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今年是什麼年用地理知識

今年是什麼年用地理知識

發布時間:2022-05-30 20:58:12

『壹』 關於地理的知識,請幫助,謝謝。

【世界最大超級火山恐六十萬年來首度噴發】
北京時間1月26日消息,美國科學家表示,世界最大的超級火山——黃石國家公園地下超級火山恐臨近噴發,而一旦噴發,美國三分之二的國土可能會被火山灰埋沒。
據悉,黃石國家公園地下的超級火山自2004年以來一直以創紀錄的速度升高。根據科學家的預測,一旦爆發,它的破壞力將是聖海倫斯火山1980年噴發時的一千倍。屆時,熔岩會被噴到天空中,毀滅植物的火山灰雲也會噴涌而出,1000英里(約合1600公里)以外的地方將覆蓋厚達10英尺(約合3米)的火山灰。美國三分之二的地區將不適宜居住,火山噴發還會向空中釋放有毒氣體,令數以千計的航班停飛,數百萬人流離失所。
黃石國家公園地下超級火山是世界上最大的超級火山,倘若真如科學家預測的那樣,這將是它60萬年來首次爆發。在過去210萬年間,這座火山曾三次大規模噴發,研究人員表示,它恐怕會在不久後再次噴發。據研究人員介紹,黃石國家公園地下超級火山自2004年以來一直以創紀錄的速度上升——僅在過去三年,其地面就以每年3英寸(約合7.6厘米)的速度升高,這是1923年有記錄以來的最快速度。
不過,由於受困於數據的缺乏,他們並沒有發出全面的警告,也不能對下一次災難何時降臨做出准確預測。一旦最終爆發,其破壞力將使得冰島埃亞菲亞德拉冰蓋火山噴發相形見絀。埃亞菲亞德拉冰蓋火山在2010年4月爆發,噴發出的火山灰在天空四處飄盪,致使世界各地的空中交通癱瘓了數日。

【中國黃渤海海冰3.58萬平方公里 渤海四成被覆蓋】
中新社北京1月24日電(記者 阮煜琳)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發布最新消息說,24日,中國黃渤海海冰面積已達3.5793萬平方公里。渤海浮冰面積達3.16萬平方公里,渤海40%的面積為海冰覆蓋。國家海洋局海洋預報台24日發布萊州灣海冰黃色警報,遼東灣海冰藍色警報。
根據24日的衛星遙感監測顯示,中國黃渤海海冰面積已達3.5793萬平方公里。渤海萊州灣的海冰最大外緣線為37海里,分布面積6188平方公里,占該海域面積的69%,達到海冰黃色警報標准,國家海洋預報台發布海冰萊州灣黃色警報。遼東灣海冰最大外緣線為72海里,分布面積17436平方公里,占該海域總面積的57%,較之前一日略有增加;渤海灣海冰最大外緣線22海里,分布面積8004平方公里,占該海域總面積的54%;黃海北部海冰最大外緣線為13海里,分布面積4165平方公里,比前一天略有增加。
國家海洋局海洋預報台預計,25至26日,氣溫較為緩和,冰情較為穩定,預計未來三天渤海遼東灣最大浮冰范圍65-75海里,最大冰厚35厘米;渤海灣最大浮冰范圍20-30海里,最大冰厚25厘米;萊州灣最大浮冰范圍35-45海里,最大冰厚25厘米;黃海北部最大浮冰范圍15-25海里,最大冰厚25厘米。

【氣象專家稱全球暖化致極端天氣 或20年一遇】
中新網1月18日電 據台灣《聯合晚報》18日報道,氣象專家稱2010年是「極端天氣年」,極端現象持續到新年度,澳洲出現百年一見的大水、巴西泥石流造成670多人喪生、斯里蘭卡有36萬人因洪水無家可歸,中國、日本、韓國都出現數十年來最低溫。
今冬全球極端天氣層出不窮。專家指出,北半球異常天氣源自北極冷風,南半球則主要受到反聖嬰現象影響。世界氣象組織專家警告,隨著全球暖化,以往百年難得一遇的極端天氣,將可能變為「20年一遇」。
氣候專家指出,由於氣候暖化,北極冰蓋的體積近30年來減少了20%。極地海洋缺少冰層覆蓋,海面相對溫暖的空氣就會向寒冷的高空移動,影響極地大氣循環。極地冷氣團不斷南侵,主宰了北半球的氣候。
不久前歐洲的大雪,就是因為北極冷空氣引發大雪寒潮天氣;影響所及,美國日前也出現連夏威夷都下雪的「異象」,中國本該四季如春的貴州也出現凍雨。韓國出現96年來最低溫,漢江也為之凍結。
而澳洲的水患則是反聖嬰現象作祟,這次反聖嬰現象從2010 年中持續至今,印度尼西亞和巴西的水患也是反聖嬰的影響。
2010年已是最潮濕、最熱的一年,共有18國出現史上最高溫。世界氣象組織專家阿斯拉爾說,計算機模擬研究顯示,隨著全球氣候變暖,今後極端天氣現象的發生將更頻繁,且強度更大,影響地區更廣,例如以往100年將才出現一次的熱浪,將可能變為20年出現一次。到了本世紀末,2003年歐洲夏季極端炎熱,可能不再顯得很特別。

