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四川萬源自身有什麼發展優勢呢
同時萬源還有極其豐富的旅遊資源,目前在境內可以觀賞到各種不同的風景,比如八台山風景區等都是理想的去處。雖然它現在的知名度不高,也沒有被更多人熟悉起來,但它的潛力很足,擁有眾多的優勢,加上還有高鐵的助力,最終會有更大的突破,也能快速崛起。對於四川最有發展實力的縣城,如今已成功撤縣立市,未來發展一片光明,不知你對這個縣城有什麼看法呢?是否期待這條鐵路路線可以早日開通?
❷ 我的家鄉萬源作文
我的家鄉在長春,長春一年四季的景色非常美麗,我愛我的家鄉。
我的家鄉四季很迷人。
春天,天氣漸漸地暖和了,溫暖的陽光照耀著大地。迎春花開了,一片片金黃色的花瓣張開了笑臉,好像在迎接春天的到來。柳樹抽出嫩綠的新芽,小草從的面鑽出來,湖面上的冰融化了,他們給大地換上了綠色的新裝。
夏天的景色更加美麗。蔥蔥蘢蘢的白楊樹上長著密密層層的枝葉,像一排排強壯的哨兵在放哨。南湖開滿了荷花。一朵朵含苞欲放的花骨朵,好像畫家的斗筆,蘸上了粉紅色的顏料。開放的荷花,有的展開兩三瓣,有的全部展開。粉紅色的花瓣中露出一絲黃色的花蕊和嫩黃色的蓮蓬。翡翠般的荷葉露出清晰的葉脈,像一個個大圓盤浮在水面。一陣微風吹過湖面上泛起一層層魚鱗般的波紋。荷花荷葉隨風飄動,好像亭亭玉立的少女翩翩起舞。
秋天到了,天氣涼爽了。柳樹的葉子由綠變黃了,一片片樹葉飄落下來,像一隻只蝴蝶在空照翩翩起舞。松樹、柏樹、楊樹向一排排堅強的哨兵排成整齊的隊伍站在秋風中,依然那樣翠綠。綠油油的小草由綠變黃了,枯黃的小草在秋天種吹拂下像一塊塊軟綿綿的大地毯。
冬天,是一個快樂的季節,是一個冰天雪地的季節。小朋友們在冬天裡嬉戲、玩耍。有的小朋友打雪仗,有的堆雪人,還有的滑雪橇。雪人站在雪地上很可愛,它們高興地看著小朋友做游戲。冬天下著鵝毛大雪,天地都變成了白色。我愛冬天。
我喜歡家鄉的四季,我愛我的家鄉。
❸ 家鄉變了,萬源,作文。
過去,家鄉那條窄窄的泥路令人心煩。每當刮風下雨時,泥路坑坑窪窪的,雖然穿了雨鞋,但一不小心就會摔倒。如今那雨天稀泥亂濺的小路不見了,在人們眼前的是一輛輛嶄新的汽車在既寬敞又平坦的馬路上來回賓士。
家鄉的生活變得富裕了,一幢幢樓房拔地而起。過去,人們住的草棚、平房己經消失了。現在的客廳也比過去的破屋舊房大得多。過去貧窮的生活已遠離了我們。以前別說傢具、電器,有自行車已經算不錯了。現在家家戶戶新添了空調,家中的電器、傢具也是琳琅滿目,多得數也數不清。
以往,人們穿得衣服都是補了又補。而人們現在穿得衣服又整潔又漂亮,而且價錢也很貴。但是人們的生活變了,錢袋也鼓了,還怕買不起嗎?以前人們吃的都是鹹菜之類的,而現在肉呀魚呀是常吃的,生活越來起好了。
家鄉的環境也變美了,綠樹成蔭,鳥語花香,一年四季瓜果滿園。將會迎來遠方朋友,品嘗名優水果。使我們的生活富裕,收入更高。家鄉搞起了衛生平安村,再也看不見污水縱橫、垃圾成山。使我們的生活更衛生、安全,身體更健康,空氣更新鮮,環境更優美。
社會進步了,祖國變美了,我的家鄉也變得美了!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家鄉還會變得更加美麗、富饒。
❹ 萬源發展方向和前景
