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印度人不吃牛肉,這是為什麼
引言:很多人都不知道為什麼印度人不吃牛肉,牛肉吃起來是那麼的美味,印度人不吃牛肉還能夠成為世界牛肉出口的第一大國,很多人都非常的疑惑。小編今天就來跟大家說一說,印度人為什麼不吃牛肉?印度又是一個怎樣的國家?
印度很多傳說都是以牛為題材的,他們不管是在節日或者是集市上都會給牛好好的打扮,也會給牛披上麻布,這樣的話就能夠彰顯牛的身份。他們把牛當成是自己的朋友,有時候還把自己給牛做對比,在印度人們都是非常愛牛的,牛的地位也非常的高,如果說有機會去印度,那麼就可以看到他們是怎樣尊重牛的。他們只會留下尊貴的牛,把其餘不尊貴的牛都會賣給別人。
B. 印度人為什麼不吃牛肉
印度人不吃牛肉,是因為在以前的時候牛是用來耕地的,是國民生產的需要,所以不允許吃牛肉。
C. 印度不吃牛肉的原因
因為印度的機械化程度並不高,而牛作為種植的主要工具,是要受到保護的,再有宗教信仰的加持,所以印度人對牛很崇拜,不會吃牛肉。
D. 印度是牛肉出口大國,但印度人自己卻不吃牛肉,這是為何
因為牛在印度是神物。牛在印度的地位是非常高的,印度人覺得是牛救了他們的祖先,所以他們才不吃牛肉。
印度這一地區又一個令人覺得難以置信的地區——印度是牛肉出口強國,為什麼印度人自身卻不要吃牛肉?大家先說說大家都明白的,印度恆河水是印度人十分尊崇的,也有另一種!那便是牛的小便。萬萬想不到吧!在印度,牛的地位是很高的。實際哪些水平呢?
而現如今,這些為金錢不顧一切的人,表層上順順當當,地位這般之高的瘤牛也逃不出這些人的手掌心。背地裡有不清楚是多少頭瘤牛在她們手中的大刀送命,也變成了出口的牛肉了。
好啦,奇特的專業知識又增多了。對於此事,你們有哪些想法呢,評價留言板留言哦
E. 印度人不吃牛肉這件事是真的嗎為什麼
印度人把牛當做自己的神明,所以他們不吃牛肉。可以看到牛在印度生活非常的幸福,印度崇拜牛和猴,所以牛和猴在印度裡面的存在率非常高。大街小巷上都是牛和猴,他們不僅囂張跋扈,而且非常的悠閑自得,牛可以在街上四處亂逛,還可以阻礙交通。猴子還會欺負小販,在騷擾人群的時候,他們的出現對於印度人而言也算是司空見慣的表現,更重要的是印度人對這樣的兩個神物的忍耐度非常高。
而且去印度吃麥當勞的時候,千萬不要點牛肉的食物,因為那裡只有羊肉的。其實對於印度人而言,他們在信奉宗教的同時對於飲食的認知度非常高。外國人想要吃牛肉的話,只能去專門的店鋪裡面買,然後拿回家裡自己做。而且因為宗教的原因,他們那裡的素食主義者非常多。如果要請他們吃飯的話,要搞清楚對方是不是喜歡吃素,否則的話就會特別的尷尬。
F. 印度人為什麼不吃牛肉
作為一頭牛,生活在印度是幸福的。眾所周知,印度教徒祟拜牛與猴,它們擁有神一般的地位。街巷廟宇,城郊野外,悠閑逍遙的「神牛」、囂張跋扈的「神猴」隨處可見。牛兒四處亂逛,阻礙交通,猴兒欺凌小販,騷擾人群的現象司空見慣,但印度人對這兩樣神物有著極高的忍耐度。
准確地說印度教所尊奉的「聖牛」為「印度瘤牛」,並非水牛。在教徒們看來,牛身上每個部位都住滿了神靈。常有教徒在牛面前匍匐於泥地虔誠祈福;在一些節慶日中,人們還在牛群走過後揚起的塵土中下跪,暢快地呼吸,把牛糞塗抹於額頭,盡一切可能沾染「福氣」。
