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披薩與地理有什麼關系

披薩與地理有什麼關系

發布時間:2022-06-04 00:24:23

① 新疆的饢和義大利的披薩是不是有什麼淵源

淵源是有,但這種淵源可能類似於「漢族人和印第安人是否有同一個祖先?」一樣的問題。饢與披薩都同屬於一種「被加熱的發酵面餅」,從這一點看,他們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00年的埃及,因為那裡最早誕生了一種發酵的麵食——麵包,當然也可以追溯到更為久遠的石器時代,今天的瑞士地區,現有的考古證據發現當時的人們已經將穀物或植物根莖磨碎,攤在熱的岩石上烹制,那正是「餅」的雛形。
科學有料:新疆的饢和義大利的披薩是不是有什麼淵源?
關於饢和披薩關系的疑問,通常不會涉及考古,如題,靈感來源主要是二者的外形,同樣是圓形,同樣是扁平的餅狀,還有一樣的卷邊效果…可眼見並非為實,你可能只見過新疆的饢,它也被稱為「塔吉克饢」,的確是圓形的,還有漂亮的紋樣,但還有一種饢,歷史要更久遠一些:
科學有料:新疆的饢和義大利的披薩是不是有什麼淵源?
在今天的中亞、印度、阿富汗地區,或者地道的印度餐館,依然能看到這樣的饢,英文中也被稱為「阿富汗饢」,這 正是饢本來的樣子。饢(naan)與饢坑(tandoori)幾乎是同時誕生的,或許正是因為有了饢坑,饢才與其他發酵麵食如麵包、皮塔餅區別來,而稱之為「饢」。發酵過的面團相比較未發酵面團更柔軟,所以貼在饢坑壁上烤制的過程中,面團受重力作用難免向下流動,於是最終定型成「水滴狀」,原始的饢看起來並不美觀,而常見的塔吉克饢明顯是改良過的,為了保留完美的形狀,減少了發酵時間,讓面餅不那麼柔軟,所以口感比原始的饢要硬。這種阿富汗饢口感更接近麵包和披薩。
順便插一張,現已加入tandoori豪華烤肉套餐。
科學有料:新疆的饢和義大利的披薩是不是有什麼淵源?
外形的正本清源,讓饢與披薩形同陌路。如果非要分出誰借鑒的誰,就類似於非要證明黑猩猩是人類的祖先一樣。今天的披薩和新疆的饢都是演化後的版本,我們只能順著他們演化的軌跡追溯祖先的樣子,看看源頭上是否還有關聯,讓我們先來看另外幾種比較久遠的麵食,披薩和饢還有很多近親,他們都類屬於扁平麵包(flatbread):
佛卡恰(focaccia,義大利傳統扁平麵包),外形近似披薩。
科學有料:新疆的饢和義大利的披薩是不是有什麼淵源?
科學有料:新疆的饢和義大利的披薩是不是有什麼淵源?

皮塔餅(pita,中亞到巴爾乾地區的發酵薄餅),這個大家很熟悉,今天的希臘和伊朗依然流行的美食,有點像披薩和饢的結合。
科學有料:新疆的饢和義大利的披薩是不是有什麼淵源?
科學有料:新疆的饢和義大利的披薩是不是有什麼淵源?
吊爐燒餅(中國北方),無法停止聯想,烤爐是不是很像?但這種燒餅是半發酵的,沒有皮塔餅和麵包柔軟,但是夠香。
科學有料:新疆的饢和義大利的披薩是不是有什麼淵源?
科學有料:新疆的饢和義大利的披薩是不是有什麼淵源?
公元前8世紀,古羅馬時期壁爐出現,成為了烤爐的二次革新,平板烘烤的方式代替了饢坑的垂直烘烤,可以讓面餅保持形狀,增加可塑性,壁爐的發明可以說奠定了麵包在歐洲發展的基調,今天的烤箱依然沿用壁爐平板烘烤的方式

② 披薩源於什麼地理環境

披薩源於義大利

③ 批薩是什麼

匹薩就是中國式大餅啊?

