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有沒有高中各科比較好的網課老師推薦的
引言:大部分家長家長都為了孩子的學習而擔心,害怕自己的孩子在學校時學習跟不上,在學習過程中出現不會的問題時,家長也沒有辦法進行輔導,因此總是感到很擔憂。特別是在近幾年,網課比較流行,加上線下培訓機構的減少,所以家長就開始為孩子在網上尋找好的網課老師。接下來小編就跟大家聊聊,有哪些好的高中網課老師。
姜停停,十大傑出女教師,實力很強,課程基礎與拔高可以同時兼顧,在教學時會教很多應試的小技巧,並且在日常出題時會故意製造陷阱,這樣就會加深學生印象,在考試中才會避免出錯。高明靜,擁有十幾年的教學經驗,對基礎知識點的梳理比較細致,在考點和技巧歸納上,有一套自己的內在的邏輯,比較適合基礎薄弱的同學來進行查缺補漏。解題時的方法總結的也比較全面,在答疑方面非常的認真負責。
❷ 備考事業單位,聽了不少機構的課,綜合應用能力一直提不上去,哪位老師的課講得好
我20年上岸的,綜合應用能力112.5分,還算可以。
我原來綜合應用能力,根本不知道怎麼答題,完全是懵逼的狀態,每次自己聯系後都不知道能得多少分。
但是後來通過聽網課學習後,才知道
綜合應用能力,只要掌握了方法,就很容易上手,如果沒找到竅門,會感覺綜合應用能力感覺無從下手,就算自己寫了很多,但是不知道到底能拿多少分。
很多同學在備考的過程中,感覺綜合應用能力聽了很多課,依然提升不大,是因為現在市面上很多課程,講課時只注重講題目,通過答案反推答案怎麼來的,就題論題式的講解,所以到自己動手做題時,就找不到下手的地方了。
綜合應用能力解題,其實關鍵在於思維,必須思維與方法並重才行。
只學方法不學思維,是竭澤而漁;只學思維不學方法,是緣木求魚。
以上這句話,是凌澤老師告訴我的,真的是綜合應用能力備考的至理名言。
所以綜合應用能力課程的話,我推薦凌澤老師主講的上甲藍寶課。
❸ 如何答好高中地理主觀題 有什麼模式 思路
西安方正補習學校地理舒老師為你解答
主觀題的答題方法與技巧
近年來,文綜地理高考試題中,主觀題基本穩定在三種題型中。第一種:選擇型主觀題。答題的過程方法和選擇題一樣,只不過不一定是單項選擇,是有多少選多少。第二種:填空型主觀題。第三種:簡答型主觀題。這兩種類型的主觀題在答題方法與技巧上要求較高:不僅需要考生具備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而且要具備較好的文字表達能力。但許多考生在答卷上表現為:語句不完整,語言不規范,非術語化現象嚴重,缺少關鍵詞,條理不清,廢話較多,甚至脫題,使答案不夠准確、完整,從而造成不必要的失分。
一、主觀題的答題步驟
1、認真審題
審題是答題的前提和基礎,只有正確地理解題意,把握命題的指向,才能有的放矢。一道問答題有題目中心詞、條件限制詞、內容回答詞和解答方式詞構成。題目中心詞是答案論述的直接對象,條件限制詞一般為地理事物的范圍、時間或答案的性質等,內容回答詞為該題必須回答的內容,解答方式詞則為回答的方式。例如題目要求:扼要說明圖示小區域水能開發的有利因素。題目中心詞是「水能開發」;條件限制詞是「圖示小區域」、「有利」;內容回答詞是「因素」;解答方式詞是「扼要說明」。在審題過程中,首先要審明中心詞,明確所要論述的對象是什麼,對此可以採用對中心詞添加著重號或添加圓圈的做法,以提醒自己圍繞中心,不要脫離主題。其次是審條件限制詞,依據條件限制詞的內容性質,進行相關知識的遷移,並進行篩選,確定答題范圍,羅列答案要點。再結合解答方式詞和內容回答詞,進一步提煉,形成最終符合題意的簡明扼要的答案。
2、判讀圖像,提取有用信息
