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什麼人看美國國家地理

什麼人看美國國家地理

發布時間:2022-05-25 14:53:33

1. 美國國家地理和美國探索頻道

美國國家地理學會簡介

1888年1月13日,33人在美國華盛頓的宇宙俱樂部聚會,成立了一個以「增進和普及地理知識」為宗旨的學會——美國國家地理學會,同年10月,新成立的學會創辦了自己的會刊,這便是如今享譽全球的美國《國家地理》雜志。從那時起到如今,國家地理學會走過了115年,並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非盈利的教育與科學機構。

國家地理學會通過雜志、地圖、書籍、電影和互動式媒體,深入淺出地反映整個世界和世界上的所有事物。

除《國家地理》外,美國國家地理學會還有:1984年問世的國家地理旅行家雜志、國家地理兒童雜志、1999年4月推出的國家地理探險雜志等;

自1907年出版第一本書以來,國家地理已經用23種語言出版了2000多種書籍。每年出版80多種成人和兒童書籍,除了定期出版攝影專輯和地圖集外,國家地理學會的書籍涉及的主題還包括人腦、科學歷史、世界文化和宇宙;國家地理電視電影提供激動人心的冒險、科學、自然歷史和人們感興趣的故事。國家地理每周一次的系列節目《探險家》以及標志性的長期播出的《國家地理任務》節目和超大屏幕的電影已經榮獲了800多個獎項,其中包括122個艾美獎和 2個奧斯卡獎提名;2000年6月,國家地理頻道與中國內地40多家地方電視台合作推出了《神奇的地球》和《狂野周末》兩檔節目。開播以來,該節目以其卓越的品牌質量和深厚的文化內涵,感染並吸引著數以萬計的中國內地觀眾。

國家地理屬下還有:國家地理視頻公司、國家地理地圖公司、國家地理學會網站、國家地理探險委員會、國家地理保護基金等實體、機構。

從創立至今,美國國家地理學會資助過的人類探索與科研計劃已超過7000件。國家地理學會的研究與探索委員會每年為各種學科的項目提供資助,他的研究重點是環境科學。

Discovery探索頻道簡介

Discovery探索頻道簡介

Discovery探索頻道,Discovery傳播公司的旗艦電視網,致力於打造全球最高品質的紀實節目,力求成為電視熒屏上最富活力的電視網之一。 Discovery探索頻道於1985年開播,是世界上發行最廣的電視品牌,目前到達全球1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億零6百多萬家庭,以35種不同語言播出節目。

Discovery探索頻道自1994年在亞太區開播以來,一直是Discovery亞洲電視網旗下的主打電視頻道。該頻道提供24小時高品質紀實節目,帶領觀眾深入洞察我們周邊世界的內在奧秘。Discovery探索頻道目前在亞太區擁有1億1千2百多萬訂戶,始終保持迅速增長的強勁態勢,吸引來自不同文化的各階層觀眾。據2005年泛亞媒體調查(PAX)的結果顯示,Discovery探索頻道在富裕成人*中連續9年被公認為亞洲地區收視人口最多的有線及衛星電視頻道。在新加坡舉辦的2004年"亞洲電視大獎"評選中,Discovery探索頻道還榮膺"年度最佳有線及衛星電視頻道 "。
Discovery探索頻道通過泛美8號衛星播出節目,其訂戶遍及澳大利亞、汶萊、中國大陸、中國香港、印度尼西亞、日本、馬來西亞、紐西蘭、巴布亞紐幾內亞、韓國、菲律賓、中國台灣、泰國、越南、新加坡和南太平洋諸島。

關於Discovery 傳播公司

Discovery傳播公司是全球領先的紀實媒體公司。它已從其核心資產 - 1985年在美國首次開播的Discovery探索頻道,成長為目前到達一百七十個國家和地區、累計訂戶近十四億的全球媒體巨擎。Discovery國際電視網旗下擁有十七個電視品牌,提供35種語言定製的節目到達七億零四百萬累計訂戶。Discovery傳播公司有四大股東:Discovery控股公司(納斯達克代碼:DISCA、DISCB)、考克斯通信公司、前進/紐豪斯傳播公司以及公司創辦人兼董事長約翰 S. 亨德瑞先生。

2. 美國國家地理:人生必去的50個地方...

1. 西藏
有人在那裡第一次失眠,因�鷗竦氖爻僑似詹記�T謁�咀由閑聰碌牡諞淮適恰疤煨怯輟保�詼�齟適恰昂粑�薄?

