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城市地理的影響因子是多少

城市地理的影響因子是多少

發布時間:2022-05-27 01:24:34

① 城市地理是正規期刊嗎

這是一本雜志吧,中國唯一一本真正深入城市內部的時尚地理旅遊類雜志,如果要學術的話,有本地理科學研究

② 城市的地理要素是什麼

地理要素是地圖的地理內容,包括表示地球表面自然形態所包含的要素,如地貌、水系、植被和土壤等自然地理要素與人類在生產活動中改造自然界所形成的要素,如居民地、道路網、通訊設備、工農業設施、經濟文化和行政標志等社會經濟要素。
城市的地理要素就是作用城市的地理內容。因城市是人類經濟活動相對比較集中的區域,人為改造得比較多,所以其地理內容以人文地理內容主為,多包含居民地、道路網、通訊設備、工農業設施、經濟文化和行政標志等社會經濟要素。

③ 現代城市地理區位因素

分為自然因素、社會經濟因素、地理位置因素、歷史因素
自然因素包括:1、河流(保護屏障,提供水源,交通)
2、地形(平坦開闊)
3、氣候
社會經濟因素包括:1、宗教
2、軍事 1&2的影響越來越弱
3、交通
4、經濟 3&4影響從古至今都很強
5、科技
6、旅遊 5&6是影響城市發展的新興因素
地理位置因素(交通通達度什麼的)
歷史因素……

④ 什麼是城市化城市選址的地理因素影響主要有哪些

城市化:是指隨著一個國家或地區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以及產業結構的調整,其社會由以農業為主的傳統鄉村型社會向以工業(第二產業)和服務業(第三產業)等非農產業為主的現代城市型社會逐漸轉變的歷史過程。
城市選址的地理因素影響主要有:
1、地勢:一定要平坦 2、有水源 3、地處樞紐地帶,交通便利地區 4、人口 5、天氣狀況良好。

⑤ 城市發展對地理環境的影響有哪些

1、城市化對地理環境產生影響的原因
城市是人類居住和經濟活動集聚的中心。隨著城市的不斷發展,城市的地域日益增大,土地利用方式發生改變,環境也相應地受到了影響。
2、城市化對地理環境產生影響的表現
(1)對生物圈的影響,生物多樣性的減少:城市建設規模的擴大,改變了生物原有的棲息環境,使部分生物因生存環境的改變而滅絕或減少。
(2)對岩石圈的影響,土地質量的下降:城市產生大量的生產、生活固體廢棄物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質,堆棄於土地之上,污染了土地,使城市土地質量下降。
(3)對水循環的影響:城市中工業企業,住宅、交通干線的建設,以及生產、生活污水的排放,改變了自然狀態下的水循環,影響到了各種水體的再分配,也使水質、水量和地下水運動發生變化。
(4)對氣候的影響:城市工業各種氣體的排放和各項建設改變著太陽輻射強度和地面的熱容量,導致氣溫的變化,產生城市「熱島」現象,也使城市中降水發生變化,以及日照、風等。

3、城市化對地理環境影響的兩個方面(略)

4、城市環境污染問題
城市是人類對環境影響最深刻、最集中的區域,也是環境污染最嚴重的區域。城市環境污染是多方面的,主要有大氣污染、水污染、雜訊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等。

