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地理怎麼學啊 馬上就要中考了 幫個忙啊
【中國地理復習資料】
1.我國陸地面積是960萬平方千米。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國總人數為12.95億。佔世界總人口的1/5以上。我國共有56個民族,各民族具有「大雜居、小聚居」的分布特點。2.從海陸位置看,我國位於世界最大的亞歐大陸的東部,世界上最大的洋太平洋的西岸,有眾多的島嶼和海灣,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
3..各民族中漢族人口最多,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壯族。我國面積最大的省級行政區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口最多的省區河南省。 我國的內海有渤海和瓊洲海峽。
4.我國人口的突出特點是基數大,增長快。每年新增人口為1200萬左右。我國被稱為「日光城」的地方是拉薩。「聚寶盆」是指柴達木盆地。 5.我國平均人口密度為134人/平方km。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的3倍多。我國人口的分布特點是東部人口密度大,人口多;西部人口密度小,人口少。我國最大的鹽場是長蘆鹽場,最大的漁場是舟山漁場。
6.我國的兩個特別行政區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收回的時間是1997.7.1. 第一任行政長官是董建華;澳門特別行政區,收回的時間是1999.12.20,第一任行政長官是何厚鏵。我國的三級行政區劃是省、縣、鄉。
7.為了使人口數量的增長,同社會、經濟的發展相適應和資源、環境條件相協調,我國把實行計劃生育作為一項基本國策。
8.我國秦嶺-淮河一線大致與800mm年等降水量線和一月0℃等溫線一致。又是我國濕潤地區和半濕潤地區的分界線,溫度帶暖溫帶和亞熱帶的分界線,河流長江和黃河的分水線。 9.我國南方地區的主要農作物是甘蔗、油菜、水稻;北方地區的是小麥、花生、棉花。傳統民居特點是南方牆體高、坡度陡,北方牆體厚、坡度小。
10. 西雙版納可愛的熱帶雨林動物有綠孔雀、長嘴犀鳥、長尾猿、亞洲大象。黃土高原生態建設中面臨的重要問題是人多地少。
11.我國氣溫分布的特點是冬季南北溫差大、夏季南北普遍高溫。西雙版納著名的熱帶雨林的奇觀有望天樹、板狀根、獨木成林、絞殺植物。
12.台灣海峽屬於東海的范圍。台灣的少數民族是高山族。青藏地區的兩個農業區是湟水谷地和雅魯藏布江谷地(藏南谷地)。 13.我國西北地區地形以高原、盆地為主。我國面積最大的沙漠是塔克拉瑪干沙漠。我國西北地區常見風力作用形成的雅丹地貌。
14.從中國在地球上的位置看,位於東半球和北半球兩半球;從海陸位置看,中國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長江是我國的「黃金水道」,干支流通航里程達8萬km。
15.西雙版納被稱為「北回歸線」上的綠洲,原因是其他地方受副熱帶高氣壓的影響,乾旱少雨,本地受雨熱同期的季風氣候的影響。
16.四大地理分區中的西北地區是我國跨經度最廣的地區。青藏地區的自然特徵是高、寒。被稱為「高原之舟」的牲畜是氂牛。
17.西北地區的自然特徵是乾旱。當地的河流稀少,多為內流河。我國最大內流河塔里木河。18.我國最大的淡水湖是鄱陽湖。治理黃河的關鍵是治沙。 治黃的根本是加強黃土高原地區的水土保持工作。
19. 我國最大的商業中心是上海。東北的「三寶」是人參、鹿茸、貂皮。西北地區的農業屬於灌溉農業,青藏地區的農業屬於河谷農業。新疆的農業屬於綠洲農業。
20.我國被稱為「熱帶動物王國」的地方是雲南省的西雙版納。傣族盛大的傳統節日是潑水節。西雙版納的支柱產業是旅遊業。青藏地區的主要農作物有青稞、小麥、豌豆。
21.我國的「黃土地」是指黃土高原和華北平原,黃土地是我國主要農作物冬小麥、棉花、花生的主要產區。
22.我國北方大地常被稱為「黃土地」與「黑土地」。「黑土地」上的主要農作物有春小麥、玉米、大豆、高粱、甜菜。
23.我國的民族宗教政策是:各民族一律平等;_各民族都有保持或改革自己的風俗習慣的自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國家保護正常的宗教活動。
24.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我國人口自然增長率下降。原因是我國實行了計劃生育政策。25.我國的五個經濟特區是深圳、珠海、汕頭、廈門、海南。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是我國主要的牧區。南方夏季高溫,並稱我國「三大火爐」的是重慶、武漢、南京。
