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地理怎麼判斷半球節氣

地理怎麼判斷半球節氣

發布時間:2022-05-30 11:42:25

① 初一地理如何識別哪半球什麼季節

如果太陽直射點位於哪個半球,那個半球就是夏季,另一個半球是冬季。
如果哪個半球晝長夜短,那個半球就是夏季,另一個半球是冬季。
如果哪個半球的極圈以內出現極晝,那個半球就是夏季,另一個半球是冬季。

② 地理怎樣通過晨昏線判斷節氣……

晨昏線和北極圈相切,北極圈位於晝半球-------夏至日;
晨昏線和北極圈相切,北極圈位於夜半球-------冬至日;
晨昏線同經線重合-----------二分日。

③ 地理判斷晨昏線和節氣

判斷節氣,日期及太陽直射點的緯度
晨昏圈過極點(或與一條經線重合),太陽直射點是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線與極圈相切,若北極圈有極晝現象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陽直射點為北緯23o26',若北極圈有極夜現象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陽直射點為南緯23o26'
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方向降低
由太陽直射點向南北
夏至日:由23o26'n向南北降低
方向降低
冬至日:由23o26's向南北降低
隨緯度的變化
23o26'n以北在夏至日達到最大值
離直射點越近高度
隨季節的變化
23o26's以南在冬至日達到最大值
越大

④ 怎樣判斷地理圖示中什麼是春分日,冬至日,秋分日,夏至日

1、看太陽直射的緯線:直射北回歸線時是夏至日,直射南回歸線時是冬至日。3月21日春分,太陽直射赤道,往後直到6月22日夏至,太陽直射點向北移動至北回歸線23.26『N,夏至後太陽直射點向南移動,,9月23秋分太陽直射赤道,然後南移,冬至直射南回歸線。冬至後北移。春分日直射赤道。

2、看南半球和北半球的晝夜長短情況:晝夜一樣長,就是春/秋分日,南半球晝長夜短,是冬至日;北半球晝長夜短,是夏至日。

3、看極晝極夜現象:北極圈及其以北出現極晝或南極圈及其以南出現極夜時是夏至日,北極圈及其以北出現極夜或南極圈及其以南出現極晝時是冬至日。

⑤ 地軸的傾斜方向怎樣判斷各半球的季節

當地軸傾斜時,一年中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間不斷移動。太陽直射點在北回歸線上時,北半球就是夏季,南半球是冬季。如果直射點在南回歸線上是,情況就相反(教科書上應該有)。
地軸不傾斜,而是同公轉軌道面向垂直,一年中太陽直射點就始終在赤道上,同一地區就永遠在一個季節中。

⑥ 這種圖該怎麼判斷節氣呢

第一步:確定南北極:因為地球至西向東轉,此圖符合左西右東的地圖規則,所有上半球為北半球,下半球為南半球。(若箭頭方向相反,說明是從南極方向俯視太陽系的圖,但一般不會出現這種情況的圖)

⑦ 地理,半球圖怎麼判斷季節

你好,先判斷南北半球,地球自轉逆時針是北半球,順時針是南半球。
如果是北半球,北極圈內極晝是6月22日,極夜是12月22日;
如果是南半球,南極圈內極晝是12月22日,極夜是6月22日。