【福建加強海洋生態修復 嚴控灣內填海造地】
中新社福州1月6日電 (記者 孫賢迅)海洋大省福建今年將著力加強近岸海域海洋環境保護,實施近岸海域生態保護、修復與建設,使其呈現「碧海銀灘、鷗飛魚躍」的美好景象。
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廳廳長劉修德6日表示,為建設海域清潔、環境優美的「藍色家園」,福建將進一步加強環境污染整治和海洋生態修復力度,加大重點海灣、河口和漁業養殖集中區的海洋環境綜合整治,採取退堤還海和截流治污、紅樹林擴種、污染物回收、調整養殖集中區養殖密度、推進科學投餌及用葯、推廣生態養殖模式、加強陸源入海污染物監控等措施,使近岸海域生態環境保護取得更大突破。
福建省政府日前出台文件提出,爭取到2012年近岸海域海水水質達到或優於二類水質標準的面積63%以上,到2015年提高到65%以上。
劉修德稱,為保護近岸海域海洋環境,福建鼓勵和倡導科學用海,今後嚴格控制海灣內填海造地,引導鼓勵灣外圍填海造地;積極指導沿海各市政府開展區域用海規劃工作,促進集約、節約用海,減少灣內環境污染,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嚴格涉海工程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制度,防止和減少涉海、濱海工程建設項目污染損害海洋環境。
他說,福建還將進一步完善突發性污染事故和海上災害應急機制,完善海洋災害以及突發性海洋環境污染事件的應急處置預案,提高海域和漁業水域突發性污染事件的應急處置能力;按照「陸海統籌、河海兼顧」的原則,促進近岸海域污染防治和陸域、流域環境保護相銜接。
近年,福建積極建設海洋經濟強省,海洋經濟持續、健康、快速發展,海洋生產總值位居大陸前列。但是,隨著沿海經濟快速發展,福建近岸海域生態環境壓力不斷加大,主要是:海域環境總體污染趨勢尚未得到有效控制,近岸海域局部區域生態系統遭到嚴重損害,防治海洋污染應急能力薄弱,海洋環保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後。

