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亞洲地形復雜多樣,其地形主要以()A.山地和高原為主B.山地和盆地為主C.高原和平原為主D.山地和
亞洲地形復雜多樣,其地形主要以山地和高原為主.
故選:A.
『貳』 我國的地形以什麼類型為主
我國地形所佔比重最多的當屬山地地形(佔33%),其次是高原(26%)、盆地(19%)、平原(12%)以及丘陵(10%) .
我國地形復雜多樣,山區面積廣大.山區是指山地、丘陵和比較崎嶇的高原的總稱.我國山區面積佔全國總面積的2/3,平原面積僅佔10%多一點.除此以外,還有廣闊的高原、盆地等,地形種類齊全,地質構造復雜.多種多樣的地形一方面為我國因地制宜發展農、林、牧、副多種經營提供了有利條件;另一方面, 山區多,平原少,也給大規模商品化生產、生產管理帶來了困難;同時,山區由於地形崎嶇,交通閉塞,經濟文化常常相對落後,並造成耕地資源不足.我國人均耕地面積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3左右.
『叄』 自然環境復雜的表現
自然環境的復雜性表現為:
(1)地形復雜多樣,以山地、高原為主;
(2)地勢中部高,四周低;
(3)地勢起伏大,高低懸殊。
復雜性是指不同地方的地理環境是不同的,同一地方不同時間的環境也是不同的;
地帶性有兩種:水平地帶性分為從赤道到兩級的分異規律和從沿海向內陸的變化規律.前者稱為緯度地帶性主導因素是熱量,後者叫經度地帶性主導因素是水分。自然地理環境由於區域的不同其特點不同,如熱帶的生物區別於寒帶的生物,另外它還表現在自然地理環境本身的變化,隨著時間的變化,其內部各物質也在發生變化,表現在其組成要素的變化,如地貌,地形,土壤,植被,水等各要素具有牽一發而動全身的特點,所以說其復雜。地帶性說明其有規律,分成各種溫度帶,自然帶,干濕地帶等等,如熱帶雨林帶,熱帶草原帶,熱帶荒漠帶等。
『肆』 我國的地形以什麼類型為主
我國地形特點:
(1)我國地形復雜多樣,山區面積廣大。山區是指山地、丘陵和比較崎嶇的高原的總稱。我國山區面積占
全國總面積的2/3,平原面積僅佔10%多一點。除此以外,還有廣闊的高原、盆地等,地形種類齊全,地質構
造復雜。多種多樣的地形一方面為我國因地制宜發展農、林、牧、副多種經營提供了有利條件;另一方面,
山區多,平原少,也給大規模商品化生產、生產管理帶來了困難;同時,山區由於地形崎嶇,交通閉塞,經
濟文化常常相對落後,並造成耕地資源不足。我國人均耕地面積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3左右。
(2)地勢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狀分布。第一級階梯——我國西南部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
號稱「世界屋脊」。第二級階梯——青藏高原向東、向北到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線,主要由
盆地、高原組成,海拔在1000~2000米之間;第三級階梯——位於我國東部,主要由平原和丘陵組成,大部
分地區海拔在500米以上。第三級階梯向東,是我國大陸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是屬於我國的近海大陸
架,它包括渤海、黃海的全部,東海的大部分和南海的一部分。大陸架蘊藏著豐富的礦產資源(如石油、天
然氣)、海洋生物資源和化學資源等。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向海洋傾斜,對我國自然地理環境和經濟有重大影
