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明代徐宏祖的什麼是一部地理學巨著

明代徐宏祖的什麼是一部地理學巨著

發布時間:2022-05-24 05:31:39

❶ 地理學巨著是誰寫的

徐霞客(1587~1641),名弘祖,字振之,霞客是他的別號。明朝末期地理學家、探險家,旅行家和文學家。《徐霞客游記》是他一生最傑出的作品,開辟了地理學上系統觀察自然、描述自然的新方向;既是系統考察祖國地貌地質的地理名著,又是描繪華夏風景資源的旅遊巨篇,還是文字優美的文學佳作,在國內外具有深遠的影響。在徐霞客對地理學的一系列貢獻中,最突出的是他對石灰岩地貌的考察。他是世界上最早對石灰岩地貌進行系統考察的地理學家。

徐霞客出生在江蘇江陰一個富庶的家庭。祖上都是讀書人,稱得上是書香門第。他的父親徐有勉一生不願為官,也不願同權勢交往,喜歡到處游覽欣賞山水景觀。徐霞客幼年受父親影響,喜愛讀歷史、地理和探險、游記之類的書籍。這些書籍使他少年即立下了「大丈夫當朝游碧海而暮蒼梧」的旅行大志。

1637年正月的一天,徐霞客來到湖南茶陵以西的一個小鎮。在客店吃飯時,他向店主打聽道:「老哥,不知去麻葉洞怎麼個走法?」店主一聽「麻葉洞」三個字,臉色頓時大變,驚慌地回答說:「快不要提麻葉洞,裡面的妖精年年作怪,有兩個書生不聽勸,進去就再沒出來!」

徐霞客聽店主這么一說,游興反而大增。天亮後他立即按照事先打聽好的路線直奔麻葉洞而去。到得洞口,四下一看,只見奇峰高聳,怪石嶙峋,那麻葉洞在松柏掩映之下,隱約可見,險象環生。徐霞客不慌不忙,徐徐點燃手中的火把,便從黑洞里鑽了進去。洞口很狹窄,僅容一人通過。洞內冷氣襲人,陰森可怖,不時有水珠滴在頸上,令人毛骨悚然。也不知七拐八彎走了多少時間,只見側面突然有一絲亮光,徐霞客忙繞了過去,隨即被眼前的奇景驚得目瞪口呆:頭頂的巨石上,齊刷刷裂開一絲狹縫,陽光從縫隙中射入,把洞中的景象映得宛如仙境一般。朦朧中,但見根根石柱從洞頂垂下,棵棵石筍從地上生出,千姿百態,變化萬千,令人目不暇接。徐霞客心中明白,這是流水侵蝕岩石,溶化在水中的石膏(碳酸鈣)逐漸凝結而形成的。像這樣奇特的景觀,他還是第一次見到,不覺暗自慶幸,虧得沒聽店主的話,否則豈不遺恨終身?

後來,在西南地區,徐霞客又多次仔細考察過石灰岩地貌,曾先後探訪過101個岩洞。在他的筆記里,詳盡地記述了溶蝕對這里地貌所起的不可抗拒的巨大作用。溶蝕,不僅能造成孤立突兀的奇峰和圓形的窪地,還能形成狀如門洞的「天橋」以及岩洞中奇妙絕倫的石鍾乳、石筍。對石灰岩地貌做如此廣泛深入的考察和詳細記錄,徐霞客是世界第一人,比歐洲最早描述和考察石灰岩地貌的愛士培爾早100多年;而比歐洲最早對石灰岩地貌進行系統分類的羅曼更是早了200多年。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徐霞客是世界上研究石灰岩地形地貌的偉大先驅者。

徐霞客一生行程數萬里,把汗水撒在了大半個中國的土地上。他的心血,凝成一部不朽的巨著——《徐霞客游記》。這部游記,是徐霞客30餘年旅行考察的真實記錄,具有極高的科學價值,為後人的研究提供了極其珍貴的資料,被稱為「古今游記第一」。英國科學史專家李約瑟也贊嘆說:「他的游記讀來並不像是17世紀的學者所寫的東西,倒像是一部20世紀的野外勘察記錄。」

❷ 《徐霞客游記》在地理學上有哪些重要成就

其一,徐霞客是我國和世界廣泛考察喀斯特地貌的卓越先驅。喀斯特地區的類型分布和各地區間的差異,尤其是喀斯特洞穴的特徵、類型及成因,有詳細的考察和科學的記述。

僅在廣西、貴州、雲南,徐霞客親自探查過的洞穴便有270多個,而且一般都有方向、高度、寬度和深度的具體記載。他初步論述這些洞穴成因,指出一些岩洞是水的機械侵蝕造成,鍾乳石是含鈣質的水滴蒸發後逐漸凝聚而成等。

