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地圖上的比例尺,怎麼看啊,
在1:100的比例中,圖紙上量出來是5cm的就代表5米,10cm的就代表10米。
在繪制地圖和其他平面圖的時候,需要把實際距離按一定的比縮小(或擴大),再畫在圖紙上。這時,就要確定圖上距離和相對應的實際距離的比。一幅圖的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比,叫做這幅圖的比例尺。
比例尺公式:
1、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
2、實際距離=圖上距離÷比例尺
3、比例尺=圖上距離÷實際距離.(在比例尺計算中要注意單位間的換算)(1公里=1千米=1×1000米=1×100000厘米)
4、單位換算:圖上用厘米,實地用千米,厘米換千米,去五個零;千米換厘米,在千的基礎上再加兩個零。
比例尺的表示方法:
1、數字式(又名數字比例尺),用數字的比例式或分數式表示比例尺的大小。例如:1∶50,000,000,或1/50,000,000。
2、線段式(又名比例尺),在地圖上畫一條線段,並註明地圖上1厘米所代表的實際距離。
3、文字式,在地圖上用文字直接寫出地圖上1厘米代表實地距離多少米,如:圖上1厘米相當於地面距離500米,或五萬分之一。
(1)地理比重圖怎麼畫擴展閱讀:
比例尺的使用方法:
1、根據地圖上的比例尺,可以量算圖上兩地之間的實地距離;根據兩地的實際距離和比例尺,可計算兩地的圖上距離;根據兩地的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可以計算比例尺。
2、根據地圖的用途,所表示地區范圍的大小、圖幅的大小和表示內容的詳略等不同情況,制圖選用的比例尺有大有小。地圖比例尺中的分子通常為1,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小。
3、通常比例尺大於十萬分之一的地圖稱為大比例尺地圖;比例尺介於十萬分之一至一百萬分之一之間的地圖,稱為中比例尺地圖;比例尺小於百萬分之一的地圖,稱為小比例尺地圖。
4、在同樣圖幅上,比例尺越大,地圖所表示的范圍越小,圖內表示的內容越詳細,精度越高;比例尺越小,地圖上所表示的范圍越大,反映的內容越簡略,精確度越低。地理課本和中學生使用的地圖冊中的地圖,多數屬於縮小比例尺地圖。
2、用圖上距離除以實際距離等於比例尺,公式是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 ,例如:圖上2厘米表示實際300千米,可以這樣求比例尺,2cm:300km=2cm:30000000cm=1:15000000,這樣就求出來了。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比例尺
⑵ 地理中比例尺的運算怎麼做啊
地圖上的距離/比例尺=實際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地圖上的距離
⑶ 如何繪制這樣的圖(將地圖網格化,有經緯度坐標)還有與地理位置相關的密度圖
這個我會做,要有專門的數據和軟體才可以做
如果需要可以私信加我交流
記得採納回答!
⑷ 如何使用word畫比重圖
Word什麼版本?2007?
插入,圖表,然後在裡面選餅圖就可以了。會彈出一個Excel讓你編輯裡面的數據的。2003方法也差不多。
⑸ 高中地理 怎麼看三維立體坐標人口比重圖
比如一個A點,對A點做三角形三邊的平行線,延長平行線,每條平行線會跟三角形的兩條邊相交,然後任取一條你作的線,找到與之平行的三角形的邊,然後方向按照0至100%增加的方向,按照這個方向A點就會跟三角形的一條邊相交,這個交點就表示A點在這條線上的名稱的比例了
⑹ 怎樣看人口年齡構成比重圖
⑴因為是構成現象,所以圖中數據只表示相對量,即「比重」或「比例」,不表示絕對量;
⑵各構成要素佔比重的總和是100%;
⑶這種圖的構成要素只有三項,而不像其它構成圖要素多少可以任意增減;
判讀三角坐標圖的一般方法是:一定參照邊。按需要讀取的數據的坐標軸0值相交的邊為參照邊。二做平行線。要讀取的某點在該坐標軸上的數據,可以過這點做參照邊的平行線,平行線與該坐標軸的交點所對應的數值就是我們所要讀取的數據。
⑺ 地理上面有些三角形,裡面標有字母,判斷三產業的比重那種圖怎麼看
