口貿易。而金華火腿的整個市場也在不斷萎縮。在本次地理標志調研中,星級以下地理標志有131個,佔到總數的五分之二。二級以上的90個地理標志中,有34個沒有企業進入全國地理標志銷售額前100名企業行列。
三、全國地理標志銷售額前100名企業
依據企業的地理標志產品的銷售額和每個地理標志最多選前三個企業的原則,列出全國地理標志銷售額前100名企業。
銷售額等級依據企業的地理標志產品銷售額劃分為五級,具體是:I級,10億以上;II級,5億以上;III級,3億以上;IV級,1億以上;V級,5000萬以上。企業的地理標志產品銷售額僅包含該企業的地理標志產品的銷售額,不包含非地理標志產品的銷售額。
全國地理標志銷售額前100名企業前十名依次是:四川省宜賓五糧液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貴州茅台酒廠有限責任公司、四川劍南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中國煙台張裕集團有限公司、安徽金種子集團有限公司、四川瀘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山東天府集團公司、中國紹興黃酒集團有限公司、四川沱牌集團有限公司、湖南省瀏陽金生花炮有限公司。
全國地理標志銷售額前100名企業的市場銷售額門檻是8000萬元,平均額是4.18億元。
全國地理標志銷售額前100名企業分布最多的省市區是山東、四川、浙江,分別有13個、8個、8個,見圖表 2。分布最多的類別是酒類和瓜果蔬菜類,分別有30個、25個,見圖表 3。
全國地理標志銷售額前100名企業是我國地理標志的領軍力量,是代表國粹精華的支柱品牌,將在我國地理標志國際化的進程中起主導作用。
四、地理標志成為市縣名片
地理標志越來越受到地方政府重視,已成為地方經濟發展的一個增長點。安溪縣的鐵觀音茶葉和中寧縣的枸杞都成為當地經濟的支柱產業,為壯大縣域經濟、調整產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做出貢獻。
地理標志是一個巨大的無形資產,還成為市縣的形象名片。比如,紹興市——紹興黃酒,金華市——金華火腿,鎮江市——鎮江香醋,文山州——文山三七,瀘州市——瀘州老窖,煙台市——煙台蘋果,萊陽市——萊陽梨,平遙縣——平遙牛肉,等等。
圖表2 地理標志分省市區表
圖表3 地理標志分類別表
北京中郡世紀地理標志研究所課題組
為了促進我國地理標志保護與發展,北京中郡世紀地理標志研究所地理標志綜合評價課題組在有關單位和專家學者的支持下,在第一次(2005年)全國地理標志調研的基礎上,結合全國地理標志保護與發展的新進展,歷時五年探索,完成了第二次全國地理標志調研工作。
第一部分 第二次地理標志調研概述
地理標志是一種新型知識產權,社會對地理標志的認識和關注尚處在初級階段,地理標志的保護與發展工作體系還在逐步完善中。課題組開展地理標志調研也是一個探索性工作。
北京中郡世紀地理標志研究所是全國第一家專門從事全國地理標志研究咨詢服務的獨立性社會研究所。課題組在調研中堅持研究所的「客觀性、專業性、建設性」宗旨,採用「獨立、公開、統一」的工作原則,即獨立客觀,使用公開資料,統一對全國所有地理標志進行調研。
全國地理標志調研的意義在於:總結交流地理標志保護與發展經驗,探索地理標志保護與發展規律,積極引導全社會對地理標志的關注,促進地理標志保護與發展,提高地理標志的競爭力,提升地理標志的綜合價值。
一、第二次調研地理標志數量
中華大地物華天寶,具有地理標志特徵的名物特產眾多,但並不是說所有特產都是地理標志產品。在調研中,我們將調研期內獲得國家有關部門注冊批准並公開的地理標志作為調研對象。國家有關部門在本課題中主要是指農業部、質檢總局和商標局等三個部門,三個部門依據不同的法規開展地理標志審核注冊。三個部門的注冊工作為全國地理標志的規范化保護與發展奠定了基礎。
研究所課題組建立起全國地理標志資料庫,資料庫里申請和注冊的地理標志總數合計超2300個,參加第二次全國地理標志調研的地理標志數量是1949個。
第二次地理標志調研的數量大大超過第一次的調研,主要是三個部門都加大了工作力度,社會對地理標志的關注越來越高,地理標志的綜合價值越來越受到地方政府和地理標志企業的重視。
