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什麼表示震中地理位置

什麼表示震中地理位置

發布時間:2022-06-08 17:11:47

❶ 我們要科學解讀,怎樣正確認識地震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中國四川省汶川縣映秀鎮,沒有人會忘記這個時間、這個地點。2010年4月21日,青海玉樹,痛徹心扉的一幕重演。嗚呼哀哉,慟自然之無常,嘆國運之多舛地震是個名副其實的惡魔,在對抗地震的道路上,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還記得那個名叫蒂利的「海灘小天使」嗎?在2004年印度洋地震引發的海嘯中,她憑借課上所學的知識,提前疏散了海灘遊客,挽救了100多人的生命。現在,就讓我們從認識地震開始吧!

1.什麼是地震

地震,廣義上是指地球表層的震動,它是地殼某個部分的岩石在內、外應力作用下突發劇烈運動而引起的一定范圍內的地面振動現象。據統計,全世界每年大約發生幾百萬次地震,人們能感覺到的僅佔1%左右,7.0級以上的災害性地震每年多則二十幾次,少則三五次。

強烈的地震不僅可使建築物瞬間成為廢墟,而且還使人類生命財產遭受巨大損失,是一種破壞性很強的災害。同時,地震還能誘發大規模的砂土液化、崩塌、滑坡、泥石流等次生地質災害;發生在深海地區的地震有時還可能引發海嘯。

地震可能與月球引力有關

有學者認為,地震多出現在「朔」(初一)、上弦(初八)、下弦(廿四)、望(十五)這四個時間段,及其前後一天。我們知道「朔」時在農歷的每月初一,此時地球、太陽和月亮成一條直線,地球受到的引力達到最大值。當月亮繞至地球後面,被太陽照亮的半球對著地球,這時叫「望」,一般在農歷每月十五,此時太陽和月亮各在一邊,引力相反。上弦(初八)、下弦(廿四)時,太陽、地球和月球排列成一個直角三角形,此時地震多,有學者認為是同磁場有關。當然,這只是一種假說,到底有沒有這種規律,還等待我們去研究。

小貼士

太陽也會發生地震嗎?

你知道嗎,太陽也會像地球一樣發生「地震」。近年,美、英兩國的科學家通過研究氣象衛星發回的資料,捕捉到一個令人吃驚的信息:1996年7月9日,太陽在發生耀斑的同時,其內部也伴隨著發生了強烈的震動,經專家估算,此次「日震」所釋放的能量,差不多等於1906年舊金山地震釋放能量的4000倍,如果將這個能量轉換成電能,足夠美、英兩國使用15年。

15.全球是否進入了地震活躍期

我們剛剛經歷了汶川地震的傷痛、玉樹地震的悲哀,2011年又接連發生了雲南盈江地震和日本9.0級地震。人們不禁會問,全球是否進入了地震活躍期?

大量地震記錄資料反映出,地震活動的確具有周期性:在較長的時間尺度內,地震活動時而增強,時而減弱,前者是活躍期,後者為平靜期。比如,全球1950~1965年期間,就發生了46次7.0級以上的地震。自2004年印度洋地震後,全球發生8.0級以上的地震11次,略高於平均數,但仍屬正常范圍。

地震是否進入活躍期不能簡單地以某一時期地震次數的多少來判斷。目前人們之所以感覺地震多了,不僅因為地震台網的布設密度增大,儀器設備精確,所記錄的地震次數增多,還由於世界各地人口增加,經濟發達,同樣級別的地震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比以前更大,加之媒體信息和通訊手段發達,地震消息傳播的更快更廣,所以地震的危害給人們的印象加深了。

❷ 名詞解釋:什麼叫震中

震中(英語:Epicenter),港澳台稱震央,是指地震發生時,地震震源向上垂直投影到地面的位置。

地震的命名方法一般以震中所在地較為人熟悉的鄰近地名為主,如台灣921集集大地震,因集集靠近震中,所以用集集為名;又如512汶川大地震,也是以震中汶川為名。20世紀以前,測定震中的方式一般為幾何中心法。20世紀開始,在地震儀等儀器技術逐步趨向於成熟後,便誕生了單台測定法和台網測定法。三者相比,由於地殼構造的不均勻性對地震射線傳播的影響,台網測定法的精確性最高,幾何中心法的精確性最低。

(2)什麼表示震中地理位置擴展閱讀:

震中測量方法

1、幾何中心法

20世紀以前,在沒有儀器記錄時,地震的震中位置都是按破壞范圍而確定的宏觀震中,它是極震區(震中附近破壞最嚴重的地區)的幾何中心。由於無法確定極震區的精確范圍,通常會造成誤差。

2、單台測定法

由於各種地震波在不同地區、不同深度傳播的速度都是不一樣的,波速快的或走直徑的[注 2]先到達測站,其後陸續有其他波到達,這就產生了時間差。將震中距、震源深度和記錄到的各種波的時間差,就可以編成適合各地使用的時距曲線及走時表。

在某地發生地震時,分析員從地震記錄圖上量出該地震事件的各種波的時間差,對照已編好的走時表或套用公式計算,便可得出震中距。隨後便需要確定方位角。將兩個水平方向的初動振幅化為地動位移,用三角函數便可求出方位角。當方位角和震中距都求出來後,便能夠輕松找到震中位置。這種方法便稱之為單台測定法。

3、台網測定法

當至少三個地震測站計算出震中距時,便可通過三邊量測法確定震中的位置[4]。這種通過儀器測量出的震中一般稱之為微觀震中的方法被稱為台網測定法[1][注 5]。具體做法是,分別以三個台站為圓心,以各自求得的震中距按相應比例作半徑在地圖上畫圓。然後,將每兩個圓的交點連接,三條弦的交點即為所求得的震中,再換算出經緯度[2]。

