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地理圖形分別表示什麼

地理圖形分別表示什麼

發布時間:2022-05-27 12:00:29

⑴ 有關於地圖的知識

編輯本段定義
地圖是按照一定的法則,有選擇地以二維或多維形式與手段在平面或球面上表示地球(或其它星球)若干現象的圖形或圖像,它具有嚴格的數學基礎、符號系統、文字注記,並能用地圖概括原則,科學地反映出自然和社會經濟現象的分布特徵及其相互關系。
現階段地圖的定義是:以一定的數學法則(即模式化)、符號化、抽象化反映客觀實際的形象符號模型或者稱為圖形數學模型。
編輯本段簡史
在史前時代,古人就知道用符號來記載或說明自己生活的環境、走過的路線等。現在人們能找到的最早的地圖實物是刻在陶片上的古巴比倫地圖(如圖01-01) 據考這是4500多年前的古巴比倫城及其周圍環境的地圖,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發源於北方山地,流向南方的沼澤,古巴比倫城位於兩條山脈之間。
留存至今的古地圖還有公元前1500年繪制的《尼普爾城邑圖》,它存於由美國賓州大學於19世紀末在尼普爾遺址(今伊拉克的尼法爾)發掘出土的泥片中(如圖01-02)。圖的中心是用蘇 美爾文標注的尼普爾城的名稱,西南部有幼發拉底河,西北為嫩比爾杜渠,城中渠將尼普爾 分成東西兩半,三面都有城牆,東面由於泥板缺損不可知。城牆上都繪有城門並有名稱注記 ,城牆外北面和南面均有護城壕溝並有名稱標注,西面有幼發拉底河作為屏障。城中繪有神 廟、公園,但對居住區沒有表示。該圖比例尺大約為1∶12萬。
留存有實物的還有古埃及人於公元前1330~前1317年在蘆葦上繪制的金礦山圖。
� 我國關於地圖的記載和傳說可以追溯到4000年前,《左傳》上就記載有夏代的《九鼎圖 》。古經《周易》有「河圖」的記載,還有「洛書圖」,表明我國圖書之起源。傳世文獻《周 禮》中有17處關於圖的記載,圖又與周官中14種官職相關聯,如「天官冢宰·司書」「掌邦 中之版,土地之圖」;「地官司徒·大司徒」「掌建邦之土地之圖,與其人民之數以佐王 安 撫邦國。以天下土地之圖,周知九州之地域,廣輪之數,辨其山林川澤丘陵墳衍原隰之名 物 ,而辨其邦國都鄙之數,制其畿疆而溝封之,設其社稷之�而樹之田主」;「地官司徒 ·小司徒」「凡民訟,以地比正之,地訟,以圖正之」;「地官司徒·土訓」「掌通地圖,以 詔地事」;「春官宗伯·冢人」「掌公墓之地,辨其兆域而為之圖」;「夏官司馬·司險 」 「掌九州之圖,以周知其山林川澤之阻,而達其道路」;「夏官司馬·職方氏」「掌天下 之 圖,以掌天下之地,辨其邦國都鄙,四夷八蠻、七閩八貉、五戎六狄之人民,與其財用,九 谷六畜之數要」。1954年6月,我國考古工作者在江蘇丹徒縣煙墩山出土的西周初青銅器「 宜侯矢�」底內刻鑄的120字銘文有兩處談到地圖,即「武王、成王伐商圖」和「東國圖 」。該 文記載周康王根據這兩幅地圖到了宜地,舉行納土封侯的冊命儀式。曰:「唯四月辰在丁未 ,王者武王遂省、成王伐商圖,遂省東或(國)圖。王立(位)於宜,內(納)土,南鄉(向)。王 令虞侯曰:『繇,侯於宜。』」據考證,該圖成於公元前1027年或稍晚。這些記載足以說明 ,我國西周時期已有土地圖、軍事圖、政區圖等多種地圖,並在戰爭、行管、交通、稅 賦 、工程等多方面得到應用。這些地圖顯然已經脫離了原始地圖的階段,具有了確切的科學概 念。只可惜我國至今還沒有見到過這些地圖實物,有待地下考古的發現。
編輯本段類型
(1)按其區域范圍分為:世界圖、半球圖、大洲圖、大洋圖、大海圖、國家(地區)圖、省區圖、市縣圖等。
(2)按其專題學科分為:自然地圖、人口圖、經濟圖、政治圖、文化圖、歷史圖。
(3)按其具體應用分為:參考圖、教學圖、地形圖、航空圖、海圖、海岸圖、天文圖、交通圖、旅遊圖等。
(4)按其使用形式分為:掛圖、桌面圖、地圖集(冊)等。
(5)按其表現形式分為:縮微地圖、數字地圖、電子地圖、影像地圖等。
(6)按其印刷開本分為:16開、8開、4開,對開,全張、兩全張、三全張、四全張,九全張。
(7)按地圖分類:地圖集,電子地圖,三維地圖,衛星地圖,影像地圖等。