2. 南北極
零下六七十度的低溫你都不怕,生命中還有什麼最長的寒冬?

3. 柏林
最堅韌強悍的都市,光是名字就給人重金屬的感覺。有人在這里把佛教的萬字改造成了征服世界的圖騰。

4. 撒哈拉沙漠
你的肌肉能否抵禦五六十度的高溫?你內心的激情能否燒得比太陽還火熱?

5、馬里亞納海溝
世界上最深的海溝,把珠穆朗馬峰放進去,也不會露出水面。目前為止,只有古怪的海底生物知道那個世 界是什麼樣。

6、 德雷克海峽
還沒有人橫渡過這條位於南美洲南端與南極洲之間的世界上最寬的海峽。它東西長約300公里,南北寬達 970公里。敢於嘗試就是成功。

7、長江上游漂流
在世界最著名的河流如亞馬遜河、尼羅河、密西西比河、長江當中,數長江的水流落差最大,地貌最復雜 ,也最具挑戰性。漂流一次,或者漂流一段,終生無撼。最佳方式是竹筏、牛皮筏。

8、澳大利亞中部荒漠
不是悉尼,也不是黃金海岸。騎駱駝在澳大利亞中部荒漠是行走400公里以上,曾被美國國家地理雜志評為 全球25項最刺激的旅遊活動的第一位。

9、科羅拉多大峽谷
科羅拉多高原,地質博物館,河流把大地開膛破肚,擱在豐沛的陽光下曝曬,展覽。

10.復活節島
曾經到過、思考過,這就是最大的資本。

11.百慕大
生命最玄妙的地方,也許是外來智慧給人類開的一個玩笑。

12.開羅
巨人愷撒在那裡試圖征服世界,結果卻墜入情網。

13.雅典
歐洲人都說,雅典是人類的童年戲耍的地方。然而當你到了雅典你就會發現,這里的一切都老了。

14.佛羅倫薩
文藝復興的發祥地,一千年的中世紀黑暗於此結束,人類歷史上最輝煌的轉折點之一。

15.威尼斯
這座城市的主角不是人,而是水。有一個朋友做了一個夢:地球的溫室效應促使南極北極冰雪消融,大水 淹沒了威尼斯,人們開始在水下生活,並張出了魚腮。

16.巴格達
《一千零一夜》的故事由這里講到了全世界,講了幾千年。

17.北京
北京的老城牆早被拆除了,幾十年後,女作家龍應台凄厲地叫到:我的感覺是自己家裡的寶貝被盜竊了, 還給我!趁著我們家的寶貝還在,趕緊守望它們吧。

18.耶路撒冷
1000000000的基督教徒,600000000的伊斯蘭教徒,以及10000000的猶太教徒,他們都把這座城市視為聖城 ,即使你是1100000000分之一的佛教徒,你也有理由對這座幾平方公里的城市深感興趣。

19.莫斯科
在西方人看來,他們是東方人;在東方人看來,他們是西方人。在俄羅斯人的血液中有東方人的睿智和西 方人的激情,你看莫斯科的建築、接觸那裡的人們,可以使自己不斷穿梭於東西方文化之間。

20、伊斯坦布爾
一位加拿大知名旅行家這么說道,我對伊斯坦布爾的一切都著魔,包括那裡的古下水道,我寧願在裡面呆 上兩天。

21、馬丘比丘
這里居然可以閃回最近發生的一次文明滅絕。

22.吳哥窟
一個僧人在寺廟的頂端平靜俯視著梁朝偉,那個在塔林中默默哭泣的男人。
你的一切永遠被它關注。

23.西安
遠東地區古老文明的代表城市,僅就城市而言,它直接影響了北京、漢城、東京。當它是世界之都時,其 他城市還是不毛之地。

24.尼泊爾
有那麼多的僧人因為苦行而快樂著,這是離人類最近的痛苦中的天堂。

25.羅馬
僅僅一個斗獸場的歷史畫面就足以讓你心潮澎湃,被歷史學家譽為「A REAL MAN(一個真正的男人)」的 愷撒就倒在這里。羅馬實在是非常男人的城市。

26.肯亞
在東非洲大草原上,人和動物的關系令人著迷,人與人的關系令人著迷,人與自然的關系讓我們驚奇。有 個故事說,一個男人在荒原上行走了幾天幾夜,另一個也同樣;他們在一個岔路口相遇時,一個神奇的場 面發生了——他們看了對方一眼,然後各自走了。