1.地理標志在省市區中數量
全國31個省市區都對地理標志進行了申請保護,已經注冊批准地理標志數量在100個以上的省份有4個,分別是山東省、浙江省、四川省和福建省,其中最多的山東省,有178個,占調研總數的9.13%。地理標志數量在全國各省市區的分布情況見表1和圖1。
2.地理標志在三個注冊部門的數量
現階段,地理標志可以在農業部、質檢總局和商標局等三個部門注冊。有的地理標志在一個部門注冊,有的在兩個部門注冊,有的在三個部門都注冊,在三個部門都注冊的共有18個,占總數的0.77%。
3.地理標志在十個產品類別的數量
在調研中,課題組將地理標志分成十個產品類別。蔬菜瓜果類地理標志產品最多,有793個,占總數的40.69%;其次是糧食油料類,有207個,占總數的10.62%;第三是中草葯材類,有190個,占總數的9.75%。這三類佔到了總數的60%以上。涉農產品總數有1850個,占總數的94.92%。因此,地理標志是一個三農權益顯著的知識產權,保護與發展地理標志成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一個重要渠道。
二、第二次調研地理標志產值
參加第二次調研的全國地理標志產值達到8379億元,應該說,地理標志已經形成為一個大產業,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社會各界要關注地理標志,保護與發展地理標志,提高地理標志產業的競爭力,發揮地理標志的綜合價值。
1.地理標志產值分布情況
全國地理標志的產值平均值在4.30億元,處在平均數以下的地理標志有1510個,占總數的77.48%。地理標志規模小,產值在1億元以下的佔39.92%,5000萬元以下的佔到26.48%。綜合評價來講,地理標志存在小而不精、大而不強的現象。
2.省市區地理標志產值
地理標志產值超過500億的有山東省、四川省和福建省等3個省,其中山東省的地理標志產值最大,超過一千億,達到1230.87億元,占總量的14.69%。
3.地理標志產品類別產值
地理標志產量最多的產品類別是蔬菜瓜果類,產值達2538.77億元,占總量的30.30%。
第二部分 地理標志綜合價值評價
一、地理標志綜合價值內涵
地理標志不僅是一種新型知識產權,是產品品質特徵和信譽的標志,是現階段具有中國三農權益的載體,是區域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區域文化和區域形象的代表符號,是國際經貿中國別權益的體現。
地理標志價值具有綜合性。地理標志綜合價值性與地理標志的區域性、長久性和群體性相關聯。地理標志綜合價值包含經濟價值、社會價值和人文價值等。地理標志的綜合價值遠遠超越其經濟價值,經濟價值只是地理標志綜合價值中非常容易比較的顯現部分。地理標志與當地人文相結合,當地人使用地理標志已經成為風俗習慣和社會活動的一部分。
二、地理標志綜合價值評價理論探索
地理標志價值的綜合性要求對地理標志的價值評價應該是綜合性的,並要求地理標志的保護與發展工作也應該是多方面的。
1。地理標志綜合價值評價的「一個宗旨和兩個基本認識」
地理標志綜合價值評價是圍繞如何保護與發展地理標志這個宗旨而開展的。地理標志綜合價值評價不同於一般知識產權價值的評價。一般知識產權的價值評價是基於市場交換的需要而進行的,其基本上是經濟價值。地理標志綜合價值的評價不是基於市場交換的需要,而是更好地促進地理標志的保護與發展,發揮地理標志的綜合價值。地理標志綜合價值評價為商業發展提供導向,還為社會就業、收入富民、區域經濟、區域形象、區域文化等提供綜合性導向。
地理標志綜合價值評價是基於以下兩個基本認識:一是地理標志產值是衡量地理標志綜合價值量的一個基礎性指標。地理標志具有競爭優勢,甚至具有絕對優勢,地理標志市場是非完全競爭市場,供應創造需求。地理標志市場不同於一般商品市場,地理標志受自然因素的制約非常大,地理標志產品的產量的增長有一定的內在規律,不能隨心所欲,如茅台酒產量增長幅度是非常有限的。在地理標志市場均衡中,供應起著主導作用,供應決定市場,因此地理標志市場供應量(產值)成為衡量地理標志綜合價值量的一個尺度;
二是地理標志綜合價值是動態變化的,地理標志綜合價值體現在地理標志的保護與發展的綜合工作中,地理標志綜合價值評價需要對地理標志保護與發展的綜合工作進行評價。品質特徵高的地理標志更需要加強保護與發展,否則地理標志綜合價值將會降低。
