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我女兒馬上高三了,地理和歷史學的不好非常著急請問各位朋友有什麼好的學習方法請提供。拜託了。
高三確實是需要把重心挪到這些科目上來了,不然晚了會來不及。
我已經大三, 原來念高中時候雖然理科成績好但還是選了文科。
我覺得歷史真的不是什麼困難的學科。覺得他難沒別的就是不背書沒過關。
說背不出來,還是覺得無從下手去背,都是在為自己找推脫的借口。一個學期學一本書,每個學期把那一本書背好不是難事,到了最後復習的時候再重新背也會輕松很多。
歷史應該還是學的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還有世界近現代史吧。理清時間空間順序從頭到尾一字一句背,各個事件的時間地點人物,必須非常系統不能放過細節,因為歷史的考試題目如果出的變態一點就會考看似很不起眼的地方,那個時候就很考驗應試人對教材的全面掌握能力了。如果您女兒沒有辦法自己好好背出來,您可以督促她背,每個星期給她一個規定量,定期考核她。考不出來的話守著背,直到她能夠把背不出的全部背出來為止。下次考核的時候還要對上次沒能答出的進行復習,一次次鞏固。
我大概記憶力相對較好,並沒有為背書煩惱過,我堂弟擅長理科不擅長背書,原來拿著文章說他背不出來要我教他背的時候,我就是要他一句一句來,背不出的那句不停重復直到能背出來為止,看似很枯燥無聊但是非常管用,大腦會對你重復幾十次的東西記憶深刻。
背書是基礎,可背書是為了做題。選擇題方面如果對歷史背誦的很熟悉了是沒有什麼問題的。問答題方面有其固定的解題套路,這個老師會教,如果背書沒問題也沒問題了。
地理。
說實話我雖然理科成績好但是我邏輯並不好,數學物理那些都是不停做題再把做過的題記牢才考得好。地理號稱文科中的理科,相對來說邏輯性比較強,也要求計算。但是,還是要先以背書為基礎。
首先很基本的時區,經緯度,大洋大洲分布各個礦產物種特產什麼的,還有氣候帶分布全部理清楚!!地圖是要反復看不停看最好看到能自己畫出來。因為考試的時候都是給一個經緯度,再給一個陸地或島嶼的部分輪廓然後開始題問答題。如果你連那個圖畫的是什麼地方都不知道那其他的就算了。平時一定要多做這方面的訓練,比較特殊的地區的經緯度要記熟。
邏輯的思考計算的話靠掌握基本知識之後的個人思考了。多聽老師講題自己買參考書多看例題多做題。因為其實做來做去還是那幾個大類型。如果每個類型都很清楚的話就不怕了。
考驗邏輯思考的地理題一般出在選擇題,小心謹慎地回答,第一眼不會也不要慌張,覺得自己一時半會做不出來的話不要太浪費時間先做後面的題目。我平時都是問答題滿分,地理的選擇題經常一片紅叉。高考的時候就是前面連著三道地理計算題我一下懵了不會做,平靜下來做完了別的了再回去做,後面還是做出來了,最終地理拿了滿分。考試時候心態很重要!!
高考地理部分後面的大題相對來說我覺得是很簡單的,只要你對地圖夠熟悉,各種人文氣候水土天氣等都滾瓜爛熟了。大題都是有固定的答題套路的,按照大概框架填吧~當然,前提是基礎知識記得牢~常常還會有一些創新性的回答,比如問你某地的工廠應該建在哪裡可能會造成哪些污染,有什麼好的解決辦法等。答案在條理分明干凈利落的前提下盡量多寫你的解決措施。
有時候會把歷史地理綜合起來出題,其實一目瞭然。一個大題都會有幾個小問題。比如第一問問你某個地方的歷史事件,第二問再問你此地因為那些歷史事件造成的如今的氣候還是水土環境差異情況,第三問要你綜合古今為此地發展獻計什麼的。雖然說是史地綜合,其實還是一問一個方向。
還有一年的時間,本人覺得應付地理歷史還是寬裕的。高三的話要把該背的書全部背熟了,不要再去鑽研語數外的難題了,保持語數外的成績穩定發揮,努力提高這些需要大量記憶的歷史等科目,考試時候膽大心細,肯定能打一仗漂亮的!
