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古代地理中「陰」指什麼「陽」又指什麼
陽是指山南、水(江河)北,陰是指山北、水南。如果記不住,你可以這樣想:陰山以南、長江以北是中國古代的繁華地區,所以是陽;陰山以北、長江以南是古人認為的不開化地區,所以是陰。
㈡ 地理上陰陽怎麼劃分
我國,古語雲:山南水北為陽,山北水南為陰。
山南水北為陽,「陽」及太陽光線照射到的地方。由於山峰是凸起於地面,而河谷是凹下於地面的,在我國大部分范圍內無太陽直射現象,一年中太陽光線都可以看作從南方射來,因此只有山的南面和河谷的北岸能被太陽光線照射;而山的北面和河谷的南岸都無法照射到太陽光線,因此就叫陰坡,及「山北水南為陰」。
理解這個意思後,其餘任何地方的南北坡及陰陽坡就都可以進行推導了,主要是看太陽光線與地形的關系。
㈢ 陰陽怎麼區分
陰陽是中國古代先賢創立的哲學范疇。一種本源論(本體論),有先天陰陽與後天陰陽之分。古人仰觀、俯察取類比象,將自然界中各種對立又相聯的現象,如天地、日月、晝夜、寒暑、男女、上下等抽象歸納出「陰陽」的概念。
在宇宙自然界,事物的形成規律亦確是如此。天之陽炁下降,地之陰炁上升,陰陽二炁交感,化生出萬物,並形成雨霧、雷電、雨露、陽光、空氣,相互交感,生命體方得以產生。所以,如果沒有陰陽二炁的交感運動,就沒有自然界,就沒有生命。可見,陰陽交感又是生命活動產生的基本條件。
陰陽對立即指世間一切事物或現象都存在著相互對立的陰陽兩個方面,如上與下、天與地、動與靜、升與降等等,其中上屬陽、下屬陰,天為陽、地為陰,動為陽、靜為陰,升屬陽、降屬陰。而對立的陰陽雙方又是互相依存的,任何一方都不能脫離另一方而單獨存在。如上為陽、下為陰,而沒有上也就無所謂下;熱為陽、冷為陰,而沒有冷同樣就無所謂熱。所以可以說,陽依存於陰,陰依存於陽,每一方都以其相對的另一方的存在為自己存在的條件,這就是陰陽互感。
陰,《說文解字》曰:「暗也,水之南、山之北也」,《說文系傳》曰:「山北水南,日所不及」。案:這是從天地這一宏觀角度論陰陽。天地是古人類所知的最大的陰陽實體。從最大的陰陽實體論陰陽性質,有大陰陽囊括所有小陰陽的意思,也算高明之舉。但說不清楚何以陰在陽前,固定地稱「陰陽」,而非「陽陰」。難道是先有地後有天?這說不通。只有從天地的起源角度,才能說清楚何以陰在陽前。
陽,《說文解字》曰:「高明也。」《說文解字義證》:「高明也,對陰言也。」案:高者,天也;明者,日也。這還是從天地這一宏觀角度論陰陽。
㈣ 古代「陰陽」表示的地理方位是什麼
在古文中陰陽表示方位時,陽指山之南與水之北,陰指山之北與水之南。
陰陽原指日光向背,向日為陽,背日為陰。我國位於北半球,山水一般逞東西走向,山水相間,山之南與水之北向陽,故山南水北為陽,反之為陰。
陰陽哲理自身具有三個特點:統一、對立和互化。在思維上它是算籌(算數)和占卜(邏輯)不可分割的玄節點。自然界中生物的基因,人工智慧中的二進制都充分彰顯了陰陽的生命力。
(4)地理上的陰陽怎麼分別擴展閱讀:
陰陽相沖化萬物,世間萬物,皆有陰陽之道。即可從萬物萬事之間領悟到一絲陰陽之理。古人與後人都對其領悟,擁有不同的見解,因其萬物存於陰陽之道,所以古今在各個學術中都有其影。陰陽一詞,代表了很多的意思和道理,簡單籠統分為:陰陽對立,陰陽相沖,陰陽轉換。
㈤ 古代地理中劃分陰陽,山川河流的「陰」是指什麼
一般情況下,山南、水北為陽,山北、水南為陰。