2.地理標志綜合價值從地理標志特徵、信譽、品牌、質量、產量、保護、市場、秩序、風俗文化和社會價值等十個方面來進行評價。
在第二次全國地理標志調研中,依據「三相對評價原則」(相對全國地理標志評價、相對核心價值評價和相對全面評價),對全國地理標志從地理標志特徵、信譽、品牌、質量、產量、保護、市場、秩序、風俗文化和社會價值等10個大項、40個中項、172個小項來進行綜合評價。地理標志綜合評價採用《地理標志綜合價值指數評價規范》來進行。
三、地理標志綜合價值指數與綜合價值量
1.地理標志綜合價值指數
地理標志綜合價值指數(簡稱中郡地標價值指數)是依據《地理標志綜合價值指數評價規范》對地理標志保護與發展進行綜合評價得分,劃分五個星級,由高到低依次是:五星級800分以上,四星級750分以上,三星級700分以上,二星級650分以上,一星級600分以上。
評價中,將綜合價值五星級的地理標志單列出來,稱之為「最中國的地理標志產品」。「最中國的地理標志產品」就是最具中國地理標志特質。
2.地理標志綜合價值量
地理標志綜合價值不同於一般商品的品牌價值,不能單獨用經濟價值來衡量。在此,我們引入一個衡量地理標志綜合價值的單位——地理標志綜合價值當量。
地理標志綜合價值的大小用地理標志綜合價值當量的多少來表示。地理標志綜合價值當量是地理標志綜合價值的計量單位。一個地理標志綜合價值當量單位相當於綜合價值指數為1000分、產值為1000萬元的一個虛擬理想化的地理標志形成的綜合價值量,一個綜合價值當量單位用一個「億地標當量」來表示。某一地理標志的綜合價值大小就是該地理標志擁有多少個地理標志綜合價值當量單位數,即具有多少個「億地標當量」的綜合價值。
依據地理標志綜合價值當量數,排列出「全國地理標志綜合價值總量前300名」。
地理標志綜合價值評價為全國地理標志的綜合價值比較提供了一個動態的、相對的參照坐標,為促進地理標志保護與發展提供了有益幫助。
四、影響地理標志綜合價值的主要因素
全國地理標志的保護體系正逐步完善,地理標志保護目錄正初步形成,一批有影響的地理標志正強勢涌現,但是地理標志的綜合價值還沒有得到發揮。在第二次調研中,我們發現存在許多影響地理標志綜合價值的因素。
1、地理標志在不同部門申請注冊時,名稱不夠規范,有時申請主體不統一,難免發生利益沖突,不利於地理標志保護與發展。
2、地理標志保護范圍存在放大傾向。特別是同一產品,有按縣域命名的名稱,同時又存在按地市命名的,甚至存在按省域命名的名稱。大名稱包含小名稱。地理標志地區范圍不一定越大越好,太大給有效保護增加難度。化大為小、精準命名保護不妨也是一個好辦法,符合市場細分原理。
3、注而不用,用而不管,管而不暢。地理標志重申請注冊輕使用管理,對地理標志亂局不採取措施,對廣大的中小企業和農戶使用地理標志不備案、不管理、不作為、不服務,地理標志的作用得不到發揮。
4、地理標志企業規模比較小,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不足,「品牌戰略」工作推進不夠,普遍存在「小而不精、大而不強」的現象。應該說,地理標志市場既需要「大眾名品」,也需要「小眾精品」。
5、地理標志研發能力弱,對關繫到地理標志長遠和共同利益的事情關注不夠,存在「公地悲劇」現象和「誠信危機」。
6、地理標志保護與發展的社會關注度需要進一步提高。
第三部分 全國300個最具綜合價值量地理標志
依據地理標志綜合價值評價結果,將「全國地理標志綜合價值量最大的前300名」單列出來,作為「全國300個最具綜合價值量地理標志」,簡稱「全國300大地理標志」,供社會關注,具體名單見附表。在第二次調研中,全國300大地理標志數量佔全國總數的15.39% ;產值達5417億元,佔全國總產值的64.66%;平均產值為18.06億元,是全國平均值的4.20倍。
一、全國300大地理標志省市區分布
全國300大地理標志在各省市區的分布:其中東部有119個,中部有47個,西部有91個,東北部有43個。表中看出,全國300大地理標志數量最多的三個省份是山東省、江蘇省和遼寧省。
二、全國300大地理標志產品類別分布
全國300大地理標志中,蔬菜瓜果類的數量最多,達112個,占總數的37.33% 。全國300大地理標志在各產品類別中數量分布情況見下表。
