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地理的地指什麼地方

地理的地指什麼地方

發布時間:2022-06-06 17:48:19

『壹』 地區、地形區、地理區域、地理單元、地形、地勢是什麼意思

滿意請採納
謝謝
1.地區:1. 較大的地方
多山地區
華北地區
2.行政劃分單位
地區差價
3. [mandated territory]∶指未獲得獨立的殖民地、託管地等
2.地形區指以某種地形類型(陸地的地形類型有五種: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為主的獨立地形單元,不同的地形區之間往往以山脈和河流作為分界線。
3.地理區域:地理區域指 一個比較獨立的地理地形區。比如: 華北平原區——他包括 海河平原、 黃河平原、淮河平原,華北平原也叫做黃淮海平原。華北平原所涉及的省區就比我們所說的華北五省市(京津冀晉魯)的范圍大。這樣的還有很多, 再如,青藏高原區,要比青藏地區范圍大,青藏高原包括四川西部,而青藏區是行政上的,指西藏青海。等等很多。 四大區域分為:西北地區、北方地區、南方地區、青藏地區,這四大地形區域
4.地理單元:按一定尺度和性質將地理要素組合在一起而形成的空間單位。
5.地形:地形【topography】指的是地物形狀和地貌的總稱,具體指地表 以上分布的固定性物體共同呈現出的高低起伏的各種狀態。地形與地貌不完全一樣,地形偏向於局部,地貌則一定是整體特徵。
6.地勢:是指地表形態起伏的高低與險峻的態勢。包括地表形態的絕對高度和相對高差或坡度的陡緩程度。

『貳』 什麼是地理

地理
地理學是研究地球表面各種自然狀況和社會經濟發展狀況的一門基礎學科&自然科學。地理分為自然地理人文地理,還可分為地球地理和宇宙地理。包括各地的地形地貌、氣候、動植物分布、風土人情。

1.土地、山川等的環境形勢。今指全世界或一個地區的山川、氣候等自然環境及物產、交通、居民點等社會經濟因素的總的情況。

2.指研究地理的學科。

3.區域;區劃。

4.地址。

5.風水。

怎樣學好地理

地理環境空間廣大,地理事物多種多樣,地理關系錯綜復雜。學習地理尤其要注意學習方法,只有掌握好學習方法,才能化難為易,學得扎實而靈活。
1、學會使用課本 教科書既是掌握知識、技能的工具,又是培養自學能力的依據。目錄提示著全書的要領和前後的聯系,要經常翻閱,以便對全書內容心中有數。精讀課文、常看深思,抓住要點,記下問題,要特別重視插圖和表格,領會圖表所說明的問題。
2、學會使用地圖 地圖是地理信息的載體,它能將我們不能親眼見到的廣大地理環境變得一目瞭然。 地圖又是學習地理的工具,通過分析地圖,可以認識地理特徵、原理、成因,找到利用改造的途徑,要學會讀、用各種地圖,首先要記住最基本的地圖。對於世界地理而言,首先要記住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
3、重視地理觀察 觀察就是邊思考邊細看。看一看當地的地理環境的面貌,以及人們在當地是怎樣活動的。通過報刊、電視節目、圖片獲得地理信息,鍛煉我們的才智。
4、善於地理想像 觀察只能得到局部直觀,地圖只能提供位置直觀,想像才能使二者聯系起來,使你獲得地理環境的全面景觀,進而向你展示地理的未來。
5、要善於動腦 經常向自己提出問題,地理問題的一般思路是:
①學什麼?如黃河及其水文特徵。
②在哪裡?如黃河流經的省區和流域范圍。
③為什麼?如黃河的水文特徵是怎樣形成的。
④有何利弊?如怎樣評價黃河對我國北部地區提供的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
⑤怎樣協調好人地關系?如怎樣使人類與黃河的關系協調起來,應當怎樣合理利用改造它。
⑥要勤於動手 經常用手寫,動筆畫,動手製作學具,這不僅使你心靈,還能使你手巧。 方法對頭,事半功倍,你將越學越愛學

『叄』 地理是什麼意思

地理 dìlǐ
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環境中各種自然現象和人文現象,以及它們之間相互關系的學科。漢語「地理」一詞最早見於《易經》。英文中地理一詞則來源於希臘文hê gê(意為「地球」)和graphein(意為「寫」)。
地理非常特殊,因為既有自然(自然地理),又有人文的(人文地理),所以地理是文理兼並的一門大科學~

