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世界地理區域按照什麼劃分

世界地理區域按照什麼劃分

發布時間:2022-05-31 03:41:15

A. 世界地理13大區域

世界地理分區的名稱是:
1、東亞
2、東南亞
3、南亞
4、中亞
5、西亞和北非
6、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
7、歐洲西部
8、歐洲東部和北亞
9、北美地區
10、拉丁美洲
11、大洋洲
12、南極洲

北亞應是獨立分區,但因為全部屬於俄羅斯,所以在講分區地理時合並在8、歐洲東部和北亞里講,看起來就是12個分區。

B. 四大地理區域劃分的依據是什麼

我國劃分四大地理區域的主要依據是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特點。

我國四大地理區域的名稱是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其中,秦嶺、淮河一線是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分界線。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為北方。

地區和西北地區的分界線。我國青藏地區和西北地區,北方地區,南方地區的分界線,大致以第一級階梯和第二級階梯的分界線。

地域特點

我國幅員遼闊,自然環境復雜多樣,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區域.在中國地圖上,把秦嶺-淮河線、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和青藏高原邊緣線這三條重要的地理界線結合起來,並根據實際情況作一定的調整,就把我國劃分為四大地理區域,即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

我國的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在地形、氣候、河流流量和植被類型等方面均有明顯差異;受自然環境的影響,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人們,在生產方式、生活習慣、文化傳統等方面也有很大差異。

地理分區也是比較有依據的,南方北方以秦嶺、淮河一線為界,兩邊的氣候迥然不同;北方和西北地區以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為界,氣候、環境相差很大;而青藏地區昆侖山脈—祁連山脈—橫斷山脈與其他三區為界,海拔極高,儼然「第三世界」。

這個分區還大致地看出中國的人口民族,南方和北方人口居多,以漢族為主,西北和青藏地區人口較少,而且少數民族占據了很大的比例。

C. 世界各大洲是根據什麼來劃分的

主要是根據三方面來分的:

1、兩個大陸間的」最細端「來分。(南北美洲的分界線是「巴拿馬運河」,亞洲和非洲的分界線是「蘇伊士運河」,亞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線是「白令海峽」)

2、以海洋做分界線。(南北美洲和(非)歐洲的分界線是「大西洋」,歐洲和非洲的分界線是「地中海」,南北美洲和澳(亞)洲的分界線是」太平洋」,澳洲和非洲的分界線是「印度洋」)

3、以山脈,氣候,歷史文化等原因來分。(歐洲和亞洲,亞洲和澳洲)

全球按照海陸分布格局,按照大陸和周圍島嶼合稱一個大洲的標准,全球共分為亞洲,歐洲等七個大洲。

(3)世界地理區域按照什麼劃分擴展閱讀:

七個大洲恰似美麗的七巧板,相互組合,巧妙搭配,共同組建了地球上的陸地。各大洲的地貌結構錯綜復雜、形態各異。按其面積大小依次劃分為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和大洋洲。

七大洲的面積和組成各不相同。其名稱來歷也各有原由。各大洲的分界線主要以自然地理事物和人造工程為標志。各大洲的地質特點非常特殊。但都與地球板塊運動緊密聯系。七大洲成為人類進行各種活動的主要場所。

大洲的命名:

亞洲,亞細亞洲的簡稱,意為東方日出之地。

歐洲,歐羅巴洲的簡稱,意為西方日落之地。

非洲,阿非利加洲的簡稱,意為陽光灼熱的大地。

美洲,亞美利加洲的簡稱,以義大利航海家亞美利哥的名字命名,新航路開辟後,哥倫布發現。1914年,巴拿馬運河開通以後,人們就以運河為界,分為北美洲和南美洲.。

大洋洲,意為大洋中的陸地.。

南極洲,因位於南極地區而得名。

D. 世界區域劃分的依據是什麼具體是哪13個區域

劃分的依據主要有1、文化;2、宗教信仰;3、語言;4、地理位置等
世界劃分為13個區域它們是:東亞、東南亞、南亞、中亞、西亞、北非、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歐洲東部和西歐、北亞、北美、拉丁美洲、大洋洲、南極洲。

E. 世界地理區域的劃分依據(北美與拉丁美洲)

北美指的是墨西哥以北的這部分北美洲國家和地區,拉丁美洲則是其以南的所有美洲國家和地區的總稱。主要依據就是在歷史文化方面的差異:北美曾經主要是英法等國的殖民地,社會上以來自西歐的移民最多,現在大部分地區通行英語和法語,它們分屬於日耳曼語系和羅曼語系。拉丁美洲絕大部分地區長期作為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現在人中復雜,以混血人種最多,通行西班牙語和葡萄牙語,這兩種語言屬於拉丁語系,所以這一廣大地區被稱為拉丁美洲。

