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地理位置圖及山脈
位置:東亞。主要山脈:阿爾泰山系,天山山脈,昆侖山脈青藏高原,喜馬拉雅山脈,大興安嶺,小興安嶺,秦嶺,南嶺。
2. 初中地理:圖中山脈的走向是什麼,並說明
東西走向的山脈主要有3列(主要包括5條山脈):
我國的山脈分布——北列為天山一陰山;中列為昆侖山—秦嶺;南列為南嶺。
東北—西南走向的山脈多分布在中國東部,主要也有3列(主要包括7條山脈):西列為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列為長白山—武夷山;東列為台灣山脈。
西北—東南走向的山脈主要分布在中國西部,著名山脈有兩條:阿爾泰山和祁連山。
南北走向的山脈主要有兩條,分布在西南和西北,分別是橫斷山脈和賀蘭山脈。
弧形山系由幾條並列的山脈組成,由基本上東西走向轉為南北走向而與橫斷山脈相接,其中最著名的山脈為喜馬拉雅山,分布在中國與印度、尼泊爾等國邊界上,綿延2400多千米,平均海拔6000米,其主峰珠穆朗瑪峰,海拔為8844.43米,是世界最高峰。
重要意義:
中國成千上萬的山脈構成中國地理、中國地形和中國地勢的骨架, 有許多山脈又有極其重要的作用。比如:
秦嶺——淮河,是中國亞熱帶和暖溫帶的分界線; 是中國 8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線和一月均溫 0℃等溫線經過的地區。是中國南方地區與北方地區分界線; 中國南方水田農業與北方旱地農業界線; 中國河流有無結冰期界線,江漢谷地與渭河平原界線,四川盆地與黃土高原的界線; 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和溫帶落葉闊葉林的界線;兩年三熟與一年兩熟制、水稻和小麥雜糧的界線; 長江水系與黃河水系的分界線。
昆侖山,祁連山、 橫斷山是我國地形第一級階梯與第二級階梯分界線。
太行山、巫山、雪峰山構成第二階梯與第三階梯的分界線。
巴顏喀拉山是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線,長江水系與黃河水系分水嶺,青海省與西藏自治區界線。
大興安嶺,半濕潤地區與半乾旱地區分界線,4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線,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線,第二級階梯與第三級階梯分界線,內蒙古高原與東北平原分界線,內流區域與外流區域的分界線,傳統放牧區與傳統農耕區分界線,森林景觀與草原景觀界線,黑龍江省與內蒙古自治區界線。
武夷山是江南丘陵與浙閩丘陵,福建省與江西省界線。
南嶺是熱帶季風氣候區與亞熱帶季風氣候區界線,熱帶季雨林與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界線,積溫 7500℃經過地區,華中亞熱帶濕潤地區與華南熱帶濕潤地區界線,江南丘陵與兩廣丘陵,長江水系與珠江水系界線 。
怒山是太平洋水系與印度洋水系界線,雲南省與西藏自治區界線,怒江、瀾滄江分水嶺。
大巴山是江漢谷地與四川盆地界線 四川省與陝西省界線 漢江與嘉陵江的分水嶺。
3. 地形和山脈在地圖上是如何表示的
在地圖上,地形和山脈採用閉合的山形線表示,山形閉合線內側加上暈渲,使山脈的分布、高度、走向、延伸方向等反映得既精確又有立體感。如在閉合山形線上加魚鱗小曲線層疊交錯表示山巒起伏叢立,又添了九條高低不同的柱狀符號,表示九嶷山的九座主要山峰,使整幅地形圖更具立體感。
4. 中國地理地形山脈
東經85 北緯40. 塔里木盆地
西經85 北緯45. 美國——五大湖
東經105 北緯30. 四川盆地
東經95 北緯37.柴達木盆地
東經100 北緯39. 河西走廊
東經102 北緯37. 祁連山
東經107 北緯38. 賀蘭山(寧夏平原)
東經108 北緯41. 陰山
東經125 北緯45. 松嫩平原
東經115 北緯35. 華北平原
東經122 北緯31. 長江三角洲
東經107 北緯38. 賀蘭山(寧夏平原)
東經108 北緯41. 河套平原
東經108 北緯34. 渭河谷地(平原)
東經152 北緯45. 日本——北海道島
東經115 北緯35. 華北平原
東經122 北緯31. 長江三角洲
東經103 北緯25. 雲貴高原
東經99 北緯27. 橫斷山區
東經110 北緯38. 毛烏素沙地(屬於內蒙古高原)
東經110 北緯42. 陰山
東經114 北緯23. 珠江三角州
東經112 北緯36.汾河谷地(平原)
東經120 北緯46. 大興安嶺
東經130 北緯43. 長白山
東經110 北緯41. 陰山
東經113 北緯38. 太行山
東經111 北緯38. 呂梁山
東經106 北緯36. 六盤山
東經108 北緯34. 秦嶺
東經108 北緯33. 大巴山
東經110 北緯31. 巫山
東經111 北緯27. 武陵山
東經117 北緯27. 武夷山
東經121 北緯23.5. 台灣山脈
東經100 北緯37. 祁連山
東經106 北緯38. 賀蘭山
東經85 北緯43. 天山
東經85 北緯35. 昆侖山
東經90 北緯48. 阿爾泰山
東經95 北緯35 .巴顏喀拉山
5. 高中地理如何描述山脈的特徵
1、山脈走向
2、海拔高度
3、起伏狀況
4、寬窄長短狀況
5、植被分布
6、雪線分布
7、地質地貌
8、背風坡,迎風坡
暫時知道這么多了,想到了再給你說、、
6. 地理的山脈走向怎麼看的
像羅盤一樣(看地圖),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從南向北說,從東向西說,
例如:秦嶺是東西走向山脈
喜馬拉雅山脈是東西走向山脈
大興安嶺是東北——西南走向山脈
7. 讀我國主要山脈分布圖,寫出圖中數碼和字母所代表的地理名稱:山脈:①______,②______;高原:③______
讀圖可知,(1)①是喜馬拉雅山、②是武夷山、③是青藏高原、④是黃土高原、⑦是四川盆地、⑧是塔里木盆地、⑨是東北平原、⑤是山東丘陵、B是黃河、C是青海省、D是內蒙古自治區、E行政區的簡稱是粵、F的行政中心是烏魯木齊、H是日本、a是三峽、b是葛洲壩、c是小浪底.根據題意.