26.我國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是山西省 。我國最大的煤礦是山西大同。
27.喜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它的長度是 2400km 。我國的四大高原中,面積最大的高原是青藏高原。號稱「天府之國」的是成都平原。
28. 我國最大的湖泊是青海湖。 四川盆地的土壤顏色屬於紫色土。因此又叫「紫色盆地」。 我國目前正在振興東北重工業基地,該地區有我國最大的造船和化工基地是大連。 29.北回歸線從我國南部四省區穿過,從東到西省區排列應是台灣、廣東、廣西、雲南。我國夏季平均氣溫最低的地區是青藏地區。
30.那達慕大會是我國的一種少數民族的盛大傳統節日,該少數民族是蒙古族。我國的四大高原中,面積居第二,且又是地勢最平坦的高原是內蒙古高原。
31.我國少數民族朝鮮族主要生活在東北地區。我國的四大高原中,地形呈「千溝萬壑、支離破碎」的地形區是黃土高原。
31.古詩「會當凌絕頂,一覽重山小」說的是我國著名山泰山。「黑土地」是指我國的東北平原。 太行山 的走向是東北--西南。
32.我國最大的鎳礦產地是甘肅金昌。世界最大的高原湖泊群分布區是青藏高原湖群。我國能源礦中,居世界首位的是煤炭。我國最大的煤礦是山西大同煤礦
33.長江水能資源主要集中在上遊河段。正在建設中的三峽樞紐工程位於三峽的西陵峽。我國最大的島嶼是台灣島。 34.長江、黃河共同流經的省區是青海、四川。我國大部分地區降水集中在夏季。35.「三北」防護林提到的「三北」是指西北、華北、東北。海洋生物資源危害最大的污染物是石油。我國南方地區的主要土地利用類型是水田,北方地區的土地利用類型是旱田。
36.北方地區的主要氣候類型屬於溫帶季風氣候。南方地區的主要氣候類型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我國牧區與農耕區的分界線是400mm年等降水量線。
37.西藏牧區的主要畜種是 氂牛、藏綿羊、藏山羊。內蒙古牧區的主要畜種是三河馬、三河牛。新疆牧區的主要畜種是細毛羊。寧夏的是灘羊。
38.黃土高原的糧食作物主要是耐旱的高粱、穀子。我國西雙版納的熱帶雨林主要是由熱帶季風氣候形成的。
39.長絨棉主要產地在我國的新疆。被譽為「購物者的天堂」和「東方明珠」的旅遊勝地為 香港。澳門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產業是博彩旅遊業。 40.郵政編碼10009,10表示一級行政區劃,00表示下一級行政區劃,09表示投遞局的代號。季風區和非季風區的界線是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
41..我國南方地區的植被是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北方地區的植被是溫帶落葉闊葉林,造成這種分布的原因是氣溫。港澳地區的第三產業發達。
42.我國最大的沙漠是塔可拉瑪干沙漠,位於塔里木盆地。我國的一條惟一注入北冰洋的外流河是額爾齊斯河。我國最長的內流河是塔里木河。
43.新疆的地形可以用「三山夾兩盆」來概括,其中新疆的地形特點是天山將新疆分為南北兩部分,北部為准噶爾盆地,南部為塔里木盆地。
44.新疆位於我國西部邊陲,是我國面積最大的省區。最突出的自然特徵是降水稀少、氣候
乾旱,該省的省會城市是烏魯木齊,位於准噶爾盆地。
45.我國江南「魚米之鄉」未形成荒漠,主要受惠於雨熱同期的季風氣候。我國西北地區的地面植被由東向西大致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造成這種差異的主要因素是水分。
46.當太陽直射23.5N時,下列城市(廣州、哈爾濱、武漢、北京)的白晝時間由長到短的排列是哈爾濱、北京、武漢、廣州。
47.我國現有的林地主要集中在東北、西南、東南三大地區。我國最大的天然林區是東北林區。被譽為「中華水塔」的三江源頭地區中的「三江」指的是指長江、黃河、瀾滄江。 48.世人矚目的「西氣東送」工程的起點在輪南,終點在上海。從我國氣候條件和農業生產的差異來看,南北方一條重要的地理分界線是秦嶺--淮河一線。
49.我國農作物一年三熟的地區是海南省。我國的京杭大運河南起杭州,北到北京;目前能通航的河段位於江蘇、浙江兩省境內。
50.我國主要的油田有黑龍江大慶、遼寧的遼河、河北的華北油田、山東的勝利油田、山東和河南之間的中原油田、新疆的克拉瑪依油田。
51.新疆的農業特色是綠洲農業,基於特有的光熱條件,盛產棉花、甜菜和多種瓜果等特色農產品。新疆的油氣資源豐富,儲量約佔全國陸地總儲量的1/3,成為我國重要的能源基地。52.新疆的紅色系列有:西紅柿、石榴、枸杞等。原因是夏季熱量充足、光照強烈,有利於瓜果著色。瓜果特別甜的原因:夏季晝夜溫差大,有利於瓜果糖料作物的糖分積累。夏季炎熱乾燥的氣候和穩定的灌溉水源,使新疆成為我國優質棉花的生產基地。
