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一個地理位置緯度為0度,經度也為0度,怎樣表示這個位置
0°,0°
因為0°緯線(赤道)是南北緯度的分界線,所以其後面不用標上N或S。
0°經線是東經度與西經度的分界線,所以不用標W或E,同樣180°也不標W或E
⑵ 零緯度 是什麼意思
地理上零緯度是亦道。是地球表面的點隨地球自轉產生的軌跡中周長最長的圓周線。其半徑為6378.2km,周長為40075.02千米。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線
⑶ 在地理中「零度緯線」也稱之為什麼
--------赤道
經線和緯線是人們為了在地球上確定位置和方向,在地球儀和地圖上畫出來的,地面上並沒有畫著經緯線。事實上,你想要看到你所在地方的經線並不難:立一根竹竿在地上,當中午太陽升得最高的時候,竹竿的陰影就是你所在地經線的經過位置。經線也叫子午線。我們知道地球地球上有天然的零度緯線—赤道,卻沒有天然的零度經線(本初子午線),最初的本初子午線,是各國因確定位置的需要而設置的。
⑷ 在地球儀上經度緯度和地軸統稱什麼
地理坐標是用經度、緯度表示地面點位置的球面坐標。地理坐標系以地軸為極軸,所有通過地球南北極的平面,均稱為子午面。
所有通過地軸的平面,都和地球表面相交而成為圓,這就是經線圈。每個經線圈都包括兩條相差180度的經線,一條經線則只是一個半圓弧。所有經線都會在兩極交會,所有經線都呈南北方向,長度也彼此相等。由經線和危險構成的經緯網,是地理坐標的基礎。
⑸ 中國地理常識 零度等溫線的劃分是什麼等溫線以北稱為北方,以南稱為南方
零度等溫線其實就是秦嶺——淮河一線,我國南北分界線就是秦嶺——淮河一線,秦嶺——淮河一線以北是北方一月份是氣溫在零攝氏度以下,秦嶺——淮河一線以南是南方一月份氣溫在零攝氏度以上。
秦嶺—淮河一線還是是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的界限。秦嶺—淮河以南降水量大於800毫米;秦嶺—淮河以北降水量小於800毫米。
(5)在地理中零維度線稱之為什麼擴展閱讀:
地理意義
秦嶺-淮河一線是中國重要的地理分界線。
一、氣候方面
1、秦嶺—淮河是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的界限。秦嶺—淮河以南降水量大於800毫米;秦嶺—淮河以北降水量小於800毫米。
2、秦嶺—淮河南北雨季長短差異。秦嶺—淮河以北雨季集中而短促,主要在7、8月份;秦嶺—淮河以南雨季要長得多。
3、秦嶺—淮河是濕潤區和半濕潤區的分界線。
4.秦嶺—淮河是1月0℃等溫線的界限。秦嶺—淮河以南1月平均氣溫在0℃以上,冬季基本上不結冰;秦嶺—淮河以北1月平均氣溫在0℃以下,冬季一般結冰。
5、秦嶺—淮河是暖溫帶和亞熱帶分界線。秦嶺—淮河以南為亞熱帶,秦嶺—淮河以北為暖溫帶。
6、秦嶺—淮河是亞熱帶季風氣候和溫帶季風氣候的分界線。夏季,秦嶺—淮河以南和以北都是高溫多雨。冬季,秦嶺—淮河以南溫和少雨,秦嶺—淮河以北寒冷乾燥。
7、南北方地區分界線。
8、中國冬季集中供暖分界線。
二、植被方面
秦嶺—淮河以南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秦嶺—淮河以北為溫帶落葉闊葉林。所以有「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之說。
三、河流水文方面
秦嶺—淮河以南河流流量豐富,季節變化小,含沙量小,汛期長,冬季不結冰;秦嶺—淮河以北流量較小,季節變化大,含沙量大,汛期短,冬季結冰。秦嶺—淮河還是黃河和長江的分水嶺。
