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地理上的階梯怎麼形成的

地理上的階梯怎麼形成的

發布時間:2022-05-30 01:28:07

『壹』 中國地理劃分的三個階梯的依據是什麼

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大致呈三級階梯。第一級階梯:我國西南部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第二級階梯:在青藏高原邊緣以東和以北,是一糸列寬廣的高原和巨大盆地,海拔下降到1000-2000米。第三級階梯:在我國東部,主要是丘陵和平原分布區,大部分地區海拔在500米以下。第三級階梯繼續向海洋延伸,形成了近海的大陸架。
海拔和自然環境是主要依據。

『貳』 我國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狀的原因是什麼產生的影響是什麼

對我國環境的影響:(1)地勢西高東低有利於海洋水汽深入內陸,使我國形成大面積比較濕潤的地區;
(2)西部地區地勢高,氣候寒冷凍土廣布;
(3)西北地區地勢高,自然環境垂直分異明顯,使我國的生物品種更加豐富.
對經濟發展的影響:
有利影響:
(1)東部地區地勢低,河流帶來的泥沙沉積,形成廣闊的沖積平原和河口三角洲,有利於農業生產和人們生活;
(2)許多大河發源於西部高山高原區,向東奔流溝通東西交通;
(3)許多大河在流經階梯過渡帶時,落差很大,形成豐富的水能資源;
(4)西部地區海拔高,氣候寒冷,可以發展高寒畜牧業和特色農產品種植;光照充足,太陽能豐富可以開發太陽能資源;
(5)西部地區還可發展特色旅遊業.
不利的影響:
(1)東部沿海地區地勢過於低平,在旱季海潮易由河口上溯,形成咸潮,使沿海地區土地鹽漬化,導致土質下降
(2)西部地區地勢高,氣候寒冷凍土廣布,不利於交通線建設及線路維護,也不利於農業生產和人們生活;
(3)東部地區地勢低平,也會加劇洪水災害

『叄』 中國地理三大階梯

第一級階梯主要是青藏高原(及內部的柴達木盆地).與第二級階梯的分界線是昆侖山脈——祁連山——橫斷山脈。
第二級階梯主要包括塔里木、准格爾、四川盆地,及內蒙古、黃土、雲貴高原.與第三級階梯的分界線是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第三級階梯主要包括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東南丘陵。

『肆』 中國地形三大階梯是什麼

中國地形的三大階梯由我國西部海拔高,東部海拔低,如圖突出反映了我國地勢西高東低。我國陸地地勢可劃分為三級階梯。階梯狀分布的特點,使我國大多數河流流向為自西向東。

中國地形三大階梯概括

主要根據海拔,氣候條件,農業種植,水資源,地理形勢等來分的。

第一階梯盆地,柴達木盆地,青藏高原,位於昆侖山,祁連山之南、橫斷山脈以西,喜馬拉雅山以北,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第二階梯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雲貴高原。盆地有準噶爾盆地,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平均海拔一千到兩千米。有大興安嶺,陰山,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第三階梯平原,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丘陵分別是遼東丘陵,山東丘陵,東南丘陵,大部分海拔在五百米以下。第三級階梯繼續向海洋延伸,形成近海的大陸架,大陸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繼續向海洋延伸,形成了近海的大陸架。海拔和自然環境是主要依據。

『伍』 地理中的風化岩石 為什麼會變成階梯狀的

這叫差異風化,形成的原因正如resourcewatch所說,成夾層或者互層的岩石軟硬有差別,軟弱的岩層如泥岩容易被風化,堅硬的岩層如砂岩不易被風化,這種風化差異就形成了類似階梯狀的形態。

『陸』 什麼是第一階梯,第二階梯,第三階梯

1、中國第一級階梯,位於我國西部,含青藏高原與柴達木盆地兩部分,位於昆侖山、祁連山之南、橫斷山脈以西,喜馬拉雅山以北,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

2、中國第二級階梯,位於我國中部及北部,含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雲貴高原、准噶爾盆地、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六大部分,位於祁連山、橫斷山脈之東,大興安嶺、太行山脈、巫山、雪峰山以西,昆侖山脈以北,平均海拔1000-2000米。

3、中國第三級階梯,位於我國東部,含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遼東丘陵、山東丘陵、東南丘陵六部分,位於大興安嶺、太行山脈、巫山、雪峰山之東,平均海拔200-1000米。

(6)地理上的階梯怎麼形成的擴展閱讀:

中國山地面積佔了65%,平均海拔875米,高過世界平均值750米。因為山多,中國地勢變化跌宕起伏,非常激烈。最高點珠穆朗瑪峰和最低點新疆艾丁湖海拔相差9003米,這是世界絕無僅有的最高差了。

最高處的第一級階梯是青藏高原,四周全是高山天團。北邊是昆侖山、阿爾金山和祁連山,東邊是岷山、橫斷山脈。南側是世界高山界扛把子——喜馬拉雅山。世界14座海拔8000米以上的高峰,喜馬拉雅就承包了10座。其中,最高峰珠穆朗瑪峰8848米。青藏高原內部由一系列東西向或者西北-東南走向的山脈構成,山脈海拔都在5000到6000米以上。

青藏高原外緣至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和雪峰山之間,是第二級階梯。主要由高原和大盆地組團出現,其中還有一些高山。例如青藏高原北側,位於新疆的塔里木盆地、准葛爾盆地和天山山脈。深居內陸,乾旱少雨,盆地中荒漠廣布。其中包括中國滅霸——最大的塔克拉瑪干沙漠。青藏高原東側的第二級階梯上從北到南依次是內蒙古高原、鄂爾多斯高原、黃土高原和雲貴高原,海拔1000-2000米。

沿著大興安嶺、雪峰山一線以東就是地勢最低的第三級階梯。主角是平原、丘陵和低山。自北向南是東北平原、黃淮海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海拔不到200米,平坦肥沃好種地,是中國最重要的糧食基地。還有長江以南海拔不到500米的丘陵。第三階梯也有些海拔1000多米的山,例如長白山、泰山、黃山、武夷山。

受地勢影響,陡坡山地成為中國交通發展的主要地形障礙。跨越第一和第二階梯的川藏線,一到雨季就是崩塌泥石流。第二三階梯之間的湖南矮寨盤山公路,抗日戰爭時期開始修。因為交通阻礙和農業條件限制,中國近70%的人口集中生活在第二第三階梯200米以下的平原。

中國著名的江河大多發源於第一和第二級階梯,自西向東流淌。溝通了中國東西部之間的交通,讓沿海和內陸人口、物資可以流動,文化可以交融。西方文明也從海外沿著河流滾滾而上,形成了重慶、武漢這樣內陸通衢的商業城市。中國大部分水利樞紐都分布三級階梯交界處。

『柒』 中國的地形三大階梯怎樣劃分

無法用語言表達,復制的.你看下.

中國的地形,從總體上看,是山地多,平地少。粗略估計,山地約佔全國陸地面積2/3以上,平地不足1/3。海拔在500米以上的地區約佔全國陸地面積的3/4(其中海拔在3000米以上的佔1/4),在500米以下的佔1/4(見中國的山地)。
全國地勢,西高東低。高山、高原都分布在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線以西,丘陵和平原主要分布在這一線以東。黃河、長江、珠江等主要河流發源於西部的高原、山區,順著地勢的傾斜,東流入海。這西高東低的地形,按海拔的差別,略呈階梯狀,可以分為以下較明顯的三級階梯。

