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太陽直射點的坐標怎麼確定
一天中太陽直射的經線的地方時為12:00
一年中太陽直射的直射點在南北移動的,最北達北回歸線時間是夏至,最南達南回歸線時間是冬至,直射點在赤道時間是春分或秋分,南回歸線以南、北回歸線以北沒有太陽直射,南北回歸線上一年太陽直射只有一天,南回歸線以北、北回歸線以南一年太陽直射有兩天。
(1)太陽直射點的地理坐標,緯度一般容易出現的是「二分二至」,或用90度減晨昏圈相切緯度。經度找到晨線東經度加90,西經度減90即可。
(2)經線兩側日期不同,根據太陽直射點的經度(12點)算出(0點)的經線度數。還有一條是國際日期變更線(180度經線)
2. 如何確定太陽直射點
首先,太陽直射點只能在南北緯23°26′之間來回擺動,這個角度叫黃赤交角,是地球圍繞太陽公轉的軌道平面(黃道面)與地球的赤道面的交角。
其次,有一個公式,可以計算地球上任何緯度地區上的太陽高度角。
H=90°-│α(+/-)β│
式中:
α是代表當地地理緯度
β是代表太陽直射點地理緯度
(+/-)是所求地理緯度與太陽直射是否在同一半球:
如果在同一半球就是-;在南北兩個半球就是+
3. 高一地理:如何確定太陽直射點的地理坐標
設∠A為黃赤交角,
另粗略地設地球自轉每天掃過的角度相同,令
∠B=π * 從春秋分算起到當前的天數 / 半年天數
——如果是在春分和秋分之間,算從春分日到當天的天數與從春分日到秋分日的總天數之比;如果在秋分和次年春分之間,算從秋分日到當天的天數與從秋分日到次年春分日的總天數之比;冬夏不同
某一天太陽的直射點緯度的∠C有:sinC=sinAsinB
可得:C=arcsin(sinAsinB)(正負符號根據南北半球和冬夏變化)
直射點的經度即是該經度的地方時的正午12點
詳見我的博客:http://hi..com/%B3%F5%C0%B4%D5%A9%B5%C1/blog/item/c823dd548142875cd1090675.html
4. 怎樣判斷太陽直射點位置
你是指正午太陽高度角吧?
H=90°-兩地緯度差。
太陽光線與地面的夾角
H=90°-│α+/-β│
α是當地地理緯度
β是太陽直射點地理緯度
太陽視位置指從地面上看到的太陽的位置,用太陽高度角和太陽方位角兩個角度作為坐標表示。太陽高度角指從太陽中心直射到當地的光線與當地水平面的夾角,其值在0°到90°之間變化,日出日落時為零,太陽在正天頂上為90°(本萬年歷中顯示的高度角均已進行了蒙氣差的訂正,蒙氣差值取自天文年歷)。太陽方位角即太陽所在的方位,指太陽光線在地平面上的投影與當地子午線的夾角,可近似地看作是豎立在地面上的直線在陽光下的陰影與正南方的夾角。方位角以正南方向為零,由南向東向北為負,由南向西向北為正,如太陽在正東方,方位角為-90°,在正東北方時,方位為-135°,在正西方時方位角為90°,在正北方時為±180°。
實際上太陽並不總是東升西落,只有在春秋分兩天,太陽是從正東方升,正西方落。在北半球,從春分到秋分的夏半年中,太陽從東偏北的方向升(方位角為-90°到-180°之間),在西偏北的方向落(方位角為90°到180°之間);而從秋分到下一年春分的冬半年中,太陽從東偏南的方向升(方位角為-90°到0°之間),在西偏南的方向落(方位角為0°到90°之間)。
太陽高度角與地面的太陽光強弱密切相關。早晚與中午的光強有很大的差異,原因就在於太陽高度角的不同。在晴天條件下,太陽光的強弱與太陽高度角的正弦成正比。因此了解太陽高度角對分析地面的太陽光強、紫外線的強弱有重要的意義。
正午時(指當地真太陽時的正午。不是北京時間的中午12點,也不是地方平時的12點,而是太陽中心正好在子午線上的時間,也即太陽方位角由負值變為正值的瞬間)太陽高度角是一天中太陽高度角的最大值(除極地部分地區外),夏季這個值較大,冬季較小,夏至時最大,冬至時最小。
太陽方位角決定了陽光的入射方向,決定了各個方向的山坡或不同朝向建築物的採光狀況。當太陽高度角很大(比如大於80°)時,太陽基本上位於天頂附近,這時太陽方位角的影響較小。
日梭萬年歷所顯示的日落太陽方位角,指當地觀測者所見的太陽中心正好下落到地平線時太陽的方位。其中已對大氣的折射作用所產生的蒙氣差(約為34』)作了訂正,故日落時實際的太陽中心在地平線以下34』。因日出、日落時的太陽方位可近似地看作是關於正南方對稱的,故日出時的方位角近似地可看作與日落時的方位角反號(如日落時為120°,則日出時約為-120°)。日出日落方位可以作為判斷方向的一個可靠依據。
5. 給定一幅圖,如何判斷太陽直射點和其地理位置 如題,越詳細越好,最好有公式什麼的
你是指正午太陽高度角吧?
