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地理上一年四季是按什麼劃分的

地理上一年四季是按什麼劃分的

發布時間:2022-06-03 18:26:22

❶ 一年四季怎麼分 每個季節各是哪幾個月

四季是根據晝夜長短和太陽高度的變化來劃分的。在四季的劃分中,以太陽在黃道上的視位置為依據,以二分日、二至日或以四立日為界限。但是,東西方各國在劃分四季時所採用的界限點是不完全相同的。每個季節的月份是不能固定的。

第一種

我國傳統的四季劃分方法,是以二十四節氣中的四立作為四季的始點,以二分和二至作為中點的。如春季立春為始點,太陽黃經為315°,春分為中點,立夏為終點,太陽黃經變為45°,太陽在黃道上運行了90°。這是一種傳統的,常見的方法。

第二種

天文學分類法(即西方分類法)四季劃分更強調四季的氣候意義,是以二分二至日作為四季的起始點的,如春季以春分為起始點,以夏至為終止點。這種四季比我國傳統劃分的四季分別遲了一個半月。

第三種

為了准確地反映各地的實際氣候情況,劃分四季常採用氣候上的方法既近代學者張寶坤分類法,採用候平均氣溫劃分四季。並且規定:候平均氣溫大於或等於22℃的時期為夏季,小於或等於10℃的時期為冬季,介於10℃~22℃之間的為春季或秋季。

按此標准劃分四季,中緯地區季節與氣候相一致,低緯地區和極地附近春、夏、秋、冬的溫度變化很不明顯。同時,在中緯地區,各季的長度也不一樣。這就是氣候四季。例如,北京春季有55天,夏季103天,秋季50天,冬季157天。這種方法,可以結合各地的具體氣候,農業,故運用較多。

第四種

氣候統計法,因為一般以1月份為最冷月,因此,春季,為3,4,5月.夏季,為6,7,8月.秋季,為9,10,11月.冬季,為12,1,2月.這種四季分類法,比較適用四季分明的溫帶地區。

(1)地理上一年四季是按什麼劃分的擴展閱讀

地球上的四季首先表現為一種天文現象,不僅是溫度的周期性變化,而且是晝夜長短和太陽高度的周期性變化。當然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的改變,決定了溫度的變化。

四季的遞變全球不是統一的,北半球是夏季,南半球是冬季;北半球由暖變冷,南半球由冷變熱。晝夜長短和太陽高度,在不同季節有周期性變化規律。

從春分經夏至到秋分,北半球處於夏半年,南半球處於冬半年。在此期間,北半球晝長夜短,南半球晝短夜長;北極處於極晝,南極處於極夜;北回歸線以北的太陽高度始終大於平均值,南回歸線以南則小於平均值。

北回歸線以北太陽升起於東北方的地平圈上,降落於西北方的地平圈上。二分日全球各地太陽均升起於正東方,降落於正西方。

從秋分經冬至到春分,北半球處於冬半年,南半球處於夏半年。在此期間,南北半球的晝夜長短、極晝極夜和太陽高度,都同上述情況相反。北回歸線以北太陽升起於東南方的地平圈上,降落於西南方的地平圈上。

從夏至經秋分到冬至,北半球由夏半年變為冬半年,南半球由冬半年變為夏半年。在此期間,北半球晝漸短,夜漸長,極晝帶逐漸縮小;南半球晝漸長,夜漸短,極夜帶逐漸縮小。北回歸線以北太陽高度一直在減小,南回歸線以南則在增大。北回歸線以北太陽出升方向由東北變為東南,降落方向由西北變為西南。秋分日由正東升起,正西降落。

從冬至經春分到夏至,北半球由冬半年變為夏半年,南半球由夏半年變為冬半年。南北半球的晝夜長短、極晝極夜和太陽高度的變化同上述情況相反。北回歸線以北太陽升起的方向由東南變為東北,降落方向由西南變為西北。

從冬至到春分和從夏至到秋分,全球各地晝長都向平均值(12小時)接近,極晝、極夜的范圍都逐漸縮小。北回歸線以北和南回歸線以南的太陽高度都在向平均值接近。北回歸線以北,太陽升起方向逐漸接近正東,降落方向接近於正西。

從春分到夏至和從秋分到冬至,全球各地晝夜長短都在向極值變化,極晝、極夜的范圍都逐漸擴大。北回歸線以北和南回歸線以南的太陽高度也趨向極值。北回歸線以北太陽升、落的方向,分別向東北、東南和西北、西南移動。

