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央經線是什麼怎麼求
中央經線是投影區域內選擇的一條投影後為直線,且作為平面直角坐標系縱軸的經線。其它經線投影後對稱於中央經線。在高斯投影中,按6度帶或3度帶劃分,每一分帶中心線都是一個中央經線,離中央經線越遠變形越大。如中國,東西范圍為E73°——E135°,可以劃分為11個6°帶或22個3°帶,因此在投影過程中,擁有11個中央經線或22個中央經線。
已知一個點的經度L,計算其所在6度帶的中央子午線經度Lo 公式為: n=取整(L/6+1) ,Lo=6*n-3
已知一個點的經度L,計算其所在3度帶的中央子午線經度Lo 公式為:n=取整(L/3+0.5),Lo=3*n
其中n為帶號。
2. 「中央經線」是 什麼意思
中央經線是投影區域內選擇的一條投影後為直線,且作為平面直角坐標系縱軸的經線。其它經線投影後對稱於中央經線。故計算經緯線交點坐標時,只需計算中央經線一側的交點坐標。選擇投影中央經線時,一般要考慮變形分布和圖面配置,使投影後制圖主區位於圖幅中間,且變形最小。如中國地圖常以105°E作為中央經線,因其大致處於中國中央,可保證中國面積處於變形最小狀態。
3. 地理的中央經線是什麼
全球分為二十四個時區,以能夠被15整除的經度作為該區域的中央子午線,每一時區占經度15度。在該時區中央子午線以東的地區,時間要加,以西的地區,時間要減,一度4分鍾地形圖坐標系:我國的地形圖採用高斯-克呂格平面直角坐標系。在該坐標系中,橫軸:赤道,用Y表示;縱軸:中央經線,用X表示;坐標原點:中央經線與赤道的交點,用O表示。赤道以南為負,以北為正;中央經線以東為正,以西為負。我國位於北半球,故縱坐標均為正值,但為避免中央經度線以西為負值的情況,將坐標縱軸西移500公里。
4. 什麼是中央經線
中央經線是投影區域內選擇的一條投影後為直線,且作為平面直角坐標系縱軸的經線。其它經線投影後對稱於中央經線。在高斯投影中,按6度帶或3度帶劃分,每一分帶中心線都是一個中央經線,離中央經線越遠變形越大。如中國,東西范圍為E73°——E135°,可以劃分為11個6°帶或22個3°帶,因此在投影過程中,擁有11個中央經線或22個中央經線。
5. 什麼叫作中央經線中央經線的經度是零度嗎
中央經線 是在地球劃分為24個時區的基礎上,來規定該時區的時間。便於全世界不同的地區區分時間。中央經線是不會改變的,它是人為規定的。就像180度經線一樣。 中國的區時是以東八區的區時為全國統一時間。中國不在零度經線上。 零度經線上為零時區。中國跨過了東五區到東九區。
6. 地理經線緯線知識
地圖被稱為地理學的「拐杖「,是學習和獲取地理知識的一個重要工具。經緯線是地圖的重要構成部分,是認識和閱讀地圖的基礎知識。但是,對於初中學生來說,經緯線知識既是重要的基礎知識,又是難於理解和掌握的難點內容。為了學生正確地閱讀和使用地圖,現對初中地理有關經緯線的知識加以解讀。
一、經緯線的特點(如下表)
形狀
長度
指示方向
關系
經線
半圓
都相等
南北方向
相交於南北極
緯線
圓圈
由赤道向兩極縮短
東西方向
互相平行
由上表可知:
1.兩條相向的經線才能組成一個圓圈,即經線圈。
2.度數越大的緯線,其長度卻越短;度數相等的緯線,其長度則相等。
3.沿某條緯線一直向東(或西)走,最後能返回到原地;而沿某條經線一直向北(或南)走,最後不能返回到原地。站在北極向四周看,所有方向都朝南;而站在南極向四周看,所有方向都朝北。
二、經緯度的判斷
1.經緯度的特點
(1)緯度的特點(如下表)
起點范圍
度數大小(度)
度數增大方向
北緯
赤道以北
0~90
向北增大
南緯
赤道以南
0~90
向南增大
(2)經度的特點(如下表)
起點范圍
度數大小(度)
度數增大方向
東經
本初子午線以東
0~180
向東增大
西經
本初子午線以西
0~180
向西增大
2.緯度的判斷
由上表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北緯向北度數是增大的,南緯向南度數也是增大的;東經向東度數是增大的,西經向西度數也是增大的。反過來其結果也是成立的,也就是說度數向哪個方向增大就是相應的經緯度。具體地說有這樣的規律:度數向北增大的是北緯,度數向南增大的是南緯;度數向東增大的是東經,度數向西增大的是西經。如上圖示:A點的經度——和緯度——A到B到C的度數是向東增大的,則A點就是東經了;而C到B到A的度數是向北增大的,則A點就是北緯了。至於度數是多少度一看就知道了。
三、經緯線中的「十線」
1.赤道(即0度緯線):是地球上最長的緯線,是南緯和北緯的分界線,也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線。
2.北回歸線(北緯23.5度):是太陽直射的最北界線,這一天北半球的白晝時間最長。是北溫帶和熱帶的分界線。
3.南回歸線(南緯23.5度):是太陽直射的最南界線,這一天北半球的白晝時間最短。是南溫帶和熱帶的分界線。
4.北極圈(北緯66.5度):是北溫帶和北寒帶的分界線,此線以北有極晝極夜現象。
5.南極圈(南緯66.5度):是南溫帶和南寒帶的分界線,此線以南有極晝極夜現象。
