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地理中的剖面線是什麼

地理中的剖面線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05-27 06:34:56

⑴ 地形剖面圖和等高線地形圖的區別

1、存在的意義不同

等高線表示地面起伏和高度狀況的地圖。在同一幅等高線地形圖上,地面越高,等高線條數越多。等高線密集的地方,地面坡度陡峻。

地形剖面圖指沿地表某一直線方向上的垂直剖面圖,以顯示剖面線上斷面地勢起伏狀況。地形剖面圖是在等高線地形圖的基礎上繪制的。它在平整土地、修築渠道、建築鐵路、公路和其他工程時,可作為計算土石方量的依據。地形剖面圖有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

2、繪制方法不同

等高線地形圖是從剖面線與每條等高線相交的各點,分別向下引垂線,按各點海拔轉繪到相應的高度位置上,然後連成平滑的曲線。

地形剖面圖是如我們選擇一幅比例尺為1∶10000的地形圖,等高線的間隔為50米,要求繪制MN線的地形剖面圖作一條與MN線段等長的水平線;

用分規在MN線段上量取每兩條等高線之間的距離,移到水平線上,得到點1、2、3、4、5……,點1代表450米的等高線,點2代表500米的等高線……,而兩點之間的距離,則表示兩條等高線在地面上的水平距離。

根據需要,定出合適的垂直比例尺,以決定剖面的高度。地形圖的水平比例尺是1∶10000,也就是圖上1厘米相當於實地水平距離100米,如果要求這個剖面圖的垂直比例尺與水平比例尺相等,那麼,由於點1所代表的等高線高程為450米,所以可取4.5毫米表示它的垂直高度。

在各點垂直線的頂點用曲線加以連接,就成為MN線的地形剖面。這個剖面的垂直比例尺與水平比例尺是相等的。

3、判讀規律不同

地形剖面圖需要根據經緯度,確定剖面的地理位置。依縱坐標,看圖示地區地形起伏變化情況,是山、谷、盆地、高原和平原。再依剖面圖判斷其地貌類型和地勢特徵。

最後按照掌握的世界或中國地理知識,回答該地區所屬國家、地區以及城市,山脈、地形、河流、海洋名稱,和與此有關的氣候、土坡、地質、植被、洋流、自然帶、工農業生產、交通運輸等各方面的情況。

等高線地形圖的平原海拔是小於200米等高線稀疏。丘陵是海拔小於500米但是大於200米。山地是海拔500米以上,相對高度大於200米。 高原是海拔大於500米,海拔高度大,相對高度小,等高線在邊緣十分密集,而頂部明顯稀疏。

(1)地理中的剖面線是什麼擴展閱讀

等高線雖然可以表示地面的高低和坡度,但對缺乏讀圖經驗的人來說,卻不容易建立起地面起伏的立體感。為更好地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和傾斜緩急,可以利用等高線地形圖繪制地形剖面圖。

等高線呈封閉狀時,高度是外低內高,則表示為凸地形(如山峰、山地、丘頂等);等高線高度是外高內低,則表示的是凹地形(如盆地、窪地等)。等高線是曲線狀時,等高線向高處彎曲的部分表示為山谷;等高線向低處凸出處為山脊。

地形剖面圖,能直觀地表現出地面的起伏、地勢的變化和坡度的陡級.還能形象地顯示出一個地區的地形類型及其特徵。所以表示某處地貌狀況與平整土地、修集築路等工程建設諸方面常用到。

⑵ 如何正確判讀地形剖面圖

若等高線排列十分密集,絕對高度和相對高度都很大,則表示為山地,等高線並列延伸的方向,即為山脈的走向。
若等高線稀疏,其絕對高度和相對高度都較小(相對高度一般在100米以下),則表示為丘陵。 b.凹地(盆地或窪地等)
凹地等高線是一組封閉曲線,等高線的高度由外向里減小。 山脊和山谷
若等高線有明顯的彎曲,則其彎曲轉折處表示山脊和山谷。
a.山脊:若等高線彎曲轉折處的「V」形尖端指向山麓,即指向地勢降低的方向,則表示為山脊。其各條等高線最大彎曲處點的連線即為山脊線,也就是山地的分水線。 b.山谷:若等高線彎曲轉折處的「V」形尖端指向山頂,即指向地勢
升高的方向,則表示為山谷。其各條等高線最大彎曲處點的連線即為山谷線,也就是山地的集水線。 鞍部和峽谷
它們都介於其它地表形態的中間部位。
a.鞍部:是兩個相鄰山頂之間呈馬鞍形的部位。在等高線地形圖上,它為兩條等高線凸側對稱處。即鞍部相對兩側,一側為一組山脊,一側為一組山谷。它們等高級的凸出部分都指向鞍部中心。
我國一些地方如鞍山、馬鞍山等地名都反映了這種地形特徵。鞍部中心的海拔高度是兩個山脊的最低點,也是兩個山谷的最高點。
b.峽谷:兩組山脊等高線對壘,中間是一道比較狹窄而低平的河谷或谷地即峽谷。
以上介紹了判讀地形圖的一般方法。由於地表形態豐富多采,地勢起伏變化多樣,因而反映在地形圖上,等高線的分布是很復雜的。尤其應當注意,在等高線地形圖上,具有形狀相似的等高線,由於它們的高低關系不同,它們所表示的地形也不同,如山脊和山谷都是彎曲的等高線,但山脊的曲線向低處凸出,山谷的曲線向高處凸出;山頂和盆地的等高線都是封閉的等高線,但山頂的曲線是里高外低,盆地的曲線是里低外高,為了正確迅速地判讀等高線地形圖,提高讀圖判斷分析的能力。