污染類別

污染源

污染物造成的結果

危害

大氣污染

工礦企業、家庭爐灶、汽車尾氣

煤煙、粉塵產生煙霧使空氣污濁;碳氫化合物、氮氧化合物形成光化學煙霧;硫氧化合物產生酸雨

危害人類健康、破壞土壤、水質、生物、腐蝕建築物

水體污染

工業廢水、生活污水

水體富營養化造成水生生物過度繁殖使水體缺氧,危害水生生物生存;有害金屬導致公害病發生

危害人類健康和動植物的生長繁殖

雜訊污染

交通運輸和工業生產

>50分貝的雜訊

破壞生活環境

固體廢棄物污染

工業垃圾和居民生活垃圾

垃圾影響環境衛生,占據活動空間

影響人類健康

光污染

城市建築玻璃牆幕,城市燈光

建築玻璃牆幕反射太陽光和夜晚燈光,構成眩目的光污染

刺激人的視覺,誘發交通事故

電磁波污染

各種電磁設備

廣播電視設備通訊設備,其他用電設備產生高頻電磁信號

影響人體健康

城市化過程中產生的問題——「城市病」
(1)「城市病」的典型「病症」:眾多的人口擁擠在空間有限的城市,住房擁擠、交通擁擠、就業壓力增加;由於人口和經濟社會活動的集中,特別是汽車等自動交通工具的增加,環境污染嚴重;社會分化加劇,貧富懸殊擴大,在一地方形成「貧民區」,甚至出現社會治安的嚴重惡化。
(2)醫治「城市病」的葯方:要醫治「城市病」,首先,必須在區域概念下,重新進行城市規劃。比如北京市的城市規劃,不僅要考慮北京市本身,還要考慮周邊以及大的城市群,只有在「大北京城市群」的背景下看北京的城市發展,才能克服「城市病」。
其次,改善城市發展格局,轉變城市建設局限於一個小區內的封閉式做法,要形成輻射,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格局,只有這樣,才能使城市的居住、生產、流通之間更加有序。
第三,要打破現有政策和體制上的約束,並進行實質性修正,協調城市與區域發展,克服目前城市狀況所帶來的影響。在這種框架下,才能設計城市交通、居住區、生產區、旅遊區以及商業區的分割,進一步把區域產業鏈協調到一個良好的程度。
在這三個方面的基礎上,發展城市公共交通、立體交通和快速交通,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城市病」問題。

【跨越障礙】「城市病」就是生活在城市裡的人們易患的病
這種觀點是錯誤的。城市病是一種形象的說法,它是指城市裡人類產業活動密集,長期的高強度的工業生產,使城市及附近地區的生態環境遭到很大破壞,產生了如大城市中心區人口密集,交通擁擠,環境趨於惡化,地價房租昂貴,環境質量下降,就業比較困難,社會不太安定等一系列的城市「病態」問題,也叫城市化問題。
【跨越障礙】城市的發展就是城市人口越來越多,城市規模越來越大
這種觀點是錯誤的。城市發展是一個綜合系統工程。城市發展由於人口過於集中,城市規模過於龐大產生了許多「城市化問題」,所以我們在城市發展過程中要嚴格控制大城市的規模。控制大城市的規模主要是控制大城市的人口和用地規模。

⑥ 城市地理學分析城市地理位置對城市發展的影響要注意哪些問題

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城市地理學是研究城市(鎮)的形成、發展、空間結構和分布規律的學科。 城市地理曾經是聚落地理學的一部分,城市地理學與這些學科有密切聯系,它著重從空間觀點研究個別城市或區域城鎮體系的功能結構、層次結構和地域結構。城市地理學與經濟地理學、社會地理學、人口地理學等關系密切,這些學科與城市地理學互為補充。城市是一種包含復雜物質要素、社會關系和活動內容的客體,對城市進行地理學研究始於19世紀。[1]
中文名
城市地理學
外文名
urban geography
興起
20世紀
研究對象
城市
研究方法
數量方法 行為科學方法等
快速
導航
發展簡史興起研究對象發展研究內容研究方法意義分支學科相關關系
簡介
城市地理學是研究城市(鎮)的形成、發展、空間結構和分布規律的學科。
城市地理學
從人類居處的意義上說,城市是—種聚落。因此,城市地理曾經是聚落地理學的一 部分。由於城市形成和發展的經濟基礎、職能、內部結構與鄉村聚落不同,而且隨著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城市在社會生活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近幾十年來,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城市地理研究發展迅速,內容和影響都超過了聚落地理學,成為人文地理學的一門重要分支學科

⑦ 期刊 《城市建設》的影響因子是多少

刊名: 城鄉建設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主辦: 建築雜志社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語種: 中文;
開本: 大16開
ISSN: 1002-8455
CN: 11-1618/D
郵發代號: 2-217
歷史沿革:
現用刊名:城鄉建設
曾用刊名:城市建設
創刊時間:1956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復合影響因子:0.216
綜合影響因子:0.076