H=90°-兩地緯度差. 太陽光線與地面的夾角 H=90°-│α+/-β│ α是當地地理緯度 β是太陽直射點地理緯度 太陽視位置指從地面上看到的太陽的位置,用太陽高度角和太陽方位角兩個角度作為坐標表示.太陽高度角指從太陽中心直射到當地的光線與當地水平面的夾角,其值在0°到90°之間變化,日出日落時為零,太陽在正天頂上為90°(本萬年歷中顯示的高度角均已進行了蒙氣差的訂正,蒙氣差值取自天文年歷).太陽方位角即太陽所在的方位,指太陽光線在地平面上的投影與當地子午線的夾角,可近似地看作是豎立在地面上的直線在陽光下的陰影與正南方的夾角.方位角以正南方向為零,由南向東向北為負,由南向西向北為正,如太陽在正東方,方位角為-90°,在正東北方時,方位為-135°,在正西方時方位角為90°,在正北方時為±180°. 實際上太陽並不總是東升西落,只有在春秋分兩天,太陽是從正東方升,正西方落.在北半球,從春分到秋分的夏半年中,太陽從東偏北的方向升(方位角為-90°到-180°之間),在西偏北的方向落(方位角為90°到180°之間);而從秋分到下一年春分的冬半年中,太陽從東偏南的方向升(方位角為-90°到0°之間),在西偏南的方向落(方位角為0°到90°之間). 太陽高度角與地面的太陽光強弱密切相關.早晚與中午的光強有很大的差異,原因就在於太陽高度角的不同.在晴天條件下,太陽光的強弱與太陽高度角的正弦成正比.因此了解太陽高度角對分析地面的太陽光強、紫外線的強弱有重要的意義. 正午時(指當地真太陽時的正午.不是北京時間的中午12點,也不是地方平時的12點,而是太陽中心正好在子午線上的時間,也即太陽方位角由負值變為正值的瞬間)太陽高度角是一天中太陽高度角的最大值(除極地部分地區外),夏季這個值較大,冬季較小,夏至時最大,冬至時最小. 太陽方位角決定了陽光的入射方向,決定了各個方向的山坡或不同朝向建築物的採光狀況.當太陽高度角很大(比如大於80°)時,太陽基本上位於天頂附近,這時太陽方位角的影響較小. 日梭萬年歷所顯示的日落太陽方位角,指當地觀測者所見的太陽中心正好下落到地平線時太陽的方位.其中已對大氣的折射作用所產生的蒙氣差(約為34』)作了訂正,故日落時實際的太陽中心在地平線以下34』.因日出、日落時的太陽方位可近似地看作是關於正南方對稱的,故日出時的方位角近似地可看作與日落時的方位角反號(如日落時為120°,則日出時約為-120°).日出日落方位可以作為判斷方向的一個可靠依據.
6. 如何判斷太陽直射點位置
太陽,一年赤道到回歸線的角度*2=46°54′,半年23°27
假設是勻速運動自己大概算一下就知道緯度了
7. 怎樣判斷太陽直射點在哪個位置
春分和秋分的太陽直射點在赤道附近;夏至的太陽直射點在北回歸線附近;冬至的太陽在南回歸線附近。不懂再問,滿意請採納,謝謝
8. 怎麼看太陽光直射點在哪個位置(地球的繞日運動)
直射點,在同一時刻,地球上只有一個,太陽高度角為90度
在哪個地方,這要看什麼時候
春秋分直射赤道上的,夏至在北回歸線上,冬至在南回歸線上
其餘的時間在北回歸線與南回歸線之間呈螺旋運動
9. 一個點如何判斷太陽直射點的地理位置
需要知道這個點的緯度A以及正午太陽入射角B。
如果正午太陽入射角B大於(90°-A),則太陽直射點在這個點所在的半球,直射點所在維度是:
90°-[(90°-A)+(90°-B)]=A+B-90°
如果正午太陽入射角B小於(90°-A),則太陽直射點在另一個半球,直射點所在的維度是:
90°-(A+B)=90°-A-B
10. 怎樣判斷太陽直射點在哪個半球(南、北)
看現在的日期,北半球春分時,直射點在赤道;北半球夏至時,直射點在北回歸線;北半球秋分時,直射點在赤道;北半球冬至時,直射點在南回歸線。
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的日期和太陽直射點和太陽直射點移動方向是什麼?
春分3月21日,赤道,向北移動;夏至6月22日,北回歸線,向南移動;秋分9月23日,赤道,向南移動;冬至12月22日,南回歸線,向北移動。
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規律:
太陽在南北回歸線間往返移動。約在每年6月22日(夏至)到達北回歸線、9月23日(春分)到達赤道、12月22日(冬至)到達南回歸線、次年3月21日(春分)回到赤道,6月22日(夏至)再回到北回歸線。
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規律是什麼:
春分,太陽直射點在赤道,此後北移,直至6月22日(即夏至)到北回歸線。
夏至,太陽直射點在北回歸線上,此後南移,直至9月23日(即秋分)到赤道。
秋分,太陽直射點在赤道,此後繼續南移,直至12月22日(即冬至)到南回歸線。
冬至,太陽直射點在南回歸線上,此後北移,又在3月21日(即春分)回到赤道。
如此周而復始回歸運動,周期為365日5時48分46秒,也約是365。2422天,稱為一個回歸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