故答案為:喜馬拉雅山;武夷山;青藏高原;黃土高原;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東北平原;山東丘陵;黃河;青海省;內蒙古自治區;粵;烏魯木齊;日本;三峽;葛洲壩;小浪底.
8. 地球儀上,山脈,國家,河流與城市等地理事物如何表示
山脈大多以不連續的小圓圈組成
國家以不同顏色的色塊組成
河流用藍色的實線表示(季節河用藍虛線組成)
城市大多以圓圈表示
9. 地球儀上的陸地,海洋,山脈,河湖,國家和城市分別是怎麼表示的
表示方式如下:
陸地:綠色表示為200米以下;黃色表示為500米以上;褐色表示為3000米以上;紫色表示為5000米以上;白色表示為冰川
海洋:藍色
山脈:除了綠色藍色的條狀色帶
湖泊:藍色
國家:字體標注
城市:不表示
地球儀是由底座、固定架、球、地軸組成的。
地球儀上有各種符號、文字、顏色用來表示陸地、河湖、海洋、山脈、城市等。還有經線、緯線、南北極。
地球儀是繞地軸轉動的,它指向北極星附近,是一個假想的軸,與球面的交點為北極點和南極點。
地球儀上的經緯線可以更好地給地球某一點定位,獲得精確的位置。畫出經緯線,設定經緯度的目的就是為了確定地球表面任一地點的地理位置。
經線:
連接南北兩極的並同緯線垂直相交線,也稱子午線。經線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經線都呈半圓狀且長度相等;兩條正相對的經線形成一個經線圈;任何一個經線圈都能把地球平分為兩個半球。
緯線:
在地球儀上,順著東西方向,環繞地球儀一周的圓圈,叫做緯線。所有的緯線都相互平行,並與經線垂直,緯線指示東西方向。緯線圈的大小不等,赤道為最大的緯線圈,從赤道向兩極緯線圈逐漸縮小,到南、北兩極縮小為點。
10. 地球儀上的陸地,海洋,山脈分別用什麼顏色表示
藍色是海洋(包括所有水域)、綠色是平原,黃色是高原,白色是雪地,用海拔來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的山脈。
按產品材料與功能分類有紙質地球儀、塑料地球儀、樹脂地球儀、石質地球儀、金屬地球儀、實木地球儀、磁懸浮地球儀、古典工藝地球儀、電子點讀語音地球儀、語音地球儀、視頻地球儀等。
地球儀在中小學的地理教學中是一種必要的教具,它常用來說明以下內容:
一、地球:理解晝夜交替現象和四季變化現象的成因;分析地球的運動對氣候的影響。
二、經緯線分布特點:形狀方向長度;知道經緯網的作用。
三、世界海陸:認識七大洲和四大洋的位置關系及所處的緯度帶;認識六大板塊位置;認識主要地形區和主要大洲地形特點;找出日界線的位置。
(10)地理山脈怎麼表示擴展閱讀
視頻地球儀是採用先進隱形碼光學識別技術和數碼語音技術開發而成的新一代智能演示學習和裝飾展示工具。
只需用MPR識讀器在視頻地球儀上輕輕點讀,即可在地球儀上LED顯示屏上全屏播放當地詳細的音視頻資訊,包括七大洲、四大洋、世界各國疆域、版圖、歷史、政治、人口、語言、文化、城市、風俗習慣等大量地理網路知識,同時還具備交互游戲功能。
視頻地球儀適用於教學觀摩演示、辦公裝飾、展覽展示等各種場合,營造出時尚、新派的文化氣息。
優點:地球儀是地理科學研究者常用的儀器,是地理教師常用的教具,也是一般群眾用來解決一·些有關地理學的問題的工具。它有以下幾種作用:
(一)正確地表示地球上各個大陸、海洋、島嶼和國家的位置、方向和面積;
(二)明確地球的形體以及地軸、兩極、極圈、回歸線、赤道、經度和緯度的概念;
(三)說明地球的公轉和自轉,晝夜和四季,地方時和標准時的形成原因;
(四)計算地球儀上已註明的任何一個地點的地理坐標,一定地區的面積,或任何兩地之間的距離;
(五)測定位於一定緯度的任何一個地方的晝夜時數以及日出和日沒的時刻;
(六)計算位於兩極圈內任何一個緯度地方的極畫和極夜的日數及起迄日期;
(七)計算溫帶高緯地區任何一個地方的發生白夜的日數和起迄日期;
(八)測定二十四節氣的日期;
(九)計算位於各個經度的地方的地方時和標准時,說明國際換日線的形成原因;
(十)測定全年中任何一個日期的太陽赤緯度數的近似值;
(十一)作其他的地理教學上的演示。
當然地球儀也有一些缺點,如:
(一)比例尺過小,不能將地球表面上的事物作較詳細的記載;
(二)對高程和傾弱度不能作較詳細的表示;
(三)有一定的體積,旅行攜帶不便。但是毫無疑義地,它具有大比例尺平面圖、小比例尺地圖和地理模型所沒有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