響,這種地勢有利於海洋濕潤水汽深入大陸內地,形成降水;另一方面使我國許多大河滾滾東流,溝通了東
西交通,方便了沿海與內地的聯系;同時許多大河在流經階梯交界處時落差大、水流湍急,水力資源十分豐
富,我國是世界上水能蘊藏量最豐富的國家。
2.我國的主要山脈
我國是一個多山的國家,許多山脈高大綿長,它們象是地形的骨架,將我國地表分隔成若干大的地形區,
如高原、盆地、平原等。掌握山脈的分布有助於學習我國的地形分布,理解山脈在自然地理環境形成中的巨
大作用。我國的山脈主要有東西走向、東北—西南走向、南北走向、西北—東南走向等。
(1)東西走向的山脈:我國東西走向的山脈主要有三列:自北向南依次為:①天山——陰山;②昆侖山
——泰山;③南嶺(讀我國地形圖,明確它們的位置)。其中秦嶺是劃分我國南方與北方的重要地理界線。
秦嶺南北的自然地理環境、社會經濟發展有著巨大的差異。
(2)東北——西南走向的山脈,我國東北——西南走向的山脈也有三列:自西向東,依次為①大興安嶺
——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這一條線以西地形以高原、盆地為主,以東以平原、丘陵為主。②長白山
脈——武夷山脈;③台灣山脈。三列山脈在地質歷史時期是受擠壓、隆起的褶皺山,在山脈之間的地帶大多
為沉降帶,地質歷史上沉積了豐富的有機質,因此形成了煤、石油(氣)等礦產資源。
(3)南北走向的山脈主要有青藏高原東部邊緣的橫斷山脈、寧夏西部的賀蘭山等,其中橫斷山脈是由許多
列南北走向的平行山脈組成。它們由北向南地勢逐漸降低,山高谷深、山河相間,極大地阻礙了東西交通。
(4)其它走向的山脈還有:西北——東南的山脈,如阿爾泰山脈(位於新疆北部、中蒙、中俄邊緣),祁
連山山脈等;弧形山脈—喜馬拉雅山脈,喜馬拉雅山脈位於我國西南(中印、中尼邊境),它是由幾列平行
排列的巨大山脈組成的山系。世界上海拔超過8000米的山峰大多集中於此,其中珠穆朗瑪峰海拔8848米,是
世界最高峰。珠峰是極好的登山、旅遊、科考場所。
3.我國主要的地形區及地理環境:
(1)四大高原:①青藏高原:位於我國西南部,南到喜馬拉雅山,西接帕米爾高原。北以昆侖山,阿爾金
山、祁連山為界與塔里木盆地、河西走廊為鄰,東面以橫斷山脈為界與四川盆地,雲貴高原相鄰。面積約占
我國總面積的1/4,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大、而又年輕的大高原。青藏高原內部也分布著一
系列山脈,這些山脈絕對高度很大,但相對高度不大。「遠看是山,近看成川」是青藏高原地表形態的真實
寫照。山脈之間,起伏平緩,高山上雪山連綿,冰川廣布。②內蒙古高原,位於我國北部,北到中蒙邊界,
東到大興安嶺,南到長城,向西延伸到祁連山麓,是我國第二大高原,內蒙古高原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最
大的特點是地面坦盪,許多地方是一望無際的草原,西部地區多荒漠分布。③黃土高原,西起祁連山東端,
東到太行山脈,北以古長城為界與內蒙古高原相鄰,南到秦嶺,這里因覆蓋著深厚的黃土層而得名。這里的
黃土是地質時期強勁的偏北風從北方乾旱地區吹來的,是風力沉積作用的產物。黃土層土質疏鬆,加上地面
植被破壞,長期以來,地表受雨水沖刷,水土流失嚴重,形成千溝萬壑,支離破碎的狀態。黃土高原是我國
生態環境最脆弱的地區之一,水旱災害頻繁,農業落後,許多地方人民生活貧困。但這里又是我國礦產資源
十分豐富的地區,煤、鐵、有色金屬等儲量豐富。這里的人民利用黃土的直立性和氣候較為乾旱的特點,開