按照地圖的內容,地圖可分為普通地圖、地形圖和專題地圖三種。普通地理圖(General Map)是以同等詳細程度來表示地面上主要的自然和社會經濟現象的地圖,能比較全面地反映出制圖區域的地理特徵,包括水系、地形、土質、植被、居民地、交通網、境界線以及主要的社會經濟要素等。它和地形圖的區別主要表現在:地圖投影、分幅、比例尺和表示方法等具有一定的靈活性,表示的內容比同比例尺地形圖概括,幾何精度較地形圖低。地形圖(Topographic Map)是指國家幾種基本比例尺(1:5千,1:1萬,1:2.5萬,1:5萬,1:10萬,1:25萬,1:50萬,1:100萬)的全要素地圖。它是按照統一的規范和符號系統測(或編)制的,全面而詳盡地表示各種地理事物,有較高的幾何精度,能滿足多方面用圖的需要,是國家各項建設的基礎資料,也是編制其它地圖的原始資料。專題地圖(Thematic Map)是著重表示一種或幾種自然或社會經濟現象的地理分布,或強調表示這些現象的某一方面特徵的地圖。專題地圖的主題多種多樣,服務對象也很廣泛。可進一步分為自然地圖和社會經濟地圖。
編輯本段地圖名詞解釋
比例尺
地圖上某線段的長度與實地相應線段的水平長度之比,稱為地圖的比例尺。其表現形式有數字比例尺、文字比例尺和圖解比例尺。比例尺大於和等於1:10萬的地圖,如1:10萬、1:5萬、1:2.5萬、1:1萬、1:5千等的地圖可稱為大比例尺地圖。比例尺小於1:10萬並大於1:100萬的地圖,如1:25萬、1:50萬等的地圖可稱為中比例尺地圖。比例尺小於和等於1:100萬的地圖,如1:100萬、1:250萬、1:600萬、1:2000萬等的地圖可稱為小比例尺地圖。
柵格圖
柵格圖是基於一套行列組成的方格數據模型,使用一組方格描述地理要素,每一個方格的值代表一個現實的地理要素。
柵格數據適合於做空間分析和圖象數據格式的存儲,不適合做不連續的數據處理。
矢量圖
矢量圖是基於直角坐標系統,用點、線、多邊形描述地理要素的數據模型或數據結構。每一個地理要素由一系列有順序的的x、y坐標描述,這些要素與屬性相結合。
大地測量與地圖制圖的基本原理
地球是一個自然表面極其復雜與不規則的橢球體,而地圖是在平面上描述各種制圖現象,如何建立地球表面與地圖平面的對應關系?為解決這一問題,人們引入大地體的概念。大地體是由大地水準麵包圍而成。大地水準面是假定在重力作用下海水面靜止時的平均水面,並設想此面穿過大陸與島嶼,連續擴展形成處處與鉛垂線成正交的閉合曲面。由於地殼內部物質密度分布不均勻,大地水準面也有高低起伏。雖然此高低起伏已經不大,比地球自然表面規則得多,但仍不能用簡單的數學公式表示。為了測量成果的計算和制圖的需要,人們選用一個同大地體相近的可以用數學方法來表達的旋轉橢球體來代替,簡稱地球橢球體。它是一個規則的曲面,是測量和制圖的基礎。地球自然表面點位坐標系的確定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地面點在地球橢球體面上的投影位置,採用地理坐標系;二是地面點至大地水準面上的垂直距離,採用高程系。
什麼是大地坐標系?
大地坐標系是大地測量中以參考橢球面為基準面建立起來的坐標系。地面點的位置用大地經度、大地緯度和大地高度表示。大地坐標系的確立包括選擇一個橢球、對橢球進行定位和確定大地起算數據。一個形狀、大小和定位、定向都已確定的地球橢球叫參考橢球。參考橢球一旦確定,則標志著大地坐標系已經建立。
什麼是54北京坐標系?
新中國成立後,很長一段時間採用1954年北京坐標系統,它與蘇聯1942年建立的以普爾科夫天文台為原點的大地坐標系統相聯系,相應的橢球為克拉索夫斯基橢球。到20世紀80年代初,我國已基本完成了天文大地測量,經計算表明,54坐標系統普遍低於我國的大地水準面,平均誤差為29米左右。
mapinfo地圖是美國mapinfo地圖公司的桌面地理信息系統軟體,是一種數據可視化、信息地圖化的桌面解決方案。它依據地圖及其應用的概念、採用辦公自動化的操作、集成多種資料庫數據、融合計算機地圖方法、使用地理資料庫技術、加入了地理信息系統分析功能,形成了極具實用價值的、可以為各行各業所用的大眾化小型軟體系統。mapinfo地圖 含義是「Mapping + Information(地圖+信息)」即:地圖對象+屬性數據。
1986年mapinfo地圖公司成立並推出了第一個版本—mapinfo地圖 for DOS V1.0及其開發工具MapBasic,此後又推出了DOS平台的2.0和3.0版。1995年底mapinfo地圖發布了mapinfo地圖 Professional,是一個以Windows 95和Windows NT為平台的桌面地理信息系統。目前該軟體的最新版本是mapinfo地圖 Professional 8.5及其系列軟體。
80西安坐標系
1978年4月在西安召開全國天文大地網平差會議,確定重新定位,建立我國新的坐標系。為此有了1980年國家大地坐標系。1980年國家大地坐標系採用地球橢球基本參數為1975年國際大地測量與地球物理聯合會第十六屆大會推薦的數據。該坐標系的大地原點設在我國中部的陝西省涇陽縣永樂鎮,位於西安市西北方向約60公里,故稱1980年西安坐標系,又簡稱西安大地原點。基準面採用青島大港驗潮站1952-1979年確定的黃海平均海水面(即1985國家高程基準)。