當前,萬源旅遊業正按照「政府主導、企業主體、市場運作、行業自律」的原則,堅持「構建一個中心(太平鎮)、突出兩大主題(白沙、舊院片區,官渡、大竹片區)、建設三條精品線路」(太平鎮至八台山—龍潭河—李家俊烈士故居自然觀光、休閑與紅色旅遊線;太平鎮至魚泉山—玄祖殿戰斗遺址—大竹河觀光、漂流、紅色旅遊線;太平鎮至花萼山「穿越巴山叢林、追尋革命先烈」旅遊線)的思路。大力實施旅遊精品戰略、市場開拓戰略和可持續發展戰略,力爭把八台山創建為國家級地質公園和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八台山-龍潭河創建為國家AAAA級旅遊區;大竹河、魚泉山、煙霞山創建為省級風景名勝區;萬源大酒店、怡和紫金大酒店創建為四星級賓館,穗豐大酒店創建為三星級賓館;努力打造萬源市成為川陝渝結合部文化旅遊中心和環秦巴地區生態休閑旅遊基地,實現旅遊業成為萬源經濟的主要支柱。
❺ 寫四川省萬源市最近幾年變化的作文,自己寫的
家鄉的變化
我的家鄉是山清水秀而又貧窮落後的。我的家在離市區幾百里遠的山溝里。上高中之前,我從來沒有走出過大山的懷抱。老實說我對家鄉的發展或是變化向來不是很關心。上高中以前沒有這種意識,上了高中之後沒時間關心。連兩年多前到遠在千里之外的他鄉上大學,又懶得去關心了。因為家鄉經濟的發展速度跟珠三角的城市比起來實在太令人失望,提起來就傷心。
不過要說家鄉的變化,我想或許可以這樣做個簡單的、表面的概括吧:錢多了,人「懶」了;樓高了,水臟了。
改革的春風直到八十年代後期才似有若無地吹到我們這個偏僻的山村。在此之前村裡人不管男女老少都努力地在土裡刨食。只是我們深愛的這片土地給我們的回報卻並不多。村裡除了種地再沒有多少其他的收入,許多人有手藝、能吃苦,但是沒個施展手藝的去處。八十年帶末幾年,村裡人不再指望那塊地了。聽說大山外面的城市裡有金子撿,紛紛走了出去。青年人,中年人,有手藝的,沒手藝的,都想出去撿點金子回來。他們一去就是一年半載的,回來時雖然不是滿身金銀,總比土裡刨出來的多。於是在家裡歇上十幾二十天的又出去了。留在村裡的多是老人孩子。到了九十年代中期,連十幾歲的小孩子在教室里也坐不住了,許多都擠南下打工的列車。農村勞動力少了,以前辛辛苦苦開荒開出來的地沒幾年又長滿了野草。近幾年水田也荒了許多,種地太辛苦,家裡有了錢,誰還願意自找苦吃呢?以前春節剛過沒幾天,田頭地角便都是忙碌的身影。如今沒過元宵下地似乎是很丟臉的事了。留在家裡的農村婦女農閑時隔三差五就會聚在一起打牌消遣,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啊!晴天迎著朝露出門,披著星光回家,雨天便是風里來雨里去,一年到頭沒幾天歇的。
這幾年村裡的樓房就像雨後的春筍般不斷從各個角落冒出來。三層四層,有的外表裝修得很漂亮。即使只是一層的,算不上樓房,看起來畢竟比那些泥磚瓦房要順眼得多。室內的裝修就更不必說了,光滑得照得出人影的地磚啦,華麗的牆紙……簡直是拿錢往牆上貼,拿錢往地上鋪了。就是只刷上白白的石灰看上去也亮堂多了,不再像泥磚瓦房那樣陰暗、壓抑。
但是讓人很不舒服的就是溪中的水越來越臟了。以前用不起自來水,村裡人的用水都取自那條橫穿村莊的小溪。村裡人清晨起來的第一件事就是將家裡的大水缸挑滿水,以備一日之用。我們小的時候還經常在小溪里游泳。有時口渴了就著溪水猛喝一氣。現在別說挑溪水做飯,就是洗菜拿回家還要用自來水再洗上一兩遍。夏天看到這些臟水,我們不再有跳下去的沖動。魚兒在水裡游來游去的情景如今是看不到了。溪水中、溪邊隨處可見的是各種各樣的垃圾,那些塑料袋有的早就變色了,但就是不肯化掉。村民習慣將所有的垃圾隨手倒入溪中,他們相信溪水會帶走這些他們不需要的東西。或是堆在門前的空地上,積多了便點上一把火,於是談笑間,垃圾灰飛煙滅了。
可以預計將來村裡人的生活會越來越好,錢會越來越多,樓會越來越高。人會越來越「懶」嗎?但是水會越來越臟嗎?村裡人的這種「懶」,老一輩的人是看不慣的。不過這也正說明了生活的變好啊!得益的是家鄉的後代。水的越來越臟,村裡的小孩子怕也是早就習慣了吧。受害的不也是他們嗎?