6.本初子午線(即0度經線):是東經和西經的分界線,也是零時區的中央經線。
7.180度經線:東經180度和西經180度這兩條經線是重合在一起的,合稱180度經線,因此東十二區和西十二區也相應地合而為一,其中央經線就是180度經線。所以東十二區和西十二區的鍾點是相同的,但日期相差24小時(也就是一天)。180經線還是著名的國際日界線,即是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線,此線西側是今天,則東側是昨天。如下圖所示:假如由東十二區向東跨越日界線到西十二區,那麼日期就要減去今天,由5月1日變成4月30日,但鍾點9時沒有變化。
8.西經20度和東經160度:國際上規定,這兩條經線組成的經線圈,是東半球和西半球的分界線。准確地說,西經20度向東到東經160度的范圍屬於東半球,西經20度向西到東經160度的范圍屬於西半球。
四、半球劃分的判斷
1.南、北半球的判斷
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線,也是南緯和北緯的分界線。所以,北緯一定分布在北半球,南緯一定分布在南半球。如某地(北緯40度,西經15度)就很容易判斷是分布在北半球。
2.東、西半球的判斷
東西半球的分界線是西經20度和東經160度組成的經線圈,而東經和西經的分界線是本初子午線。所以,西經不一定分布在西半球(小於20度的西經<圖中陰影>是分布在東半球),東經不一定分布在東半球(大於160度的東經<圖中陰影>是分布在西半球),下圖所示。例如前面所說的某地(北緯40度,西經20度)很容易判斷是分布在東半球。
圖在這里:http://203.208.33.101/search?q=cache:b7Ycw47nnQIJ:www.pep.com.cn/czdl/jszx/jxyd/jxyj/200509/t20050906_224095.htm+%E5%9C%B0%E7%90%86%E7%BB%8F%E7%BA%BF%E7%BA%AC%E7%BA%BF%E7%9F%A5%E8%AF%86&hl=zh-CN&ct=clnk&cd=3&gl=cn&st_usg=ALhdy2_DGWM1hE_fs-hkv_jW_UpnPUQ1Bg
7. 中央經線是什麼(具體概念)
中央經線就是每個時區的中間那條經線.每15個經度是一個時區.
0度 15度 30度45度等等就是中央經線,他們與東西各7.5個經度組成一個時區
這里有詳細資料
http://hi..com/susanship/blog/item/ad084f81f33ca7d8bc3e1e8a.html
8. 「中央經線」是 什麼意思
這是時區中的一個概念。
全球24個時區,每個時區跨15°經度。
0時區(又叫中時區)7.5°W至7.5°E,正中央的經度0°就叫中央經線。
東1區的中央經線15°E,西1區中央經線15°W,其餘類推。
東12區和西12區合為1個時區,中央經線180°。
9. 怎麼判定晝夜半球的中央經線
晝半球的中央經線是中午十二點,夜半球的中央經線是凌晨24點,可以在赤道上找到晝夜兩個半球的分界點,然後向左或者向右走90個經度就分別是晝夜半球的中央經線了。
全球分為二十四個時區,以能夠被15整除的經度作為該區域的中央子午線,每一時區占經度15度。在該時區中央子午線以東的地區,時間要加,以西的地區,時間要減,我國的地形圖採用高斯-克呂格平面直角坐標系。
在該坐標系中,橫軸:赤道,用Y表示;縱軸:中央經線,用X表示;坐標原點:中央經線與赤道的交點,用O表示。赤道以南為負,以北為正;中央經線以東為正,以西為負。我國位於北半球,故縱坐標均為正值,但為避免中央經度線以西為負值的情況,將坐標縱軸西移500公里。
(9)地理中的中央經線是什麼擴展閱讀:
經度計算
帶寬一般分為經差6度和3度,分別稱為6度帶和3度帶。
6度帶:從零度子午線開始,每隔經差6度自西向東分帶,依次編號1,2,3,…,60,每帶中間的子午線稱為軸子午線或中央子午線,各帶相鄰子午線叫分界子午線。東經0~6度為第一帶,其中央經線的經度為東經3度,東經6~12度為第二帶,其中央經線的經度為9度,以此類推。我國領土跨11個6度投影帶,即第13~23帶。
3度帶:以6度帶的中央子午線和分界子午線為其中央子午線,即自東經1.5度子午線起,每隔經差3度自西向東分帶,依次編號1,2,3,…,120。東經1.5~4.5度為第一帶,其中央經線的經度為東經3度,東經4.5~7.5度為第二帶,其中央經線的經度為6度,以此類推。我國領土跨22個3度投影帶,即第24~45帶。
中央經線計算方法
當地中央子午線決定於當地的直角坐標系統,首先確定您的直角坐標系統是3度帶還是6度帶投影,然後再根據如下公式推算。
6度帶:帶號N=round[(L+3)/6],即對(L+3)/6的值四捨五入取整數,L為當地經度;則中央子午線經度L0=6 × N-3。
3度帶:帶號N=round(L/3),即對(L/3)的值四捨五入取整數,L為當地經度;則中央子午線經度L0=3 × N。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央經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