我們位於北半球,太陽東升西落,光線最強烈的時候則是位於南面的時候,此時,山的南面、水的北岸,太陽都能曬到,很溫暖、整個人都暖洋洋的,與「陽」想對應,故稱「陽」;而水的南岸、山的北面,太陽照不到,很涼快甚至陰冷,與「陰」相對應故稱「陰」。
而能夠有這樣的規律,主要是為因為我國大都位於北回歸線以北,太陽照不到北面。而位於廣東的惠陽雖然位於北回歸線以南,但是也按照傳統的命名方式。
古代城市之所以有這么多帶著「陰陽」二字,也就說明他們大多位於山和水的附近。出現這種現象,純粹是因為山和水具有屏障作用,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
㈥ 什麼是陰陽,陰陽是如何劃分的
陰陽的概念,源自古代中國人民的自然觀。古人觀察到自然界中各種對立又相聯的大自然現象,如天地、日月、晝夜、寒暑、男女、上下等,以哲學的思想方式,歸納出「陰陽」的概念。早至春秋時代的易傳以及老子的道德經[1]都有提到陰陽。陰陽理論已經滲透到中國傳統文化的方方面面,包括宗教,哲學,歷法,中醫,書法,建築堪輿,占卜等。陰陽是"對立統一或矛盾關系"的一種劃分或細分,兩者是種屬關系.陰陽五行國學之本,看似簡單,卻知者甚少,知而能守其道者更是少之又少。
陰陽,代表一切事物的最基本對立面
陰 為寒,為暗,為聚,為實體化
陽 為熱,為光,為化,為氣化
陰中有陽,陽中有陰,沖氣以為和(像無形的氣分隔了陰陽,使其各居其位。)。
陰陽的位置是不斷變化,周而復始的。我們所能看見的事物為陰內陽外(這就是聚合生成陽居於上的正物質),反之則為反物質(類似黑洞),所有的事物都要符合陰陽的規律和結構,就像人出生(是聚合),然後死亡(消散),這就是陰陽的規律,而人體內陰陽失衡或陰陽所在的位置不對人就會生病。
這些就是陰陽真正的含意,也是據此所畫出的太極圖的根本意思所在。國學(醫、天文、地理、數術、哲學乃至各家經典)無不以此為基礎,並深刻影響了國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
㈦ 地理方位中,哪為陰,哪為陽
淮陰",":",",故山南水北為陽,山之南與水之北向陽;許慎《說文解字》:"陰,暗也;的地名,如,水南曰陰。"帶有"陰"江陰"在長江之南;在衡山之南。"在華山之北;水北為陽,山南為陽;衡陽",山北曰陰;水北曰陽;水之南,正是體現其地理方位陰陽原指日光向背,"漢陽"在淮水之南:",反之為陰。"轂梁傳·僖公廿八年》,"華陰"。
我國位於北半球,山水一般逞東西走向,山水相間;或"陽",山之北也。"李吉甫在《元和郡縣志》中進一步指出:"山南曰陽,向日為陽,背日為陰
㈧ 古代地理中劃分陰陽有一套理論其中表述山川河流的陰是指什麼
陰陽原指日光向背,向日為陽,背日為陰。我國位於北半球,山水一般呈東西走向,山水相間,山之南與水之北向陽,故山南水北為陽,山北水南為陰。
㈨ 地理上陰陽怎麼劃分如題,怎麼解釋江陰,也就是山南水
我國位於北半球,冬季太陽從南面照射。太陽能夠照射的那一面就是陽面。山南水北的意思是山地南側是太陽光可以照射到的,就是陽面。河流的北岸是太陽光可以照射到的,就是陽面。
㈩ 地理環境也分陰陽嗎什麼環境為陽,什麼環境為陰
山南水北為陽
山北水南為陰
因為中國位於北半球
以我們的視點來觀察太陽會是從東方升起經由南方最後落到西方
山的南面是向陽坡,山的北面是背光坡
南面的日照一定較北面充足
所以山南謂陽、山北謂陰
水的部分由於中國地形是西北高然後向東南漸低
河流在流動時會傾向於往東南方向流動
南岸較容易受到河水的侵蝕,形成南濕北乾的情形
故稱水北為陽、水南為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