全國300大地理標志各產品類別中數量分布表 產品類別 數量(個) 比例(%) 比例排序 蔬菜瓜果類 112 37.33 1 糧食油料類 48 16.00 2 酒類 26 8.67 3 水產品類 25 8.33 4 畜禽蛋類 24 8.00 5 茶葉類 19 6.33 6 食品飲料類 17 5.67 7 輕工產品類 12 4.00 8 中草葯材類 9 3.00 9 其他 8 2.67 10 三、全國300大地理標志綜合價值指數
地理標志綜合價值指數就是依據《地理標志綜合價值指數評價規范》對地理標志保護與發展進行綜合評價得分,劃分五個星級,由高到低依次是:五星級800分以上,四星級750分以上,三星級700分以上,二星級650分以上,一星級600分以上。全國300大地理標志的綜合價值指數星級中三星級的數量最多,達到101個,具體見下表。
全國300大地理標志綜合價值指數星級數量分布表 星級 五星級 四星級 三星級 二星級 一星級 數量(個) 18 59 101 77 45 比例(%) 6.00 19.67 33.67 25.67 15.00 在第二次調研中,評價出全國第一批綜合價值指數五星級的地理標志,共有18個,形成了全國第一批「最中國地理標志」樣本庫,見表
第一批綜合價值指數五星級地理標志名單 地理標志名稱 地理標志分類 省市區 申請或注冊部門 綜合價值量億地標當量 綜合價值量排序 綜合價值指數星級 貴州茅台酒 酒類 貴州 質檢總局 1154.31 3 五星級 五糧液酒 酒類 四川 質檢總局 1023.87 4 五星級 安溪鐵觀音 茶葉類 福建 商標局
質檢總局 630.72 10 五星級 中寧枸杞 中草葯材類 寧夏 商標局
質檢總局 86.00 128 五星級 金華火腿 食品飲料類 浙江 商標局
質檢總局 85.30 130 五星級 宣威火腿 食品飲料類 雲南 商標局
質檢總局 100.91 106 五星級 龍井茶 茶葉類 浙江 商標局
質檢總局 655.65 9 五星級 文山三七 中草葯材類 雲南 商標局
質檢總局 202.32 42 五星級 普洱茶 茶葉類 雲南 商標局
質檢總局 322.14 21 五星級 山西老陳醋 食品飲料(調味品)類 山西 商標局
質檢總局 56.91 197 五星級 庫爾勒香梨 蔬菜瓜果類 新疆 商標局
質檢總局 146.16 60 五星級 紹興黃酒 酒類 浙江 商標局
質檢總局 321.58 22 五星級 陽澄湖大閘蟹 水產品類 江蘇 質檢總局 53.26 216 五星級 五常大米 糧食油料類 黑龍江 商標局
質檢總局 375.60 18 五星級 固城湖螃蟹 水產品類 江蘇 質檢總局 88.55 125 五星級 鎮江香醋 食品飲料(調味品)類 江蘇 商標局
質檢總局 54.27 210 五星級 瀏陽花炮 輕工產品類 湖南 商標局
質檢總局 808.62 5 五星級 贛南臍橙 蔬菜瓜果類 江西 商標局
質檢總局 240.90 32 五星級 「最中國的地理標志」就是最具中國地理標志特質(品質、信譽,並與地域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關聯)、最值得保護與發展(具有一定市場價值、國際出口能力和社會文化價值)、現階段保護與發展工作(保護措施、質量與品牌管理、市場與秩序等)做得最好的中國地理標志產品。
四、全國300大地理標志綜合價值量
地理標志綜合價值量用地理標志的綜合價值當量數來表示。地理標志綜合價值當量單位相當於綜合價值指數為1000分、產值為1000萬元的一個虛擬理想化的地理標志形成的綜合價值量。在第二次調研中,陝西蘋果的綜合價值量最大,達到1693.04點當量。
全國最具綜合價值量的十大地理標志依次是:陝西蘋果、醴陵瓷器、貴州茅台酒、五糧液酒、瀏陽花炮、景德鎮瓷器、煙台蘋果、淄博陶瓷、龍井茶、安溪鐵觀音。
全國100大地理標志綜合價值量的門檻是110.15億地標當量;
全國200大地理標志綜合價值量的門檻是57.73億地標當量;
全國300大地理標志綜合價值量的門檻是32.17億地標當量
結束語
全國地理標志調研是一個探索性工作,客觀評價和積極交流地理標志保護與發展的實踐經驗,具有非常高的社會價值。誠然,地理標志調研還有一個逐步完善的過程,課題組將繼續努力工作。在此,感謝社會各界的關心與支持,共同推動全國地理標志的保護與發展。