⑶ 剖面線是粗實線還是細實線

剖面線是細實線

⑷ 剖面線是什麼東西

剖面線就是零件的剖切面在圖紙上的表現形式,其實是不存在的線。

如果部件是一個零件的話,其剖面線畫法應一致,但有時在剖面再作局部剖的話,那可能要畫成不同傾斜角度或間距的剖面線,以便看清結構,剖面線是剖面圖的一部分。

(4)地理中的剖面線是什麼擴展閱讀

設計人員通過剖面圖的形式形象地表達設計思想和意圖,使閱圖者能夠直觀地了解工程的概況或局部的詳細做法以及材料的使用。剖面圖一般用於工程的施工圖和機械零部件的設計中,補充和完善設計文件,是工程施工圖和機械零部件設計中的詳細設計,用於指導工程施工作業和機械加工。

剖面圖除用於工程設計和機械零部件的設計以外,也用於生物研究、氣象分析等,最為常見也最容易理解的就是常見材料的橫切斷面。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剖面圖

⑸ 地質剖面圖中產狀和剖面線走向有關系嗎

當然有關系。剖面上的產狀傾角其實也就是視傾角。傾向與剖面夾角越小,越接近真傾角。轉換公式及查詢表格在野外記錄本最後面就有。至於你那個舉例,產狀是固定的,就相當於你把圖轉過來看,地理方位是不發生變化的。如傾向北,剖面方向也是北,那麼就向右傾。如果剖面方向南,就向左傾。花紋是和地層產狀一致的。謝謝!希望能幫到你。

⑹ 地理圖表類型有哪些

通過地理圖表來考查考生的地理知識和能力非常受到命題者的青睞,這也是各類命題的大勢所趨。這一要求在近幾年各地的高考試卷中得到了較好的反映,甚至於到了無圖不成題的地步。以下是對「高考地理圖表類型」的歸類 :

(一)坐標圖

坐標圖是採用數字坐標形式表示兩項或多項地理要素的數字信息圖形。它一般用柱狀、曲線、折線、點等來表示相關的地理信息。常見的坐標形式有:

1.兩維坐標:即直角坐標,用橫、縱坐標分別代表兩個地理事物或現象,坐標中的點、線等內容表示兩者之間的關系,它能夠簡明地反映地理事物的時空變化規律。如課本中比較多見的有:

橫坐標表示時間的變化,包括一日內的變化(如氣溫的日變化圖、氣壓的日變化圖)、一年內的變化(如全球氣溫年變化圖、降水量柱狀圖)、多年內的變化(如郊區農作物產量變化圖、太陽黑子與年降水量的相關性圖、氣溫平均值的變化圖)。

縱坐標表示空間的變化:包括水平方向的變化(如夏至日太陽高度的緯度分布圖、海水溫度和鹽度隨緯度分布圖、降水量隨緯度的變化圖)和垂直方向的變化(如海水溫度垂直分布示意圖、氣溫的垂直變化圖)。

此外,教材中還有許多有相互關聯的地理事物,它們也可以用兩維坐標的形式表示出來,如震級與烈度之間的關系、資源數量與環境人口容量之間的關系等。

2.三維坐標:這種圖表尚未在課本中出現(新版初中地理教材里現已開始出現),它是用三維空間來反映三個地理事物或現象之間的關系,或是將之統一在一個平面內,形成平面正三角形坐標圖。

