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有多少個山脈
眾多高大雄偉的山脈按照不同走向構成了中國地形的「骨架」,並形成許多山系。山地延伸成脈狀即為山脈。中國的山脈眾多,大大小小的山脈主要有116個。
中國著名的大山脈有:喜瑪拉雅山、昆侖山、天山、唐古拉山脈、秦嶺、大興安嶺、太行山、祁連山、橫斷山等。
例如:
喜馬拉雅山脈:呈弧形分布在中國與印度、尼泊爾等國的邊境上,綿延2400多公里,平均海拔6000米,是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脈。主峰珠穆朗瑪峰海拔8848.13米,是世界最高峰。
昆侖山脈:西起帕米爾高原,東至中國四川省西北部,長達2500多公里,平均海拔5000-7000米,最高峰公格爾山海拔7719米。
天山山脈:橫亘在中國西北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中部,平均海拔3000-5000米,最高峰托木爾峰海拔7455.3米。
唐古拉山脈:位於青藏高原中部,平均海拔6000米,最高峰各拉丹冬峰,海拔6621米,是中國最長的河流。
秦嶺:西起甘肅省東部,東到河南省西部,平均海拔2000-3000米,主峰太白山海拔3767米。是中國南北之間一條重要的地理界線。
大興安嶺:北起中國東北部的黑龍江省漠河附近,南至老哈河上游,南北縱長1000公里,平均海拔1500米,主峰黃崗梁海拔2029米。
太行山脈:自北向南橫亘於黃土高原東部邊緣,南北長400多公里,平均海拔1500-2000米,主峰小五台山海拔2882米。
祁連山脈:綿亘於青藏高原東北邊緣,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祁連山主峰海拔5547米。
橫斷山脈:位於青藏高原東南部,西藏、四川和雲南三省區交界處,平均海拔2000-6000米,最高峰貢嘎山海拔7556米。
台灣山脈:縱貫台灣島東側,平均海拔3000-3500米,主峰玉山海拔3952米。
此外,還有黃山、泰山、華山、嵩山、衡山、恆山、峨眉山、廬山、武當山、雁盪山等名山。
山地延伸成脈狀即為山脈。山脈構成中國地理、中國地形和中國地勢的骨架,常常是不同地形區的分界,山脈延伸的方向稱作走向,中國山脈的分布按其走向可分為5種情況。
東西走向的山脈主要有3列(主要包括5條山脈):
北列為天山一陰山;中列為昆侖山—秦嶺;南列為南嶺。
東北—西南走向的山脈多分布在中國東部,主要也有3列(主要包括7條山脈):西列為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列為長白山—武夷山;東列為台灣山脈。
西北—東南走向的山脈主要分布在中國西部,著名山脈有兩條:阿爾泰山和祁連山。
南北走向的山脈主要有兩條,分布在西南和西北,分別是橫斷山脈和賀蘭山脈。
B. 中國地圖(要有山脈,高原,盆地,地形,國界,省界)
中國地圖如下:
中國地勢西高東低,復雜多樣,各類地形佔全國陸地面積的比例是:山地33.3%,高原26%,盆地18.8%,平原12%,丘陵9.9%。
地勢向海洋傾斜,一方面有利於海洋上濕潤氣流深入內地,形成降水;另一方面使許多大河滾滾東流,溝通了東西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內地的經濟聯系。
(2)地理中國地勢圖山脈有哪些擴展閱讀
中國省份的劃分
1、大致劃分
中國省份劃分線最初就是根據山川河流進行大致劃分的,唐朝根據山川河流把天下劃分十道。
河北道和河南道的劃分線就是黃河,因為古代車船州馬不便,所以古代老百姓也很少走動到遠方,人口流動性特別低。人口流動性低,那麼就會產生地方文化。
為了避免這種矛盾,所以就根據山川河流大致劃分了一下。
2、精細劃分