再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差異巨大,這一點就不用我細說了,都應該明白的東東。

F. 世界地理區域的劃分

中國,韓國,日本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新加坡印度,尼泊爾,不丹巴基斯坦,阿富汗,吉爾吉斯斯坦伊朗,土耳其,伊拉克阿爾及利亞,利比亞,埃及索馬里,南非,安哥拉德國法國義大利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亞:北亞有兩個定義。其中一個定義,是指俄羅斯亞洲部分,主要是指西伯利亞、以及阿爾泰山脈以北的地區,占亞洲面積的三分之一。過去亦有將蒙古包括入北亞的范圍內。另一個定義,是指東北亞,即大中華圈加上日本和韓國,甚至蒙古。這是一個商業上相對東南亞的地理劃分。一般來說,以前者比較普遍。加拿大美國墨西哥 海地澳大利亞紐西蘭南極洲沒國家

G. 世界劃分的13個區域,分別都是哪些國家分配哪些區域

世界劃分的13個區域:
東亞,南亞,東南亞,中亞,西亞,北非,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歐洲西部,歐洲東部和北亞,北美,拉丁美洲,大洋洲,南極洲.

1、東亞:包括中國、朝鮮、韓國、蒙古和日本.東南亞包括越南、寮國、柬埔寨、緬甸、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汶萊等國家。

2、南亞:包括斯里蘭卡、馬爾地夫、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國、尼泊爾、不丹和錫金。

3、西亞:也叫西南亞,包括阿富汗、伊朗、亞塞拜然、亞美尼亞、喬治亞、土耳其、塞普勒斯、敘利亞、黎巴嫩、巴勒斯坦、約旦、伊拉克、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葉門、阿曼、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卡達和巴林.中亞包括土庫曼、烏茲別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和哈薩克的南部。

4、北亞:指俄羅斯的西伯利亞地區.。

5、北非:通常包括埃及、蘇丹、利比亞、突尼西亞、阿爾及利亞、摩洛哥、亞速爾群島、馬德拉群島。

6、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東非通常包括衣索比亞、厄利垂亞、索馬里、吉布地、肯亞、坦尚尼亞、烏干達、盧安達、蒲隆地和塞席爾。

西非通常包括茅利塔尼亞、西撒哈拉、塞內加爾、甘比亞、馬里、布吉納法索、幾內亞、幾內亞比索、維德角、獅子山、賴比瑞亞、象牙海岸、迦納、多哥、貝南、尼日、奈及利亞和加那利群島。

中非通常包括查德、中非、喀麥隆、赤道幾內亞、加彭、剛果、剛果民主共和國、聖多美和普林西比。

南非通常包括尚比亞、安哥拉、辛巴威、馬拉維、莫三比克、波札那、納米比亞、南非、史瓦濟蘭、賴索托、馬達加斯加、葛摩、模里西斯、留尼汪、聖赫勒拿等.。

7、歐洲西部:西歐狹義上指歐洲西部瀕大西洋地區和附近島嶼,包括英國、愛爾蘭、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和摩納哥。

8、歐洲東歐:指歐洲東部地區,在地理上指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白俄羅斯、烏克蘭、摩爾多瓦和俄羅斯西部。

9、北美洲:北美洲除包括巴拿馬運河以北的美洲外,還包括加勒比海中的西印度群島。

分為東部地區(拉布拉多高原 阿巴拉契亞山脈以東的地區)、中部地區(拉布拉多高原 阿巴拉契亞山脈與落基山脈之間)、西部地區(屬美洲科迪勒拉山系北段,落基山脈是本區骨架)、阿拉斯加、加拿大北極群島、格陵蘭島、墨西哥、中美洲和西印度群島九個地區.