㈥ 企業文化展示廳應該放點什麼內容

企業文化展示廳是現代企業打造的集企業展廳和接待功能為一體的展示廳,可以展示企業的發展歷程、領導關懷、組織機構、部門介紹、企業裝備、企業人才團隊、企業榮譽、企業願景等等,一個健全美觀的企業文化展示廳有助於全面集中展現企業的品牌形象。可以找無錫締業全景公司進行專業的策劃布置。

㈦ 平和縣的自然地理

平和縣地處福建省閩南金三角的漳州市西南部,毗鄰廈門、汕頭兩個經濟特區。地理坐標為北緯24°02′-24°35′,東經 116°54′-117°31′。轄10鎮5鄉,1個農場。
2012年全縣面積2334平方公里,位居漳州市第一位。山地260萬畝,耕地35.5萬畝,林地面積268萬畝。
平和縣境內群巒疊嶂,山清水秀,全縣森林覆蓋率69%,僅2011年,就造林綠化19.4萬畝;水果面積達90萬畝,總產量90萬噸,居福建省第一位、中國第六位。漳州6條主要河流有5條的源頭在平和,為平和贏得"五江之源"的美譽(廣東韓江、漳浦南溪、鹿江、雲霄漳江、詔安東溪)。 平和縣處於南嶺山脈東西向復式構造帶與新華夏系第二復式隆起帶這兩個巨型構造體系的復合部位。歷經多次的地殼運動,構造斷裂復雜。較為發育的構造體系主要是:經向構造、新華夏系構造以及旋扭構造。
經向構造
形成較早,多被後期新的構造所遷移和改造。縣內出露零星,僅見於西北部——蘆溪南北向壓扭性斷裂帶。
新華夏系構造
主要有:東槐——桂竹洋北東向壓扭性斷裂帶,伴生有蕉和——官峰北西向張扭性斷裂帶;九峰——土田北北東向折斷帶;文峰——大溪北北東向折斷帶(2、3折斷帶都伴有張扭性北西向斷裂);小溪——坂仔北北東向復式背斜。
旋扭構造
主要見於安厚帚狀構造,從北乾嶺開始向西南經大溪、安厚,又轉向東南至雲霄馬鋪、水晶坪一帶,按逆時針方向撒開,長約60公里,寬3~25公里,涉及面積600平方公里。
全縣范圍內起主導作用的仍屬新華夏系的北北東、北東向的壓扭性結構面,以及其伴生的橫張北西北斷裂。而新構造運動沖洪積層、洪積層強烈展示,控制著平和縣山脈的分布走向、河谷切割及河流階地、水系網的發育等,基本與出露構造體系的輪廓相吻合。
境內地質構造以斷裂為主,褶皺輕微,只在小溪至小礬山間侏羅系梨山組地層中,見有寬闊平緩的北東向褶皺,其他地區均不醒目。總之,縣內地質構造,是一個以北東向斷裂為主幹、多組斷裂交織一起的網格狀斷裂構造格局。主要有:鍾騰——九峰北東向斷裂;小溪——大溪北東向斷裂;蘆溪——南勝北西向斷裂;崎嶺——安厚北西向斷裂;湯坑(南靖縣)——象牙南北向斷裂;福里石——龍傘崬南北向斷裂。 2008年完成生產總值(GDP)65.8億元,同比增長13.6%,財政收入完成2.63億元,增長26.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672元,增長19.1%,農民人均純收入6228元,增長14.6%。
2008年全縣規模工業企業首次突破百家,實現規模工業總產值26.8億元,增長50.6%,增幅居全市第2位;規模工業增加值7.3億元,增長41.6%,增幅居全漳州市第1位。引進了兩個投資上億元大項目。
2009年全縣完成生產總值65.8億元,比上年增長13.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9.1億元,增長7.6%;第二產業增加值13.5億元,增長27.3%;第三產業增加值23.2億元,增長13%。完成財政總收入2.63億元,其中,地方級財政收入1.74億元,同口徑分別增長26.3%和27.6%。年末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33.5億元、比年初增長19.3%,其中,城鄉儲蓄余額27.5億元、增長21%;各項貸款余額11.8億元、下降3.7%。
2011年全縣生產總值達109.15億元,其中第一產業42.53億,第二產業26.12億,第三產業40.50億元。 平和農業生產歷史悠久,清康熙《平和縣志》載,縣內種稻不遲於宋代,並有早稻、晚稻和中稻之分。清康熙以前,冬種小麥以及煙、蔗、麻等經濟作物已有種植。民國時期,糧食和經濟作物面積進一步擴大。但由於長期受封建土地私有制的束縛,生產力低下,耕作粗放,技術守舊,農作物產量低,糧食畝產都在150公斤之下。到1949年,糧食總產為7.09萬噸,平均畝產僅101公斤,牧、副、漁業發展也較緩慢。
解放後,平和農村經過土地改革和農業社會主義改造,實現土地公有制,生產力得到解放。政府組織和幫助農民逐年開展農田水利建設,推廣科學技術和農業機械,改善生產條件,使農業生產水平不斷提高。尤其是20世紀80年代進行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建立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並調整農村產業結構和農業內部結構,克服20世紀50年代以來存在的「一大二公」、平均主義、重糧食輕多種經營等弊端,打破自然經濟和傳統農業的局面,開始向商品經濟和現代農業轉變,農、牧、副、漁業全面發展。1988年,全縣糧食總產量18萬噸,平均畝產275公斤,分別比1949年增長1.57倍和1.7倍;甘蔗總產量15.4萬噸,生豬存欄樓22.7萬頭,水產品產量623噸,分別比1949年增長17.7倍、6.1倍和62倍;農業總產值為13380萬元(按1980年不變價),超過1949年7.2倍。
