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初一地理第三章坐標怎麼畫
一定,二畫,三標,四定位的方法。
地理坐標是用經度和緯度表示地面點位置的球面坐標。地理坐標系以地軸為極地軸,所有通過地球南北極的平面,都可稱為子午面。我國首都北京位於北緯40度和東經116度的交點附近,昆明位於北緯25度和東經103度的交點附近。緯度是地理坐標中的橫坐標,經度是縱坐標。所有與地軸垂直的面,都和地表相交而成圓,就是緯線,所有緯線都相互平行。赤道是最大的緯圈,由此向北挪南,緯圈半徑都有規律地減小。
Ⅱ 用坐標表示地理位置 地理坐標怎麼表示
(1)選擇一個適當的參照點為原點建立直角坐標系,並確定x軸、y軸的正方向;
(2)根據具體問題確定適當的比例尺在坐標軸上標出長度單位;
(3)在坐標平面內畫出這些點,並寫出各點的坐標和各個地點的名稱。
地理坐標是用緯度、經度表示地面點位置的球面坐標。地理坐標系以地軸為極軸,所有通過地球南北極的平面均稱為子午面。
地理坐標,就是用經緯度表示地面點位的球面坐標。在大地測量學中,對於地理坐標系統中的經緯度有三種提法:天文經緯度、大地經緯度和地心經緯度。
(2)地理坐標重力圈怎麼畫擴展閱讀:
一、地理坐標定義:
子午面與地球橢球面的交線,稱為經線或子午線。國際上統一規定以通過英國倫敦格林威治天文台的經線為起始經線(0°),也叫本初子午線。
從起始經線開始,向東、西各以180°計算,向東稱東經,向西稱西經。所有通過地軸的平面,都和地球表面相交而成為(橢)圓,這就是經線圈,每個經線圈都包括兩條相差180度的經線。所有經線都在兩極交會,呈南北方向,長度也彼此相等。經差1°在赤道上的緯線長約111km。
所有垂直於地軸的平面與地球橢球面的交線,稱為緯線。赤道緯度為零,赤道以北為北緯,以南為南緯,向北向南各分90°。緯度不同的緯線長度不相等。經差1°的緯線弧長為111cosB(km),式中B為緯度。
經緯線相互交織構成經緯網,以經度、緯度表示地面上點的位置的球面坐標稱為地理坐標。例如:我國首都北京位於北緯40度和東經116度的交點附近,昆明位於北緯25度和東經103度的交點附近。
由地球橢球體上任一點引一垂直於該點地平線的直線,其與赤道面相交所構成的夾角稱為地理緯度。任一點所在經線圈與起始經線圈間的夾角稱為該點的地理經度。
地球上或地圖上的點位表示為M(L,B)。在地圖上以內圖廓和經緯網(或分度帶)形式表示。在大於1∶10萬地形圖上,地理坐標網以圖廓形式表現,圖廓四角注記經緯度數值,內外圖廓間繪有分度帶。
在小比例尺地圖上和小於1∶20萬地形圖上,一般都直接繪有地理坐標網,並注有相應的經緯度數值,以此確定地區或地面點的地理位置。
二、分類:
(1)天文坐標系
天文坐標系是以鉛垂線為基準、以大地水準面為基準面建立的坐標系,它以天文經緯度(λ,ψ)表示地面點在大地水準面上的位置。
其中天文經度λ是觀測點天頂子午面與格林尼治天頂子午面間的二面角,地球上定義為本初子午面與觀測點之間的二面角;天文緯度ψ定義為鉛垂線與赤道平面間的夾角。
(2)大地坐標系
大地坐標系是以橢球面法線為基準線,以參考橢球面為基準面建立的坐標系,它以大地坐標(L,B,h)表示地面點在參考橢球面上的位置。
其中大地經度L為參考橢球面上某點的大地子午面與本初子午面間的二面角,大地緯度B為參考橢球面上某點的法線與赤道平面的夾角,北緯為正,南緯為負。
為h為大地高,即從觀測點沿橢球法線方向到橢球面的距離。我國目前常用坐標系為1954北京坐標系、1980國家大地坐標系以及2000國家大地坐標系(CGCS2000)。
(3)地心坐標系
地心坐標系是地固坐標系的一種,是指以總地球橢球為基準、原點與質心重合的坐標系,它與地球體固連在一起,與地球同步運動。
它以(L,B)來表示點的位置,其中L為地心經度,與大地經度一致;B為地心緯度,指參考橢球面上觀測點與橢球質心或中心連線與赤道面之間的夾角。
Ⅲ 地理坐標怎麼求
基本讀圖:南半球,相鄰兩條經線相差60度,時差4小時! 因為這題沒直接說明MP,MQ哪個是晨線和昏線,也沒給出晝夜范圍,所以只能根據圖中陰影部分跟其他地區日期不同這一條件推斷!
