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關於地理的各種為什麼

關於地理的各種為什麼

發布時間:2022-06-06 08:58:09

❶ 為什麼地理叫地理

地理學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環境中各種自然現象和人文現象,是觀察地的,所以叫地理

❷ 為什麼要學習地理呢,地理對我們有多重要呢

關鍵詞:初中地理

初中地理的學習技巧,你都知道多少?

在學習初中地理的時候,需要有專業的方式,認真了解,了解所學的知識,明確各部分的知識點及其相互關系之外,我們還必須充分的運用這方面的知識,使我們的初中地理成績更好,使自身得到更好的發展.

並且在學習當中如果有自己解決不了問題,需要和老師進行討論,這樣可以及時的把每一個難點都解決掉,並且加上教科書知識以及可以課外的知識,可以使自己的知識內容更加的豐富,讓自己的初中地理成績有所提高,但是學到的知識需要在一段時間之後進行再次練習,否則可能會出現忘記的情況.

以上就是學習初中地理的技巧,通過以上的內容,學會以上的方式之後自身的成績會有一定的提高.

❸ 有關地理知識

地理(Geography)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環境中各種自然現象和人文現象,以及它們之間相互關系的學科。「地理」一詞最早見於中國《易經》。英文中地理一詞則來源於希臘文hê gê(意為「地球」)和graphein(意為「寫」)。 中國古代最早的地理書籍包括了《禹貢》和《山海經》等。古代的地理學主要探索關於地球形狀、大小有關的測量方法,或對已知的地區和國家進行描述。 研究對象 地理學研究地球表面同人類相關的地理環境。 * 地球表面:地理殼-景觀殼-地球表層-大氣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人類圈-陸地-海洋 山脈-大陸架-氣候-植被 人類生活:鄉村-集鎮-城市-人種 國家 -- 世界政區 -- 各國首都 -- 洲 -- 地區 -- 州 -- 省 -- 自治區 -- 特別行政區 -- 聯盟 -- 市 -- 縣 -- 自治縣 -- 旗 -- 郡 -- 城市 -- 城鎮 -- 村落 -- 地名 paz 學科分支 地理學沒有一個公認的分類體系。在西歐,地理學分為通論地理學(即部門地理學)和專論地理學(即區域地理學)兩部分,通論地理學中分出自然地理學和人文地理學,兩大分支下再分次級分支學科。 前蘇聯把地理學分為自然地理學和經濟地理學兩大分支,然後再分次級分支學科。 西方學者把地理學分為自然地理學和人文地理學兩部分,或分為自然地理學、經濟地理學和人文地理學三部分,下面再分次級分支學科。 自然地理學 自然地理學利用生物學來研究,是一種系統的地理學、了解全球性植物群和動物區系樣式,利用數學、物理學來研究地球本身的運動以及它和其他太陽系中星體的關系,是研究位置和空間上地球變化的學科。 * 綜合性 o 綜合自然地理學 o 古地理學 * 部門性 o 地貌學 o 氣候學 o 水文地理學 o 土壤地理學 o 生物地理學 + 植物地理學 + 動物地理學 o 化學地理學 o 醫學地理學 o 冰川學 o 凍土學 o 物候學 o 火山學 o 地震學 人文地理學 人文地理學更注重地理學中社會科學的成分,從非物理的層面來考察整個地球的行為模式,是以人地關系的理論為基礎,探討各種人文現象及人類活動的地理分布和發展規律的一門學科。