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安徽宿松縣復興鎮行政區劃
安徽宿松縣復興鎮行政區劃
區位
宿松縣復興鎮地理位置
安徽省安慶市宿松縣復興鎮地處長江中下游北岸,位於皖、鄂、贛三省結合部,這里俗稱「吳頭楚尾」。南濱長江與江西彭澤、湖口兩縣隔江相望,西北與華陽河、九成兩農場相毗連,北連黃大湖,東與望江縣接壤。這里襟江帶湖,沃野平疇,沿江公路橫貫東西,安九公路穿境而過,水陸交通十分便捷,北與105國道、318高速公路相連接,境內擁有40公里長江岸線,其中有5公里的優質深水岸線,是長江流域有名的天然避風港和深水港,在建3000噸級深水碼頭3座並擁有多個輪渡碼頭,是皖西南農村的經濟、交通、文化中心。
復興鎮,是安徽省安慶市宿松縣下轄鎮。地處長江中下游北岸,位於皖、鄂、贛三省結合部,這里俗稱「吳頭楚尾」。
復興鎮南濱長江與江西省九江市彭澤縣、湖口縣兩縣隔江相望,西北與華陽河、九成兩農場相毗連,北連黃大湖,東與望江縣接壤。
復興鎮是一個有著百餘年歷史的商埠重鎮,古屬江西九江,史稱「潯鎮」,又因清朝「洋人」駐扎,也稱「復洋鎮」。
㈡ 安徽最窮的5個縣
截止到2019年5月,安徽省18個貧困縣(市、區)已退出貧困縣序列。
此次退出的貧困縣分別是:潁上縣、壽縣、潛山市、宿松縣、碭山縣、靈璧縣、泗縣、六安市裕安區、舒城縣、利辛縣、渦陽縣、宿州市埇橋區、阜陽市潁泉區、阜陽市潁州區、太和縣、界首市、定遠縣、六安市金安區等。
扶貧成果
2019年2月13日,國家衛健委舉行例行發布會介紹中國醫療對口支援情況,2016年以來,國家確定963家三級醫院與834個貧困縣的1180家縣級醫院建立「一對一」幫扶關系。
截至2018年底,已實現所有國家級貧困縣縣醫院遠程醫療全覆蓋,已有超過400家貧困縣醫院成為二級甲等醫院。
(2)宿松地理位置如何擴展閱讀
安徽省脫貧調查
省級核查結果顯示,18個縣(市、區)的綜合貧困發生率均低於2%,脫貧人口錯退率均低於2%、貧困人口漏評率均低於2%、群眾認可度均高於90%,所有貧困村全部出列,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幅度均高於全省平均水平。
基礎設施建設明顯改善,基層基本公共服務主要領域指標達到或接近全省平均水平,脫貧攻堅總體部署符合中央要求和自身實際,重大政策措施落實到位,後續幫扶計劃及鞏固提升工作安排有序、措施有力。
㈢ 安徽省 全部 地名
截至2016年,安徽省共轄16個地級市、44個市轄區、7個縣級市、54個縣。
16個地級市:合肥(省會)、宿州、淮北、亳州、阜陽、蚌埠、淮南、滁州、六安、馬鞍山、安慶、蕪湖、銅陵、宣城、池州、黃山。
縣級以上行政區(包含縣):
合肥:瑤海區,廬陽區,蜀山區,包河區,肥東縣,肥西縣,長豐縣,廬江縣,巢湖市。
蕪湖:鏡湖區,弋江區,鳩江區,三山區,無為縣,蕪湖縣,繁昌縣,南陵縣。
蚌埠:龍子湖區,蚌山區,禹會區,淮上區,五河縣,固鎮縣,懷遠縣。
淮南:大通區,田家庵區,謝家集區,八公山區,潘集區,鳳台縣、壽縣。
馬鞍山:花山區,雨山區,博望區,含山縣,和縣,當塗縣。
淮北 :相山區,杜集區,烈山區,濉溪縣。
銅陵 :銅官區,郊區,義安區,樅陽縣。
安慶:迎江區,大觀區,宜秀區,桐城市,潛山市,懷寧縣,太湖縣,宿松縣,望江縣,岳西縣
黃山:屯溪區,黃山區,徽州區,歙縣,休寧縣,黟縣,祁門縣。
阜陽: 潁州區,潁泉區,潁東區,潁上縣,界首市,臨泉縣,阜南縣,太和縣。
宿州 :埇橋區、蕭縣、碭山縣、靈璧縣、泗縣。
滁州 : 琅琊區,南譙區,天長市,明光市,全椒縣,來安縣,鳳陽縣,定遠縣。
六安 :金安區,裕安區,葉集區,霍邱縣,霍山縣,金寨縣,舒城縣。
宣城:宣州區,郎溪縣,廣德縣,寧國市,涇縣,績溪縣,旌德縣。
池州:貴池區,青陽縣,石台縣,東至縣。
亳州:譙城區,蒙城縣,渦陽縣,利辛縣。
(3)宿松地理位置如何擴展閱讀:
安徽襟江帶淮,沿江通海,經濟繁榮,教育發達。地跨長江、淮河南北,新安江穿行而過,與江蘇、浙江、湖北、江西、山東、河南接壤,東西寬約450公里,南北長約570公里,轄境面積14.01萬平方千米,佔全國的1.45%。地形地貌由淮北平原、江淮丘陵、皖南山區組成,境內湖泊星羅棋布,是典型的山水江南、魚米之鄉。
㈣ 宿松縣為什麼是安徽省直管縣
省直管縣級行政單位,是省級政府直接管理的縣級行政區。由省、自治區政府直接管理縣級行政單位的各項事務。由省、自治區政府賦予縣(市、區)財政自主權或享有其他社會管理權利,但行政區劃仍舊隸屬於原地級行政區。
好處是釋放縣域經濟活力,培育更多區域經濟增長極,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推進新型城鎮化。
宿松縣:
宿松縣,安徽省直管縣,位於安徽省西南邊陲、皖鄂贛三省結合部、長江下游之首北岸,介於東經115°52′~116°34′40″,北緯29°47′20″~30°25′30″之間。
截止2020年7月,宿松縣下轄9個鎮、13個鄉:孚玉鎮、復興鎮、匯口鎮、許嶺鎮、下倉鎮、長鋪鎮、破涼鎮、二郎鎮、涼亭鎮、洲頭鄉、九姑鄉、千嶺鄉、程嶺鄉、高嶺鄉、五里鄉、佐壩鄉、隘口鄉、河塌鄉、陳漢鄉、柳坪鄉、趾鳳鄉、北浴鄉。宿松縣人民政府駐孚玉鎮。
(4)宿松地理位置如何擴展閱讀
宿松縣歷史沿革: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1952年8月25日皖南、皖北行署合並正式成立安徽省人民政府,宿松縣屬皖北行署。8月25日後安徽省設7個專區轄70個縣,宿松縣屬安慶專區。1968年8月專區改地區,宿松縣屬安慶地區。1988年8月17日,撤銷安慶地區與安慶市,組建新的安慶市,實行市轄縣體制。到2002年,宿松縣與太湖縣、懷寧縣、潛山縣、樅陽縣、望江縣、岳西縣、桐城市屬安徽省安慶市。
2011年,宿松被確立為安徽省直接管理縣體制試點縣。
㈤ 宿松縣的地理環境
中南部有龍感湖、黃湖、大官湖和泊湖四大湖泊,總面積104萬畝,為優質水產基地;南部為沖積平原,是優質商品棉集中產區。
宿松屬於長江流域河流水系,由於受地質構造的影響,總的特徵是西北部河流多而長,東南部少而短。發源於大別山的涼亭河、二郎河兩大河流,具有山區河流的一定特徵,其中二郎河流域面積597平方公里,涼亭河流域面積289.3平方公里,它們把大別山南麓的徑流串入湖泊(縣域中部和南部,水面遼闊,水資源豐富,有連成整體的泊湖、黃湖、龍感湖和大官湖),自西向東經華陽流入長江。
屬北亞熱帶濕潤氣候區,氣候特點為四季分明、日照充足、熱量豐富、雨量充沛、無霜期長。全縣年平均氣溫16.6℃,年平均降水量1307.2毫米,山區降水多於丘陵、平原,年平均日照時數2023.7小時,無霜期254天。常年主導風向為東北風,年平均風速為3.2米/秒。
㈥ 宿松縣 屬於安徽省哪個市
宿松縣屬於安徽省安慶市。
位於皖、鄂、贛三省的結合部,地處長江下游之首的北岸,東與望江縣湖面毗連,南濱長江與江西省湖口縣、彭澤縣隔江相望,西和湖北省黃梅縣、蘄春縣接壤,北連太湖縣,總面積2394平方千米。
宿松是安徽文明古老縣份之一。宿松,含舊松茲之義。唐、宋、明、清初,隸屬幾經變更,建國後隸屬安慶地區、安慶市。宿松是革命老區,宿松人民在歷次革命斗爭中作出重大貢獻。
位置境域:
宿松縣位於安徽省西南邊陲的皖、鄂、贛三省的結合部,地處長江下游之首的北岸。地理坐標為東經115°52′~116°34′40″,北緯29°47′20″~30°25′30″。東與望江縣湖面毗連,南濱長江與江西省湖口縣、彭澤縣隔江相望,西和湖北省黃梅縣、蘄春縣接壤,面積2393.53平方千米。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宿松縣
㈦ 安徽宿松縣有多少人口
宿松縣 57.1
安慶市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
安慶市統計局
2011年5月9日
我國以2010年11月1日零時為標准時點進行了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現將快速匯總的主要數據公布如下:
一、全市常住人口、戶籍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為531.1萬人,同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時的518.0萬人相比,十年共增加13.1萬人,增長2.5%,年平均增長0.25%。
全市普查登記的戶籍人口為618.7萬人,同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時的601.7萬人相比,十年共增加17萬人,增長2.8%,年平均增長0.28%。
七、常住人口地區分布
地 區 人口數(人) 比重(%)2000年 2010年
全市合計 531.1 100.00 100.00
迎江區 25.1 4.49 4.73
大觀區 27.5 5.60 5.18
宜秀區 25.4 2.96 4.78
懷寧縣 59.3 11.58 11.17
樅陽縣 83.9 14.63 15.80
潛山縣 50.0 9.95 9.41
太湖縣 51.5 9.63 9.70
宿松縣 57.1 12.55 10.75
望江縣 52.7 9.25 9.92
岳西縣 32.2 6.98 6.06
桐城市 66.4 12.40 12.50
㈧ 廣德、宿松為什麼是省直管縣
