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地理怎麼算時區
相差一個時區(經度15度)時間相差一小時.
簡單計算口訣:
1.同一個時區的相差時間用減法,
2.不同時區的相差時間用加法.
3東加西減.
例如東八區是8點,問東1區幾點.根據上面口訣1,算:8-1=7,相差7個小時.再用口訣三,東一是在東八西邊,減法.那就是8點-7=1點.
例如二,東八區是20點,求西6區時間:根據上面口訣2,算:8+6=14,那說明時間相差14個小時.再根據口訣三:20點-14=6點.
❷ 地理怎麼求出時區跟區時
你是文科的吧?自然地理時區&區時 ⒈時區 (1)為了各地交往的方便,將全球經度劃分為24個時區,各時區以其中央經線的地方時作為全時區的共用區時.(2)某經度所在的時區計算:經度/15度=商……余數.如果余數小於7.5,所在時區=商數 如果余數大於7.5,所在時區=商數+1 2.區時 (1)時區每差1個區,區時相差1小時,東早(多)西晚(少) 注意:過日界線日期要先加減一天 (2)公式計算:甲時區-乙時區=甲區時-乙區時 注意:東時區寫成正數,西時區寫成負數.正負數已經考慮了日界線兩側的日期差別.3.地方時 (1)根據太陽照射情況形成的時刻,如太陽直射點所在經線(位於晝半球中央)為12點.(地球自轉會造成照射情況的變化,地方時就變化) 要求:能在任意形式的日照圖上讀出特殊地方時(如12點、0點或24點、6點、18點)的分布.(2)圖上計算:經度每相差15度地方時相差1小時(或1度/4分鍾、經度1分/4秒鍾),東早(加)西晚(減) 注意:過日界線時日期還要再加(向西)減(向東)一天 (3)公式計算:(甲經度-乙經度)×1小時/15度=甲地方時-乙地方時 注意:東經度寫成正數,西經度寫成負數.正負經度已經考慮了日界線兩側的日期差異.4.太陽高度角的計算方法 兩地之間的太陽高度角的差=兩地之間的緯度差 5.日出、日落時刻 (1)地方時、區時計算 (2)日出時刻=(24-晝長)/2 日出時刻=12-晝長/2 (3)日落時刻=24-日出時刻 日落時刻=12+晝長/2 6.正午太陽高度 (1)正午太陽高度是指一天中的最大太陽高度,即地方時12點時的太陽高度.(2)圖上推導(略) (3)計算公式(與直射點相比):90度-某地H=直射點緯度與某地緯度的角度差的絕對值 技巧:可以將北緯寫成正數,而將南緯寫成負數.(4)計算公式(與任意緯度相比):甲H-乙H=(甲緯度-乙緯度)的絕對值 注意:北緯度寫成正數,南緯度寫成負數 7.某日(R)太陽直射點的地理緯度位置=23°26′N—R—6月22日*(23°26′*4/365) 說明:(1)此公式只能大致計算一年當中某日太陽直射點的緯度位置; (2)計算結果若是正值,則為北緯;若為負值,則為南緯; (3)R為某日日期,R-6月22日為該日與6月22日相差的天數,(23°26′*4/365)為太陽直射點一日內移動的緯度距離.(假設其移動是勻速的) 8.極晝極夜的范圍=90-太陽直射點的度數 9.某地晝長=24—與該地緯度相同但南北半球不同的緯度的晝長=與該地緯度相同但南北半球不同的緯度的夜長 10.某地夜長=24—與該地緯度相同但南北半球不同的緯度的夜長=與該地緯度相同但南北半球不同的緯度的晝長 即:緯度相同半球不同的2地的夜長+夜長=24小時 11.晝長、夜長 (1)晝長=日落時刻-日出時刻 注意:前後時刻一致即可,比如都是某地地方時,比如都是北京時間 (2)晝長=(12-日出地的地方時)*2 晝長=(日落地的地方時-12)*2注意:均指該地地方時 (3)圖上計算:晝長=24小時*晝弧/360度 (4)北緯某地晝長=對應南緯的夜長 (5)夜長=24-晝長 12.兩點的相對高度公式:(x-1)·h≤H<(x+1)·h,其中H為相對高度,h為等高距,x為等高線條數.13.比例尺 比例尺=圖上距離/實際距離 注意:比例尺本身沒有單位,但計算時要注意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單位要先換算統一.比例尺大小實際上是實際距離縮小的程度,數值上表現為比值的大小.比例尺的縮小或放大是距離的縮放、並非面積的縮放.圖上距離往往需要在地圖上量取.14.實際距離 (1)實際距離=圖上距離/比例尺 (2)在經緯網圖上:經線上跨緯度1度=111千米 緯線上跨經度1度=111*cosA千米,其中A是緯度
❸ 地理算時區的公式是
東加西減,15度1小時,如果在所求時區的東邊就做加法,在西邊做減法。
時間計算—公式法—例題
【例題】北京與蘭州的地方時差是
49
分
44
秒,已知蘭州的地理經度為
103°
53′,北京的地理經度是多少?
