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農村初中地理教學中如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初中小孩12~16歲,最是好奇的時候。雖然農村的知識環境不太好,但是針對地理還是比較好辦的。
如果當地有多媒體設備,您又有條件在網上下載各類視頻,就可以結合視頻和書本,比如地球自轉和公轉,網上的地球轉動視頻可以更好地讓小孩對其理解,小孩也會比較有興趣。針對一年四季,可以結合不同地區的旅遊宣講和氣候環境。
如果您那邊沒有多媒體設備,這個可能需要您有足夠的知識儲備結合實際給他們描述。
最後說一下,雖然當前農村教育環境不太好,空心村老齡化留守兒童比較多,但是農村這個年齡的小孩好奇心真的特別重,因為很多東西都沒有接觸,只要你給他們說的有趣他們都樂意接受,而且有趣的事情也會讓他們更好地對學習感興趣,進而改變不願上學的現狀。所以,在教授學習時候引起他們好奇心再來講課會更好。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用,也希望您教的小孩子都更加喜歡學習。
㈡ 怎樣調動學生學習地理的積極性
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興趣愛好,積極開發各種課外活動有助於學生增長知識、開闊視野、開展智力和個性、展現才能。老師應有計劃地組織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課外活動,如朗誦、唱歌、講故事、演講、表演、牆報、主題班會和展覽等。老師要善於誘導,保護學生的好奇心,培養他們的自主性和創新意識。
㈢ 如何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
我校的特點是班容量大,在一個以教師為主導的課堂教學情境中,班級規模越大,每一個學生展示自己、參與活動的機會就越少,教師檢查督促每一個學生學習的時間也更少。要想真正把學生放在學習的主體地位,不改變長期延續的大課堂教學的組織形式是很難辦到的。為此,我們積極探索班級、小組、個人多種學習方式相結合的組織形式,重點加強小組研討的學習方式,相對削弱大課堂講解的學習方式。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堂教學活動,把一言堂變成群言堂,提高了個體參與率,調動了全體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下面就談一談我們的具體做法:
一、 創設「各抒己見」的言論氛圍。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於引導學生說出他們對每個數學問題的真實想法,從這些想法中,我們就能找到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這就需要我們在課堂教學中創設一個能讓每個學生各抒己見的言論氛圍。如:我在上「比多比少的應用題」時,學完例題後,師生口頭小結出「求比多比少」的應用題用減法做。之後的練習有一道題是:第一行擺了6顆五角星,第二行擺了11顆五角星,第二行比第一行多擺多少顆?有一部分學生是用「6+11=17(顆)」的方法做的。於是我問道:「誰願意告訴老師你是怎樣得到這個問題的答案的?」小手一下子舉起了很多,我故意點了一個用「6+11=17(顆)」的方法的學生。她站起來很自信地說:「6+11=17(顆)」「錯了!」許多小朋友喊道。她的臉一下子就紅了,我示意其他學生安靜下來,接著問她:「你能告訴老師是怎麼想的嗎?」她有點猶豫,在我的鼓勵下,她小聲地說:「因為6-11不夠減」。真出乎我的意料,從她的回答,我找到了一部分學生為什麼用加法的原因所在,也為我找到了合適的引導學生說出用減法但要用「多—少」的機會,於是我高興地在全班學生的面前表揚道:「**同學回答得真棒,老師要獎她2分,盡管她回答錯了……」我還沒說完,幾個「調皮鬼」就嚷道:「哇,答錯了也能獎分」。「對,同學們,以後在回答問題的時候,不管你是答對了還是答錯了,只要你能說出自己真實的想法,你就是最棒的!老師都給你們加2分。答得好的還可以多加分。」我趁勢向學生解釋道。接著,在討論「6—11不夠減怎麼辦」的問題下,這堂課得到了完美的解決。通過這次,這個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更高了,也更自信了,許多學生也打消了怕答錯的顧慮。
二、創設「勇於提問」的課堂氛圍。