什麼是地心坐標系?
以地球的質心作為坐標原點的坐標系稱之為地心坐標系,即要求橢球體的中心與地心重合。人造地球衛星繞地球運行時,軌道平面時時通過地球的質心,同樣對於遠程武器和各種宇宙飛行器的跟蹤觀測也是以地球的質心作為坐標系的原點,參考坐標系已不能滿足精確推算軌道與跟蹤觀測的要求。因此建立精確的地心坐標系對於衛星大地測量、全球性導航和地球動態研究等都具有重要意義。
WGS-84坐標系
WGS-84坐標系是一種國際上採用的地心坐標系。坐標原點為地球質心,其地心空間直角坐標系的Z軸指向國際時間局(BIH)1984.0定義的協議地極(CTP)方向,X軸指向BIH1984.0的協議子午面和CTP赤道的交點,Y軸與Z軸、X軸垂直構成右手坐標系,稱為1984年世界大地坐標系。這是一個國際協議地球參考系統(ITRS),是目前國際上統一採用的大地坐標系。
地圖投影
地圖投影是研究把地球橢球體面上的經緯網按照一定的數學法則轉繪到平面上的方法及其變形問題。地圖投影的方法有幾何法和解析法。幾何法是以平面、圓柱面、圓錐面為承影面,將曲面(地球橢球面)轉繪到平面(地圖)上的一種古老方法,這種直觀的透視投影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解析法是確定球面上的地理坐標與平面上對應點的直角坐標之間的函數關系。我國基本比例尺地形圖採用1:100萬地形圖,20世紀70年代以前一直採用國際百萬分之一投影(又稱改良都圓錐投影),現在改用正軸等角割圓錐投影。我國1:50萬和更大比例尺地形圖,統一採用高斯-克呂格投影。高斯-克呂格投影是橫軸等角橢圓柱投影。其原理是:假設用一空心圓柱橫套在地球橢球體上,使橢圓柱軸通過地心,橢圓柱面與橢圓體面某一經線相切;然後,用解析法使地球橢球體面上經緯網保持角度相等的關系,並投影到橢圓柱面上;最後,將橢圓柱面切開展成平面,就得到投影後的圖形。此投影由德國科學家高斯首創,後經克呂格補充,簡稱高斯投影。
地圖最大精度
視力正常的人的肉眼能分辨的圖上最短距離是0.1毫米。因此,相當於圖上0.1毫米的實地水平長度就是地圖上所能表示的最精密限度,稱為比例尺的最大精度。
下表為國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圖的最大精度: 比例尺 1:1萬 1:2.5萬 1:5萬 1:10萬 1:25萬 1:50萬 1:100萬
最大精度(m) 1 2.5 5 10 25 50 100
數字地圖
數字地圖是存儲在計算機的硬碟、軟盤、光碟或磁帶等介質上的,地圖內容是通過數字來表示的,需要通過專用的計算機軟體對這些數字進行顯示、讀取、檢索、分析。
柵格地圖(DRG)
數字柵格地圖(DRG)是紙質地圖的柵格數字化產品。每幅圖經掃描、集合糾正、圖幅處理與數據的壓縮處理,形成在內容、精度和色彩上與地圖保持一致 的柵格文件。
什麼是數字線劃地圖(DLG)
數字線劃地圖(DLG)是以矢量數據格式形成的數字地圖。這種地圖能進行空間信息的分層與疊加,提取屬性數據,根據矢量對象查詢屬性或根據屬性查詢矢量對象,數據易於更新與編輯和創建專題屬性和繪制專題地圖等。
數字高程模型(DEM)
數字高程模型(DEM)是區域地面高程的數字表示,是建立在地圖投影平面上規則格網點的平面坐標(x,y)及其高程(z)數據集,是地理信息系統賴以進行分析的核心數據系統。DEM的水平間隔可隨地貌類型的不同而改變,根據 不同的高程精度,可分為不同等級產品。目前,世界主要發達國家紛紛建立了覆蓋本國的數字高程模型系
數字正射影像(DOM)
數字正射影像(DOM)是利用數字高程模型對掃描處理的數字化的航空相片或遙感圖像(單色或彩色),經逐個像元糾正,再進行影像鑲嵌,根據圖幅范圍剪綵生成的影像數據。一般帶有公里格網、圖廓整飾和注記的平面圖。
編輯本段地圖的重要性
相鄰國家之間,常有不斷的矛盾,其中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國土邊界的爭議。為了保持國與國之間的長期和睦平等關系,必需嚴格劃定國家之間的界線。劃定國界需要有憑證,這就是國與國之間簽訂邊界條約的重要附件——邊界地圖。邊界地圖以精確的大比例尺地圖為基礎,圖上標明沿邊界上每一個界樁的精確經緯度,達到「秒」數,並以連接界樁之間的界線,確定為邊界法定線。在實際地面上,有的界樁之間並無阻攔,如鐵絲網、壕溝之類;有的則是阻隔嚴峻,有寬而高的筒狀鐵絲網,還在內側建有公路,用於巡查越境者;有的則以天然的河流或山脊為界。在簽訂了邊界條約並有邊界地圖作為版圖憑證以後,國家的國土完整性、庄嚴性有了保障,然後就能依照國際法行事,邊界國雙方人員不得越雷池一步,並可對越境者繩之以法。雙方往來必須通過指定的通道口,不能隨意穿越邊界。
