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麼是汛期我國七大江河主汛期分別是什麼時間
江河定期的漲水現象稱為汛。汛期是指江河連續漲水的時期。通常有二種涵義:一是指河水自起漲至回落的時期;另一是指河水上漲和回落到某一水位(或流量),須進行防守的時段,即防汛期。
七大江河主汛期分別為:
(1)珠江:5-7月;
(2)長江:6-9月;
(3)淮河:6-8月;
(4)黃河:7-9月;
(5)海河:7-8月;
(6)遼河:7-8月;
(7)松花江:7-8月。
汛期的一般類型
根據洪水發生的季節和成因不同,一般要分為4種汛期:
(1)夏季暴雨為主產生的漲水期稱為伏汛期。
(2)秋季暴雨(或強連陰雨)為主產生的漲水期稱為秋汛期。
(3)冬、春季河道因冰凌阻塞、解凍引起的漲水期稱凌汛期。
(4)春季北方河源冰山或上游封凍冰蓋融化為主產生的漲水期以及南方春夏之交進入雨季產生的漲水期稱為春汛期。
在黃河上,由於上游開河的凌洪傳到下游,正值桃花盛開的季節,故又稱春汛期為桃汛期。因為伏汛期和秋汛期緊接,又都極易形成大洪水,一般把二者合稱為伏秋大汛期,通常簡稱為汛期。
B. 汛期是什麼意思
汛期是指在一年中因季節性降雨、融冰、化雪而引起的江河水位有規律地顯著上漲時期。流域內降雨或融冰化雪都可以引起河水顯著上漲。春季,氣候轉暖,流域上的季節性積雪融化、河冰解凍或春雨,引起河水上漲,稱春汛。中國北方,冬春季節河中水流受冰凌阻礙而引起的明顯漲水現象稱為凌汛。夏季,流域上的暴雨或高山冰川和積雪融化,使河水急劇上漲,稱夏汛。人們習慣把發生在夏季三伏前後的汛期稱為伏汛。秋季,由於暴雨,河水發生急劇上漲,稱秋汛。
由於地理位置、天氣系統等差異,我國七大江河的汛期遲早不一。據降雨、洪水發生規律和氣象成因分析,汛期大致劃分如下:珠江:4~9月,長江:5~10月,淮河:6~9月,黃河:6~10月,海河:6~9月,遼河:6~9月,松花江:6~9月。
汛期大致劃分如下:珠江:4~9月,長江:5~10月,淮河:6~9月,黃河:6~10月,海河:6~9月,遼河:6~9月,松花江:6~9月。汛期是指江河中由於流域內季節性降水、融冰、化雪,引起定時性水位上漲的時期。我國汛期主要是由於夏季暴雨和秋季連綿陰雨造成的。從全國來講,汛期的起止時間不一樣,主要由各地區的氣候和降水情況決定。南方入汛時間較早,結束時間較晚;北方入汛時間較晚,結束時間較早。每年五至九月份,江淮流域降雨明顯比其它月份多,習慣上把這一段時間稱為汛期。汛期是一年中降水量最大時時期,容易引起洪澇災害,因此應做好防汛工作。
C. 地理 汛期是什麼意思
「汛期」就是河流水盛的時期,汛期不等於水災,但是水災一般都在汛期。像長江汛期在夏天,主要是夏季,降雨量多。像我國東北,河流汛期在春天,多為冰雪融水。
D. 地理中汛期是什麼意思
汛期是一個水利名詞,是指河水在一年中有規律顯著上漲的時期。「汛」就是水盛的樣子,「汛期」就是河流水盛的時期,汛期不等於水災,但是水災一般都在汛期。
採納哦
E. 地理中的汛期和水位季節變化指的是什麼
汛期是指江河中由於流域內季節性降水、融冰、化雪,引起定時性水位上漲的時期。我國汛期主要是由於夏季暴雨和秋季連綿陰雨造成的。從全國來講,汛期的起止時間不一樣,主要由各地區的氣候和降水情況決定。南方入汛時間較早,結束時間較晚;北方入汛時間較晚,結束時間較早。每年五至九月份,江淮流域降雨明顯比其它月份多,習慣上把這一段時間稱為汛期。汛期是一年中降水量最大時時期,容易引起洪澇災害,因此應做好防汛工作。
F. 地理的汛期是什麼
一年中因季節性降水 融冰 化雪而引起的江河水位有規律地顯著上漲時期。望採納
G. 什麼叫汛期
汛期是一個水利名詞,是指河水在一年中有規律顯著上漲的時期。「汛」就是水盛的樣子,「汛期」就是河流水盛的時期,汛期不等於水災,但是水災一般都在汛期。