愛因斯坦曾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調查發現,小學階段中低年級的學生由於年齡小,思想單純,對事物充滿好奇,求知慾強,因而上課提問積極。但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思想的顧慮也在增加,怕提的問題不得要領而被老師批評或被同學嘲笑,有失「面子」,因此積極性不高。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必須在課堂教學中創造一個積極的提問氛圍,保護學生的提問積極性。
我們採取的策略是把課堂提問的權力下放給學生,就是多讓學生提問學生回答。教學時把學生每兩個人變成一組,讓他們互相提問回答,每節課可抽查3~4組,並規定他們提出的問題不能重復,每次抽查可以按學習稍差的學生、中等學生、優秀學生的順序進行。就像考試做試卷一樣,先易後難,很有藝術性地使每一位學生順利通過抽查復習。這種做法的作用表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提高了學生的心理素質。讓學生提問,學生自己掌握了主動權,為其創設了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精神環境,學生能夠大膽地去做。
二是創造了成功感,增強了學生的信心。課堂提問,教師問學生答,學生容易緊張心慌,怕批評,怕同學嘲笑,情緒不穩定,缺乏勇氣、膽量和信心,而把主動權放給學生,學生相互提問回答,能夠順利地回答出來,從而充滿了成就感,打消了膽怯心理。
三是使學生不斷進步、奮進、成才。分層次抽查,使學生在自然和諧中學習知識,受到教育,重新認識自我:後進生開始起步,步入知識的殿堂;中等生更加奮進,努力提高自我;優秀生則更加優秀。從而使全體學生都能逐步走上成才之路。
實踐也證明:分層次抽查、學生互問互答,使課堂提問充滿藝術性、靈活性,能真正地處理好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等多邊關系,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創新性和參與性。學生的主體作用一經發揮,便會使教與學活動達到和諧發展,培養出適應現代化建設的人才來。
三、營造「自然和諧」的學習氛圍。
讓學生敞開思想參與學習活動。兒童的天性是活潑好動,樂意在游戲和活動中學知識,有著強烈的求知慾望。但在傳統的課堂上,往往被過於嚴肅的"管教"束縛,把好問好學的積極性壓抑了下去。為了改變這一狀況,我們覺得教師應辦好三件事:一是保證學生在探討問題時,有寬松的氣氛,必要時,可以下位,可以重組小組,甚至大聲爭辯;二是理解童心,允許學生用自然的、帶有童趣的語言表達思想,交流意見;三是鼓勵學生大膽提出問題,發表與眾不同的見解。這樣就可以大大解放了學生,也大大解放了老師,課堂上呈現出一種積極的、向上的、自然的、和諧的新景象。例如在"認識米和厘米"的數學課上,我設計了一個通過量身邊物體的長度來認識米和厘米的環節。學生們量完了書本、鉛筆盒、桌子等物體的長度後,同桌之間開始自由地交換著測量身體的許多部位。忽然,有兩個同學提出想量量老師手臂的長度、老師和同學們都笑了。老師毫不介意,請他們測量。全班同學用心地看著。兩個學生,一個跪在蹬子上,一個高高踞起腳,先後量出了老師手臂的長度,非常高興。但一比較,測量的結果不一樣。老師馬上提出一個問題:"兩個同學測量老師的兩條手臂,為什麼測得不一樣呢?難道老師兩條手臂不是一樣長的?"同學們根據測量物體長度的經驗和親眼觀察到測量時的情景,進行了非常熱烈的討論,進一步深化了測量物體長度的方法。長期這樣做的結果,大大改變了課堂上生硬灌輸知識的局面,使學生在生動活潑、友誼和諧、充滿情感和樂趣的智力活動中,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自覺學習著構建新知識的方法。
四、實施小組合作學習,營造全員參與氛圍。
「培養小組合作習慣,營造全員參與氛圍」是小組合作學習高效性得以實現的重要一環。首先,從低年級開始培養孩子們獨立思考、注意傾聽、學會交流、達成共識的習慣是非常重要的。在這個過程中老師們當然要發揮自己的智慧,思考和研究一些幫助孩子學會傾聽、學會交流、學會合作的小策略。其次,教師提出問題後,必須給學生創造一個獨立思考的時間和空間。這樣,讓每個學生在參與活動中都作好充分准備,在活動時才有話可說。
我們在大班額下進行小組合作的組織過程中,把七十多人的大班學生分成了八個大組合作,而且選舉了組內最負責任的學生作組長,班級內所有的活動都以這個組為一個單位,並注重了大組合作效果的獎勵和評價機制,每天都進行評價結果公示,使得每一個大組的每一名成員都很非常關注自己組的評價結果,因而在合作中都互相幫助,互相提醒,互相督促,學優生不忘拉一把小組內的學困生,學困生也很主動的參與到合作中,雖然發揮的作用沒有學優生大,但是,他們確實很主動的參與了,參與了合作,也參與了交流。這種大班額大組的合作,也同樣達到了非常好的效果。真正的做到了不同的學生學不同的數學!讓所有的學生都動了起來!