對於不同類型的地理圖像,只要深刻領悟其讀圖方法和要領,判讀也並非難事。為了節約時間,最好單刀直入,根據題目要求提取有用信息。例如題目要求:扼要說明圖示小區域水能開發的有利因素。這里必需提取的有用信息是:圖示小區域「在哪裡」。
3、對接遷移
非選擇題的答題過程,往往是對地理概念、原理、規律等進行自我加工,重新表達、再現的過程。無論是陌生的地理知識,還是已有的地理知識,都需要同學們回歸教材,進行知識的聯想、遷移,並實現與新問題的對接,這樣才能找准答題的突破口。例如,「扼要說明圖示小區域水能開發的有利因素」,我們首先可以聯想到,影響水能開發的因素主要有自然因素和社會經濟因素。而自然因素中,河流落差大、徑流量大、有口袋形的地形,地質條件好是有利於開發的;社會經濟因素中,經濟發達,資金充足,技術先進,能源市場需求大等是有利條件。接著,針對圖示小區域的位置,遷移相關的地形、氣候、人口、經濟等特徵,進行對接,剔除不符合題目要求的因素。
4、書面表達
書面表達是非選擇題的最終結果,也是高考評分的直接依據。書面表達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著高考的成敗,因此書面表達是解答非選擇題最重要、也是最後的一個環節。在書面表達中除了應避免前面提到的各種問題外,同學們應盡量做到:第一,先構思或草擬答案,尤其是答題的關鍵點,可以選取關鍵的詞語寫在草稿紙上,並附加小序號,便於理清思路,分清層次,並有利於對照圖像信息,增補或刪減答題要點等;第二,應認真加以審視,以避免出現錯別字,表達不清的,不嚴謹的,口語化的或與已知原理、規律相違背的語句,提高得分率;第三,保證字跡工整,卷面清潔,這是給評卷者的第一印象,也是一個學生綜合素質與能力的體現之一。好的卷面,必然會對得分有益;反之必然有害。再好的答案,其模糊的字跡,歪歪扭扭的布局,讓評卷者看著吃力,尋找得分點費時,自然會使同學們遺漏一些得分的機會。
二、主觀題的答題原則
(一)簡明,沒有廢話
高考閱卷是一項繁重的勞動,每個人的腦力與體力消耗都很大,閱卷老師希望用最短的時間獲得卷面上最多最准確的信息,從而給出一個客觀公正的分數。這時簡明的表達就顯得意義重大。能否做到,千萬注意兩點:第一,語言精練,簡明扼要,緊扣中心,直奔主題,不說廢話,不繞彎子,不兜圈子,不給人以隔鞋搔癢之感;第二,條理清晰,知識要點化,盡量列出①②③④來,閱卷老師一目瞭然自然會減少閱卷中的信息丟失,這就保證了你應得的分數。
(二)准確,沒有偏差和歧義
1、明確地理概念,清楚考查內容,把握答題的方向性
明確地理概念,清楚試題考查內容,是避免答題方向出錯、避免出現偏題甚至脫題的前提。注意下列易被混淆的概念和內容:
考查內容 誤解為
地形區 地形類型
地勢特點 地形特點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自然帶類型 植被類型
經濟發展特徵 經濟特徵
水能資源 水資源
2、語言規范,注意使用術語的專業性
答卷時,許多考生明確答題方向,也明明知道答案,可就是表述不規范,大白話,涼白開,使用非專業術語,造成語言表述不夠准確到位。
【例】說明現階段我國人口大規模流動的主要原因。
該題應從流入地區經濟收入高、就業機會多、生活環境好等方面回答,但有考生答成「因為我國農村人口多,日子過的窮,農民只好進城打工,靠出賣勞動力來養家糊口」——這種嘮嗑式的表述讓閱卷老師哭笑不得,雖沒脫題,但不準確。
3、要有關鍵性術語,確保陳述的科學性
關鍵性術語的定性與定位功能,決定了它的畫龍點睛的作用,使陳述更加准確化、專業化、科學化;少之則空洞乏味,缺少說服力。