53.新疆有一種古老的水利設施是坎兒井,它分布於綠洲地區,避免了因水自流而造成的的大量蒸發。「綠洲農業」的主要農作物有小麥、玉米、高粱。
54.西北地區的地表景觀表現為四個方面:①高原、盆地為主的地形,風蝕作用顯著。②地表景觀自東向西表現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植被變化。③河流稀少,多內流河。④農田、村鎮、城市多沿河流或山麓水源地呈帶狀或點狀分布。55.(1)、西氣東輸工程經過的省會城市有鄭州、南京、上海。 (2)、西氣東輸工程對東西部的好處: ①能夠使本地的天然氣資源得到大規模的開發。②可使天然氣產品大量輸送到東部市場。③可以迅速增加當地的財政收入。④可以帶動其他相關行業的發展,增加就業機會。⑤能夠緩解東部地區的能源短缺問題。⑥天然氣是潔凈能源,對於東部地區的環境改善十分有益。 ①對起點的意義:開發西部地區的油氣資源,發展那裡的經濟建設,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②對終點的作用:緩和東部地區的能源供應緊張狀況,改善能源消費結構;③對沿線的影響:帶動沿線省區相關產業的發展。 56.西北地區東部是廣闊坦盪的內蒙古高原;西部是雄偉的高山和巨大的內陸盆地相間分布。西北地區是全國東西跨經度最廣的地區。
57.新疆有大小數千個綠洲是主要的農業基地地,這里夏季高溫且光照充分,晝夜溫差大(氣候)。適合多種農作物的生長。在水源豐富的綠洲地區,人們興建引水渠、灌渠、坎兒井等水利設施,發展特色鮮明的灌溉農業。
58.乾旱地區發展農業的關鍵是:適度利用水資源,選擇合適的農作物種類。
59.農業發展除技術上的改進和提高外,還應朝著:農產品的深加工,葡萄溝的品牌效益,農業的產業化,發展特色農業等。既要獲得經濟效益,又要獲得生態效益。
60.黃土高原東起太行山、西至烏鞘嶺、南至秦嶺、北低長城。跨越甘肅、寧夏、陝西、山西等省區。
61.黃土高原的黃土是由風力作用形成的。黃土高原的主要地貌有黃土塬、黃土峁、黃土梁。(1)、西北的河套地區,寧夏平原,河西走廊和天山山麓:灌溉農業(水源:河水、高山冰雪融水)。(2)、青藏地區的雅魯藏布江谷地和湟水谷地:河谷農業。(3)、新疆:綠洲農業。
62.造成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有
①地面光禿裸露、破碎,溝谷密度大,平地少,斜坡多,缺少植被的保護。 ②黃土結構疏鬆,多孔隙和直立方向的裂隙;許多物質易溶於水。
③降水集中在7、8月份.人為因素有人們開墾、采礦、修路等活動,使地表疏鬆。63.黃土高原大部分屬於溫帶季風氣候,夏季炎熱,冬季較冷,降水集中在夏秋季節。長江沿江地帶地勢低平,地形以平原和丘陵為主。
64.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帶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使農作物產量下降;使溝谷增多、擴大、加深。從而導致耕地面積減少;還向黃河下游輸送大量泥沙,給河道整治和防洪造成巨大困難。65.我國的四大地理區域:根據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的特點的不同,可以將我國劃分為四大地理區域。 ①南方和北方地區劃分的依據是:氣候條件(秦嶺-淮河一線)。 ②北方和西北地區:降水(400mm年等降水量線)。 ③青藏地區和南方、西北、北方地區的劃分的依據:地形因素(海拔高)。
66. 我國的四大高原中面積最大的高原是青藏高原。太行山山以東的地形區是華北平原。我國的地勢特點是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狀。季風區降水多,非季風區降水少。
67.長江的水能資源主要集中在上遊河段,水能資源蘊藏量佔全國的1/3,可利用水能資源約佔全國的一半。長江水能資源的開發利用率還比較低。
68.世界上最長、開鑿最早的人工河是我國的京杭運河,全長1800km,自北向南溝通了五大水系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
69.美麗的桂林山水、路南石林分布在石灰岩地區,是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景觀,指內蒙古高原。巫山以西的地形區是四川盆地。
70.四川盆地的土壤顏色屬於紫色。我國的四大高原中,面積居第二,且又是地勢最平坦的高原是內蒙古高原。我國夏季平均氣溫最低的省區是青海、西藏。