④ 誰知道關於披薩的相關知識(我要詳細點)

披薩(Pizza,即義大利式餡餅)可以說已經超越語言與文化的壁障,成為全球通行的食品。但不同的國家和地區的人們在吃這種餡餅的時候,口味又稍有不同。

這種美食究竟源於何時何地,現已無從考究,也許可追溯到
大約6000年前古埃及人發現酵母並懂得讓生面發酵的時候。

有關專家學者則一致認為,如今全世界每天焙制的幾百萬個披薩,都是大約200年前由義大利那不勒斯的麵包師傅首創的。當時的那不勒斯,是歐洲的大城市,人口眾多,而披薩是窮人的簡速食品。那不勒斯對於披薩,就像慕尼黑對於啤酒一樣,是正宗貨色的原產地。

要制「正宗貨色」的披薩,必須嚴格遵守當地披薩師傅代代相傳的食譜。此譜如今已被編纂成公定操作的手冊。

按書上的說法,每1.8公斤麵粉攙合一升水,酵母的分量則取決於周圍的溫度與濕度,以及你想要生面團過多久才發起來——大約5個小時為適當。

據統計,義大利總共有2萬多家披薩店,其中那不勒斯地區就有1200家。大多數那不勒斯人每周至少吃一個披薩,有些人據說每天午餐和晚餐都吃。

數百年前的披薩本是圓形烤面餅,不加西紅柿,通常供早餐食用。那時小販將披薩放在高筒銅質器皿「食多福」(Stufe)內,頂在頭頂上沿街叫賣。買的人往往很窮,只買得起切開的一片,或要求賒欠。有一種「八日披薩」便是容許顧客欠帳一個星期。

食客不論貧富,都是將披薩折起來,拿在手上吃。這至今是鑒定披薩手工優劣的依據之一。披薩必須軟硬適中,即使「如皮夾似的」折疊起來,外層也不會破裂。

在這個講究正宗披薩的城市,不要指望會買到加辣香腸、鯡魚、咖喱或豆腐的披薩。「你要在自己的披薩上加塊菠蘿,當然可以,但那就不是那不勒斯披薩了。」那不勒斯正宗披薩公會會長安東略·佩思很不以為然地說。這公會在全球各地有150名會員,都矢言只賣正宗貨色。

正宗的那不勒斯披薩只有兩種,即瑪葛麗塔(Margherita)和麻林納拉(Marinara)。前者風行義大利全國,據那不勒斯正宗披薩公會的說法,只能搭配以下材料:聖馬折諾番茄、超純凈的橄欖油、水牛乳乾酪、紫蘇和鹽。後者則以往昔早餐吃披薩的漁人命名,上面鋪番茄、大蒜、橄欖油和薄荷屑。

1994年,世界高峰會在那不勒斯舉行。一天,當地披薩師傅卡夏利在市中心他自己的小披薩店內看見一隊黑色轎車駛過來,幾乎就停在店門外。然後,就看到美國總統柯林頓下了轎車,走到人行道上。

原來是柯林頓想散散步。鬢發斑白的卡夏利隨即繞過特勤人員(擅長制服刺客,卻攔不住鍥而不舍的麵包師傅),上前向美國總統致意。

卡夏利脫口便說:「總統先生,來個披薩好嗎?」

柯林頓略感驚訝,但馬上含笑回答:「好。披薩。」

卡夏利轉眼間做好兩個,一個是傳統的瑪葛麗塔披薩,另一個比較小,用滾油煎透,是他店裡的特製品。柯林頓把兩個都吃光了。其後兩小時,卡夏利便成了世界上最出名的披薩師傅。

另一位披薩師傅帕格納尼聽說卡夏利「逮到」美國總統,隨即拍電報去柯林頓下榻的旅館。電報上寫道:「我們在首創披薩的披薩店恭候光臨。」這話也不過稍稍誇張,他的店名叫布郎第,是那不勒斯的老牌披薩店,自店內一位師傅創下瑪葛麗塔披薩這名稱以來,便一直享譽不輟。