【審題】因經度不同而產生的時刻稱為地方時,已知北京與蘭州的地方時時差即可求
兩地的經度差,從而得知北京的地理經度。
【解題】計算
49分
44
秒的經度差:
經度
15度=1小時;經度1度=4分鍾;經度1分=4秒鍾;
49
分鍾/4分鍾=12度余
1
分鍾
60
秒+44
秒=104秒
104
秒/4
秒=26
分經度
北京在蘭州的東邊故加上經度差
103°53′(蘭州)+12°26′(兩地經度差)=116°19′(北京經度)
【答案】116°19′
❹ 地理:時區是怎樣劃分的(詳細說明,謝謝)
時區劃分方法如下:以
本初子午線
東西各15度(經度)為0時區,然後各向東、向西,每30度為一個時區,向東為正時區(比如:北京
+8:00
為東8區),向西為負時區(比如:紐約
-5:00
為西五區),東西時區最後相會於
國際日期變更線
(東西經180度)
而中國,佔五個時區.分別是東5區
東6區
東7區
東8區
東9區
.其中以東8區時間為准.
❺ 地理區時與地方時怎麼計算
1.一個原理:
東邊的時刻早。因為地球是自西向東自轉的,所以東邊先看到日出。東時區區時早於西時區區時;東西時區內越往東區時越早。
2.二種線:
特殊的時間經線:
(1)6時經線:晨線與赤道交點所在的經線的地方時。
(2)18時經線:昏線與赤道交點所在的經線的地方時。
(3)12時經線:平分晝半球的經線的地方時。
(4)24時經線:平分夜半球的經線的地方時。
兩個日期界線:
(1)180°經線:固定性;日期為向東減一天,向西加一天。
(2)0時經線:不確定性。
3.計算區時和時區計算的三個步驟
(1)計算當地時區:將已知經度數除以15,若余數小於7.5,則除得的商就是該經度所在的時區數:若余數大於7.5,則該地所在的時區數為商+1。東經為東時區,西經為西時區。
(2)計算時區差:同為東時區或同為西時區,時區數相減,一個在東時區一個在西時區,則時區數相加。例如東八區與東二區相差6個時區,東八區與西五區則相差13個時區。
(3)計算區時:利用所得的時區差,向東加向西則減。例如當東二區為6時,東九區區時為6+7=13時;西三區區時為6-5=1時;西7區區時為6-13=-7,24-7=17時(日期減去一天)。碰到跨年月時,要注意大月、小月、平年、閏年,才能准確作答。
❻ 求地理時區的計算公式
(1)已知某地經度求其所在時區:經度數÷15算到一位小數,得數四捨五入取整數,該整數即為時區數,是東經為東時區,是西經為西時區.
(2)求某地區時:已知區時±時區差(時區差是指你要求的某地所在時區數與已知區時的某地所在的時區數之差,如果兩地同為東時區或西時區,時區差為兩地時區數相減;如果兩地一個是東時區一個是西時區,則時區差為兩地時區數相加)
❼ 地理區時如何計算
地理區時計算方法如下:
1.一個原理:
東邊的時刻早。因為地球是自西向東自轉的,所以東邊先看到日出。東時區區時早於西時區區時;東西時區內越往東區時越早。
2.二種線:
特殊的時間經線:
(1)6時經線:晨線與赤道交點所在的經線的地方時。
(2)18時經線:昏線與赤道交點所在的經線的地方時。
(3)12時經線:平分晝半球的經線的地方時。
(4)24時經線:平分夜半球的經線的地方時。
兩個日期界線:
(1)180°經線:固定性;日期為向東減一天,向西加一天。
(2)0時經線:不確定性。
3.計算區時和時區計算的三個步驟
(1)計算當地時區:將已知經度數除以15,若余數小於7.5,則除得的商就是該經度所在的時區數:若余數大於7.5,則該地所在的時區數為商+1。東經為東時區,西經為西時區。
(2)計算時區差:同為東時區或同為西時區,時區數相減,一個在東時區一個在西時區,則時區數相加。例如東八區與東二區相差6個時區,東八區與西五區則相差13個時區。
(3)計算區時:利用所得的時區差,向東加向西則減。例如當東二區為6時,東九區區時為6+7=13時;西三區區時為6-5=1時;西7區區時為6-13=-7,24-7=17時(日期減去一天)。碰到跨年月時,要注意大月、小月、平年、閏年,才能准確作答。
❽ 地理上的「時區」怎樣算
全球分為24時區,北京位於東8區,一般以北京為參考系,東加西減(即北京所在時刻加上或減去與所求地點的時區差)。
❾ 地理計算時區類問題怎麼算啊老弄不懂。。怎樣簡便計算
地理上,將全球按每隔15度經度劃分成24個時區,每兩個相隔的時區時間相差1小時。具體地,以經過英國倫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0度經線為標准,東經7.5度到西經7.5度劃分為零時區,從零時區東西邊界分別向東、西每隔15度經度劃分一個時區,東、西各劃分12個時區,東西12區重合。全球劃分12個時區。
還有一條,180度經線為國際日期變更線,是地球上一天的開始和終結線。從西向東越過國際日期變更線,日期減去一天,從東向西越過國際日期變更線,日期要加上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