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初中地理的經緯度有什麼計算方法
經度計算應該掌握:1、東經向東度數越來越大,15 個經度為1 小時,也就是說1 度是4分鍾,求的經度在已知經度東側就應該加上經度差,在西側就應減去;
2、西經計算反之;
3、180 以西是東經,180 以東是西經;
緯度計算公式:
,
❷ 初一地理經緯度總是混亂,有什麼好方法嗎 有什麼好方法記清呢
緯線指東西方向,最大最長的緯線是赤道,經線指南北方向,0度經線又名本初子午線.東西半球分界線是西經20度,東經160度.緯度向上越來越大,是北緯,向下越來越大,說明是南緯.0~30°為低緯,30~60為中緯,60~90為高緯地區,南北都是這樣.
其實並不難,我和你一樣,初一哦~
❸ 地理老師拿經緯度就要我們回答地名地形什麼的好麻煩,全世界的都得記背。有什麼學習的好方法
不用全背,你就記住我說的就OK了:1.記住我們常看到的世界地圖上的幾條重要經線:西經20,東經160,180.2.記住世界地圖上的各大洲和地區(我們學過的)的位置。再要是考你地名,就先想想它在地圖上的位置,就能估計出大致位置了。老師沒要求你們記住具體經緯度吧?如果具體到中國的地名,就要記住中國的經緯度范圍了。
❹ 求怎樣快速弄懂初一上學期地理的經緯度
關鍵詞:初中地理
初中地理的學習技巧,你都知道多少?
在學習初中地理的時候,需要有專業的方式,認真了解,了解所學的知識,明確各部分的知識點及其相互關系之外,我們還必須充分的運用這方面的知識,使我們的初中地理成績更好,使自身得到更好的發展.
並且在學習當中如果有自己解決不了問題,需要和老師進行討論,這樣可以及時的把每一個難點都解決掉,並且加上教科書知識以及可以課外的知識,可以使自己的知識內容更加的豐富,讓自己的初中地理成績有所提高,但是學到的知識需要在一段時間之後進行再次練習,否則可能會出現忘記的情況.
以上就是學習初中地理的技巧,通過以上的內容,學會以上的方式之後自身的成績會有一定的提高.
❺ 七年級怎樣學好地理經緯度
七年級(初中一年級)學好地理經緯度的知識點:
一、經度
1.緯度:為區別每條緯線給標注的度數。
2.零度確定:國際上規定,最長的緯線為0°緯線,即赤道。
3.度數劃分:由0°緯線向北、向南各分為90度。共180度,最大值90度。
4.表示方法:赤道以北為北緯,符號N,赤道以南為南緯,符號S。
度數變化:北緯度向北(上)增大,南緯度向北(上)減小。
緯度數向北(上)增大的是北緯度,向南(下)增大的是南緯度。北大北緯、南大南緯。
赤道既不屬於北緯度也不屬於南緯度。運用中不帶符號。
5.南、北半球的劃分:以赤道緯線圈分出的兩個半球,北邊的叫北半球,南邊的叫南半球。由於南北緯度的分界線和南北半球的分界線一致,所以:
北緯度在北半球,南緯度在南半球。
赤道既不屬於北半球也不屬於南半球。
6.高中底緯的劃分:30°緯線是中低緯的分界線,60°緯線是中高緯的分界線。30°和60°緯線不屬於高中低緯度。
7.幾條特殊的緯線:
0°:赤道,最長的緯線,4萬千米。既是南北緯度分界限,也是南北半球分界線。圖上多是直線。
30°N:中低緯度分界線。以北中緯度以南低緯度。
30°S:中低緯度分界線。以北緯低度以南中緯度。
60°N:中高緯度分界線。以北高緯度以南中緯度。
60°S:中高緯度分界線。以北中緯度以南高緯度。
23.5°N:北回歸線,熱帶與北溫帶的分界線;太陽直射的最北界線,線上及以南才有直射。靠近赤道北邊的虛線。
23.5°S:南回歸線,熱帶與南溫帶的分界線;太陽直射的最南界線,線上及以北才有直射,以南無直射。靠近赤道南邊的虛線。
