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地理科學問題構成的原則
除了遵循一般科學問題的構成原則之外,還要遵循地理科學特有的科學問題屬性賦予的原則,有兩個 就是地球陸地表層(空間)系統(空間)系統化原則和人地關系地域系統化原則
B. 地理科學問題的基本屬性是什麼
是綜合和分析?或者 地域性和綜合性?
現代地理學以綜合為主,但它並沒有拋棄氣候學、地貌學、經濟地理學 等經典學科,相反是以綜合的原則給它們注入了新的精神,這就是兩個問題:l)以 PRED 問題為中心,2)系統分析.氣候系統、水文系統、地貌系統和區 域經濟系統的概念,迅速地建立起來,幾乎所有學科都將 PRED 問題作為重點 之一.這個過程中,近代地理學及其分支學科也就轉變成為了現代地理學.PRED 與系統分析是現代地理學的標志.僅僅把現代地理學認識為綜合地理學是不正確的.綜合與分析共存於現代地理學.
地理事物常有兩個基本的特點,地域性和綜合性,即它總是定義在某一 地域或者說地球表層的某一部分的,它們之間發生緊密的聯系並且總是以系 統的形式呈現在你的面前,因而它們的運動規律與它們的相互聯系密不可 分.地理學就是研究地理事物的科學.地域性、綜合性是你在分析地理問題 時應該把握的准則,也是你觀察的基本准則.
C. 地理學科是學什麼的
地理科學是一門研究地球表層自然要素與人文要素的交互關系與作用的科學,研究范圍十分廣泛,上至大氣圈對流層的頂部,下至岩石圈、水圈、生物圈,是融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於一體的綜合性學科。時間和空間是地理科學研究的兩個基本尺度,即地理科學研究事物或現象的時空變化。
地理科學是一門交叉性十分強的學科,和生物學、化學、物理學、天文學、地質學、計量學乃至心理學等許多學科都有關系。
綜合部分高校的情況,地理科學較為典型的課程包括: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測繪學、地圖學、遙感學、地理信息系統、城鄉規劃、世界地理、中國地理、區域地理、計量地理學、人口地理學、地質學與地貌學、水文學、地貌學、植物學、氣象學、土壤學等。師范類院校還開設有地理教學論等師范類課程。
前景
地理科學專業前景逐漸在變好,隨著地理學的分支學科紛紛涌現,如環境地理學、城市地理學、資源地理學、人口地理學、醫學地理學等,其科學價值也越來越高。可以說,隨著經濟開發以及環保的需要,加之地理學本身古老而又深厚的底蘊,地理科學專業就業前景日益受到關注。
D. 地理科學是什麼
「地理科學」這一概念是在1986年由中國科學家錢學森提出的。他理解地理學應當是與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數學科學等並列的大科學體系,故稱「地理科學」。
一般情況下,我們認為地理科學與地理學是同義詞,但在學術上,二者存在差異。
地理科學是教育部批准設置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屬於地理科學類專業,基本修業年限為四年,授予理學學士學位,是從各種角度對地質、地表形態等地理特徵進行深入研究,研究人與地理的關系的專業。
地理科學專業可以分兩個大類,即以地形、地質、氣候、海洋等自然環境為研究對象的自然地理學和以人口、城市、交通、文化等為研究對象的人文地理學。該專業要求掌握數學、物理、化學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掌握地理科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實驗技能;還要了解相近專業如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地理信息系統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E. 地理科學問題的基本屬性是什麼
「地理科學」這一概念是在1986年由中國科學家錢學森提出的。他理解地理學應當是與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數學科學等並列的大科學體系,故稱「地理科學」,多師范類學校開設。這可以分為三個層次,即基礎理論層次(基礎科學) 、技術理論層次(技術科學)、技術層次(工程科學)。
一般認為,基礎理論層次包括理論地理學、區域地理學、部門地理學(如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及其分支);技術理論層次主要是研究應用的地理理論,如建設地理學、應用地貌學、應用氣候學等;技術層次包括災害預報、生態設計、區域規劃、計量地理學、地理制圖、遙感技術、地理信息系統等方面的實際應用技術。這樣理解的地理科學比傳統意義上的地理學研究領域要廣闊得多。從學科性質上來說,它是受哲學指導的,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融合;從層次上看,是一個「基礎理論——技術理論——應用技術」的完整體系。
F. 自然地理學解決的主要科學問題是什麼
自然地理學(Physical Geography),地理學分支之一.研究自然環境或其組成部分的科學.按研究的特點,自然地理學可分為綜合性和部門性的兩組分支科學.綜合性的分支科學有綜合自然地理學、區域自然地理學、古地理學等.部門性的分支科學有地貌學、氣候學、水文地理學、生物地理學、冰川學等.狹義的自然地理學僅指綜合自然地理學,部門自然地理學已逐步發展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狹義的自然地理學僅指綜合自然地理學.