那是1889年6月11日,披薩師傅艾司頗錫托應邀為瑪葛麗塔王後烘製披薩,當時義大利王國統一不久,在位的是昂柏爾托國王。有些學者認為, 這是王後為了爭取民心,刻意嘗試子民所喜的食物。

根據史料記載,當時這位披薩師傅烘製了三種披薩,最後一種是配以番茄、乾酪和紫蘇,和義大利國旗的紅白綠三色相當。據說王後特別欣賞最後一種,因此不久以後,這種披薩就叫做瑪葛麗塔了。

105年之後,美國總統的大轎車駛抵帕格納尼的店門外。柯林頓下了車,向艾司頗錫托的這位傳人表示謝意,又說實在抽不出工夫應邀入座,不過他將岳母和女兒帶來了。

帕格納尼終於挽回了顏面!兩位女賓不僅在店內各自吃了一個瑪葛麗塔披薩,離去時還帶走了兩個。

如今,全世界各地都有人想學做披薩。披薩師傅卡夏利便在漢城開班為韓國披薩師傅講授經驗技術。另外,那不勒斯人還計劃創設「披薩大學」,在幾家歷史悠久的披薩店內實施密集在職訓練。已經有不少學生報名就讀為期兩個月的課程。講授的課目包括披薩史、麵粉拌和、生面團調制和柴火灶使用技術等

家庭製作沒有微波

一、和面:

用溫牛奶適量(40℃左右為宜),加入酵母適量。攪拌均勻後,加入麵粉,用筷子攪拌均勻,面要稀軟一些,和好發酵。喜歡奶味重的人可在牛奶中再加入適量的奶油。

二、備料:

1. 調味品:蕃茄沙司、乳酪絲或乳酪小丁。
2. 蔬菜類:蘑菇丁、胡蘿卜小片、青椒小塊、紅椒小塊、煮熟小玉米。
3. 肉類: 新鮮牛肉沫

三、製作:

面發酵好後,預熱平底鍋,鍋底鋪植物油一薄層,將發好的面平攤在鍋底上,

面餅上再淋少許植物油,加蕃茄沙司一層,乳酪絲一層,再撒上蔬菜.最上層擺勻乳酪絲或乳酪小丁。

用小火烙15分鍾左右即可.

pizza的製作方法

1.粉底材料:高筋麵粉110g.低筋麵粉50g干.酵母3g.鹽3g.溫水80g.橄欖油16g.

2.其他材料:青椒適量.洋蔥適量.pizza cheese適量.火腿適量.

3.番茄醬材料:番茄.番茄醬.黑胡椒粉.洋蔥.蒜頭.鹽.糖.橄欖油.cheese粉.香料.

4.先介紹下番茄醬的做法,醬汁系pizza中的地位好重要的,所以制好的醬汁 直接影響pizza的味道。

1,先將蒜頭,洋蔥剁成茸,落劐加橄欖油爆香,爆至金黃色
2,加入番茄,番茄醬繼續炒,攪拌均勻,加入香料(呢度講的香料吳系中國果D,譬如系俄立崗葉、百里香、羅勒葉等等,有乜就加乜,盡量使醬汁聞起來比較香,如果無就求其)
3,依照個人的口味加入鹽,糖,cheese粉,調好味道,煮到濃稠就可以裝起,放涼番茄醬汁就做好了.

5.底皮

1,先將高筋,低筋麵粉過篩,放系大碗內。

2,酵母加溫水開好,倒入1內,加橄欖油。

3,將上述材料混合,搓成團狀,大約搓7,8分鍾,搓完的面團會油滑不粘手

4,將面團放系大碗內,蓋上保鮮紙,發酵至少30分鍾(發酵好的面團大約為原來的2~3倍大)。

5,將發酵好的面團拿出,滾圓後鬆弛10分鍾

6,將鬆弛好的面團用捍面棍捍成圓形或其他自己中意的形狀。

7,用湯匙取適量的番茄醬汁,使用湯匙背面將蕃茄醬汁均勻塗系麵皮上。

8,先撒上一層cheese 絲,加上青椒絲,洋蔥絲,火腿絲,在上面再加一次cheese絲

9,跼爐預熱200C,跼大約15分鍾,cheese融化,底皮上色就可以

.批薩

主料:麵粉

輔料:黃油、奶粉、食用油、番茄沙司、香蒜辣醬、乳酪絲、青椒、洋蔥、蝦仁、口蘑

做法:

1、 將奶粉、黃油放進麵粉中活好,省2個小時;

2、 將洋蔥洗凈切成圈,青椒洗凈切成丁,口蘑洗凈切成片;

3、 在煎盤上倒少許油,將面團放入盤中按成一個中間薄邊緣厚的圓餅,用叉子均勻的在餅上扎滿小孔,然後鋪上番茄沙司和香蒜辣醬,加上洋蔥、青椒、口蘑、蝦仁、乳酪絲;

4、 將放好調料的比薩餅放入微波爐中10分鍾,再按(烤脆)鍵5分鍾後即可。

.比薩餅還有一種做法:

材料: 比薩醬、洋蔥、黃油、粘乳酪(要專用的,否則拉不出絲)、水果、自發粉、雞蛋、牛奶、青椒、培根、豌豆、玉米、香菇。

調料:鹽、味精、胡椒粉、酸辣汁、橄欖油等

第一步 和面,將少量黃油加熱搞化,與一個雞蛋和少量自發粉混合,隨後加入牛奶和麵粉,不斷的揉啊揉,記住麵粉和牛奶要一點一點加。

大約250毫升牛奶的量可以做兩張比薩,面不要太軟,最後弄成兩個面團,放置20分鍾發酵。

第二步 等面發酵的時候,可以把蔬菜水果等加工一下,切成小塊,五顏六色好漂亮。

盤里均勻塗上少許橄欖油,將面團擀平放進考盤,因為沒有圓盤,只能做成方的了。注意中間薄,邊緣厚,這樣比薩才有邊。

第三步 接著開始塗抹Pizza醬,可以根據口味再加些胡椒或是鹽等調料。

把蔬菜水果、培根等放在上面,搭配可以按自己的口味。

我的做法是:蔬菜培根用洋蔥、青椒、豌豆、玉米、培根和香菇;

水果培根用草莓、菠蘿、培根。也可以在上面再撒一些醬料。

第四步 用絞絲器將乳酪絞成絲撒在比薩上,要多哦,這樣才好吃。

第五步 烤箱預熱220度,烤20分鍾左右,應該在上面蓋一層錫紙,避免上面過熱把乳酪烤糊 。

.家庭比薩餅的做法

1.用雞蛋、牛奶、一點糖、一點鹽(自己習慣的口味)加水和面,稍稀點

2.把自己喜歡吃的菜洗好切絲用鹽拌一下,還可以把香腸臘肉切片待用

3.醒半小時面後,把不沾鍋或烤盤抹層油,把面放進去攤薄攤好

4.把蕃茄醬濃濃抹一層

5.把菜絲(還有肉片)撒上

6.把乳酪絲撒上厚厚一層,(個人認為:多了好吃)

7.撒上胡椒粉

8.上火烙,用小火,直到乳酪融化就好了.(用烤箱也行,但太費電,250度也要10多分鍾呢).