它可以被劃分為以下及格廣義的分支: * 社會文化地理學 o 人種地理學 o 人口地理學 o 聚落地理學 o 社會地理學 o 文化地理學 o 宗教地理學 * 經濟地理學 o 農業地理學 o 工業地理學 o 商業地理學 o 交通運輸地理學 o 旅遊地理學 * 政治地理學 o 軍事地理學 * 城市地理學 其他分支學科 * 歷史地理學-區域地理學-地圖學-地名學-方誌學-理論地理學-應用地理學-地理數量方法-計量地理學-景觀生態學-地理信息系統,其中地圖學-地理數量方法-計量地理學-地理信息系統-地理實察方法,可合稱為地理技術方法學門。 地理學是研究地球表面各種自然狀況和社會經濟發展狀況的一門基礎學科&自然科學。地理分為自然地理人文地理,還可分為地球地理和宇宙地理。包括各地的地形地貌、氣候、動植物分布、風土人情。 1.土地、山川等的環境形勢。今指全世界或一個地區的山川、氣候等自然環境及物產、交通、居民點等社會經濟因素的總的情況。 2.指研究地理的學科。 3.區域;區劃。 4.地址。 5.風水。 怎樣學好地理 地理環境空間廣大,地理事物多種多樣,地理關系錯綜復雜。學習地理尤其要注意學習方法,只有掌握好學習方法,才能化難為易,學得扎實而靈活。 1、學會使用課本 教科書既是掌握知識、技能的工具,又是培養自學能力的依據。目錄提示著全書的要領和前後的聯系,要經常翻閱,以便對全書內容心中有數。精讀課文、常看深思,抓住要點,記下問題,要特別重視插圖和表格,領會圖表所說明的問題。 2、學會使用地圖 地圖是地理信息的載體,它能將我們不能親眼見到的廣大地理環境變得一目瞭然。 地圖又是學習地理的工具,通過分析地圖,可以認識地理特徵、原理、成因,找到利用改造的途徑,要學會讀、用各種地圖,首先要記住最基本的地圖。對於世界地理而言,首先要記住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 3、重視地理觀察 觀察就是邊思考邊細看。看一看當地的地理環境的面貌,以及人們在當地是怎樣活動的。通過報刊、電視節目、圖片獲得地理信息,鍛煉我們的才智。 4、善於地理想像 觀察只能得到局部直觀,地圖只能提供位置直觀,想像才能使二者聯系起來,使你獲得地理環境的全面景觀,進而向你展示地理的未來。 5、要善於動腦 經常向自己提出問題,地理問題的一般思路是: ①學什麼?如黃河及其水文特徵。 ②在哪裡?如黃河流經的省區和流域范圍。 ③為什麼?如黃河的水文特徵是怎樣形成的。 ④有何利弊?如怎樣評價黃河對我國北部地區提供的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 ⑤怎樣協調好人地關系?如怎樣使人類與黃河的關系協調起來,應當怎樣合理利用改造它。 6、要勤於動手 經常用手寫,動筆畫,動手製作學具,這不僅使你心靈,還能使你手巧。 方法對頭,事半功倍,你將越學越愛學。 地理學是研究地球表面各種自然狀況和社會經濟發展狀況的一門基礎學科&自然科學。地理分為自然地理人文地理,還可分為地球地理和宇宙地理。包括各地的地形地貌、氣候、動植物分布、風土人情。 1.土地、山川等的環境形勢。今指全世界或一個地區的山川、氣候等自然環境及物產、交通、居民點等社會經濟因素的總的情況。 2.指研究地理的學科。 3.區域;區劃。 4.地址。 5.風水。