第一級最高的階梯 為號稱「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面積廣達230萬平方公里,在它的南沿高聳入雲的喜馬拉雅山脈,拔立於印度次大陸印度河-恆河平原之北,山脈主脊海拔平均7000米左右,矗立於中國、尼泊爾邊境的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海拔達8848.13米;它西與帕米爾高原相接,北以昆侖山脈、祁連山脈,東以橫斷山脈同第二階梯區分,地勢從海拔 4000米以上急劇下降到海拔1000~2000米的下一級高原、盆地。
第一級階梯面的形成是印度板塊不斷插入青藏高原底部所致。每當印度板塊北移,青藏高原亦相應上升。從4000萬年前的漸新世開始,印度板塊就不斷北移,到現在,這一板塊已大部分插入到青藏高原下面,把青藏高原抬高為世界最高的高原,這里地殼厚達70公里,超過一般地殼厚度35公里的一倍。高原面上橫亘著幾條近乎東西走向的山脈,自北而南依次為昆侖山脈,唐古拉山脈,岡底斯山脈—念青唐古拉山脈,海拔為6000~7000米。 CHINAGEO中國地理網
第二級階梯 介於青藏高原與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之間, 其中包括內蒙古高原、 黃土高原、雲貴高原和塔里木盆地、准噶爾盆地、四川盆地等地區,海拔一般為1000~2000米,惟四川盆地較低,海拔在500米以下。
這一級階梯面有些在 1億年前的白堊紀時代已經形成,比較年輕的部分也都有3000萬年的歷史。它經受地殼運動的次數較多,地殼斷陷和抬升也較顯著。斷陷的地方往往成為盆地,如塔里木盆地和准噶爾盆地;而在這兩個盆地之間的天山山脈卻拔地而起,最高達7000多米,但在山頂部還保存著廣闊的高原地面,表示它原為一片低平的平原。在這一階梯面上,聳立著不少高山,也深陷入一小滂地。阿爾泰山脈、陰山山脈、賀蘭山、秦嶺等就是在這個高原面上升起來的,它們的頂部也還保留著平緩的山頂面。深陷的盆地可以吐魯番盆地(見吐魯番市)、四川盆地為代表。吐魯番盆地最低處的艾丁湖湖底,低於海平面155米。四川盆地以3000米的落差與第一級階梯相接。
第三級最低階梯 在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以東的部分為第三階梯。自北而南,有海拔200米以下的東北平原、華北平原和長江中下游平原;有江南廣大地區海拔數百米的許多丘陵、盆地;還有海拔 500~1500米的遼東半島丘陵、山東半島丘陵、浙閩丘陵(見東南沿海丘陵、江南丘陵)、兩廣丘陵和海拔達3000米以上的台灣山地。 來源:中國地理網
這一級階梯的地形面受破壞較烈,原來的古陸已被斷裂、切割、剝蝕成現在的丘陵狀。廣大平原發生於沿岸沉降地帶,生成年代較新。有一些沿海地區仍在不斷淤積成陸。由海岸線向東,則是碧波萬頃的海洋,沿海島嶼(見中國的島嶼)和南海諸島星羅棋布,在水深不足200米的大陸水下延伸部分,是淺海大陸架區域,也屬於第三級階梯。
中國這種西高東低、面向大洋逐級下降的地形特點,一方面有利於來自東南方向的暖濕海洋氣流深入內地,對中國東部的氣候、植被、土壤和水文都產生深刻的影響。另一方面,這種階梯狀的地形,使河流形成較大的多級落差,從而蘊藏著有利於多級開發的豐富水力資源。

『捌』 我國為什麼分為三大階梯地理

主要根據海拔、氣候條件、農業種植、水資源、地理形式等來分的。

簡介/我國地理階梯劃分

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呈現出階梯狀分布的特徵。依照這樣的地勢特點,被劃分為三級階梯。三級階梯包括第一級階梯,第二級階梯和第三級階梯。其中,第一級階梯為我國平均海拔最高的地區,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在這三個區域中,第三階梯為平均海拔最低的。多為平原,丘陵地形。第二階梯位於第三階梯和第一階梯之間,平均海拔為1000-2000米。區域內部地形以高原和盆地和山地為主。


分區/我國地理階梯劃分

第一階梯

第一階梯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被稱為「世界屋脊」,平均海拔超過4000米。面積230萬平方公里。在其南部邊沿地帶為喜馬拉雅山,山脈主脊平均海拔7000米,拔立於印度次大陸印度河-恆河平原之北。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高聳入雲,位於中國和尼泊爾的邊境地區,海拔8844.43米;西面與帕米爾高原相連。以昆侖山脈—祁連山脈—橫斷山脈為界,與第二階梯劃分開。其中昆侖山脈和祁連山脈位於第一階梯的北邊方向,橫斷山脈位於其東面。青藏高原的形成與印度洋板塊和亞歐板塊的碰撞擠壓有很大關系。該地區還是我國眾多大江大河的發源地。地熱資源,冰川資源,鹽,石油,煤,及金屬礦藏資源豐富。柴達木盆地被稱為「聚寶盆」。

第二階梯

第二階梯位於青藏高原和第三階梯之間。其中,以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為界與第三階梯區分。該區域地形區多為高原和盆地。它們包括內蒙古高原,雲貴高原,黃土高原,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爾盆地,海拔在1000米—2000米。四川盆地海拔相對較低,約為200米—500米。在這一區域內還有山脈分布,包括阿爾泰山脈、陰山山脈、賀蘭山、秦嶺等。其中,陰山和賀蘭山為我國季風區和非季風區的分界山脈。秦嶺劃分了我國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吐魯番盆地艾丁湖湖底海拔低於海平面155米。第二階梯的煤,天然氣,石油資源豐富。貴州被稱為「煤海」。