國家之間有邊界地圖。在國內行政區轄以及不同單位、部門所屬的土地也有境界圖和地籍圖。城市裡寸土寸金,需要建「土地檔案,每一平方米的土地使用權,都要劃定屬主。在社會主義國家,土地雖屬國家所有,但使用者對使用的每一平方米的土地,仍需交納土地使用費。因此,土地管理部門要編制土地地籍圖,掌握土地使用對象的使用面積。遇有變動,就要進行調整,重新劃定使用面積和使用者;遇有土地爭議,則以地籍圖為憑證。這種地籍圖,我國古已有之,當時稱魚鱗圖。在春秋時代,孔子就曾任過土地管理員。今天,土地管理部門責任重大,對國家每平方土地的使用和構成都要進行嚴格監督。
編輯本段附:我國基本比例尺地形圖如何分幅與編號
為了保管和使用方便,我國對每一種基本比例尺地形圖的圖廓大小都做了規定,每一幅地形圖給出了相應的號碼標志,這就是地形圖的分幅與編號。地形圖分幅有兩種方法:一是矩形分幅,一是經緯線分幅,我國採用經緯線分幅。
1991年前我國基本比例尺地形圖分幅與編號系統是一1:100萬地形圖為基礎,延伸出1:50萬、1:25萬、1:10萬三種比例尺;在1:10萬地形圖基礎上又延伸出兩支:第一支為1:5萬及1:2.5萬比例尺;第二支為1:1萬比例尺。1:100萬地形圖採用行列式編號,其它六種比例尺的地形圖都是在1:100萬地形圖的圖號後面增加一個或數個自然序數(字元或數字)編號標志而成。
1:100萬地形圖的分幅和編號是國際上統一規定的,從赤道起向兩極緯差每40為一列,將南北半球分別分成22列,依次以字母A、B、C、D……V表示;由經度180o起,從西向東,每經差6o為一行,將全球分成60行,依次用數字1、2、3、4……60表示,採用「橫列號-行號」編號表示。
1991年我國制定了《國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圖分幅和編號》的國家標准,自1991年起新測和更新的地形圖,照此標准進行分幅和編號。
編輯本段地圖起源和古代地圖
約公元前2500年製作在粘土片上的古巴比倫地圖(用簡單方法表示山脈、四個城鎮、入海河道及地形特徵),是現存最古老的地圖。
中國夏禹時鑄造了九鼎圖;《周禮》中有「天下地圖」、「土地地圖」、「金玉錫石之圖」等記載。公元前168年繪在帛上的地形圖、駐軍圖和城邑圖是我國現存最早實測地圖。
希臘的托勒密(公元90--168年)是第一個用普通圓錐投影繪制地圖的人。
中國西晉裴秀(公元223--271年)編制了《禹貢地域圖》和《地形方丈圖》,並總結了「制圖六體」。唐賈耽(公元729--805年)用朱墨二色分示古今地名編制的《海內華夷圖》傳世500年。北宋沈括(公元1031--1095年)編制「二寸折百里」的《天下州縣圖》二十幅,是當時最佳全國地圖。元代朱思本(公元1273--1333年)繪制了長寬各7尺的全國地圖《輿地圖》二卷。
編輯本段電子地圖的興起以及未來發展趨勢
進入新世紀以來,隨著互聯網的不斷普及,地圖已經從紙上走到了互聯網和個人電腦甚至手持設備裡面。如今,人們可以很容易的在電子地圖裡面搜索感興趣的地點,行車線路和公交線路等,大大方便了地圖使用者。除了傳統的地理信息服務,各大地圖和內容提供商還研發了基於電子地圖的許多有趣應用。如今,電子地圖已經越來越多的成為人們一個常用工具。
可以預計在將來,電子地圖將集成更多的應用,並且更多的應用3D技術和衛星技術,讓人們的出行和日常生活更方便。
PS,詳解利用比例尺怎麼計算距離:根據地圖上的比例尺,可量算任意兩地之間的直線距離。具體方法是:先看好比例關系,在兩處兩地的圖上距離(厘米),然後根據比例尺算出實際距離。例如:比例尺是「6百萬分之一」,即圖上1厘米的距離代表實際上六百萬厘米,即60千米:若兩處圖上距離為5厘米,則兩地實際距離為:60千米×5=300千米。
比例尺的大小:由於比例尺是分式,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也就是說,圖上1厘米代表的實際距離越長,比例尺的值越小。如1:1000的比例尺大於1:100000的比例尺。
同樣圖幅的地圖,比例尺較大的,表示的范圍較小,但內容詳盡:比例尺較小的,表示的范圍較小,但是內容較簡略。
根據繪制的內容要求不同,可選擇相應的比例尺,如繪制學校平面圖或一個社區的平面圖,一定要選用大比例尺,而繪制一張中國或者亞洲的地圖則一定要用小比例尺。