⑧ 怎樣根據地理現象判斷季節

根據地理現象判斷季節:(以下季節均以北半球為准)
1.根據地球公轉速度(或公轉位置圖)判斷
一月初,近日點附近,地球公轉角速度、線速度最快,冬半年較短;七月初,遠日點附近,地球公轉角速度、線速度最慢,夏半年較長。
2.根據正午太陽高度角(或日影)的變化判斷
由於地球以一年為周期繞太陽運轉,太陽直射點相應地在南北回歸線之間往返移動,從而引起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太陽高度角越大,日影越短。例如,夏至日(6月22日),太陽直射在23°26′N,正午太陽高度角最大地區是23°26′N,最小地區是南極圈以內,正午太陽高度達一年中最大地區是23°26′N以北,最小地區是赤道以南。
3.根據晝夜長短變化狀況(或兩極地區的極晝、極夜狀況)判斷
夏至日(6月22日),晝最長的地區(24小時)是北極圈以內,最短地區是南極圈以內,晝達一年中最長的地區是北半球,達一年中最短的是南半球。通常晝長大於12小時為夏半年,小於12小時為冬半年。
4.根據晨昏線的移動判斷
晨昏線上的各點太陽高度均為零,把全球分為晝夜兩半球,大氣散射導致晝半球實際范圍大於夜半球;隨地球自轉,晨線西移,昏線東移(速度為15°/小時)。冬半年北半球晨線隨緯度增大而東偏,昏線隨緯度增大而西偏;夏半年北半球晨線隨緯度增大而西偏,昏線隨緯度增大而東偏。
5.根據日出方位(或日出日落時間)判斷
太陽總是東升西落,北半球太陽軌跡在南天空,南半球太陽軌跡在北天空;北半球夏半年,東北出,西北落,南北半球相同;北半球冬半年,東南出,西南落,南北半球相同。夏半年地方時日出早於6時,日落晚於18時;冬半年日出地方時晚於6時,日落早於18時。
6.根據氣壓帶、風帶位置的移動判斷
由於太陽直射點隨季節變化而南北移動,地球上氣壓帶和風帶的位置,也隨季節的變化而移動。例如:當地中海地區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或西風帶)影響時,可以判斷季節為夏(冬)季。熱帶草原氣候濕季(夏)、乾季(冬)。
7.根據海陸氣壓中心的盛衰判斷
因為海水的比熱比陸地大,在同樣的太陽輻射條件下,海水溫度變化比陸地要緩慢得多。夏季,大陸上的氣溫比海上氣溫高得多,形成低壓;冬季,大陸上的氣溫比海上氣溫低得多,形成高壓。例如,當夏威夷高壓最強盛時,可以判斷此時為夏季。
8.根據海陸等溫線的彎曲方向判斷
由於海陸熱力性質的差異,等溫線有規律地彎曲。如右圖,北半球,1月份大陸上等溫線向南(低緯)凸出,海洋上則向北(高緯)凸出;7月份正好相反。
9.根據季風的風向判斷
大范圍地區的盛行風隨季節而有顯著改變的現象,稱為季風。夏季,大陸上氣壓比海洋上低,氣壓梯度由海洋指向大陸,所以風向是從海洋指向大陸,形成夏季風;冬季則相反,風由大陸吹向海洋,形成冬季風。世界上季風主要分布在東亞季風、南亞季風、澳大利亞北部季風等。
我國的季風,東南大部分地區受東亞季風影響,雲貴高原部分地區受西南季風和東南風影響。冬季,全國大部分地區受來自大陸的冬季風影響,寒冷少雨;夏季,全國大部分地區受來自海洋的夏季風影響,高溫多雨。
10.根據北印度洋洋流流向判斷
以赤道為中心受季節影響,流向發生改變的特殊洋流系統。冬季受東北季風的影響,洋流呈逆時針流動;夏季,受西南季風的影響,洋流呈順時針流動。
11.根據氣候特點和特殊天氣現象判斷
氣候要素氣溫最熱月(7月)-夏季最冷月(1月)-冬季
(海洋8月與2月)降水冬雨型-地中海式氣候夏雨型-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熱帶草原氣候
一些特殊的天氣現象如:華北春旱、江淮地區春末夏初的梅雨、東南沿海夏秋之交的台風、長江中下游一帶出現的伏旱天氣等。
12.根據河流流量變化判斷
河流徑流的季節變化,同河流的水源補給密切相關,各種類型的河流水源不同,因而徑流季節變化的規律也就不同。
(1)以雨水補給為主的河流,主要隨降雨量的季節變化而變化。如夏季青尼羅河水量在一年中達最大值。
(2)以冰雪和冰川融水補給為主的河流,汛期出現在夏季,如塔里木河出現汛期,可以判斷為夏季(最大水量出現在8月份),同樣道理,南極大陸周圍海域海冰覆蓋面積最大的月份應為8-9月份。
(3)以積雪融水補給的河流汛期則出現在春季;如松花江出現第一次汛期,可以判斷為春季;第二次為8月份鋒面雨。
13.根據對流層厚度變化規律判斷
從赤道(17-18km)向兩極(8、9km)遞減。冬季對流減弱,厚度變小;夏季對流旺盛,厚度變大。
14.根據某些河流入海口的鹽度變化判斷
河流汛期流量增大,對海水的鹽度起稀釋作用,鹽度降低。如:長江口鹽度,由河口向外鹽度逐漸變大,冬季等鹽度線向河口收縮,同海域鹽度變大;夏季等鹽度線向外海擴大,同海域鹽度變小。
15.根據雪線高低判斷
雪線是多年積雪層的下限,為年降雪量與融雪量的平衡地帶。由低緯度向高緯度的高山雪線高度逐漸下降,同時雪線位置的升降有明顯的季節變化,由於夏季溫度偏高,海拔較低處的冰雪消融,雪線偏高;冬季則偏低。當然海洋性冰川還受降水多少的影響。
16.根據植被變化判斷
由於植物的生長發育受熱量、水分等自然因素影響,這些自然因素隨季節而有變化,導致植被具有明顯的季節變化。如熱帶草原氣候區,處於赤道低壓帶和信風帶交替控制地區,干濕季明顯交替,夏季雨量充沛,則草木繁茂,冬季雨水稀少,則草木枯黃。
17.根據動物活動規律判斷
馴鹿秋季從苔原帶北部遷移到苔原帶以南的針葉林中,以躲避冬天的寒冷,夏季返回,以躲避針葉林中蚊蟲的侵擾。再如,當江蘇鹽城自然保護區內丹頂鶴聚集之時為冬季,而夏季在黑龍江扎龍;澳大利亞袋鼠冬季生育;我國秋季北雁南飛。
18.根據農業活動判斷
農業生產活動具有地域性、周期性和季節性的特點,包括捕魚、畜牧等也有明顯的季節性。如江南丘陵地區採摘新茶為春季;舟山漁場冬季為帶魚汛,夏季為墨魚汛;天山的「高山移牧」,夏季在高山牧場,冬季在山麓草場過冬,即「夏山腰,冬山腳」;華北平原秋季收摘棉花。
19.根據臭氧層空洞面積大小判斷
在對流層較低的地區上空容易出現臭氧的極小值分布區,如青藏高原、北極和南極地區。9-11月份,南極出現臭氧分布的極小值;3-5月份,北半球青藏高原和北極地區出現臭氧分布的極小值。
20.其它
(1)春季:長蘆鹽區利於曬鹽的時期,華北平原出現乾旱,長城以北播種小麥,我國北方出現大風或沙塵暴天氣。
(2)夏季:到北極考察的最好季節,地中海沿岸國家炎熱乾燥;索馬里沿岸出現寒流。
(3)我國的氣象災害:冬季多寒潮、沙塵暴、乾旱、暴雪;夏季多旱澇、暴雨、台風、冰雹、乾熱風。
(4)青海湖5月最佳觀鳥時機(4月飛至鳥島,5月產卵孵化,6月下旬飛走)。