27.德克薩斯
剛愎強悍的牛仔。據說牛仔脾氣的駕車人碰上交通擁擠也會跳出來,岔開兩腿朝天打一槍,問:「前頭怎 么回事?」
28、薩爾瓦多
一個放任自流的記者在這里經歷戰火、屠殺和愛情,最終成為付有責任感的男人。奧里佛。斯通把這一切 記錄下來,讓紙醉金迷的好萊塢冷汗直流。

29.南太平洋海島
這里的土著人得出結論,法國人的肉最好吃。

30.巴黎
世界上最尊重藝術的城市,最尊重女人的城市,以及,世界上最尊重小狗的地方。

31.舊金山
情調,情調,空氣里都長滿享受生活的微生物

32.麗江
這里有的是不同於上海、巴黎酒吧的韻味,不同於拉薩八廓街的藝術商品,而且你時刻都能感到自己永遠 是個只能小駐的路人。

33.卡薩布蘭卡
愛情的極浪漫之地,不過你最好學會那首歌,「I love you more each day as time goes by「, 哪怕只 在她耳邊叨咕,也就大功告成。

34.夏威夷
你看過最最新潮的泳裝嗎?見過曲線畢露的三點式嗎?你領教過純自然的裸身海灘嗎?夏威夷的空氣對於 遊客來講,永遠有一種麻醉劑,讓男人們變的簡單、快樂。

35、大堡礁
世界上最佳潛水地之一,你可以用身體去丈量海有多深。

36.泰姬陵
這個國王一生只娶了一位妻子,並為她建立世界惟一的一座墳墓。他被囚禁的時候對兒子說:「王位你拿 去,只要為我留一扇窗,能夠看見你母親的陵墓。」

37.馬爾地夫
是不是海水天堂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世界上時間走得最慢的地方正在這里。

38.拉斯維加斯
不僅僅是賭博之都。這是一座按照人類意願,在荒漠上憑空捏造出來的城市,包括噴泉和花草,徹頭徹尾 流露出人類瘋狂不羈的本性。

39.紐約
你可能看到過一個老頭,穿著紅色超短裙、紅色高跟鞋在街上扭來扭去,沒有人停下來圍觀。這個風景只 有紐約才會有,這個地方是個性與瘋狂的集散地。

40.東京
最現代的銀座和最古老的皇宮,最開放的真空秀和最保守的和服,這種不斷閃現的錯位會讓人瘋狂。你想 要的東西這里有,你不想要的,也有。

41.香港
一人分飾兩角的奇怪都市,最世俗也最另類。是商業電影的製造工廠,卻同時有人把《東邪西毒》演繹成 了玄學。

42.古巴
地地道道的混血文化,熱烈,鮮明、單純。同時那裡與3個硬漢有關,一個是海明威,他在那裡完成了《老 人與海》,後來他把獵槍伸進嘴裡,用腳趾扣動扳機;另一個是格瓦拉,一個很專業的革命家,他也被殺 害了;最後一個還活著,身體不錯,卡斯特羅,一個把整座海島守衛起來的角鬥士,主要是防止美國人把 海島商業化、庸俗化。

43.瑞士
上帝最寵愛的地方。

44、哥倫比亞
罌粟般艷麗囂張的國度,那裡的毒品、靚女和黑社會像可口可樂一樣為人津津樂道。

45、委內瑞拉
成批地生產美女——男人最美味的冰激凌。

46、布宜諾斯艾利斯
懷舊與放逐之地,探戈是她的靈魂。

47、好望角
這一生,你至少因應去一次世界盡頭,感受那份空寂和荒涼。

48、迦納
堆積黃金的國度,女人的胸罩都是純金的。

49太空
是永恆的夢想,但現在我們不去太空,原因是船票太貴,把每公斤物體送入太空的成本,據說是50000美元 ,我們的體重均在60公斤以上。然而誰能保證我們20年後不去?據說到時候的總費用大概只有20000美元。

50
挪威的森林

那裡湖面總是平靜,那裡空氣總是清新,雪白陽光照在
大地~~~~~

3. 美國國家地理是本怎樣的書,對我們有什麼幫助

此書可以讓你知道地理環境,民族風俗,海拔等,這可以提高你的地理知識,也可以開闊人的眼界,體會到一個十全十美的世界,我極力推薦

4. 想訂閱地理雜志,,問下 《華夏地理》、《美國國家地理》 哪個比較好適合高中生

適合高中生的還是《中國國家地理》好些,裡麵包含了不少的地理知識點介紹,去年介紹了三沙市與馬爾地夫,貌似去年高考就考的那個;
另外,如果是想對地理學習有幫助的話,推薦《地理教育》,如果需要的話,我可以發一個它的專題給你看看。