祝您女兒成功哦
⑵ 高三怎麼學好地理,怎麼才是最有效的
1.區域能力與地圖能力:地理研究地球表面任何事物與現象,考試內容絕大部分不會離開地表。因此,你真的是否了解地表上任何的事物與現象?第一步就是地圖與區域,這個國家在哪裡?自然要素要哪些?人文要素有哪些?你知道的比別人多,你就有優勢。會遇到問題,地圖很枯燥看不懂怎麼辦?除非有過目不忘能力,否則起碼看個不下幾十遍是很難有把握。建議吃好飯別馬上坐下,否則容易屁股大,在家裡在教室里如果有世界和中國掛圖,吃好飯去就盯著看個十五分鍾以上,漫無目的去看,能記下來多少是多少,如此往復到高考前你的腦海中會有一副世界地圖
2.世界動態:高考出卷肯定不會照本宣科,書上原話拉下來給你考,必然是藉助案例來,案例從哪裡來?一般都是源自於世界上發生的重大事件。例如:勞務遷移是造成新冠病毒在全國擴散的重要原因之一;美國精確打擊伊朗高級軍官則用到gps技術等等
3.發揮文科優勢;文科在高中算文科,而文科你會發現永遠不會寫出來,但永遠覺得有時會「詞窮」,一方面需要掌握答題的方法,另一方面要從其他學科吸取精髓。歷史可以配合地理探究到很多背後故事 ,政治則能幫助你了解時事擴充答題技巧。
⑶ 如何才能學好歷史地理
1.我覺得要注意邏輯順序,掌握方法的背。
歷史可以先按年代理出一個順序表來記憶。最好寫在大紙上,把要記的重點用有顏色的筆標出來。
地理主要是要把地圖看懂了,記不得就多找點資料看,不要背,這是輔助記憶用的,看多了,並不累,但能方便你記住關鍵的東西。至於要記的東西,我還是建議列表記憶。
生物么,我覺得就是做題了,題目里有很多和記憶相關的東西,不需要按什麼順序,所以不用整理也可以看得。
2.找老師也很有效,但一定要找一個公認的好老師才可以,有時候老師的方法不好也影響記憶。
3.其實記憶這個東西,一點一點背沒有什麼效果。關鍵要先把大的關系(時間 邏輯順序)搞清楚,然後再記憶。雖然整理的時間有些長,但是只要整理好,有可能在幾天內掌握別人記一個多月的東西哦!
⑷ 怎麼學高中歷史和地理
首先你得保證1,上課認真聽講,做筆記 2,認真完成作業
然後歷史最好是在講課之前先看一遍書,然後把自己能找到的知識點先背下來(比如時間,背景和意義等)。課上經過老師講過後加深映像,查漏補缺,一定要做筆記,因為書上的內容也有主次之分,有些知識點根本不可能考出來。然後課下就是先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接下來做一些參考書。建議准備一個改錯本,把每天作業上的錯題和參考書上的錯題積累下來。每周把所學的知識點做個總結,可以脫離課本的編排,自己選一條線索把這周所學的知識點串下來,個人建議用不同性質的部門進行分類,用時間線索為主幹進行總結。(比如嶽麓版必修二經濟的第一單元,分別總結農業,手工業,商業三個大塊,每個大塊用時間往下串知識點。必修一政治的第一單元,分別總結政治制度,選官制度,監察和諫議制度,然後在這之間總結中央對地方,君權對相權的關系)。
然後就是踏踏實實的背了,在考試之前多翻翻書,哪怕在臨上考場前也拿出書來看一看知識點,說不定就考到你看的了。但是要記住學歷史千萬不能只是背,培養歷史思維也是很難的,如何培養,就看你平時做題的認真程度和對知識點的理解能力,做題貴精不在多
然後關於地理,這個真的是很邪門,有些人的地理只要看看書就能考的很好,而有些人不管怎麼學也學不懂。總之我的地理成績一直不錯,所以對這門功課的學習方法也沒什麼研究。就給你稍微總結一下吧,地理本身是門理科,理科的應試學習方法就是考模型,但是地理卻又能像政治歷史一樣能聯系實際來考,所以地理的應試就是將模型套在實際上。學會了模型和規律,任何復雜的實際問題也能解決了。所以說看到它變個什麼利亞,嘰哩咕嚕的地名千萬別慌,規律是永遠不會變的
⑸ 高三怎樣學好歷史地理和數學
用心是最關鍵的,只有有壓力,有動力,才會有效率,學而不思則罔,因為學習的時候不要傻看,更重要的是用心,要思考,歷史和地理主要就是識記,沒有什麼捷徑,這個時候建議多做題,把做錯的標出來,多拿出來看,反復的做以前錯的題,這樣就是在提高學習的效率,數學也差不多,找出自己的問題在哪,哪塊的知識點不會,易丟分,重點抓你自己的弱點,臨近考試再去補基礎也不太現實,因此一定要抓好薄弱環節,可以在較短時間內大幅度提升。
⑹ 高三歷史地理怎樣學好