地理學研究地球表面同人類相關的地理環境,以及地理環境與人類的關系。地理學對人地關系的研究著重是空間關系。
* 地球表面:地理殼-景觀殼-地球表層-大氣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人類圈-陸地-海洋
山脈-大陸架-氣候-植被
人類生活:鄉村-集鎮-城市-人種
國家 -- 世界政區 -- 各國首都 -- 洲 -- 地區 -- 州 -- 省 -- 自治區 -- 特別行政區 -- 聯盟 -- 市 -- 縣 -- 自治縣 -- 旗 -- 郡 -- 城市 -- 城鎮 -- 村落 -- 地名
地理學沒有一個公認的分類體系。在西歐,地理學分為通論地理學(即部門地理學)和專論地理學(即區域地理學)兩部分,通論地理學中分出自然地理學和人文地理學,兩大分支下再分次級分支學科。
前蘇聯把地理學分為自然地理學和經濟地理學兩大分支,然後再分次級分支學科。
西方學者把地理學分為自然地理學和人文地理學兩部分,或分為自然地理學、經濟地理學和人文地理學三部分,下面再分次級分支學科。

『肆』 地理是什麼

是世界或某一地區的自然環境(山川、氣候等)及社會要素的統稱。

「地理」一詞最早見於中國《易經》。古代的地理學主要探索關於地球形狀、大小有關的測量方法,或對已知的地區和國家進行描述。

地理學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環境中各種自然現象和人文現象,以及它們之間相互關系的學科。地理是一門綜合性的基礎學科。

(4)地理的地指什麼地方擴展閱讀:

核心分支學科

1、自然地理學

地貌學、動力地貌學、構造地貌學、氣候地貌學、應用地貌學、植物地理學、動物地理學、冰川學、凍土學、古地理學、水文地理學、土壤地理學、化學地理學、綜合自然地理學等。

與自然地理相關的基礎學科:生物,化學,物理,天文,數學,技術等。

2、人文地理學

經濟地理學、農業地理學、工業地理學、商業地理學、交通運輸地理學、旅遊地理學、人口地理學、人種地理學、聚落地理學、鄉村地理學、城市地理學、社會地理學、文化地理學、歷史地理學、醫學地理學、政治地理學、軍事地理學、地圖學、地名學、理論地理學、區域地理學、應用地理學、災害地理學等。

與人文地理相關的基礎學科:經濟,政治,歷史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地理



『伍』 地理是什麼

地理就是【風馬牛總相及】的地方之理。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就在於「知(到)地方,明地理」,地理教育不僅是藉助別人的腳步去「周遊列國」,而且能幫助你融匯文史哲數理化各科知識。

『陸』 地理中的 華南、華中、華北、華西、華北、華東分別指哪裡

1、華南

華南地區,中國大區之一,位於中國南部,簡稱「華南」,包括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海南省、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

民國時代,華南范圍涵蓋廣東、廣西、海南、福建及雲南、貴州,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又列入台灣省,合稱「華南六省」,而民間的「華南地區」則有多種說法,廣義自然地理上的華南地區包括福建及台灣省。

2、華中

中國華中地區,簡稱華中,中國七大地理分區之一,包括河南、湖北、湖南三省(按照自北向南排序),華中國土總面積約56萬平方公里,約佔全國國土總面積的5.9%。

3、華北

華北地區,屬於自然地理分區,不是行政區,不隨著行政區劃調整而改變,按照地理教科書,華北地區,一般指秦嶺-淮河線以北,長城以南的中國的廣大區域;北與東北地區、內蒙古自治區地區相接。

4、華西

華西,廣義指的是中國西部,包括中國西部西北部、西部西南部、西部東部,中國西部包括新疆、內蒙古西部、青海(中國西部西北部)、甘肅、寧夏、陝西(西部東部)、西藏、四川、重慶、雲南、廣西(西部西南部)。

狹義的華西指中國長江上游周圍的地區和陝西南部:即四川盆地、關中平原一帶,是中國中西部最發達,未來潛力最大的地區。

5、華東

華東地區,簡稱「華東」,位於中國東部。建國初期,華東區曾為中國六大行政區之一,為當時一級行政區,於1954年撤銷,轄區相當於現在的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山東和台灣等地,江西當時屬中南區,後又劃歸華東區。