㈣ 如何調動學生在地理課堂中的積極性
一、 建立平等、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
教學活動是師生雙邊活動,教師除了傳遞知識、信息外,更重要是與學生進行情感交流,而師生感情的建立則是通向教育效果的一座橋梁。教師撥動學生的心弦,讓學生動情,心曠神怡地聽課,產生感悟、遐想、歡愉的情感體驗。一般來說,學生對教師有種特殊的依戀心理,他們的一舉一動,都渴望得到教師的肯定和贊許,而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含有「情感」的因素,即使是一次信任的點頭,在學生眼裡也是一種「愛」,是安慰和鼓勵,如注意採用親切的語調、期待的目光、及時的鼓勵等方法能激發學生濃厚的參與意識;而滿腹心事、陰沉著臉去教學生,將使大多數學生的思維活動進入抑制狀態。教師要經常聽取學生對教學的意見,交流思想、相互信任、融洽相處、親密友好,直至達到「心心相印」、「心有靈犀一點通」的境界。
二、 教學語言生動,教學進度正常
教師善於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就等於打開了他們智慧的大門。學生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對地理課不感興趣,往往與教師教學水平差、語言呆板、缺乏藝術性有關。教學語言的生動性、豐富性是維持學生注意力的重要藝術,地理教師的教學要遵循學生的認識規律,要充分講地理的理,從感性到理性,從具體到抽象,從表面到本質,語言生動形象,前後連貫呼應,合乎邏輯情理。教師的語言是調控學生注意力的「工具」,教師要善於運用語言的效能,要努力使自己的語言強弱、快慢、高低和停頓具備美學特徵,能使學生為之動情、引起注意。而正常的教學進度,能保持學生對地理課的興趣,調動其地理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進度過快,學生來不及消化、吸收,既造成信息的脫漏和積壓,又使學生感覺疲勞;進度過慢,既浪費時間,又使學生精力渙散,這兩種情況都將會讓學生的學習狀態由興奮轉入抑制,降低聽課興致和效果,久而久之,地理課對學生而言將變得興趣索然。
三、 以圖增知、以圖啟智、以圖感美、以圖育德、以圖激趣
地理是一門特殊的學科,常常需要將具有時空和地域因素的復雜事物表示出來。地理學習中的地圖知識有助於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記憶能力、想像能力和實踐能力。地圖的選用和引導學生讀圖在教學中起著重要作用,它可把抽象的內容,如地理事物在空間的分布及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系直觀化、形象化、起到語言文字難以表述的作用。教材中的很多讀圖,用圖都包含了激發動機,培養興趣及知、能、德育方面的多項要求,要充分利用恰當的、新穎的地圖,精心研究,不要簡單處理為照圖宣講,而是以圖設問。例如,人教版的高中新教材中有關酸雨危害的「雨中垂釣」一圖,布置學生觀察之後,問及大家聯想到了什麼?語音剛落,課堂上立即活躍起來,學生們充分利用所學知識思考、想像,並饒有興趣地踴躍發言:有的從生活、生產中分析產生酸雨的污染源,有的為治理酸雨出謀劃策,有的還聯繫到如何實現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等,由於用圖巧妙,一幅看似平常的圖像較好地發揮了多方面的功能,當然要圍繞教學重點並選擇多種教育功能明顯的地圖,有目的、有針對性地進行,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 重視鄉土地理教學
鄉土地理教學已成為中小學地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地理教師要認真收集當地有關的地理資料,通過家鄉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實現地理知識的遷移。以泉州地區為例,這里是歷史文化名城,在宋元時代已是我國對外貿易的主要口岸,被稱為世界東方貿易大港,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也是著名的僑鄉和東南旅遊勝地。又是對外開放的港口城市,現在已躋身全國十大旅遊熱點城市之一,誰不熱愛自己的家鄉?通過鄉土地理教學,在學生心田上播下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種子,同時激發學生地理學習的興趣。
五、 開展豐富的課外活動
要調動學生地理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補充課堂教學,還應結合豐富多彩、生動活潑的第二課堂活動。諸如採集地理標本、收集地理數據、野外地理考察、鄉土地理調查、編排地理板報、組織地理競賽等活動的開展,不但讓學生把所學的理論知識與社會實踐得以有機的結合,提高他們的地理思維能力,而且開闊了學生的知識視野,突出地理知識的直觀性和趣味性,使他們領略到學習地理的樂趣,從而增強學習地理、探索大自然奧秘的信心。