❹ 地理十萬個為什麼

地理(Geography)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環境中各種自然現象和人文現象,以及它們之間相互關系的學科。"地理"一詞最早見於中國《易經》。
古代的地理學主要探索關於地球形狀、大小有關的測量方法,或對已知的地區和國家進行描述。
地理學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環境中各種自然現象和人文現象,以及它們之間相互關系的學科。
地理是一門綜合性的基礎學科。

❺ 關於世界地理,還有哪些有趣的知識

世界十大冷門地理知識:

  1.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首都是阿布扎比,不是迪拜,迪拜只是第二大城市。(迪拜由於知名度較高而經常被誤認為是首都)

  2. 福建省的省會是福州市,不是廈門市,廈門只是一個地級市。(廈門市由於知名度較高而經常被誤認為是省會)

  3. 裏海不是海,而是一個內陸湖,並且是世界上最大的內陸湖。

  4. 貝加爾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最大深度1637米。如果把泰山沉入湖底,連山頂都會被完全淹沒。

  5. 新加坡是一個最像中國的外國,新加坡華人數量高達280萬,約占國家總人口的74%,你走在路上看到的幾乎全是中國人。在新加坡甚至不需要說英語,只要會說普通話就能基本交流。

  6. 地球距離月球約38萬千米,但這個距離已經足以塞下太陽系的其他星球了。

  7. 世界上最乾旱的地方是南美洲智利的阿塔卡馬沙漠,曾經在1845——1936年間,連續91年沒有任何降雨,被稱為「世界干極」。

  8. 世界上風力最大的地方是南極洲維多利亞地,維多利亞地每天的風速都保持在20米/秒,相當於8級大風。

  9. 烏魯木齊是世界上距離海洋最遠的城市,被稱為「亞心之都」,烏魯木齊市距離海洋約有2500千米。

  10. 澳大利亞不是島國,而是一塊大陸,同時是世界上惟一的「一個國家占據一塊大陸」的國家。

❻ 關於地理的基本知識

關於地理的基本知識:地理(Geography),是世界或某一地區的自然環境(山川、氣候等)及社會要素的統稱。地理學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環境中各種自然現象和人文現象,以及它們之間相互關系的學科。地理是一門綜合性的基礎學科。地理是一門關於生活在地球上的人與他所處地理環境之間關系的學科。一般來講,地理所涉及的范圍包括人類生活的各種環境,也就是自然環境與人文環境。自然環境包括大氣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土壤圈等圈層,由此就產生了地理的各個分支,例如氣候現象、水文現象以及水環境、地球上的自然資源、地貌、生物的分布以及生態現象,土壤的分布以及類型等等很多現象,除了這些以外,自然地理現象還關注於由於樣式、水文、植物、土壤相互作用的地表系統現象以及由於人類活動而產生的各種環境現象、氣候現象。因此學者把這樣的學科叫做自然地理。除了自然地理,人類具有社會性所以還包括各種人類社會現象與地理環境的關系,例如農業的分布、工業的分布、聚落的分布等等現象,尤其注重人類的經濟活動與環境的關系,但是關於這個方面的內容比較廣闊,涉及的范圍很多而且和其他的不好區分,姑且稱之為人文地理(包括經濟地理)。人文地理有一個最突出的理念就是要實現人類的各種與環境的和諧統一,也就是可持續發展。

❼ 為什麼學習地理

首先,我們要對地理要有一個深刻的認識:地理課是我們中學生認識地理環境了解祖國最最基礎的部分,以及了解世界最直接的學科。應該可以說是與我們的生活最為貼近的學科之一,而它的內容更是包羅萬象……大至宇宙空間,小至一棵樹,以及我們生活中的種種,這些都是地理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們作為新一代的學生應該知道與了解的。所以我們說,地理學是一門兼有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雙重性質的綜合性科學。
其次:地理學科的實用性是我們學習地理的最為重要的原因。地理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觀察一下你身邊的一切可以說一定能看到許多有趣的地理現象。而且地理學科可不止有利於個人,更對國家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推進作用。包括人口、資源、環境、工農業的進步與改善地理都起著重要的作用。我們通過對地理學科的學習,了解到了有關地球構造,氣候氣象,世界版圖,自然現象的很多知識,更了解了環境與發展問題;獲得了基本的地理技能;使我們同學具有初步的地理科學素養和人文素養,更重要的是了解了更多有關我們祖國的知識,更培養了愛國主義情感。當今世界的環境問題是如此的嚴峻時,了解到世界上還有那麼多的孩子沒吃飽飯,甚至連干凈的水都沒的喝,當知道如今知道用那麼些國家正在被海水吞噬時,我們是如此想幫助他們,可是我們又能做些什麼呢?此時,地理顯得是那麼的重要。由此可見「學好地理,建設祖國」並不是一句空話。

❽ 十萬個為什麼,地理

地理

地理 dìlǐ
[geography] 見「地理學」
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環境中各種自然現象和人文現象,以及它們之間相互關系的學科。漢語「地理」一詞最早見於《易經》。英文中地理一詞則來源於希臘文hê gê(意為「地球」)和graphein(意為「寫」)。
中國古代最早的地理書籍包括了《尚書-禹貢》和《山海經》等。古代的地理學主要探索關於地球形狀、大小有關的測量方法,或對已知的地區和國家進行描述。
地理非常特殊,因為既有自然(自然地理),又有人文的(人文地理),所以地理是文理兼並的一門大科學~

研究對象
地理學研究地球表面同人類相關的地理環境,以及地理環境與人類的關系。地理學對人地關系的研究著重是空間關系。
* 地球表面:地理殼-景觀殼-地球表層-大氣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人類圈-陸地-海洋
山脈-大陸架-氣候-植被
人類生活:鄉村-集鎮-城市-人種
國家 -- 世界政區 -- 各國首都 -- 洲 -- 地區 -- 州 -- 省 -- 自治區 -- 特別行政區 -- 聯盟 -- 市 -- 縣 -- 自治縣 -- 旗 -- 郡 -- 城市 -- 城鎮 -- 村落 -- 地名 paz
地圖(包括中國地圖和世界地圖,還有氣候地圖,地形圖等等)
作用;以地理知識探究

see:http://ke..com/view/5504.htm

❾ 為什麼學習地理

地理,一門在所有學科中存在感最低的一門的學科,很多人認為地理不參加中考,是副科,沒必要重視。

但是學好地理不但有利於考試取得良好的成績,更關鍵的是對任何一個人的人生之路都有深遠的影響,我從三個方面來論述學好地理的現實意義和長久意義:


1、學習地理是完善個人知識結構,培養人文精神的需要

我並不是說擁有了地理知識就一定具有人文主義精神,地理學科有邊緣化的危險,這很讓人擔憂。經濟發展固然重要,但人文精神的培養同樣重要。

我們都知道暴發戶是很讓人瞧不起的,盡管他們很有錢。培養一個貴族需要三代,這是至理名言。一個國家也一樣,僅僅經濟的富有並不能保證在國際社會被認可。我們國家現在的主要領導人都是很優秀的,這一點我是同意的。大家可以從他們畢業的學校和他們的經歷看出。但有一個現象不知大家注意了沒有,他們基本上都是理工科畢業的。我們知道在美國大學校長一般都是地理系或歷史系的,而中國的大學校長也一般是理工科的。大概理工科畢業的人一般比較嚴謹,而文科的思想比較活躍吧。所以我認為我們的領導人很難犯大錯誤,有沒有開拓精神就很難說了。


小說《三國演義》大家都喜歡看,通過羅貫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幅立體的戰爭的畫卷。沒有足夠的地理素養,羅貫中先生的小說是不會這樣有吸引力的。書上說,韓信用兵妙,孫子用兵妙,這些都得聯系地理知識才能理解怎麼個妙法。從哪裡走,走到哪裡,在哪裡埋伏,為何這么埋伏,聯繫上了地圖才知曉這仗為啥漂亮。

2、學習地理是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必須,是培養合格的世界公民的必須。

在全球化的今天,我們更要有全球化的地理觀念。中國人的地理意識讓人感到擔憂,我們對世界的很多看法和分析都很有問題。比如地球可以容納100億人,現在已經有70億,快到地球的承載力的極限啦,怎麼解決日益嚴重的全球人口問題,怎麼解決越來越少的礦產和能源問題?怎麼解決世界環境問題?怎麼徹底解決中國環境問題?這些很多中國人不知道從何談起,對此漠不關心,包括很多電視節目只重視娛樂,不重視日益嚴重的環境問題。因此,學習地理決不是可有可無的。可持續發展對於我們今天的社會主義建設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浮躁瘋狂的今天。


3、學習地理是滿足生活的需要。

在古代,人們形容一個人學識淵博往往用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這句話。可見,學好地理就足以在別人面前充分展示自己的學識。大家熟知的一代地理天才諸葛亮就充分地把地理知識運用到軍事當中造就了一段千古佳話。草船借箭,不費吹灰之力盡得10萬良箭。火燒赤壁,一把火燒滅了曹操一統天下的野心,燒出了三國鼎立的蜀漢王朝。他充分運用地理知識可謂成也地理;蜀軍北伐欲意重振漢室,火困司馬懿,欲想一把火燒掉曹魏的根基。不料,一場大雨澆滅了蜀軍的希望也澆滅了他的信心。他千算萬算卻沒能算到這場大雨可謂敗也地理。一代妖才,成也地理,敗也地理,功敗垂成,徒讓人黯然神傷,讓後人敬仰而又傷感。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學好地理也很重要,因為現在的地理大綱全是一些基礎性的,常識性的知識。不同於繁瑣的化學實驗和苦澀的物理公式,地理和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在人們的日常交往談論當中,大多數的話題也都是和地理有關聯的,所以學好地理很重要。

但上了高中後,這些同學就開始後悔了,為什麼這么說呢?

我們都知道地理被稱之為「文科中的理科」,主要是因為涉及的知識點非常廣泛,而且很復雜,對於很多孩子而言,地理是一門很難學習的科目,初中階段尚好,一旦上了高中後,所學的知識復雜性更強,如果不能在初中階段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你將會花費數倍的時間去補習。

再加上其他學科的所帶來的壓力,很多學生都難以承受。所以,對於同學們來說,從小打下堅持的基礎尤為重要。

❿ 生活中10個與地理有關的現象,和10個地理現象的成因

1.泥石流 泥石流經常發生在峽谷地區和地震火山多發區,在暴雨期具有群發性。它是一股泥石洪流,瞬間爆發,是山區最嚴重的自然災害。 2.颶 風

颶風又稱台風、龍卷風,形成於赤道海洋附近的熱帶氣旋。颶風常常行進數千公里,橫掃多個國家,造成巨大損失。 3.火 山

火山口是地球釋放熱量、氣體的裂口。火山由地球深處的岩漿等高溫物質穿過地殼裂縫,噴發出地面而形成的錐型山體。地球學是又稱堆積山。有活火山、死火山之分。活火山即人類歷史記載中經常或周期性噴發的火山;死火山即人類歷史記載中沒有噴發過的火山,但誰也無法得知他們什麼時候會在睡夢中突然醒來。 4.地 震