【科學家南極冰原搜尋到170塊隕石】
北京時間1月5日消息,美國太空網報道,在南極的冰原上,一群科學家們正到處查看著地上的岩石。這些人都是隕石科學家,他們的工作屬於2010-2011年度「南極隕石搜尋計劃」(ANSMET)的一部分。
一位考察隊員從南極拉巴斯冰原(LaPaz ice sheet)上更新了自己的博客,她評價他們目前的狀態「非常不錯」。
「我們已經在這里的冰原上宿營兩周了,我們取得了很大的進展,」梅莉莎·萊妮(Melissa Lane)寫道。她來自美國亞利桑那州圖森市的行星科學研究所(PSI)。「我們一共找到了170塊隕石,而從岩石學角度來說,最有趣的一塊就是最新發現的這塊。」
萊妮是考察隊中一位行星地質學家,這個小組還包括了約翰·斯科特(John Schutt),這是一位擁有30年經驗的野外科學向導和安全官員;賽倫納·奧農(Serena Aunon),來自美國宇航局約翰遜航天中心的宇航員兼醫師;以及地質學家斯蒂芬·巴勞(Stephen Ballou),他來自威斯康星州畢洛伊特學院。
考察小組於去年12月16日乘坐一架「雙水獺」型飛機抵達拉巴斯冰原,一並運抵的還有供隊員們使用的帳篷、炊事用品和其他生活必需品。第二天,另外兩架飛機運來了雪地車,從而讓早已急不可耐的科學家們開始他們的首次隕石搜尋之旅。
「這里的美景,以及駕駛這些新奇車輛穿越廣袤無邊的冰原的經歷,讓每個人都興奮不已,巴勞說。「我們每個人都高興極了,非常慶幸自己能夠在這里。但是事實上,我們在這里唯一的目的就是工作。而且在這里工作將非常困難,一切平常的小事都會變得困難重重。包括穿衣服、吃東西,甚至僅僅走出帳篷都很不容易。」
不過,考察小組對於他們還能在南極待上25天,並有機會前往帕圖夏特山脊仍然感到振奮不已。「我們可以繼續我們對隕石搜尋的熱情」。來自宇航局的隊員奧農也在她的博客里記錄著他們遇到的情景。
「『Ski-Doos』雪地車是我們最好的夥伴。它裝備精良,攜帶有可維持4人生存的救生包,隕石採集設備,幾升的水,食物,醫療包,銥星電話以及GPS定位設備。」奧農說。「我們在早晨對雪地車引擎進行了細致檢查,以便確保它表現出色。」
「南極隕石搜尋計劃」自1976年起便一直由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以及宇航局行星科學分部提供資金支持。
南極自從它被發現以來便不斷有隕石被尋獲。第一塊南極隕石於1912年由一位澳大利亞考察隊員發現。那麼,考察隊員們是如何採集隕石的呢?
首先,他們將要用到他們攜帶的隕石採集工具包。這個包里應當包括如下一些工具:放隕石的無菌袋,標有數字的標牌,密封用的膠帶,記錄隕石信息的筆記本,以及剪切東西的剪刀。
隊員們必須非常小心不去觸碰到隕石,甚至不應當讓呼出的氣體接觸到隕石。而將隕石放在你感冒流鼻涕的鼻子下端詳則是絕對不允許的。
隕石應當被盡可能快地裝入無菌袋密封,因此一般的做法是將袋子打開,倒扣住隕石。應當對隕石進行測量,有時候還需要拍照,並記下其大小尺寸、顏色以及可能的分類。隨後,在袋中放入一個鋁制的數字銘牌,並將袋口密封。如果運氣好的話,在一天的收集後,隊員們的背包里應當是鼓鼓的,裝滿了隕石。
這些收集來的隕石將被保持冷凍狀態並送往位於休斯頓的美國宇航局約翰遜航天中心南極隕石隔離實驗室。在這里,隕石樣品將被仔細地乾燥化處理,進行切片,以便分發給研究機構使用。

【日本將把沖之鳥礁建成海洋資源調查基地】
中新網1月6日電 據日本共同社6日報道,日本政府將從2011年度開始在「沖之鳥島」(中國稱沖之鳥礁)建造一系列設施,將其建成海洋資源調查基地。日本政府將在6年間斥資75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60億元),打造150-200米長的碼頭供海洋調查船等大型船隻停泊。此外,由於周圍海域可能存有稀有金屬等資源,日本政府今後計劃對此展開調查。
報道稱,日本此舉旨在保全對以沖之鳥礁為中心、半徑200海里(約370公里)、面積約40萬平方公里的專屬經濟區(EEZ)的勘探開發主權,同時抗衡一直主張該「島」「只不過是一塊岩礁」的中國。中日之間圍繞海洋權益的爭奪戰將愈演愈烈。
沖之鳥礁東西長4.5公里,南北長1.7公里。漲潮時僅有北小島和東小島的頂部(均為1米左右)露出海面,目前靠環形混凝土護岸得以保全。
由於太平洋的巨浪會加速水泥建築的老化,因此新建的設施必須能夠抵抗惡劣的天氣。計劃中將在沖之鳥礁的外側建造碼頭,並在其與北小島之間鋪設可以通行重型機械等車輛的道路。相關部門4月後將對船舶停靠處的海底進行測量,並調查波浪的強度和方向等情況。
日本政府去年5月通過了法律,規定位於日本最南端的沖之鳥礁和最東端的南鳥島(隸屬東京都)都置於國家管理之下,並決定建設港口等設施。