❻ 四川萬源市出產什麼
最主要是茶葉
【自然資源】土地資源2000年全市土地面積為166平方公里 (2001-2003年無變化)。耕地面積為90.80萬公頃。2001年略有減少,為29.08萬公頃。人均耕地2000年為人均0.055公頃,2001年為0.054公頃。 平壩、丘陵土地肥沃,有機物含量豐富,主要分布在開江縣、達縣、通川區、大竹縣、渠縣等地。 境內潛在土地資源十分豐富。低產田土、低產園地、低產林地、低產水面土地有57.6萬公頃,佔全市耕地、林地、園地、養殖水面之和的47.67%。以大竹縣、達縣、宣漢縣萬源市較多。 待開發土地資源為27.03萬公頃,占轄區面積的16.31%。以萬源市、宣漢縣、達縣較多。
【礦產資源】 全市已發現礦物38種,產地250餘處。其中探明儲量的28種,產地146處;可開發利用的28種,已開發利用的21種。
一、能源礦
石煤 已探明儲量7.63億噸,其中保有儲量5.80億噸,表外儲量1.22億噸,煉焦用煤6.39億噸。主要分布在達縣(含通川區)、大竹縣、宣漢縣、渠縣及開江縣、萬源市境內。
天然氣 已探明儲量2000億立方,可開發量900多億立方,埋藏深度3000至5000米,主要分布在開江縣、宣漢縣、達縣和大竹縣境內。以開江縣為中心,包括周邊的宣漢縣、梁平縣、開縣地質帶 (大天池)天然氣儲量900億立方。
二、金屬礦
鐵礦 保有儲量3743萬噸,預測儲量1400萬噸,主要分布在萬源市紅旗、長石、城區、關壩、水田、沙灘等地。 達縣新興,宣漢縣新華、樊噲、漆碑、天生、上峽等地也有分布。
錳礦 萬源市大竹河田壩一仙鵝一帶,發現一處錳礦。礦床延伸30餘公里,僅在北段8公里地區內探明菱錳礦表外
D級儲量113.5萬噸。礦石中錳最高含量36.27%,最低 11.1%。
釩礦 主要分布在萬源市大竹河蒲家壩、隔檔溪地區,D級保有儲量,五氧化二釩42.88萬噸,礦石5918萬噸。
鋁土礦 分布於萬源市花尊山一帶,長18公里,厚度0.43至3.2米。探明儲量84萬噸,平均品位35%-51%。
三、非金屬礦
石灰岩 萬源市、渠縣、通川區境內局部地區探明保有儲量5億噸。大竹縣、宣漢縣、達縣都有出露。全市地質儲量20億噸左右。
石膏 已探明儲量2.3億噸,主要分布在渠縣、萬源市、達縣等縣的一些地區。
岩鹽礦 達縣鐵山背斜北端含鹽塊區,面積12平方公里,遠景儲量2億噸以上;宣漢縣西北含鹽塊區,面積14平方公里,遠景儲量4億噸以上;通川區羅江、宣漢縣王家含鹽塊區,面積12平方公里,遠景儲量0.9億噸以上。
富鉀鹵水 已探明儲量1.3億立方,主要分布在宣漢縣境內。
白雲岩遠景儲量2272萬噸,硅石遠景儲量5億噸,鉀鹽礦遠景儲量1000萬噸,鋇礦遠景儲量20萬噸以上,鑄石遠景儲量5億噸以上,大理石遠景儲量2000萬立方以上。
其他非金屬礦產耐火粘土地質儲量500萬噸,磷礦保有儲量631萬噸,硫鐵礦200萬噸,膨潤土 (俗稱白泥巴)保有儲量11.76萬噸,頁岩、粘土礦695萬噸。
水能資源 年平均降水量為207億立方米,年徑流總量為105.7億立方米,過境水量145.685億立方米。溪河分布廣,水資源發電潛力很大,水力蘊藏可開發量為44萬千瓦。 2000年發電量為20.07億千瓦時,供電量為25.27億千瓦時。2001年發電量為20.30億千瓦時,比2000年增加5.1%;供電量為29.26億千瓦時,比2000年增加15.8%。
中草葯資源 全市普查鑒定的2158種植物中,可供葯用的有1652種,現已收入標準的有500多種。大宗品種有30多個,暢銷國內外市場。達縣出產的白芷、紅花、百合、烏梅;宣漢出產的黃連、黨參、大力子、厚朴;開江縣出產的香附子、山植;萬源市出產的陳皮、黨參、柴胡、杜仲、天麻。渠縣出產的白芷、川芎等均為大宗產品。其中天麻、杜仲、黃柏、厚朴、首烏等頗負盛名。
動植物資源 全市共有脊椎動物400餘種,其中獸類60多種,鳥類230多種,爬行類14種,兩棲類10多種,魚類85種。有國家、省重點保護野生動物52種。屬國家二級保護的獸類14種,鳥類20種,兩棲類1種 (大鯢,俗稱娃娃魚);屬省重點保護的獸類3種,鳥類12種,爬行類2種;屬四川省林業廳公布的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野生動物250種。
全區有野生植物5000餘種,分屬201科、1269屬,具有種類多、分布廣、數量大、南北植物兼備等特點。除稀珍保護植物31種,佔全國列為保護類的8.8%左右外,還有葯用價值植物、油脂植物、芳香植物、澱粉植物、纖維植物、單寧植物、菌藻類植物和花卉等。
旅遊資源 達州市的名山大川、河湖風光、花草樹木、飛禽走獸等,自然景色絢麗多姿,被明代著名地理學家徐霞客贊為"西南奇勝"。達州市歷史悠久,廟宇古塔,石刻雕塑遍布全境;歷代能工巧匠、文人墨客,留下了大量文物古跡。
