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水拍雲崖怎麼用地理常識解釋

水拍雲崖怎麼用地理常識解釋

發布時間:2022-06-02 03:33:39

1. "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中"暖"和"寒"怎樣理解

〔金沙水拍雲崖暖〕金沙江,即長江上游自青海省玉樹縣至四川省宜賓縣之間的一段。江的兩岸,是高聳入雲的懸崖峭壁(「雲崖」)。中央紅軍在雲南省祿勸縣西北的絞車渡(又稱絞平渡)渡過金沙江的時候,是一九三五年五月,所以說「雲崖暖」。
〔大渡橋橫鐵索寒〕大渡河源出青海、四川兩省交界處的果洛山。兩岸都是高山峻嶺,水勢陡急,曲折流至四川省樂山縣,入岷江。橋指大渡河上的瀘定橋,在四川省瀘定縣,形勢險要。橋長約三十丈左右,用十三根鐵索組成,上鋪木板。中央紅軍在一九三五年五月下旬到達瀘定橋,當時橋板已被敵人拆掉,紅軍先頭部隊的英雄戰士在對岸敵人的炮火中攀緣著橋的鐵索沖了過去,奪得此橋。

2. 「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的意思是什麼「雲崖暖」的意思是什麼

「雲崖」高聳入雲的山崖
"雲崖暖"金沙江水拍岸,心裡感覺溫暖,暗示樂觀的情緒
"鐵索寒"暗示大渡河鐵索橋很高,讓人心經膽寒。

紅軍豈畏懼遠征的艱辛,
千山萬水化區區小事不足道來。
五座大山蜿蜒盪起細小的波浪,
高峻的烏蒙山也如腳下流動的泥丸,
金沙江的水波拍打著溫暖的懸崖,
大渡河上橫跨了寒冷的鐵索橋。
最是歡喜岷山的千里白雪,
三軍將士過了此處都笑逐顏開。

金沙江角下懸崖峭壁,湍急的河水拍打著兩岸高聳入雲的山崖,給人以暖的感覺 [暗示紅軍巧度金沙江後歡快的心情]

大渡河上的瀘定橋,橫跨東西兩岸,只剩下十幾根鐵索,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 [暗示紅軍飛奪瀘定橋的驚險悲壯]

「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一聯是寫水,也是寫紅軍對水的征服。紅軍渡過金沙江和大渡河在長征史上有著重要的意義。金沙江寬闊而湍急,蔣介石夢想利用這一天險圍殲紅軍於川、滇、黔邊境。1935年5月紅軍巧渡金沙江。如果說巧渡金沙江是紅軍戰略戰術最富有智慧、最成功的一次戰斗,那麼強渡大渡河則是紅軍表現最勇敢、最頑強的一次戰斗。大渡河的險惡也不亞於金沙江,且有敵人的重兵把守,狡猾的敵人還拆掉河上瀘定橋的木板,只留下十三根鐵索。但是英勇的紅軍硬是冒著敵人的槍林彈雨闖過了大渡河,粉碎了蔣介石企圖使紅軍成為第二個石達開的陰謀。所以這兩句所寫的戰斗都是具有典型意義的。「五嶺」「烏蒙」兩句通過紅軍的主觀感受直接表現了紅軍的英雄氣慨,這兩句則是通過寫景來記事,通過記事來表現紅軍的英雄事跡。
頸聯中的「暖」和「寒」這一對反義詞,是詩人精心設計的兩個感情穴位。「暖」字溫馨喜悅,表現的是戰勝困難的歡快;「寒」字冷峻嚴酷,傳遞的是九死一生後的回味。兩個形容詞是精神的巨變,又是感情的裂變,含不盡之意於其中,顯無窮之趣於其外,搖曳多姿,起伏跌宕,張馳有致。