徐霞客關於喀斯特地貌的詳細記述和探索,居於當時世界的先進水平。

其二,糾正了文獻記載的關於我國水道源流的一些錯誤。如否定自《尚書.禹貢》以來流行1000多年的「岷山導江」舊說,肯定了金沙江是長江上源。

正確指出河岸彎曲或岩岸水流之處沖刷侵蝕厲害,河床坡度與侵蝕力的大小成正比等問題。對噴泉的發生和潛流作用的形成,也有科學的解釋。

其三,觀察記述了很多植物的生態品種,明確提出了地形、氣溫、風速對植物分布和開花早晚的各種影響。

其四,調查了雲南騰沖打鷹山的火山遺跡,科學地記錄與解釋了火山噴發出來的紅色浮石的質地及成因;對地熱現象的詳細描述在我國也是最早的。對所到之處的人文地理情況,包括各地的經濟、交通、城鎮聚落、少數民族和風土文物等,也作了不少精彩的記述。

值得一提的是,《徐霞客游記》在文學上也形成了自己的特點。寫景記事,悉從真實中來,具有濃厚的生活實感;寫景狀物,力求精細,常運用動態描寫或擬人手法,遠較前人游記細致入微;詞彙豐富,敏於創制,不落窠臼;寓情於景,情景交融,同時注意表現人的主觀感覺;通過豐富的描繪手段,使游記表現出很高的藝術性,具有恆久的審美價值。

此外,作者在記游的同時,還常常兼及當時各地的居民生活、風俗人情、少數民族的聚落分布、土司之間的戰爭兼並等情事,多為正史稗官所不載,具有一定歷史學、民族學價值。

❸ 我國第一部日記體游記是明代誰寫的什麼

應是明代《徐霞客游記》,作者 徐霞客。文學體裁,散文游記。主要記述了作者在1613~1639年間旅行觀察所得。
《徐霞客游記》是中國最早的一部詳細記錄所經地理環境的游記,也是世界上最早記述岩溶地貌並詳細考證其成因的書籍。
《徐霞客游記》是一則以日記體為主的地理著作,中國明末地理學家徐霞客經過34年旅行,寫有天台山、雁盪山、黃山、廬山等名山游記17篇和《浙游日記》《江右游日記》《楚游日記》《粵西遊日記》《黔游日記》《滇游日記》等著作。

❹ 5)明朝末期著名的地理學著作是

《徐霞客游記》是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創作的一部散文游記,明末徐弘祖經34年旅行,寫有天台山、雁盪山、黃山、廬山等名山游記17篇和《浙游日記》、《江右游日記》、《楚游日記》、《粵西遊日記》、《黔游日記》、《滇游日記》等著作,除佚散者外,遺有60餘萬字游記資料。死後由他人整理成《徐霞客游記》。世傳本有10卷、12卷、20卷等數種[1]。在原稿的基礎之上,王忠紉手校、季夢良續成稿本,成書於崇禎十五年(1642年)。

《徐霞客游記》主要按日記述作者1613年至1639年間旅行觀察所得,對地理、水文、地質、植物等現象,均做了詳細記錄。

《徐霞客游記》是系統考察中國地貌地質的開山之作,同時也描繪了中國大好河山的風景資源,此外優美的文字也使之成為文學佳作,在地理學和文學上都有著重要的價值。

❺ 徐霞客游記在地理學上提供了怎樣的寶貴財富

徐霞客,原名徐宏祖,江蘇江陰人,是我國明代傑出的旅行家、地理學家,歷時34年,自費走遍23個省,留下了40萬字的資料,今後人整理成《徐霞客游記》,徐霞客不僅對中國古代地理學做出了比較系統的考證,尤其對中國西南地區岩溶地貌進行了考察分析,比歐洲學者愛士倍爾早100多年,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研究石灰岩岩溶地貌的科學家。他提出的溶洞是由流水沖蝕形成這一理論,填補了中國地貌學的空白。

❻ 第一部日記體游記出自明代的徐宏祖的哪部書

引言:我國上有四大名著和很多的著名小說,現在也有很多知名的小說。然而相信大家都讀過,來自明代徐宏祖日記體游記。那就是《徐霞客游記》。那麼你對這本日記體游記了解有多少呢?知道這本書記錄的是什麼嗎?那麼下面就跟小編來了解一下吧。

三:從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記》中學到了什麼?

徐宏祖30年的時間來寫《徐霞客游記》,可謂是花盡了他大半個人生的時間,來走遍祖國的大好河山和閱遍奇山異水。所以在讀了徐霞客有一句之後,很多人都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做事情一定要堅持不懈,更重要的是也要勇敢的去面對困難和有一定的信心來克服困難,面對挫折。

❼ 徐霞客游記是一部地理學文獻嗎

《徐霞客游記》「世間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徐霞客游記》是明代地理學家、旅行家徐霞客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用日記體裁撰寫的一部光輝著作,它生動、准確、詳細地記錄著祖國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地理景觀。它為歷史地理學的研究提供了許多重要資料,具有很高的科學價值和社會效益,受到國內外廣大專家和讀者的贊賞,稱霞客為「千古奇人」,稱《徐霞客游記》為「千古奇書」、「古今一大奇著」。英國的科技史專家李約瑟在其主編的《中國科學技術史》一書中評價道:「他的游記讀來並不像是17世紀的學者所寫的東西,倒像是一部20世紀的野外勘察記錄。」
《徐霞客游記》自從問世以來,一直受到國內外廣大學者和讀者的歡迎,並給予了很高的評價,今天已掀起了研究徐學的高潮。大家一致認為《游記》至少具有以下科學價值和社會效益。