5. 國家地理 Discovery BBC那個更權威各有什麼特點

國家地理和Discovery是美國的,國家地理是官方的,比較權威點,探索是私人的節目,BBC是英國的,也比較權威,如果你想增加興趣的話你可以看看Discovery,因為它比較適合大眾的口味~+ing

6. 國家地理這本書好嗎

《國家地理》,是美國國家地理學會的官方雜志,在國家地理學會1888年創辦的九個月後即開始發行。現在國家地理雜志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廣為人知的一本雜志,其封面上的亮黃色邊框以及月桂紋圖樣已經成為象徵,同時這些標識也是國家地理雜志的注冊商標。 雜志每年發行12次(一月一次),但偶爾有特版發布則不在此限。雜志的內容為高質量的關於社會、歷史、世界各地的風土人情的文章;其印刷和圖片之質量標准也為人們所稱道。這也使得這本雜志成為來自世界各地的攝影新聞記者們夢想發布自己照片的地方。早在20世紀初期,國家地理雜志即已經開始使用一些當時罕見的彩色照片。 雜志的另一特色是經常提供高質量地圖。國家地理學會的地圖檔案曾經為美國聯邦政府所採用以彌補美國軍方地圖資源的不足。2001年國家地理發布了一套8張CD的合集,內容包括從1888年至2000年12月的所有雜志地圖。雜志訂閱者對這本雜志的收藏愛好也是其與眾不同之處(大部分其他種類的舊雜志一般人都是看完就扔),訂閱者也可以選擇全年合集購買。

7. 誰能介紹一下國家地理雜志

國家地理是美國的一個雜志

另外有一個 中國國家地理

國家地理
美國國家地理(National Geographic)學會成立於1888年,以「增進並普及地理知識」為宗旨。學會資助了對世界最遠的角落的探索,同時還發行了數百種獲獎的出版物,包括它的旗艦出版物-《國家地理》雜志。美國國家地理學會是世界上最大的非贏利性組織和教育機構之一,它擁有一千萬會員。

美國國家地理在一個世紀中的探索與發現,覆蓋了美國國家地理學會的各項主題,比如:陸地生物、水下生物、世界文化和科學-從太空到考古到人文。圖片抓住了自然界珍貴的瞬間和世界各地人們的生活。這些極富魅力的圖片展現了美國國家地理學會攝影師高超的技藝和豐富的想像力。

國家地理頻道於1998年在亞洲成功開播後,業績卓著,日新月異。時至今日,其24小時收視戶已突破3900萬,成為亞洲有線電視發展史上增長速度最快的頻道之一。

在中國內地,國家地理頻道與國內40多家地方電視台合作推出了《神奇的地球》和《狂野周末》兩檔節目,這些節目均為國家地理頻道播出節目中的精華製作,他們以其卓越的品牌質量和深厚的文化內涵,感染並吸引數以萬計的內地觀眾。

集合國家地理電視的精華之作,國家地理頻道將國家地理深造廣博的資源,無與倫比的質量和真正的英雄帶給全世界。其黃色長框標識己成為探險發現的代名詞,深入千家萬戶。迄今為止,該頻道的節目已用25種語言、在144個國家和地區播出。

國家地理,是美國國家地理學會的官方雜志,在國家地理學會1888年創辦的九個月後即開始發行。現在國家地理雜志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廣為人知的一本雜志,其封面上的亮黃色邊框以及月桂紋圖樣已經成為象徵,同時這些標識也是國家地理雜志的注冊商標。

雜志每年發行12次(一月一次),但偶爾有特版發布則不在此限。雜志的內容為高質量的關於社會、歷史、世界各地的風土人情的文章;其印刷和圖片之質量標准也為人們所稱道。這也使得這本雜志成為來自世界各地的攝影新聞記者們夢想發布自己照片的地方。早在20世紀初期,國家地理雜志即已經開始使用一些當時罕見的彩色照片。

雜志的另一特色是經常提供高質量地圖。國家地理學會的地圖檔案曾經為美國聯邦政府所採用以彌補美國軍方地圖資源的不足。2001年國家地理發布了一套8張CD的合集,內容包括從1888年至2000年12月的所有雜志地圖。雜志訂閱者對這本雜志的收藏愛好也是其與眾不同之處(大部分其他種類的舊雜志一般人都是看完就扔),訂閱者也可以選擇全年合集購買。