1961年,華東經濟協作區成立,包括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山東等地,1978年後撤銷。

華東地區是政治劃分,不是人文和自然劃分。如今,華東仍被用作地區用名,包括(現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東、台灣)七省一市,其中,台灣因特殊性,而單獨列出,統計資料時一般也不包含在內。除此以外,其餘六省一市的行政區劃代碼均以「3」開頭。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華南地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華中地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華北地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華東地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華西地區

『柒』 地理中的地貌,地勢,地形分別指的是什麼! 我都弄糊塗了,地勢是什麼地形又是什麼地貌呢

1.地貌即地球表面各種形態的總稱,也叫地形.地表形態是多種多樣的,成因也不盡相同,是內、外力地質作用對地殼綜合作用的結果.內力地質作用造成了地表的起伏,控制了海陸分布的輪廊及山地、高原、盆地和平原的地域配置,決定了地貌的構造格架.而外營力(流水、風力、太陽輻射能、大氣和生物的生長和活動)地質作用,通過多種方式,對地殼表層物質不斷進行風化、剝蝕、搬運和堆積,從而形成了現代地面的各種形態.
2.地勢是指地表形態起伏的高低與險峻的態勢.包括地表形態的絕對高度和相對高差或坡度的陡緩程度
3.地形【topography】指的是地物形狀和地貌的總稱,具體指地表 以上分布的固定性物體共同呈現出的高低起伏的各種狀態.地形與地貌不完全一樣,地形偏向於局部,地貌則一定是整體特徵.如:鞍部是地形,山谷是地貌.(1) [land forms;physical contours;general configuration of the earth's surface;topographic] ; (2) 包括地勢與天然地物和人工地物的位置在內的地表形態; (3) 地形是地物和地貌的統稱.

『捌』 什麼是地理

地理,是世界或某一地區的自然環境及社會要素的統稱。

地理是一門關於生活在地球上的人與他所處地理環境之間關系的學科。一般來講,地理所涉及的范圍包括人類生活的各種環境,也就是自然環境與人文環境。自然環境包括大氣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土壤圈等圈層,由此就產生了地理的各個分支,例如氣候現象、水文現象以及水環境、地球上的自然資源、地貌、生物的分布以及生態現象,土壤的分布以及類型等等很多現象,除了這些以外,自然地理現象還關注於由於樣式、水文、植物、土壤相互作用的地表系統現象以及由於人類活動而產生的各種環境現象、氣候現象。因此學者把這樣的學科叫做自然地理。除了自然地理,人類具有社會性所以還包括各種人類社會現象與地理環境的關系,例如農業的分布、工業的分布、聚落的分布等等現象,尤其注重人類的經濟活動與環境的關系,但是關於這個方面的內容比較廣闊,涉及的范圍很多而且和其他的不好區分,姑且稱之為人文地理(包括經濟地理)。

『玖』 地理中的地貌,地勢,地形分別指的是什麼!

1. 地貌即地球表面各種形態的總稱,也叫地形。地表形態是多種多樣的,成因也不盡相同,是內、外力地質作用對地殼綜合作用的結果。內力地質作用造成了地表的起伏,控制了海陸分布的輪廊及山地、高原、盆地和平原的地域配置,決定了地貌的構造格架。而外營力(流水、風力、太陽輻射能、大氣和生物的生長和活動)地質作用,通過多種方式,對地殼表層物質不斷進行風化、剝蝕、搬運和堆積,從而形成了現代地面的各種形態。
2. 地勢是指地表形態起伏的高低與險峻的態勢。包括地表形態的絕對高度和相對高差或坡度的陡緩程度
3.地形【topography】指的是地物形狀和地貌的總稱,具體指地表 以上分布的固定性物體共同呈現出的高低起伏的各種狀態。地形與地貌不完全一樣,地形偏向於局部,地貌則一定是整體特徵。如:鞍部是地形,山谷是地貌。 (1) [land forms;physical contours;general configuration of the earth's surface;topographic] ; (2) 包括地勢與天然地物和人工地物的位置在內的地表形態; (3) 地形是地物和地貌的統稱。

『拾』 地理和地點什麼區別

地理包括地點,還包括:氣候,地形,植被

閱讀全文

與地理的地指什麼地方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7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