鑿窯洞。窯洞冬暖夏涼,是很好的居住場所。④雲貴高原,位於橫斷山脈以東、四川盆地以南,主要包括的
雲南省東部及貴州省大部及廣西西部,地勢西高東低,海拔從2000米下降到1000米,雲貴高原上廣泛分布的
石灰岩長期受流水的溶解侵蝕,形成峰林,溶洞、石林等奇異的喀斯特地形,雲南的路南石林、廣西桂林山
水等都是著名的喀斯特景觀旅遊區。但是雲貴高原峰嶺眾多,地面崎嶇,土壤瘠簿,不利於農耕。只有一些
小的山間盆地,被當地人稱為「壩子」,比較平坦,是當地主要的耕作業區。地面有漏斗,地下多溶洞、地
下河等,地質條件復雜,地表水易滲漏,並給修建水庫,工程建設增加了很大難度。
(2)四大盆地:①准噶爾盆地,位於新疆北部,界於天山與阿爾泰這間;②塔里木盆地,位於新疆南部,
介於天山和昆侖之間,是我國最大的盆地。這兩個盆地深居內陸,氣候乾旱,沙漠廣布。准噶爾盆地西部有
許多缺口,能受到西風的影響,降水在50~200米之間,多為固定沙丘。塔里木盆地四周被高原、山地包圍,
地形閉塞,氣候極乾旱,大多數地方年降水量小於50mm,形成世界上最大的流動沙丘區——塔克拉瑪干沙
漠。塔里木盆地、准噶爾盆地邊緣的高山山麓地帶,許多地方受高山冰雪融水的滋潤,形成一連串小塊綠
洲,是新疆主要的農牧業區。其中塔里木盆地邊緣的綠洲,處在古代「絲綢之路」上,是溝通亞歐大陸的一
段「綠色通道」。③柴達木盆地:位於青藏高原東北部、青海省境內,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是典型的內陸
高原盆地,盆地內多戈壁、荒漠。柴達木盆地有「聚寶盆」之稱,盆地內石油、有色金屬礦、鹽礦資源豐
富。④四川盆地:位於四川省和重慶市境內。四周被高原、山地環抱,西有青藏高原,南有雲貴高原,北有
秦嶺、大巴山,東有巫山,在地質史上是一個大湖盆,後來由於湖水外泄、下切,形成了三峽。四川盆地冬
季溫暖,夏季炎熱,氣候溫潤,盆地內丘陵廣布,海拔在500米左右,在盆地西部有成都平原,它是岷江的
沖積扇平原,土壤肥沃,灌溉便利,物產富饒,有「天府之國」的美譽。
(3)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①東北平原:主要位於東北黑、吉、遼三省,介於大興安嶺、小興安嶺、長白
山之間,由松嫩平原、三江平原、遼河平原三部分組成,是我國面積最大的平原,平均海拔在200米以下,
地勢坦盪,沃野千里。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廣泛分布著肥沃的黑土,地廣人稀,農業機械化水平高,是我國
最重要的商品糧基地。②華北平原:又稱黃淮海平原,位於燕山以南,太行山以東,秦嶺——淮河以北,東
瀕臨渤海、黃河。主要有黃河、淮河、海河所攜帶的大量泥沙沖積而成。華北平原地勢低平,黃土沉積深
厚,海拔多在50米以下,一望無際。過去這一地區是旱澇、鹽鹼、風沙等自然災害頻發的地區。③長江中下
游平原,它西起巫山,東抵海濱,沿江分布呈狹長形,主要由長江沖積而成。地勢低平,海拔大多在50米以
下,下游長江三角洲則海拔在10米以下,河汊縱橫交織,湖盪星羅棋布,是著名的「魚米之鄉」。除此以
外,著名的平原還有珠江三角洲、台灣西部平原等。它們是我國人口稠密、工農業生產最為發達的地區。
我國山區面積廣大,丘陵分布。主要的丘陵有:山東丘陵、遼東丘陵、東南丘陵等。這些丘陵海拔多在
200~500米之間,少數山峰海拔超過1000米,挺拔峻峭,成為著名的旅遊區。如泰山、廬山、黃山、武夷
山、井岡山等等。
『伍』 中國地理環境主要地形是什麼
中國地形的特徵:地形復雜多樣,山區面積廣大. 地形復雜多樣,山區面積廣大. 山區:山地,丘陵和崎嶇的高原. 約佔2/3. 山區:山地,丘陵和崎嶇的高原. 約佔1/3。