2008年,平和縣完成農業總產值45.9億元,增長8%。品牌農業創建取得突破,「平和琯溪蜜柚」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並被評為中國名牌農產品,其證明商標在17個國家成功注冊,成為我國被歐盟保護的10個地理標志產品之一;全年蜜柚出口8.3萬噸,比上年翻了一番。
白芽奇蘭茶成為全省五大名茶之一;山格蔬菜已向國家商標局申請「寶豐」、「山格奇珍」商標注冊;陽山茶葉、國農2家企業被列為省級農業龍頭企業,寶峰罐頭、天醇茶葉等5家企業產品獲2007年度福建名牌產品。
農業產業化扎實推進,2008年新開辦農產品加工企業4家,新組建蔬菜、茶葉等農民專業合作社10家,成立全省首家縣級農資行業協會;建成蜜柚出口示範基地46個0.53萬公頃。農業產業鏈持續延伸,柚香奇蘭茶研製成功。 平和工業歷來以個體手工業為主。1949年全縣工業總產值僅為4.16萬元(按1957年不變價,下同)。新中國成立後,現代工業迅速興起,至1957年以國營工業企業佔主導地位的現代工業初步形成,當年工業總產值486.7萬元。1958年開始,發動全民辦工業、「大煉鋼鐵」,強調「小土群」,各種小型工廠一哄而上,加之連續三年的自然災害,工業生產的發展遭到很大的挫折,經濟效益明顯下降。1962年的工業總產值僅477萬元,低於1957年水平。1963年起,平和工業經過調整得到恢復和發展,到1965年工業總產值比1957年增長93%。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後,平和工業又遭到挫折,1968~1970年的年工業總產值低於1965年水平。1970年,開展工業學大慶,工業生產逐步回升。特別是創辦縣合成氨廠、磷肥廠和一批骨幹水電工程,全縣工業得到較大發展。1976年的工業總產值達2238萬元,比1970年增長一倍多。進入80年代以來,實行改革開放,平和工業出現全民、集體、個體、中外合資等各種所有制企業共同發展的新局面。全民所有制的製糖、機械、化肥三個行業已成為平和工業的三大支柱。1987年,工業總產值首次突破億元關。到1988年,全縣計有各種工業企業1913家(有登記辦證),工業總產值達12540萬元(按1980年不變價),在工農業總產值中的比重,已由1949年的2%上升到48.38%。
2008年,平和縣完成工業總產值27.4億元,增長35.5%,其中規模工業完成產值18.98億元,增長57.3%;實現工業稅收7684萬元,增長49.9%,稅收增幅高出產值增幅20.3個百分點,實現產值效益同步高增長。新增規模企業23家,總數達到81家,26家服裝雨具企業進入規模企業行列。福環汽車等6家產值超億元,霖和良壩、寶達鋼業等17家完成稅收超過百萬元。工業發展後勁強勁,新建續建項目120個,完成投資5.8億元,其中投資500萬元以上項目45個,完成投資3.1億元。工業招商成效凸顯,全年新批工業外資項目65個,實際利用外資908萬美元,增長18.8%;投資上億元的益達紙業成功落戶。福環汽車產業園和文美機械製造(汽配)產業園建設步伐加快,帶動並吸引31家汽配項目落戶。工業載體建設加快推進,全縣建成3.5萬平方米通用廠房,盤活7000平方米閑置廠房,征儲工業用地84.6公頃。工業品牌創建卓有成效,「國農」、「南勝」2個商標被評為省著名商標,「萬啟隆」、「興發」、「廣和堂」等6個商標被評為市知名商標。
平和綜合工業園區:
平和工業園區成立於1999年3月,前身為平和縣文峰工業區, 2006年3月經國家發改委、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升格為省級工業園區,是一家以機械製造、汽配、建材、紙品、傢具為主,其它輕加工業為輔的綜合工業園,園區規劃控制面積5平方公里。建區以來,按照「總體規劃、分期實施、突出特點、滾動發展」的建設方針,堅持「高起點、高標准、高效益」和「上檔次、上規模、上水平」的「三高三上」原則,努力打造一流的現代化工業園區。
五寨工業集中區:
平和縣五寨工業集中區位於五寨鄉侯門、寨河、優美、新塘及五寨農場,規劃總面積3500畝,首期規劃開發2000畝。工業集中區北距平和縣城26KM,南距324國道27KM,縣道山舊線穿越項目區,與漳浦、雲霄兩縣毗鄰,區內建有日供水2000噸的自來水廠,可滿足生活、工業用水需求,工業用電由縣電力公司直供,電力充足。區內已有東普洋傘、恆泰洋傘、海川洋傘、主鴻傢俱、弘凱玩具、聯安紙製品、鴻盛梯級水電、高峰聯盟梯級水電、樂記食品等家企業。 民國時期至20世紀50年代初,除九峰、小溪、蘆溪、大溪等集鎮外,其他地方客棧甚少。各地客棧簡陋,床位少(幾鋪、十幾鋪),營業額不多。1956年,小溪鎮聯和、廣和兩家私營客棧組成合作旅社,有床位35個(部分屬臨時搭鋪)。1958年,成立國營平和旅社,床位增至65個,設單人房、雙人房,不辦伙食。1964年,增辦國營平和服務社,有二層樓房,床位175個,設有單人、雙人、3人、4人房間及食堂和小賣部。其他各公社由基層供銷社管理的合作旅社有10多家。