有網友在人民網留言建議「十四五」加快安徽省直管縣步伐 。中共安徽省委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回復時表示,2011年中央在全國啟動改革試點時,我省積極爭取,經中央編委批准,我省廣德、宿松被列入改革試點縣。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但是也遇到一些困難和問題。具體如下:
圖片
網友:
為了提高縣域經濟發展,鞏固安徽省綜合發展水平。建議我省在十四五期間推進省直管縣政策,在一些距離地級市較遠的縣,或省邊界縣,由於地級市對縣級發展帶動不明顯,輻射不了,交通文化交流很少,一些市轄縣就成了生搬硬套的行政區劃。所以這一類縣最應該設為省直管,擴權強縣,提高站位,助力縣域經濟發展。
中共安徽省委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回復: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省直管縣體制改革工作,2011年中央在全國啟動改革試點時,我省積極爭取,經中央編委批准,我省廣德、宿松被列入改革試點縣。
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我省改革試點從調整管理體制、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擴大經濟社會管理許可權等方面統籌推進,努力探索建立與社會主義經濟體制相適應的科學發展模式和縣級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激發了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的活力,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但是也遇到一些困難和問題,比如省直管縣體制與現行市管縣體制相協調的問題,全面下放市級經濟社會管理許可權與縣級承擔能力、條件相匹配的問題,省直管縣體制與司法體制相銜接的問題等,這些問題需要認真研究。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有條件的地方探索推進省直接管理縣(市)體制改革。」我
㈨ 安徽有多少個縣
截至2016年,安徽省有54個縣、16個地級市、7個縣級市、44個市轄區、1個國家級新區。
安徽省位於中國中東部,是最具活力的長江三角洲組成部分。全省南北長約570公里,東西寬約450公里。總面積14.01萬平方公里,約佔中國國土面積的1.45%。2017年年末全省戶籍人口7059.2萬人,常住人口6254.8萬人。
安徽現有合肥、淮北、亳州、宿州、蚌埠、阜陽、淮南、滁州、六安、馬鞍山、蕪湖、宣城、銅陵、池州、安慶、黃山16個地級市,7個縣級市、54個縣、44個市轄區。
它歷史悠久,人文薈萃,山川秀美,區位優越,地理地貌融合中國南北差異,是美麗中國的縮影。
(9)宿松地理位置如何擴展閱讀
安徽省平原、台地(崗地)、丘陵、山地等類型齊全,可將全省分成淮河平原區、江淮台地丘陵區、皖西丘陵山地區、沿江平原區、皖南丘陵山地五個地貌區,分別佔全省面積的30.48%、17.56%、9.99%、24.91%和16.70%。
安徽有天目-白際、黃山和九華山,三大山脈之間為新安江、水陽江、青弋江谷地,地勢由山地核心向谷地漸次下降,分別由中山、低山、丘陵、台地和平原組成層狀地貌格局。山地多呈北東向和近東西向展布,其中最高峰為黃山蓮花峰海拔1873米。山間大小盆地鑲嵌其間,其中以休歙盆地為最大。
㈩ 宿松縣的由來
「宿松」之名始於何時,至今學術者存在較大爭辯。
一說始於晉武帝平吳(公元280年),一說隋文帝開皇十八年(598年)。前者見諸《和平寰宇記》、《辭源》等典,後者載於《隋書》、《舊唐書》等籍,已為官方所採信。
隋文帝楊堅一統宇內,在開皇十八年,一次更改了140多處帶有前代姓名和重復縣名。其間齊郡之高唐縣與同安郡之高塘縣字形相近、讀音相同,遂改高唐為章丘、高塘為宿松。但不論改於何時,有一點能夠基本確定,「宿松」一詞的意義就「陳舊的松滋」。
宿松稱號,有另一說法也頗有意思。宿松本名松茲,所以松茲**的招牌許多。但後來湖北有一松茲縣,重名了,因而我們改了,叫老松茲。宿者,老也。
(10)宿松地理位置如何擴展閱讀
宿松縣東與望江縣共抱泊湖,西與湖北省黃梅縣、蘄春縣毗鄰,東北與太湖縣接壤,東南與望江縣相連,南與江西省湖口縣、彭澤縣隔長江相望。
宿松縣地勢由於受燕山運動的強烈波及,故西北高、東南低,依次為中山、低山、丘陵、崗地、湖泊和平原,呈階梯狀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