⑨ 如何根據地理現象判斷季節

1.根據洋流判斷

由於有些洋流特別是北印度洋海區的洋流由於定向風的季節變化而具有明顯的季節變化特點。冬季受東北季風的影響,海水自東向西呈逆時針方向流;夏季受西南季風影響,海水自西向東呈順時針方向流動。

2.根據漁汛判斷

舟山漁場是我國最大漁場。其漁汛也冬夏不同。夏季墨魚汛,冬季帶魚汛。

3.根據植物景觀判斷

有些自然帶特別是薩瓦納帶植物景觀季節變化很明顯。夏季雨量充沛,花草茂盛,充滿生機;冬季乾燥,草木枯黃。

4.根據動物遷徙判斷

隨著植被的季節變化,有些動物也相應發生遷徙,以尋找食物或相適應的生存環境。如熱帶稀樹草原中的斑馬、長頸鹿、角馬等,都季節性遷移。

5.根據風向判斷

有些風向是隨季節變化而變化的,無論是由於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形成的季風,還是氣壓帶風帶的季節移動形成的季風,季節性都很強。

東亞季風:夏季——東南季風;冬季——西北季風。

南亞季風:夏季——西南季風;冬季——東北季風。

澳大利亞北部季風也很明顯。夏季(1月),西北季風;冬季(7月),東南季風。

6.根據氣壓中心判斷

由於海陸熱力性質差異,有些氣壓帶被切斷,形成一個個氣壓中心。以北半球為例,夏季,副高被熱低壓切斷,副高只保留在海洋上,北太平洋為夏威夷高壓,北大西洋上為亞速爾高壓。冬季,副極地低氣壓帶被大陸冷高壓切斷,使之只保留在海洋上。北太平洋為阿留申低壓,北大西洋上為冰島低壓。

7.根據雪線高低判斷

氣溫的季節不同,引起高山永久雪線高低的變化。夏季,氣溫高,冰雪消融量大,雪線升高;冬季,氣溫低,冰雪消融量小,雪線低。這樣,可用雪線的高低來測定季節的變化。

8.根據等溫線的彎曲判斷

在北半球,大陸等溫線向南(低緯)彎,說明比同緯度海洋氣溫低,是冬季。大陸等溫線向北(高緯)彎曲,說明比同緯度海洋氣溫高,為夏季。海洋上等溫線彎曲方向相反。

9.根據北斗星斗柄指向判斷

隨地球公轉,北斗七星(大熊座)繞著北極星作逆時針方向運動,斗柄的指向也就隨季節發生變化。根據斗柄指向可判斷季節。我國古代就有「斗柄指東,天下皆春」之說。

季節變化是半球現象。南北半球沒有同時來臨的季節。南北半球季節相反,當北半球是春季時,南半球則為秋季,北半球是夏季時,南半球是冬季。

⑩ 地理這種圖怎麼看節氣(上面那四個)

圖①表示節氣是北半球冬至日,原因是北極圈以內出現極夜;圖②是二分日圖,晝夜平分;圖③是北半球夏至日,北極圈以內出現極晝;圖④是北半球夏至日,原因是圖中南極圈以內出現極夜。

閱讀全文

與地理怎麼判斷半球節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7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7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