1969年,縣革命委員會增設大、小招待所,專為出差幹部及會議服務。此後,許多機關單位和公社相繼舉辦一批招待所。特別是80年代改革開放以來,來往旅客多,由居委會、村委會和私人創辦的各種名目的招待所、服務社、旅社、客店等大量涌現。1988年辦有58家,其中縣城26家。服務設施日臻完善,普遍配備沙發、電視機、電風扇、洗澡房、衛生間。比較高級、大型的有琯城飯店、平和賓館、稻香賓館、八一服務社等,其中,國營飲食服務公司於1984年創辦的琯城飯店為5層大樓,有79個房間,207個床位,內設冷飲廳、餐廳、會客廳、會議室和小賣部,1984年營業額29萬元,1988年營業額31.3萬元,1985年至1988年均被省評為「雙文明單位」。由縣政府主辦的平和賓館為4層大樓,有105個床位,設有為台灣同胞、港澳同胞和華僑提供服務的高雅套房。
2008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額22.2億元,增長13.7%;居民消費價格上漲6.1%。加快實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建成物流配送中心3個、標准農家店81個。全年新建商品房32.7萬平方米。加快發展旅遊業,舉辦首屆海峽兩岸三平祖師文化旅遊節和林語堂文學館落成慶典活動,相繼完成三平風景區旅遊道路路面改造及廣濟潭水上觀音景點續建;靈通風景區申報市級火山地質公園通過評審,靈通岩——大芹山和三平風景區被列入《漳州市風景名勝區體系規劃》;全年接待旅遊人數102萬人次,實現旅遊直接收入9100萬元,分別增長11%和18%。 民國及其以前,平和自然經濟佔主導地位,商業不發達,店鋪少且多為小本生意,商業貿易以農副產品居多,工業品少。抗日戰爭期間,平和成為後方,商業興盛一時。抗戰勝利後,國民黨發動內戰,對革命老根據地進行軍事「圍剿」和經濟封鎖,加上通貨膨脹,商戶歇業外逃不少,市場冷落、蕭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積極發展國營商業和供銷合作商業,對私營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工業品增多,市場日趨活躍。1958年至1961年以及「文化大革命」期間,由於「左」的錯誤思想的影響,限制集體和私營商業,商業發展緩慢。20世紀80年代以來,改革商業體制,國營、集體、私營一齊放開經營,商業網點遍布大街小巷、集鎮山村和公路沿線,商品貨源足,花色品種多,市場出現前所未有的繁榮局面。1988年,全縣商業(含飲食服務業,下同)網點5301個,從業人員1.1萬人,平均每萬人口有商業服務人員225人,比1978年增加130人,比民國37年增加102人;社會商品零售總額2.01億元,分別比1978年和1950年增長2.57倍、32.5倍。
2008年社會消費品零售額27.00億元,增長20%,居民消費價格漲勢逐月回落至5%。抓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以大世界商貿、大自然農資、廣和堂醫葯、浩倫農業科技等6家企業為載體,建立7個配送中心、370個農家店,拉動全縣農村消費1.52億元;大世界商貿有限公司被列入省、市流通龍頭企業。 平和旅遊業始於1979年,首先開發、利用以千年古剎三平寺為中心的三平旅遊區。1979年9月,縣人民政府成立三平旅遊業管理委員會;1986年改稱三平風景區管理委員會。該旅遊區常年經營的商店6家,飲食店2家,旅社1家,季節性擺攤設點的飲食、水果、日用品等網點100多家。漳州、平和均有專線客車通三平旅遊區,設有停車場4處,計6500多平方米。歷年遊客數量為1979年12萬人次,1980年9萬人次,1981年20萬人次,1982年21萬人次,1983年18.5萬人次,1984年24萬人次,1985年32萬人次,1986年37萬人次,1987年42萬人次,1988年50萬人次。每年第一季度為旺季,其旅遊收入佔全年收入的一半;特別是農歷正月初六日,遊客達高峰,1987年的這一天,遊客2.5萬人次,進入車輛800多輛。台港澳同胞及國外華僑、人士紛至沓來,每年多達數萬人。1987年旅遊收入首次超百萬元,達107萬元,1988年收入168萬元。旅遊收入由縣、鄉、村三級分成。
1987年,由大溪鄉人民政府對靈通旅遊資源進行開發利用,成立靈通風景區管理委員會,投資41萬元,興建各種配套設施。修建景區公路2條、13.7公里,鋪設旅遊人行道2800米,安裝登山鐵梯2條,設置停車場3處、2100平方米。1987年至1988年,遊客15萬多人次,主要為漳浦、雲霄、詔安、東山和潮州、汕頭地區的遊客以及台港澳同胞、國外華僑,旅遊業收入4萬多元。
著力提升三平、靈通兩大旅遊品牌,三平風景區規劃調整暨三平祖師文化園項目通過論證,景區設施不斷完善,被評為省級文明風景名勝旅遊區;靈通風景區成功申報省級地質公園,青雲寺動工重建,靈通天池完成設計。太極峰旅遊綜合開發項目達成初步協議;舉辦紅色之旅推介會,發行《平和旅遊》宣傳冊,打造紅色旅遊精品,增強旅遊活力。2008年接待旅遊人數109萬人次,實現旅遊直接收入1.03億元,分別增長7%和13%。

