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地理學研究方法有哪些
類比法教師把某一問題同學生已學過的另一同類地理事物或現象進行比較的方法。包括兩種比較方式:①同類同型比較。同類地理事物和現象被比較的各點相同或相似,具有共同的特徵,對比的結果是:兩個被比較的對象具有共同的特徵,如南北美洲地形的比較、亞洲與歐洲海岸線輪廓的比較都具有這種性質。②同類異型比較。同類地理事物和現象被比較的各點不同,對比的結果是:兩種被比較的地理事物和現象具有相異的特徵,如秦嶺、淮河南北河流水文特徵的比較。歐洲與非洲氣候的比較都具這種性質。
縱比法 將同一地理對象在不同歷史階段的不同狀況加以比較的方法。其目的在於了解各種地理事物和現象的過去和現狀,並推斷其未來,明了其變化過程的規律。如地形演變各階段上的不同形態,河流演變各階段上的不同狀況,氣候演變各階段上的不同特點,某國、某地區各時期經濟發展的不同狀況等的比較,都屬於縱比法。
聯系比較法 把兩種地理對象聯系起來進行比較,以揭示其內在聯系和相互關系的比較方法。例如講歐洲大陸輪廓時聯系非洲進行講述,可突出歐洲是海岸線最曲折的大洲。
並列比較法把分別獨立的幾個比較對象並列起來進行比較的方法。通過這種比較、能夠明確被比較對象的共性和個性。例如,把黃河、海河、遼河幾條河流並列起來進行比較,可找出每條河流的個性和共性,使學生認識黃河、海河和遼河這三條河流的個體和整體特徵。
綜合比較法 把不同地理區域或不同國家的地理綜合體的各個要素,進行全面比較的方法。它是一種對比要素較多,較復雜的比較法。多用於地理復習和測試。
❷ 地理考察的形式
按地理考察的目的和深度,可以分為踏勘考察、中間考察和詳細考察。踏勘考察是一種廣泛的自然條件特徵和資源分布考察,目的在於了解考察區的一般特徵,探索開發的可能性。根據考察區的大小及復雜程度,成果表示在中小比例尺地圖上,為規劃選擇優先開發地區及發展項目等提供參考。踏勘考察是目前進行得最多的,也是中間考察和詳細考察的基礎。它耗資少,同時可以充分利用現有資料及適當的考察技術和方法。中間考察主要用於開發方案的可行性研究。這時自然條件的分析、評價進入定量階段,經濟分析顯得更加重要,成果通常表示在中比例尺地圖上。詳細考察包括自然條件定量評價和為方案實施提供經濟評價,一般採用綁比例尺制圖,考察深度、規模、目的明確,考察活動集中於有關資料的搜集,考察人員的專業和人數也有相應的限制和要求。
按地理考察的性質,可分為綜合考察、要素考察和專題考察。綜合考察是多學科的地理考察,或是為大規模區域經濟開發而進行的前期工作,或是為解決某個科學問題而進行的綜合研究。綜合考察根據考察目的和考察地區的自然條件、自然資源特點,以及需要解決的科學問題,由相應的學科參加。這些學科既可包括地理學的各個分支學科,也可包括其他學科,既可有自然科學學科,也可有社會科學學科。這些學科從不同角度對所研究的問題進行分析和論證,並協調和互相補充,最後得出綜合性的結論。綜合考察一般包括兩方面內容:①社會-經濟考察,旨在了光社會、經濟諸因素的特點和空間分布情況;②自然條件和自然資源考察,旨在了解自然地理諸因素的特點和空間分布情況以及自然資源的數量和質量,提出利用和改造的措施和途徑。綜合考察的最終結論,一般著眼於長遠目標和基礎資料的積累,但也與現實的生產問題有一定聯系。要素考察是針對某一地理要素的考察。由於地理環境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對某一地理要素的考察不可能孤立地進行,對其他地理要素也須進行一定程度的了解。專題考察是為解決某個專門問題而進行的地理考察。由於地理環境的任何一個問題的解決都不是某一學科單獨所能完成的,因此,專題考察也可看作是綜合考察的一種形式。
❸ 進行地理考察,一般要准備好什麼比如指南針……急呀
你這個問題很大,地理考察包括的范圍太廣了,是地質還是土壤還是生物還是地貌,還是人文地理的文化部分考察,問題細化一下好嗎,如果是自然地理考察,一般要有地質錘,鹽酸,PH值試紙,放大鏡,小刀,瓷板,羅盤,海拔儀,游標卡尺等等
❹ 4個學好地理的方法是什麼
1、學會使用課本
教科書既是掌握知識、技能的工具,又是培養自學能力的依據。目錄提示著全書的要領和前後的聯系,要經常翻閱,以便對全書內容心中有數。精讀課文、常看深思,抓住要點,記下問題,要特別重視插圖和表格,領會圖表所說明的問題。
