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春夏秋冬的地理分布是什麼
1.熱帶雨林氣候帶,全年皆夏,年平均氣溫在28℃左右。
2.薩瓦納氣候帶,干濕季明顯交替,以北半球為例,每年11月到第二年4月,信風控制,盛行熱帶大陸氣團形成乾旱少雨的乾季;5~10月,赤道低氣壓控制,盛行赤道氣團,形成悶熱多雨的濕季。
3.熱帶季風氣候帶,一年分成旱雨兩季,每年6~9月,夏季風(西南季風)來臨,形成高溫多雨的雨季;10月到第二年5月,冬季風(東北季風)來臨,降水明顯減少,形成旱季。
4.南極洲由於緯度高,地勢高等原因,氣候酷寒,冰川廣布。但也有—個相對高溫期,其平均溫仍在0℃以下,實際上是全年長冬。
5.北冰洋地區由於緯度高,全年嚴寒,皆為冬季。
6.溫帶四季分明,一年中春暖、夏暑、秋涼、冬寒相當分明。但由於溫帶跨緯度多,從低緯到高緯,太陽高度和晝夜長短變化大,四季的長短亦有不同,從低緯的夏長冬短逐漸過渡到高緯的冬長夏短。
B. 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情況
七大洲:亞洲、非洲、歐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南極洲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亞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全稱亞細亞洲,其含義是「日出」。其英文「Asia」。
歐洲:全稱是歐羅巴洲,英文「Europe」。
美洲:又叫阿美利加洲。
非洲:全稱是阿非利加洲,其英文是「Africa」。
大洋洲:是世界上最小的洲,總面積879萬平方千米。它由澳大利亞大陸、塔斯馬尼亞島、紐西蘭南北二島、新幾內亞島以及太平洋中的美拉尼西亞、密克羅尼西亞、波利尼亞等三大群島,共1萬多個島嶼組成。
南極洲:即南極的大陸。
太平洋:世界第一大洋。
大西洋:世界第二大洋。
印度洋:世界第三大洋。
北冰洋:英文名Ardie Ocean,北冰洋一詞源於希臘語
C. 中國地理分布比如說像什麼華東地區華北地區等這些地
1、華東地區(包括山東、江蘇、安徽、浙江、福建、上海);
2、華南地區(包括廣東、廣西、海南);
3、華中地區(包括湖北、湖南、河南、江西);
4、華北地區(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
5、西北地區(包括寧夏、新疆、青海、陝西、甘肅);
6、西南地區(包括四川、雲南、貴州、西藏、重慶);
7、東北地區(包括遼寧、吉林、黑龍江);
8、台港澳地區(包括台灣、香港、澳門).
D. 中國四大地理區域是什麼
中國四大地理區域即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
其中,秦嶺、淮河一線是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分界線。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為北方地區和西北地區的分界線。我國青藏地區和西北地區,北方地區,南方地區的分界線,大致以第一級階梯和第二級階梯的分界線。
我國的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在地形、氣候、河流流量和植被類型等方面均有明顯差異;受自然環境的影響,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人們,在生產方式、生活習慣、文化傳統等方面也有很大差異。
影響因素:界線A,(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主導因素是季風與非季風的分界線和400mm年等降水量線;界線B,(秦嶺—淮河):大致與1月份0℃等溫線、800mm年等降水量線重合;主導因素是氣候(氣溫、降水)。
界線C:主導因素是地形地勢,即第一階梯和第二階梯的分界線(昆侖山脈—祁連山脈—橫斷山脈)
(4)什麼地理分布擴展閱讀
根據我國經濟社會加速發展的新形勢,全國分為四大經濟區域:東部地區、東北地區、中部地區和西部地區。各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內容為:西部開發、東北振興、中部崛起、東部率先發展。
東北地區(黑龍江省、吉林省、遼寧省、內蒙古自治區東部的呼倫貝爾市、興安盟、通遼市、赤峰市、錫林郭勒盟)
中部地區(山西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
東部地區(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東省、江蘇省、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廣東省、海南省)
西部地區(重慶市、四川省、廣西壯族自治區、貴州省、雲南省、陝西省、甘肅省、內蒙古自治區西部、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青海省、西藏自治區)
E. 中國地理分布 比如說像什麼 華東地區 華北地區等 這些地區是怎麼劃分的、包括哪些省市最好帶圖。謝
1、華東地區(包括山東、江蘇、安徽、浙江、福建、上海);
2、華南地區(包括廣東、廣西、海南);
3、華中地區(包括湖北、湖南、河南、江西);
4、華北地區(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
5、西北地區(包括寧夏、新疆、青海、陝西、甘肅);
6、西南地區(包括四川、雲南、貴州、西藏、重慶);
7、東北地區(包括遼寧、吉林、黑龍江);
8、台港澳地區(包括台灣、香港、澳門)。
F. 世界地理的分布特點
海陸分布有如下特點。
首先,陸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約佔北半球總面積的2/5;而在南半球陸地面積只佔1/5。在北半球的中、 高緯度,陸地分布幾乎連續不斷,最為寬廣;南半球的陸地在中、高緯度顯著收縮,南緯56°~65°之間,除一些島嶼外,幾乎全部為廣闊的海洋。但是,北半球的極地是一片海洋──北冰洋,南半球的極地卻是一塊大陸──南極大陸。
其次,各大陸的形狀都是北寬南窄,略呈倒三角形。除南極大陸外,所有大陸還南北成對分布:北美與南美、歐洲與非洲、亞洲和澳大利亞。每對大陸之間,形成范圍廣大的陸間海,島嶼星羅棋布。
另外,亞歐大陸東部邊緣環列著一連串花彩列島,形成向東突出的島弧,其外側則是一系列深邃的海溝。大西洋兩岸的輪廓互為對應,這一大陸的凸出部分能與另一大陸的凹進部分嵌合。
G. 中國的地理分布
地理分布,這個問題的回答可以寫上一本書,o(∩_∩)o...