革命文物亦為豐富。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達州市是全國第二大蘇區川陝革命根據地的組成部分。無產階級革命家劉伯承、徐向前、李先念、王維舟和李家俊都曾在這塊土地上戰斗過和生活過,留下諸多文物可供後人瞻仰。在已公布的全國和全省重要文物保護單位中,達州市有15處。主要名勝古跡有:通川區的龍爪塔、夏雲亭;達縣的真佛山、鐵山森林公園;開江縣的金山寺;萬源市的花萼山、觀音峽、八台山以及萬源保衛戰陳列館;宣漢縣的百里峽、王維舟紀念館和紅四方面軍第33軍紀念碑;渠縣的漢闕、漢代宕渠城遺址、文廟、三匯文峰塔;大竹縣的竹海公園等。
森林資源 全市主要喬木和灌木有73科192屬357種。現有林業用地622087公頃,占幅員面積的37.5%。其中有喬木林地403048公頃,灌木林地72768公頃,疏林地48207公頃,未成林造林地35013公頃,跡地50203公頃。森林覆蓋率為32.21%。
達州市有經濟林木面積42092公頃,占林業用地的6.77%。主要有:木本油料的油桐、油檄攬、油茶、核桃等;木本食物的板栗、柿;木本葯材的杜仲、黃柏、厚朴、銀杏等;水果類的柑桔、蘋果、梨、桃等。林化、林副類的生漆、銀耳、木耳等;還有桑、茶等。特別是油桐、生漆等產量和質量在全國和全省頗有名氣。
草資源 全市草場植物約有100科475種,其中可供牲畜採食的植物約432種。在飼用植物中,禾本科約73種,菊科45種,豆科44種,莎草科18種,雜類295種,可供引種馴化栽培的15種。
全市天然草場面積389840公頃,占幅員面積的23.5%。全市成片草場面積111處,面積為90666.67公頃,占草場總面積的23.26%,其中面積666公頃(萬畝草場)以上32處,面積共52000公頃,主要分布在萬源市、宣漢縣、達縣。全市草場資源的年產草量6438554噸,其中可利用量396679.6噸,利用率61.61%。
❼ 談談你對萬源,宣漢,城口三地旅遊攜同發展的建議
這幾個地方地理位置比較相近,山水相連,人文民俗也比較相近相通,可以一起協同發展,進行旅遊資源優勢互補,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協同性和聯動性,提高綜合服務能力,可以互相促進發展,達到共同繁榮。
❽ 如何利用紅色革命精神促進寧夏經濟發展
歷史步入近代以後,中國被列強欺凌,人民處在水深火熱之中。農民階級、地主階級洋務派、資產階級維新派及革命派都對中國的出路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探索,但他們都先後失敗了。俄國十月革命後馬克思主義迅速傳入中國。以李大釗、陳獨秀為首的早期革命者在俄國的幫助下成立了中國共產黨。從此,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開始了救亡圖存與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探索。
在中國共產黨的影響之下,以王維舟為首的一批熱血青年在接受了馬克思主義之後回到家鄉達州,他們積極地開展了對馬克思主義思想的宣傳。在他們的影響下,越來越多的人接受了馬克思主義思想。在上級黨組織的領導下,1927年8月達州成立了第一個黨組織即中共大竹縣特別支部。黨的支部成立後,他們除了引進了《新青年》《共產黨》《先驅》等刊物外,還在家鄉辦起了《晨光》《人格》《大竹青年》等進步刊物宣傳革命思想。
1929年,王維舟等人領導了固軍壩起義並成立「川東第一路游擊軍」。土地革命時期,我黨在大竹創建了楊通蘇維埃,並領導發動了「虎南暴動」,建立了虎南遊擊根據地。王維舟在開江縣建立中共廣福特支委員會,創建了有1 000多人參加的「川東游擊軍廣福支隊」。1931年重建的川東游擊軍,牽制了劉存厚、劉湘兩個師的兵力,有力地配合了紅四方面軍主力作戰。1932年年底,紅四方面軍開創了以通(江)南(江)巴(中)為中心的川陝革命根據地。毛澤東同志曾高度評價川陝革命根據地的戰略意義和作用,認為它是「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的第二大區域」,是「揚子江南北兩岸和中國南北兩部間蘇維埃革命發展的橋梁」[1]。1933年紅四方面軍在徐向前的統一指揮下,「從2―6月,歷時4個月的作戰,共斃敵1.4萬餘人,俘敵近萬人,粉碎了田頌堯的『三路圍攻』。」[2] 1933年8―10月,徐向前又接連指揮了三個戰役。三次戰役使川陝根據地擴大到42 000多平方公里。