【例】阿塔卡馬沙漠形成的主要原因是:①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
大多考生知道應從大氣環流和洋流兩方面去分析,並能正確答出首要原因是「副熱帶高壓的控制」,但在回答第二原因時出現了下面四種表述:(1)洋流的影響;(2)寒流的影響;(3)秘魯寒流的影響;(4)秘魯寒流的減濕作用。顯然,最佳表述是(4),此題缺少「秘魯寒流」和「減濕」這兩個關鍵詞中的任何一個,內容表達都將不夠准確。
(二)全面,沒有信息丟失
1、認清能力測試類型,宏觀上把握答案要點完整
(1)分析題
地理成因分析,把握兩點:第一,要從自然原因和人為原因兩方面去看;第二,注意答案排序:答案涉及的要點范圍往往很廣,但出現在卷面上的可能只有幾個,這時一定要抓主要矛盾,要把答案要點按重要性排序,最主要的放在第一,次要的放在第二,依次類推……至於到底出現幾點最合適,那要因題而異,不過,這里有個小小的技巧:可參照所給分數破解,這是因為地理簡答題分數多半為各得分點平均分配。比如一個6分題,答案要點可能是1個×6分,或2個×3分,或3個×2分,或6個×1分。當然,這僅僅是個參考。
(2)評價題
評價題要求考生客觀、辨證地看待問題,所以必需從有利與不利(利與弊、優與劣)兩個方面去分析,若單一評價優勢或劣勢,方法雷同分析題。
(3)比較題
比較題分兩種情況:一是比較異同點,這種題要求考生分別列舉出相同點和不同點;二是比較高低(大小),這種題則要求考生分別答出高(大)的原因和低(小)的原因。
(4)描述題
地理現象的描述要求兩點:一要客觀,二要准確。客觀描述要求考生不能攙雜任何個人感情色彩去任意增加和縮減、誇大和縮小某種現象,從而造成失真;准確描述則要求考生不能從理論定勢出發,而應從構成某種現象最顯著的特徵出發去把握描述的脈絡,清晰准確地展示地理現象的時空分布、構成與演變。
(5)列舉題
列舉典型的地理事物或現象,至於幾條為宜,一般題目之中有要求。
2、善用通式,微觀上把握答案要點完整
平時的學習中,能夠留心總結、歸納並整理出分析解決一般地理問題的好方法,並將其模式化處理,考場中直接拿來套用,你將有一種得心應手的得意,既方便快捷,又能保證答案完整全面。下面列舉幾例:
(1)河流徑流的季節變化特點:洪水期出現在××季節,枯水期出現在××季節
(2)河流徑流的季節變化原因:取決於河流水源的補給類型。以雨水補給為主的河流,主要隨降雨量的季節變化而變化;以冰雪和冰川融水補給為主的河流,主要隨氣溫變化而變化。
(3)應用板塊構造理論解釋某些地理現象的方法:地處××板塊與××板塊的碰撞(張裂)地帶……。
(4)一條河流水能豐富的分析方法:
一看水量是否豐富;二看落差是否大
(5)一處海域鹽度高低的分析通式:
一看氣候影響,二看洋流影響,三看河流影響
(6)一地人均某資源多少的分析通式:
一看某資源總量的多少,二看人口的多少
(7)一處漁場形成原因的分析通式:
一看是否位於中緯度淺海大陸架,二看是否有寒暖流的交匯或有上升流,三看是否位於河流入海口
(8)一處鹽場的成因分析通式:
一看地形因素,是否有平坦的泥質海灘;二看氣候因素,是否有晴朗的利於曬鹽的天氣。
(9)一個國家耕地面積大小的分析通式:
一看地形,平原面積是否廣;二看氣候,水熱條件是否好
(10)農業區位因素分析通式:
1)大多側重於自然因素的分析,先分析自然因素:①氣候;②地形、土壤、水源(作為一點分析)
2)再分析社會經濟因素:①市場;②交通;③科技;④勞動力;⑤政策
(11)工業區位因素分析通式:
側重於社會經濟因素的分析,一般按照如下順序分析:①資源條件;②動力條件;③交通條件;④工業基礎;⑤技術條件;⑥勞動力條件;⑦市場條件;⑧農業基礎;⑨政策條件
(12)城市區位因素分析通式:
先看城市形成的原因,再看城市發展或衰落的原因,一般按照如下順序分析:①地形;②氣候;③河流;④資源;⑤交通;⑥政治;⑦軍事;⑧宗教;⑨科技;⑩旅遊;(11)經濟
(13)旅遊資源的游覽價值評價通式:
1)一看旅遊資源質量:自然景觀主要看美學價值,人文景觀主要看歷史文化價值
2)二看集群狀況:景觀集群度愈好,游覽價值愈高;孤景游覽價值小
3)三看地域組合狀況:景觀特徵差異愈大,游覽價值愈高;景觀特徵雷同,游覽價值小
(14)綜合國力基本實體的評價通式:
國土面積、地理位置、地形、自然資源、人口數量與質量
(15)一個地區自然特徵的描述通式:
地形、氣候、河湖、植被、土壤、礦產
(16)一個地區人文特徵的描述通式:
農業、工業、交通、人口和城市
(17)沙漠的四大自然成因分析通式:
1)終年受副高的控制,氣候乾旱(如撒哈拉沙漠、阿拉伯沙漠、維多利亞大沙漠)
2)深居內陸,氣候乾旱(如卡拉庫姆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
3)地處西風的背風坡,焚風效應(如巴塔哥尼亞沙漠)
4)寒流影響(索馬里半島東南側)
(18)凌汛發生的條件:
1)氣溫在零度以下;
2)河流自低緯流向高緯;
3)南北跨度大。
(19)泥石流的形成條件:
1)地形條件:地形崎嶇;
2)地質條件:岩石破碎;
3)氣候條件:暴雨集中或冰雪融化量大;
4)植被條件:植被覆蓋差
(20)山脈成為我國重要地理分界線的列舉通式:
1)省區分界線; 2)地形區分界線; 3)三大階梯分界線;
4)溫度帶分界線; 5)干濕區分界線; 6)氣候類型分界線;
7)植被類型分界線; 8)自然帶類型分界線; 9)季風區與非季風區分界線;
10)內外流區域分界線; 11)農區與牧區分界線; 12)某條等溫線或等降水量線經過的地方;
13)四大分區分界線; 14)三大自然區分界線; 15)三個經濟地帶分界線。
(四)邏輯,沒有因果聯繫上的顛倒、割裂和自相矛盾
知識的因果聯系會形成一個知識鏈,這個鏈條的起點是根本原因,終點便是你要回答的問題,而中間的任何一個環節既是前一個環節的結果,又是後一個環節的直接原因,各環節必需環環相扣,層層遞進。在思考答案時,要依據你要回答的問題首先找出它的直接原因,然後層層逆推,順瓜摸藤再到根;在組織書寫答案時,再由根開始順藤摸到瓜。這里須注意三點:
1、不能顛倒
【例】黑龍江復種指數低的主要自然原因。
該題答案知識鏈是「緯度高—熱量不足—復種指數低」,但有考生誤答成「熱量不足,故緯度高,復種指數低」——顯然因果關系顛倒了。
2、不能相互割裂
【例】長江入海口的江心洲在建國後面積擴大速度不斷加快的原因。
該題答案思考過程應為「江心洲擴大速度加快—河流沉積速度加快—近年河流泥沙含量加大—水土流失加劇—中上游植被破壞嚴重」,那麼答案書寫順序與此相反,但有的考生答成「中上游植被破壞嚴重,河流泥沙含量加大,水土流失加劇,泥沙沉積加快」——顯然因果聯系割裂了。
3、不能自相矛盾
【例】過度抽取地下水的危害。
該題答案知識鏈為「過度抽取地下水—地下水水位下降—形成漏斗區—地面沉降,建築物塌陷」,但有的考生誤答為「過度抽取地下水,地下水水位下降,造成土地次生鹽鹼化」,其實即便是土地次生鹽鹼化也是因為地下水水位上升,鹽鹼在地表積累的過程——顯然,因果關系自相矛盾。
要回答好高考地理簡答題,除了遵循以上步驟外,根據目前高考試卷的評分標准,還應掌握以下技巧:
一是防漏答的技巧。回答地理簡答題盡量少而精,不要重復羅嗦。但是如果沒有把握的話,怕把知識點漏答,根據目前高考簡答題的評分標准,這時少答不如多答,將把握性大的知識點放在前面,把握性不大的知識點放在後面。