地理教學要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情趣,讓學生學在其中,樂在其中,使他們愛學地理、學好地理,教師就必須匠心獨運,充分考慮學生接受地理知識的心理准備狀態,創設情感體驗的各種教學氛圍,正如愛因斯坦說過的那樣:「如果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起來,那麼學校所規定的功課就會被當作一種禮物來接受。」地理教學技巧作為一門藝術,沒有固定一成不變的模式,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將會不斷地發展和完善,常言道「寶劍鋒從磨礪來」,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只有持之以恆,勇於探索和力求創新,才能獲得好的經驗,以求進一步調動學生學習地理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通過師生共同的努力,使「地理在各個不同級別的教育中,都可以成為有活力、有興趣和有作用的科目,並有助於我們終身欣賞和認識這個世界。」
㈤ 怎樣把高中地理課上的有趣,怎樣調動學生積極性
首先上課時多講一點關於如今一些熱點時事,不過要是和地理相關事件,其次呢,盡量要多動粉筆,該畫圖的就簡單畫畫,同學們看到圖就不會像看到文字那麼乏味了,圖,還能開動同學們的腦筋,最後呢,就是身為老師講課的聲音要清晰,洪亮,語速不能太快,能讓學生在課堂上又聽得懂,又有助於消化
㈥ 如何活躍地理課堂氣氛,讓學生積極愉快地學習地理
司美華摘要:課堂教學改革的關鍵是要營造一種輕松愉快、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使學生自主地、快樂地學習,使他們在學習中體驗到生命的價值,形成健全的性格。 關鍵詞:課堂教學;課堂氣氛;教師;學生作者簡介:司美華,任教於安徽省宿松縣復興鎮初級中學。 新課改強調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鼓勵學生大膽質疑,發表有創新和與眾不同的見解,使學生在質疑中學習,提高認識,獲得知識。因而,課堂教學改革真正讓學生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營造一種輕松愉快、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使學生自主地、快樂地學習,把課堂拱手還給學生,使他們在學習中體驗到生命的價值,在快樂自主的學習過程中形成健全的性格。 一、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營造寬松的課堂氛圍 寬松的課堂氛圍是構建新型師生關系的基礎,只有形成和諧、愉悅的課堂教學氛圍,才能激發每個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形成課堂教學的凝聚力。因此,課堂教學中,教師臉上的笑容無疑會像春風一般輕拂每個學生的心胸,緩解學生緊張心情,消除學生厭煩情緒,使學生在心理上接受教師,認可教師到期待教師,形成一個飛躍,進而達到想學、樂學的境界。其次,教師要以平等的地位出現在課堂,把寬容與愛心化作無聲的語言——眼神,教師眼中流露的期望與鼓勵時刻提醒學生:教師期望我,教師相信我,進而達到使學生產生不能辜負教師的期望,努力學習的動力。 二、師生互動,共同發展,緩和課堂氣氛 傳統的數學課堂,學生扮演配角,更多的學生還是扮演著「群眾演員」,任憑教師擺布。這樣,學生的主觀動能性得不到發揮,個性得不到張揚。事實上,處於不同狀態的教師和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有著不斷變化的需求和能力。師生的共同活動能使機械、沉悶的課堂呈現一派充滿生活和活力的景象,同時也會改變學生厭學、教師厭教的現象。把這一過程靈活地組成全班性的活動,並且能讓自己也參與其中,例如在教(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時,筆者要求學生找不等的關系。有同學說:「老師比我大,老師比我高……」筆者對他們說:「你們真聰明!」這樣使他們找到自信,從而使課堂氣氛達到一個小高潮。 《新課標》強調「教師與學生是人格平等的主體,教學過程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進行平等對話的過程」在教學中,始終要以問題作為互動過程的「導火線」,通過問題的啟發讓學生建構知識「有路可尋」,例如,「在單項式次數」概念的教學中,當學生回答出「1/4ab」的次數時,教師並沒有輕易地放過,而是通過「你是
㈦ 如何調動學生在地理課堂中的積極性
<ol><li><p>人文地理學以人文現象為研究主體,側重於揭示人類活動空間結構及其地域分布的規律性。</p></li><li><p>人文現象的空間分布及其演變不僅受到自然環境的影響,社會,經濟,文化和政治等因素也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p></li><l怠禒糙溉孬防茬獅長餞i><p>當前人文地理學與自然地理學研究正由分離走向相互結合,深入研究國家建設和解決社會問題,為社會發展和政策決策起到愈益顯著的作用
</p></li></ol>!