江河、湖泊洪水在一年中明顯集中出現,容易形成洪澇災害的時期。由於各河流所處的地理位置和漲水季
節不同,汛期的長短和時序也不相同。
河水在一年中有規律顯著上漲的時期。流域內降雨或融冰化雪都可以引起河水顯著上漲。春季,氣候轉暖,流域上的季節性積雪融化、河冰解凍或春雨,引起河水上漲稱春汛。因正值桃花盛開時節,故亦稱桃汛(或桃花汛)。中國北方,把春季河冰解凍引起的漲水現象專稱為凌汛。黃河在寧夏-內蒙段,山東河口段和松花江下游等由南向北流的河段都有凌汛。夏季,流域上的暴雨或高山冰川和積雪融化,使河水急劇上漲,稱夏汛。中國習慣上把發生在夏季三伏前後的汛水稱為伏汛。秋季由於暴雨,河水發生急劇上漲稱秋汛。
中國不同地區的河流,汛期出現的時間、次數以及它們的組合情況都不相同。
根據洪水發生的季節和成因不同,一般要分為4種汛期:
(1)夏季暴雨為主產生的漲水期稱為伏汛期;
(2)秋季暴雨(或強連陰雨)為主產生的漲水期稱為秋汛期
(3)冬、春季河道因冰凌阻塞、解凍引起的漲水期稱凌汛期
(4)春季北方河源冰山或上游封凍冰蓋融化為主產生的漲水期以及南方春夏之交進入雨季產生的漲水期稱為春汛期。在黃河上,由於上游開河的凌洪傳到下游,正值桃花盛開的季節,故又稱春汛期為桃汛期。因為伏汛期和秋汛期緊接,又都極易形成大洪水,一般把二者合稱為伏秋大汛期,通常簡稱為汛期。
H. 地理:什麼叫汛期如何判斷河流有無汛期
汛期:就是河流水盛的時期,汛期不等於水災,但是水災一般都在汛期。
判斷河流有無汛期:
各地由於降雨時間和多少的差異,汛期並不一致。(看降雨)
I. 問個高中地理問題,請問下什麼叫汛期
LZ您好
汛古文特指"水盛",所以汛期顧名思義就是河水水盛的時候,更直白那就是水位更高的時候
需注意汛期具有年際時間屬性,也即還有一個期的意思,在一年中"特定的時間段"水特別多這樣的感覺.所以它不同於水災,也並非潮汐.但水災容易發生在汛期,因為汛期本身水位高,加上因災增水,(除開較為乾旱的地方!)
汛期由2種情況下會形成,當然有的地方是兩種條件兼有
是由降雨供給作為主要水源的河流,會隨著源頭降水變化而形成汛期,譬如我國大多數河流夏秋季降雨多,冬春季降水少,那是因為我國在季風區,夏秋季降水多,形成汛期,冬春季則降水少而枯水;又如尼羅河有2條支流,青尼羅河和白尼羅河,一條發育於熱帶雨林,沒有汛期,保證了尼羅河不斷流;另一條發育於熱帶草原氣候區,當熱帶草原降雨,下游尼羅河就形成汛期,當熱帶草原乾旱,尼羅河水位就下降
是由雪山,冰川融雪補給水源的,春夏氣溫高,融雪增多,它們形成汛期,這個汛期又叫春汛或者凌汛,以別於降雨的汛期
當然河水還有其他補給,譬如地下水補給,湖泊沼澤補給等,這類河水汛期一般不明顯.
J. 「汛期」是什麼意思﹖
汛期是一個水利名詞,是指河水在一年中有規律顯著上漲的時期。「汛」就是水盛的樣子,「汛期」就是河流水盛的時期,汛期不等於水災,但是水災一般都在汛期。
河流徑流的變化,主要取決於河流的補給條件,我國河流的補給來源有雨水、冰雪融水、地下水等,而以雨水補給為主要,有的河流冰雪融水能夠形成春汛,但是一般不會成災。
各地由於降雨時間的差異,汛期並不一致。長江以南的河流,在初夏就能夠形成水災。
根據洪水發生的季節和成因不同,一般要分為4種汛期:
(1)夏季暴雨為主產生的漲水期稱為伏汛期。
(2)秋季暴雨(或強連陰雨)為主產生的漲水期稱為秋汛期。
(3)冬、春季河道因冰凌阻塞、解凍引起的漲水期稱凌汛期。
(4)春季北方河源冰山或上游封凍冰蓋融化為主產生的漲水期以及南方春夏之交進入雨季產生的漲水期稱為春汛期。在黃河上,由於上游開河的凌洪傳到下游,正值桃花盛開的季節,故又稱春汛期為桃汛期。因為伏汛期和秋汛期緊接,又都極易形成大洪水,一般把二者合稱為伏秋大汛期,通常簡稱為汛期。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