「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是這首詩詞中最為精彩的兩句。「金沙」所指是金沙江,金沙江由於水流湍急,據說流速甚至達到4-5米/秒,也成為長征途中的又一道天塹,而「大渡」指的是大渡河,大渡河上有一座鐵索橋名為瀘定橋,該橋共有13根鐵索連接大渡河兩岸,國民黨部隊為了阻礙紅軍跨過大渡河,把橫卧在13根鐵索上的木板燒毀,加之湍急的水流,又是擺在紅軍將士面前的一道坎。但是無論是自然的或是人為的困難,都不能阻擋紅軍前進的步伐。這兩句比較准確的解釋應該是金沙江水拍打著江邊的山崖給人感覺陣陣溫暖,橫卧在大渡河上的瀘定鐵索橋則讓人感到絲絲涼意。 這里的「暖」和「寒」是作者當時心境的一種體現,也是作者感受的表達。同時,經當事人回憶當時紅軍在巧渡金沙江時當地天氣卻是炎熱難耐,而在強渡大渡河時天氣則要顯得涼快一點,由此可見,作者將當時的天氣情況與當時自身的心境結合得是多麼得巧妙啊。

3. 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請問具體什麼意思

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金沙江兩岸懸崖峭壁,湍急的流水拍擊著兩岸高聳的山崖,給人以溫暖的感受(暗示紅軍巧渡金沙江後的歡快心情);大渡河上的瀘定橋橫跨東西兩岸,只剩下十幾根鐵索,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暗示紅軍飛奪瀘定橋的驚險悲壯)。

4. 金沙水拍雲崖暖中的雲崖什麼意思

互文和對偶同為修辭手法,但是並不屬於同一個類別。對偶指的是形式上的相對,互文指的是內容上的相融。它們的判斷標准不同。對偶(互文)的句子可以互文(對偶)。就像一個人,從性別來看他是男性,從職業來看他是一個公務員。他可以既是男性又是公務員。但是另一個人可能也是公務員,但是她是女生。 如 「生則天下歌,則天下哭」,是一個對偶句,因為它內部了平仄和結構都相對應。但是它不是互文句,因為你就不能把它解釋為「不論生天下都歌,不論生天下都哭」,不通。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個互文句,因為可解釋為「不因為外物或自己而喜,也不因為外物或自己而悲」。 一般來說,互文的句子都同時是對偶句。

網路一下「酷影模式」 你懂得

5. 金沙水拍雲崖暖大度橋橫鐵索寒的雲崖暖和鐵索寒是什麼意思

金沙江的水拍打著山崖,浪花激盪,顯出其地之險。大渡河上橋被拆除,僅僅剩下鐵索,顯得寒意森森,雲崖暖是自然現象,與鐵索寒相對比,更突出了過大渡河的難度。

6. 金沙水拍雲崖暖中的雲崖暖是什麼意思,大渡橋橫鐵索寒中的鐵索寒是什麼意思

「雲崖暖」河水拍打著兩岸高聳入雲的山崖,給人以暖的感覺
長征中,紅軍幾乎每天都有一次遭遇戰,每天都有戰友犧牲,可是,巧渡金沙江之戰卻沒費一槍一彈!金沙江之戰,干凈利落,快刀斬亂麻,現在想來心裡還覺得暖洋洋的!

「鐵索寒」大渡河上只剩下十幾根鐵索,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
他們在強渡大河時,左邊是高人雲霄的陡壁,山腰是終年不化的積雪,銀光耀眼,寒光襲人。回想著鐵索橋,流淌著戰士的鮮血;湍急的大渡河,帶走了戰士的生命。真讓人心寒啊!體現了奪取瀘定橋的驚險悲壯

7. 「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全句是什麼意思

毛澤東的《長征》金沙江兩岸是懸崖峭壁,水流很急,激流拍岸,給人以溫暖的感覺。大渡河上鐵索橋懸掛在水流極速的河面上,使人覺得寒氣逼人。

8. 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的雲崖指的是什麼

「雲崖」指的是金沙江畔的雪山。
即雲際;雲端,「雲崖」比「懸崖」更顯得高和險,金沙水能拍得那高,更顯浪流湍急。更能說明紅軍遇到的困難大。而且不但表現出人驚心動魄場景,還表現過後的"喜"悅。