㈧ 怎樣調動中等生的積極性
中等生界定
中等生,有人又稱他們為中間生,是介於優秀生與後進生之間的一個群體。這層的學生人數是非常多的。中等生是後進生的「預備隊」,也是優秀生的「後備軍」。因此,做好他們的工作是班幹部做好班級工作的重要一環。
中等生有以下4個特點:
1.渴求進步。一部分中等生智力中等,但學習刻苦,自尊心強。他們通常羨慕優秀生的成績,希望得到老師、同學的信賴,有表現自己才能與智慧的要求。
2.滿足現狀。一部分中等生思想上缺乏遠大理想和進取心,行動上固步自封,學習起來信心不足,在取得好成績時炫耀;考不好時,會自我安慰:「××還不如我呢!」
3.欲進畏難。一部分中等生缺乏必勝心理,缺乏克服困難的毅力,不能經受失敗的考驗,波動性大。學習勁頭在某種情況下比優秀生還強烈,但不能持久,想努力學習,但又懶於刻苦鑽研,在競爭中想勝,但又怕花力氣。
4.性格怯懦。一部分中等生怕「出頭露面」,日常少言寡語,習慣對周圍的一切持觀望態度。課堂上習慣聽別人回答,不願在他人前表達自己的看法。
㈨ 如何營造輕松的地理課堂氣氛
課堂是一個舞台,而輕松和諧的課堂是就會是一個精彩的舞台。輕松活潑的課堂氛圍和積極主動的學習過程是上好一節化學課的關鍵,只有在輕松活潑的氛圍中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發掘學生的創造性,從而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數學課堂中學到知識。輕松的課堂氛圍可以使數學課堂充滿活力,起到事半功倍的的效果。到底如何營造這種氛圍呢? 一、讓微笑洋溢在數學課堂之中 教師的微笑可以讓學生愉快,就像一縷陽光照亮了整個教室;你的微笑如扔入湖中的一粒石子,那漾起的一圈圈的漣漪便是孩子的一張張笑臉。當你微笑著步入教室後,你會發現每個孩子者依戀地看著你,當你對學生的正確回答微笑點著頭,那個學生便會很自豪地坐下。你的微笑讓學生覺得你像個長者,像個朋友;你的微笑會拉近你和學生之間的距離,建立起和諧的師生關系。「親其師」,方能「信其道」。教師,不一定非要板著臉。擺出拒人千里之處和深不可測的樣子,傲慢只會產生偏見。冷漠只製造屏障。微笑可以融化堅冰,可以催開花朵。真正地讓學生感到「如沐春風」。你的微笑會讓化學課堂充滿著濃濃的人文息。 二、讓學生「動」起來 在數學課堂中,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而不是老師講得津津有味,學生聽得索然無味。我認為講課的最高境界就是把更多的課堂時間讓給學生來說。就像今天一位學生一開始上課時,漫不經心的不用心聽課,我就叫他站起來回答問題,他不但回答不上,而且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在我講到另外一個問題的時候,故意叫他來回答,結果他回答的非常准確,於是我藉此表揚了他。在同學們討論問題的時候,我走到他旁邊告訴他本學期我一直在觀察他,他上課並未全身心地聽課,他也默認了我的看法。從我說完這句話後,我發現他開始很認真的聽課,而且在一節課中好幾次舉手回答問題。那一刻,我知道他開始試著改變自己了。在後來的幾天里,他都能積極回答問題。只要把握住激活學生思維的最佳機會,你的課堂就一定能活起來!定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