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地理在古代人眼裡有多重要,古代地理學有哪些著作
在中國古代,歷史學與地理學密不可分,又互相獨立,地理學還有個獨特的名稱——“輿地”,就是取自《淮南子》以地為輿的說法。
『貳』 地理是什麼
地理:
1. 土地、山川等的環境形勢。今指全世界或一個地區的山川、氣候等自然環境及物產、交通、居民點等社會經濟因素的總的情況。《易·系辭上》:「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 孔穎達 疏:「地有山川原隰,各有條理,故稱理也。」《漢書·郊祀志下》:「三光,天文也;山川,地理也。」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濟水》:「人物咸淪,地理昭著。」
2. 指研究地理的學科。《舊唐書·隱逸傳·孔述睿》:「 述睿 精於地理,在館乃重修《地理志》,時稱詳究。」《元史·劉秉忠傳》:「至於天文、地理、律歷、三式六壬遁甲之屬,無不精通。」 清 陳康祺 《燕下鄉脞錄》卷十:「覃精 許 鄭 ,尤長於地理。」 丁玲 《母親》:「學堂里科目是很多的,國文、修身、地理、歷史,總有十幾門。」參見「 地理學 」。
3. 區域;區劃。《漢書·王莽傳下》:「 莽 好空言,慕古法,多封爵人,性實遴嗇,托以地理未定,故先賦茅土,用慰喜封者。」 晉 張華 《博物志》卷一:「地理廣大,四海八方,遐遠別域,略以難詳。」 太平天囯 馬之澐 《建天京於金陵論》:「 金陵 地連 三楚 ,勢控 長江 ,地理不為不延廣矣。」
4. 地址。《京本通俗小說·碾玉觀音》:「便教人來行在,取他丈人丈母,寫了他地理角色與來人,到 臨安府 尋他住處。」
5. 風水。 宋 王辟之 《澠水燕談錄·高逸》:「﹝僧﹞ 文幼 薄能為詩,精陰陽地理。」 清 顧炎武 《昌平山水記》卷上:「皇後 徐氏 崩,上命禮部尚書 趙羾 以明地理者 廖均卿 等往,擇地得吉於 昌平縣 東 黃土山 。」 茅盾 《霜葉紅似二月花》一:「我們家祖墳的地理,好是好,可惜其形不全。」
地理學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環境中各種自然現象和人文現象,以及它們之間相互關系的學科。地理學分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有許多學者把經濟地理從人文地理中分離出來,這樣地理學就分為三類: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經濟地理。
在我們祖先留下的文獻中,最早出現「地理」一詞的是公元前4世紀成文的《易經·系辭》,裡面有「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的文句。東漢思想家王充對天文、地理有相當深入的研究,他的解釋是:「天有日月星辰謂之文,地有山川陵故謂之理。」中國古代最早的地理書籍包括了《尚書-禹貢》和《山海經》等。古代的地理學主要探索關於地球形狀、大小有關的測量方法,或對已知的地區和國家進行描述。
在西方,公元前2世紀,古希臘學者埃拉托色尼第一次合成了geographica(geo+graphica)這個術語,意思是「地理」或「大地的記述」,並寫出了西方第一本以「地理」命名的專著《地理學》。
地球是人類的家,人類一直都十分關心自己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地球表面的狀況,從而萌生出各種地理概念。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地理知識的積累,逐步形成一門研究自然界和人與自然界關系的科學,分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簡單地說,地理學就是研究人與地理環境關系的學科,研究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開發和保護地球表面的自然資源,協調自然與人類的關系。
『叄』 古代化學和地理被叫做什麼
化學:煉金術
地理「風水學(其實也能叫地理,這個在易經當中就易經被提及,正所謂上通天文,下曉地理)
『肆』 「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中地理的文意是什麼意思
地理的文意是大地山河動植的理則。
出處:《易傳·系辭傳上·第四章》
原文:
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
譯文:
上則觀察天上日月星辰的文采,下則觀察大地山河動植的理則,所以知道晝夜光明幽晦的道理。
《系辭》一般上是指《易傳·系辭》或《周易·系辭》;是今本《易傳》的第4種,它總論《易經》大義,相傳孔子作了7篇闡發和總結《周易》的論述,即通常說的《易傳》。
《系辭》是這7種論述中思想水平最高的作品,《系辭》中引用了不少孔子的論述,應當經過了孔子以後儒家的整理,可以說《系辭》是先秦儒家認識論和方法論的集大成。
(4)地理在古代叫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易傳》是一部古代哲學倫理著作,屬於戰國時期解說和發揮《易經》的論文集,眾多學者考證今本受道家陰陽家思想影響相當多,儒家倫理色彩較濃,而帛書本陰陽家自然色彩濃厚。
《易傳·系辭》總論了《易經》大義,是闡發和總結《周易》的論述中思想水平最高的作品,文中引用了不少孔子的論述,可以說是先秦儒家認識論和方法論的集大成。
賞析:
文章強調了宇宙變化生生不已的性質,強調提出了「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它認為「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肯定了變革的重要意義,主張自強不息,通過變革以完成功業。同時,它又以「保合太和」為最高的理想目標,繼承了中國傳統的重視和諧的思想。
『伍』 地理古代叫什麼
古代沒有地理學這個學科.