西抵嘉陵江,東至萬源、城口,南達營山、渠縣及開江、開縣。紅軍擴大到8萬餘人。川陝根據地成為全國第二塊最大的紅色區域。1934年,在徐向前的領導下取得了「反六路圍攻」特別是萬源保衛戰的偉大勝利。我軍在東、西兩線共殲敵8萬多人,繳槍3萬多支,炮百餘門。後來徐向前元帥在《歷史的回顧》中說:「反六路圍攻,是我們在四川打得最艱苦的一個戰役。在紅四方面軍的歷史上,也可以說是戰役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久,戰果輝煌的一個戰役。」萬源保衛戰的勝利是紅四方面軍反「六路圍攻」的重大轉折,是紅軍由防禦轉為進攻的起點。它「嚴重打擊了四川軍閥的反動勢力,鍛煉了紅軍和川邊廣大人民,恢復並擴大了蘇區,取得了川陝革命根據地創建以來最為輝煌的勝利」[1]。萬源保衛戰展示了軍民團結的強大力量,可以說反「六路圍攻」的勝利是人民戰爭的勝利。萬源保衛戰有力地策應了中央紅軍反「圍剿」的斗爭,形成了與中央根據地互相呼應的有利格局,為中央紅軍入川減輕了壓力。抗日戰爭時期,「從1937―1945年的八年時間里,達州各地共有179 102人參軍,在前線陣亡53 774人。在後方,達州人民積極出工出力支援抗戰,全市先後共出動48 750餘名勞工修築漢渝公路、梁山機場,在修建過程中因各種原因死亡的人數至少有1 135人,傷者無數。」[3]解放戰爭時期,達州人民在黨的領導下發動了「大竹蘇家溝戰斗」「虎南二月暴動」「渠縣龍潭起義」「華鎣山聯合大起義」,涌現出了諸如唐虛谷、陳堯楷、鄧興豐等無數革命烈士,達州人民為新中國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
二、發揚革命老區精神,促進達州經濟社會發展
由於戰爭的破壞,建國之初,革命老區經濟千瘡百孔。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重視、關懷和正確領導下,革命老區的面貌發生了很大變化。但是由於老區地處邊遠的深山和少數民族地區,地形復雜,高山險阻,交通、水利、通訊等基礎設施薄弱,信息不暢,教育、衛生、文化投入不足,造成了行路難、飲水難、上學難、就醫難的問題,這使革命老區的建設和發展,面臨著許多新的困難和挑戰。如何克服老區的這些不利因素,加快老區的發展,力爭老區人民與全國其他發達地區的人民一起在建黨一百周年之時同步邁入小康社會,這是擺在我黨面前的一道難題,更是擺在老區各級政府面前的一道難題。加快老區經濟發展,讓老區人民擺脫貧困,早日建成小康社會,當下筆者認為應該採取以下措施。
(一)中央、省市要繼續加大對老區財政扶持力度
經過改革開放三十多年的發展,我國社會經濟進入快車道,2010年中國的GDP已經躍居世界第二位,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極大的提高。但是老區經濟社會和我國發達地區相比仍然處於相對落後狀態。近些年,老區的貧困狀況已經引起了國家的重視。2012年3月6日,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時,財政部部長謝旭人曾指出,財政部將加大對老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持力度。國家在「十五」期間,對老區的經濟社會發展採取了財政傾斜政策,以以工代賑的形式投資近80億元,用於老區的農田水利建設、公路交通建設、小流域治理等與民生緊密聯系的社會建設方面並取得了很多的成績。實踐證明,黨中央只有加大對老區人民的財政投資與政策傾斜力度,才會加速老區各項社會事業的前進步伐。除中央外,各級政府也應該加大對老區的扶持力度,重視老區的經濟發展。在這方面,廣東省的經驗值得學習。廣東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視支持省內老區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大投入,重點解決民生熱點問題。經過近些年的發展,老區已經大大縮小了與發達地區的差距。達州作為四川東部重要的交通樞紐城市,四川省也要充分利用達州地區豐富的農業、工業、交通、礦產資源,加大達州的開發,在對外招商引資時,更多地傾向於達州市,以便又快又好地加快老區發展,增加人民的福祉。 對老區的扶持不能做表面文章,要重視建立國家、省市部門對老區建設的政策保障機制,做到關心老區常態化、制度化。老區發展了,才能保障我國各族人民同步邁入小康。從國家到省市對老區的關心將會給老區人民建設家園以極大的信心和勇氣,它也是老區人民自力更生的一個強大的精神動力。