在科學不發達的過去,人們對地震發生的原因,常常藉助於神靈的力量來解釋。在我國,民間普遍流傳著這樣一種傳說,他們說地底下住著一條大鰲魚,時間長了,大鰲魚就想翻一下身,只要大鰲魚一翻身,大地便會顫動起來。用現代人的眼光分析這種傳說,簡直是荒誕不徑。但持這種說法的國家,並不只有中國。5.洪 水

洪水是一個十分復雜的災害系統,因為它的誘發因素極為廣泛,水系泛濫、風暴、地震、火山爆發、海嘯等都可以引發洪水,甚至人為的也可以造成洪水泛濫。在各種自然災難中,洪水造成死亡的人口佔全部因自然災難死亡人口的75%,經濟損失佔到的40%。更加嚴重的是,洪水總是在人口稠密、農業墾殖度高、江河湖泊集中、降雨充沛的地方,如北半球暖溫帶、亞熱帶。中國、孟加拉國是世界上水災最頻繁、肆虐的地方,美國、日本、印度和歐洲也較嚴重。 6.厄爾尼諾現象形成原因

厄爾尼諾已成為當今婦孺皆知的「氣象怪物」,不少人對它頗有神秘之感。而厄爾尼諾一詞的原意也確實給人以神秘的想像,它是西班牙語「上帝之子」或「聖嬰」之意。但現在的氣象上的含意已完全沒有這些意思了。它表示一系列的海--氣反常現象,主要有以下幾方面,(1)東太平洋赤道以南海域冷水區的消失,(2)太平洋赤道地區東南信風的消失,(3)西太平洋赤道地區的熱水向東部擴散,(4)由上述三種現象引起的一系列氣候反常。從厄爾尼諾出現伴隨的三種現象可知,在非厄爾尼諾時期應出現與上述三種現象相反的現象,即(1)東太平洋赤道以南海域有一片冷水區,(2)太平洋赤道地區吹著東南風,(3)西太平洋赤道地區堆積著大范圍的熱水,如能搞清這三種現象的原因,對厄爾尼諾的起因也就不難了解了。
7.龍卷風

不久前上映的美國大片《龍卷風暴》真實再現了龍卷風這種自然界不可抗拒,到處肆虐的災害性氣候現象。影片的情節並不是獨立於現實生活,在短短兩星期內,美國境內就出現了兩次龍卷風: 5月27日,美國得克薩斯州中部包括首府奧斯汀在內的4個縣遭受龍卷風襲擊,造成至少32人死亡,數十人受傷。據報道,在離奧斯汀市北部40英里的賈雷爾鎮,有50多所房屋倒塌,已有30多人在龍卷風喪生。遭到破壞的地區長達1英里,寬200碼。這繼5月13日邁阿密市遭龍卷風襲擊之後,美國又一遭受龍卷風的地區。
8凌汛,俗稱冰排,是冰凌對水流產生阻力而引起的江河水位明顯上漲的水文現象。冰凌有時可以聚集成冰塞或冰壩,造成水位大幅度地抬高,最終漫灘或決堤,稱為凌洪。在冬季的封河期和春季的開河期都有可能發生凌汛。中國北方的大河,如黃河、黑龍江、松花江,容易發生凌汛。 9自然災害——海嘯地球的終極毀滅者,是地球上最強大的自然力:海嘯Tidal Wave 水下地震、火山爆發或水下塌陷和滑坡等大地活動都可能引起海嘯。當地震發生於海底,因震波的動力而引起海水劇烈的起伏,形成強大的波浪,向前推進,將沿海地帶一一淹沒的災害,稱之為海嘯。 10冰雹是一種固態降水物。系圓球形或圓錐形的冰塊,由透明層和不透明層相間組成。直徑一般為5 ~50毫米,最大的可達10厘米以上。雹的直徑越大,破壞力就越大。冰雹常砸壞莊稼,威脅人畜安全, 是一種嚴重的自然災害。很多雹災嚴重的國家已進行了人工防雹試驗。

閱讀全文

與關於地理的各種為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7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