9. 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的意思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首聯開門見山贊美了紅軍不怕困難,勇敢頑強的革命精神,這是全篇的中心思想,也是全詩的藝術基調。它是全詩精神的開端,也是全詩意境的結穴。「不怕」二字是全詩的詩眼,「只等閑」強化、重申了「不怕」;「遠征難」包舉了這一段非凡的歷史過程,「萬水千山」則概寫了「難」的內外蘊涵。這一聯如高山墜石,滾滾而下,牽動著全篇,也籠罩著全詩。「只等閑」舉重若輕,顯示了詩人視自然之敵若梯米,玩社會之敵於鼓掌的統帥風度。「只」加強了堅定的語氣,具有強烈的感情色彩。它對紅軍蔑視困難的革命精神作了突出和強調,表現了紅軍在刀劍叢中從容不迫,應付自如,無往不勝的鐵軍風貌。收聯是全詩的總領,以下三聯則緊扣首聯展開。

從首聯開始,全詩就展開了兩條思維線,構造了兩個時空域,一個是客觀的、現實的:「遠征難」,有「萬水千山」之多之險;一個是主觀的、心理的:「不怕」「只等閑」。這樣就構成了強烈的對比反襯,熔鑄了全詩浩大的物理空間和壯闊的心理空間,奠定了全詩雄渾博大的基調。

頷聯、頸聯四句分別從山和水兩方面寫紅軍對困難的戰勝,它是承上文「千山」和「萬水」而來。詩人按照紅軍長征的路線,選取了四個具有典型意義的地理名稱,它們都是著名的天險,高度地概括了紅軍長征途中的「萬水千山」。在毛澤東詩詞中,有很多直書地理名稱,且大多是用來表示行軍的路線。例如『清平樂.蔣桂戰爭』「紅旗躍過汀江,直下龍岩上杭」,『蝶戀花.從汀洲向長沙』有「百萬工農齊努力,席捲江西直搗湘和鄂」等等。這些都是工農紅軍軍事活動的真實記錄。那麼,由此可看出毛澤東詩詞是怎樣與中國革命緊密聯系在一起的。與其他詩詞相比,以地名入詩的作法在本篇更為集中,所顯示的空間距離也更大。尤為不同的是:上面所例舉的四句詞,要強調的是紅軍行軍速度迅猛,氣勢不可阻擋,紅軍在畫面中具有強烈的動感;而在本詞中詩人則是圍繞「紅軍不怕遠征難」這個中心思想展開,強調紅軍對困難的蔑視,是紅軍指戰員內心世界的呈現,所以描寫紅軍是隱態的,借山水來反襯紅軍的壯舉。「騰」、「走」兩個動詞使山化靜為動,是紅軍精神的外顯。一般說來,以地名入詩很難,地名多了很容易出現敗筆。但毛澤東卻運用得很成功,這不僅是他具備挫萬物於筆端的詩才,更具備吐磅礴於寸心的詩情,同時也反映出毛澤東對祖國語言文字錘煉的功底。

「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一聯是寫山,也是寫紅軍對山的征服。五嶺、烏蒙本是客觀的存在物,但當它進入詩人的視野,也就成了審美的對象。所以它不再是單純的山,而是被感情化了的對象。「逶迤」、「磅礴」極言山之高大綿亘,這是紅軍也是詩人心中的山,極大和極小正是詩人對山的感知,這里重在小而不在大,愈大則愈顯紅軍長征之難;愈則愈縣紅軍之不怕。重在小也就突出了紅軍對困難的蔑視。通過兩組極大於極小的對立關系,詩人充分地表現了紅軍的頑強豪邁的英雄氣慨。從藝術手法上說,這是誇張和對比。寫山是明線,寫紅軍是暗線,動靜結合,明暗結合,反襯對比,十分巧妙。

「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一聯是寫水,也是寫紅軍對水的征服。紅軍渡過金沙江和大渡河在長征史上有著重要的意義。金沙江寬闊而湍急,蔣介石夢想利用這一天險圍殲紅軍於川、滇、黔邊境。1935年5月紅軍巧渡金沙江。如果說巧渡金沙江是紅軍戰略戰術最富有智慧、最成功的一次戰斗,那麼強渡大渡河則是紅軍表現最勇敢、最頑強的一次戰斗。大渡河的險惡也不亞於金沙江,且有敵人的重兵把守,狡猾的敵人還拆掉河上瀘定橋的木板,只留下十三根鐵索。但是英勇的紅軍硬是冒著敵人的槍林彈雨闖過了大渡河,粉碎了蔣介石企圖使紅軍成為第二個石達開的陰謀。所以這兩句所寫的戰斗都是具有典型意義的。「五嶺」「烏蒙」兩句通過紅軍的主觀感受直接表現了紅軍的英雄氣慨,這兩句則是通過寫景來記事,通過記事來表現紅軍的英雄事跡。