1915年一月號國家地理雜志封面1960年開始, 雜志開始在其封面刊登照片(原先只有文字)。接下來的幾年,雜志去掉了封面上那著名的橡樹葉飾紋。

1985年有一張封面描述的是阿富汗難民——一位用刺骨的綠眼看著鏡頭的年輕阿富汗小女孩。她的照片後來變得非常著名。在美軍擊敗阿富汗塔利班政權後,國家地理雜志第二次發起人力尋找她。2002年,普什圖族婦女Sharbat Gula被認出就是當年的那位女孩。她的故事被刊登在2003年三月號的國家地理雜志上。

1995年,國家地理雜志開始發行日文版,這也是第一個本地化版的國家地理。現在,國家地理的本地語言版本已經在全球大大擴展,包括:日文、西班牙文、希伯來文、希臘文、法文、德文、波蘭文、印度尼西亞文、韓文、葡萄牙文、繁體中文、捷克文、羅馬尼亞文、俄文、挪威文、土耳其文、荷蘭文、瑞典文與克羅埃西亞文。

中文環境中第一本國家地理雜志的譯版,是在台灣發行,使用繁體中文編輯,創刊號是2001年1月號。

2005年4月,印尼版的國家地理雜志開始被雅加達發行。

現在在中國內地也可以買到《國家地理》雜志,但只有繁體和英文版,現在還沒有簡體中文版。而中國內地的《華夏地理》雜志則會從每一期的《國家地理》雜志中選擇文章發表。

中國國家地理》雜志
什麼是「國家地理」?「國家地理」是一種刊物類型,適合高素質成年讀者的閱讀需求。許多國家都創辦了這類雜志,如《地球》(GEO、德國)、《國家地理》(National Geographic、美國)、《地球》(The Earth、美國)、《地理》(Geographical、英國)、《加拿大地理》(Canadian Geographic)、《澳大利亞地理》(Australian Geographic)、《科學與生活》(Science et Vie、法國)、《世界》(World、美國)、《自然歷史》(Natural History、美國)、……。這些雜志都是以傳導自然關懷和人文情感為己任,精美絕倫的圖片、生動有趣的文字,吸引了社會的主流階層。

《中國國家地理》是中國最具成長性的雜志。1949年4月,南京解放。為了適應時代轉變的需要在南京的中國地理研究所的科研人員和南京大學地理系教師,在中國科學工作者協會南京分會的領導下,經與中學地理教師多次座談,一致認為需要一份知識性和自我教育的學習刊物。這個刊物首先要刊載一定水平的地理教材,以彌補當時缺乏完善地理教科書的不足;其次為各級幹部和大中學生、廣大群眾提供必需的地理新聞和必須具備的地理知識;第三,作為廣大地理工作者共同學習的園地。

但在當時,百業待興。要創辦一個刊物是十分不容易的。幾位熱心的地理工作者,如周立三、吳傳鈞、高泳源、施雅風、李旭旦、胡豁成、楊紉章、王熙檉等,經過多次熱烈的商討,決定編輯出版定名為《地理知識》的普及刊物。推選南京大學地理系主任李旭旦教授任主編。在出版過程中,首先面臨的是出版印刷費沒有著落。在當時工資很低的情況下,大家自願捐款,並物色價格低廉的小印刷廠印刷,同時以科協地理組的名義向南京市軍事管制委員會申請了登記證。經過緊張的籌備,大家期盼的地理界最早的科普刊物《地理知識》創刊號終於在1950年1月問世了。這份「創刊號」只有薄薄的8面,共刊出6篇短文和若干訊息,封面上刊登了由施雅風寫的發刊詞。創刊號僅印刷了600冊,形式簡陋,但出版後,立即受到地理學界和中學地理教師的歡迎和好評。隨著刊物影響的不斷擴大,文章質量和編輯水平的不斷提高,得到上海亞光輿地學社社長金擎宇的青睞,主動表示願意出資承印。於是從1950年第8期起改由亞光輿地學社出版銷售,印數擴至2000份以上。