⑧ 影響城市地理分布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自然因素:

1、地形:

⑴世界上的大城市多數位於平原地區。因為平原地區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便於農耕,且有利於交通聯系和節省建築投資,是人口集中分布地區,也是城市發育的理想環境。

⑵在熱帶地區,低地悶熱,居住條件不利,所以,城市多分布在高原上。

⑶山區城市一般都沿河谷或在比較開闊的低地分布。

2、氣候:世界上的城市大多分布在中低緯度氣溫適中,降水適度的沿海地區。

3、河流;河流對城市區位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供水和運輸功能上。城市最容易出現在河運的起點或終點、河流的匯合處或河口。

⑵社會經濟因素:

1、自然資源 如:大慶、攀枝花

2、交通 如:石家莊

3、政治、軍事、宗教 宗教城如耶路撒冷、麥加、麥地那

4、科技和旅遊。

⑨ 影響因子多少算高

影響因子2以及以上算高。國內的期刊能到2.0及以上就算很高的了。影響因子: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IF)是湯森路透(Thomson Reuters)出品的期刊引證報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中的一項數據。 即某期刊前兩年發表的論文在該報告年份(JCR year)中被引用總次數除以該期刊在這兩年內發表的論文總數。這是一個國際上通行的期刊評價指標。

影響因子計算方法:

影響因子是以年為單位進行計算的。以1992年的某一期刊影響因子為例:IF(1992年) = A / B其中。A = 該期刊1990年至1991年所有文章在1992年中被引用的次數;B = 該期刊1990年至1991年所有文章數。

⑩ 地理學中的地帶性分布規律有哪些,它們的主要影響因子分別是什麼

生態的觀點是地理學的基本觀點,地生態過程是一種重要的地理過程.生態就其本意來說是生物與其所處的相互關系.生態系統指包括了特定地域或環境中的全部生物或生物群落與物理環境(自然環境)相互作用的任何統一體.在這個系統內部,能量的流動形成了一定的供養結構、生物多樣性和物質循環,後者特指生物與非生物之間的物質交換.地生態的概念是生物學生態與地學觀念的結合.地生態系統或地生態強調環境與生物之間的作用遠甚於生物或生物群落之間的作用.首先地生態學總是從某一種特定的地域環境(如濕地、山地)角度來討論生態系統的特性;其次,地生態學雖然重視生物尤其是人或生物群落的作用,但已不把它放在中心的地位,種群的動態與生物多樣性在這里並不被特別地強再次,也許是最主要的,地生態系統分析中已經不注重甚至不注意營養結構,而把物質、能量的循環過程放在最主要的地位,並且注意分析由於這種循環形成的空間(景觀)結構(由此代替了對營養結構的重視)..立地是地域分異或地域生態分異的最小單位,一個立地內的土地環境的微氣候、水文、地貌、土壤特徵已不可再劃份,但這並不是說生物學意義上的生態現象已經不存在了;從生物學觀點觀察,土壤微生物與它的物理環境土壤之間仍然存在生態問題.我們認為到立地尺度以下,地生態過程已經終結了.上述系列是否被普遍接受是值得懷疑的.由於地域多樣性存在,這種序列會被破壞.
能量流與物質流在地生態過程中處於基本的關聯系統單位的地位.我們將會看到,地生態過程的模型,基本上是由能量關聯、物質關聯的形式建立的.在緒論中我們強調,地理學的一種基本觀念是熱力學觀念,在地生態系統中,這種觀念被表現得淋漓盡致.相反地在下節中我們可以看到種群模型缺少這種觀念,這不能不說這是地理學與生物學或生態學的重要差別.在細節上,但是卻是具有重要意義的方面,生態學與地理學關於生產力的出發點是不一樣的.生物學生產力觀念落實在群落或生態系統方面,強調群落實際的生產力.地理學生產力觀念一般考察土地潛在的生產力,或者環境的統計平均生產力,如土地的光溫潛力、荒漠初級生產力和河口初級生產力.在這方面一般的分析模型常具光合作用測度=f(限制因子的地域狀況)的形式

閱讀全文

與城市地理的影響因子是多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7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4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6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9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