頸聯中的「暖」和「寒」這一對反義詞,是詩人精心設計的兩個感情穴位。「暖」字溫馨喜悅,表現的是戰勝困難的歡快;「寒」字冷峻嚴酷,傳遞的是九死一生後的回味。兩個形容詞是精神的巨變,又是感情的裂變,含不盡之意於其中,顯無窮之趣於其外,搖曳多姿,起伏跌宕,張馳有致。

足聯「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後盡開顏。」是對首聯的回應。開端言「不怕」,結尾壓「更喜」,強化了主題,升華了詩旨。「更喜」承上文而來,也是對上文的感情收束。紅軍過五嶺、越烏蒙、度金沙、搶大渡,從敵人的重圍中殺出一條血路,自然令人欣喜。而現在,紅軍又翻岷山,進陝北,勝利大會師已為時不遠,戰略大轉移的目的已基本實現,與前面的種種喜悅相比,它自然更勝一愁4 。「盡開顏」寫三軍的歡笑,這是最後勝利即將到來的歡笑,以此作結,遂使全詩的樂觀主義精神得到了進一步的兀現。
回答者: 林逸煙 - 狀元 十五級 9-2 10:46

一九三四年十月間,中央紅軍主力從中央革命根據地出發作戰略大轉移,經過福建、江西、廣東、湖南、廣西、貴州、四川、雲南、西康、甘肅、陝西等十一省,擊潰了敵人多次的圍追和堵截,戰勝了軍事上、政治上和自然界的無數艱險,行軍二萬五千里,終於在一九三五年十月到達陝北革命根據地。這首詩和《念奴嬌·昆侖》、《清平樂·六盤山》都是在長征取得勝利時所作。

〔五嶺逶迤(wēiyí威移)騰細浪〕大庾(yǔ宇)、騎田、萌渚(zhǔ煮)、都龐、越城等五嶺,綿延(「逶迤」)於江西、湖南、廣東、廣西四省之間。一九三四年十月,中央紅軍從福建、江西出發,沿這四省邊境的五嶺山道,越過敵人封鎖線,向西進軍。「騰細浪」是說險峻的五嶺綿延起伏,在紅軍眼中只像水面吹起的細小波浪。

〔烏蒙磅礴走泥丸〕烏蒙山綿延在貴州、雲南兩省之間,氣勢雄偉(「磅礴」),在紅軍看來也只像滾動著的泥丸。

〔金沙水拍雲崖暖〕金沙江,即長江上游自青海省玉樹縣至四川省宜賓縣之間的一段。江的兩岸,是高聳入雲的懸崖峭壁(「雲崖」)。中央紅軍在雲南省祿勸縣西北的絞車渡(又稱絞平渡)渡過金沙江的時候,是一九三五年五月,所以說「雲崖暖」。

本句「水拍」原作「浪拍」。作者自註:「水拍:改浪拍。這是一位不相識的朋友建議如此改的。他說不要一篇內有兩個浪字,是可以的。」《詩刊》一九五七年一月號發表時已改為「水拍」。

〔大渡橋橫鐵索寒〕大渡河源出青海、四川兩省交界處的果洛山。兩岸都是高山峻嶺,水勢陡急,曲折流至四川省樂山縣,入岷江。橋指大渡河上的瀘定橋,在四川省瀘定縣,形勢險要。橋長約三十丈左右,用十三根鐵索組成,上鋪木板。中央紅軍在一九三五年五月下旬到達瀘定橋,當時橋板已被敵人拆掉,紅軍先頭部隊的英雄戰士在對岸敵人的炮火中攀緣著橋的鐵索沖了過去,奪得此橋。

〔岷山〕在四川省北部,綿延於四川、甘肅兩省邊境。岷山的南支和北支,有幾十座山峰海拔超過四千五百米,山頂終年積雪,稱為大雪山。

〔三軍〕古時軍隊曾有分中、上、下或中、左、右三軍的,以後泛指整個軍隊

閱讀全文

與水拍雲崖怎麼用地理常識解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7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7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