(二)國家要繼續加大對革命老區的人才扶持力度
現代社會發展,人才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老區人民由於貧窮落後,無法吸引更多各行各業的優秀人才到此創業。這也是制約老區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瓶頸。對這個問題,國家也採取了一定的措施,例如,中組部、團中央從中央國家機關和東部省市選派「博士服務團」,到四川、西藏、新疆、貴州等地支援服務。自1999年以來,國家派出的十多批博士志願者服務團為西部地區引進1 447個項目,資金3 642億元,撰寫調研報告2 086篇。此外,他們還舉辦了各種講座,為欠發達地區培養經濟社會發展所急需的各種人才,有效地緩解了欠發達地區的人才匱乏狀況。博士服務團受到了西部地區各級政府和人民的普遍歡迎。
除了國家對老區的人才支持力度外,老區的各級政府也必須牢牢牢固樹立人才是第一資源的理念,在人才引進方面捨得投入。營造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良好氛圍。實施人才創業的幫扶工程。通過人才創業帶動地方經濟發展,增加老區人民的就業崗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各級政府要加大老區現有人力資源的開發,發揮科技人員的作用,尤其需要培養當地土生土長的,用得著、留得住的科技人才。讓這些科技人才和當地人民建立幫扶平台,發展區域特色產業,更好地促進老區致富發展。
老區要大力發展教育事業,小學、初中教育要常抓不懈。特別是在當下,大學生擇業困難,在「讀書無用」錯誤觀點的誤導下,很多家長不重視教育,導致適齡兒童輟學的現象比較嚴重。對此,各級政府部門要引起高度重視。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目前我國專門領域的職業技術人才短缺,各級政府部門要積極貫徹職業教育法的精神,通過職業專門學校為地方培養更多的專門人才。利用職業學校的師資力量,加大對農民務工人員的培訓力度,力爭使每個人根據各自發展的實際情況掌握一至二門實用技術,提高自身素質及勞動技術含量,從而創造出更多的經濟效益。作為地方大學,政府要充分地促進其發展,發揮大學資政育人、服務地方社會發展的能力,大力引進高層次人才,特別是地方發展需要的緊缺人才。創造高層次人才研發、創業的優質環境,做到對人才引得進、留得下,充分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服務地方社會經濟發展。
(三)大力發展紅色生態旅遊,帶動當地經濟發展
紅軍長征期間在四川的時間較長,在達州這片土地上更是留下了深深的足跡,據有關學者研究,目前達州保存有影響的革命遺址遺跡600餘處。每一處遺跡都有著感人的故事,鐫刻著軍民的魚水深情和紅軍艱苦奮斗、不屈不撓的英雄事跡。這些豐富的資源是新時期國家大力提倡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優秀素材和寶貴的精神財富,對於達州旅遊事業的開發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也是新時期鼓舞達州500多萬人民艱苦創業的典型教材。
當下,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遊業已走進人們的生活當中。尤其是近些年,旅遊業發展在第三產業中顯示出巨大的潛力。達州作為革命老區,人文歷史資源極為豐富,這為老區的旅遊業發展提供了巨大的潛力資源。大力發展旅遊業,帶動各地經濟發展幾乎成為各部門發展經濟的一個共識。達州地區豐富的旅遊資源還有很多不為眾人所知,可以說很多的紅色遺跡「養在深閨」。這些紅色文化所蘊含的革命思想、先烈們艱苦創業的精神應當為更多的人所了解,化為鼓舞老區人民新形勢下艱苦奮斗的不竭動力。
大力發展紅色旅遊可以為老區人民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旅遊業的發展不僅能夠很好地解決老區人民的就業問題,還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改善老區人民的精神面貌。吸引大批外出務工勞動者返鄉就業,降低留守兒童和留守老人比例,提升居民歸屬感和幸福感。」[4]通過紅色旅遊,還可以帶動人們勤勞致富的信心,增強自我擺脫貧困的主動性。
