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等高距是什麼
等高距是指地形圖上相鄰兩條等高線的高差(也叫相對高度:判定一定要在同一條等高線上)。等高距的大小是隨地圖比例尺的大小而定的。
特徵:
大比例尺的地圖,縮小的程度小,地貌表示詳盡,等高線間距可以很小;而在小比例尺地圖上,地貌表示粗略,等高線間距必須加大。另一方面,地圖的比例尺雖然相同,等高距的大小又可因地圖所表示的內容和地形的起伏情況而定不同的標准。
規定:
在等高線圖上,以內側等高線高度減去外側等高線高度,所得數據即為等高距。等高線圖上的每一條等高線上的數字,表示以該線為標准,距離海平面的高度。
❷ 地理的等高距是什麼 相對高度是什麼
首先要明白等高線的含義:等高線就是同一條線上的高度相等 你在等高線上畫一條直線,連接一條等高線上的兩個點,這兩個點的高度是一樣的 這條等高 線中還有等高線,同樣被這條直線穿過,由數值可以知道是比你相 連的那個等高線高還是低 高的話,你想像下,中間高,兩邊低那就是山脊;中間低兩邊高,那就是山谷 同樣等高線密地形就陡,變化大,疏,散則地形緩 。
等高距、等高線都是地圖上的術語,地圖上同一區域內高度相同的各點的連線就是等高線,相鄰兩條連線之間的差就是等高距,也就是相對高度,等高距的大小是判斷該地區地形平坦或者崎嶇的依據,舉個簡單的例子,兩個人比身高,如果說相對高度大的話,意思就是兩個人的身高差距大,相反就是兩人的身高差距小,放在地圖上就是地形崎嶇或者地形平坦。
❸ 在地理中什麼叫等高距
等高距本身就是相等的,不相等怎麼能稱其為等高距?如果計算的話,就是相鄰兩條等高線之間的海拔高度的差,你想:如果一張地圖相鄰兩條等高線之間的高度差不相等的話,圖中的線怎麼能成為等高線呢?不要提出這樣的問題。不存在等高距不同的等高線圖。等高線圖中只存在等高線的疏密變化。
❹ 地理中怎麼算等高距
(1)計算兩地間的相對高度
從等高線上讀出任意兩點的海拔高度,就可以計算這兩點的相對高度:H相=H甲-H乙。
(2)計算兩點的氣溫差
已知某地的氣溫和兩地間的相對高度,根據氣溫垂直遞減率(0.6℃/100m)可以計算這兩地間的氣溫差異:T差=0.6H相。
(3)估算某地形區的相對高度
在等高線地形圖上,若某地形區最下部等高線的注記高程為H低,最上部等高線的注記高程為H高,該圖的等高距為d,則該地形區的相對高度為:H高-H低<H相<H高-H低+2d。
(4)估算陡崖的相對高度
一般情況下,等高線不能相交,因為同一點不會有兩個海拔高度。但在懸崖峭壁,等高線可以重合。假設陡崖處重合的等高線有n條,等高距為d,則陡崖的相對高度H的取值范圍是:(n-1)d《H<(n+1)d。
(5)河流長度與流域面積的計算
做出流域的分水線(山脊線),分水線所圍的區域即為流域的范圍。
(6)坡度計算
在能否修建梯田時,常用到坡度計算,如果坡度大於25°時就不能修建梯田。
公式tanα=h/L,h為兩點相對高度,可由兩點等高線求出。L為兩點距離,可由圖中比例尺與兩點圖上距離算出。α為坡度,可由h/L的值再從數學用表中查出。
(7)打井深度計算
通過等高線和等潛水線計算至少打多深井才能出水。h=a-b,h為井深,a為等高線值,b為等潛水線值。
❺ 地理等高線是啥意思
等高線【contour line】指的是地形圖上高程相等的各點所連成的閉合曲線。
把地面上海拔高度相同的點連成的閉合曲線。垂直投影到一個標准面上,並按比例縮小畫在圖紙上,就得到等高線。等高線也可以看作是不同海拔高度的水平面與實際地面的交線,所以等高線是閉合曲線。等高線的特性有:(1)位於同一等高線上的地面點,海拔高度相同。(2)在同一幅圖內,除了懸崖以外,不同高程的等高線不能相交。在圖廓內相鄰等高線的高差一般是相同的,因此地面坡度與等高線之間的水平距離成反比,相鄰等高線水平距離愈小,等高線排列越密,說明地面坡度愈大;相鄰等高線之間的水平距離愈大,等高線排列越稀,則說明地面坡度愈小。因此等高線能反映地表起伏的勢態和地表形態的特徵。
在等高線上標注的數字為該等高線的海拔高度。