二是模糊的技巧。回答地理簡答題盡量做到具體詳細,才能提高得分率。但如果沒有十足把握的話,可以適當模糊,此舉雖然分數得不全,但不可能不得分。例如2004年12月在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附近發生了強烈的地震並引發巨大海嘯,問這次地震的成因?如果你不清楚蘇門答臘島位於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的碰撞地帶,你可模糊回答:蘇門答臘島位於板塊交界處,地殼不穩定,易發生地震。千萬不要答成:蘇門答臘島位於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的交界處,地殼不穩定,易發生地震。這樣會自露馬腳,影響得分率。
三是套用課本的技巧。在很多情況下簡答題的答案在課本中可以找到類似的情節,這個時候你就要盡量套用課本中的話語去回答,得分率往往較高。如分析青藏鐵路的區位因素有哪些?這樣的問題只要想想高一地理下冊的京九鐵路的區位分析,這時套用課本上的幾點再稍加變通,基本上就是正確的。
❹ 高中地理的學習方法 ,簡單有效的.. 只是總結
地理其實是門極其綜合的學科,裡面涉及的知識非常豐富,常常跨越多種知識領域:地質學、礦物學、氣象學、生態學、農藝學、經濟學、民俗學、國際政治學等等,所以如果你是個興趣廣泛、充滿好奇的人,那麼在地理學里你會如願以償。 學地理當然是其樂無窮,但練就基本功確實也需要下一番功夫。所幸的是即練就最基本的功夫,地理學也是妙趣橫生,它對人的訓練始終與圖形聯系在一起,非常直觀,更符合人的記性特性。 我的方法簡單地說就是「套色記憶法」。你看過版畫或者報紙的製作嗎?它們畫面上的色彩不是一次印上去的,而是分幾次,每次塗一種顏色,直到所有顏色全部印上去。 我的「套色記憶法」套幾次是沒有止境的,全看你自己的要求和期望了。我只介紹最起碼的三套。 第一套記憶的內容是地形地貌。先鋪一張白紙,然後對照世界地圖,反復描摹各大洲的海岸線,當然也包括散落在海洋里的主要島嶼,直到能完全隨心所欲地畫出一幅差不多的世界地圖,一提到某個島嶼、半島就能馬上在腦海想起以該地點為圓心的局部地圖。 這個前提達到後,馬上就可以在這個單薄的輪廓里填充顏色:蔚藍的深海,白色的平原,棕黃的高原,蒼黑的山脈,赤紅的火山,蜿蜒的河流。 第二套記憶的內容是國別和政區。剛剛記下了色彩繽紛地形地貌,現在要做的是把它們劃到各個國家裡去。當然許多特別的地形常常被作為國家的疆界,像中印的喜馬拉雅山、亞歐之間的烏拉爾山、德法比荷之間的多瑙河等等,而且有時一些國家可以和一些特殊的地形形成極密切的關系,像恆河與印度,印度河與巴基斯坦,尼日河與尼日和奈及利亞,贊比西河與尚比亞,剛果河與剛果和扎伊爾,富士山與日本,科羅拉多峽谷與美國等等。 完成了這一步,你就會很清晰地把握每個國家大致的地形和地表情況,因為地形對大類的生活方式和生態分布都有極大的影響,所以你了解了一個國家的地形特徵,你就會推測那個國家的人的大致生活和擁有的動植物種類。例如說以色列,西臨地中海,東面是高原,所以地形應該是由東向西傾斜,於是該國的河流應該大多向西流;又由於沙漠廣布,所以耕地和天然植被應該很少,水源緊張,當然還不能就此斷定以色列農業落後,糧食依賴進口,事實上以色列依靠先進的無土栽培和滴灌技術做到了糧食能夠自給自足。當然這是後面我們要做的。 第三套記憶的內容就是給劃分了政區的地形圖覆蓋上植物、動物、礦物、城市、鄉村、和交通線。 前面說過地形對生物的影響很大,但還不完整。首先起基礎作用的是該地區在緯度上的分布,由赤道到兩極熱量遞減,如果大地是平的,那麼溫度將和緯度成反比,但事實上往往出現個別的情況,像拉薩緯度和上海差不多,但氣候要比上海寒冷得多,就是因為拉薩地勢太高的緣故,這就是地形對熱量的緯度分布規律的干擾。