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十大地理標志農產品
如何利用地理標志產品特徵,打造區域特色農業品牌
1、選擇創建特色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
地理標志產品在產品生產、品質監管、產業規模、商標使用、文化背景、生產者等方面均具有區域共性特徵。可以利用一系列的區域共性特徵,創建單一產品品類、全品類的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
區域公用品牌,與企業品牌、合作社品牌、農戶品牌等普通商標意義上的品牌不同。它具有整合區域資源、聯動區域力量的特殊能力。
如果以地理標志產品為產業基礎,創建區域公用品牌,並形成與企業品牌、合作社品牌、農戶品牌等的母子品牌協同關系,創造區域與企業(合作社、農戶)的品牌互動模式,能夠最大限度的形成區域、產業、企業、農戶的合縱連橫,創造區域品牌新生態。
2、創造具有差異化、專屬性強的個性品牌
利用品種稀缺性,可以創造農產品品牌基於品種特色的獨特品牌競爭力。中國地大物博,幅員遼闊,特種品種資源豐富,利用自然風土與生產工藝特徵帶來的產品品質差異性,可以形成品質差異化的品牌特徵。利用悠久文脈的獨特性,傳承與演繹農產品品牌的文化特色與個性價值。利用地理標志產品的特色專屬性,打造專屬性強、無法復制的區域農產品品牌。
3、建立與區域形象互動融合、互為支撐的區域品牌關系
命名地緣性、特色專屬性,不僅體現了地理標志產品的地緣依附性、地緣聯想性、地緣專屬性,更可以藉助區域名稱及其知名度,提高一個農產品品牌的知名度、聯想度、記憶度。
品牌創建與管理過程中,還可以藉助區域形象與區域特徵,形成富有唯一性的品牌形象與品牌個性特徵,並建立一個區域的品牌形象與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的互為背書、互為支撐的專屬性、唯一性品牌關系。
4、加強品牌的品質管控,避免「公用地災難」出現
中國目前的地理標志產品生產主體,多為千家萬戶。其中的企業、合作社,規模相對弱小與分散。以地理標志產品為基礎建立起來的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面臨著生產標准化難度大、商標所有權與使用權兩權分離帶來的矛盾狀態。這一矛盾狀態下,如果監管不力、生產主體的集體意識不強,會導致個體利益傷害整體利益的「公用地災難」。
對商標使用公共性、商標所有權與使用權兩權分離的特殊性保持高度的警覺,加強品牌的品質管控,加強生產主體的公共利益意識與行為規范,可避免「公用地災難」的出現,形成多方良好的協同關系。
㈡ 地理標志產品包括哪些
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包括:一是來自本地區的種植、養殖產品;二是原材料來自本地區,並在本地區按照特定工藝生產和加工的產品。
指產自特定地域,所具有的質量、聲譽或其他特性取決於該產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經審核批准以地理名稱進行命名的產品,並進行地域專利保護。
地理標志產品專權
所謂地理標志權是指為國內法或國際條約所確認的或規定的由地理標志保護的相關權利。在法律層面上對地理標志予以保護不僅僅是對地理標志的一種技術上的鑒別和判斷,更主要的是注重對地理標識進行法律保護的終極目標,明確附著在地理標志上的權利特點和權利內容,從而最終指導立法的方向。
自1999年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制度以來,我國已對1170個產品實施了地理標志保護。其中,國內產品1168件,國外2件。范圍涉及白酒、葡萄酒、黃酒、茶葉、水果、花卉、工藝品、調味品、中葯材、水產品、肉製品以及其他加工食品等多個領域,產地范圍遍布全國。據統計,受保護產品的經濟效益平均提高20%以上。
㈢ 四川新增8個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你知道其中的幾個呢
四川省農業農村廳發布2021年全國第1批186個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公布,四川有8個農產品榜上有名,這8個新進的地理標志產品分別是。邛崍文君茶、明月雷竹筍、羅江鱖魚、浦江櫻桃,若爾蓋耗牛、若爾蓋藏香豬、若爾蓋藏綿羊、鄧柯枸杞。
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是指標農產品來源特定地域,產品品質特徵主要取決於該特定地點的自然生態環境,歷史人文因素及特定的生產方式,並以地域名稱冠名的特有農產品標志。
8個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若爾蓋的食品上榜較多。四川省若爾蓋縣包括一個鎮,16個鄉,三個牧場,96個村。若爾蓋的氂牛肉也是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若爾蓋縣的著名產品,具有低糖,低鹽,低脂肪,高營養,肉質鮮嫩的特點,它對增強人體抗病力,細胞活力和器官功能均有顯著作用,是符合當今世界廣大消費者綠色需求的營養食品和保健食品。
