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比熱容到底表示什麼意思,舉例說明
比熱容
(specific
heat
capacity)
又稱
比
熱容量
,簡稱
比熱
(specific
heat)
,是
單位質量物質的熱容量
,即
使單位質量物體改變單位溫度時的吸收或釋放的內能
。比熱容是表示物質熱性質的物理量。通常用符號c表示。
物質的比熱容與所進行的過程有關。在工程應用上常用的有定壓
比熱容C
p、定容比熱容Cv和
飽和狀態
比熱容三種,定壓比熱容Cp是單位質量的物質在比壓不變的條件下,溫度升高或下降1℃或1K所吸收或放出的能量;定容比熱容Cv是單位質量的物質在
比容
不變的條件下,溫度升高或下降1℃或1K吸收或放出的內能,飽和狀態比熱容是單位質量的物質在某飽和狀態時,溫度升高或下降1℃或1K所吸收或放出的熱量。
在中學范圍內,簡單(不嚴格)的定義為:
單位質量的某種物質溫度升高1℃吸收的熱量(或降低1℃釋放的熱量)叫做這種物質的比熱容。
[編輯本段]單位比熱的單位是復合單位。
在
國際單位制
中,能量、功、熱量的主單位統一為
焦耳
,溫度的主單位是
開爾文
,因此比熱容的主單位為
J/(kg·K)
,讀作「焦[耳]每千克開」。([]內的字可以省略。)
常用單位
:kJ/(kg·℃)、cal/(kg·℃)、kcal/(kg·℃)等。注意
攝氏度
和開爾文僅在溫標表示上有所區別,在表示溫差的量值意義上等價,因此這些單位中的℃和K可以任意互相替換。例如「
焦每千克攝氏度
」和「焦每千克開」是等價的。
[編輯本段]計算基本計算設有一質量為m的物體,在某一過程中吸收(或放出)熱量ΔQ時,溫度升高(或降低)ΔT,則ΔQ/ΔT稱為物體在此過程中的熱容量(簡稱熱容),用C表示,即C=ΔQ/ΔT。用熱容除以質量,即得比熱容c=C/m=ΔQ/mΔT。對於微小過程的熱容和比熱容,分別有C=dQ/dT,c=1/m*dQ/dT。因此,在物體溫度由T1變化到T2的有限過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熱量Q=∫(T2,T1)CdT=m∫(T2,T1)CdT。
一般情況下,熱容與比熱容均為溫度的函數,但在溫度變化范圍不太大時,可近似地看為常量。於是有Q=C(T2-T1)=mc(T2-T1)。如令溫度改變數ΔT=T2-T1,則有Q=cmΔT。這是中學中用比熱容來計算熱量的基本公式。
在英文中,比熱容被稱為:Sepcific
Heat
Capacity(SHC)。
用比熱容計算熱能的公式為:Energy=Mass×Specific
Heat
Capacity×Temperature
change
可簡寫為:Energy=Mass×SHC×Temp
Ch,
Q=mcΔt
。
與比熱相關的
熱量計算公式
:Q=cmΔt
即Q吸(放)=cm(t-t1)
其中c為比熱,m為質量,t為末溫,t1為
初溫
,Q為能量。
吸熱時為Q=cmΔt升(用實際升高溫度減物體初溫),放熱時為Q=cmΔt降(用實際初溫減降後溫度)。或者Q=cmΔt=cm(t末-t初),Q>0時為吸熱,Q<0時為放熱。
B. 問: 怎樣正確理解比熱容的概念
(1)比熱容是為了研究熱傳遞而引入的一個物理量,在物態保持不變時,物體吸熱或放熱後溫度將發生改變,這種改變的大小與物體的質量,溫度的改變數以及構成物體的物質本身都有關系,為了便於比較,我們自然會想到用相同的質量數,相同的溫度改變數來討論不同物質的這種特性,最簡單的相同質量數便是單位質量,最簡單的溫度改變數便是l℃,所以比熱容的定義為「單位質量的某種物質,溫度升高(或降低)l℃時所吸收(或放出)的熱量叫做這種物質的比熱容」. (2) 意義:反映條件相同的情況下,物質吸熱本領的物理量. (3) 單位:J/(kg·℃)讀作焦每千克攝氏度. (4)比熱容表:各種物質的比熱容可以在比熱容表中查到,從表中可以看出,物質不同,比熱容也不同,可見比熱容是物質的特性之一.