3.多維坐標圖:多維坐標圖是根據坐標的一般原理,將眾多具有並列關系的信息反映在一張圖上繪制而成。如土壤的成分組成、氣候的氣溫降水資料、風頻玫瑰圖等。

解讀坐標圖時,首先要能正確判讀並理解坐標系統中各坐標的具體含義,明白該圖反映了哪兩個或哪幾個地理事物之間的關系,思考橫坐標與縱坐標所反映內容之間的關系;其次要獲得坐標中的有關數值及其變化趨向。坐標圖上的點、線(折線、曲線、直線)、柱等既表示了地理事物的數量,又反映了地理事物的發展變化趨勢。如曲(折、直)線遞減段表示縱坐標項目與橫坐標要素之間呈負相關,遞增段表示呈正相關;曲(折、直)線斜率大的一段表示變化幅度大,斜率小的一段表示變化幅度小;此外,尤其要注意曲線或折線變化的起點、終點、轉折點的特殊變化,從中發現規律性及根本特徵。

在判讀坐標圖時,要注意三類問題:一是忽視坐標軸上數量信息而導致判讀錯誤。如對比兩幅降水柱狀圖的降水量的多少,不能僅看錶示降水的柱子高低,就認定降水量相同或不同,而要認真看清縱坐標單位數值。二是忽視圖中的隱含信息。不少考生只注意圖像中地理事物多少、強弱、增減的變化,而不注意分析其蘊含的道理,只是從表面上讀懂該圖,比較膚淺,沒有接觸到本質。三是判讀正三角坐標圖時,要注意這種三角坐標圖的三條邊都是坐標軸,三項要素在數軸上比例由低到高方向也應是一致的,要看清楚各軸所代表的含義。

(二)等值線圖

所謂等值線,就是在地圖上將地理要素值相等的各點連接成線,常見的主要有:等高線、等深線、等溫線、等降水量線、等壓線、等震線、等鹽度線、pH等值線、等太陽高度線等。但不管哪類等值線圖,它們是有一些共性的,如每幅等值線圖的等間距相等,它的彎曲、疏密都表示一定的含義等。故無論是哪種等值線圖,在判讀時都要注意等值線的極值、走向、彎曲形態、疏密狀況等,並要對此現象作進一步的探究。下面以最常見的幾種等值線圖為例:

等高線圖

等高線即海拔高度相等的各點連接成的線,它一般具有下面幾個特徵:1.同線等高:即同一等高線上的各點海拔相等,故等高線不能相交,因為同一個地點不可能有兩個不同的高度,但陡崖處除外;2.相鄰的兩條等高線間的高度差相同,故只要知道一幅等高線圖中任意兩條線的海拔,就可推算出其餘各線的海拔;3.等高線均為閉合曲線:即無論等高線如何迂迴曲折,終必環繞成圈,但如果圖幅較小的話,不一定能顯示出來;4.等高線疏密反映坡度緩陡:在同一幅圖中,等高線稀疏的地方表示緩坡,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間隔相同的地方表示均勻坡。

⑺ 如何看懂地質圖與剖面圖(有例題~)

讀地質圖的步驟和方法
1.看圖名、圖幅代號、比例尺等圖名和圖幅代號可以告訴我們圖幅所在的地理位置。一幅地質圖一般是選擇圖面所包含地區中最大居民點或主要河流、主要山嶺等命名的。比例尺告訴我們縮小的程度和地質現象在圖上能夠表示出來的精確度。此外,還應注意圖的出版時間、制圖人等。
2.看圖例通過圖例可以了解制圖地區出露哪些地層及其新老順序等。圖例一般放在圖框右側,地層一般用顏色或符號表示,按自上而下由新到老的順序排列。每一圖例為長方形,左方註明地質年代,右方註明岩性,方塊中註明地層代號。岩漿岩的圖例一般在沉積岩圖例之下。構造符號放在岩石符號之下,一般順序是褶曲、斷層、節理、產狀要素等。
3.剖面線有時通過地質圖相對圖框上的兩點畫出黑色直線,兩端注有AA′或II′…等字樣,這樣的直線稱剖面線,表示沿此方向已經作了剖面圖。
4.分析圖內的地形特徵如果是大比例尺地質圖,往往帶有等高線,可以據此分析一下山脈的一般走向、分水嶺所在、最高點、最低點、相對高差等。如果是不帶等高線的小比例尺地質圖,一般只能根據水系的分布來分析地形的特點,如巨大河流的主流總是流經地勢較低的地方,支流則分布在地勢較高的地方;順流而下地勢越來越低,逆流而上越來越高;位於兩條河流中間的分水嶺地區總是比河谷地區要高,等等。了解地形特徵,可以幫助了解地層分布規律、地貌發育與地質構造的關系等。
5.分析地質內容應當按照從整體到局部再到整體的方法,首先了解圖內一般地質情況,例如:(1)地層分布情況,老地層分布在哪些部位,新地層分布在哪些部位,地層之間有無不整合現象等;(2)地質構造總的特點是什麼,如褶皺是連續的還是孤立的,斷層的規模大小,它發育在什麼地方,斷層與褶皺的關系怎樣,是與褶皺方向平行還是垂直或斜交等等;(3)火成岩分布情況,火成岩與褶皺、斷層的關系怎樣。
6.在掌握全區地質輪廓的基礎上,再對每一個局部構造進行分析:(1)開始時最好從圖中老岩層著手,逐步向外擴展,以免茫無頭緒;(2)對每一種構造形態,包括褶曲、斷層、不整合、火成岩體等逐一詳加分析。例如褶曲類型,斷層類型,各構造組合關系等。
7.把各個局部聯系起來,進一步了解整個構造的內部聯系及其發展規律,主要包括:(1)根據地層和構造分析,恢復全區的地質發展歷史;(2)地質構造與礦產分布的關系;(3)地質構造與地貌發育的關系,等等。
以上所述不過是讀圖的一般步驟和方法。至於如何具體分析某一幅地質圖和其中的每一種構造,具備基礎知識的情況,必須通過實踐來逐步掌握。