在開發紅色旅遊的同時,還可以利用南方自然環境的優美,高森林覆蓋率的特點,大力發展綠色生態旅遊,做到紅色、綠色相結合,「開展以紅色旅遊為核心,以生態旅遊、農業休閑旅遊、地質風光游、客家風情游為輔的旅遊活動模式,把紅色旅遊與觀光旅遊有機結合起來。」[5]既讓遊人在紅色旅遊中陶冶情操,又能在綠色生態的環境中放鬆工作中的身心疲憊,尋找一片精神休憩的家園。在開發紅色旅遊的時候,要統籌全局,加強區域開發、連片開發,打造一些精品旅遊路線。
但是,必須要注意在發展紅色旅遊的過程中要吸取其他地區發展旅遊導致的環境破壞問題,走出一條與革命老區可持續發展相結合的路子。「樹立『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增強老區人民對旅遊資源保護意識。」[6]
(四)更新觀念,創新老區精神
老區經濟、社會、教育等方面發展滯後,受惡劣的地理環境及脆弱的生態環境等因素的限制,在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了「等、靠、要」的依賴思想,這樣的思想是一定要克服的。外因固然重要,但內因是事物發展過程中具有決定性的因素。因此,老區人民更要轉變觀念,充分發揮戰爭年代勇往直前、吃苦耐勞的拼搏精神,提高思想認識,增強新形勢下的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不斷更新觀念、銳意創新,克服困難,實現革命老區的可持續發展。
老區要發揮地方特色資源優勢,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調整優化產業結構。一是立足資源,發展特色農業、生態農業。老區大多位於山區和半山區,在現有的基礎上發展生態農業是最佳的產業選擇。大力發展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產品,加快建設一批有規模、有品牌、標准化的綠色食品生產基地;發展符合條件的老區建設國家商品糧基地,開發優質糧食產業工程項目。達州作為四川的農業大市,物產豐富,境內出產的優質黃花、香椿以及富硒茶、油橄欖都是無公害產品。在發展農業的同時,要加強農業、工業相結合的產業鏈意識,在發展原生態農業的同時,形成一批優質無公害農產品加工基地,實現更大的經濟效益,帶動農業人口增產增收。二是發展循環經濟,走新型工業化道路。達州礦產資源豐富,境內已探明的含量豐富的煤炭資源、天然氣資源、鐵礦、錳礦等礦產資源,都為達州經濟社會的發展,實現後發趕超提供了強大的推動力。但是作為後發趕超地區,在開發這些礦產資源的時候,必須注意合理開采,更多的是利用這些資源發展一些循環經濟,加大對產品產業鏈開發的科技含量,走出一條新型工業化的路子,杜絕因礦產開發所帶來的對當地環境的破壞。 (五)加大革命老區的對外宣傳與合作
由於交通、地理條件的限制,更由於在當下市場經濟、全球化的影響下,更多的人把注意力集中於經濟方面,文化精神被很多人忽視。目前,對革命老區,除了老區人民和從事黨史文化研究領域的專家學者外,缺乏更多的人去關注它,關注老區人民的生活、社會經濟發展。在愛國主義傳統教育中,雖然很多的革命老區紀念地被確定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但是由於地理位置偏僻,到此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外地受教育者較少。要想讓更多的人了解革命老區就要加大宣傳力度。這種宣傳可以通過各種新聞媒介,例如電視、報紙、電視劇作品、網路等手段。重視一些全國性的關於革命老區發展的組織機構的扶持與宣傳,前面提到的中國老區建設促進會,他們在宣傳老區,支持老區發展方面已經取得很大的成就,各革命老區要和老促會積極聯絡,爭取國家更多的政策與資金支持,和老區促進會一起宣傳自我,打造自我,創新自我。一些學術性的革命老區團體,他們除了研究老區革命紅色文化外,還承擔了探討老區發展的重任,例如全國革命老區高校舉辦的每年一屆的聯席會議,對老區經濟、社會、教育等發展提出了很多可行可參、加速老區發展的寶貴意見。通過革命老區高校聯席會議,各高校不僅交流自我發展的成功經驗,而且也分享與學習兄弟高校發展的優秀成果,更主要的是通過彼此的交流與接觸增加了各老區發展之間的深刻了解,加強了東西部革命老區,南北革命老區的合作,這也是老區發展所必須的。達州的紅色資源極為豐富,近些年加大了對外宣傳的力度,四川文理學院成立了四川革命老區發展研究中心,中心不斷推出研究力作及發表一些學術性的文章,對宣傳達州革命紅色老區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也使得對四川革命老區的宣傳上了一個新的高度。2014年,在萬源保衛戰勝利八十周年之際,四川革命老區發展中心承辦的革命老區振興暨紀念萬源保衛戰勝利八十周年學術研討會,讓更多的專家學者了解了達州、走進達州、宣傳達州、弘揚長征精神,意義深遠。同時對於革命老區的進一步研究也會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
