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地理氣候的濕潤,溫和,炎熱,乾燥,多雨,少雨,高溫,是指氣候或溫度多少具體的!要季節的!
降雨量(單位為mm):
0~50mm為乾燥,51~99mm為濕潤(少雨介於乾燥和濕潤之間,很難分得清,大概是35~65mm吧,不準確),100mm及以上為多雨。
氣溫(單位為℃)
0℃以下為寒冷,以上至22℃為溫和,23℃以上為高溫、炎熱。
季節受氣候的影響,但大多數為:春季溫和濕潤,夏季高溫多雨,秋季溫和少雨,冬季寒冷乾燥。
但地中海氣候夏季高溫乾燥,冬季溫和多雨,溫帶海洋性氣候全年溫和濕潤........
各氣候的季節都不一樣,很難說得清。
親,望採納!
❷ 天氣怎樣算濕潤,少雨,多雨,乾燥
濕潤和乾燥可以形容天氣,但是少雨和多雨應該說的是氣候吧
❸ 初一地理,有關於氣溫的,怎樣形容某地的降雨和溫度,就是說,多雨,乾燥等怎樣形容,標準是什麼
我國干濕地區劃分的依據是降水量與蒸發量的關系。
降水量大於蒸發量的是濕潤地區和半濕潤地區,降水量小於蒸發量的是半乾旱地區和乾旱地區;一般濕潤地區降水量在800mm以上,半濕潤地區降水量在400-800mm,半乾旱地區降水量在200-400mm,乾旱地區降水量在200mm以下。
❹ 請問,在地理上,多少攝氏度算多雨、少雨、乾燥呢
這個問題不太對,多雨、少雨、乾燥與降水量和蒸發量有關,涉及溫度的是炎熱、高溫、溫和、寒冷等等。
首先降水方面沒有絕對,多數情況比較即可,如西風帶降水遠不及赤道多雨帶,但比南北降水多,即可說多雨,乾燥表述不專業,是降水(少)和熱量(大)兩個要素的綜合。應改為乾旱專指降水,常常「乾旱少雨」合起來表述。關於中國地理上,800mm降水量以上為濕潤區,200mm以下為乾旱區。
溫度表述涉及季節,夏季是均溫22℃以上,冬季是10℃以下,熱帶雨林氣候全年22℃以上即可表述為全年高溫炎熱,地中海氣候夏季22℃以上、冬季0°以上即可表述為夏季炎熱冬季溫和。
若還不清楚請把你的問題細化、明確一下。
❺ 地理裡面的那些氣候怎麼辨別
以溫定帶,以水定型。
步驟:
1.判斷南北半球
看最高氣溫所在月份……這個應該不用說了,若全年溫差不說明是赤道附近的氣候類型。
2.以溫定帶
(主要看最低氣溫)
0、15度作界限,
全年最低氣溫高於15度,為熱帶;
全年最低氣溫在0-15度之間,為亞熱帶;
全年最低氣溫低於0度,為溫帶;
全年
最高
氣溫在0度左右,為寒帶。
3.以水定型(看降水的全年分布情況)
按降水類型劃分,有四類
夏雨型:所有的季風氣候(熱帶、亞熱帶、溫帶)和熱帶草原
冬雨型:地中海氣候
年雨型:熱帶雨林、溫帶海洋
少雨型:熱帶沙漠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極地氣候
常用氣候類型也就這十種,步驟2和步驟3取個交集,就能確定。
另外有兩點需要注意:
1.熱帶季風和熱帶草原——溫度帶上,同屬熱帶氣候,降水又同屬夏雨型,區分的方法是,熱帶季風的降水更加集中。有降水的柱狀統計圖作比較會很明顯。再有,熱帶季風是分雨旱兩季,而熱帶草原是干濕兩季。
2.溫帶海洋氣候——雖是溫帶的氣候類型,全年的最低氣溫卻高於0度,但從降水上要和熱帶雨林相區分應該還是不難的。
我想我的方法不用去記降水量熱量,氣溫也只是0、15兩個界線,做題時應該更實用一些。
❻ 地理學上的 氣溫、降水標准
低溫一般指0度到零下15度之間,高溫指30到35度,寒冷指零下15度以下,炎熱指35度以上,溫和指零10到20度
年降水量200mm以下為乾燥
400mm以為為少雨
400~~~~800MM為濕潤
800MM以上為多雨
❼ 氣候里描述的高溫寒冷溫和涼爽,多與濕潤乾燥少雨的判斷依據是什麼
判斷依據是
積溫,平均降水量
❽ 在地理中,降水量達到什麼程度算多雨或乾燥
多雨與少雨
「多雨」「少雨」是相對的度量,在對氣候的描述中,就【氣候統計圖】而言,降水量在100mm以上的月份稱為「多雨」,如果降水的季節性變化明顯,一般把降水較多的幾個月稱為「雨季」,從雨季的角度看【多雨的界定】,它的數值就很模糊,(多數情況是:接近50mm的月份就視為進入了「多雨的季節」.
就年降水量來說,在熱帶1500mm以上稱為多雨,1000mm以下稱為少雨,在亞熱帶1000mm以上是多雨,500mm以下算少雨,在溫帶600mm以上是多雨,400mm以下就是少雨了,在亞寒帶,200mm就很多雨了.
濕潤與乾燥
「濕潤」和「乾燥」與「多雨」和「少雨」有【正比例關系】,它們除了【降水量】,還有【蒸發量】的原因.蒸發量與氣溫是密切相關的,(降水量大於蒸發量稱為【濕潤】,小於蒸發量則稱為【乾燥】)所以,以年降水量800mm來看,在溫帶和亞熱帶的氣候類型中,它是「濕潤」的,在熱帶,它就很「乾燥」,在寒帶,因為【蒸發量】更小,它就表現為「多雨」了.
由上所述,在進行多雨,少雨,濕潤和乾燥區分的時候,至少需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1)降水的數值(降水量):全球性的年降水量超過1500mm稱為多雨。
(2)這種數量的降水在什麼時間(季節或月份)出現。
(3)出現在什麼地方(緯度地帶或溫度帶)等。
❾ 怎樣劃分多雨,濕潤,乾燥
我如果沒記錯應該分為濕潤地區、半濕潤地區、半乾旱地區、乾旱地區四種。 是以降水量與蒸發量的多少區分的。 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上為濕潤地區,以下為乾旱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