⑵ 地理的地形圖分別是什麼樣子的

地圖分好多的 政治地圖 規劃地圖 交通旅遊地圖 分層設色地形圖 衛星雲圖等

⑶ 什麼是地理圖像

地理圖像是表示地理事物的,反映地理現象的圖像。 地理圖像的分類 一、區域圖 二、等值線圖 三、示意圖 一、區域圖 區域圖是高考中最常用的地理圖像。通常是以政區圖為基礎,包含了該區域的經緯網、海陸分布、山脈河湖、資源物產、交通城市等要素的綜合地圖。對區域圖的解讀,重點在於根據圖中所提供的信息准確地確定區域位置。

⑷ 圖例里的符號是什麼意思地理書上的

地圖圖例是地圖上表示地理事物的符號,比如山脈、河流、城市、鐵路等,是地圖上各種符號和顏色所代表內容與指標的說明。圖例集中於地圖一角或一側。
例如1∶4000000《中國地形圖》(地圖出版社,1982),它的圖例是這樣的:首都用紅色五角星表示,省、市、自治區政府駐地用紅色圓形表示,其他城鎮分別用大小不等的藍色圓圈表示;國界、省界、地區界分別用粗細不一、間隔不等的虛點線表示;鐵路用黑白相間的線段表示;公路用紅色單線表示;河流用由細到粗的藍色單線表示;山峰用黑色三角形表示,等等。還有一些地圖,專門表示各種自然條件、工業分布等。在這些圖上,也必然有相應的圖例,說明某種符號代表某種森林,某種符號代表某種礦產,某種符號代表某種工業,等等。

