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黃土高原屬於四大地理單元的什麼地區
黃土高原屬於我國四大地理區域的北方地區.
黃土高原位於四大分區中的北方地區,屬於溫帶季風氣候,處在種植業向畜牧業的過渡地帶;本區河流含沙量大的直接原因是水土流失嚴重,人為原因是毀林毀草開荒,致使 植被遭到破壞,應在坡度大的地區實行 退耕還林。
B. 黃土高原分布在西北地區還是北方地區
黃土高原歷史上曾為我國發展的中原地區,在當今中國地理位置上,屬於華北以西地區,北靠陰山、賀蘭山,西抵烏鞘嶺,南至秦嶺,東臨太行山。總體上應屬北方地區。
①:黃土高原的窯洞。
②:氣候方面,乾旱缺水,夏季暴雨集中,冬季乾冷少雨;地質構成方面,黃土地層,溝壑縱橫。
C. 黃土高原從四大區域位置看,屬於什麼地區
屬於北方地區。
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青藏地區,劃分較大,主要是按照自然界限劃分的。
根據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點的不同,可以把我國劃分為四大地理區域,即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其中,秦嶺、淮河一線是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分界線。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為北方地區和西北地區的分界線。我國青藏地區和西北地區,北方地區,南方地區的分界線,大致以第一級階梯和第二級階梯的分界線。
我國的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在地形、氣候、河流流量和植被類型等方面均有明顯差異。受自然環境的影響,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人們,在生產方式、生活習慣、文化傳統等方面也有很大差異。
D. 黃土高原是位於北方還是西北地區
黃土高原是位於北方地區。
黃土高原東起太行山脈,西到烏鞘嶺,北起古長城,南至秦嶺,位於我國的北方地區。
黃土高原基岩構造以六盤山為界分為東西兩部分,西部屬西域陸塊,東部屬華北陸塊。六盤山以西黃土高原以新生代斷陷盆地為構造特徵,隴中盆地黃土下伏基岩為直接堆積在古老岩層之上的中新世到上新世早期的甘肅群。
黃土高原東西長1000餘公里,南北寬750公里,包括中國太行山以西,青海省日月山以東,秦嶺以北,長城以南的廣大地區,位於中國第二級階梯之上,海拔高度800~3000米。
黃土高原屬乾旱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大地構造單位主要包括陝北隴東地台、華力西褶皺帶、太平洋式燕山褶皺帶、隴西地塊、中條山地塊、呂梁山地塊和汾渭下游沉帶等,並以秦嶺地軸和鄂爾多斯地台為南北二大界線。
黃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嚴重和生態環境最脆弱的地區之一,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除許多石質山地外,大部分為厚層黃土覆蓋,經流水長期強烈侵蝕,逐漸形成千溝萬壑、地形支離破碎的特殊自然景觀。地貌起伏大,山地、丘陵、平原與寬闊谷地並存,四周為山系所環繞。
黃土高原是中國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黃土顆粒細,土質松軟,含有豐富的礦物質養分,利耕作,盆地和河谷農墾歷史悠久。
除少數石質山地外,黃土厚度在50~80米之間,最厚達150~180米。黃土高原之上孕育了黃土地獨特的文化,產生了以「窯洞」為代表的民居和以信天游、安塞腰鼓為代表的民間文藝。
E. 黃土高原屬於我國四大地理區域中的哪個地區
四大地理區域包括: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黃土高原位於黃河中游,華北平原西北部,內蒙古高原南部,故因屬北方地區.(哈哈,最近剛學)
F. 黃土高原屬於哪個地理區域