牛與印度政治密不可分,一個政黨對待牛的態度影響著在印度教徒中的得票率。印度為聯邦制,憲法提供指導性原則,供各邦立法機構參考,其中第48條規定應保護產乳牲畜,禁止宰殺牛與牛犢。
由於印度教徒祟拜牛,他們也不吃其他產奶牲畜,所以印度擁有世界最大的牲口數量,僅牛的存欄量目前就達3億多頭,位居世界之首。美國人酷愛牛肉,但美國的牛存欄量只有9000多萬頭,排名世界第四。很多宗教都有自己的飲食禁忌,印度人不吃牛肉看起來是宗教信仰所致,背後卻有更多鮮為人知的故事
一個虔誠的印度教徒會說:「牛不僅是神靈,還是母親」,所以殺牛吃牛形同弒母,教外人士肯定很難理解這種情感。「當你母親老了,你會把她送到屠夫那裡去嗎」?當外界有人批評病牛老牛造成的問題時,會聽到他們如此回答。
牛與一個印度農民的關系非常緊密,肉體可以充當馱獸和耕畜,糞便可以當燃料,牛奶是一種有營養的食品,盡管印度國父甘地最後吃素修煉時已到了連牛奶也不喝的地步。從生活角度說,牛像農民的「衣食父母」也無可非議,所以很多農耕民族也有崇牛習慣。不過當代印度教的牛祟拜卻登峰造極,形成奇特景觀。
母牛的地位最為祟高,印度教神學家們宣揚說,從惡魔輪回到一頭母牛,當中要經歷86次轉世,再轉一次才能輪回成人;如果一個人殺了母牛就等於造了孽,必須回到最初一級,從頭轉起。
1991年印度開啟市場化改革,同時迎來一波宗教復興潮,原教旨主義者以他們的宗教狂熱把牛祟拜推到新的高峰。他們認為當前印度社會一切問題,都可歸結到背離宗教和傳統,只要堅守印度教的傳統價值觀,什麼問題都迎刃而解。
所有印度教派都承認「吠陀經典」的權威地位,基於吠陀經典衍生的醫學稱為「阿育吠陀」,民間的僧侶和吠陀醫生不遺餘力宣傳牛的醫用價值。原教旨印度教徒在他們的熏染下皆認為,牛的糞便與尿液具有強大的保健和醫葯功效,能包治百病。
一些企業發現當中的商業機會,生產與牛糞尿有關的食品、保健品和葯物,儼然一個生機勃勃的產業,其消費群體以低收入、低文化的人口為主,農村亦是牛糞尿產業廣闊的市場。激進印度教組織「世界印度教大會」創建了牛糞尿葯物研製中心,專門開發各種聲稱能治疑難雜症的「神葯」。最受歡迎的牛糞尿保健品,以「牛糞、牛尿、牛奶、酥油、凝乳」混合製成,稱為「潘查加維亞」。
宗教上無限崇牛才會演化出禁食牛肉的禁忌,激進教徒甚至還積極參與護牛運動。護牛引起的大規模騷亂可以追溯到19世紀末,當代與護牛有關的暴力事件層出不窮。印度的穆斯林和基督徒吃牛羊肉,種姓制度時代留下來的「達特利(賤民)」階層生活於窮苦的最底層,為獲取蛋白質也沒有食牛肉的忌諱;但穆斯林和基督徒肯定不能當著印度教徒的面屠宰牛,達特利只能獲得病死老死的牛屍體,拖回家後才敢悄悄處理。盡管如此,誤會導致的暴力沖突仍時有發生。
新德里附近的加加爾鎮,2002年10月,5名達特利男子抬著從鄰村購買的牛屍體回家,他們從事傳統製革業,這是他們獲得牛皮的合法方式。一群高種姓印度教徒聽信謠言——「有人要將一頭牛剝皮,所以殺死了它」,將5名達利特男子圍住並私刑處決。世界印度教大會的最高領導人吉里拉·克修爾聽聞此事只輕描淡寫地說:「根據我們的印度教聖典,牛的生命是非常重要的」,聽起來似乎5個達特利人的命不及一頭牛貴重。