⑸ 地理幾種圖分別是什麼

是比例尺圖嗎?
地圖上的比例尺-地圖分類

地圖的分類,系指按照不同的標志將地圖劃分成各種類型。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文明的進步,人們對客觀世界認識的不斷深化,地圖內容的選題范圍愈來愈廣泛,因而地圖的品種愈來愈多,數量愈來愈大。為了便於組織地圖生產,地圖的保管、使用和快速檢索,幫助讀者了解各類地圖的性質、用途及其規律性,進一步研究地圖,有必要對地圖進行科學的分類。
地圖分類的標志很多,主要有地圖內容(主題)、比例尺、制圖區域范圍、用途和使用方式等。其中最主要的分類標志是地圖內容和制圖區域范圍;在其它條件相同時,比例尺對確定地圖內容的完備性、詳細性和精確性方面起著重要作用,因此亦為一項重要的分類標志。
(一)地圖按內容分類
地圖按所反映自然和社會經濟現象等內容的種類、性質和完備程度,分為普通地圖和專題地圖兩大類型,且各自又可細分出若乾子類。
(1)普通地圖
普通地圖,是以相對均衡的詳細程度表示制圖區域內各種自然和社會經濟現象的地圖。其基本內容有水系、地貌、土質植被、居民地、交通線、境界等六大地理要素,此外還表示測量控制點、獨立地物、管線與垣柵等要素。這類地圖的特點是著重描繪地區輪廓、地面起伏形態、自然狀況和人類活動的成果。普遍地圖是最常見的一種地圖,應用很廣泛,具有很高的通用價值,常為社會各部門所使用,廣泛用於經濟建設、國防建設和科學文化教育等方面。主要供研究地域的基本情況、各地理要素的相互關系和分布規律,同時也是製作專題地圖的地理底圖。
①平面圖不考慮地球曲率影啊,把小塊地區的地球表面(水準面)當作水平面,將地面上的地物按鉛垂線投影到水平面上,用縮小的相似圖形表示其平面位置及其相互關系所測繪的地圖,稱平面圖。平面圖的顯著特點是涵蓋的實地范圍很小,比例尺很大,一般大於1∶5000,在一幅圖內比例尺處處相同。為工程施工和編制詳細現劃用圖。
②地形圖在平面圖紙上既表示制圖區域地物的平面位置,又用特定符號表示其地貌形態的地圖,稱地形圖。對較大制圖區域,因考慮地球曲率影響,需要採用一定的地圖投影,按一定的精度要求測繪其地物和地貌,用圖解圖形或符號表示。地形圖的特點是地圖比例尺構成系列,一般由1∶500至1∶100萬,其中<1∶5000的地形圖圖上各處比例尺不完全相等;多為實測的或據實測地圖編繪而成的;具有統一的大地控制基礎、有統一採用的地圖投影和分幅編號系統;在生產過程中均嚴格按照測圖規范、編圖規范和圖式進行作業;詳細而精確地表示地面各要素;便於在圖上進行量測和野外實地使用。地形圖為國家各項建設的規劃設計與施工、軍事指揮和科學參考用圖,亦是製作其它地圖的基本資料。地形圖是普通地圖的典型作品。
③地理圖以高度概括的形式反映廣大制圖區域內最主要的地理要素和區域的重要特徵的地圖,稱地理圖。地理圖的特點是涵蓋實地范圍很大,常常為一個流域、一個國家、一個大洲或全球;比例尺很小,未成系列,一般為<1∶00萬至1∶1000萬不等,視需要而擇定;沒有統一的地圖投影和分幅編號系統,圖面上投影變形較大;地圖幅面的大小參差懸殊。多用於研究區域的自然地理和社會經濟的一般情況,了解其概貌,故又稱一覽圖。
(2)專題地圖
專題地圖是以普通地圖為地理基礎,著重表示制圖區域內某一種或幾種自然或社會經濟現象的地圖。這類地圖的顯著特點是,作為該圖主題的專題內容予以詳盡表示,其地理基礎內容則視主題而異,有選擇地表示某些相關要素,因此專題地圖的內容是由地理基礎和專題要素兩部分構成。在地圖領域中,專題地圖發展得最活躍、最迅速,地圖的品種愈來愈多,層出不窮,表示的對象十分廣泛,涉及到人類社會的各個領域。根據專題內容的性質,可劃分為以自然地理要素為主題內容的自然地理圖、以社會經濟要素為主題內容的社會經濟地圖和包容上述兩類專題地圖之外的各種專題地圖的其它專題地圖(又稱工程技術圖)三類;各類又可以分出若干種專題地圖。
(3)普通地圖與專題地圖的實質區別
普通地圖與專題地圖的異同,關鍵不在於形式,而在其內容。在表現形式上,它們可能都用了某些表示方法、符號或顏色,但在內容上,它們始終是迥異的。前者依制圖區域的地理特徵,以相對均衡的詳細程度表示制圖區域的六大類地理要素,以再現制圖區域的地理全貌,顯示的是整體地理環境的區域差異;而後者,則依其某種特定用途,擇取制圖區域的某一種或幾種相關地理要素為其主題內容,其它地理要素皆概略或不予表示,顯示的僅是制圖區域某一地理特徵的區域差異。
(二)地圖按制圖區域分類