G. 什麼叫地理科學,地理科學的發展方向
地理科學這個概念出現比較晚。
它是在1986年由「兩彈一星」元勛錢學森提出的。他認為地理學應當是與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數學科學等並列的大科學體系,故稱「地理科學」。
一般情況下,地理科學與地理學是同義詞,但在學術上,二者略有差異。
它是一門從各種角度對地質、地表形態等地理特徵進行深入研究,同時也研究地域與人們生活關聯的一門學問。
研究大致分為兩大領域,即以地形、地質、氣候、海洋等自然環境為對象的自然地理學和以人口、城市、交通、文化等為對象的人文地理學。除此之外,還要進行大量地理應用方面的研究,學習者會接觸到有關地質、勘探、地圖繪制、地理信息系統、城鄉規劃等等多方面的知識。主要課程:自然地理學、現代地貌學、環境演變、經濟地理學、人文地理學、計量地理學、測量地圖學、地理信息系統、區域地理等。
發展方向與趨勢:
1)自然資源開發利用、保護。自然資源如土地資源、水資源、生物資源是自然界的恩賜和產
物,是地理環境的重要物質組成。目前,資源緊缺、資源退化、資源浪費是人類關心的問題,與自然資源密切相關的地理科學專業在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保護中可發揮專業特長。
2)環境保護。所謂環境一般指人類生存環境,即自然環境、地理環境。作為研究自然地理環境和人文地理環境的地理學專業是研究解決環境問題的主力軍之一。近30年來,中山大學地理學系一直把環境保護作為地理學科發展的重要方向。目前,自然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如大氣、水、土壤、生物污染等)日益嚴重,地理科學專業在解決這方面問題中可以發揮優勢。
3)旅遊資源開發、利用、保護。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遊成為人類生活的重要組成部
分。無論是旅遊景觀中的山川地貌、自然風光、自然景觀或古跡遺址都可列入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范疇。地理科學可在旅遊資源的發現、開發、利用、規劃、保護中做出貢獻。
4)可持續發展。可持續發展問題是人類關注的焦點問題。可持續發展問題的核心是人口、資
源、環境、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問題,這是一個全社會的重大課題,實質上是當代人與後代人如何合理分配自然資源和生存環境的問題,而自然資源和生存環境是自然地理學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人口、經濟、社會與人文地理學有密切關系。地理科學專業可在解決人與地的關系問題發揮獨特作用。
5)理論發展和方法創新。地理學有三千年的歷史,是一門古老的學科,雖然其自身是不斷發
展的,但與生物、化學、物理等學科比較,發展是緩慢的。科學發展日新月異,一方面,地理科學要在自身的應用中不斷總結,提升到理論上,以更好地指導實踐;另一方面,各種學科相互交叉、相互滲透,如地理學與生物學、化學、環境學等相互滲透,緊密聯系,這也要求地理科學在理論上要不斷創新,在方法上要向信息化、數字化方向發展。
以上僅供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H. 地理科學是幹啥
「地理科學」這一概念是在1986年由中國科學家錢學森提出的。他理解地理學應當是與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數學科學等並列的大科學體系,故稱「地理科學」。
一般情況下,我們認為地理科學與地理學是同義詞,但在學術上,二者存在差異。
I. 自然地理學解決的主要科學問題是什麼
自然地理學(Physical Geography),地理學分支之一。研究自然環境或其組成部分的科學。按研究的特點,自然地理學可分為綜合性和部門性的兩組分支科學。綜合性的分支科學有綜合自然地理學、區域自然地理學、古地理學等。部門性的分支科學有地貌學、氣候學、水文地理學、生物地理學、冰川學等。狹義的自然地理學僅指綜合自然地理學,部門自然地理學已逐步發展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狹義的自然地理學僅指綜合自然地理學。
J. 地理科學問題構成的原則是什麼
這是個地理科學研究範式的問題 地理科學問題構成除了遵循一般科學問題的構成原則之外,還要遵循地理科學特有的科學問題屬性賦予的原則,有兩個 就是地球陸地表層(空間)系統(空間)系統化原則和人地關系地域系統化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