郭沫若院長為《地理知識》題寫刊名,後改名為《地理》,1966年又恢復原刊名

亞光輿地學社接印不久,由於印刷質量得到提高,備受讀者歡迎,也受到中央的重視。1951年初編輯部突然接到中共中央辦公廳的來函,盛贊這個刊物辦得好,並索要已經出版的各期。當時任中共中央宣傳部副部長的徐特立同志還約見施雅風面談,對《地理知識》給予極大的鼓勵和鞭策。編輯部每月召開1-2次編委會,商量組稿、審稿事宜。參與辦刊的幾位積極分子,積極寫稿,充實稿源,以保證稿件的質量,外來投稿數量也日益增加。1951年7月改由北京開明書店及其後改名的青年出版社出版。1953年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成立,《地理知識》編輯部掛靠在地理研究所內。郭沫若院長親自為《地理知識》題寫了刊名。從1954年第1期起正式啟用郭老題的刊名。同年10月改由科學出版社出版。50年代,《地理知識》主要介紹祖國的大好河山和國民經濟建設。在向蘇聯學習的口號下,大量刊載蘇聯社會主義建設成就、五年計劃的實施情況以及介紹東歐新成立的社會主義國家。作者隊伍不斷擴大。

在全黨全民大辦農業,大辦糧食,以農業為基礎,為農業服務的號召下,《地理知識》的編輯方針已跟不上形勢的需要,於1960年8—12月停刊整頓。1961年1月,《地理知識》以新的面貌出現,並改名為《地理》。整頓後的《地理》成為一份中級刊物。經過5年的實踐,認為未能認真貫徹以普及為主、在普及的基礎上提高的編輯方針,而且刊登的稿件偏深偏專,既不像中級水平的刊物,又不像科普讀物。有一段時期,還採取由各地理機構輪編的形式,各機構之間又缺乏緊密的溝通,致使刊物質量下降,讀者為此提出很多意見和建議。他們需要一份打破「老框框」、「洋框框」的普及性刊物,反對冗長繁瑣的文章,要求短小精悍、生動活潑、圖文並茂。為此經有關部門批准,於1966年第2期起又恢復《地理知識》的刊名。1966年5月起,全國爆發了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地理知識》和其他刊物一樣,遭到停刊的厄運。

文革中最早復刊的刊物之一,發行量曾高達40萬

1972年10月,停刊了6年的《地理知識》,頂著「文化大革命」後期的風浪,率先復刊了。在地理研究所和中國地理學會的領導支持下,由高泳源、李汝燊、朱德祥、張慶祥、鄭平、李志華組成編輯部,高泳源任主任負責進行籌備,首先兵分兩路,到京廣、京滬沿線各?⑹形���俊⒏鞔笞ㄔ盒5乩硐島偷乩硌芯克��檣芨純�囊庖搴妥謚跡�髑笠餳��櫓�寮�T詰筆比嗣強是籩�丁⒖釋��暗那榭魷攏�兜乩碇�丁返母純��玫攪說乩砉ぷ髡摺⒌乩砝鮮�陀泄夭棵諾娜惹櫓С幀L乇鶚求每設甯痹撼せ襝ぁ兜乩碇�丁犯純�南�ⅲ��中牢浚�春�婊�鮮Ψ堆г旱乩硐翟�諺�淌冢�齦嬤С幀暗乩斫逃�鋇睦改俊?

《地理知識》的復刊,是緊密結合了當時的形勢,正如復刊號上編者話所闡明的:本刊是一地理科學普及刊物,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為指針,向廣大工農兵群眾、知識青年和革命幹部普及地理知識,宣傳辯證唯物主義,進行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教育是本刊的根本任務。並規定刊物的內容為:介紹偉大祖國的錦綉河山和日新月異的地理面貌;介紹我國勞動人民改造自然的豐富經驗;介紹世界各國的地理情況,幫助人們對國際事物的了解和關心;介紹大自然發生的各種地理現象和一般規律;交流地理教學的經驗和體會等,同時還把批判地理學領域的各種資產階級思想列為內容之一。

復刊後的《地理知識》,分三大欄目運作:國內地理、外國地理和基礎知識。每期32頁,為月刊,訂價0.13元,1972年10—12月共出了三期。但當時由於工廠停產學校停課,地理工作者也停止了研究工作,致使紙張短缺,稿源不足,在復刊的第二年即改為雙月刊,一直到1975年的上半年。1975年7月後又恢復為月刊,訂價為0.15元,這一訂價一直穩定了6年。廣大讀者認為《地理知識》是一本物美價廉的刊物。當時發行的刊物較少,《地理知識》在被列為限制發行刊物的情況下(由於經濟方面的原因郵局列為限制發行),發行量還迅速增加到近40萬冊,被稱為一花獨秀。是為《地理知識》的火紅年代。期刊如林,競爭激烈;《地理知識》艱難開拓 進入80年代,隨著各種老刊物的復刊和新刊物的大量涌現,裝幀簡單、堅守老傳統的《地理知識》逐漸被淹沒在如林的期刊中。1982年發行量下降到20多萬份,到1988年時僅剩下10幾萬份了。