由於南北回歸線之間的晝夜長短和太陽高度的變化較復雜,所佔篇幅較多,我們沒有充分地說明,讀者自行總結出規律來也是不難做到的。在分析的時候,最好能分成幾個階段來進行。

例如,在北半球,可以從春分到太陽直射該地算做一個階段,再到夏至為第二個階段,夏至以後到再次太陽直射為第三個階段,以後可以把到冬至作為下一個階段,由冬至到春分是最後一個階段,太陽完成了一次回歸運動。

每個階段晝夜長短、太陽高度、太陽的升落方向及正午時太陽的方向(例如,北半球夏至時,太陽在正午時位於天頂以北,冬至時則在天頂以南),等等,都有較大的變化。

參考資料

四季(天文現象)_網路

❷ 一年四季是怎樣劃分的

1、天文劃分法:從天文現象看,四季變化就是晝夜長短和太陽高度的季節變化。在一年中,白晝最長、太陽高度最高的季節就是夏季,白晝最短、太陽高度最低的季節就是冬季,冬、夏兩季的過渡季節就是春、秋兩季。

2、氣象劃分法:在氣象部門,通常以陽歷3至5月為春季,6至8月為夏季,9至11月為秋季,12月至第二年2月為冬季,並且常常把1、4、7、10月作為冬、春、夏、秋季的代表月份。

3、古代劃分法:以立春2月4日或5日作為春季開始,立夏5月5日或6日作為夏季開始,立秋8月7日或8日作為秋季開始,立冬11月8日或9日作為冬季開始。

4、農歷劃分法:我國民間習慣上用農歷月份來劃分四季。以每年陰歷的1至3月為春季,4至6月為夏季,7至9月為秋季,10至12月為冬季。正月初一是全年的第一天,也是春天的第一天,所以又叫春節。

❸ 四季是怎麼劃分的 地理

春分夏分秋分冬分

❹ 一年四季是怎麼劃分的,按農歷還是陽歷

是按陰歷分的,叫春,夏,秋,冬,陽歷叫季度,一年分四個季度
,陽歷和陰歷是有很大區公的。建議看看《易經》

❺ 四季是如何劃分的

地球上不僅各地區的氣候差異很大,就是同一地區在不同季節,氣候也是不同的。

對四季的劃分,有以下幾種方法:

1.天文劃分法 從天文現象看,四季變化就是晝夜長短和太陽高度的季節變化。在一年中,白晝最長、太陽高度最高的季節就是夏季,白晝最短、太陽高度最低的季節就是冬季,冬、夏兩季的過渡季節就是春、秋兩季。為此,天文劃分四季法,就是以春分(3月21日)、夏至(6月21日)、秋分(9月21日)、冬至(12月21日)作為四季的開始。即:春分到夏至為春季,夏至到秋分為夏季,秋分到冬至為秋季,冬至到春分為冬季。

2.氣象劃分法 在氣象部門,通常以陽歷3~5月為春季,6~8月為夏季,9~11月為秋季,12月~來年2月為冬季,並且常常把1、4、7、10月作為冬、春、夏、秋季的代表月份。

3.古代劃分法 以立春(2月4日或5日)作為春季開始,立夏(5月5日或6日)作為夏季開始,立秋(8月7日或8日)作為秋季開始,立冬(11月8日或9日)作為冬季開始。

4.農歷劃分法 我國民間習慣上用農歷月份來劃分四季。以每年陰歷的1~3月為春季,4~6月為夏季,7~9月為秋季,10~12月為冬季。正月初一是全年的頭一天,也是春天的頭一天,所以又叫春節。

上述幾種方法雖然簡單方便,但有一個共同的缺點,就是全國各地都在同一天進入同一個季節,這與我國各地區的實際情況是有很大差別的。例如,按照上述劃分方法,3月份已屬春季,這時的長江以南地區的確是桃紅柳綠,春意正濃;而黑龍江的北部卻是寒風凜冽,冰天雪地,毫無春意;海南島的人們則已穿單衣過夏天了。為使四季劃分能與各地的自然景象和人們生活節奏相吻合,氣象部門採取了候溫劃分四季法。

5.候溫劃分法

這種劃分法是以候(五天為一候)。平均氣溫作為劃分四季的溫度指標。當候平均氣溫穩定在22℃以上時為夏季開始,候平均氣溫穩定在10℃以下時為冬季開始,候平均氣溫在10~22℃之間為春秋季。從10℃升到22℃是春季,從22℃降到10℃是秋季。