和數學直角坐標系一樣。把三角形三邊分別作為底邊(轉動書本或試卷),三角形中某一點和底邊對應的數值就是比重。
⑻ 比例尺地理知識點
比例尺(scale,又名縮尺)是表示圖上一條線段的長度與地面相應線段的實際長度之比的工具,它也是建築、設計和測繪行業繪制平面圖、設計圖和地圖等圖紙時使用的工具。 其主要功能是方便繪圖人員精確的在面積有限的圖紙上繪制大尺寸物體按比例縮小的圖形,或測量圖上形狀對應現實中物件的大小。
用公式表示為:比例尺=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通常有三種表示方法。
(1)數字式(又名數字比例尺),用數字的比例式或分數式表示比例尺的大小。例如:1∶50,000,000,或1/50,000,000。
(2)線段式(又名比例尺),在地圖上畫一條線段,並註明地圖上1厘米所代表的實際距離。
(3)文字式,在地圖上用文字直接寫出地圖上1厘米代表實地距離多少米,如:圖上1厘米相當於地面距離500米,或五萬分之一。
比例尺公式:
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
實際距離=圖上距離÷比例尺
比例尺=圖上距離÷實際距離.(在比例尺計算中要注意單位間的換算)
(1公里=1千米=1×1000米=1×100000厘米)
單位換算:圖上用厘米,實地用千米,厘米換千米,去五個零;千米換厘米,在千的基礎上再加兩個零。
⑼ 如何講地理統計圖
地理統計圖是根據地理數據資料繪製成的直觀圖形。主要有柱狀圖、結構圖、曲線圖、折線圖、平面直角坐標圖、三角形坐標圖等。可以從三個核心方面入手:
1、平面坐標圖的讀圖技巧
1.平面正三角坐標圖的判讀
(1)讀圖關鍵
①此類圖的構成要素只有三項,而不像其他統計圖的構成要素可多可少;②圖中數據只表示相對量,不表示絕對量,圖中各點所讀取的三個數值所佔比重的總和必然是100%;
③三要素在數軸上的比例由低到高的延伸方向一致,可能三條數軸上的值全部向右由大到小或全部相反。
2.直角坐標圖的判讀方法
用直角坐標圖來表現自然地理要素與人文地理要素的關系。
具體步驟如下:①根據題目或材料信息,讀圖名並結合圖像確定橫、縱坐標代表的含義;②聯系所學地理知識,結合所提問題回到坐標系中觀察圖像走向和分布范圍;③區分各條曲線含義,採用隔離法分別研究並思考各曲線間的內在聯系;④注重地理要素間的時空聯系,樹立空間定位思想;⑤構建地理要素因果聯系體系,思考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和差異性。
核心點二柱狀圖的特徵與讀圖技巧
柱狀統計圖也稱直方統計圖。該統計圖用矩形的高低來描述數據的大小,在垂直方向上進行比較。一般把分類項在水平軸(X軸)上標出,而把數據的大小在垂直軸(Y軸)上標出。柱狀統計圖主要用於表現某地理事物某一時間的數據特徵及數量隨時間的變化,側重在垂直方向上進行比較。注意:柱狀統計圖的「柱」、條形統計圖的「條」可粗可細,也可以用直線表示;同一「柱子」可以表示同一內容,也可分段表示不同內容。柱狀統計圖主要通過比較兩條以上柱狀統計符號高度的差異,來說明統計對象的量值因時間或空間的改變而發生的變化。
柱狀圖的判讀步驟與方法:①看清圖名和圖例;②看橫坐標和縱坐標所表示的內容項目及其數值單位;③思考橫坐標和縱坐標所表示的內容之間的關系;④對柱值的高低進行分析,從而揭示縱坐標因子隨橫坐標內容的變化;⑤分析原因,評價產生的問題,提出建議、對策。
核心點三結構圖的特徵及讀圖技巧
結構圖是反映某些地理事物局部與整體比例關系的一種形象直觀的地理圖像,常採用幾何圖形比例分割手段製作而成。結構圖主要有扇形統計圖和餅狀統計圖。
扇形統計圖通常只用一組數據系列作為數據源,它把圓面劃分為若干個扇形面,每個扇形代表一項數據值,其大小用來表示相應數據項占該數據系列總和的比例值,可以用來反映某些地理事物局部與全部的比例關系。
餅狀統計圖是在扇形統計圖的基礎上派生出的一種統計圖。餅狀統計圖在反映某些地理事物比例關系的同時,也可反映總體的絕對值。
扇形圖和餅狀圖的判讀步驟與方法:①審清題意,閱讀圖名;②閱讀圖例和文字說明,明確圖上反映了哪些地理事物;
③分析這些地理事物的共同點和差異,在腦中呈現相關的知識點;④讀圖了解圖中反映的地理事物的數值特徵,對反映的地理事物進行排序;⑤結合其他信息回答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