為了走出困境,編輯部全體同仁努力開拓思路,尋求改革,1989年實現了四封彩色印刷。為了擺脫舊的體制,在主辦單位未給任何經濟支持下,於1993年第一個從科學出版社脫離出來,成立了《地理知識》雜志社,開始自己設計,自己排版,自己聯系印刷廠。1995年在彩色封面的基礎上又增加4個彩色插頁,頁面由32頁增加到48頁。然而,刊物質量雖然有了進一步的提高,但仍沒跳出傳統的老框框,加上新潮雜志的不斷涌現,本刊發行量繼續下降。

改革開放的大好形勢使大家開拓了眼界,《地理知識》的編輯們並沒有被發行不景氣嚇住,相反,更促使大家把眼光瞄準了美國的《國家地理》雜志,在編輯會上,不時談論起美國《國家地理》的編輯風格和內容,探討如何能將《地理知識》辦成一本高水平的雜志。此時一些讀者也通過電話、信件傳達了這樣一種希望:中國能有一本美國《國家地理》那樣的雜志就好了!

編輯的願望、讀者的希望凝聚成了一個目標:要辦一本與國際接軌的中國國家地理。為了實現這一目標,1997年5月地理所調曾到南極、北極進行科考研究,登過珠峰的李栓科研究員來雜志社任社長,開始了《地理知識》的全面改版工作。

《中國國家地理》雜志大事記

1949年9月以《地理知識》為名在南京創刊, 1950年1月正式發行,

1961-1966年一度改名《地理》。發行量曾高達400,000冊

998年1月,改為全彩色進口銅版紙精印,版面擴至84頁;

1999年1月,擴版至100頁;

2000年10月,更名為《中國國家地理》;

2001年6月,中文繁體版在台灣及其他大陸以外地區發行;

2001年11月,「中國國家地理基金會」成立;

2002年1月,以《中國地理紀行》為刊名在日本發行日文版;

2002年1月,擴版至132頁;

2002年2月,《中國國家地理》影視版推出;

2002年3月,「世界華人地理學會」成立;

2002年6月,《中國國家地理少年版》問世;

2002年6月,中國國家地理中文網正式開通;

2002年7月,「中國國家地理系列圖書」發行;

2003年1月,《中國國家地理英文版》發行;

2003年1月,中國國家地理中文網改版完成;

2003年1月,中國國家地理青少網開通;