71.下列城市:廣州、北京、武漢、漠河,夏至日晝長時間由長到短排序為:漠河、北京、武漢、廣州。我國氣溫分布的特點是冬季南北溫差大、夏季南北普遍高溫。72.我國地形呈「千溝萬壑、支離破碎」的高原是黃土高原。古詩「會當凌絕頂,一覽重山小」說的是我國著名山泰山。屬於「黑土地」的平原是東北平原。
73.世界最大的高原湖泊群是青藏高原湖區。我國最大的天然林區是東北的大、小興安嶺和長白山。正在建設中的三峽樞紐工程位於西陵峽。我國大部分地區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 74.我國牧區與農耕區的分界線是400mm年等降水量線 。我國長江中下游平原的主要土地利用類型是水田。我國北方地區的主要氣候類型屬於溫帶季風氣候。
75.那達慕大會是我國的一種少數民族的盛大傳統節日,該少數民族是蒙古族。
76. 我國農作物一年兩熟到三熟的地帶是秦嶺-淮河以南。我國的京杭大運河目前能通航的河段位於江蘇、浙江。黃河下游支流比較少的最主要原因是「地上河」。
77.南方夏季高溫,並稱我國「三大火爐」的是重慶、武漢、南京。我國現有的林地主要集中在東北、西南的原始森林和東南部山區的人工林和次生林。西藏牧區的主要畜種是氂牛。78.長江最大的支流是漢江。東北平原的主要農作物是小麥、玉米、大豆、甜菜。太行山脈走向是東北西南走向。黃土高原的主要糧食作物是高粱、穀子。
79. 我國江南「魚米之鄉」未形成荒漠,主要受惠於雨熱同期的季風氣候。我國治理水土流失的重點地區是黃土高原。
80.我國西北地區地面植被由東向西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造成此差異的主要因素是水分。 81.黃河沖積成的兩個平原寧夏平原(銀川平原)、河套平原被稱為「塞上江南」。我國年降水量分布的總趨勢是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我國降水量最多的地方是台灣火燒寮,最少的地方是吐魯番盆地的托克遜。
82."地上河"是指黃河的下遊河段。蘭州位於黃河的上游。我國最大的內流河是塔里木河,
最大的淡水湖是鄱陽湖。第二大淡水湖是洞庭湖。
83. 我國地形西部多以山地、高原和盆地為主,東部則以平原、丘陵 為主。我國承德山莊很聞明重要原因是地形因素。
84.根據土地資源的用途和利用情況,可把土地資源分為耕地、林地、草地和建設用地四種。85.地球上的水,97%是海洋水,而人類所需的淡水資源絕大部分為兩極和高山的冰川,其餘大部分為深層地下水。
86.目前人類利用的淡水資源主要是江河湖泊水和淺層地下水,僅佔全球淡水資源的0.3%。87.長江是我國的「黃金水道」,有大小支流3600多條,通航河道700條,干支流通航里程達8萬km,佔全國內河通航里程的2/3,貨運量的60%。
88.長江幹流流經的主要地形區有:青藏高原、雲貴高原、四川盆地、長江中下游平原。長江河段劃分是:上、中游的劃分是宜昌,在湖北省;中、下游的劃分是湖口,在江西省區。89.我國的黃土地是指黃土高原和華北平原,黃土地是我國主要農作物。我國北方大地常被稱為「黃土地」與「黑土地」。
90.「黑土地」上的主要農作物有小麥、玉米、大豆、高粱、甜菜。我國最大的城市是上海。以下城市的工業部門是:沈陽機械、鞍山鋼鐵;大連化工和船舶。
91.我國可以分為四類干濕地區:濕潤地區、半濕潤地區、乾旱地區、半乾旱地區。我國耕地的南北差異比較明顯:南方水田,北方旱田。
92.黃河的河段劃分是:上游、中游的劃分是河口,在內蒙古省區;中游、下游的劃分是孟津,在河南省區。有"黃金水道"之稱的河流是長江。
93.青藏高原成為我國夏季氣溫最低的地區,原因是海拔高。 我國最大的湖泊是青海湖。我國的科學家號稱「 世界雜交水稻之父」是袁隆平。
94.黃河的發源地是巴顏卡拉山,長度5464km。流域面積75.24萬平方千米。長江的發源地是岡底斯山,長度6300km。我國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龍江的漠河鎮,夏季最熱的地方是新疆的吐魯番。
95. 我國的河流自北向南汛期變化的特點是由短到長。 我國的氣候復雜多樣,東部地區主要是溫帶季風氣候,亞熱帶、熱帶季風氣候,西北地區主要是溫帶大陸性氣候。青藏高原是獨特的高山高原氣候。
96.長江是我國第一大河,原因是水量最大、長度最長、流域面積最廣。我國耕地面積1.3億公頃,承受著以世界7%的耕地養活世界21%的人口。 97.我國土地資源的分布情況:耕地主要分布在東部季風區的平原和盆地地區,林地主要分布在東部季風區的山地,草地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不足40mm的內陸地區。 98.我國水資源的分布特點是:時間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際變化大的特點;空間 東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點。水能蘊藏較大的地帶一般為落差較大 99.我國盛產蘋果的兩個半島是山東半島、遼東半島。