就世界上而言,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就國內而言,分三個階梯,地形以山地為主,地勢總特徵為西高東低。
H. 時空分布\空間分布\地域分布\地理分布 的區別 概念 和 例子
時空分布 是時間和空間分布 例:春夏秋冬是時間 東西南北是空間
空間分布 是方位分布 例:東西南北
地域分布 是東北部 西南部 中部等
地理分布 是區域分布 例:華北地區 高原地區 西北地區
I. 什麼是地理分布
地理分布應該分為時間分布和空間分布兩部分,比如我國水資源時間分布為夏秋多,冬春少;空間分布為自東南向西北遞減。
J. 中國4大高原,4大盆地,3大平原,重要山脈的地理分布圖
中國4大高原,4大盆地,3大平原,重要山脈的地理分布圖如下:
中國最大的四個高原分別為:青藏高原、雲貴高原、黃土高原、內蒙古高原。它們集中分布在地勢第一、二級階梯上,由於高度、位置、成因和受外力侵蝕作用的不同,高原的外貌特徵也各異。中國陸地的主要地形即為高原和山地。
中國四大盆地指位於中國地勢第二階梯的三個內陸盆地和第一階梯的一個內陸盆地,是中國十大盆地里最知名的。傳統認識里,四大盆地是:新疆南部的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青海西北部的柴達木盆地及新疆北部准噶爾盆地。
東北平原,面積34萬平方公里,由三部分組成,即松花江、嫩江流域的松嫩平原、遼河流域的遼河平原。
中國三大平原:
華北平原,又稱黃淮海平原。西起太行山,東到海濱,北依燕山,南至淮河附近,與長江中下游相接,跨冀、魯、豫等省和京津兩市,為我國第二大平原。
長江中下游平原,跨鄂、湘、贛、皖、蘇、浙六省和上海市,主要由漢江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陽湖平原、蘇皖平原及長江三角洲等平原組成,為我國第一大平原。
中國重要山脈:
喜馬拉雅山脈:呈弧形分布在中國與印度、尼泊爾等國的邊境上,綿延2400多公里,平均海拔6000米,是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脈。主峰珠穆朗瑪峰海拔8848.13米,是世界最高峰。
昆侖山脈:西起帕米爾高原,東至中國四川省西北部,長達2500多公里,平均海拔5000-7000米,最高峰公格爾山海拔7719米。
天山山脈:橫亘在中國西北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中部,平均海拔3000-5000米,最高峰托木爾峰海拔7455.3米。
唐古拉山脈:位於青藏高原中部,平均海拔6000米,最高峰各拉丹冬峰,海拔6621米,是中國最長的河流?D?D長江的源頭。
秦嶺:西起甘肅省東部,東到河南省西部,平均海拔2000-3000米,主峰太白山海拔3767米。是中國南北之間一條重要的地理界線。
大興安嶺:北起中國東北部的黑龍江省漠河附近,南至老哈河上游,南北縱長1000公里,平均海拔1500米,主峰黃崗梁海拔2029米。
太行山脈:自北向南橫亘於黃土高原東部邊緣,南北長400多公里,平均海拔1500-2000米,主峰小五台山海拔2882米。
祁連山脈:綿亘於青藏高原東北邊緣,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祁連山主峰海拔5547米。
橫斷山脈:位於青藏高原東南部,西藏、四川和雲南三省區交界處,平均海拔2000-6000米,最高峰貢嘎山海拔7556米。
台灣山脈:縱貫台灣島東側,平均海拔3000-3500米,主峰玉山海拔3952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