.微波爐做比薩

一.粉底材料: 高筋麵粉110g、低筋麵粉50g、乾酵母3g、鹽3g、溫水80g、橄欖油16g。
二.其他材料: 青椒適量、洋蔥適量、pizza、cheese適量、火腿適量。
三.番茄醬材料: 番茄、番茄醬、黑胡椒粉、洋蔥、蒜頭、鹽、糖、橄欖油、cheese粉、香料。
四.先介紹下番茄醬的做法,醬汁系pizza中的地位好重要的,所以制好的醬汁直接影響pizza的味道。
1,先將蒜頭,洋蔥剁成茸,落劐加橄欖油爆香,爆至金黃色
2,加入番茄,番茄醬繼續炒,攪拌均勻,加入香料(呢度講的香料吳系中國果D,譬如系俄立崗葉、百里香、羅勒葉等等,盡量使醬汁聞起來比較香,
3,依照個人的口味加入鹽,糖,cheese粉,調好味道,煮到濃稠就可以裝起,放涼,番茄醬汁就做好了。
五.底皮。
1.先將高筋,低筋麵粉過篩,放系大碗內
2.酵母加溫水開好,倒入碗內,加橄欖油
3.將上述材料混合,搓成團狀,大約搓7,8分鍾,搓完的面團會油滑不粘手
4.將面團放系大碗內,蓋上保鮮紙,發酵至少30分鍾(發酵好的面團大約為原來的2~3倍大)
5.將發酵好的面團拿出,滾圓後鬆弛10分鍾
6.將鬆弛好的面團用捍面棍捍成圓形或其他自己中意的形狀
7.用湯匙取適量的番茄醬汁,使用湯匙背面將蕃茄醬汁均勻塗系麵皮上
8.先撒上一層cheese 絲,加上青椒絲,洋蔥絲,火腿絲,在上面再加一次cheese絲

接下來把面餅再放置至少30分鍾,讓面餅再次發酵,這樣可以和配料充分粘合,這一步驟很重要。

看到面餅「胖起來」以後,蓋上蓋子,就用小火開始烘烤,記住不用放油!

等到餅底部開始焦黃後就差不多了,取出比薩後再放入微波爐大火烤1至2分鍾,這樣為了讓乳酪充分融化,就和餅、配料粘在一起了。

取出後再澆上番茄沙司,比薩就做好了,可以享用了

.鹹蛋黃蝦仁比薩

原料:小面團1個,鮮蝦仁75克,鹹蛋黃2個,嫩玉米粒50克,青豆25克,番茄沙司50克,乳酪25克,精鹽、胡椒粉、黃酒、檸檬汁、精煉油各少許

製法:面團擀成圓形麵皮,放入烤盤中,在麵皮上抹一層番茄沙司。

鮮蝦仁切成丁,用精鹽、胡椒粉、黃酒、檸檬汁腌漬片刻;

鹹蛋黃壓成泥;嫩玉米粒和青豆入沸水鍋中氽一水。

然後將蝦仁丁、鹹蛋黃泥、嫩玉米粒及青豆拌和均勻,一起鋪在麵皮上。

乳酪切成細絲,撒在所有原料上面,再淋上精煉油。

將烤盤放入250℃烤爐中,烘烤至麵皮酥脆、乳酪熔化,即成。

.時蔬比薩

原料:小面團1個,土豆、洋蔥、大青紅椒、茄子、蘑菇各35克,番茄沙司50克,乳酪25克,精鹽、胡椒粉、孜然粉、精煉油各少許

製法:面團擀成圓形麵皮,放入烤盤中,在麵皮上抹上番茄沙司。

土豆煮熟切成條;

洋蔥切成粗絲;

大青紅椒去蒂去籽切成粗絲;

茄子切成條,入沸水鍋中氽一水;

蘑菇切成片。

然後將土豆、洋蔥、大青紅椒、茄子、蘑菇用精鹽拌勻,一起鋪在麵皮上。

乳酪切成細絲,撒在所有的原料上面,再撒上胡椒粉、孜然粉,淋上精煉油。

將烤盤放入250℃烤爐中,烘烤至麵皮酥脆、乳酪熔化,即成。

.這是比較正宗的PIZZA做法

原料:麵粉150克、乾酵母2.5克、溫水90ml、黃油10克、鹽1/4茶勺、糖1/4茶勺

批薩醬料:西紅柿1.5個、洋蔥1/4個、黃油5克、百里香、黑胡椒、鹽、糖、雞精少許

批薩餅料:蘑菇、胚根、無核橄欖、玉米粒、熱狗腸2根、蘇里拉乳酪250克

面坯做法: 1、將乾酵母倒入溫水中,攪拌均勻,靜置10分鍾左右;2、將麵粉、鹽和糖混合後,加入酵母水。玩命的揉,水要一點點加。揉成團後;3、加入黃油,繼續不停的揉。揉到面團光滑後,蓋上保鮮膜面盆下面放一盆熱水(千萬別太燙,不然會把面燙熟的,手能接受的溫度即可) 4、放置2小時後,進行發酵