100.我國自然資源總特徵是總量大、人均少。我國自然資源的總量和人均佔有量總結的記憶口角,總量陸礦耕年森:33466;人均佔世界平均值的系數:陸礦耕年森32345 101.我國原始熱帶雨林保存最完整的地方有海南省和雲南的西雙版納。
102. 台灣的地形以山地為主,其中最高峰是玉山。
103香港和澳門是我國兩個特別行政區,實行資本主義制度,祖國內地實行社會主義制度。104.我國著名的四大海產:大黃魚、小黃魚、帶魚、烏賊。我國的四大漁場是:黃渤海漁場、舟山漁場、南海沿岸漁場和北部灣漁場。
105.長江沿江地帶有色金屬礦產等資源豐富,江西大余的鎢礦,湖南冷水江的銻礦,湖南冷水口山的鉛鋅礦,江西德興的銅礦。鐵礦主要在:湖北大冶、安徽馬鞍山、四川攀枝花,煤主要產在:四川攀枝花、貴州六盤水,四川自貢的天然氣。
❷ 中考地理如何復習
我大連的剛中考完 ~~~
有啥難的,不知你是哪個學校的,我們考的時候超級簡單,奔一百分答的。
看書,看書,我最後幾天就是看書,能看個三遍,認真一個字一個字看。看完了默想,什麼溫度帶,降雨圖,氣候類型圖,重要的山川河流,中國之最,大連之最(大連地理很重要,山河就要背下來)你們好像不讓貼東西吧(這幫神經,抄得怪累的)不知道你是怎麼解決的,(八成是不會檢查的,中考就那麼回事,不用擔心)實在不行就粘。
建議把書上每一章貼標簽紙(不知道你貼沒,不會這也不讓吧)
放鬆考,簡單
❸ 中考地理難不難啊。我要怎麼學習呢
中學地理不難,側重記憶為主。
你可以根據一級標題、二級標題、三級標題,在聯系練習冊聯系。其實初中主要小的最基本的common sence就OK啦。。。。
希望LZ要持之以恆,學習貴在一個號的學習方法,加上一個好的學習態度。
祝你學習進步。。。
❹ 如何進行中考地理復習
眾所周知,文綜里的地理是文科中的「理科」。所以很多文科學生在地理學習與復習方面總是覺得毫無頭緒,而且覺得花了時間效果卻不明顯。下面我想就此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一、復習過程中要對知識進行歸納整理,形成完整的知識結構體系
建立完整的知識結構體系,能對整個高中地理知識進行全面的有重點的掌握。可以節約時間,有效地進行針對性的復習。而且在知識整理加工的過程中,會伴隨一系列思維活動,如分析、判斷、歸納、演繹、比較、分類、總結、概括、推理等,經過這一過程可以加深知識的理解、強化記憶,同時也可以發現問題、彌補漏洞、糾正錯誤。在對基本原理、規律的探究、發現、歸納和應用的過程中,還要注意多思、敢問、善問,真正弄懂、吃透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和地理規律,既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達到舉一反三的目的。
二、夯實基礎,突出主幹的同時,要注意知識的有機結合與遷移。
要正確處理好高中地理與初中區域地理之間的關系,以高中系統地理為主,兼顧初中地理,當涉及到相關初中地理知識時要進行串聯復習,並落實到區域圖上。對於基礎和主幹知識的學習和掌握,不是要死記硬背,而是要深入理解和具體應用。高考試題往往通過大量引用課外知識和豐富的社會素材,形成新的問題情景,構成新的問題角度,從而考查學生的能力。但是無論如何,其考查的落腳點仍然是地理學科的基礎和主幹知識。所以我們必須抓住各部分的基礎和主幹知識,尋找各部分知識與其他知識的內在聯系,形成綜合的思維方法,才能在高三地理復習中取得較好的效果。一方面能使地理知識學習更加透徹、完整,另一方面又能提高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能力,拓展思考與解答地理問題的深度與廣度。
三、適度練習,規范訓練。
四、分析考題,體會特點。注重解題能力的培養。
歷年高考題常以教材以外的知識為切入點,重在考察學生臨場的應變能力、遷移能力、聯系綜合能力、表述能力。高考不會考「死記硬背」的知識,不會重復書本上的原詞原句。所以,要重視圖像語言的判讀和分析,學會聯系遷移,靈活運用。尤其是對各類圖表題的分析能力的培養。要能通過對圖表的分析,調動課本知識。對知識進行遷移與運用。
五、注重知識面的拓展
日常生活中的很多知識都與地理有關。在平常的學習中不一定要天天抱著課本學習,可以看一些《探索與發現》《自然世界揭秘》《動物世界》等之類的電視節目,還可以看一些世界地理雜志等。在看這些節目與書籍的同時,一方面減輕了學習的壓力,另一方面在輕松之餘還拓展了知識面,同時對知識的遷移與運用有啟發。
總之,地理的學習不是常人所說的背一背就可以得高分。也不是常人所說的很難很難。只要在學習過程中學會把握知識主幹,學會調用課本知識,學會運用數學的分析推理對各類圖表進行分析,善於對知識進行遷移運用。學會答題一些技巧和規范。地理是完全可以學好的!