四、地形、土壤、礦產方面
1、地形:秦嶺—淮河以南以丘陵為主;秦嶺—淮河以北以平原、高原居多。
2、土壤:秦嶺—淮河以南漸以紅壤為主;秦嶺—淮河以北以黃壤或棕壤為主,東北以黑土為主,西北多白色沙質土。
3、礦產:秦嶺—淮河以南以有色金屬居多,工業上以有色金屬冶煉及出口加工等輕工業為主;秦嶺—淮河以北以煤、鐵、石油為主,工業方面以重工業占的比例較大。
五、農業方面
1、耕地類型:秦嶺—淮河以南以水田為主;秦嶺—淮河以北以旱地為主。
2、糧食作物:秦嶺—淮河以南以水稻為主;秦嶺—淮河以北以小麥為主。
3、油料作物:秦嶺—淮河以南以油菜為主;秦嶺—淮河以北以花生、大豆為主。
4、糖料作物:秦嶺—淮河以南以甘蔗為主;秦嶺—淮河以北以甜菜為主。
5、作物熟制:秦嶺—淮河以南一年二至三熟;秦嶺—淮河以北兩年三熟或一年一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秦嶺—淮河一線
⑹ 地理坐標系的原理
地理坐標系依據其所選用的本初子午線、參考橢球的不同而略有區別。
地理坐標系可以確定地球上任何一點的位置。首先將地球抽象成一個規則的逼近原始自然地球表面的橢球體,稱為參考橢球體,然後在參考橢球體上定義一系列的經線和緯線構成經緯網,從而達到通過經緯度來描述地表點位的目的。需要說明的是經緯地理坐標系不是平面坐標系,因為度不是標準的長度單位,不可用其直接量測面積長度。
經緯度通常分為天文經緯度、大地經緯度和地心經緯度。常用的經度和緯度是從地心到地球表面上某點的測量角。通常以度或百分度為單位來測量該角度。
在球面系統中,水平線(或東西線)是等緯度線或緯線。垂直線(或南北線)是等經度線或經線。這些線包絡著地球,構成了一個稱為經緯網的格網化網路。
位於兩極點中間的緯線稱為赤道。它定義的是零緯度線。零經度線稱為本初子午線。對於絕大多數地理坐標系,本初子午線是指通過英國格林尼治的經線。其他國家/地區使用通過伯爾尼、波哥大和巴黎的經線作為本初子午線。經緯網的原點 (0,0) 定義在赤道和本初子午線的交點處。這樣,地球就被分為了四個地理象限,它們均基於與原點所成的羅盤方位角。南和北分別位於赤道的下方和上方,而西和東分別位於本初子午線的左側和右側。
通常,經度和緯度值以十進制度為單位或以度、分和秒 (DMS) 為單位進行測量。緯度值相對於赤道進行測量,其范圍是 -90°(南極點)到 +90°(北極點)。經度值相對於本初子午線進行測量。其范圍是 -180°(向西行進時)到 180°(向東行進時)。如果本初子午線是格林尼治子午線,則對於位於赤道南部和格林尼治東部的澳大利亞,其經度為正值,緯度為負值。
⑺ 0度經線叫什麼
本初子午線又叫零度經線,它是為了確定地理經度和協調時間的計量而建立的標准參考子午線。地球上有天然的零度緯線—赤道,卻沒有天然的零度經線,因此,本初子午線只能從無數的子午線中人為地選出一條。最初的本初子午線,是各國因確定位置的需要而設置的。
隨著航海事業的發展,這種「各自為政」的局面才逐漸有所改變。 1767年英國格林尼治天文台台長馬斯開林編制了《英國航海天文歷》,它是以格林尼治子午線為地球和天球的零子午線的。該書出版後很快被眾多的航少家採用。
1871年第一屆國際地理學會在比利時安特衛普召開,會議作出決議:「各國的海圖要統一採用格林尼治子午線為零度經線,並在15年內付諸實施」。
1883年10月在羅馬召開第7屆國際大地測量會議,會議決議:「本初子午線必須是通過一級天文台的子午線,考慮到有90%的從事海外貿易的航海者已經以格林尼治子午線為基準來計算船的位置(經度)這一實際情況,各國政府應採用格林尼治子午線作為本初子午線」。關於時間問題,會議認為:在國際交往中應採用統一的世界時,這將會帶來很大的方便。