日界線有兩條,一條是180度經線,一條是零時經線,即地方時是0:00的經線!因為點M是晨昏線與緯線圈的切點,所以M點所在經線要麼是0:00,要麼是12:00! 假設M經線地方時12:00,也就意味著M經線是180度經線,P點所在經線是地方時0:00所在經線,這個假設才會成立! 根據圖中相鄰經線時差是4小時,點P在點M的西側 點P地方時=12-4*2=4:00,所以該假設不成立!
因此點M所在經線地方時應是0:00,點P所在經線是180度經線!
由此可以推論出:地方時0:00的M經線是西經60度,那麼太陽直射點所在經度為東經60度。
M點所在經線為0:00,說明M經線所在地區多為黑夜,夜半球范圍畫在PM和MQ所包圍的上部分,由此可知,南極附近出現極夜現象,且因晨昏圈與南緯70度相切,所以直射點在南緯20度!
太陽直射點坐標:南緯20度,東經60度
Ⅳ 七年級上冊地理6個圖的坐標圖怎麼畫
地球儀:按一定比例縮小的地球模型
2、地軸:假想的地球旋轉軸
一、四個基本概念: 3、兩極:地軸穿過地心與地球表面的交點,指向北極星的為北
極(N),反之為南極(S)
4、赤道:到南北兩極距離相等,與地軸垂直的大圓圈
1、定義:與赤道平行的圓
(1)形狀:有的緯線都是圓,可稱為緯線圈
經 2、特點 (2)特點:短不等,赤道最長,往兩極逐漸縮短,最後成一點。緯(3)方向:示東西方向。
二緯線 3、緯度的劃分赤道(0°緯線)以北為北緯,習慣上用"N"表示;以南
為南緯,習慣上用"S"表示。南北緯各劃分90°;南北
極分別為90°S和90°N。
低緯度:0°~30°
4、高緯度的劃分中緯度:30°~60°
高緯度:60°~90°
5、南北半球的劃分赤道以北為北半球,赤道以南為南半球;所有北緯
均位於北半球,所有的南緯均位於南半球。
網
1、定義:連接南北兩極並同緯線垂直相交的線叫做經線,也叫子午線。
2、特點:(1)形狀:半圓(2)長度:相等(3)方向:指示南北
3、經度的劃分:從本初子午線(0°經線英國倫敦格林尼治天文台舊
址)向東、向西,各分作180°,以東的180°為東經,
代號E,以西的180°為西經,代號「W」。
三.經線 4、經線圈:所有的經線均為半圓形,故在地球儀上兩條相對的經線組成
一個經線圈。組成經線圈之和等於180°,且兩條經線中一條
為東經,另一條則為西經。
5、東西半球的劃分:國際上習慣用20°W和160°E的經線圈,作為劃分
東西半球的界限。20°W以東到160°E為東半球。
20°W以西到160°E為西半球。(切記:0°--20°
W雖為西經,但是東半球;160°E——180°雖為東
經,但是西半球。)
Ⅳ 地理中風向怎麼畫
1、高空的風:先畫水平氣壓梯度力,垂直於等壓線,由高壓指向低壓。然後畫風向,北半球向右偏轉90度,平行於等壓線;南半球向左偏轉90度,平行於等壓線。如圖:
(5)地理坐標重力圈怎麼畫擴展閱讀:
風向的表示方法:
1、表示法:
風向是指風的來向。風向的測量單位,用方位來表示。
在中央氣象台的預報中,大屏幕上有符號表示:像個F的樣子,其中「符尾」(向下的豎)表示風向;「符干」(右邊的橫)表示風力的大小,符乾和風力是成正比的。
2、判斷法:
(1)利用海平面等壓線分布圖判斷。例如在北半球海平面等壓線分布圖圖中甲地為高壓中心、乙地為低壓中心,根據風向定義,那麼①地盛行西北風,②地盛行西南風。
(2)利用氣旋和反氣旋圖判斷。例如:
例如在右面的北半球氣旋示意圖中,在判斷風向時,要注意在氣旋的什麼方位。一般在氣旋南方則刮偏西風,在北方刮偏東風;在氣旋西側刮偏北風,在氣旋東側刮偏南風。
(3)利用沸點與氣壓的關系來判斷。
(4)利用季風氣候的特徵來判斷。
中國的冬季,主要刮偏北風;夏季,主要刮偏南風。南亞地區的冬季,刮東北風;夏季,刮西南風。
(5)利用溫帶海洋性氣候和地中海氣候來判斷。
根據氣候的特點,溫帶海洋性氣候常年刮西風,北半球刮西南風,南半球刮西北風。地中海氣候冬季刮西風。
(6)高空中的風平行於等壓線。
Ⅵ 緯線和經線
簡單的:
緯線:在地球儀上順著東西方向,環繞地球一圈的圓圈 .形狀是圓,每條緯線均可自成緯線圈,只有赤道能平分地球,從赤道向兩極逐漸變短``赤道最長`兩極收縮成一個點,南北緯度數相同的緯線長度相等.所有危險相互平行,任意兩條緯線間的間隔都為111千米 ,指示東西方向.