第一,《徐霞客游記》(包括《徐霞客西遊記》)是霞客30多年旅行考察的真實記錄和結晶,它的內容十分廣泛、豐富,從山川源流、地形地貌的考察到奇峰、異洞、瀑布、溫泉的探索;從動植物生態品種到手工業、礦產、農業、交通運輸、城市建置的記述;從風土人情的了解到民族關系和邊陲防務的關注等等,皆有記載。它為我國歷史自然地理和歷史人文地理的研究都提供了極其珍貴的資料,開創了我國地理學上實地考察自然,系統描述自然的先河。

第二,霞客系統地考察了我國西南地區的石灰岩地貌(亦稱岩溶地貌),他的《游記》對峰林、洞穴、溶溝、石芽、石樑、圓窪地、落水洞、天生橋和地熱顯示等地貌景觀的分布、類型、變化、特徵和成因皆作了詳細的記錄和分析研究,有比較科學的解釋,是我國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有關岩溶地貌的珍貴文獻,比歐洲人於18世紀後半期才開始的岩溶地貌的考察,還要早100多年,其中許多西方地理學家認識到的地理現象和規律,早在《游記》中有了論述。它在世界上開辟了岩溶地貌考察的新方向。

第三,霞客考察了湖南、湖北、廣西、雲南等省區的大小河流,對諸水的源頭、走向進行過認真的探索,他勇於打破傳統的錯誤說法,並糾正前人研究中的不足和地方誌記載的錯誤。尤其是他的《江源考》,正確指出長江的正源是金沙江,不是岷江,大膽地否認了1000多年來陳陳相因的「岷山導江」的錯誤論斷,為以後進一步探求長江源頭開辟了新方向,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

第四,《游記》對一些奇特的自然地理現象作了許多科學解釋,揭示了一定的自然規律。例如,它以福建寧洋溪(今九龍江)與建溪為例,說明二水發源的山嶺高度相等,但距海的遠近不同而決定了二者流速的快慢,即所謂「程愈迫,則流愈急」。

第五,《游記》中有關各地的工農業生產、交通運輸、風土人情,動植物的種類、分布、特徵以及與地理環境的關系,亦有不少記載和認識,給我們研究歷史經濟地理和歷史動植物地理提供了一些有益的資料。

第六,《游記》充分反映了霞客嚴謹的治學態度、實事求是的考察方法和追求真知的獻身精神。霞客旅遊的目的,就是要窮江河之淵源,山脈之經絡,攀登地理科學的高峰。為了達到這一目的,他下定了最大的決心,臨行前,他囑咐兒子說:「譬如吾已死,幸無以家累相牽矣。」在考察中,他不畏巉岩,不避死,百折不撓地同大自然作斗爭, 「雖山精怪獸群而狎我,亦不足為懼。」他重實踐、勤考察,不迷信書本知識和民間傳說。他能夠經常遵循科學的原則去認識和解釋自然界中各種奇異現象。總之,我們通過《游記》,可以學到徐霞客的許多優良品質。

第七,《游記》是一部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好教材。從《游記》中,我們可以看到霞客是一個愛國主義者,他愛憎分明,對當時政治腐敗不滿,尤其對宦官頭目魏忠賢一夥深惡痛絕,不入仕途,不與貪官污吏為伍,並同情被迫害的東林黨人,情願和他們交朋友,他以「身許之山水」,決心走科學救國的道路;他關心老百姓的疾苦,「恤孤憐寡,拯弱救飢」。

因此,凡是讀過游記的人,無不被霞客的愛國主義精神和行為所鼓舞。

此外,《徐霞客游記》不僅是一部地理學名著,還是一部享有盛名的文學佳篇;不僅有很高的科學價值,而且有很高的文學價值。祖國的錦綉河山,自然界的萬千奇景,在霞客的筆下,如詩如畫,栩栩如生。寫動態,千變萬化;寫靜態,清新秀麗;寫山,或峻險幽奇,或巍峨雄壯,令人目不暇接;寫水,或碧波盪漾,或水清石寒,令人心曠神怡;寫洞,或玲瓏剔透,或乳柱繽紛,令人眼花繚亂;寫險,或懸流而下,或猿掛蛇行,令人心驚膽戰。如此種種,美不勝言。它文字優美,語言生動,感情真摯,表達深刻細致。洋洋60多萬字的大著作,人們讀起來,如身臨其境,深受感動,愛不釋手,真不愧為「世間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徐霞客游記》第一冊(上) (明)徐宏祖中國古代經典名著徐霞客游記徐弘祖著唐雲校。

❽ 我國明朝的誰 從22歲到56歲不停地外地旅遊 他寫了一本什麼書

以下源於網路!
想要看有意思點的,可以看明朝那些事的描述!