1,地形多樣的地形,為我國因地制宜發展農,林, ,地形多樣的地形, 牧,副多種經營提供了有利條件 2,山區面積廣大, 限制了耕地面積,造成了我國耕地 ,山區面積廣大 限制了耕地面積, 面積小 3,山地的迎風坡,有利於地形雨的形成並富水力,但滑 ,山地的迎風坡, 泥石流, 坡,泥石流,水土流失嚴重 4,我國冬季多偏北風,夏季多偏南風,東西向的 ,我國冬季多偏北風,夏季多偏南風, 山脈對寒冷的偏北風有削弱作用, 山脈對寒冷的偏北風有削弱作用,成為重要的地理 分界線 降水小於800mm 以北: 最冷月低於0° 以北: 最冷月低於 °C 暖溫帶 降水小於 秦 嶺 以南: 最冷月高於 °C 亞熱帶 降水大於800mm 降水大於 以南: 最冷月高於0° 地勢特徵 2,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 ,地勢西高東低 呈階梯狀分布 1000米—2000米 米 米 >4000米 米 500米以下 米以下 中國三級階梯分布圖 第一階梯 高原為主: 高原為主: 青藏高原 柴達木盆地 昆侖山-- 阿爾金山--祁連山昆侖山 阿爾金山 祁連山 橫斷山脈 我國 高原,盆地為主: 高原,盆地為主: 第二階梯 主要 塔里木盆地 四川盆地 准噶爾盆地 地形 內蒙古高原 黃土高原 雲貴高原 分布 大興安嶺-- 太行山 巫山 雪峰山 太行山-- 巫山-大興安嶺 第三階梯 平原,丘陵為主: 平原,丘陵為主: 東北平原 華北平原 長江中下游平原 遼東丘陵 山東丘陵 東南丘陵
『陸』 我國地形復雜多樣什麼廣娟以什麼為主什麼面積廣大什麼面積較少
你好,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分布,地形復雜多樣,陸地地形的基本類型在我國都有分布,其中,丘陵占總面積的10%,山地佔33%,高原佔26%,盆地佔19%,平原佔12%.把山地、丘陵連同比較崎嶇的高原合稱為山區,那麼我國山區面積約佔全國面積的三分之二,山區面積廣大.望採納,謝謝。
『柒』 甘肅地形以什麼為主地勢起伏大地形復雜多樣
甘肅省地處青藏高原的東北邊緣,西邊有塔克拉瑪干沙漠庫姆塔格沙漠和占爾班通古特沙漠.北部有巴丹吉林沙漠和騰格里沙漠。
甘肅省南北扁平、東西狹長的地形特徵.全省地域狹長,地勢呈西南高東北低
地貌特點甘肅地貌復雜多樣,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類型齊全,交錯分布,地勢自西南向東北傾斜。
『捌』 關於亞洲自然地理特徵的敘述,正確的是()A.地形單一,以山地為主B.高山多,有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
亞洲地形復雜多樣,以山地和高原為主,亞洲的珠穆朗瑪峰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亞洲河流多且長,大河眾多,如長江、黃河、瀾滄江等,亞洲的大河多發源於中部的高原山地,順地勢呈放射狀向四周奔流入海,選項AD敘述錯誤,不符合題意.
故選:BC.
『玖』 亞洲的地形特徵復雜多樣以什麼為主
亞洲地形復雜多樣,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平均海拔高;地勢中間高、四周低,地面起伏大,高低懸殊大;故選項B符合題意.
故選:B.
『拾』 亞洲地形復雜多樣,以___和___為主,具有世界的最大的半島___.
亞洲的地形復雜,以山地和高原為主,具有世界的最大的半島阿拉伯半島.根據題意.
故答案為:山地;高原;阿拉伯半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