學地理是非常有用的,它與我們的日常生活聯系特別密切。學了地理之後,覺得自己長了不少知識。可以隨心所欲地在地圖上指出任何一個國家及著名的城市,可以辨別出不同國家的地理概況、風土人情,可以了解到各種自然現象的成因、特徵,可以……這些對於懂地理的人來說都只是些皮毛。而對我這個曾經的「地理盲」卻是格外新鮮有趣的。教我們地理的黃國華老師是個全能型的「才子」。上他的課總能給我們一種特別充實的感覺。我們不敢有絲毫的分心,生怕一不留神便讓知識從耳邊溜走。我們總是不停地聽著、記著,一堂課下來,提綱上通常都是密密麻麻的筆記。我想,幸虧有這番「狂補」,要不這些基本的地理常識我們不知要到什麼時候才能學到呢!�
學地理最重要的是細心。就拿一張地圖來說,上面的每一點信息都有可能成為考試內容,稍不留神錯過一點的話很可能那張圖就白讀了。復習的時候最好是能騰出一塊完整的時間系統地讀。先讀圖。地圖是地理的重頭戲,有時甚至會比書本還重要。山川、河流、城市,把它們的地理位置記清楚。要爭取第一遍時就記熟。因為記地圖有一個特徵,一旦記住了就不會輕易忘記,所以與其隔一段時間復習一次,還不如剛開始就認真地記好。通過平時的應用加深印象,省去復習的時間。�
再有就是看書。要理解地記憶。一般只要是你以前不懂的,看的時候印象就比較深。地理和政治、歷史不同,常識性的東西更多些,因此記憶也不會太難。但是要記的東西也很多,要捨得花時間,自己想竅門,比如「諧音記憶法」或者「形象記憶」等等。在學自然地理時,理解的東西會多一些,因為這部分已經有點接近理科的東西了,但只要肯花時間多想一些問題,學起來也不會太難。人文地理方面,記憶要佔比較大的成分,多背幾遍,爭取一遍比一遍用的時間少,每一遍都能發現一些以前沒有注意到的更細的東西。在高考前的那段時間里,主要是看提綱和卷子,要特別留意那些能與當前時事聯系起來的內容。比如某個特定的地區,或者是環境污染這一類的問題等等。只要你鑽進去了,就會發現地理其實是很有意思的。如果對它感興趣了,還怕學不好嗎?�
最後我想說的是,對於考綜合科的同學來說,不論是學「X」科中的哪一門,都不要孤立地學,要特別留意這幾科中能互相聯系的地方。例如拿到一道時事政治題,就可以想想,它發生在什麼地方,與該地方的地理特徵有聯系嗎?該事件是否有什麼歷史淵源?從政治角度可以如何分析,反映了什麼哲理或政治經濟學原理。養成這種思考的習慣,不久你就可以在這幾科中來去自由了。不過這一切還是要建立在你已經掌握好單科知識的基礎上,單科都沒有掌握好,哪裡還能談什麼聯系呢?所以這也就更強調了基礎知識的重要性。平時就要注意把知識一步一步地吸收好,不要再幻想著到了考前再突擊,那樣的話有可能會摔得很慘。�
高考是一個長期的准備過程,僅有方法遠遠不夠,最重要的是要靠自己平時一點一滴辛苦努力與積累。高中是一片沃土,只要灑下辛勤的汗水,就必定有豐收的一天。從現在就開始准備吧,把你的腳步邁得堅實再堅實些,祝你「笑傲考場」!
⑺ 高三歷史地理怎麼學
地理不僅僅是靠花時間去背更重要的是理解.
1)你每天要做到能把老師當天教的理解復習一遍,然後再把它背一下.然後把前天教的再理一下.
2)知識是融通的,不要只局限與今天或昨天的你要不斷的與以前的知識聯系起來
3)知識是需要反復的,不要想今天我記住了永遠就記住了,當你忽然想到某個知識點的時候,想不出一定要回到課本
4)看圖解是必不可少的,學習地理首要任務是對圖感興趣,然後才會喜歡地理,如果不喜歡看圖,不要逃避,仔細看,慢慢看,你會喜歡的。
⑻ 如何學好歷史地理,我是高三的,這次質檢一歷史地里都是60多分,怎麼提高
歷史,首先打好基礎,對於一些關於時間類的問題要清楚。然後,你應該多看一些試卷問答題的答案,總結答題語言和規律。最後,站在一個高度看試卷,考試前把以前的試卷好好看看!
地理,對於一些氣候、地形、山脈、河流……的分布圖要十分理解,關於區時的計算要了解,然後就是一些答題的模式了,比如什麼有利因素、經濟效益等等,相信多做試卷會有幫助!希望這些可以幫到你~
⑼ 怎樣學好高中地理歷史
高中地理主要分為:世界區域地理(主要在高三一輪復習)、科學地理(必修一)、人文地理(必修二)、世界典型區域發展模式(必修三)
一、學習世界區域地理抓住這幾點:熟記地圖(以某一個地區的重要經緯線展開與其他地區進行定位,做到看到一副局部圖能准確判斷出在世界的那個地方);掌握區域的主要地理因素(比如:非洲的尼羅河、剛果盆地、剛果河、東非大裂谷、索馬里半島......);關注與區域有關的歷年高考題
二、必修教材主要要清楚掌握課本教材的體例,最好能夠做到閉上眼睛一口氣把教材的各個章節復述出來,第二步,運用已有的知識現學現用,比如看到一個地方中亞,就可以用必修里的知識解釋氣候、地形、地貌即形成原因、經濟、工業、農業.......
堅持按這種思維考慮每一地方,不會的拿不準的及時翻書或找老師,從現在做起高考是你的地理應該問題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