❸ 汶川地震的震中在哪個鄉鎮

震中地理位置是北緯31.015,東經103.365;
震中位於都江堰市城區正西20公里處;
距離震中最近的鄉鎮是阿壩州汶川縣水磨鎮,位於震中東南4公里
汶川縣的漩口鎮、水磨鎮、映秀鎮在這次地震中受災嚴重

❹ 地震時震中指的是哪裡

震中也稱震中位置,是震源在地表水平面上的垂直投影用經、緯度表示。實際上震中並非一個點,而是一個區域。震中也有一定范圍,稱為震中區,震中區是地震破壞最強的地區。

❺ 震中所在地位於( )

東西半球分界線是20°W和160°E組成的經線圈,20°W以東、160°E以西為東半球,20°W以西、160°E以東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劃分是以0°緯線即赤道為界,赤道以北為北半球,以南為南半球.熱帶的緯度范圍是23.5°N-23.5°S,北溫帶的緯度范圍是23.5°N-66.5°N,北寒帶的緯度范圍是66.5°N-90°N,南溫帶的緯度范圍是23.5°S-66.5°S,南寒帶的緯度范圍是66.5°S-90°S.依據震中的地理坐標36.441°N、70.717°E可知,震中所在地位於東半球、北半球、北溫帶.依據題意.
故選:A.

❻ 什麼是震源、震中、震中距、震源距、震源深度

1、震源
地球內部岩層破裂引起振動的地方稱為震源。它是有一定大小的區域,又稱震源區或震源體,是地震能量積聚和釋放的地方。
2、震中
是震源在地表的投影點,即地震能量積聚和釋放的地方,震中並非一個點,而是一個區域。
3、震中距
觀察點到震中的地球球面距離稱為這一點的震中距。根據震中距離大小,可將地震分為地方震(震中距≤100公里)、近震(100公里≤震中距≤1000公里)和遠震(震中距>1000公里)。
4、震源距
震源距是指某一指定點至地震震源的距離。
5、震源深度
指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離(h)。震源深度在70公里以內的淺源地震佔全球地震的百分之九十以上。迄今測到的最深震源深度為720公里。

(6)什麼表示震中地理位置擴展閱讀
災害破壞:
大地振動是地震最直觀、最普遍的表現。在海底或濱海地區發生的強烈地震,能引起巨大的波浪,稱為海嘯。在大陸地區發生的強烈地震,會引發滑坡、崩塌、地裂縫等次生災害。
1、直接災害破壞
地震直接災害是地震的原生現象,如地震斷層錯動,以及地震波引起地面振動,所造成的災害。主要有:地面的破壞,建築物與構築物的破壞,山體等自然物的破壞(如滑坡、泥石流等),海嘯、地光燒傷等。
地震時,最基本的現象是地面的連續振動,主要特徵是明顯的晃動。極震區的人在感到大的晃動之前,有時首先感到上下跳動。因為地震波從地內向地面傳來,縱波首先到達。橫波接著產生大振幅的水平方向的晃動,是造成地震災害的主要原因。
2、次生災害
地震次生災害是直接災害發生後,破壞了自然或社會原有的平衡或穩定狀態,從而引發出的災害。主要有:火災、水災、毒氣泄漏、瘟疫等。其中火災是次生災害中最常見、最嚴重的。
此外,社會經濟技術的發展還帶來新的繼發性災害,如通信事故、計算機事故等。這些災害是否發生或災害大小,往往與社會條件有著更為密切的關系。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網路-震源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網路-震中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網路-震中距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網路-震源距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網路-震源深度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網路-地震

❼ 什麼叫震源什麼叫震中是怎樣確定的

地球內部直接產生破裂的地方稱為震源,它是一個區域,但研究地震時常把它看成一個點。地面上正對著震源的那一點稱為震中,它實際上也是一個區域。
根據地震儀記錄測定的震中稱為微觀震中,用經緯度表示;根據地震宏觀調查所確定的震中稱為宏觀震中,它是極震區(震中附近破壞最嚴重的地區)的幾何中心,也用經緯度表示。由於方法不同,宏觀震中與微觀震中往往並不重合。1900年以前沒有儀器記錄時,地震的震中位置都是按破壞范圍而確定的。

❽ 震中是什麼意思

地震波發源的地方,叫作震源。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叫作震中。換句話說,地面上距離震源最近的那一點叫作震中。震中也有一定范圍,稱為震中區,震中區是地震破壞最強的地區。

❾ 用 什麼表示震中地理位置

表示震中地理位置:

1、數字式——經緯度。如:

發震時刻: 2012年07月04日03:11:39

緯度: 30.0°

經度: 88.1°

深度: 7千米

震級: 4.2

參考位置: 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地區謝通門縣

2、圖標式——見插圖

❿ 什麼是震源、震源體和震中

震源:地球內發生地震的地方(圖1-1)。

震源體:是地球內積累、儲存地震能量和地應力的地方,也可以是岩石發生破裂及強烈塑性變形的區域。一個5.0級地震的震源體直徑可達50千米,8.0級地震可達150千米。
震源深度:震源垂直向上到地表的距離是震源深度(圖1-1)。目前有記錄的最深震源達720千米。
震中:震源上方正對著的地面稱為震中(圖1-1)。震中及其附近的地方稱為震中區,也稱極震區。震中到地面上任一點的距離叫震中距離(簡稱震中距)。
通過儀器測出的地震震中位置稱為地震的微觀震中,一般用經緯度表示。通過地震調查,按地表破壞程度確定的地震震中稱宏觀震中,一般用地理名稱表示。

閱讀全文

與什麼表示震中地理位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2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7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