學問之人只有治經的才有頭銜,其它的數學地理之類的歸為數術,一般沒有專用頭銜
『陸』 古代地理名稱
1、百越
「百越」是秦漢時期中原人對長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區各種民族的泛稱。百越諸民族並不是一個整體,而是一種泛稱、一種地理稱呼。
先秦古籍對長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區的民族,常統稱為「越」。實際上這些「越」並不是一個民族,而是眾多族群的泛稱,各有種姓,互不所屬,或稱「吳越」(蘇南-浙北)、或稱「東甌越」(浙南-閩北)、或稱「閩越」(閩南)、或稱「揚越」(江西-湖南)、或稱「南越」(廣東)、或稱「西甌越」(廣西)、或稱「駱越」(越南北部-廣西南部)......故而又稱「百越」。
公元前333年,楚威王興兵伐越,大敗越國,盡取吳越之地。從這個時候開始,文獻中便出現了「百越」這一個新的稱謂。
2、南疆
新疆的地理特徵是「三山夾兩盆」,新疆最北部為阿爾泰山,中部為天山,最南部為昆侖山系。阿爾泰山和天山之間為准噶爾盆地,天山和昆侖山系之間為塔里木盆地。天山以南,昆侖山系以北,稱之為南疆。
南疆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區,維吾爾、塔吉克、漢、柯爾克孜等民族的藝術和絢麗多彩的風情,構成了具有濃郁民族特色的人文景觀。在古絲綢之路的南、中兩條干線上留下的數以百計的古城池、古墓葬、千佛洞等古跡昭示著歷史的悠長與滄桑。
3、風土人情
1)
百越族有自己的民族語言和生活、文化特點。百越語為黏著型,不同於漢語的單音成義,故百越語譯成漢語時一字常譯為兩字,如愛為「憐職」,熱為「煦蝦」。有人認為越語與今壯侗語系的語言十分接近。
百越族的生活、風俗習慣也有特點,主要是鑿齒; 斷發紋身;契臂為盟;多食海產;巢居;善使舟及水戰;以及善鑄銅器,如青銅劍、銅鐸(大鈴)等。
2)
在南疆,每一條公路本身就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宛如飄帶鑲嵌在大漠戈壁和綠洲之間。
浩瀚的沙海是南疆最主要的元素。戈壁與大漠之上的公路不同於南國山嶽叢林之中的公路,行駛在萬里公路線上,感受到的是前所未有的心曠神怡和視野的開闊。要知道,大漠胡楊「一千年不死,死後一千年不倒,倒後一千年不朽」。不來南疆沙漠公路,也一定不相信公路交通人是何等的堅韌、何等的執著、何等的智慧,他們用雙手在茫茫沙海鋪築生命之路。這里的交通人與戈壁紅柳、大漠胡楊、綠洲白楊一起,保持著對祖國南疆最純粹的忠誠,那樣真實、那樣自然地以特有的形態、色彩,訴說著南疆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的進程。
『柒』 什麼叫做地理
地理(Geography),是世界或某一地區的自然環境(山川、氣候等)及社會要素的統稱。「地理」一詞最早見於中國《易經》。古代的地理學主要探索關於地球形狀、大小有關的測量方法,或對已知的地區和國家進行描述。
地理學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環境中各種自然現象和人文現象,以及它們之間相互關系的學科。地理是一門綜合性的基礎學科。
地理學主要是研究地球表層各種自然現象和人文現象,以及它們之間相互關系的學科。
地理上的六風七帶
地理是一門關於生活在地球上的人與他所處地理環境之間關系的學科。一般來講,地理所涉及的范圍包括人類生活的各種環境,也就是自然環境與人文環境。自然環境包括大氣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土壤圈等圈層,由此就產生了地理的各個分支,例如氣候現象、水文現象以及水環境、地球上的自然資源、地貌、生物的分布以及生態現象,土壤的分布以及類型等等很多現象,除了這些以外,自然地理現象還關注於由於樣式、水文、植物、土壤相互作用的地表系統現象以及由於人類活動而產生的各種環境現象、氣候現象。因此學者把這樣的學科叫做自然地理。除了自然地理,人類具有社會性所以還包括各種人類社會現象與地理環境的關系,例如農業的分布、工業的分布、聚落的分布等等現象,尤其注重人類的經濟活動與環境的關系,但是關於這個方面的內容比較廣闊,涉及的范圍很多而且和其他的不好區分,姑且稱之為人文地理(包括經濟地理)。人文地理有一個最突出的理念就是要實現人類的各種與環境的和諧統一,也就是可持續發展。
『捌』 地理的含義,由來
地理(Geography),是世界或某一地區的自然環境(山川、氣候等)及社會要素的統稱。
「地理」一詞最早見於中國《易經》。
古代的地理學主要探索關於地球形狀、大小有關的測量方法,或對已知的地區和國家進行描述。地理學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環境中各種自然現象和人文現象,以及它們之間相互關系的學科。地理是一門綜合性的基礎學科。
(8)地理在古代叫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學科分支
1、自然地理學
地貌學、動力地貌學、構造地貌學、氣候地貌學、應用地貌學、植物地理學、動物地理學、冰川學、凍土學、古地理學、水文地理學、土壤地理學、化學地理學、綜合自然地理學等。
2、人文地理學
經濟地理學、農業地理學、工業地理學、商業地理學、交通運輸地理學、旅遊地理學、人口地理學、人種地理學、聚落地理學、鄉村地理學、城市地理學、社會地理學、文化地理學、歷史地理學、醫學地理學、政治地理學、軍事地理學、地圖學等。
『玖』 地理這個詞最早是在古代的哪本書裡面提出來的
中國一般認為是出自《周易》,「仰以觀乎天文,俯以察乎地理」
國外一般認為是有2200年前的古希臘科學家 埃拉托色尼提出的 geographein, geo是地球的意思,graphein是描述的意思,地理學最早描述地球的意思
『拾』 語文,數學,英語,歷史,政治,地理在古代分別叫什麼
語文——國學
數學——算學
歷史——史學
至於政治、地理、英語古代都是沒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