經線:在地球儀上連接南北兩個極點,並和危險垂直相交的線
還有這些是網上的``
它是人們為了確定地球表面上某一地點的地理位置而畫上去的人為標志,也稱為地理坐標
緯線是根據垂直於地軸的平面和地球表面相交的圓圈畫出來的。緯線圈之間互相平行,在地球表面上經線與緯線都互相垂直,緯線指示東西方向。赤道是南北緯線的起點,定為零度。
人們將地球分成均勻的360等分,其中每等分的切線都經過地軸與兩極,並把地球分成基本相等的兩個半圓。這樣,地球表面就出現了許多等大的大圓圈,這就是經線或經圈,也叫子午線或子午圈。經線呈南北走向,因此又稱「南北線」。本初子午線以東是東經1—180度線,以西是西經1—180度線,東經和西經180度是同一條線,它與本初子午線正好是一個大圓圈上的兩個半圓。
Ⅶ 知道地理坐標,怎麼畫路線圖 知乎
地理坐標是用經度和緯度表示地面點位置的球面坐標。地理坐標系以地軸為極地軸,所有通過地球南北極的平面,都可稱為子午面。
簡介
子午面與地球橢球面的交線,稱為子午線或經線。所有通過地軸的平面,都和地球表面相交而成為(橢)圓,這就是經線圈。一條經線是一個半(橢)圓弧。所有垂直於地軸的平面與地球橢球面的交線,稱為緯線。緯線是半徑不同的圓,其中半徑最大的緯線稱為赤道。在地球儀上,通過倫敦格林威治天文台原址的那條經線稱為0度經線,也叫本初子午線。在地球儀上,同赤道平行的線叫緯線,緯線指示東西方向,所有緯線長度不相等,緯線標注的度數就是緯度;赤道緯度為零,赤道以北為北緯,以南為南緯。在地球儀上,經緯線相互交織構成經緯網,用經度、緯度表示地面上點的位置叫地理坐標。例如:我國首都北京位於北緯40度和東經116度的交點附近,昆明位於北緯25度和東經103度的交點附近。緯度是地理坐標中的橫坐標,經度是縱坐標。
由地球橢球體上任一點M,引一垂直於點M地平線的直線,其與赤道面相交所構成的夾角稱地理緯度。以赤道為0°,向北、南兩極各以90°計算,向北稱北緯,向南稱南緯。M點經線面與起始經線面間的夾角稱為地理經度。以起始經線為0°,國際上統一規定以通過英國倫敦格林威治天文台的經線為起始經線,向東、西各以180°計算,向東稱東經,向西稱西經。地球上或地圖上的點位表示為M(,λ)。在地圖上以內圖廓和經緯線網(或分度帶)形式表示。在>1∶10萬地形圖上,地理坐標網以圖廓形式表現,圖廓四角注記經緯度數值,內外圖廓間繪有分度帶。在小比例尺地圖上和<1∶2O萬地形圖上,一般都直接繪有地理坐標網,並注有相應的經緯度數值。以此確定地區或地面點的地理位置。
2緯度緯線
地球南北極的連線是地球自轉的軸線,即地軸。地軸的重點叫地心。通過地心並和地軸垂直的平面與地表相交而成的圓是赤道。赤道把地球分為北半球和南半球。所有與地軸垂直的面,都和地表相交而成圓,就是緯線,所有緯線都相互平行。赤道是最大的緯圈,由此向北挪南,緯圈半徑都有規律地減小。
3經線與經度
所有通過地軸的平面,都和地球表面相交而成為圓,這就是經線圈。每個經線圈都包括兩條相差180度的經線,一條經線則只是一個半圓弧。所有經線都會在兩極交會,所有經線都呈南北方向,長度也彼此相等。由經線和緯線構成的經緯網,是地理坐標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