總之,老區建設是新時期一項龐大而艱巨的系統工程,既是國計,又是民生;既要滿足國家戰略的需要,又要滿足老區人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期盼。實踐經驗證明,要加(下轉68頁)(上接43頁)快老區建設發展,必須既要發揮國家力量在老區建設中的主導作用,又要發揮社會力量的積極性,動員民間力量和個人力量。在新時期、新機遇面前,達州百萬人民要緊緊抓住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發展契機,充分利用、爭取各項優惠政策,努力發揚革命戰爭年代不畏艱險、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的拼搏精神,爭取和全國人民一起邁入文明、富裕、和諧的小康社會。這片紅色的土地必將在新時期散發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❾ 萬源八台山作文春天
忽然,風起了。吹的路旁的柳條發瘋一般的肆意狂舞,漫天黃沙,翻滾。沸騰。它把多日累積的壓抑,多日累積的煩惱,多日累計的憂愁,全部釋放出來,它發泄著,發泄著。這時的風聲也不是一個「蕭蕭」就能形容得了了,我聽得見,它的怒吼,我感受得到,它在咆哮。一聲,一聲,都沉重的,完完整整的捶打在我的心上。太重了,太重了,我終於承受不住,也和著風,吼了起來。歇斯底里。
面臨著中考的我,成績卻總是不理想,我努力了,我承認我真的盡力了,可當一模成績下來後,從未感受過的絕望,鋪天蓋地的朝我涌來。我不能辜負老師的希望,更不能辜負父母的期盼,我還要對得起我自己,不給自己留下什麼遺憾。可事實是殘酷的,它就在那擺著,赤裸裸的擺著,它倔強的不肯帶一點粉飾,毫不留情的捶打著我的胸口,撞擊著我的心。
我也有承受不住的時候,我也會失望,我也會心煩,我也會壓抑,這一切的一切,都凝聚在這一聲歇斯底里的的吼叫中。這一刻的我,彷彿已被點燃,與這沙,與這風融合在一起,發了瘋一般的發泄著……
毫無預兆的,大雨傾盆而下,把大街上本就匆匆的行人都淋回了家。我倔強的仰起頭,一個人走在雨里,任憑它風吹雨打。在雨水的沖刷下,瘋狂的我已漸漸平靜了下來,低下頭,任淚水與雨水一同順著臉頰滑下。驀然,我看見了路旁一朵嬌嫩的花,還未完全開放,已被摧殘的傷痕
❿ 宣漢萬源山作文四百字
當黑暗襲來的時候,天空昏暗,一點點的光明也被吞沒;夜色冰冷,一點點的風也會變得刺骨寒冷;絕望升起,一點點的希望也被無情的掐死絕望的人呀,聽到沒有?遠方是黑夜的鬼魅在跳舞,樹影的魔鬼在唱歌,邪惡的氣息如霧般蔓延我抱著手臂走夜路,冰冰冷冷的空氣彌漫全身,這段到家的路似乎變得格外的長,長到通向絕望的盡頭,我加快腳步,心裡卻一陣害怕。沒有光明的世界,如同死了一樣可怕。整個世界就好像只剩下我一個人了,只剩下我一個人走向黑暗的殿堂。我眯起眼,放大瞳孔,卻沒有一絲光明的跡象,我就像是一個瞎子,徒勞的躲避黑暗。燈!五彩繽紛的燈!你們去了哪裡?冰冷彌漫了開來。「刷拉拉」一旁的燈亮了,我一愣。心中的晦澀、陰暗全都沒有了。這一路的街燈一直通向無盡的前方,但我覺得,前方是天堂。一個個燈泡里射出的光線組成了一個圈,開拓了前方的路,照亮了心裡德灰暗。就那麼一瞬——即使他們有些昏暗,但他們在我眼中是如此的耀眼、奪目。我邁步向前——恐懼去了哪裡?天!也許是去了矮小的陰影里;冰冷去了哪裡?天!也許是逃到了破舊的木屋裡;黑暗去了哪裡?天!也許是躲到了冰冷的角落裡即使沒有鮮花掌聲,一路的光明就讓我覺得無悔無畏。街燈沒有霓虹燈絢麗,沒有日光燈的明亮,沒有台燈的環保。但,霓虹燈不過是為了吸引視線,日光燈太過於懶惰,只有人按了開關才會亮,台燈太過於自私,只為主人而亮。有沒有一盞燈如街燈一般,在你快墮入深淵時,如一雙有力的大手把你拉起,重見光明;有沒有一盞燈如街燈一般,義無反顧地站出來為所有人而亮,如公平的象徵,點燃希望;有沒有一盞燈如街燈一般,即使昏暗不堪也會用自己的光芒試著照亮他人,如埋沒的雷鋒精神,散去霧霾?那是太陽啊。從深淵里拉起,給予光明的希望,散去黑夜的霧霾。那也是街燈啊。回到家,我望向窗外——那一排排街燈。希望笑了,光明笑了,感動笑了。我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