C. 怎樣理解比熱容
簡單的說
比熱容就是單位質量的某種物質溫度升高1℃吸收的熱量
比熱容又稱比熱容量,簡稱比熱,是單位質量物質的熱容量,即使單位質量物體改變單位溫度時的吸收或釋放的內能。比熱容是表示物質熱性質的物理量。通常用符號c表示。
D. 比熱容的理解初中物理人教版。
(1)定義:比熱容簡稱比熱,單位質量的某種物質溫度升高1℃吸收的熱量(或降低1℃釋放的熱量)叫做這種物質的比熱容;
(2)單位:比熱的單位是復合單位,J/(kg·℃),讀作「焦每千克攝氏度」,水的比熱容為c水=4.2×10 J/(kg·℃);
(3)計算公式:Q=cmΔt,Q吸=cmΔt=cm(t末- t初),Q放=cm(t初-t末);
(4)比熱容的理解:比熱容是物質的一種特性,比熱容一般不隨質量、形狀的變化而變化,對同一物質,比熱容與物態有關(例如水的比熱與冰的比熱不同);
(5)水的比熱容較大這一性質的應用:
(1)對氣溫的影響--一天中沿海地區溫度變化小,內陸溫度變化大;
(2)熱島效應的緩解--城市中建水庫或建綠地;
(3)水冷系統的應用--熱機(例如汽車的發動機,發電廠的發電機等)的冷卻系統也用水做為冷卻液;
(4)熱水取暖--冬季供熱用的散熱器、暖水袋。
E. 如何去理解比熱容
比熱熔是物質固有的屬性,不同的物質,比熱熔不同。單位質量的某種物質,溫度每升高或降低1攝氏度,所吸收或放出的熱量,就是該物質的比熱熔。換句話說,比熱熔越大,其溫度上升或下降的越慢,比熱熔越小,其溫度上升或下降越快。由於海水的比熱熔很大,所以,白天溫度上升的慢,夜間溫度下降的也慢;相反,沙子的比熱熔較小,所以,白天溫度上升得快,夜間溫度下降得也快。
F. 初三物理中的比熱容的具體的概念(能不能用比較好理解的話來解釋)
1kg的某種物質,當它的溫度升高(降低)了1°C時,所要吸收(放出)的熱量數,就叫做它的比熱容
比熱容代表了物質的吸(放)熱能力,質量相同的物體,比熱容越大,就意味著它升高(降低)1°C時要吸收(放出)的熱越多.
也可這么理解,比熱容越大,它的溫度就越不容易變化,越穩定
如水的比熱容較大,所以水的溫度較穩定,冬暖夏涼就是表現了
G. 如何理解比熱容
簡稱比熱
比熱容是單位質量的某種物質升高單位溫度所需的熱量。其國際單位制中的單位是焦耳每公斤開爾文(J kg-1K-1或J kg-1℃-1,J是指焦耳,K是指熱力學溫標,與攝氏度℃相等),即令1公斤的物質的溫度上升1攝氏度所需的能量。根據此定理,最基本便可得出以下公式:
H. 比熱容怎麼講學生容易理解
同學們在打游戲時,不同的角色升級所需的經驗值不一樣。負責加血的配角只要100經驗值就可以升級,而比較厲害的角色,可能需要150經驗值才能升級。這是角色本身的性質決定的。
同樣,不同物體升高溫度所需的熱量也不一樣。同樣是一千克,鐵要升高1℃需要450J熱量,而水要升高1℃需要4200J的熱量。這是物質本身的性質決定的。這個性質就叫做比熱容。
I. 怎樣理解物理中的「比熱容」,這個名詞聽起來感覺很奇怪,怎樣理解啊
你好!
很容易理解啊:
根據公式Q=cmΔt理解,
Q表示熱量,c表示比熱容,m表示質量,Δt表示溫度差。
根據這個公式可以看出,比熱容大的玩意,你對它加熱,那麼它溫度上升就慢。比熱容小的東西,你對它加熱,它溫度就上升快。
舉個現實中的例子吧:水和鐵的比熱容水比鐵大,你對相同質量的水和鐵加熱相同的時間,肯定鐵溫度上升的快啊,就是這個道理。
僅代表個人觀點,不喜勿噴,謝謝。
J. 什麼是比熱容通俗一點
你可以把比熱容理解成,某一樣事物能夠容納熱量的多少的一個固定的數值.比熱容既可以指某樣事物所吸收的熱量.也可指某樣事物放出的熱量.
而熱值就是1KG燃料完全燃燒時所放出的熱量.(是燃料!單單指燃料!不是水之類的物質)而且單單指放出的熱量!不指吸收!
比熱容(Specific Heat Capacity,符號c),簡稱比熱,亦稱比熱容量,是熱力學中常用的一個物理量,用來表示物質提高溫度所需熱量的能力,而不是吸收或者散熱能力。它指單位質量的某種物質升高(或下降)單位溫度所吸收(或放出)的熱量。其國際單位制中的單位是焦耳每千克開爾文[J/( kg· K )],即令1KG的物質的溫度上升1開爾文所需的熱量。根據此定理,最基本便可得出以下公式:
物質的比熱容越大,相同質量和溫升時,需要更多熱能。以水和油為例,水和油的比熱容分別約為4200 J/(kg·K)和2000 J/(kg·K),即把相同質量的水加熱的熱能比油多出約一倍。若以相同的熱能分別把相同質量的水和油加熱的話,油的溫升將比水的溫升大。
卡諾定理指出,可逆循環的效率只與高溫熱源和低溫熱源的溫度有關,而與工作物質(工質)或工作路徑等其它因素無關
熱力學溫度又被稱為絕對溫度,是熱力學和統計物理中的重要參數之一。一般所說的絕對零度便是對應-273.15攝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