❺ 初中地理要怎麼學快中考了!!!謝謝各位呢!急急急!!!!!
多做練習題,記住同一類型題的方法。平常還是要經常背背,好歹高中地理還考過班級第一呢。
❻ 面對地生中考怎麼辦就這個學期了,而且地理一點兒都不懂,甚至連要學什麼都不知道,有地理很好的么
這位朋友,你好!
如果你們這個學期要進行地理中考,你的地理基礎似乎很薄弱,你從現在開始需要惡補這一門課程,你需要靜下心來,努力復習,這個沒有什麼捷徑可走。我是地理老師,給你一些建議:(1)你需要給自己制定一個復習計劃,初中地理四本書,你需要把教材好好過一遍。在看書的時候,還要跟地圖配合,熟悉每個地區的地理位置,地理特徵;(2)你需要做練習題進行知識鞏固,尤其是讀圖練習。讀圖是地理學習重要的部分,在考試中肯定要佔到比較大的比例。你需要對讀圖練習有足夠的重視;(3)你需要經常跟你的地理老師聯系。遇到不會做的習題,難以理解的知識點,你需要及時找老師請教;(4)你還需要克服畏難情緒,養成比較好的學習習慣。制定了復習計劃,你需要按時完成。你也可以讓你家長幫助你督促你完成計劃。(5)你們學校可能也要組織地理練考,你每次練考完,可以找老師幫助你分析試卷,找到你比較薄弱的地方,努力提高。
從現在開始,好好努力,祝你成功!
❼ 中考地理該怎麼復習
地理復習方法
一、強調各單元知識結構,加強知識間內在聯系
有了地理基本知識後,就能以此為知識的生長點去獲得更多的知識,就能夠運用這些共性的原理去解決千差萬別的實際問題,就能夠進行創造。地理課本中的文字系統、圖像系統、練習系統三者是有機結合、互為補充的,成為該學科完整的知識體系。一些同學在復習課本時,只重文字,忽視圖像,不看課後練習,而高考以能力立意,往往又與圖像、課後練習有關聯,這樣就會出現知識弱點和盲區,在不該失分的地方失分。因此後期復習,不可忽視圖像和練習部分,更應注重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強調學科的知識結構,強調學以致用、理論聯系實際。復習課本時,一定要建立起知識網路。例如,復習「氣候」時,我們可以從氣候的四大因子:氣溫、降水、氣壓和風展開聯想。使高、初中地理結合起來,以一個知識點為中心,盡可能拓展其外延,盡量將相關的知識點聯系起來。在頭腦中形成知識網路,這樣,知識才能轉化成能力。
二、進行專題訓練,培養地理思維能力
在第一輪復習的基礎上,進行專題復習,可以使學生的知識系統化、條理化,也更能培養學生對地理事物的發展規律和內在聯系的分析能力。專題復習有多種專題劃分方法,但我本人更傾向於把地理教材內容概括為四大系統。
專題一,地球運動系統。包括地球的運動、大氣的運動、水體的運動、地殼和地表物質的運動,地理事物時空變化。本專題內容分屬於教材不同的單元,但它們之間有著內在的聯系,可以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如地球運動能否引起大氣運動、水體運動。這就要求學生從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去分析問題,從而推理出地理事物的成因和規律,也可以從地理事物的時空變化和分布推理出成因。讓學生掌握各種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和規律性,讓他們遇到某一事物的時候會自己分析,自己找規律,做到舉一反三。
專題二,人地關系系統。包括人口問題、環境問題、資源問題、可持續發展問題。在復習人口問題時,傳統型和過渡型選修新老教材有明顯的矛盾,新教材表達更為合理、科學,因此在復習時應以新教材為准。資源問題、環境問題和可持續發展貫穿在教材很多單元,我們要把它們從教材中提取出來,分析其成因、規律以及對策。
專題三,區域地理系統。它包括自然區域、農業區域、工業區域、城市區域等,有人說區域地理是地理科試題的瓶頸,這么認為也不過分,因為區域地理是文綜合考試命題的出發點,而高考涉及的社會熱點本身就具有地域性。因此,學生必須有清晰的區域位置概念,才能有極強的應變能力。在本專題的城市區域中新老教材有差異,對於城市地域結構與功能分區中的工業區和住宅區位置,新教材採用的是城市發展的新模式,因此採用新教材的說法更合理。