二者結合起來就能大致推測任何地區的生態情況了,進而也就知道了每個地區的大致的農業生產方式。凡是在熱帶和溫帶有較大面積水流充足的平原分布的地方肯定是農業發達的地方,而農業發達的地方也一般是本國經濟中較發達的地區 。不論歐美和東方都大致如此。而經濟發達的地方則較多地分布著重要的城市,而交通不論是鐵路還是航海都主要是連接重要城市的。依次類推,則可以省力地完成這第三套記憶。 當然無論如何,要完成這三步套色記憶都是要花一番功夫的,總得磨短幾支鉛筆吧,不過它的樂趣是時時刻刻隨著你記憶的過程發生的。每當你畫出義大利那靴子形的輪廓,你馬上就賦予它以崎嶇的棕黃色,在中部和靴子的絨球上分別有兩個赤紅的火山,那是著名的維蘇危火山和埃特納火山,瀕臨地中海氣候溫暖,但由於地形崎嶇,不適合種植糧食,但適合種植各種亞熱帶水果,等等。當然這都是理論上的大致推測,總會由於歷史和文化的因素有種種變異,但這也正是以後深入學習時所要探索的。把自然和人文的因素都納入地理學的研究是很高的境界,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很流行的文化散文亦不過如此。 當你不斷地在白色的輪廓上套上一層一層的內容——由山川大海到生靈草木,由庶民生息到歷史更迭。據說晉人宗炳能躺在床上神遊四海,所想景色如臨其境,世人謂之「臥遊」。當你能完成三層以上的「套色記憶」,你何償不可以臥遊呢?本篇文章來源於 4221學習方法網[www.e4221.com] ;原文鏈接地址: http://www.e4221.com/gaozhong/dili/4161.html
❺ 地理網課老師哪個好
學魁榜的歷史是由劉燊老師講解的,把枯燥無味的歷史變得生動有趣,能夠讓同學們愛上歷史!
❻ 作業幫一課高中哪個地理老師好
作業幫質量都可以作業幫里的老師是有得證書的。教學水平都是資深老師。
❼ 高中九科,網課各科老師誰教的好
高中數學網課中公教育的李小元數學老師教得較好。李小元是一中公教育輔導機構中學生口碑較為良好的數學輔導教師。其數學解題方法,思維較為活躍,邏輯較為縝密,授課富有激情,可以准確把握思路,引導學生理解,使其在數學教學方面獲得了較高的評價。
優質的課件質量:
濟南浩德教育咨詢有限公司的課程內容全視頻課件製作,採用先進的視音頻壓縮技術,畫面播放流暢,音質清晰,各種網路環境下,都能夠享受到身臨其境的教學效果。眾多老師生動有趣、系統精彩的講授,助學員在輕松中獲取知識。
❽ 高考地理主觀題
1,做完題後對答案的過程很重要,我們老師的要求,也是我們幾個月的復習的做法是,自己做完試卷,自己批改,把沒答好的部分,全部補上去.並且補的時候要注意分析為什麼自己沒答好,這個過程很痛苦,但是效果顯著.
2,最重要的一招,分析出題老師的意圖和得分點.比如一道16分的大題,分為2問,那麼可能第1問是8分,第2問是8分;如果分為3問,可能第一問是4分,第2問和第3問都是6分.這具體要看問題有多重要.
在基本分析以後,你可以大致猜測這一問你需要答幾小點才可以拿全分數.比如:4分的題可能需要答2小點或者4小點,6分的題可能需要答3,4,6小點.作為文科生而言,當然是越全面越好.通常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概念,內容,本質,結果,影響,意義.如果是討論內容或者意義,則可以從這幾個方面入手:政治意義,經濟,文化,社會,歷史影響等.
以上文字作者咩咩沒肉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