地圖按涵蓋的制圖區域分類,其分類標志有多種,採用不同的分類標志,就有相應的種類。
(1)、按區域范圍大小分,有全球地圖、月球地圖、世界地圖、半球地圖、大洋地圖、大洲地圖、分國地圖、省(區)地圖、縣市地圖、鄉鎮地圖等。
(2)按自然區域劃分,如世界基本地理圖、歐亞大陸地圖、太平洋地圖、鄱陽湖地圖、青藏高原地圖、黃淮海平原地圖、長江流域地圖、四川盆地地圖、准噶爾沙漠地圖、黃土區地貌類型地圖、雲南自然區劃地圖等。
(3)按政治行政區域劃分,如世界政區地圖、中國政區地圖、台灣省政區地圖、江寧縣政區地圖、馬集鄉(鎮)政區地圖等。
(4)按經濟區劃分,如上海經濟區地圖、徐海經濟區地圖等。
(三)地圖按比例尺分類
地圖按比例尺分為大比例尺地圖、中比例尺地圖、小比例尺地圖三類,這是區別地圖內容詳略、精度高低、可解決問題程度的,為人們常用的一種分類方法。鑒於各個國家、國內各個部門對地圖精度的要求和實際使用的情況不盡相同,因而對地圖比例尺大小的概念有所不同,以普通地圖為例,其相對性表現為:
(1) 在建築和工程部門,地圖按比例尺劃分為:
大比例尺地圖:1∶500、1∶1000、1∶2000、1∶5000和1∶1萬的地圖;
中比例尺地圖:1∶2.5萬、1∶5萬、1∶10萬的地圖;
小比例尺地圖:1∶25萬、1∶50萬、1∶100萬的地圖。
(2) 在其它各部門,地圖按比例尺劃分為:
大比例尺地圖:≥1∶10萬的地圖;
中比例尺地圖:<1∶10萬、>1∶100萬的地圖;
小比例尺地圖:≤1∶100萬的地圖。
(3) 國家測繪部門將1∶5000、1∶1萬、1∶2.5萬、1∶5萬、1∶10萬、1∶25萬、1∶50萬和1∶100萬八種比例尺地形圖規定為國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圖,簡稱基本地形圖,亦稱國家基本圖,以保證滿足各部門的基本需要。其中:
大比例尺地形圖:1∶5000至1∶10萬的地形圖;
中比例尺地形圖:1∶25萬和1∶50萬地形圖;
小比例尺地形圖:1∶100萬地形圖。
在專題地圖中,按比例尺分類亦有類似的細分方法及其相對性。
(四)地圖按用途分類
地圖按其實際用途,可以分為軍用圖、民用圖、教學圖、航空圖、航海圖、交通圖、旅遊圖、規劃圖、郵政通訊圖、參考圖等類型。在此基礎上還可以再細分,例如參考圖可以再分為科學參考圖和一般參考圖,《中華人民共和國普通地圖集》即為科學參考地圖,《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集》即為一般參考地圖。
(五)地圖按使用方式分類
地圖按其使用方式,可分為桌圖、掛圖、屏幕圖和攜帶圖四種。
(1)桌圖:放在桌面上供在明視距離內閱讀的地圖,如地形圖和地圖集等;
(2)掛圖:張掛在牆壁上,供人近距離閱讀的宣傳展覽掛圖和供人遠距離閱讀的教學掛圖等;
(3)屏幕圖:用電子計算機控制的電視屏幕圖,如電視天氣預報地圖等;
(4)攜帶圖:隨身攜帶,供外行隨時查閱的地圖,如袖珍地圖冊、綢質地圖或折疊得小巧的旅遊地圖等。
(六)地圖按其它標志分類
(1)地圖按其感受方式,分為視覺地圖、觸覺地圖(盲文地圖)。
(2)地圖按其結構,分為單幅圖、多幅圖、系列圖和地圖集等。
(3)地圖按其圖型,分為線劃地圖、影像地圖、數字地圖。
(4)地圖按其印色數量,分為單色圖、彩色圖。
(5)地圖按其歷史年代,分為古代地圖、近代地圖和現代地圖。
(6)地圖按空間信息數據可視化程度,分為實地圖和虛地圖兩種。實地圖即為空間信息數據可以直接目視到的地圖,如包括線劃地圖和影像地圖在內的慣用的傳統地圖作品;虛地圖是空間信息數據存貯在人腦或電腦中目視不到的地圖,其中存入人腦的地圖稱為心象地圖,依一定格式存入電腦的稱為數字地圖。
(7)地圖按其顯示空間信息的時間特徵,分為靜態地圖和動態地圖兩種。慣用的傳統地圖都是靜態地圖,它是現實的瞬間記錄;動態地圖是反映空間信息歷時變化,連續呈現的一組地圖,生動地表現出地理環境的時間變化或發展趨勢。
地圖的分類,因分類標志很多,考慮問題的角度不一,而具有很大的相對性,一幅地圖可以歸為這一類,也可以歸為另一類,例如1∶10萬比例尺地形圖,既屬於普通地圖,又屬於桌圖;在工程部門稱之中比例尺地圖,在科研和軍事等部門卻又稱為大比例尺地圖。因此,在進行地圖分類時仍需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⑹ 地理圖例表示什麼