等高線按其作用不同,分為首曲線、計曲線、間曲線與助曲線四種。
(1)首曲線,又叫基本等高線,是按規定的等高距測繪的細實線,用以顯示地貌的基本形態。
(2)計曲線,又叫加粗等高線,從規定的高程起算面起,每隔五個等高距將首曲線加粗為一條粗實線,以便在地圖上判讀和計算高程。
(3)間曲線,又叫半距等高線,是按二分之一等高距描繪的細長虛線,主要用以顯示首曲線不能顯示的某段微型地貌。
(4)助曲線,又叫輔助等高線,是按四分之一等高距描繪的細短虛線,用以顯示間曲線仍不能顯示的某段微型地貌。
間曲線和助曲線只用於顯示局部地區的地貌,故除顯示山頂和凹地各自閉合外,其他一般都不閉合。還有一種與等高線正交、指示斜坡方向的短線叫示坡線,與等高線相連的一端指向上坡方向,另一端指向下坡方向。
從等高線的疏密,可以判斷地面的坡形:
1.等高線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
2.等高線稀疏的地方,表示緩坡;
3.等高線間隔均勻,表示上下坡度均勻一致,是均勻坡;
4.自下而上,等高線由密而疏,表示山下部坡較陡,山上部坡漸緩,是凸形坡;
5.自下而上,等高線由疏而密,表示山下部坡較緩,山上部坡較陡,是凹形坡。
地形圖上的等高線,可以正確地表示地面上各點的海拔高度、坡度的大小以及地貌形態等。根據它可以計算地面坡度、估算水庫庫容、平整土地、設計道路以及國防施工等等,有很大的實用價值。
❻ 地形圖中的等高線和等高距是什麼,等高線有什麼特點
1.等高線是地面上高程相等的相鄰各點連成的閉合曲線。等高線可分為首曲線、計曲線和間曲線。
2.等高距是地形圖上相鄰等高線之間的高差。
3.等高線的特點:
(1)同一條等高線上各點的高程相等。
(2)等高線是閉合曲線,不能中斷(間曲線、遇到坎坡等特殊地物地貌中斷除外),如果不在同一圖幅內閉合,則在相鄰圖幅中閉合。
(3)等高線在陡崖或懸崖處才會重合或相交。
(4)等高線經過山脊或山谷時改變方向,因此,等高線與山脊或山谷線垂直相交。
(5)相鄰等高線間的平距大,表示地表坡度小,反之,表示地表坡度大;傾斜平面的等高線是一組間距相等且平行的直線。
❼ 高中地理等高距怎麼算
等高距=內側等高線高度-外側等高線高度。
在等高線圖上,以內側等高線高度減去外側等高線高度,所得數據即為等高距。
等高線的間隔越小,越能詳細地表示地面的變化情況;等高線間隔越大,圖上表示地面的情況越簡略;但是,當等高線間隔過小時,地形岡上的等高線過於密集,將會影響圖面的清晰度,而且測繪工作量會增大,花費時間也越長。
在測繪地形圖時,應按照實際情況,根據測圖比例尺的大小和測區的地勢陡緩來選擇合適的等高距,該等高距稱為基本等高距。
(7)地理什麼叫等高距擴展閱讀
等高線的特性:
1、在同一等高線上的各點,其高程相等;
2、等高線應是閉合曲線;
3、等高線一般不能相交、重疊。在懸崖、峭壁處的等高線出現相交或重疊,相交時交點成雙出現;
4、等高線與山脊、山谷(地性線)成正交;
5、相鄰等高線間,地面坡度i與等高距h成正比,與平距d成反比,即,在同一幅圖中,h為定值,等高線越密,即d越小,表示地面坡度越陡;反之,坡度越緩。等高線分布均勻,表示地面坡度均勻一致。
❽ 地理怎麼區分等高距
等高距是指地形圖上相鄰兩條等高線的高差(也叫相對高度:判定一定要在同一條等高線上)。等高距的大小是隨地圖比例尺的大小而定的。
❾ 地理學中----「等高距」是什麼意思
等高距--地形圖上相鄰兩條等高線的高差。
等高距的大小是隨地圖比例尺的大小而定的。大比例尺的地圖,縮小的程度小,地貌表示詳盡,等高線間距可以很小;而在小比例尺地圖上,地貌表示粗略,等高線間距必須加大。另一方面,地圖的比例尺雖然相同,等高距的大小又可因地圖所表示的內容和地形的起伏情況而定不同的標准。
❿ 地理中等高距和溫度怎樣劃分
地理中的等高具有溫度的劃分等高距和溫度,它們有不同的標識方法。兄弟查閱對應的資料看有沒有具體的要求?如果有明確要求,可以根據參考書上去劃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