8個國家地理標志的農產品。都是非常有名的,並且有它自身產品的特有品質。
㈣ 金灣黃立魚什麼時候成為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金灣黃立魚2021年6月成為國 家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㈤ 中國獼猴桃之鄉是哪裡
陝西省寶雞市眉縣。
眉縣獼猴桃2010年獲地理標志農產品(12.93,0.47,3.77%)證書、連年被評為「消費者最喜愛的中國農產品區域公共品牌」。眉縣先後被有關部門確定為全國優質獼猴桃生產基地縣、獼猴桃標准化生產示範區、獼猴桃生產質量工作先進單位、「中國獼猴桃無公害科技示範縣」、「中國果菜十強縣」等。
眉縣屬大陸性季風半濕潤氣候,年平均氣溫12.9℃,年日照時數2015.2小時,年均降水量645毫米,無霜期長達218天,土層深厚肥沃疏鬆,土壤PH值6.5—7.5之間,水源充足,灌溉條件好。自然條件得天獨厚,是專家公認全國少有的獼猴桃最佳優生區,發展獼猴桃產業具有非常優越的基礎條件。
眉縣特產獼猴桃成熟季節, 眉縣用獼猴桃採摘節活動方式,讓客商、遊人親臨果園,在採摘、品嘗、遊玩中認識眉縣,增強對眉縣獼猴桃豐富多樣品種的認識,以實現玩、嘗、買目的,擴大宣傳,促進整體市場銷售,為農民增收服務。
多食用獼猴桃,還能阻止體內產生過多的過氧化物,防止老年斑的形成,延緩人體衰老。冬天常吃獼猴桃可以調節人體機能,增強抵抗力,補充人體需要的營養。一般人群均可食用。尤適宜便秘者、癌症患者、高血壓患者、冠心病患者、心血管疾病患者、食慾不振、消化不良者、航空、高原、礦井等特種工作人員。
㈥ 寧紅茶的修水寧紅茶獲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產品認證
「修水寧紅茶」榮獲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產品(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第1699號公告)稱號。這是幸福茶城 修水縣繼2002年獲得「國家農業部無公害茶葉生產基地縣」之後,獲得的又一部頒「金」字招牌。
農產品地理標志,是指標示農產品來源於特定地域,產品品質和相關特徵,主要取決於自然生態環境和歷史人為因素,並以地域名稱冠名的特有農產品標志。農產品地理標志既是知名的農產品產地標志,也是重要的農產品質量標志,是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的重要抓手和載體,是推進優勢特色農業產業發展的重要途徑和措施。
「寧紅茶」是「寧州工夫紅茶」的簡稱,因修水縣古稱寧州而得名,其產區包括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武寧縣和宜春市銅鼓縣,湖南省瀏陽市、平江縣和湖北省崇陽縣、通城縣等,其主產區為修水縣,產量一般占寧紅產區的80%以上。修水縣茶葉種植加工自然條件優越、歷史悠久、栽培技術優良,形成了修水寧紅茶獨特的優異品質,其外形緊結秀麗,色澤烏潤勻整;湯色紅亮清澈,甜香濃郁;滋味濃鮮飽滿;葉底淺紅發亮,是工夫紅茶中的典型代表。
「修水寧紅茶」榮獲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產品認證歷時一年半左右時間,是修水縣茶葉產業辦公室會同縣茶葉協會對修水寧紅茶的人文內涵、歷史底蘊進行了挖掘整理及典型特徵特性、產地環境、區域范圍和生產管理進行歸納總結的基礎上,對「修水寧紅茶」提出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申請,經過農業部和省市專家組評審通過,最終獲得了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其劃定區域和保護范圍為修水縣現有的36個鄉鎮及程坊庫區;地理坐標為東經113°57′~114°56′,北緯28°47′~29°22′;質量控制技術規范編號:AGI2011-05-00783。
㈦ 農產品地理標志有哪些
農產品地理標志,是指標示農產品來源於特定地域,產品品質和相關特徵主要取決於自然生態環境和歷史人文因素,並以地域名稱冠名的特有農產品標志。農產品是指來源於農業的初級產品,即在農業活動中獲得的植物、動物、微生物及其產品。
根據《農產品地理標志管理辦法》規定,農業部負責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的登記工作,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負責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的審查和專家評審工作。
省級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申請的受理和初審工作。農業部設立的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專家評審委員會,負責專家評審。