皮薩醬做法:1、准備好調味料;2、洋蔥切碎,西紅柿去皮切丁;3、鍋里放加熱黃油融化;4、放入洋蔥炒香;5、接著放入西紅柿丁繼續不挺的翻炒,知道炒出湯後加入百里香 黑胡椒 鹽 雞精,大火收干湯 ;6、炒好的皮薩醬放量備用

皮薩餅做法:1、准備好材料;

2、熱狗腸、橄欖、蘑菇切片,玉米粒控干水(因為我用的是罐頭的,所以要把水空干);

3、馬蘇里拉刨成絲備用(也可以切成細條)

1、皮薩盤刷油

2、把面團取出分成兩份,擀成圓餅放在盤里,邊上可以厚一些,用叉子在面餅上戳出小洞

3、抹上剛才做好的皮薩醬邊緣的地方就不要抹了

4、放上乳酪

5、鋪上胚根,玉米粒在撒上些乳酪,然後把橄欖和腸撒在上面,烤箱預熱220度,先烤15分鍾。取出,切成塊,(這一步是為了吃的時候方便)再撒少許乳酪,放些橄欖,繼續烘烤5分鍾即可。

我用的是青椒 玉米粒 火腿 青豆 蝦仁 你也可以自己做 海鮮PIZZA或者蔬菜PIZZA都可以
這些都是我自己總結最好的.因為自己也要做批薩吃.所以就存在電腦上了.

⑤ 義大利人如何看待深層披薩

義大利食物(但我傾向於相信所有傳統食物都是如此)是一個有點模糊的概念。

差別很大(例如,北方普遍使用黃油,而中部和南部普遍使用石油)。但在城市或鄉村,同樣的菜餚也有不同的版本。

義大利的歷史和地理使語言(方言)、傳統、食物和義大利「自然」的其他方面表現出非常細致的方面。你搬到離你的村莊幾公里遠的地方,發現那裡使用著你從未聽過的詞彙,你從未吃過的食物,或你從未實踐過的傳統。這可能在全世界都是正確的,但我沒有知識把這個假設轉化成一個聲明。

另外,即使是在同一個小村莊里,你的家庭菜譜也會有些微的不同。例如,我的母親和我的岳母住在7公里遠的地方,但是他們做「同一道菜」的方式有很多不同。

說真的,這和披薩一點關系都沒有,而與人們對厚得離譜的澆頭的迷戀有關。義大利人認為可以接受的最接近的食物是餡餅(對於《紀事報》來說,最上面的杯子里放的是番茄醬,而不是番茄醬:通常它已經塗在上面了——但在這種情況下,它是單獨上桌的。

⑥ 披薩是哪國的

有人認為比薩源於中國,當年義大利著名的旅行家馬可.波羅在中國旅行時喜歡吃一種北方流行的蔥油餡餅。回到義大利後他一直想能夠再次品嘗,但卻不會烤制也無處可尋。一個星期天,他同朋友們在家中聚會,其中一位是來自那不勒斯的廚師,馬可.波羅靈機一動,把那位廚師叫到身邊,「如此這般」地描繪起中國北方的香蔥餡餅來。那位廚師也興致勃勃地按馬可.波羅所描繪的方法製作起來。但忙了半天,仍無法將餡料放入面團中。此時已快下午2點,大家已飢腸轆轆。於是馬可.波羅提議就將餡料放在面餅上吃。大家吃後,都叫「好」。這位廚師回到那不勒斯後又做了幾次,並配上了那不勒斯的乳酪和作料,不料大受食客們的歡迎,從此「比薩」就流傳開了。