2015年10月,東北的曼尼普爾邦阿格拉市爆發一場騷亂。聞聽有4個人要殺牛剝皮,印度教徒聚集起來將他們打成重傷,其中有兩人險些送命,隨後暴徒又聚集起500多人發起騷亂,打砸搶燒抗議屠牛,政府動用了軍警進行彈壓。事後牛的主人出來解釋,他的牛是自然死亡,是他交給別人處理的。
一方面極度崇牛護牛,另一個事實卻讓人相當難堪,印度擁有世界上最多的病牛、老牛、殘牛,它們在城鄉四處流浪,這個既可看成是護牛的一個「功德」,但也說明牛喪失生產勞動能力後,很多貧窮農民迫於經濟壓力無法繼續飼養,只能放走它們任其自生自滅,造成社會問題。
「聖牛」是印度教復興主義者為當下目的用來編造歷史的重要工具。禁食牛肉的教義和傳統,其實為後來演化,並非與生俱有,這是令當下原教旨主義者不願直面的尷尬事實,甚至聲稱遵奉經典的他們聽到這些事實會勃然大怒。
公元前15世紀開始,膚色較淺的雅利安部落從南俄草原活動至伊朗高原、中亞草原一帶,其中一些部族自西北部侵入印度,遭遇了膚色較黑的原住民(據推斷是達羅荼毗人)抵抗,整個征服過程持續了數百年,印度教文化即「吠陀文化」就是征服者與當地文化融合而成。
為固化少數外來征服者貴族統治多數原住民和雅利安底層的政治體系,種姓制度應運而生,祭司或宗教學者即婆羅門處於種姓最頂部,軍事首領即剎帝利處於第二等級,他們構成了精神與政治的統治階層;屬於平民階層的農工商業者稱為吠舍,處於第三級,以原住民為主的人群構成第四等級首陀羅階層。後來還出現了在四大等級之外的「不可接觸者」,即從事製革、屠宰、掃廁、埋葬等行業的達利特。
作為印度教的1.0版,「婆羅門教」也逐漸成形,婆羅門不斷用宗教來強化統治秩序,尤其維持自身在種姓中的最崇高地位。
雅利安人原本是游牧民族,吠陀經典記載,他們的主要活動就是婆羅門領導祭祀,剎帝利指揮作戰,他們不僅吃葷,更要吃牛羊肉。吠陀醫學有三大醫典:《羅迦集》《妙聞集》《八心集》,出自三位古代「醫聖」之手,三大醫典同樣說過「牛肉和牛肉湯」是良葯,並稱牛脂可以治風濕。
面對這些事實,當代的吠陀醫生和葯商、宗教復興主義者對信眾絕口不提。印度受過現代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教育的很多知識分子,並不相信關於牛的神話故事,更不會相信牛的排泄物有葯用價值。德里大學的歷史學家吉哈博士曾撰寫過一本書《聖牛的神話》,他詳盡羅列了古代印度社會吃牛肉的事實。世界印度教大會主席反駁道,古代只有低種姓才吃牛肉,婆羅門絕對不吃,歷史學家「不學無術」才會犯下認知錯誤。吉哈博士的書被人民黨政府禁止,還有激進右翼青年號稱要刺殺他,曾有一陣子,吉哈博士只能待在學校公寓里閉門不出。
實際上,印度教兩大史詩之一的《摩訶婆羅多》就說,牛肉是美食,是部族首領犒賞武士和屬民的「獎品」。相反在古代,高貴的婆羅門才是殺牛食牛的主力,底層民眾哪能消費這種奢侈品,牛也是祭祀時常用的犧牲,而且由婆羅門來主持宰殺儀式,神靈可享用最精華的部分,其餘部分可與族人分食。
後來演化出婆羅門崇牛和禁食牛肉的習俗,其根源與環境改變以及宗教競爭有關。