1881年10月1日,國際子午線會議在美國華盛頓召開。最後大會通過了七個決議案,其中:
決議案之二:出席會議的各國政府應採用通過格林尼治天文檯子午環中心的子牛線作為本初子午線。
決議案之四:提倡採用世界時,根據需要也可以使用地方時或標准時。
決議案之五:世界日以本初子午線的零時為起點,民用日也從子夜零時開始。
至此,本初子午線、世界時等最終得以確立,並得到大多數國家的承認。
參考資料:http://web.playe.cn/RESOURCE/CZ/CZDL/DGJC/1/DQHDQY/312_SR.HTM
⑻ 高、中、低緯度是如何劃分的
緯度是地球上重力方向的鉛垂線與赤道平面的夾角。為了研究問題方便,人們把緯度分為低、 中、高緯度。0°~30°為低緯度, 30°~ 60°為中緯度, 60~90°為高緯度。
緯度可分為天文緯度,大地緯度,地心緯度。地心緯度是指某點與地球球心的連線和地球赤道面所成的線面角,大地緯度是指某地地面法線對赤道面的夾角,天文緯度指該地鉛垂線方向對赤道面的夾角。
北回歸線(Tropic of Cancer),即北緯23°26′(標准為23°26′28"44)緯線。這是太陽直射在地球上最北的界線。 北回歸線穿過的國家有摩洛哥,阿爾及利亞,利比亞,埃及,突尼西亞,以色列,約旦,沙烏地阿拉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國,緬甸,中國,墨西哥,美國。本國北回歸線穿過的地方有,分別是台灣嘉義、台灣花蓮、廣東封開、廣東從化、汕頭、廣西桂平
南回歸線(Tropic of Capricorn),即南緯23°26′(23°26′28"44)緯線。這是太陽直射在地球上最南的界線。 南回歸線穿過的國家有:納米比亞,波札那,南非,莫三比克,馬達加斯加;澳大利亞;智利,阿根廷,巴拉圭,巴西
緯度的主要特徵:
凡經線上的任何一點至赤道間的弧距稱為緯度。系地理坐標之一,在地理坐標中起著縱坐標的作用,可用以確定和描述地球表面上任何地點或位置。緯度有如下幾種:地理緯度、天文緯度和地心緯度,這幾種緯度間的差數不大。
在大部分情況下,緯度指的是地理緯度(即繪制地圖時用的緯度)。地理緯度是地球球心角所對應的地面上的弧長。地理緯度把地球看成橢球,即橢球面的法線(同鉛垂線略有不同)同赤道平面的夾角。通常用度、分、秒錶示。從赤道向南北兩極度量,各為0°-90°。
每一緯度之間的寬度基本相等,為110公里(靠近兩極處稍長些)。在赤道以北的叫 「北緯」,用「N」作代號;以南的叫「南緯」,用「S」作代號。
緯度線投射在圖上看似水平的平行線,但實際上是不同半徑的圓。有相同特定緯度的所有位置都在同一個緯線上。緯線是一個圓圈,而經線是一個半圓,緯線用來表示南北方向,經線用來表示東西方向。赤道的緯度為0°,將行星平分為南半球和北半球。
緯度是指地球表面南北距離的度數,從赤道到南北兩極各分90°,在北的叫北緯,在南的叫南緯。靠近赤道的低緯度,靠近兩極的叫高緯度,二者之間,45°上下,叫中緯度。通過某地的緯線跟赤道相距若干度,就是這個地點的緯度。
緯度數值在0至30度之間的地區稱為低緯地區,緯度數值在30至60度之間的地區稱為中緯地區,緯度數值在60至90度之間的地區稱為高緯地區。赤道、南回歸線、北回歸線、南極圈和北極圈是特殊的緯線。
⑼ 經度和緯度都在零上的怎麼表示