『貳』 2020年春節聯歡晚會中有關地理的知識有哪些

2020年春節聯歡晚會中有關地理的知識有哪些?有關地理的知識。知道了一些眼緣他的。出生地。知道了一些水果產地。

『叄』 為什麼今年是閏九月,按地理知識解釋

閏月為我國農歷所特有。世界上的歷法有三類:一類是陽歷,按照地球繞太陽運轉的規律制定,運轉一周的時間為一年;一類是陰歷,按照月球繞地球運轉(月亮盈虧變化)的規律制定,月球繞地球運轉一周的時間為一個月;第三類則是陰陽合歷,我國的農歷即為陰陽合歷。
「閏月的產生源自陰陽歷的變化。」陳老師介紹,陽歷一年約為365天,而陰歷一年為354天(閏年為355天),比陽歷一年的天數少11天左右。如此計算,每三年陰歷就會比陽歷少1個多月。
陳老師解釋,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的祖先在天文觀測的基礎上,採用增加閏月的辦法。「農歷採用『十九年七閏』法,每隔兩年到三年,就在陰歷中增加1個月,增加的這個月就叫閏月。」
閏幾月是怎麼定的
閏月因陰陽歷的時間差而出現,那閏幾月又是怎麼定的呢?
陳老師說:「閏幾月由一年中的二十四節氣決定。」原來,二十四節氣中包括十二個中氣和十二個節氣,相間排列,十二個中氣分別是春分、穀雨、小滿、夏至、大暑、處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和雨水,通常每個陰歷月份包含一個節氣和一個中氣,若某個月份只有節氣而沒有中氣,歷法便把該月作為上個月的閏月。
以今年為例,陰歷九月過後的月份,只有「立冬」一個節氣,缺了「中氣」,因此成為閏九月。
閏九月真的很少見嗎
「根據地球運轉速度不均的規律,閏月較多地出現在上半年的二月至六月,較少出現在下半年。」

『肆』 今年為什麼中國多災害天氣(用地理知識回答)

今年有厄爾尼諾現象,厄爾尼諾(又稱厄爾尼諾海流,是太平洋赤道帶大范圍內海洋和大氣相互作用後失去平衡而產生的一種氣候現象,就是沃克環流圈東移造成的。正常情況下,熱帶太平洋區域的季風洋流是從美洲走向亞洲,使太平洋表面保持溫暖,給印尼周圍帶來熱帶降雨。但這種模式每2—7年被打亂一次,使風向和洋流發生逆轉,太平洋表層的熱流就轉而向東走向美洲,隨之便帶走了熱帶降雨,出現所謂的「厄爾尼諾現象」。對中國的影響就是:
1)台風減少。西太平洋熱帶風暴(台風)的產生次數及在我國沿海登陸次數均較正常年份少。 (2) 夏季風較弱,季風雨帶偏南,位於我國中部或長江以南地區。北方地區夏季容易出現乾旱、高溫,南方易發生低溫、洪澇。近百年來我國的嚴重洪水,如1931年、1954年和1998年長江中下游地區的洪水,都發生在厄爾尼諾現象出現的次年。
(3)厄爾尼諾現象發生後的冬季,我國北方地區容易出現暖冬

『伍』 西南大旱的真正原因今年雲南等地的大旱是什麼原因引起的用高中地理知識回答。速度,謝謝

雲南和貴州是高原地區 去年太平洋水溫升高,大氣圈內生成的孟加拉灣風暴使得西南地區很難降雨 西南乾旱之所以乾旱意思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去年的儲水量不足

『陸』 地理知識點歸納有哪些

地理知識點歸納如下:

類對宇宙的認識過程天圓地方說、地圓說、地心說、日心說、大爆炸宇宙學說。

宇宙的基本特點由各種形態的物質構成,在不斷運動和發展變化。

天體的分類星雲、恆星、行星、衛星、彗星、流星體、星際物質。

天體系統的成因天體之間因相互吸引和相互繞轉,形成天體系統。

天體系統的級別地月系-太陽系-銀河系(河外星系)-總星系。

空間探索階段的開始1957年10月,原蘇聯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上天。

空間開發階段的開始1981年第一架太空梭試航成功。

我國航天事業的發展1970年東方紅一號、1999年神舟號載人航天試驗飛船。2003年神州5號。

宇宙自然資源的分類空間資源(高真空、強輻射、失重)、太陽能資源、礦產資源。

保護宇宙環境清除太空垃圾、加強國際合作。



相關信息

突出圖片和地圖獨立語言的作用,圖片與文字並重,版面達到1︰1。要求精心選取圖片並大量選取大尺度的航拍片,寫好每張圖片說明,充分表達圖片信息,保證有足夠的文字量和空間。地圖是雜志的地理特色,除常用的平面圖和暈渲圖外,大量採用三維地形圖、衛星影像圖和高解析度的衛星遙感圖以及手繪圖等。

區域綜合性原則:以自然為核心的選題必須揭示其對人類的影響,而人文類選題的命脈則是梳理其興衰傳承的自然背景;差異演替性原則:所有自然的更替、人文的盛衰都是在特定的時空范圍內進行的,都需要展示大尺度的時空變化。