雅利安部族從游牧生活改為農耕生活,隨著人口增長,大量森林和草原減少,越來越多土地被開墾,因為食用穀物的農耕生活可以在單位面積內養活更多人,又使人口數量進一步膨脹。
一旦改為農業生活模式,農民以牛為耕畜,以穀物為主食,配合食用牛奶來維生,與農民的關系就更加緊密。未開墾土地減少,養牛的空間變得狹窄,在土地資源緊缺的條件下,人牛之開始有了「爭食」的矛盾。若以穀物作為飼料來養牛,雖然有利於牛的健壯,但牛對飼料的轉化能力遠遜於豬和羊。豬能將飼料中35%的能量轉化為肉,羊只能轉化13%,而牛僅有6.5%,一頭小豬每吃3至5磅食物就長一磅肉,一頭小牛要吃10磅飼料才長一磅肉。
所以在農耕模式下,牛的作用被大幅度強化,隨著人口越來越稠密,養牛和食牛的經濟成本顯得愈發高昂,這是造成平民大眾食牛肉現象普遍減少的根本原因。只有富裕的婆羅門和剎帝利還可以保持食牛肉習慣,但也不能像以前游牧時代那樣與部族成員分享。
以古代技術和生產力來說,當人口超過環境承載極限,總體生活水平會下降,容易爆發戰爭和瘟疫,並通過這種方式來調節人口與資源的矛盾。公元前六世紀左右,吠陀諸國進入大動盪時期。
貧富差距拉得過大,種姓矛盾尖銳,早已改變了飲食習慣的吠舍階層對於婆羅門大肆宰殺牲口祭祀、大塊吃肉的生活方式頗為厭惡,因為神廟經常會要求他們捐獻牲口,若無牲口捐獻就得提供服役,在戰爭、乾旱和飢荒的摧殘下,平民階層更加深了對婆羅門的仇視。高級種姓間也出現分化,剎帝利掌控著軍政權力,地位上升,對婆羅門階層凌駕於自身之上頗為不滿,他們也垂涎於婆羅門佔有的大量土地和財富。
危機推動改革,越來越多婆羅門意識到教義再不做出改變將會被時代淘汰,他們搖身一變從牛的宰殺者變成了保護者。婆羅門逐漸宣揚,神靈們並不吃肉,經典中的關於犧牲祭祀的文字只是一種象徵和隱喻而已。為了推廣放棄食牛肉,他們也開始以宗教之名製造更多崇拜牛的理由。
宗教改革起到了神奇效果,印度教先是鞏固了基本盤,又經過長達近千年的博弈,最終戰勝了佛教,因為佛教頂多提倡不殺生,卻沒有要求人們崇拜牛,婆羅門崇牛舉措顯然更適合大眾的胃口。
印度本土王朝的統一時代比較短暫,從12世紀德里蘇丹國到最後一個王朝莫卧爾帝國時期,統治階層是穆斯林,莫卧爾之後進入英國殖民時代。占人口絕大多數的印度教徒在「異族」統治下,突顯宗教習俗是強化認同最好的工具,近代隨著印度教民族主義思想的崛起,牛崇拜又不斷被推向高峰。
印度教徒崇牛和禁食牛肉習俗的起源,表面看是宗教信仰天然導致,其實則是古代印度教對付危機、順應大眾習慣而改革的結果。而大眾這個習慣的產生是與生活、經濟模式的改變有關,在資源與環境惡化的情況下得以強化,經過改革的宗教又反過來繼續鞏固人們的習慣。
G. 印度牛肉為什麼不能吃
因為印度人大部分信奉印度教,牛在印度人心目中極為神聖,尤其是白母牛。所以不僅不吃牛肉,即便在一個印度教徒面前吃牛肉也是一種莫大的侮辱。
在印度並不是不能吃牛肉,要想吃牛肉,只能到穆斯林聚居的專門店鋪去買,拿回家自己做。由於宗教的原因,印度的素食者特別多。嚴格的素食者,是連雞蛋也不吃的,但牛奶一般都喝。有些虔誠的印度教徒,吃飯前還要做禱告。
印度飲食禁忌:
1、印度教徒吃飯前要先請神吃,然後人才可以吃,做法是取一點要吃的飯菜往地上扔一點,表示先請神吃,然後才開始吃飯。吃飯過程中,如果給對方加飯加菜,不可用還在吃飯的那隻手直接加飯加菜,這時就需借用筷子之類的用具,否則對方會認為你叫人家吃剩下的東西。