第三階梯

第三階梯位於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線以東地區。該區域地勢較低平,以平原,丘陵為主。平原從北向南依次為東北平原,華北平原和長江中下游平原。丘陵區主要有東南丘陵,山東丘陵,遼東丘陵等。另外,南嶺一帶及台灣山脈為第三階梯海拔較高的區域,海拔在3000米以上。水深不足200米的沿海大陸架也屬於第三階梯。地勢低平,熱量充足,環境條件優越,是我國經濟發展水平最高的地區。

『玖』 自然地理基礎

中國地貌總輪廓特徵是地勢西高東低,自西向東呈階梯狀下降,形成陸域三級階梯和海域一級階梯。黃河、長江等主要大江大河發源於西部的山區,順著地勢的傾斜東流入海。三級階梯的分界線分別由兩條山嶺組成:昆侖山-祁連山-橫斷山一線和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線。

第一級階梯位於昆侖山-祁連山-橫斷山一線以西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m以上,面積230萬Km2,是中國地形上最高的一級階梯。青藏高原上分布著幾條近東西向的山脈,自北向南依次為昆侖山脈、祁連山脈、唐古拉山脈、岡底斯山脈、念青唐古拉山脈、喜馬拉雅山脈。青藏高原的形成對我國自然地帶的影響巨大。它本身為獨特的高寒區,同時擋住了南面大洋水汽的北進,在其北面形成了塔克拉瑪干大沙漠。

第二級階梯位於青藏高原與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之間,海拔一般為1000~2000m。主要地形為海拔在1500m以上的高山、高原和盆地,自北而南有阿爾泰山脈、天山山脈、秦嶺山脈;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雲貴高原;准噶爾盆地、塔里木盆地、柴達木盆地和四川盆地等。

第三級階梯為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以東地區,海拔一般在500m以下。自北而南,有海拔200m以下的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還有海拔500~1000m的遼東半島丘陵、山東半島丘陵、東南沿海丘陵、兩廣丘陵等。由大陸向海洋延伸的大陸架,水深一般在200m以內,也屬於第三級階梯。

我國地貌包括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和平原等類型,其中山地丘陵佔全國土地總面積的43.23%、高原佔26.04%、盆地佔18.75%,平原佔11.98%。由此可知,平原少、山地多是我國地貌主要特徵之一。山地、高原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區,平原和低山丘陵主要分布在東部地區。按照出露的岩石性質,分布有岩溶地貌、丹霞(砂岩)地貌、花崗岩地貌、黃土地貌等。我國碳酸鹽岩裸露面積為90萬Km2,其中西南分布有成片裸露岩溶山區,面積54萬Km2,是世界上最大的一片裸露岩溶區。

中國地殼表層第四紀沉積物自北而南分布有沙漠、黃土、膨脹土、紅土及東南沿海的淤泥質軟土。沙漠主要分布於西北地區和華北、東北的部分土地上,以塔克拉瑪干沙漠面積最大,連同戈壁總面積達128萬Km2,佔全國面積的13%。黃土分布在沙漠的外緣,西起昆侖山,東南到淮陽、秦嶺山地,總體呈帶狀展布。黃河中游地區黃土分布最為集中,其覆蓋面積約30萬Km2,覆蓋厚度約100~200m,構成了獨特的黃土地貌,是世界上最大的黃土高原。膨脹土主要分布於中南各省,如湖北、四川、雲南、貴州、廣西、陝南、安徽等處。紅土主要分布在南方各省區,其中以雲南、貴州、四川東部、兩湖和兩廣北部等地區最為發育。中國東部、東南沿海、河流的河口三角洲及新淤灘地,廣泛分布著淤泥質軟土。

『拾』 中國地理中,第一、第二、第三階梯的分界線是什麼

1、第一級階梯和第二級階梯的界線:西起昆侖山脈,經祁連山脈向東南到橫斷山脈東緣。

2、第二級階梯和第三級階梯的界線:由東北向西南依次是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我國西部海拔高,東部海拔低,如圖突出反映了我國地勢西高東低。我國陸地地勢可劃分為三級階梯。階梯狀分布的特點,使我國大多數河流流向為自西向東。

(10)地理上的階梯怎麼形成的擴展閱讀

三大階梯簡介:

1、第一階梯

青藏高原,位於昆侖山、祁連山之南、橫斷山脈以西,喜馬拉雅山以北,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

2、第二階梯

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雲貴高原。盆地有:准噶爾盆地,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平均海拔2000-3000米。

3、第三階梯

平原: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 ;丘陵,:遼東丘陵,山東丘陵,東南丘陵,大部分海拔在500米以下。

第三級階梯繼續向海洋延伸,形成近海的大陸架(大陸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

閱讀全文

與地理上的階梯怎麼形成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7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7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