66.5°N:北極圈,北寒帶與北溫帶分界線;極晝極夜的最南界線,線上及以北才有極晝極夜。靠近北極的虛線。
66.5°S:南極圈,南寒帶與南溫帶分界線;極晝極夜的最北界線,線上及以南才有極晝極夜。靠近南極的虛線。
90°N:北極點,最短的緯線,長度為0km。地球上絕對的北方,其餘各地都是他的正北方。
90°S:南極點,最短的緯線,長度為0km。地球上絕對的南方,其餘各地都是他的正南方。
8.值得注意的是:在地圖上只有南北回歸線和南北極圈是虛線,其餘的經緯線都必須是實線。
0°經緯線和1800經線運用中不能帶符號,其餘的經緯線都必須帶符號。
三、怎麼確定一個地點的經度和緯度
讀清楚該點所在的經緯網圖,運用上面的知識判明經緯度,再看經過該點的經線和緯線的度數就行了。
四、怎麼在地球儀或者地圖上量出來
用直尺等工具可量出需要的圖上距離,再根據比例尺和圖上距離就能計算出實際距離。
❻ 寫經緯度的題怎麼做
這個好辦,圖都是地球儀的局部。左西右東,向東遞增便是東經,向西遞增是西經。
這里別叫它坑了,因為咱看地球儀的時候,北極在上邊,所以你還得看看緯度,北極和南極的方位。一般北緯都標著N,南緯標著S。
一張圖要根據圖上的輪廓,看看是在哪裡。如果啥都沒有的話,一般是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其實不難的,我地理今年剛中考完,7年級的經緯網是必考的,難點就是極地經緯。也難不了哪裡去。
根據么,沒啥根據啊。這很好理解啊
如果非要說的話,應該是平面直角坐標系吧。經緯網,棋盤,有序實數對,這類都是用來定位的,兩條直線相交只有一個交點。
❼ 地理題經常出判斷經緯度的題,請告訴我方法
東西方向且繞地球一周的線圈是緯線,赤道是最大的緯線圈(也稱0度緯線):以北是北半球,N表示;以南是南半球,S表示。南北方向且與緯線垂直的半線圈是經度,本初子午線(也稱0度經線):以東稱東經,E表示;以西稱西經,W表示;東經160度與西經20度組成的一個線圈為東西半球的分界線,西經20度以東是東半球,以西是西半球。
❽ 初中地理怎樣做關於經緯度的題
很簡單。同一緯度上晝夜長短相同,同一經度地方時相同。關鍵是要理解經緯度的地理含義。
❾ 如何學好初中地理的方法和技巧
學好初中地理的方法和技巧:
初中地理包括中國地理和世界地理兩部分,與其它學科相比,該學科以其綜合性、區域性、空間性見長,內容涉及地理、氣候河流、人口、城市、交通、物產等。根據調查,有部分初中生反映該門學科難學。究其原因,是學生沒有掌物學習的方法。其實,學習地理只要掌物了方法,是很容易學好的,根據我的幾年教學經驗,特推薦幾種學習方法。
一、自編順口溜記憶
地理知識內容繁多,有缺少連貫性,學習時往往記得慢、忘得快,如果編個順口溜識記,則會記得快,忘得慢。如南亞地理中,講到印度的物產有:棉花、黃麻、甘蔗、花生、茶葉,可編為棉麻折花茶(折指甘蔗),在學慣用NSWE幾個字母分別表示經緯度時,學生對這幾個字母很容易造成混淆,張冠李戴,可編為北N南S、西W東E。也可讓學生自行編順口溜,將較好的順口溜在班上推廣應用。
二、學會概括
有的章節內容繁多,但重點內容少,學習時,只要抓住重點,便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南亞地型復雜,可用八個字概括,即山河相間、縱列分布。東北三省的氣候可用四個字概括,即長冬短夏。我國季風氣候的優點可概括為:預熱同期。
三、對地理的原理,概念的理解要抓住重點,抓住關鍵
