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地理如何看極值

地理如何看極值

發布時間:2022-06-06 09:43:43

Ⅰ 如何回答地理「分布規律」問題

看圖要細!河流分布一般依地形(這時須解說地形分布特點)村莊一般分布在交通便捷(河流)、地勢較高處!這種題屬讀圖題!看圖要仔細

Ⅱ 全球氣溫極值在哪

地球是最寒冷的地方在南極大陸的東方站,曾經出現-89.2°C的低溫。最熱的地方出現在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中,曾經出現57.8°C的高溫。

Ⅲ 地理問題 這個圖什麼意思 為什麼夏至冬至都是極值

冬至夏至都是極值說明是在極點上,比如c圖中表示在南極點上。

Ⅳ 地理相對高度最大值如何求

地理相對高度最大值求法:

確定題中絕對高度(海拔)的兩個極值,即最高海拔區域和最低海拔區域。最高海拔為500~600。最低海拔為200~300。交叉相減得出圖中最高與最低的相對高度范圍為200~400。也就是說:相對高度的最大值無限接近400(但不能等於400)。

只要在200~400之間,且接近400的區間,如399~400、390~400...都可以屬於「相對高度最大值」。

(4)地理如何看極值擴展閱讀:

相對高度的相關要求規定:

1、相對高度指兩個地點的絕對高度(也叫海拔)之差,即選某一指定參考平面為基準面,物體重心在空中距離指定參考平面的垂直距離。相對高度的起點是不固定的。在建築規范中,相對高度指計算處的高度z與建築物總高度H的比值,即z/H。

2、相對高度是相鄰兩個地點的海拔差 。相對高度是指選某一指定參考平面為基準面,物體重心在空中距離指定參考平面的垂直距離。

3、相對高度的常用領域。在建築規范中,相對高度指計算處的高度z與建築物總高度H的比值,即z/H。在地圖中,人們觀察兩山之間的高度,人們常用等高線來表示地形的高低起伏。

Ⅳ 如何描述地理事物的空間分布特徵

一、點狀地理事物:

  1. 點的數量、疏密

  2. 點的位置:在線和面上的分布。

  3. 點的大小及代表的含義。

二、線狀地理事物:

  1. 線的分布情況,從走向、延伸方向描述,注意「拐點」的位置。

  2. 描述多條線狀地理事物的分布:總體變化趨勢、數值分布情況(尤其重視極值)、疏密狀況

三、面狀地理事物:

  1. 分布范圍、方位

  2. 延伸方向

  3. 面積大小與變化

  4. 形狀(條帶狀、放射狀等)

Ⅵ 什麼叫地理極值坐標

按經緯線確定的球面坐標

Ⅶ 地理考試技巧高三

1、仔細審題
(1)注意試題的數量和分數的分配情況,做到心中有數。
(2)要確實弄清楚每道題的題意,搞清楚題目所給予的條件和問題,明確題目要求,因為考試要求可能與自己習慣的答題要求有所不同,所以一定要按題意和要求去回答。要認真解讀試題中的每一幅圖、每一句話、每個數字、符號,搞清楚設問與所給材料之間的關系,盡可能多地從題干、設問和圖表上提取有效信息,進行信息間關系的判斷,互相論證或排除錯誤判斷。更要注意那些關鍵性和限制性的文字,否則就可能造成誤答或答不全。
(3)對於有些「似曾相識」的題目,更不可掉以輕心,不能憑「想當然」作答。要將考題與平時做過的題目進行對比,看看是否有「細枝末節」上的區別。如有,把這些「區別」看出來,就可避免失誤。
在准確審題後,解題的關鍵是要有正確的答題思路,靈活地調動和運用平時積累的知識儲備,綜合分析,將所學知識與試題要求成功「對接」來解答。針對不同的題型,應採取不同的解題方法,就目前的情況來看,試題基本上是兩種類型,即選擇題和綜合題。
對選擇題來說,一是注意事物的因果關系,試題往往要求以果推因,有時則是以因推果;二是採取排除法,從相反的方向去思考問題,有時這樣解題會更快一點。
綜合題的解答時要有整體性思維,因為綜合題的設計往往以區域地理為載體,圍繞一個中心問題,從不同側面或者事物的不同層面來設問,因此必須用區域研究的方法,全面思考,圍繞著「在哪裡?」「有什麼?」「為什麼?」「怎麼做?」這一思路,去綜合分析解答問題,即從自然地理環境的內涵(地形、氣候、水文、土壤、植被等)及各要素間的相互聯系,人文地理要素的內涵(資源、市場、交通、勞力、技術、政治、經濟、文化等),以及自然環境與人文活動之間的聯系、影響等方面入手,找出優勢條件或限制性因素,綜合分析,提出發展方向或解決措施。
如分析沙塵暴的危害、產生原因和對策時,從危害來說,就必須考慮對自然環境的影響和對人類生產生活各方面的影響;從原因來說,必須考慮自然原因,如大氣運動、大氣環流的穩定性、氣溫的變化、地表的植被狀況等;而人文原因則要考慮人類對地表的各種破壞,以及造成這種破壞的背景因素,如人口的增長導致對自然資源掠奪性的開發而產生的各種環境問題等。
2、要善於挖掘題干信息
地理考試中,分析題干信息很重要。例如圖表題,每個點都是緊靠圖中的信息,這就需要同學們去從圖表和題干中挖掘信息,注重審題。有的題目甚至不需要運用地理知識就能解答,但這就要同學們有的放矢,不能一股腦地把自己學到的、知道的都答上去,答得多卻沒有分。