徐宏祖
徐霞客(1587年1月5日—1641年3月8日),名弘祖,字振之,號霞客,漢族,明南直隸江陰(今江蘇江陰市)人。偉大的地理學家和旅行家和探險家。崇禎十年(1637)正月十九日,由贛入湘,從攸縣進入今衡東縣境,歷時55天,先後游歷了今衡陽市所轄的衡東、衡山、南嶽、衡陽、衡南、常寧、祁東、耒陽各縣(市)區,三進衡州府,飽覽了衡州境內的秀美山水和人文大觀,留下了描述衡州山川形勝、風土人情的15000餘字的衡游日記。他對石鼓山和石鼓書院的詳盡記述,為後人修復石鼓書院提供了一筆珍貴的史料。
中文名: 徐宏祖
外文名: Xu Xiake
別名: 徐霞客
國籍: 中國
民族: 漢
出生地: 江蘇江陰市
代表作品: 徐霞客游記

目錄[隱藏]

人物生平
三個階段:
千古奇人徐霞客
志在四方的徐霞客
徐霞客的旅遊生活
徐霞客的貢獻
<<徐霞客游記>>
徐霞客旅遊博物館
徐霞客故居

[編輯本段]
人物生平
徐霞客經30年考察撰成的260多萬字(遺失達200多萬字,只剩下60多萬字)《徐霞客游記》開辟了地理學上系統觀察自然、描述自然的新方向;既是系統考察祖國地貌地質的地理名著,又是描繪華夏風景資源的旅遊巨篇,還是文字優美的文學佳作,在國內外具有深遠的影響。近年,視徐霞客為游聖,步徐霞客足跡,游覽祖國大好河山已成為中國旅遊界的嶄新時尚。
[編輯本段]
三個階段:
受耕讀世家的文化熏陶,徐霞客幼年好學,博覽群書,尤鍾情於地經圖志。少年即立下了「大丈夫當朝游碧海而暮宿蒼梧」的旅行大志。徐霞客的旅遊生涯,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為28歲以前的紀游准備階段。重點放在研讀祖國的地理文化遺產,並憑興趣游覽太湖、泰山等地,沒有留下游記。

第二階段為28歲(1613)至48歲(1633)的紀游前段,歷時20年,游覽了浙、閩、黃山和北方的嵩山、五台、華山、恆山諸名山。但游記僅寫了一卷,約佔全書的十分之一。

第三階段為51歲(1636)至54歲(1639)為紀游後段,歷時4年,游覽了浙江、江蘇、湖廣、雲貴等江南大山巨川,寫下了9卷游記。

徐霞客的足跡遍及今16個省、市、自治區。他不畏艱險,曾三次遇盜,數次絕糧,仍勇往直前,嚴謹地記下了觀察的結果。直至進入雲南麗江,因足疾無法行走時,仍堅持編寫《游記》和《山志》,基本完成了240多萬字的《徐霞客游記》。55歲(1640)雲南地方官用車船送徐霞客回江陰。56歲(1641)正月病逝於家中。遺作經季會明等整理成書,廣泛流傳。
[編輯本段]
千古奇人徐霞客
「曾有霞仙居北坨, 依然虹影卧南暘(yáng)。」

在江蘇省江陰縣城南四十里,有個村莊名叫南陽岐,村南有座古老的石橋。這副對聯就是刻在橋椽上的。對聯的意思是說曾經有位霞仙居住在石橋的北邊,如今霞仙雖然已經不在了,但是他的精神就象彩虹一樣,永遠飄在南陽岐的上空。這里的霞仙指的就是徐霞客。人們為什麼這樣稱頌他呢?這要從徐霞客的經歷講起。

徐霞客(1587年1月5日-1641年3月8日)名弘祖,字振之,號霞客。他出生在江蘇江陰一個有名的富庶之家。祖上都是讀書人,稱得上是書香門第。他的父親徐有勉一生不願為官,也不願同權勢交往,喜歡到處游覽欣賞山水景觀。徐霞客幼年受父親影響,喜愛讀歷史、地理和探險、游記之類的書籍。這些書籍使他從小就熱愛祖國的壯麗河山,立志要遍游名山大川。十五歲那年,他應過一回童子試,沒有考取。父親見兒子無意功名,也不再勉強,就鼓勵他博覽群書,做一個有學問的人。徐霞客的祖上修築了一座萬卷樓來藏書,這給徐霞客博覽群書創造了很好的條件。他讀書非常認真,凡是讀過的內容,別人問起,他都能記得。家裡的藏書還不能滿足他的需要,他還到處搜集沒有見到過的書籍。他只要看到好書,即使沒帶錢,也要脫掉身上的衣服去換書。十九歲那年,他的父親去世了。他很想外出去尋訪名山大川,但是按照封建社會的道德規范「父母在,不遠游」,徐霞客因有老母在堂,所以沒有準備馬上出遊。他的母親是個讀書識字、明白事理的女人,她鼓勵兒子說:

「身為男子漢大丈夫,應當志在四方。你出外游歷去吧!到天地間去舒展胸懷,廣增見識。怎麼能因為我在,就象籬笆里的小雞,套在車轅上的小馬,留在家園,無所作為呢?」徐霞客聽了這番話,非常激動,決心去遠游。臨行前,他頭戴母親為他做的遠游冠,肩挑簡單的行李,就離開了家鄉。這一年,他二十二歲。從此,直到五十六歲逝世,他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旅行考察中度過的。