陝西的劃分就是精細劃分的縮影。陝西分三個組成部分,分別為:陝北、關中、漢中。關中是四塞之地,易守難攻而且還能自供自給,一度被稱為封建王朝首都。
但關中有一個缺點,那就是來自北方游牧民族的騷擾。為了解決河套地區的威脅,陝北被劃入陝西,這樣就有了緩沖帶,而且可以西出河套,山西等地也可以通過這里策應關中。
C. 中國山脈走向分布圖
中國山脈是指中國境內延伸成脈狀的山地。它是構成中國地理、中國地形和中國地勢的骨架,常常是不同地形區的分界,山脈延伸的方向稱作走向,中國山脈的分布按其走向可分為東西、東北、西北、南北、弧形5種。中國著名山脈有五嶽、佛教四大名山等。東西走向的山脈主要有3列(主要包括5條山脈):北列為天山一陰山;中列為昆侖山—秦嶺;南列為南嶺。
東北—西南走向的山脈多分布在中國東部,主要也有3列(主要包括7條山脈):西列為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列為長白山—武夷山;東列為台灣山脈。
西北—東南走向的山脈主要分布在中國西部,著名山脈有兩條:阿爾泰山和祁連山。
南北走向的山脈主要有兩條,分布在西南和西北,分別是橫斷山脈和賀蘭山脈。
弧形山系由幾條並列的山脈組成,由基本上東西走向轉為南北走向而與橫斷山脈相接,其中最著名的山脈為喜馬拉雅山,分布在中國與印度、尼泊爾等國邊界上,綿延2400多千米,平均海拔6000米,其主峰珠穆朗瑪峰,海拔為8844.43米,是世界最高峰。
D. 我國的主要山脈有哪些,並能說出它們的地理位置
我國的山脈主要有東西走向、東北—西南走向、南北走向、西北—東南走向等。
(1)東西走向的山脈:我國東西走向的山脈主要有三列:自北向南依次為:①天山——陰山;②昆侖山 ——泰山;③南嶺(讀我國地形圖,明確它們的位置)。其中秦嶺是劃分我國南方與北方的重要地理界線。
秦嶺南北的自然地理環境、社會經濟發展有著巨大的差異。
(2)東北——西南走向的山脈,我國東北——西南走向的山脈也有三列:自西向東,依次為①大興安嶺 ——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這一條線以西地形以高原、盆地為主,以東以平原、丘陵為主。②長白山脈——武夷山脈;③台灣山脈。三列山脈在地質歷史時期是受擠壓、隆起的褶皺山,在山脈之間的地帶大多為沉降帶,地質歷史上沉積了豐富的有機質,因此形成了煤、石油(氣)等礦產資源。
(3)南北走向的山脈主要有青藏高原東部邊緣的橫斷山脈、寧夏西部的賀蘭山等,其中橫斷山脈是由許多列南北走向的平行山脈組成。它們由北向南地勢逐漸降低,山高谷深、山河相間,極大地阻礙了東西交通。
(4)其它走向的山脈還有:西北——東南的山脈,如阿爾泰山脈(位於新疆北部、中蒙、中俄邊緣),祁連山山脈等;弧形山脈—喜馬拉雅山脈,喜馬拉雅山脈位於我國西南(中印、中尼邊境),它是由幾列平行排列的巨大山脈組成的山系。世界上海拔超過8000米的山峰大多集中於此,其中珠穆朗瑪峰海拔8848米,是世界最高峰。珠峰是極好的登山、旅遊、科考場所。
E. 中國主要山脈分布示意圖
中國山脈是指中國境內延伸成脈狀的山地。它是構成中國地理、中國地形和中國地勢的骨架,常常是不同地形區的分界,山脈延伸的方向稱作走向,中國山脈的分布按其走向可分為東西、東北、西北、南北、弧形5種。中國著名山脈有五嶽、佛教四大名山等。詳情
F. 讀一讀中國地形圖寫出所有山脈
(1)讀圖可得:A是秦嶺,B是大興安嶺,C是天山,D是橫斷山脈;
(2)E是青藏高原,該高原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
(3)F是塔里木盆地,位於天山以南,G是四川盆地,位於巫山以西;
(4)H是華北平原,瀕臨渤海和黃海;
(5)青藏高原位於第一階梯,塔里木盆地和四川盆地位於第二階梯,華北平原位於第三階梯;
(6)秦嶺、淮河一線的地理意義有:秦嶺、淮河一線是亞熱帶與暖溫帶分界線、是濕潤區與半濕潤區分界線、是亞熱帶季風氣候與溫帶季風氣候分界線等.