2、學會使用地圖
地圖是地理信息的載體,它能將我們不能親眼見到的廣大地理環境變得一目瞭然。
地圖又是學習地理的工具,通過分析地圖,可以認識地理特徵、原理、成因,找到利用改造的途徑,要學會讀、用各種地圖,首先要記住最基本的地圖。對於世界地理而言,首先要記住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
3、重視地理觀察
觀察就是邊思考邊細看。看一看當地的地理環境的面貌,以及人們在當地是怎樣活動的。通過報刊、電視節目、圖片獲得地理信息,鍛煉我們的才智。
4、善於地理想像
觀察只能得到局部直觀,地圖只能提供位置直觀,想像才能使二者聯系起來,使你獲得地理環境的全面景觀,進而向你展示地理的未來。
(4)地理考察方法都有哪些擴展閱讀:
作為一門經世致用的學科,地理學的綜合性體現為地理學研究具有多維、動態的視角。以人地關系作為主線來開展地理學綜合研究,其綜合性和動態性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一是以地表環境、地球環境動態變化為主的動態研究,即環境動態研究;
二是以人類社會發展為主體的人類社會動態研究,聚焦環境和社會動態之間的關系;
三是對區域、流域等研究區域的綜合分析。例如在城市化研究中,需要明晰中心城市和其他衛星城市之間在產業布局、交通網路布局、人口分布中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賴。
❺ 地理考察的一般流程有哪些
地理考察程序通常分為預察和正式考察兩個步驟。
預察是在正式考察以前,對考察地區的資料、交通、物資供應等多方面情況作初步了解,為制定考察路線和考察計劃提供依據。
正式考察包括室內准備、野外作業和室內總結等階段。
室內准備階段主要工作有:①搜集、分析已有的文字材料和圖件,包括航空、航天圖像和地圖資料;②對航空、航天圖像進行判讀,初步確定考察區的一般地理規律,提出需要深入解決的問題;③編制工作底圖和考察大綱;④確定考察路線和典型考察地段,確定采樣點;⑤列出考察報告提綱初稿。
野外作業階段主要工作有:①核對、充實室內圖像和地圖判讀結果;②採集標本、樣品;③記載沿線考察情況,初步編繪考察區基本圖件;④搜集考察報告所需的各種文字資料,進行必要的訪問、調查。
室內總結階段主要工作有:①樣品、標本的鑒定、分析和化驗;②編制所需要的圖件;③進行綜合分析,編寫書面報告。
❻ 地理考察的內容豐富多彩,你能說出哪些
地理考察的途徑比如旅遊、野外探險、夏令營等等。
准備指南針、帳篷、水、食物、地圖、GPS等等。
在日常生活中,旅遊活動,地震、海嘯、泥石流都與地理知識有關。
❼ 研究地理的方法
19世紀德國A.von洪堡把自然界作為互相聯系、互相影響的一個整體,對不同地域不同環境的現象進行比較研究,創立地理比較法。當初的地理比較法僅限於直觀的地理比較,即通過地理考察搜集大量第一手資料,直接進行或採用地圖方法進行地理要素之間或區域地理特徵之間的分析對比,形成對地理環境的認識。此後,與抽象概括和數量表達有關的許多新方法逐步引入地理學研究,以代替單純描述性的方法,促進了地理學研究方法的革新。主要有地理定位研究、數學方法、遙感方法、系統方法和模擬法等。新方法的使用促使地理學由純粹的定性研究逐步走向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由靜態研究走向動態研究,由單純的資料累積走向機制探討,乃至趨勢分析,使地理學步入現代科學的行列。
❽ 進行地理考察的途徑有哪些選擇題
地理考察的途徑比如旅遊、野外探險、夏令營等等.
准備指南針、帳篷、水、食物、地圖、GPS等等.
在日常生活中,旅遊活動,地震、海嘯、泥石流都與地理知識有關.
❾ 實地考察的方法有哪些
實地考察是深入實地對要了解的對象進行各種形式的調查,以取得第一手資料的行為。
實地考察有多種方法。
第一種是走訪。就是到處走走看看,深入實地去了解情況。
第二種是問卷。通過現場發放問卷,或者對考察地的考察對象進行問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