徐霞客在完全沒有政府資助的情況下,先後游歷了江蘇、安徽、浙江、山東、河北、河南、山西、陝西、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廣西、貴州、雲南等十六個省。東到浙江的普陀山,西到雲南的騰沖,南到廣西南寧一帶,北至河北薊縣的盤山,足跡遍及大半個中國。更可貴的是,在三十多年的旅行考察中,他主要是靠徒步跋涉,連騎馬乘船都很少,還經常自己背著行李趕路。他尋訪的地方,多是荒涼的窮鄉僻壤,或是人跡罕見的邊疆地區。他不避風雨,不怕虎狼,與長風為伍,與雲霧為伴,以野果充飢,以清泉解渴。他幾次遇到生命危險,出生入死,嘗盡了旅途的艱辛。

徐霞客二十八歲那年,來到溫州攀登雁盪山。他想起古書上說的雁盪山頂有個大湖,就決定爬到山頂去看看。當他艱難地爬到山頂時,只見山脊筆直,簡直無處下腳,怎麼能有湖呢?可是,徐霞客仍不肯罷休,繼續前行到一個大懸崖,路沒有了。他仔細觀察懸崖,發現下面有個小小的平台,就用一條長長的布帶子系在懸崖頂上的一塊岩石上,然後抓住布帶子懸空而下,到了小平台上才發現下面斗深百丈,無法下去。他只好抓住布帶,腳蹬懸崖,吃力地往上爬,准備爬回崖頂。爬著爬著,帶子斷了,幸好他機敏地抓住了一塊突出的岩石,不然就會掉下深淵,粉身碎骨。徐霞客把斷了的帶子結起來,又費力地向上攀援,終於爬上了崖頂。還有一次,他去黃山考察,途中遇到大雪。當地人告訴他有些地方積雪有齊腰深,看不到登山的路,無法上去。徐霞客沒有被嚇住,他拄了一根鐵杖探路,上到半山腰,山勢越來越陡。山坡背陰的地方最難攀登,路上結成堅冰,又陡又滑,腳踩上去,就滑下來。徐霞客就用鐵杖在冰上鑿坑。腳踩著坑一步一步地緩慢攀登,終於爬了上去。山上的僧人看到他都十分驚奇,因為他們被大雪困在山上已經好幾個月了。他還走過福建武夷山的三條險徑:大王峰的百丈危梯,白雲岩的千仞絕壁和接筍峰的「雞胸」、「龍脊」。在他登上大王峰時,已是日頭將落,下山尋路不得,他就用手抓住攀懸的荊棘,「亂墜而下」。他在中嶽嵩山,從太室絕頂上也是順著山峽往下懸溜下來的。徐霞客驚人的游跡,的確可以說明他是一位千古奇人。

徐霞客在跋涉一天之後,無論多麼疲勞,無論在什麼地方住宿,他都堅持把自己考察的收獲記錄下來。他寫下的游記有二百四十多萬字,可惜大多失散了。留下來的經過後人整理成書,就是著名的《徐霞客游記》。這部書四十多萬字,是把科學和文學溶合在一起的一大「奇書」。

徐霞客的游歷,並不是單純為了尋奇訪勝,更重要的是為了探索大自然的奧秘,尋找大自然的規律。如他對福建建溪和寧洋溪水流的考察,就是一例。黎嶺和馬嶺分別為建溪和寧洋溪的發源地,兩座嶺的高度大致相等,可是兩條溪水入海的流程相差很大,建溪長,而寧洋溪短。徐霞客經過考察,找出寧洋溪的水流比建溪快的結論。「程愈迫則流愈急」,也就是說路程越短,水流越急。這個地理學上的著名結論,就是由徐霞客通過實地考察得出來的。他在山脈、水道、地質和地貌等方面的調查和研究都取得了超越前人的成就。

他對許多河流的水道源進行了探索,象廣西的左右江,湘江支流蕭、彬二水,雲南南北二盤江以及長江等等,其中以長江最為深入。浩盪的長江流經大半個中國,它的發源地在哪兒,很長時間都是個謎。戰國時期的一部地理書《禹貢》,書中有「岷江導江」的說法,後來的書都沿用這一說。徐霞客對此產生了懷疑。他帶著這個疑問「北歷三秦,南極五嶺,西出石門金沙」,查出金沙江發源於昆侖山南麓,比岷江長一千多里,於是斷定金沙江才是長江上源。由於當時條件的限制,徐霞客沒能找到長江的真正源頭。但他為尋找長江源頭,邁出了極為重要的一步。在他以後很長時間內也沒有人找到。直到1978年,國家派出考察隊才確認長江的正源是唐古拉山的主峰格拉丹冬的沱沱河。

徐霞客還是世界上對石灰岩地貌進行科學考察的先驅。我國西南地區石灰岩分布很廣泛。徐霞客在湖南、廣西、貴州和雲南作了詳細的考察,對各地不同的石灰岩地貌作了詳細的描述、記載和研究。他還考察了一百多個石灰岩洞。在湘南九嶷山,他聽說有個飛龍岩,就請當地的和尚明宗引導,帶著火炬去考察。飛龍岩是個巨大的洞穴,曲曲折折,洞里有洞,洞內又是坑又是水,很難行走。徐霞客全不顧及,一直深入進去,他的鞋跑掉了也不在乎。明宗幾次勸他回去,他都不聽。直到火炬快燒完了,他才戀戀不舍地往回走。他沒有任何儀器,全憑目測步量,但他的考察大都十分科學。如對桂林七星岩十五個洞口的記載,同今天我們的地理研究人員的實地勘測,結果大體相符。徐霞客去世後的一百多年,歐洲人才開始考察石灰岩地貌,徐霞客稱得上是世界最早的石灰岩地貌學者。