2、印度人吃飯不用刀或筷子,用右手直接抓取食物進食。在印度人眼中,刀叉、碗筷是「體外之物」,而手是身體的一部分,比「體外之物」更潔凈。取食物一定需用右手,絕不許用左手,因為印度人上洗手間是使用左手進行便後沖洗的,因此左手是不幹凈的。
3、印度各種教派在飲食上有許多不同的禁忌,如伊斯蘭教徒不吃豬肉;許多的印度教徒不吃牛肉,甚至完全素食;正統的回教徒不能喝任何含酒精的飲料,逢齋月,在日出到日落這段時間禁止一切飲食。因此,如果宴請印度人,一定要弄清楚客人的宗教信仰,以免發生不愉快的事。
H. 印度是牛肉出口大國,為何印度人自己不吃牛肉
印度這個國家又一個讓人感到不可思議的地方——印度是牛肉出口大國,為何印度人自己卻不吃牛肉?我們先說說大家都知道的,印度恆河水是印度人十分崇敬的,還有另一種!那就是牛的尿液。萬萬沒想到吧!在印度,牛的地位是很高的。具體什麼程度呢?下面給大家講講吧!
而如今,那些為錢財不擇手段的人,表面上風風光光,地位如此之高的瘤牛也逃不過這些人的手掌。暗地裡有不知道多少頭瘤牛在他們手裡的屠刀喪命,也成為了出口的牛肉了。
好了,奇妙的知識又增加了。對此,你們有什麼看法呢,評論留言哦
I. 印度是牛肉出口大國,為什麼印度人自己卻不吃牛肉
印度是處在西南部的亞洲國家,南面被印度洋環繞,國土面積較廣,人口數量也十分的龐大。近幾年印度已經成為了全球數一數二的計算機大國,可是就算如此,印度國家的人口素質還是很低的。印度人對於宗教的信仰可以說是非常的高了,正是因為對於宗教的信仰,所以印度地區的女性地位極低,經常受到打壓。不過,在印度,有一種動物的地位卻非常的高,那就是我們經常能夠見到的——牛。
那為什麼印度人對牛這么崇敬,還會是牛肉出口大國呢?其實在印度,牛是否能夠被尊重還要看牛的品種,也比較符合印度的傳統,人分三六九等,連牛也要分三六九等呢!在印度能夠被人尊重、禮讓的牛,品種是瘤牛,而可以被殺掉出口的牛,品種是水牛。水牛在印度人眼中就是一種普通的生物,是不配被人供奉的。
J. 為什麼印度人不吃牛肉
為什麼印度人不吃牛肉
眾所周知,牛在印度人心目中極為神聖。盡管很多牛在大街上游盪,但在餐館里,在任何招待會上,你是決不會吃到牛肉的。在印度去吃麥當勞,別忘了不要點牛肉的「巨無霸」,因為那裡只有羊肉的。
印度人大部分信奉印度教,宗教對飲食有著很大的影響。眾所周知,牛在印度人心目中極為神聖。盡管很多牛在大街上游盪,但在餐館里,在任何招待會上,你是決不會吃到牛肉的。在印度去吃麥當勞,別忘了不要點牛肉的「巨無霸」,因為那裡只有羊肉的。外國人要想吃牛肉,只能到穆斯林聚居的專門店鋪去買,拿回家自己做。
由於宗教的原因,印度的素食者特別多。請印度人吃飯,先要搞清楚對方是不是素食者,否則會很尷尬。嚴格的素食者,是連雞蛋也不吃的,但牛奶一般都喝。有些虔誠的印度教徒,吃飯前還要做禱告。有一次,請印度朋友來家吃飯,大家落座後,突然發現一位朋友閉上了眼睛,嘴裡好像還在默念著什麼,片刻之後,才睜開眼睛開始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