『柒』 用地理知識回答今年為什麼這么冷

因為東太平洋上得海水異常升溫連帶副熱帶氣壓偏低,而西伯利亞的冷氣壓偏高,所以導致今年的冷空氣盛行,天氣異常寒冷。這意味著今年的夏天將會更熱,可能會發生洪澇災害,就像98年的洪水一樣。

『捌』 地理知識大全

1、九大行星
水金地火木土天,海王冥王繞外邊;
唯有地球生物現,溫氣液水是由緣①。
①溫,適宜的溫度。氣,適宜生物呼吸的大氣。
2、地球特點
赤道略略鼓,兩極稍稍扁。
自西向東轉,時間始變遷。
南北為緯線,相對成等圈。
東西為經線,獨成平行圈;
赤道為最長,兩極化為點。
3、東西南北半球的劃分
西經二十度,東經一百六,
一刀切下去,東西兩半球。
南北半球分,赤道零緯度,
四季溫帶顯,南北相反出。
4、晝夜交替和四季變化
地球自轉,晝夜更換。
繞日公轉,四季出現。
自轉一日,公轉一年。
自西向東,方向不變。
5、地球五帶
地球有五帶,全靠四線分;
回歸間熱帶,極圈分寒溫;
寒溫各有二,五帶溫不均①。
①溫,指溫度。
6、地圖辨方向
地圖方向辨,擺正放眼前;
上北下為南,左西右東邊。
標圖易分辨,經緯網較難;
緯線指南北,東西經線圈。
極地投影圖,定向較特殊:
對於北半球,心北四周南;
北緯圈東西,自轉反時走。
對於南半球,心南北四周;
南緯圈東西,自轉順時走。
7、大洲和大洋
地球表面積,總共五億一;
水陸百分比,海洋佔七一。
陸地六大塊,含島分七洲;
亞非南北美,南極大洋歐。
水域四大洋,太平最深廣;
大西「S」樣,印度北冰洋。
板塊構造學,六塊來拼合;
塊內較穩定,交界地震多。
8、大洋和大洲的位置
洋以洲為界,洲以洋分野。
太平洋為四洋首,位於亞澳兩美間。
大西洋西南北美,東岸臨界歐與非。
印度洋臨亞非澳,南部三洋水相連。
北冰洋面為最小,亞歐北美三洲環。
9、七大洲分界和位置
地表十分陸佔三,亞歐非洋兩美南①。
亞歐兩洲本一體,烏拉高加分兩邊②;
亞非原本相結連,蘇伊運河來割斷③;
亞洲北美隔水望,白令海峽在中間;
中美南北來牽線,巴拿運河又阻攔④;
數大洋洲面積小,似斷不斷亞下邊。
亞歐非洋東半球,南北美佔西半邊,
唯有南極搞獨立,冰層覆蓋稱高原。
①洋,大洋洲。兩美,南美洲和北美洲。南,南極洲。
②烏拉,烏拉爾山脈和烏拉爾河。高加,高加索山脈。
③蘇伊運河,蘇伊士運河。
④巴拿運河,巴拿馬運河。
10、七大洲地形
(1)亞洲
亞洲地形雜,中高四周窪。
沖積平原廣,山地高原大。
江河放射流,水資源可誇。
(2)歐洲
半島緣海多,形體分節肢;
山地居南北,中部平原低;
地形平原主,海拔倒第一。
(3)北美洲
東部高原聯山地,西部山地接高原。
東西相間高大陸,世稱湖海在其間。
(4)南美洲
安第斯山雄踞西,東部平原高原區。
地形多為世界最,高原平原列首位。
西部山脈為最長,亞馬遜河流域廣。
熱帶雨林居世首,草原要數潘帕斯。
(5)非洲
平均海拔六百米,號稱大陸高原洲,
東部高原連一體,西部沙漠平原有。
(6)大洋洲
面積小,分兩區,
一大陸,二島嶼。
大陸東西高,中部是盆地。
(7)南極洲
四周環三洋,多年冰雪積;
超過二千米,海拔數第一。
11、海底地形
淺海大陸架,外緣大陸坡;
洋盆海溝嶺,洋底不可測。
12、地形變化
地形變化,內外力加。
滄海桑田,內部力大;
板塊運動,拉伸擠壓,
斷層褶皺,出現高窪;
火山地震,板塊緣發。
外部力量,不可輕它;
風浪水冰,侵蝕變化,
天長日久,削高填窪。
13、天氣和氣候
天氣:短時陰晴雨雪冷熱風
氣候:多年平均春夏和秋冬
14、氣溫分布規律
氣溫分布有差異,低緯高來高緯低;
陸地海洋不一樣,夏陸溫高海溫低,
地勢高低也影響,每千米相差6℃。