徐霞客在地理科學上的貢獻很多。除上述所說,他對火山、溫泉等地熱現象也都有考察研究,對氣候的變化,對植物因地勢高度不同而變化等自然現象,都作了認真的描述和考察。此外,他對農業、手工業、交通的狀況,對各地的名勝古跡演變和少數民族的風土人情,也都有生動的描述和記載。他的這部奇書,在文學上的價值也很高,篇篇都可以說是優美的散文。

徐霞客最後一次出遊是在1636年,那時他已五十一歲了。這次他主要游歷了我國的西南地區,一直到達中緬交界的騰越(今雲南騰沖),至1640年重新返回家鄉。他回鄉不久就病倒了。他在病中還翻看自己收集的岩石標本。臨死前,他手裡還緊緊的握著考察中帶回的兩塊石頭。

徐霞客熱愛祖國,熱愛科學,在科學事業上奮勇攀登的精神,是值得後人永遠學習的。

志在四方的徐霞客
一個雨後放晴的夜晚,停泊在湘水之中的一艘客船上,乘客們在連綿好些日子的阻雨之後,看到了皎潔的明月,觀賞月光下的山形水色,精神頓覺爽朗異常。正當乘客們盡興之後上床休息時,忽然喊殺聲驟起,一群強盜竄上船來,一時火炬亂晃,刀光劍影交錯,大難降臨船上。這時,只見一個人飛身跳入水中,逆流而行,躲進了別的船里。

這個跳水的人,年約五十開外,身材修長,看上去精力旺盛,行動敏捷。他就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地理學家徐霞客。

徐霞客名弘祖,字振之,霞客是他的號,明萬曆十四年 (公元1586年)出生在江蘇省江陰縣。他的祖上曾經做過官。在明代,知識分子要做官,就要按照政府的規定讀儒家經典四書五經,並參加考試,即所謂「科舉」,考試所作的文章也得遵循政府規定的八股形式,超出規定的范圍就不會被選取,也就是「落第」。因此,大多數知識分子都走上了死讀經書,硬作八股文的道路。知識分子的思想被緊緊地束縛住,學術風氣死氣沉沉。徐霞客也曾參加過八股考試,但失敗了。此後,他便決定不再走考試做官的道路,決心進行自己感興趣的地理考察事業。這一抉擇在當時是很了不起的,它意味著與當時流行的社會風習的決裂,是要有勇氣和膽識的,而且還要承受一些守舊的人的譏笑和指責。徐霞客堅定地這樣做了,他的家庭,特別是他的母親有力地支持了他,他說:「志在四方,男子事也」,「哪能讓兒子像籬笆中的雞,車轅下馬,被困著呢?」

徐霞客從小就對四書五經不感興趣,他喜歡讀地理、歷史和游歷探險方面的書,嚮往著「問奇於名山大川」的生活。徐霞客在參加科舉考試失敗後,便埋頭專心攻讀和研究前人的地理學著作。但是,他並不是把前人的著述當作一成不變的經典盲目地相信,而是在吸取前人知識的同時,進行獨立思考。在攻讀中,他發現前人著述的內容,很多是歷代沿襲,轉抄自較早的地理學著作,很少有人進行實地的考察。因而,有的地理著作記述錯了,也被照抄照搬,以訛傳訛。前代的人錯了,後代的人也跟著錯。他對前人著作中的不少問題,提出了大膽的懷疑。例如關於長江的源頭問題,在被認為是經典地理著作的《禹貢》中,說是「岷山導江」,後來不少人都沿襲這一說法,徐霞客提出了為什麼長江比黃河長,而長江之源那麼短,黃河之源卻那麼長的疑問,認為《禹貢》上的說法是解釋不通的。為了搞清祖國河山的真實面貌,徐霞客決定親身進行實地考察。

徐霞客的旅遊生活
從22歲起,徐霞客開始了游歷考察生涯。三十多年間,他先後四次進行了長距離的跋涉,足跡遍及相當於現在的江蘇、浙江、山東、河北、山西、陝西、河南、安徽、江西、福建、廣東、湖南、湖北、廣西、貴州、雲南和北京、天津、上海等19個省、市、自治區。在三四百年前,交通是很不發達的,徐霞客游歷了如此廣闊的地區,靠的完全是自己的兩條腿。單憑這一點,就足以令人贊嘆不已了,更何況他所考察的主要是陡峭的山峰和急流險灘呵。不難想像,他要經歷多少艱難險阻,甚至隨時有喪生的危險。這從中也可以看到,徐霞客獻身大自然的決心是如何大,意志是如何堅強。徐霞客的考察探險活動,持續進行到公元1640年他55歲的時候。當時,他正在雲南,不幸身患重病,被人送回江陰老家,第二年就去世了。可以說,徐霞客把自己的畢生精力獻給了祖國的地理考察事業。