地理標志證明商標:
由對某種商品或服務具有檢測和監督能力的組織所控制,而由其以外的人使用在商品或服務上,以證明商品或服務的產地、原料、製造方法、質量、精確度或其他特定品質的商標。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 - 農產品地理標志
㈧ 中國大豆有國家地理證明商標的是哪個縣生產的
中國大豆有國家地理證明商標的是(克山)縣生產的——克山大豆
克山縣素有「北國糧倉」、「大豆之鄉」之稱。克山大豆獲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克山大豆為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克山縣位於黑龍江省西部、齊齊哈爾地區東北部。克山幅員約3320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積約302萬畝。克山物化天寶,土質肥沃,農業優勢得天獨厚,是全國重點商品糧基地縣、大豆出口基地縣和馬鈴薯基地縣,素有「北國糧倉」、「大豆之鄉」之稱。
黑龍江克山縣綠色食品協會申報的「克山大豆」通過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審查和組織專家評審,實施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
2012年,經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認定,「克山大豆」榮獲中國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
訥河市大豆生產有著悠久的歷史,無論環境條件、市場形勢怎樣變化,大豆生產都居高不下。從1980年到2010年,隨著大豆品種的不斷更新,栽培新技術的相繼普及和綜合增產措施的集成應用,大豆產量穩步提高。在這30年間,有15年大豆平均畝產突破150公斤,15年平均畝產達到183.3公斤,比70-80年代畝增產54.4%。
2012年,經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認定,「訥河大豆」榮獲中國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
㈨ 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有哪些
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有:貴州茅台酒、宜賓五糧液酒、安溪鐵觀音、中寧枸杞、金華火腿、宣威火腿、龍井茶、文山三七、雲南普洱茶、山西老陳醋、庫爾勒香梨、紹興黃酒、陽澄湖大閘蟹、五常大米、固城湖螃蟹、鎮江香醋、陝西蘋果、煙台蘋果、贛南臍橙等。
(9)以下哪個農產品獲得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擴展閱讀:
《保護規定內容》第二十一條各地質檢機構依法對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實施保護。對於擅自使用或偽造地理標志名稱及專用標志的;不符合地理標志產品標准和管理規范要求而使用該地理標志產品的名稱的;或者使用與專用標志相近。
易產生誤解的名稱或標識及可能誤導消費者的文字或圖案標志,使消費者將該產品誤認為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的行為,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和出入境檢驗檢疫部門將依法進行查處。社會團體、企業和個人可監督、舉報。
㈩ 我國第一件農產品地理標志是什麼產品
農產品地理標志,是指標示農產品來源於特定地域,產品品質和相關特徵主要取決於自然生態環境和歷史人文因素,並以地域名稱冠名的特有農產品標志。根據《農產品地理標志管理辦法》規定,農業部負責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的登記工作,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負責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的審查和專家評審工作。省級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申請的受理和初審工作。農業部設立的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專家評審委員會,負責專家評審。
沒有第一件,只有第一批。獲得第一批的有:海淀玉巴達杏、河套向日葵、鄂托克阿爾巴斯山羊肉、旅順海蝦米、陽山水蜜桃、偉德山板栗、臨朐三山峪大山楂、東蘭烏雞等48個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