集中於地圖一角或一側的地圖上各種符號和顏色所代表內容與指標的說明。有些地圖集還有圖例專頁。是識別地圖內容的主要工具。圖例內容由地圖主題及其表現形式和表示方法決定。但其本身應內容完整,結構嚴謹;符號和顏色的含義要明確,命名應科學、簡練、通俗,便於理解和記憶。圖例的編排要合乎邏輯。在地形圖、普通地圖上,編排次序一般為居民地、交通、境界、水系、地貌、植被土質等。在專題地圖上,應先主後次,先排第一層平面,然後安排第二、三層平面的內容。類型圖、區劃圖等圖例排列應根據一定的分類體系和分級順序。表示自然要素質量特徵的,一般先安排地帶性,後安排非地帶性類型,水平地帶類型一般從北到南按順序排列,垂直地帶類型從高到低排列。凡反映時代年齡和發育程度的地圖均由新到老、由發育不成熟到成熟順序排列。表示數量分級的圖例,一般由小到大、由低到高順序排列。當制圖對象嚴格按2種指標劃分類型時,圖例如用表格式排列組合,更能直觀地體現其分類原則和指標

⑺ 地圖的圖列和注記分別是什麼表示意思區別在哪

圖例是地圖上表示地理事物的符號。

在地圖上表示地理環境各要素,比如山脈、河流、城市、鐵路等所用的符號叫做圖例。這些符號所表示的意義,常註明在地圖的邊角上。圖例是表達地圖內容的基本形式和方法,是現代地圖的語言,是讀圖和用讀所藉助的工具。

地圖符號一般包括各種大小、粗細、顏色不同的點、線、圖形等。符號的設計要能表達地面景物的形狀、大小和位置,而且還能反映出各種景物的質和量的特徵,以及相互關系。因此圖例常設計成與實地景物輪廓相似的幾何圖形。 注記是在地圖上表示地理事物的名稱和山高水深等的數字。

在地圖上起說明作用的各種文字、數字,統稱注記。注記常和符號相配合,說明地圖上所表示的地物的名稱、位置、范圍、高低、等級、主次等等。注記也屬廣義的地圖符號系統的一部分。

(7)地理圖形分別表示什麼擴展閱讀:

地圖圖例是地圖上表示地理事物的符號,是地圖上各種符號和顏色所代表內容與指標的說明,集中於地圖一角或一側。圖例應符合完備性和一致性的原則。

圖例具有雙重任務,在編圖時作為圖解表示地圖內容的准繩,用圖時作為必不可少的閱讀指南。它有助於用戶更方便的使用地圖、理解地圖內容。

在地圖上表示地理環境各要素,比如山脈、河流、城市、鐵路等所用的符號叫做圖例。這些符號所表示的意義,常註明在地圖的邊角上。圖例是表達地圖內容的基本形式和方法,是現代地圖的語言,是讀圖和用讀所藉助的工具。

地圖符號一般包括各種大小、粗細、顏色不同的點、線、圖形等。符號的設計要能表達地面景物的形狀、大小和位置,而且還能反映出各種景物的質和量的特徵,以及相互關系。因此圖例常設計成與實地景物輪廓相似的幾何圖形。

認識功能

作為表達空間現象一種主要的圖形形式,其認知功能表現為以下四個方面:

1.可以組成整體、全局的概念,也就是確立地理信息明確的空間位置。

2.獲得物體所具有的定性及定量特徵。

3.建立地物與地物或現象與現象間的空間關系。

4.易於建立正確的空間圖像。

模擬功能

概念模型是對實體的一種概括與抽象,它又可分為形象模型與符號模型。

形象模型是運用思維能力對客觀存在進行的簡化與概括。

符號模型是運用符號和圖形對客觀存在進行簡化和抽象的過程。

地圖是一種形象-符號模型。

作為一種時空模型,地圖在科學預測中發揮重要作用,如氣象預報、災害性要素的變遷及過程預測。

⑻ 在地理的地圖圖例中,■▲▂ 分別是什麼意思

■是煤礦; ▲是鐵礦; ▂是銅礦; 是金礦。

希望採納

⑼ 什麼是地理圖地理圖和專題地圖有何區別

地形圖——表示地表上的地物、地貌平面位置及基本的地理要素且高程用等高線表示的一種普通地圖。 地形圖(topographic map)指的是地表起伏形態和地物位置、形狀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圖。具體來講,將地面上的地物和地貌按水平投影的方法(沿鉛垂線方向投影到水平面上),並按一定的比例尺縮繪到圖紙上,這種圖稱為地形圖。如圖上只有地物,不表示地面起伏的圖稱為平面圖。
你問的地理圖指的是什麼,是地理學中常見到一般地圖嗎?能具體點嗎?(另外地理圖也是一專有名詞,可以表示宋代的一個石刻)

⑽ 地理圖上的黃色部份表示什麼

土黃色代表山地、高原,褐色也代表高原,平原是綠色的,沙漠的話好像是用大片的黑點來表示的吧。如果你要區分高原和山地,高原一般是面積廣闊、連成一片的,而山地一般是線形或者弧形的。

閱讀全文

與地理圖形分別表示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7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7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