對地理原理、要領的掌握,並不要求象物理、數學公式、定理那樣精明,只要抓住其中的關鍵和要點,就很容易地理解和掌握了。例如:在自然界中,對人類有利用價值的陽光、空氣、水等都是自然資源,通過這句話告訴我們對自然資源概念的理解。就應該抓住兩個:要點第一,自然資源是自然界中存在的,它不是工業產品。例如:汽油,雖然對人類有利用價值,但不是從自然界中直接獲取的的,它是工業產品。第二,對人類有利用價值的才是自然資源。例如沙漠雖然在自然界中存在著,但目前,對人類沒有利用價值,所以他不是自然資源。
四、有效地體現"地理的特點:地圖和理論的結合,將所學知識落實到地圖上
部分學生對地理的學習存在嚴重的錯誤認識,認為背背成績就會很好,那是大錯。因為地理是地圖和理論的結合,也就是說要在理解好地理基礎知識的基礎上,要養成看地圖、記地圖、畫地圖的良好習慣,使所學內容有效地落實在地圖上。
1.看地圖學習時首先要多看地圖,將河流、城市、礦產都落實到地圖上去,並從地圖中找到它們的位置。事實證明,看各省地圖效果好於看分區及全國地圖,如學習中國地理華北地區五省二市時,可逐個省學習,以山西省為例,其形狀象平行四邊形,主要河流有黃河、粉河、省會太原,煤礦有北部的大同,中東部的陽泉,臨近省份分別為:北臨內蒙古、西臨陝西、東臨河北、南臨河南。可用相同的方法學習其它省份,只要各省地理知識掌握了,中國地理也就學會了,學習世界地理也是如此。
2、記地圖記地圖也是學習地理的重要環節,一旦記下了圖就能達到胸有成竹的效果,例如面積居世界前六位的國家,要記下這幾個國家的圖形也不難,仔細觀察就不難發現,中國的圖形象一隻高昂著頭的雄雞,澳大利亞象騾駝背,加拿大象被綁著腳而背朝地的山羊,巴西與南美洲圖形相似。
3、畫地圖如西亞石油輸出的路線,同學們可以在一張草紙上繪制出簡單的、相對位置正確的示意圖。這類圖不需要繪製得多麼精準,只要能說明問題就行。
五、要善於把不同的地理事物聯系起來
把不同的地理事物之間建立起聯系,首先必須問"為什麼?這樣便會養成由果推因的良好的地理思維習慣。例如:世界雨極是印度的乞拉朋齊,那麼,為什麼乞拉朋齊會成為世界雨極呢?結合地圖,根據乞拉朋齊所處的地理位置便可分析出,乞拉朋齊位於喜馬拉雅山的迎風坡,這里有大量的地形雨,這樣,氣候便和地形、位置相互聯系起來了。
六、與生活聯系起來
地理總是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如果與生活聯系起來,就不會感到乏味了,"學習人口、糧食與環境"時,特別是農村學校,可結合當年大量開荒毀林而遺留下來的荒坡荒地的現象,讓學生作為社會調查,了解當年開荒毀林的背景、原因及情景,以此激發起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並樂於學地理的情操。
❿ 初一地理經緯度看不懂,怎麼辦
經判斷方法:伸出右手,大拇指指與四指垂直。大拇指指向上方,手背朝著自己。如果圖中有0°經線,就把大拇指貼在0°經線上,如果圖中沒有0°經線,就把大拇指貼在度數最小的經線上。此時順著右手四指延伸方向就是東經度,並且東經度度數增大。有時我們遇到的是部分經線圖,如果符合右手判斷,說明這部分圖中的經度是東經度。伸出左手,大拇指指與四指垂直。大拇指指向上方,如果圖中有0°經線,就把大拇指貼在0°經線上,如果圖中沒有0°經線,就把大拇指貼在度數最小的經線上。此時順著左手四指延伸方向就是西經度,並且西經度度數增大。有時我們遇到的是部分經線圖,如果符合左手判斷,說明這部分圖中的經度是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