10、拉丁美洲:是指美國以南的美洲地區,也就是地處北緯32°42′和南緯56°54′之間的大陸,包括墨西哥、中美洲、西印度群島和南美洲。

11、大洋洲:有14個獨立國家,其餘10個地區尚在美、英、法等國的管轄之下,各國經濟發展水平差異顯著,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經濟發達,其他島國多為農業國,經濟比較落後。

工業也主要集中在澳大利亞,其次是紐西蘭。在地理上劃分為澳大利亞、巴布亞紐幾內亞、紐西蘭、美拉尼西亞、密克羅尼西亞和波利尼西亞六區。

12、南極洲:分東南極洲和西南極洲兩部分。

東南極洲從西經30°向東延伸到東經170°,包括科茨地、毛德皇後地、恩德比地、威爾克斯地、喬治五世海岸、維多利亞地、南極高原和極點.面積1 018萬平方千米。

西南極洲位於西經50°-160°之間,包括南極半島、亞歷山大島、埃爾斯沃思地以及伯德地(瑪麗.伯德地)等,面積229萬平方千米。

13、東南亞:地區共有11個國家:越南、寮國、柬埔寨、泰國、緬甸、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汶萊、菲律賓、東帝汶,面積約457萬平方千米。其中寮國是東南亞唯一的內陸國,越南、寮國、緬甸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陸上接壤,僅東帝汶不是東盟成員。

(7)世界地理區域按照什麼劃分擴展閱讀:

世界七大洲五大洋的劃分:

1、七大洲

亞洲:東亞、北亞、東南亞、南亞、中亞、西亞;

歐洲:西歐、北歐、中歐、東歐、南歐;

北美洲:中美洲;

南美洲:拉丁美洲;

非洲:北非、西非、中非、南非、東非、東北非洲(非洲之角)、西北非洲;

南極洲;

大洋洲。

2、五大洋

太平洋;

大西洋;

印度洋;

北冰洋(亦稱「北極海」或「北極洋」);

南冰洋(亦稱「南極海」或「南大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世界

H. 世界地理區域共劃分為多少個地區分別是哪些

地理區域一共分為13個:歐洲西部
歐洲東部和北亞
中亞
東亞
西亞
南亞
東南亞
大洋洲
南極洲
北美
拉丁美洲
北非
撒哈拉以南非洲
地球五帶:熱帶、南溫帶、北溫帶、南寒帶和北寒帶
五帶的劃分
帶是個天文氣溫帶。所以,五帶的劃分只考慮天文因素,而不考慮地理因素。劃分五帶的天文因素是太陽高度和晝夜長短。因此,五帶實質上是天文帶。五帶的劃分,是根據兩條天文線:回歸線和極圈,即南北緯23°26』和66°34』兩條線。前者是太陽回歸運動的南北極限,為熱帶與溫帶的分界線;後者是極晝極夜的界線,是溫帶和寒帶的分界線。這兩條線之和為90°,具有互補性,取決於現代的黃赤交角值。
各帶的特徵
熱帶
天文上的低緯地帶,在南北緯23°26』之間,跨緯度46°52』,佔地表面積的39.8%。有直射陽光,終年常夏無冬,晝夜長短變化小,白晝長為10時35分~13時25分。
溫帶
天文上的中緯地帶,在南北緯23°26』與南北緯66°34』之間。南北溫帶各跨緯度43°08』,合佔地表面積的51.9%。這里既無直射陽光,也無極晝極夜現象,四季分明,晝夜長短變化大,白晝長的變化幅度為2時50分到24時。
寒帶
天文上的高緯地帶,在南北緯66°34』到90°之間。南北寒帶各跨緯度23°26』,二者合佔地表面積的8.3%。太陽高度角小,終年無夏。有極晝極夜現象,其持續時間在極圈為一日,在兩極為半年。
五帶的成因
五帶的形成,是由於地球公轉,公轉時地軸與軌道面的鉛垂線有23°26』的傾斜,而且傾斜方向不變,因而導致太陽直射點徘徊於南北緯23°26』之間。這樣,一方面,世界各地(赤道除外)產生晝夜長短變化,在極圈內出現極晝極夜現象;另一方面,產生了氣溫高低變化,使氣溫從赤道向兩極遞減,這是太陽高度角從赤道向兩極逐漸變小的結果,最後形成了地球五帶。

I. 世界地理分區的名稱是什麼我看了百度的少

世界地理分區是按位置劃分的
亞洲分為東亞,東南亞,南亞,西亞,中亞,北亞,
歐洲分為歐洲西部和歐洲東部,歐洲西部分為:西歐,中歐,南歐,北歐,歐洲東部為東歐。
非洲分為北非和撒哈拉以南的韭洲
美洲分為北美和拉丁美洲
大洋洲,南極洲

J. 世界地理區域劃分

東亞、東南亞、南亞、澳洲、中亞、北亞(西伯利亞)、東歐、西歐、西亞和北非、撒哈拉以南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等等

閱讀全文

與世界地理區域按照什麼劃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7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7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