2004年1月,「中國國家地理博物館」奠基。

8. 美國的國家地理雜志是什麼,專門提供那方面的知識

美國《國家地理》雜志是一本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學期刊,它的成功得益於成功的品牌策略。為了拓寬市場,該雜志採取品牌延伸策略,並向海外輸出版權,走國際化的發展道路。發行上尋求多元化渠道,實行獨特的會員制訂閱方式。美國《國家地理》雜志的成功證明,中國的期刊要想贏得市場,必須在品牌建設上多下功夫。【關鍵詞】《國家地理》雜志;品牌策略擁有百年歷史的美國《國家地理》雜志是一家以普及地理知識為宗旨的科技類期刊。目前,它在美國的發行量僅次於《電視指南》和《讀者文摘》,並擁有20種文字的海外版本,在全美300強期刊排行榜上始終位居前列。美國《國家地理》雜志的成功在於其卓有成效的品牌策略。它向世人證明,品牌策略是期刊贏得市場的必要手段。品牌策略之一:准確、清晰的市場定位。所謂品牌,是指「一種名稱、術語、標記、符號或設計,或是它們的組合運用,其目的是藉以辨認某個銷售者或某群銷售者的產品或服務,並使之同競爭對手的產品和服務區別開來。」①媒介具有商品屬性,同樣地追求經濟利潤。因此,同企業為產品打造品牌一樣,為了能在優勝劣汰的市場競爭中佔有一席之地,媒介也要實行品牌經營。一個成功的品牌是媒介重要的無形資產,它可以為媒介帶來經濟的和社會的雙重效益。市場定位是媒介品牌建構的第一步,即媒介創造一定的特色,樹立一定的市場形象,以求在消費者心目中形成一種特殊的偏愛。而其中的讀者定位是媒介市場定位的第一要素。創辦於1888年的美國《國家地理》雜志最初只是一本學術性很強的不定期刊物,其定位是「適合在已具有地理知識的人士中間傳播地理知識。」②它的讀者僅限於美國國家地理學會的165位會員。後來,雜志的創始人貝爾決定,將辦刊宗旨確定為向所有人普及地理知識。這樣一來,美國《國家地理》雜志便從最初的小眾市場逐漸走向大眾市場,滿足了廣大地理愛好者及普通讀者的需要,拓展了雜志的生存空間。目標讀者確定之後,媒介要做的就是內容和風格定位。在信息時代,差別意味著價值,一種品牌只有擁有獨一無二的屬性和特色,才具有市場競爭力。美國《國家地理》雜志對於內容的打造可以用「包羅萬象、精雕細刻」八個字來形容。每期雜志由五到七個專題組成,涉及領域包括地質地貌、考古、天文、野生動物、異域文化等。從雪地冰川的阿拉斯加到濕熱多雨的亞馬遜河、從埃及的古文物到中國的藏羚羊,關注點呈現出一種全球性視角。刊登的文章不僅視野廣闊,而且內容深厚。既有細膩的描寫,也有深度的分析,信息量十分豐富。在專題策劃方面,該雜志具有自己的獨到之外。以往的科學雜志僅限於介紹知識而少有時間觀念。而美國《國家地理》卻巧妙地把時效性引入了雜志中,以讀者關心的事件為由頭,從人文地理的角度進行深入剖析。2003年春天,美國發動對伊戰爭之後,《國家地理》雜志在當年10月份策劃了一期名為「搶救伊拉克文物」的專題。文章的作者——兩位考古學家,深入動盪不安的伊拉克,追尋被當地暴民掠奪的珍貴文物的下落。專題揭示了一個深刻的主題:戰爭對人文和自然的無情破壞。它使讀者對這場戰爭的認識從政治層面深入到文化領域,體現出一本主流科普雜志的獨特視角與使命感。又如前段時間,美國宇航局開始對火星進行科學考察。《國家地理》雜志便以此為由頭,策劃了一期介紹火星的專題。這種「事件+知識」的文本模式,巧妙地將讀者興趣與知識傳播有機地結合在一起,體現了雜志的貼近性。 美國《國家地理》雜志100多年來延續了相同的風格,散發出大氣、尊貴、權威、厚重的氣質。憑借這種氣質,美國《國家地理》在同類雜志中鶴立雞群,一枝獨秀。雖然名為地理雜志,但其內容卻遠遠超出了地理學的范疇,涉及到社會學、人類學、哲學、歷史學等多種人文學科的知識,雜志將立足點放在自然與人、人與社會的關繫上,給人一種思辯之美。一般科普雜志多有說教味濃的弊病,而美國《國家地理》則異於同類散文游記的體例。第一人稱的敘事方式將細膩的個人感受融合在旅途見聞中,既讓讀者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又在無形中拉近了作者與讀者的心理距離。文章平和朴實,沒有太多專業詞彙,讀者可以像看小說一樣,輕松讀完整本雜志,而沒有任何艱澀生硬之感。此外,雜志還設立了供讀者發表意見的討論專欄,增強雜志與讀者的互動,讓讀者感到,他們和雜志之間是一種平等交流的朋友關系。除了精美充實、內涵深刻的文字以外,美國《國家地理》雜志的另一個特色是圖片的運用。雜志在創辦之初沒有圖片的,面目十分嚴肅。1899年,23歲的中學教師格羅夫納就任總編輯之後,對雜志的風格進行了大膽革新,將攝影圖片大量地引入到雜志的頁面設計中,從而形成了雜志唯美華麗的風格。色彩斑斕、視覺沖擊力極強的照片帶給讀者一種酣暢淋漓的閱讀享受,同時也有助於讀者更好地理解文章內容,加深對知識的印象。相關的可以去看看這個網頁。 記得採納啊美國的國家地理雜志是什麼,專門提供那方面的知識?

9. 如何評價美國的《國家地理雜志》national geographic

《美國國家地理》內容為高質量的關於社會、歷史、世界各地的風土人情的文章;其印刷和圖片之質量標准也為人們所稱道。
現在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廣為人知的一本雜志,其封面上的亮黃色邊框以及月桂紋圖樣已經成為象徵。

10. 如果想了解地理方面的知識,美國國家地理和中國國家地理哪個比較合適它們分別適合怎樣的讀者閱讀

我建議買世界地理,這樣既全面又只有一本

閱讀全文

與什麼人看美國國家地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7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4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6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9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