摘自《自然科學基礎(下)》

| 我來「揪」錯 | 評論(0) | 投訴 |

其他回答
--------------------------------------------------------------------------------
回答者:持酒勸風 級別:大師 (2005-10-03 23:17:34) 四季究竟是如何劃分的?對於這個問題,自古以來就有各種不同的劃分標准。例如:天文學上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作為四季的開始;我國古籍上多用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作為四季的開端;民間又習慣以農歷正月至三月為春季,四月至六月為夏季,七月致九月為秋季,十月至臘月為冬季;而氣象學上常以陽歷3--5月為春季,6--8月為夏季,9--11月為秋季,12月--次年2月為冬季。
事實上,由於我國幅員遼闊,地形復雜,各地氣候千差萬別,當南方各省已是萬紫千紅、春色滿園之際,北方各省還是白雪皚皚、冰天雪地之時。所以,用上面提到的幾種劃分四季的方法並不能恰切地反映各地的實際情況。因此,我國在氣候學上又通常應用候(5天,一個旬為兩個候)平均氣溫來劃分四季,即候平均氣溫高於22度作為夏季的開始,低於10度作為冬季的降臨,介於兩者之間,天氣不冷不熱的時候作為春秋兩季(上半年為春季,下半年為秋季)。

| 評論(0) | 投訴 |

--------------------------------------------------------------------------------
回答者:行空天馬09 級別:學長 (2005-10-04 13:34:46) 對四季的各種劃分方法,都有各自的道理。其實,四季只是我國古代人民在漫長的歲月中形成的對節令的概念,並且還進而劃分為二十四個節氣,可說這是我國的民俗,在許多國家還只有旱季、雨季之分呢!我想,樓主在這里提問,並不是為研究氣候,而在於繼承傳統文化。那麼不必把問題想得太復雜,劃分四季就從傳統概念好了,說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別是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的開始也不會是錯!

❻ 一年四季的標准怎麼劃分的

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每季三個月,一年四季是因為地球在圍繞太陽公轉而形成的。我國傳統的四季劃分方法,是根據天象變化來劃分,以二十四節氣中的「四立」作為四季的始點。

現在劃分四季常根據氣溫變化劃分,採用的是近代學者張寶堃的「候平均氣溫」劃分,按此標准劃分四季,中緯地區季節與「候平均氣溫」基本相一致,低緯地區和極地附近春、夏、秋、冬四季的溫度變化不很明顯。

在南半球,各個季節的時間剛好與北半球相反。南半球是夏季時,北半球正是冬季;南半球是冬季時,北半球是夏季。

(6)地理上一年四季是按什麼劃分的擴展閱讀:

季節轉換涵蓋氣候變化、物候變化等多方面特徵,春天萌生、夏天盛長、秋天收獲、冬天儲藏,標示著事物的發展過程。

在四季的劃分中,以太陽在黃道上的視位置為依據,以二分日、二至日或以四立日為界限;但是,東西方各國在劃分四季時所採用的界限點是不完全相同的。

我國傳統的四季劃分方法,是以二十四節氣中的「四立」作為四季的始點,以二分和二至作為中點的。如春季立春為始點,太陽黃經為315°,春分為中點,立夏為終點,太陽黃經變為45°,太陽在黃道上運行了90°。

❼ 四季是怎麼劃分的

居住在溫帶地區的人們,對春暖花開、夏日炎炎、秋風送涼、冬寒地凍的四季特徵,幾乎是人人皆知的。然而,當有人問,四季是怎樣劃分的?也許有人不一定會知道呢?

在氣象學上,劃分四季常用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把3月至5月劃為春季,6月至8月劃為夏季,9月至11月劃為秋季,12月至下年2月劃為冬季。用這種方法劃分的季節,簡單、明了、易記,但不能反映不同地區的季節差異。事實上,不同的地區,由於地理緯度不同、離海遠近不一樣和海拔高度不一致,四季特徵差別甚大。

❽ 一年的四個季度是怎麼劃分的

一月到三月是春季,四月到六月是夏季,七月至九月是秋季,十月到十二月是冬季。

【(8)地理上一年四季是按什麼劃分的擴展閱讀】

人們俗稱的"季度",就是把一年平均分成四份,按照春、夏、秋、冬的順序

一年可以分為四個季度,每個季度歷時3個月。

第一季度:1月-3月

第二季度:4月-6月

第三季度:7月-9月

第四季度:10月-12月

而實際上嚴格的劃分應該為:(按照中國的緯度)

第一季度:3-5月(春季)

第二季度:6-8月(夏季)

第三季度:9-11月(秋季)

第四季度:12-2月(冬季)

閱讀全文

與地理上一年四季是按什麼劃分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7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7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