3、要使知識之間建立橋梁
從高考的角度來說,並不要求高深的地理知識。調動和運用知識是學生們最薄弱的環節,知識之間卻建不起橋梁,聯系起來就有困難。在學習的過程中大家要勤於思考,拓展思維的深度。

4、學會逆向設問篩選答案
在地理考試中,要求描述和闡釋地理事物的題型比較常見,而這其中卻有著規律可循。首先從整體著手,概括地理事物的整體特徵,然後從局部切入,突出特點鮮明的局部狀況,最後找出事物存在的極值,包括極大值和極小值。
相比較而言,論證和研討問題則對考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梁老師同樣給出了解決之道。「面對一些較為困難的題目,不知道從何著手,我們可以嘗試逆向設問,逆向回答。看題目問什麼,比如提問該地區為何氣溫較高,那麼我們就首先分析影響氣溫的因素有哪些,包括緯度、天氣狀況、海陸分布、地形、洋流、風向等,然後再『因地制宜』給出答案。」

高中地理教學中讀圖導學的幾點思考

一、地圖的重要作用及地圖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地理學科研究的事物與現象,時空分布上具有不同的特點,需用地圖來展示其分布特徵及其相互關系。作為地理學習的重要工具――地圖,是豐富的地理信息的濃縮和直觀的表達。地圖對於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思考能力、表達能力,建立學生的空間概念和空間想像力等,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學中用圖導學,引導學生學會讀圖,學會對地圖信息加以綜合分析運用,能提高學生用圖能力,啟發思維,拓展學生思路,提高對地理知識的綜合運用,因此讀圖能力成為教學中重點培養的基本能力之一。
但長期以來,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學生由於缺乏自主實踐和運用,讀圖用圖能力低,閱讀和使用地圖的知識和技能難以掌握,在學習中面對眾多的地理圖表無所適從,思維無章,讀圖成了學生難以跋涉的「沼澤地」。調查中顯示學生在學習地理過程的最大困難就是讀圖問題,因此培養學生的讀圖技能也是教師突破課程重難點的重要教學目標之一。
二、正確引導學生讀圖
(一)針對不同階段,應採取不同的教學策略
1.重視引導
在起始年段或學生剛入門學習讀圖,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參與讀圖活動,讀圖定位在「導」 。要學會讀懂地圖,如要注意認識圖的名稱、地圖三要素等基本知識,其次讓學生逐步掌握讀圖的一般方法步驟。在一些典型的導學題與較簡潔的地圖相結合的案例中,教師還可以把讀圖的基本規則、要求貫穿起來講解,為學生的學習建立起一個讀圖思想框架,引導學生循序漸進地掌握讀圖程序和要點。
2.引導探究
讀圖不能只停留在認識地理事物的空間分布,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學生運用地圖分析地理事物及其相互關系的技能,把教學內容或問題要點融入圖中,運用地圖分析解決問題、找出地理規律的方法,做到圖文並茂。這一階段讀圖設定的目標是懂得「用圖」。教學策略運用探究式方法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思維積極性,引導學生主動用圖進行學習活動。
3.發現與創新