徐霞客在游歷考察過程中,曾經三次遭遇強盜,四次絕糧。上面說的湘江遇盜,跳水脫險的事,便是發生在公元1636年他51歲時的第四次出遊中。這次出遊,他計劃考察湖南、湖北、廣西、貴州、雲南等地。出遊不久,就在湘江遇到強盜,他的一個同伴受傷,他的行李、旅費被洗劫一空,他自己也險些喪命。當時,有人勸他不如回去,並要資助他回鄉的路費,但他卻堅定地說:「我帶著一把鐵鍬來,什麼地方不可以埋我的屍骨呀!」徐霞客繼續頑強地向前走去。沒有糧食了,他就用身上帶的綢巾去換幾竹筒米;沒有旅費了,就用身上穿的夾衣、襪子、褲子去換幾個錢,……重重的困難被他踩在腳下,他終於達到了自己的目的。

更為可貴的是,徐霞客在野外考察生活中,每天不管多麼勞累,都要把當天的經歷和觀察記錄下來。有時跋涉百餘里,晚上寄居在荒村野寺之中,或露宿在殘垣老樹之下,他也要點起油燈,燃起篝火,堅持寫游歷日記。他先後寫了200多萬字的游記,為後人留下了珍貴的地理考察記錄。可惜的是,他的日記大部分已經散佚,現存的《徐霞客游記》,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但這僅存的40萬字的《徐霞客游記》,仍然向我們展現了他廣闊范圍的考察記實,特別是邊遠地區的地理風貌。

徐霞客的貢獻
在世界上,從來沒有不勞而獲的東西,付出的代價愈多,收獲也就愈大。徐霞客艱苦卓絕的地理考察活動,終於結出了豐碩的科學成果。

徐霞客通過親身的考察,以無可辯駁的事實材料,論證了金沙江是長江的正源,否定了被人們奉為經典的《禹貢》中關於「岷山導江」的說法。同時,他還辨明了左江、右江、大盈江、瀾滄江等許多水道的源流,糾正了《大明一統志》中有關這些水道記載的混亂和錯誤。他認真地觀察河水流經地帶的地形情況,看到了水流對所經地帶的侵蝕作用,並認識到在河岸凹處的侵蝕作用特別厲害。他還注意到植物與環境的關系,觀察在不同的地形、氣溫、風速條件下,植物生態和種屬的不同情況,認識到地面高度和地球緯度對氣候和生態的影響。對溫泉、地下水等,徐霞客也都有一定的科學認識。

在徐霞客對地理學的一系列貢獻中,最突出的是他對石灰岩地貌的考察。他是我國,也是世界上最早對石灰岩地貌進行系統考察的地理學家。歐洲人中,最早對石灰岩地貌進行廣泛考察和描述的是愛士培爾,時間是公元1774年;最早對石灰岩地貌進行系統分類的是羅曼,時間是公元1858年,都比徐霞客晚了一二百年以上。

徐霞客不僅對地理學有重大貢獻,而且在文學領域中也有很深的造詣。他寫的游記,既是地理學上珍貴的文獻,又是筆法精湛的游記文學。他的游記,與他描繪的大自然一樣質朴而綺麗,有人稱贊它是「世間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這一點兒也不過分。讀他的游記,使人感到的是一種真與美的享受。大自然雨、霧、晴、晦的千變萬化,山、水、樹、岩的千姿百態,再現在徐霞客的筆端,彷彿使我們也隨著徐霞客的足跡,跋涉奇峰峻岩、急流險灘,置身於祖國的秀麗山河之中,為之陶醉,為之驕傲,心中油然升起對祖國的無限深情。