15、地球變暖危害
大氣污染,地球變暖;
冰川融化,沿海被淹。
採取措施,刻不容緩。
16、風的形成
溫高氣上升,低壓下形成;
氣自高壓來,流動形成風。
17、地球氣壓帶
高氣壓帶四,低氣壓帶三:
南北五度間,高溫氣上翻,
赤道低氣壓,降水造方便;
南北三十度,氣流下偏轉,
副熱高氣壓,少雨常乾旱;
極地氣壓低,靠近兩極點;
南北六十度,副極低壓然。
18、地球風帶
氣壓帶相隔,風帶共有六:
信風赤道摟,東風兩極出,
南北西風帶,四十、六十度
19、降水形成條件
空汽飽,氣溫降;
凝結核,相碰撞;
體重加,雨雪降。
20、降水分布規律
赤道熱,降水多:
兩極寒,降水難。
回歸線,分西邊;
陸西岸,副高帶,
信風吹,降水虧;
陸東岸,季風故,
氣候溫,降水富。
中緯度,居內部;
距海遠,氣候干。
21、影響氣候的因素
影響氣候因素,四個方面兼顧;
緯度位置第一,赤道兩極懸殊;
其次要看海陸,遠海夏季干酷;
地形也很重要,高寒背風雨勿;
洋流不可低估,暖流到來水富

22、陸地自然帶分布與特徵
地表氣候不一般,植被動物隨著變。
九自然帶分布談,熱溫類型各有三;
亞寒苔原冰原帶,另外高山垂直變。
熱帶雨林赤道邊,高溫多雨樹參天;
猩猩猿猴時常現,河馬大象不少見。
熱帶草原夾兩邊,非洲南美最廣泛;
干濕兩季南北反,稀樹密草動物歡;
獅犀斑馬長頸鹿,乾季向著水草遷。
熱帶沙漠回歸線,非澳兩洲最大片;
草木稀少多沙丘,鴕鳥駱駝耐餓旱。
溫帶沙漠居陸間,亞美澳非都可見;
夏季高溫冬季寒,植被較少能耐干。
溫帶草原四季顯,多位北半球中間;
雨水較少草尤短,黃羊野兔最常見。
溫帶森林闊葉繁,熊貓梅花鹿罕現。
北部亞寒針葉林,松樹雲杉能耐寒;
亞美北部歐大半,動物冬夏羽毛換。
苔原氣候冬長寒,亞歐美洲最北邊;
植物地衣和苔蘚,特有動物馴鹿焉。
南極冰原和冰山,企鵝海豹近海岸;
北極點與格陵蘭,白熊海象不畏寒。
23、世界自然資源
(1)土地資源
土地資源,生存條件;
耕林草建,伐墾泛濫,
流失沙化,人增地減,
採取措施,齊抓共管。
(2)水資源
地球水多,海水大片;
只能利用,淡水資源。
河湖地下,分布有偏;
滿足需要,比較困難。
保護資源,節用當先;
植樹造林,防治污染。
海水淡化,為期較遠。
(3)森林資源
森林用途:提供材木,
含蓄水源,增加濕度;
防風護田,保持水土;
調凈空氣,①「自然調度」。
保護資源,植伐同步。
①調,調節大氣成分。凈,凈化。
(4)礦產資源
礦產種類實不少,煤鐵石油最重要。
俄巴中澳印加美①,七國鐵礦儲量高;
煤礦要數中美俄,亞歐北美煤質好;
石油分布很集中,中東俄美中墨英。
①巴,巴西。印,印度。
24、世界人口分布
世界人口居住,亞洲東部南部;
北美東部歐洲,人口稠密在數;
地屬沿海平原,氣候濕潤溫暖;
農業歷史悠久,工交城市發展。
25、人口問題
人口發展過快,環境資源受害;
人口城市遷移,帶來諸多不宜:
住房交通水電,醫教就業問題。
26、世界人種問題
世界人種分清,要看膚發眼睛。
白居歐洋北美①,黃人主在亞東,
黑人非洋美國,種族歧視受輕。
①洋,大洋洲,後面「洋」字亦同。

閱讀全文

與今年是什麼年用地理知識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7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7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