黃土高原分布於寧夏,甘肅東部,山西大部,陝西北部,這些地區按地理區域劃分,除了山西屬於華北外均屬於西北地區。
G. 黃土高原的具體地理位置在哪裡
黃土高原是我國四大高原(青藏高原、雲貴高原、黃土高原和內蒙古高原)之一,它的大致范圍是北起長城,南倚秦嶺;東臨太行山西麓,西至烏鞘嶺和日月山,總面積約37萬平方公里,其中黃土覆蓋面積約24萬平方公里;跨越山西省的全部和陝西、甘肅、寧夏三省的大部,兼有青海、河南和內蒙古等省(區)一隅,縱橫七省(區)。黃土高原是世界上黃土分布最遼闊,堆積厚度最大,黃土地貌發育最典型的區域。區內地貌多姿多嬌,有蔥蔥鬱郁的森林山地,平展展的黃土塬,一馬平川的河谷平原,最引人矚目的則是由於長期強烈的水土流失形成的大片溝壑縱橫、支離破碎、光山禿嶺的黃土梁峁丘陵
H. 黃土高原位於哪幾個省
黃土高原橫跨中國青、甘、寧、內蒙古、陝、晉、豫7省區大部或一部,主要由山西高原、陝甘晉高原、隴中高原、鄂爾多斯高原和河套平原組成。
黃土高原東西長1000餘公里,南北寬750公里,包括中國太行山以西,青海省日月山以東,秦嶺以北,長城以南的廣大地區,位於中國第二級階梯之上,海拔高度800~3000米。
黃土高原屬乾旱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大地構造單位主要包括陝北隴東地台、華力西褶皺帶、太平洋式燕山褶皺帶、隴西地塊、中條山地塊、呂梁山地塊和汾渭下游沉帶等,並以秦嶺地軸和鄂爾多斯地台為南北二大界線。
(8)黃土高原是哪個地理區域的擴展閱讀
黃土高原地理位置處在沿海向內陸,平原向高原過渡地帶,自南而北兼跨暖溫帶、中溫帶兩個熱量帶,自東向西橫貫半濕潤、半乾旱兩個干濕區。高原東部、南部屬於暖溫帶半濕潤區,中部屬於暖溫帶半乾旱區,西部和北部屬於中溫帶半乾旱區。
黃土高原的氣候既受經、緯度的影響,又受地形的制約,具有典型的大陸季風氣候特徵。黃土高原的蒸發量普遍高於實際降水量,年蒸發量為1400~2000毫米,其總體趨勢是南低北高,東低西高。
就年蒸發的變率而言,一般是春末夏初最高,冬季最小。區域的農業氣候資源具有如下特點:即光熱條件優越,但降水量少、蒸散量大,農田水分虧缺嚴重,主要是雨養農業。大風和沙塵暴日數多。
I. 黃土高原位於我國的什麼地區
黃土高原的位置,從我國的地理看,主要位於中國中部偏北部,主要由山西高原,隴中高原,河套高原及陝甘晉高原組成的。
J. 黃土高原位於我國的哪個省
黃土高原橫跨青海、甘肅、寧夏、內蒙古自治區、陝西、陝西、河南七個省份。
黃土高原位於中國中部偏北部,為中國四大高原之一,總面積64萬平方千米,黃土高原東西長1000餘公里,南北寬750公里,包括中國太行山以西,青海省日月山以東,秦嶺以北,長城以南的廣大地區,位於中國第二級階梯之上,海拔高度800~3000米。
包括山西大部(太原、朔州、呂梁、大同等)、寧夏大部(固原、吳忠、中衛等);
陝西中北部(銅川、榆林、延安等)、甘肅中東部(蘭州、慶陽、隴南、天水等)、青海東北部(西寧、海北、黃南等);
內蒙古河套平原、鄂爾多斯高原區(鄂爾多斯、巴彥淖爾、包頭等)、河南西部丘陵區(三門峽、洛陽等)。
(10)黃土高原是哪個地理區域的擴展閱讀:
黃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嚴重和生態環境最脆弱的地區之一,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除許多石質山地外,大部分為厚層黃土覆蓋,經流水長期強烈侵蝕,逐漸形成千溝萬壑、地形支離破碎的特殊自然景觀。地貌起伏大,山地、丘陵、平原與寬闊谷地並存,四周為山系所環繞。
黃土高原是中國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黃土顆粒細,土質松軟,含有豐富的礦物質養分,利耕作,盆地和河谷農墾歷史悠久。
除少數石質山地外,黃土厚度在50~80米之間,最厚達150~180米。黃土高原之上孕育了黃土地獨特的文化,產生了以「窯洞」為代表的民居和以信天游、安塞腰鼓為代表的民間文藝。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黃土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