歷史文獻中最早描述的類似於比薩餅的食品見於古希臘在那不勒斯的殖民地。維吉爾的《埃涅阿斯紀》的第七卷中寫到:

「 Their homely fare dispatch'd, the hungry band
Invade their trenchers next, and soon devour,
To mend the scanty meal, their cakes of flour.
Ascanius this observ'd, and smiling said:
"See, we devour the plates on which we fed." 」
「 家常的飯菜上來了,飢餓的一夥人
瞬間便將它風卷殘雲地吞掉。
東西真的太少,連面餅也沒被放過。
阿斯卡尼亞斯看了笑著說:
「看,我們把盤子也吃掉了。」 」

公元前3世紀,羅馬的第一部歷史中提到:「圓面餅上加橄欖油,香料和蜂蜜,置於石上烤熟」;以及「薄面餅上面放乳酪和蜂蜜,並用香葉加味」[1]。在龐貝遺址,考古學家也發現了類似現今比薩店的房址。盡管上述的食品與今天的比薩餅很相似,然而現在比薩餅必須的兩種原料:西紅柿(蕃茄)和莫薩里拉乾酪_mozzarella,當時還沒有傳到義大利和地中海地區。

西紅柿_蕃茄是在16世紀由美洲傳入歐洲的。到18世紀晚期,這種放西紅柿的發酵面餅已成為那不勒斯地區窮人的家常食品。比薩餅逐漸為人們所喜歡,甚至吸引外地的遊客專程前往品嘗。1830年前,比薩餅都是由攤販或比薩烤房在露天售賣的。這時期的那不勒斯出現了世界上第一家真正的比薩飯館:Antica Pizzeria Port Alba。

比薩餅(Pizza),是一種在全球頗受歡迎、發源於義大利的食品。比薩餅的通常做法是用發酵的圓面餅上面覆蓋番茄醬,乳酪和其他配料由烤爐烤制而成。乳酪通常用莫薩里拉乾酪,也有混用幾種乳酪的形式,包括帕馬森乾酪(parmesan), romano, ricotta 或 Monterey Jack等。

售賣比薩餅的店叫Pizzeria。據統計,在義大利大約有20,000多間比薩餅店。全球最大的比薩餅連鎖店是美國的必勝客

⑦ 披薩是誰發明的,它名字的由來

公元前三世紀,羅馬歷史記載 :圓麥餅+橄欖油+香料+石上烤
有人認為比薩源於中國:當年義大利著名旅行家馬可·波羅在中國旅行時最喜歡吃一種北方流行的蔥油餡餅。回到義大利後他一直想能夠再次品嘗,但卻不會烤制。一個星期天,他與朋友在家中聚會,馬可·波羅把其中一位來自那不勒斯的廚師叫到身邊,描繪起中國北方的香蔥餡餅來。
那位廚師按馬可·波羅所描繪的方法製作。但忙了半天,仍無法將餡料放入面團中。馬可·波羅提議將餡料放在餅上吃。該廚師回到那不勒斯後按此法配上了當地的乳酪和作料,大受歡迎,從此「比薩」就傳開了。

⑧ 比薩斜塔為什麼不倒呢

從建築設計,用料,瓷磚,地質,水源方面進行充分的研究,以及著名史學家皮洛迪教授用精準的儀器設備進行的測試,比薩斜塔的塔身每一處建築材料,每一塊瓷器都是建築物中的優勝品,石塊與石塊之間的貼合非常精準巧妙,有效的防止了比薩斜塔的斷裂和傾斜。

另外一個因素是比薩斜塔重達幾萬噸,它是由許許多多的巨石組成的,這些巨石用於地基處,本身重量大,地基受不了這么嚴重的負荷而在第三層發生了傾斜,所以當時此塔停建了數百年,重建時已經偏離塔的垂直中心。但是經過地震以及數百年的洗禮仍然不倒,也可見比薩所處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比薩斜塔一直在傾斜,而它的重心是保持不變的,所以它的傾斜程度與重心的偏移程度共同成就了它屹立不倒的原因。

閱讀全文

與披薩與地理有什麼關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7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7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