㈧ 誰知道平和縣「琯溪」名稱的由來

在平和一中旁邊的溪園有條溪,古時候叫琯溪,這條溪當時流經溪園,兩岸都種了蜜柚,琯溪蜜柚便以這條溪來命名的。因此,平和縣也被命名為「中國琯溪蜜柚之鄉」。

平和縣資源廣博,物產豐富,擁有琯溪蜜柚、坂仔香蕉、白芽奇蘭茶三大綠色品牌,農業產業化走在全省前列,被命名為「中國琯溪蜜柚之鄉、中國香蕉之鄉、中國白芽奇蘭茶之鄉」,先後被授予「全國無公害水果生產示範縣」、「全國經濟林示範縣」和「全國科技先進縣」等稱號 。擁有一個省級工業園區和三個工業集中區。

(8)平和縣地理標志文化展示廳怎麼樣擴展閱讀:

琯溪蜜柚,福建省漳州市平和縣特產,為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琯溪蜜柚果皮色橙黃鮮艷,芳香濃郁,果大皮薄,瓤肉無籽、色潔白如玉、多汁柔軟、不留殘渣、清甜微酸、味極永雋、可列為柚類之冠。琯溪蜜柚是理想的天然保健食品,每100毫升果汁含全糖9.17-9.86克,可滴定酸0.734-1.011克,維生素丙48.93-51.98毫克,礦質營養元素10多種,其中鎂、鈣、銅優於其它水果含量,具有調節人體新陳代謝之功用,有祛痰潤肺,消食醒酒,降火利尿等作用。種植規模、產量、產值、國內市場份額、出口量均佔全國同類產品第一。

琯溪蜜柚乾隆年間被列為朝廷貢品,同治皇帝親賜「西圃信記」印章一枚及青龍旗一面,作為貢品標記和禁令。至今已有500多年的種植栽培歷史。

2006年,三平寺、林語堂、琯溪蜜柚入選「漳州十大城市名片」。

㈨ 地理標志的專用標志有哪些,各有什麼區別

2019年,對,就是今年的10月16日,果汁局發布了「地理標志專用標志」,並規定「原相關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同時廢止,原標志使用過渡期至2020年12月31日」。新發布的地理標志專用標志採用番茄炒雞蛋的配色方案,由紅色和金色元素繪成:
那麼,在新地理標志專用標志發布以前,「原相關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是啥樣的?這事兒說來話長,咱們先從原來的三種不同的地理標志專用標志說起:
1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專用標志
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專用標志上標明「PGI」,即Protected Geographical Indication(地理標志保護)。
在2018年國務院機構改革之前,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是由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也稱質監總局或質檢總局)管理的。
比如,下圖是贛南臍橙的標志,綠色地球及中國版圖的圖樣中心標有「PGI」,「贛南臍橙」字樣寫在專用標志之中、中國版圖圖樣的下方。
2地理標志商標專用標志
地理標志商標專用標志上標明「GI」,即Geographical Indication(地理標志)。
在2018年國務院機構改革之前,地理標志商標是由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管理的。
比如,下圖是柳州螺獅粉的地理標志商標,以天壇為背景的綠色區域中央標有「GI」及「中國地理標志」字樣,里外還都用麥穗圖樣圍了一圈,「柳州螺獅粉」標在地理標志商標圖樣之外。
3農產品地理標志專用標志
農產品地理標志上標明了「農產品地理標志」,即Agro-proct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在2018年國務院機構改革之前,農產品地理標志是由農業部管理的。
國務院機構改革(2018年)有這么幾點跟地理標志密切相關:
①組建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不再保留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總局。
②將國家知識產權局的職責、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的商標管理職責、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的原產地地理標志管理職責整合,重新組建國家知識產權局,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管理。
③組建農業農村部,不再保留農業部。
這意味著:
①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取消了,原來由質監總局管理的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歸到了果汁局(知識產權保護司的地理標志和官方標志保護處)來管理。
②原隸屬於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的商標局整體劃歸了果汁局,這種「整體遷移」其實並不會影響地理標志商標的管理,商標局依然以集體商標和證明商標的方式受理地理標志商標的申請。
③農產品地理標志改由農業農村部管理,你懂的,農業部變成農業農村部,農產品地理標志這一塊並沒有大的變動。
那有的小夥伴又要問了:新發布的地理標志專用標志,是代替了原來的三種標志嗎?
根據君的仔細審題,第332號《公告》中寫明了「原相關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同時廢止」,所以,目前貌似只是替代了原來的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專用標志那一個標志呀。
332號《公告》裡面也提到:「地理標志專用標志使用管理辦法,由國家知識產權局另行制定發布」,所以我們還是要等等官方的解釋。
2019年6月19日,國務院知識產權戰略實施工作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發布了《2019年深入實施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加快建設知識產權強國推進計劃》,第一條就提到要「探索建立地理標志統一認定製度,優化地理標志登記注冊和行政裁決程序。」
按常理說,「地理標志統一」是不是應該把地理標志產品、地理標志商標、農產品地理標志都統一了?地理標志的主體一般是各種農副產品,平谷大桃啊,道口燒雞啊,科爾沁肥牛啊,陽澄湖大閘蟹啊,郫縣豆瓣啊,難不成果汁局還打算讓廣大農民、牧民和漁民朋友自行分清這三個不同的概念?
如今果汁局親自主管的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改了,下一步大概也許可能是跟已有隸屬關系的商標局溝通溝通,把地理標志商標專用標志也改了,再下一步,大概也許可能是還要跟農業農村部溝通溝通,把農產品地理標志也改了,這才算統一。

㈩ 漳州的特產有哪些

漳州的特產有琯溪蜜柚、平和白芽奇蘭、天寶香蕉。

一、琯溪蜜柚

琯溪蜜柚,福建省漳州市平和縣特產,為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清乾隆年間,琯溪蜜柚被列為朝廷貢品。琯溪蜜柚特點:果皮色橙黃鮮艷,芳香濃郁,果大皮薄,瓤肉無籽、色潔白如玉、多汁柔軟、不留殘渣、清甜微酸、味極永雋。

2002年7月,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琯溪蜜柚」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

閱讀全文

與平和縣地理標志文化展示廳怎麼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7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4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7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9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