❾ 徐霞客去過大理沒有

徐霞客到過大理。1636年,徐霞客最後一次出遊,那年他51歲。這次出遊的主要方向是中國的西南地區,其中就包括大理,而且他的名著《徐霞客游記》也是在大理境內的雞足山上整理完稿的。
崇禎十一年陰歷十二月十五日,徐霞客從楚雄州的姚安縣經祥雲縣的普淜進入大理州境內,開始了他在大理的遊程。徐霞客遊了祥雲水目山後,直接進入賓川縣,於二十二日登上了著名的佛教勝地雞足山。在幽靜的雞足山上,他遵遺囑埋葬了靜聞和尚的遺骨,然後駐足名勝古剎,在山水間流連忘返,並在「萬峰深處」度過了除夕之夜。徐霞客此次在雞足山上足足待了一個月,到十二年正月二十二日開始下雞足山向西北的鶴慶、麗江行進,經四天跋涉,於正月二十五進入麗江境內。到二月十一,徐霞客又從麗江返回鶴慶縣境內,小住一天,於二月十三日西行至劍川。在劍川,徐霞客遊了莽歇嶺(今滿賢林)、寶相寺(因未找到向導,未游石鍾寺)等地之後,於二月十八到達洱源,並於三月初三游清源洞,初七日再游清源洞。在飽覽洱源的茈碧湖、鳥吊山、九氣台、德源城、西湖等勝境之後,於三月十一日經沙坪進入大理壩子,游覽了蝴蝶泉、清碧溪、三塔寺、感通寺等名山古剎和大理古城,趕了三月街,於三月二十一日離開下關進入漾濞。三月二十四日南行到黃蓮鋪,經北斗進入永平。三月二十八日到達瀾滄江邊的蘭津古渡,進入保山境內。
徐霞客此次在大理州境內游歷的時間達一百多天,經過了大理州的八個縣(市),幾乎游遍了這幾個縣(市)的名山勝景,留下了許多珍貴的考察資料。這些資料,有的描寫生動、細膩,有的考證嚴謹,有的推理有據。在祥雲,他寫了水目山的方位:「詢水目寺在其(小雲南驛)南,遂由岐隨山之東麓南行,盤入其西南塢中。共五里,有水自山後破峽南出,即洱海衛青海子之流也,是為練場村,村在水西。渡橋西,復沿山而南,一里半,為溫泉,其穴西向。南沿西麓半里,又盤其山之南塢入,有溪自塢東出,即水目之流也,始見水目山高峙於西」。在雞足山,他考證了悉檀寺名:「悉檀為雞山最東叢林,後倚九重崖,前臨黑龍潭,而前則回龍兩層環之。先是省中諸或稱息潭,或稱雪潭,至是而後知其皆非也」。在洱源,他描寫茈碧湖道:「平湖浩然,北接海子,南映山光,而西浮雉堞,有堤界其中,直至西而達於城中。乃遵堤西行,極似明聖蘇堤,雖無六橋花柳,而四山環翠,中阜弄珠,又西子所不能及也。湖中魚舫泛泛,茸草新蒲,點瓊飛翠,有不盡蒼茫、無邊瀲灧之意,湖名『茈碧』,有以也」。在大理,他記載了有名的上關花:「其樹高臨深岸,而南干半空,矗然挺立,大不及省城土主廟奇樹之半,而葉亦差小。其花黃白色,大如蓮,亦有十二瓣,按月而閏增一瓣,於省會之說同,但開時香聞遠甚,土人謂之『十里香』,則省中所未聞也」;對被稱為「觀音街」的三月街則是這樣描寫:「蓋榆城有觀音街子之聚,設於城西演武場中,其來甚久。自此日(三月十五)始,抵十九日而散,十三省物無不至,滇中彝物亦無不至,聞數年來道路多阻,亦減大半。……時男女雜沓,交臂不辨……場中諸物,多葯,多氈布及銅器木具」。在漾濞,他對漾濞江進行了考證:「水出麗江府南者,皆謂之漾。如漾共發源於十和之中海,經七和下鶴慶,合東西諸泉而入穴,故漾共。此水發源於九和,經劍川別而南流,故曰漾別。則『別』乃分別之『別』,非口鼻之『鼻』也」。到了永平,他記下了寶台山的木蓮花:「樹極高大,花開如蓮,有黃白藍紫諸色,瓣凡二十片,每二月則未葉而花,三月則花落而葉生矣。」
徐霞客出大理、進入保山,繼而游歷了騰沖、昌寧、鳳慶、雲縣等地之後,於崇禎十二年八月十六日,從鳳慶縣進入大理州巍山縣的老牛街,經鼠街到達巍山古城,於八月十九日從隆慶關(鳥道雄關)進入彌渡,二十日游祥雲清華洞後到達賓川喬甸,二十二日到達雞足山山門,二十三日入住雞足山的悉檀寺,再度細品雞足山的神韻。可惜的是,崇禎十二年九月十四日以後的游記均缺失。據有關資料顯示,徐霞客此次上雞足山,直到崇禎十三年(公元1640年)二月才離開。在雞足山上,徐霞客留下了《雞山志》和《雞山十景》(十七首詩)等大批文稿,並對一生的旅遊日記進行整理、修繕,給後人留下了一部不可多得的長達65萬字的考察記錄。

❿ 徐霞客游記是我國第一部價值最高的什麼著作

游記體地理學著作。

《徐霞客游記》是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創作的一部散文游記,明末徐弘祖經34年旅行,寫有天台山、雁盪山、黃山、廬山等名山游記17篇和《浙游日記》、《江右游日記》、《楚游日記》、《粵西遊日記》、《黔游日記》、《滇游日記》等著作。

語言特點

《徐霞客游記》的魅力在於作者對語言有高超的駕馭能力。作者描寫景觀中的山、石、水、雲、霧都十分生動,活靈活現。

他寫自己在丹江漂流的情景,「時浮雲已盡,麗日乘空,山嵐重疊競秀,怒流送舟,兩岸濃桃艷李,泛光欲舞」,「山嵐重疊競秀「生動地寫出了乘船順流而下的感受,」泛光欲舞「則是對兩岸的桃樹李樹繽紛綻放,花勢良好的生動描寫,他寫龍虎山龜峰的水市洞是「時朔風舞泉, 游洋乘空聲色俱異。

霽色忽開,日采麗崖光水低徘徊不能去」,把水簾洞飛泉靈動的狀態、色彩、聲音、氣勢都栩栩如生地描繪了出來。

閱讀全文

與明代徐宏祖的什麼是一部地理學巨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7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4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7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9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