這一階段目標設定在「發現與創新」。在平時的地理課堂中不斷訓練提高讀圖能力的基礎上,學生能養成良好的學習態度,自主學習,由學會讀圖到討論、發言,善於運用地圖中各種信息,圖文融會貫通,闡述自己的觀點,做到心中有地圖,讀圖綜合分析能力得到較大的提高和發展,同時在問題解決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的思維創新。
(二)科學引導學生讀圖
1.引導學生讀懂地圖符號
地圖上的符號不僅用來表示地形和地物的位置、性質,還代表所示地物的范圍和大小等數量關系。學生要熟悉各種符號所表示的具體地理事物,才能准確地在圖上找出它們的空間分布情況及其相互之間的聯系等。
① 讓學生掌握地圖的三個基本要素,即方向、比例尺、圖例和注記。地圖三要素是讀懂圖的基本前提,其中圖例和注記是判斷地圖信息的重要依據,教學時要積極引導學生從圖例開始讀圖,並記住常用的圖例。
② 讓學生掌握圖上的方向信息。判斷方法包括一般定向法、指向標定向法、時針法和經緯網判斷方法等;不同的地圖有不同的定向法,判斷方向的方法在運用時也比較靈活,教學時要針對學生掌握情況進行有梯度的訓練。
③ 讓學生學會判讀等值線圖。這是讀圖教學的重難點之一。如等高線地形圖:它是把立體的地形地貌投影在平面上,學生既學會看平面圖,也要學會從平面的等高線圖判斷出具體地形地貌的分布狀況,在判讀中不斷地對比訓練,提高學生的讀圖解題能力。
2.引導學生學會科學讀圖
讀圖要根據各種圖的特點,在地圖上按照一定的順序讀懂各種地理事物的位置范圍、自然信息、人文信息分布情況等。在平時的讀圖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給學生強調讀圖的順序,重要信息做到不疏漏,且有序可循:
① 讀圖名。了解該圖的名稱,是分布圖、景觀圖、示意圖還是地理成因圖等,體現的是自然還是人文信息。圖名能直觀反映出所示區域的主體內容,通過了解地圖的不同名稱,可以選擇不同的讀圖思路和思考方向。
② 讀圖例。圖例是地圖的規范語言,從中找出所示的地理事物的名稱,要准確分析地圖,要對照圖例分類讀圖,才能做到思維脈絡清晰。
③ 看圖形。是等值線圖、政區圖、地理特徵圖、地理成因圖還是模式圖等,不同類型的圖形有不同的讀圖方法和分析法,在平時的學習中,要注意培養學生對不同類型圖表採取相應的讀法和解決問題的不同策略。
④ 看極值。如讀氣溫曲線圖和降水柱狀圖時,先看最冷(熱)月均溫出現的極值、月份,判斷該地所屬的半球和溫度帶,再看月降水量大(小)出現的極值、季節,判斷該地的降水類型,再結合氣候類型的判斷方法,就可以判斷該地的氣候類型和特徵。
⑤ 讀圖所表達的是哪些地理要素之間的關系,是探討哪些地理事物的分布變化規律,還是表示哪個區域自然人文信息等內容。
最後根據問題分析圖表。教師如果在平時讀圖教學中經常按這樣步驟去引導,就會自然地形成學生的良好讀圖習慣,提高地理讀圖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當然讀圖順序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可以根據問題情況靈活運用。如水系圖可以按上游、中游、下游的順序;再如我國山脈分布圖,可按山脈走向確定讀圖順序,也可以按方位依次讀圖。

Ⅸ 地理圖表類型有哪些

通過地理圖表來考查考生的地理知識和能力非常受到命題者的青睞,這也是各類命題的大勢所趨。這一要求在近幾年各地的高考試卷中得到了較好的反映,甚至於到了無圖不成題的地步。以下是對「高考地理圖表類型」的歸類 :

(一)坐標圖

坐標圖是採用數字坐標形式表示兩項或多項地理要素的數字信息圖形。它一般用柱狀、曲線、折線、點等來表示相關的地理信息。常見的坐標形式有:

1.兩維坐標:即直角坐標,用橫、縱坐標分別代表兩個地理事物或現象,坐標中的點、線等內容表示兩者之間的關系,它能夠簡明地反映地理事物的時空變化規律。如課本中比較多見的有:

橫坐標表示時間的變化,包括一日內的變化(如氣溫的日變化圖、氣壓的日變化圖)、一年內的變化(如全球氣溫年變化圖、降水量柱狀圖)、多年內的變化(如郊區農作物產量變化圖、太陽黑子與年降水量的相關性圖、氣溫平均值的變化圖)。

縱坐標表示空間的變化:包括水平方向的變化(如夏至日太陽高度的緯度分布圖、海水溫度和鹽度隨緯度分布圖、降水量隨緯度的變化圖)和垂直方向的變化(如海水溫度垂直分布示意圖、氣溫的垂直變化圖)。

此外,教材中還有許多有相互關聯的地理事物,它們也可以用兩維坐標的形式表示出來,如震級與烈度之間的關系、資源數量與環境人口容量之間的關系等。

2.三維坐標:這種圖表尚未在課本中出現(新版初中地理教材里現已開始出現),它是用三維空間來反映三個地理事物或現象之間的關系,或是將之統一在一個平面內,形成平面正三角形坐標圖。

3.多維坐標圖:多維坐標圖是根據坐標的一般原理,將眾多具有並列關系的信息反映在一張圖上繪制而成。如土壤的成分組成、氣候的氣溫降水資料、風頻玫瑰圖等。

解讀坐標圖時,首先要能正確判讀並理解坐標系統中各坐標的具體含義,明白該圖反映了哪兩個或哪幾個地理事物之間的關系,思考橫坐標與縱坐標所反映內容之間的關系;其次要獲得坐標中的有關數值及其變化趨向。坐標圖上的點、線(折線、曲線、直線)、柱等既表示了地理事物的數量,又反映了地理事物的發展變化趨勢。如曲(折、直)線遞減段表示縱坐標項目與橫坐標要素之間呈負相關,遞增段表示呈正相關;曲(折、直)線斜率大的一段表示變化幅度大,斜率小的一段表示變化幅度小;此外,尤其要注意曲線或折線變化的起點、終點、轉折點的特殊變化,從中發現規律性及根本特徵。

在判讀坐標圖時,要注意三類問題:一是忽視坐標軸上數量信息而導致判讀錯誤。如對比兩幅降水柱狀圖的降水量的多少,不能僅看錶示降水的柱子高低,就認定降水量相同或不同,而要認真看清縱坐標單位數值。二是忽視圖中的隱含信息。不少考生只注意圖像中地理事物多少、強弱、增減的變化,而不注意分析其蘊含的道理,只是從表面上讀懂該圖,比較膚淺,沒有接觸到本質。三是判讀正三角坐標圖時,要注意這種三角坐標圖的三條邊都是坐標軸,三項要素在數軸上比例由低到高方向也應是一致的,要看清楚各軸所代表的含義。

(二)等值線圖

所謂等值線,就是在地圖上將地理要素值相等的各點連接成線,常見的主要有:等高線、等深線、等溫線、等降水量線、等壓線、等震線、等鹽度線、pH等值線、等太陽高度線等。但不管哪類等值線圖,它們是有一些共性的,如每幅等值線圖的等間距相等,它的彎曲、疏密都表示一定的含義等。故無論是哪種等值線圖,在判讀時都要注意等值線的極值、走向、彎曲形態、疏密狀況等,並要對此現象作進一步的探究。下面以最常見的幾種等值線圖為例:

等高線圖

等高線即海拔高度相等的各點連接成的線,它一般具有下面幾個特徵:1.同線等高:即同一等高線上的各點海拔相等,故等高線不能相交,因為同一個地點不可能有兩個不同的高度,但陡崖處除外;2.相鄰的兩條等高線間的高度差相同,故只要知道一幅等高線圖中任意兩條線的海拔,就可推算出其餘各線的海拔;3.等高線均為閉合曲線:即無論等高線如何迂迴曲折,終必環繞成圈,但如果圖幅較小的話,不一定能顯示出來;4.等高線疏密反映坡度緩陡:在同一幅圖中,等高線稀疏的地方表示緩坡,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間隔相同的地方表示均勻坡。

閱讀全文

與地理如何看極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7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