故答案為:
(1)秦嶺;大興安嶺;天山;橫斷山脈;
(2)青藏高原;
(3)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
(4)華北平原;
(5)FG;
(6)亞熱帶與暖溫帶分界線;濕潤區與半濕潤區分界線;亞熱帶季風氣候與溫帶季風氣候分界線.
G. 中國主要的山脈圖
中國主要的山脈圖如下:
東西走向的山脈主要有3列(主要包括5條山脈):
北列為天山一陰山;中列為昆侖山—秦嶺;南列為南嶺。
東北—西南走向的山脈多分布在中國東部,主要也有3列(主要包括7條山脈):西列為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列為長白山—武夷山;東列為台灣山脈。
西北—東南走向的山脈主要分布在中國西部,著名山脈有兩條:阿爾泰山和祁連山。
南北走向的山脈主要有兩條,分布在西南和西北,分別是橫斷山脈和賀蘭山脈。
(7)地理中國地勢圖山脈有哪些擴展閱讀:
一、山脈走向
1、東北—西南走向:台灣山脈、長白—武夷山、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2、東西走向:天山—陰山、昆侖山—秦嶺、南嶺
3、西北—東南走向:阿爾泰山、祁連山
4、南北走向:橫斷山脈
5、弧形山脈:喜馬拉雅山、岡底斯山、唐古拉山
二、主要山脈的重要意義
1、秦嶺——淮河,是中國亞熱帶和暖溫帶的分界線; 是中國 8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線經過地區; 是中國一月均溫 0℃等溫線經過地區,是中國積溫 4500℃經過地區,是中國濕潤地區與半濕潤地區分界線; 中國南方地區與北方地區分界線。
中國南方水田農業與北方旱地農業界線; 中國河流有無結冰期界線,江漢谷地與渭河平原界線,四川盆地與黃土高原的界線; 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和溫帶落葉闊葉林的界線;兩年三熟與一年兩熟制、水稻和小麥雜糧的界線; 長江水系與黃河水系的分界線。
2、大興安嶺,半濕潤地區與半乾旱地區分界線,4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線,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線,第二級階梯與第三級階梯分界線,內蒙古高原與東北平原分界線,內流區域與外流區域的分界線,傳統放牧區與傳統農耕區分界線,森林景觀與草原景觀界線,黑龍江省與內蒙古自治區界線。
3、昆侖山,第一級階梯與第二級階梯分界線,青藏高原與塔里木盆地界線,西北乾旱半乾旱區與青藏高寒區界線,青藏地區與西北地區界線,西藏藏族自治區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界線。
4、祁連山,暖溫帶與中溫帶界線,第一級階梯與第二級階梯分界線,青藏高原(柴達木盆地)與河西走廊界線,青藏高原與內蒙古高原界線,青海省與甘肅省界線。
5、天山,准噶爾盆地與塔里木盆地界線,暖溫帶與中溫帶界線界線,冬小麥與春小麥界線 南疆與北疆界線。
H. 中國地形圖(各大山脈,河流,地形位置及特徵)
主要山脈圖:
(8)地理中國地勢圖山脈有哪些擴展閱讀:
中國地形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地形多種多樣,山區面積廣大。地勢西高東低,向海洋傾斜,一方面有利於海洋上濕潤氣流深入內地,形成降水;另一方面使許多大河滾滾東流,溝通了東西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內地的經濟聯系。河流自西向東,逐級下降,河流落差大,水能蘊藏豐富。 多種多樣的地形為因地制宜,發展農、林、牧、副多種經營提供了有利條件。山區在發展林業、牧業、旅遊業、采礦業等方面具有優勢;但山區地面崎嶇,交通不便,不利於發展種植業。由於山區面積廣大,平原較少,造成耕地資源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