經度,地理學名詞,一般指球面坐標系的縱坐標,具體來說就是地球上一個地點離一根被稱為本初子午線的南北方向走線以東或以西的度數。按國際規定英國首都倫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那一條經線定為0°經線,然後向左右延伸。而各地的時區也由此劃分,每15個經度便相差一個小時。經度作為地理學的一個基礎,是認識地球轉動和區域地理劃分的基礎理論,需認真並精確掌握。
緯線
這些經緯線是怎樣定出來的呢?地球是在不停地繞地軸旋轉(地軸是一根通過地球南北兩極和地球中心的假想線),在地球中腰畫一個與地軸垂直的大圓圈,使圈上的每一點都和南北兩極的距離相等,這個圓圈就叫作「赤道」。在赤道的南北兩邊,畫出許多和赤道平行的圓圈,就是「緯圈」;構成這些圓圈的線段,叫做緯線。
定義為地球面上一點到球心的連線與赤道平面的夾角。我們把赤道定為緯度零度,向南向北各為90度,在赤道以南的叫南緯,在赤道以北的叫北緯。北極就是北緯90度,南極就是南緯90度。緯度的高低也標志著氣候的冷熱,如赤道和低緯度地地區無冬,兩極和高緯度地區無夏,中緯度地區四季分明。
經線
其次,從北極點到南極點,可以畫出許多南北方向的與地球赤道垂直的大圓圈,這叫作「經圈」;構成這些圓圈的線段,就叫經線。
公元1884年,國際上規定以通過英國倫敦近郊的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經線作為計算經度的起點,即經度零度零分零秒,也稱「本初子午線」。在它東面的為東經,共180度;在它西面的為西經,共180度。因為地球是圓的,所以東經180度和西經180度的經度是同一條經線。各國公定180度經線為「國際日期變更線」。為了避免同一地區使用兩個不同的日期,國際日期變更線在遇陸地時略有偏離。
每一經度和緯度還可以再細分為60分,每一分再分為60秒以及秒的小數。利用經緯線,我們就可以確定地球上每一個地方的具體位置,並且把它在地圖或地球儀上表示出來。例如問北京的經緯度是多少?我們很容易從地圖上查出來是東經116度24分,北緯39度54分。在大海中航行的船隻,只要把所在地的經度測出來,就可以確定船在海洋中的位置和前進方向。
緯度共有90度。赤道為0度,向兩極排列,圈子越小,度數越大。
⑽ 什麼是緯線,0度緯線為什麼叫赤道
緯線就是在地球儀表面,與赤道平行的圓圈。為了區分不同緯線,我們引入了緯度,即用相應的度數來為緯線命名。可以說緯度是緯線的重要屬性。根據緯度的原理,地球上某點的緯度等於該點與地心的連線(地球平均半徑)與赤道平面的夾角值。
緯線圈的大小不等,赤道為最大的緯線圈,從赤道向兩極緯線圈逐漸縮小,到南、北兩極縮小為點。 經線(meridian)和緯線(paralle)是人們為了在地球上確定位置和方向,在地球儀和地圖上畫出來的,地面上並沒有畫著經緯線。經線和緯線是相互垂直的。
特點
所有緯線都是圓。
緯度相同的緯線長度相同,緯度不同的緯線長度不相同.赤道是最長的緯線,向兩極縮小為點。
所有的緯線均相互平行。
除極點外的緯線均指示東西方向。
任意一條緯線均可獨立成圈,但只有赤道能平分地球。 6.任意兩條相鄰緯線的間隔相等。
地理學上的經緯線
經線:連接南北兩極的並同緯線垂直相交線,也稱子午線。經線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經線都呈半圓狀且長度相等;兩條正相對的經線形成一個經線圈;任何一個經線圈都能把地球平分為兩個半球。
緯線:在地球儀上,順著東西方向,並與經線垂直的線,叫做緯線。所有的緯線都相互平行,緯線指示東西方向。在地球儀的表面,與地軸垂直並環繞地球一周的圓圈叫做緯線圈。緯線圈的大小不等,赤道為最大的緯線圈,從赤道向兩極緯線圈逐漸縮小,到南、北兩極縮為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