⑻ 地理剖面圖畫法

等高線地形圖上,沿著某一方向畫一條直線,然後將該直線與等高線的交點一一投射到間隔高度相同的平行線上,得到不同的交點,把這些交點用平滑的曲線連接起來,就得到地形剖面圖 注意特殊的點,一定要畫出來,因為是采分點,比如穿過河流,就要把那對應的一點畫得稍微低一點表示河谷。

⑼ 地形剖面圖是依據等高線圖中的哪一剖面線繪制的(

地形剖面圖通常是根據具體需要,在局部地形圖上選擇兩點(這兩個點根據需要選定,通常是在不同的兩條等高線上),然後用直線將這兩個點連接起來。這樣,兩點之間的連線就會和兩點之間的所有不同高度的等高線交於一個點。最後,依據這些交點,來製作地形剖面圖。也就是說,地形剖面圖是依據通過以上方法做出的這條線段(地形切割線)來繪制的。

⑽ 河流的剖面線剖面圖怎麼畫

地形剖面圖指沿地表某一直線方向上的垂直剖面圖,以顯示剖面線上斷面地勢起伏狀況。地形剖面圖是在等高線地形圖的基礎上繪制的。它在平整土地、修築渠道、建築鐵路、公路和其他工程時,可作為計算土石方量的依據。地形剖面圖有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由於地球表面是一個球面,而地圖是一個平面,當把球面展成平面時,必然發生破裂和褶皺,這樣就不能表示各種地面景物的形狀、大小和相互關系。為了解決球面和平面之間的矛盾,採用了地圖投影的方法。因為有了在平面上投影的經緯網,就能根據地理坐標把球面上的景物,轉繪在平面上構成地圖。在地圖投影的過程中,不論採用什麼方法,都會使經緯網發生變形。地圖投影按其變形性質可分為:等角投影、等積投影和任意投影。按其投影的構成方法可分為方位投影、圓錐投影和圓柱投影等。按投影面的位置可分為正軸投影、橫軸投影和斜軸投影等。 地形圖上的等高線雖然可以表示地面的高低和坡度,但對缺乏讀圖經驗的人來說,卻不容易建立起地面起伏的立體感。為更好地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和傾斜緩急,可以利用等高線地形圖繪制地形剖面圖。 我們選擇一幅比例尺為1∶100000的地形圖,等高線的間隔為50米,要求繪制MN線的地形剖面圖,可分以下幾個步驟進行: 1.作一條與MN線段等長的水平線; 2.用分規在MN線段上量取每兩條等高線之間的距離,移到水平線上,得到點1、2、3、4、5……,點1代表450米的等高線,點2代表500米的等高線……,而兩點之間的距離,則表示兩條等高線在地面上的水平距離。 3.根據需要,定出合適的垂直比例尺,以決定剖面的高度。地形圖的水平比例尺是1∶100000,也就是圖上1厘米相當於實地水平距離1000米,如果要求這個剖面圖的垂直比例尺與水平比例尺相等,那末,由於點1所代表的等高線高程為450米,所以可取4.5毫米表示它的垂直高度。同理,500米的點2取5毫米,550米的點3取5.5毫米……,這樣,就可以在圖1-95C上繪出表示各點高度的垂直線; 4.在各點垂直線的頂點用曲線加以連接,就成為MN線的地形剖面(見圖1-95D); 5.這個剖面的垂直比例尺與水平比例尺是相等的。 在地形平緩的情況下,採用與水平比例尺同等的垂直比例尺不便於表現它的微小起伏,因此,常將垂直比例尺適當擴大,圖1-95E就是將垂直比例尺擴大成二倍後所繪成的MN線段的地形剖面圖。當改變比例尺的時候,一定要註明水平比例尺、垂直比例尺各為多大。

閱讀全文

與地理中的剖面線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7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4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6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9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