專題四,地理圖表系統。包括日照圖、等值線圖、統計圖表、地形剖面圖、地質圖、地理計算。圖表分析是學習地理必須掌握的一項基本技能,也是高考中考查學生分析、判斷能力的理想手段,圖表的閱讀分析水平直接影響著學生在高考中的表現,在專題復習中,要求學生達到圖文轉換、圖圖轉換,並能對圖表綜合歸納讀出各種信息,找出有用信息分析解決問題。教師應設計一些變式圖讓學生訓練,也可以讓他們自己畫變式圖。近幾年的文綜合試卷中都把相應的地理信息分別以圖、表的形式呈現,命題的立意在於對圖表的分析、歸納能力的考查。
三、加強學習方法指導,注重綜合復習
能力目標是通過教學中的學法來完成的,考前這一段時間要注意指導學生的復習方法,指導他們自己整理出基礎知識,總結出知識規律,構建知識網路。在專題復習的同時,要有針對性地進行綜合復習,因為綜合復習具有邏輯性強、復習的知識面廣、學生思維訓練多等特點。在綜合復習方面對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尋找資料和素材,引導學生思考,誘導學生分析解答問題。可以對教材中的案例進行綜合分析,也可以對區域地理中的某一個熱點問題進行綜合分析。綜合分析某一個區域時,一般包括8個方面:位置、氣候、地形、河流、資源、交通、農業、工業。對一個問題一個區域是否分析得完整,可對照以上幾方面檢查,並引導學生尋找思維線索,設計出綜合問題,讓學生在回答問題時具備積極有效的思維。進而學會思考,學會運用知識,逐步形成綜合能力。
四、精選習題,加強模擬訓練
考前做一定數量的習題,是鞏固知識,提高技能的需要,但是必須防止讓學生沉溺於「題海」而不能自拔。教師應該精選資料,要設計貫徹訓練學生「信息獲取能力」思想的習題,並在練習中注意設置有訓練意義的情境。讓學生在解題中了解考試命題的原則及思路,研究題目類型,揣摸解題方法,從而掌握各類題目的基本特徵及解答規律,不斷在解題的過程中總結方法,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遇到新問題時,可迅速確定解決思路。另外,對不同的習題可解答到不同的程度,有的習題要一步一步認真解答,而有的習題則可略去復雜過程,或乾脆「看題」,即尋找解題思路而不動筆。最後對超教材、超教學大綱的偏、難、怪題應堅決放棄,避免無謂浪費時間和精力,掌握復習的主動權。
對於每考必失誤的「弱點」知識,除加強相關課本知識的復習外,還必須針對「弱點」進行定點訓練。定點訓練,教師應准備出高質量的針對性強的試題,限定時間高標准地完成訓練任務。然後應進行批改,發現問題,有針對性地進行評講,剖析命題思路,引導解題思路,分析學生出現錯誤的原因。通過老師講評,讓學生發現題目背後蘊涵的學科思想。然後採用「練習----課本----練習」的復習模式,以做練習題為主線,每題必聯系課本、雙基。在課本知識指導下,再去練習。眾所周知,解題訓練可以大幅度地提高應變能力,提高考試成績,但解題訓練必須以系統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為基礎。抓基礎是根本,解題訓練僅僅是進一步掌握基礎知識和提高基本技能的手段,是一種「根據問題來復習鞏固知識」的方法,二者之間的關系不能錯位。為了提高實戰能力,必須認真參加模擬考試,積累考試經驗。
亞 洲
第一節 概述
復習考試內容
亞洲的位置和范圍。世界第一大洲。東部的島弧。南部的三大半島。以山地和高原為主的地形。主要山脈、高原、平原的名稱和分布。主要的河流、湖泊。復雜多樣的氣候,季風氣候顯著。主要氣候類型的分布。
知識要點
世界第一大洲 亞洲在東半球的東北部,東臨太平洋,南臨印度洋,北臨北冰洋,西與歐洲陸地接壤。亞洲南部有三大半島:阿拉伯半島、印度半島和中南半島;東部有一系列島嶼組成的島弧,即千島群島、日本群島、台灣島、菲律賓群島等;東南和南部海面還有許多群島和島嶼,如馬來群島。
亞洲面積約有4,400萬平凡千米,幾乎佔世界陸地面積的1/3,是世界第一大洲。亞洲有48個國家和地區。按地理方位,通常把亞洲分為東亞、東南亞、南亞、中亞、西亞、北亞等幾部分。
高原、山地為主的地形 亞洲的地形起伏很大,高原和山地面積很廣,約佔全洲面積的3/4。全洲平均海拔約1000米。
亞洲的地勢中部高,四周低,高原和山地主要集中在中部。「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和帕米爾高原巍峨突出,雄踞中部,向西有伊朗高原、向南有德干高原,向北有蒙古高原。這些高原的平均海拔都比青藏高原和帕米爾高原低得多。
亞洲著名的大山脈,有喜馬拉雅山脈、昆侖山脈、天山山脈、阿爾泰山脈和興都庫什山脈等,它們分布在青藏高原和帕米爾高原的外圍。
亞洲的許多大河都發源於中部的高原、山地,呈放射狀向四周分流。各河的中下游大多是平原。其中向北流入北冰洋的大河主要有鄂畢河、葉尼塞河,它們的中下游地區有西西伯利亞平原。向東流入太平洋的大河主要有黃河、長江,它們的中下游地區有華北平原和長江中下游平原。向南流入印度洋的大河主要有恆河、印度河,它們的中下游地區有恆河平原和印度河平原。亞洲東部和南部的大河,水利資源都很豐富,又有灌溉和通航的便利,經濟意義很大。
亞洲西部的裏海,位於亞歐兩洲交界處,是世界面積最大的湖泊。
氣候復雜多樣 季風氣候顯著 亞洲范圍廣闊,地跨寒、溫、熱三帶,又名各地地形和距海遠近不同,氣候復雜多樣。
(一)亞洲東部和南部,季風氣候顯著。中南半島、印度半島主要屬熱帶季風氣候。那裡終年高溫,夏季盛行西南季風,降水稀少。馬來半島南部和馬來群島的大部分,終年高溫多雨,屬於熱帶雨林氣候。
我國東部、朝鮮和日本,屬溫帶季風氣候和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盛行偏南風,高溫多雨,冬季盛行偏北風,寒冷乾燥。
(二)亞洲的中部和西部,地處內陸,受海洋的影響小,屬乾旱的溫帶大陸性氣候。
(三)亞洲北部,冬季漫長,氣溫很低;夏季短促,但較溫和。那裡大部分地區屬溫帶大陸性氣候中的亞寒帶針葉林氣候,有世界最大的針葉林帶。只有西伯利亞北部沿海和北冰洋中的島嶼,終年嚴寒,屬極地氣候。
(四)亞洲西南部的阿拉伯半島和南部的印度河平原一代,終年炎熱,降水量小,蒸發量大,形成熱帶沙漠氣候。地中海沿岸地區,冬季受西風帶的影響,夏季受副熱帶高氣壓的影響,成為冬雨夏乾的地中海氣候。
(五)亞洲中部的青藏高原和一些高山地區,海拔在4000米以上,終年氣溫很低,多雪峰冰川,屬於高山氣候。
復習題
選擇(下面各題的四個答案中,只有一個是正確的。)
1、亞洲氣候的主要特徵是:
A.復雜多樣,西部海洋性氣候顯著; B.廣闊的大陸導致了單一分布的大陸性氣候;
C.復雜多樣,季風氣候顯著; D.復雜多樣,西北部極地氣候分布。
2、亞洲最南部的大高原是:
A.青藏高原; B.帕米爾高原; C.伊朗高原; D.德干高原。
3、位於南海和猛加拉灣之間的大半島是:
A.阿拉伯半島; B.中南半島; C.小亞細亞島; D.印度半島。
4、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湖泊是:
A.貝加爾湖; B.青海湖; C.蘇必利爾湖; D.裏海。
簡答
1、亞洲大河的流向與地形有什麼關系?
2、為什麼亞洲為世界季風氣候最顯著的地區?
答案:選擇題:1、C 2、D 3、B 4、D
簡答題:
1、由於亞洲地形中部高、四周低,亞洲河流一般發源於中部高原、山地,向四周輻射。
2、亞洲面向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背靠世界最大的大陸——亞歐大陸,海陸熱力差異大,因此主 要受海陸之間熱力差異影響的季風氣候也就最顯著。
重要還是你靠你自己,好好努力吧,加油!
❽ 中考生物地理的學習方法
中考的生物地理主要靠背,記憶,
❾ 如何學好地理,要中考了,急需
看知識點 一定要每一個點都明白 自己想清楚道理是什麼 其實基本都是常識 有的只需背一點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