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經緯線是什麼啊
經緯線網路名片
經線和緯線是人們為了在地球上確定位置和方向,在地球儀和地圖上畫出來的,地面上並沒有畫著經緯線。連接南北兩極的線,叫經線。和經線相垂直的線,叫緯線。緯線是一條條長度不等的圓圈。最長的緯線,就是赤道。 因為經線指示南北方向,所以,經線又叫子午線。 國際上規定,把通過英國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那條經線,叫做0°經線,也叫本初子午線。在地球上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編輯本段1、地理學上的經緯線
經線:
連接南北兩極的並同緯線垂直相交線,也稱子午線。經線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經線都呈半圓狀且長度相等;兩條正相對的經線形成一個經線圈;任何一個經線圈都能把地球平分為兩個半球。
緯線:
在地球儀上,順著東西方向,環繞地球儀一周的圓圈,叫做緯線。所有的緯線都相互平行,並與經線垂直,緯線指示東西方向。緯線圈的大小不等,赤道為最大的緯線圈,從赤道向兩極緯線圈逐漸縮小,到南、北兩極縮小為點。
經緯線的來歷
公元前334年,亞歷山大渡海南侵,繼而東征,隨軍地理學家尼爾庫斯沿途搜索資料,准備繪制一幅「世界地圖」。他發現沿著亞歷山大東征的路線,由西向東,無論季節變換與日照長短都很相仿。於是作出了一個重要貢獻———第一次在地球上劃出了一條緯線,這條線從直布羅陀海峽起,沿著托魯斯和喜馬拉雅山脈一直到太平洋。 後來,長期擔任古埃及亞歷山大圖書館館長的埃拉托斯,測算出地球的圓周是46250千米,他畫了一張有7條經線和6條緯線的世界地圖。 公元120年,克羅狄斯·托勒密綜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認為繪制地圖應根據已知經緯度的定點做根據,提出地圖上繪制經緯度線網的概念。為此,托勒密測量了地中海一帶重要城市和觀測點的經緯度,編寫了8卷地理學著作。其中包括8000個地方的經緯度。為使地球上的經緯線能在平面上描繪出來,他設法把經緯繪成簡單的扇形,從而繪制出一幅著名的「托勒密地圖」。 15世紀初,航海家亨利開始把「托勒密地圖」付諸實踐。但是,經過反復考察,卻發現這幅地圖並不實用。亨利手下的一些船長遺憾地說:「盡管我們對有名的托勒密十分敬仰,但我們發現事實都與他說的相反。」 正確地測定經緯度,關鍵需要有「標准鍾」。製造准確的鍾表在海上計時,顯然比依靠天體計時要方便、實用得多。英國約克郡有位鍾表匠哈里森,他用42年的時間,連續製造了5台計時器,一台比一台精確。第五台只有懷表那麼大,測定經度時誤差只有0.54公里。與此同時,法國制鍾匠皮埃爾·勒魯瓦設計製造的一種海上計時器也投入使用。至此,海上測定經度的問題終於初步得到了解決。
編輯本段2、織物上的經緯線
織物的縱直線叫「經」,橫線叫「緯」。文同《織婦怨》詩:「皆言邊幅好,自愛經緯密」。
編輯本段3、經緯線知識點
1..經緯線知識點 1.先定方向: 一般定向法——面對地圖,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2.判定經線和緯線 根據經線和緯線的概念得知:經線指示南北,緯線指示東西,這樣就可以判斷出哪是經線、哪是緯線以及經度和緯度。 緯度、經度判定方法: 經度 若數值向東越來越大,則是東經 若數值向西越來越大,則是西經 緯度 若數值向北越來越大,則是北緯 若數值向南越來越大,則是南緯 1· 經緯線都是由無數條線組成; 2· 經緯線的判定; 3· 東西經度的劃分依據及其變化規律; 4· 南北緯度的劃分依據及其變化規律; 5· 東西半球與南北半球的劃分依據; 6· 經緯網的廣泛用途。 緯線 (1)定義:與地軸垂直,並環繞地球一周的圓圈 (2)特點:①指示東西方向(與地軸垂直) ②每條緯線都是一個圓 ③緯線的長度不相等(赤道是最大的緯線) 經線 (1)定義:連接南北兩極並且與緯線垂直相交的半圓 (2)特點:①指示南北方向(與赤道垂直) ②每條經線都是半個圓 ③經線的長度全部相等 在地球儀上,你可以看到一條條縱橫交錯的線,這就是經緯線。連接南北兩極的線,叫經線。和經線相垂直的線,叫緯線。緯線是一條條長度不等的圓圈。最長的緯線,就是赤道。 經線和緯線是人們為了在地球上確定位置和方向,在地球儀和地圖上畫出來的,地面上並沒有畫著經緯線。不過,你想要看到你所在地方的經線並不難:立一根竹竿在地上,當中午太陽升得最高的時候,竹竿的陰影就是你所在地方的經線。因為經線指示南北方向,所以,經線又叫子午線。 在地圖上,通過地球表面上任何一點,都能畫出一條經線和一條與經線相垂直的緯線。這樣,就能畫出無數條經線和緯線來。怎麼樣才能夠區別出這些經線和緯線呢?最好的辦法是給每一條經線和緯線都起上一個名字,這就是經度和緯度。用經度表示各條經線的名稱,用緯度表示各條緯線的名稱。 國際上規定,把通過英國格林威治天文台原址的那條經線,叫做0°經線,也叫本初子午線。從0°經線向東叫東經;向西叫西經。由於地球是個球體,所以東、西經各有180°。東經180°和西經180°是在同一條經線上,那就是180°經線。 最長的緯線圈——赤道,叫做0°緯線。從赤道向北度量的緯度叫北緯;向南的叫南緯。南、北緯各有90°。北極是北緯90°。 由於經線連接南北兩極,所以,所有的經線長度都相等,都表示南北方向。緯線都表示東西方向。經線和緯線互相垂直、互相交織,就構成了經緯網。我們在閱讀地圖的時候,就可以藉助經緯網來辨別方向,也可以判斷出地球上任何一點的經緯度位置。 經線和緯線還可以把地球劃分成幾個不同的半球。象切西瓜一樣,把地球沿赤道切開,赤道以北的半球,叫北半球;赤道以南的半球叫南半球。如沿西經20°和東經160°經線把地球切開,由西經20°向東到東經160°的半球叫東半球;以西的半球叫西半球。 2..地球儀上的經緯線 (1)緯線與緯度 人們把地軸的中心叫地心。通過地心且垂直於地軸的平面,叫赤道面。赤道面與地球表面相交的大圓圈叫赤道。在地球表面上,凡與赤道相平行的圓圈,就稱為緯線圈或緯線。由於赤道面垂直於地軸,而所有緯線都與赤道相平行,所以任何一條緯線都代表地球上的東西方向。 地球上某一點的緯度,就是該點代表重力方向的鉛垂線與赤道面的夾角。這個夾角,在赤道為0°,在北京約為40°,在南北兩極為90°。自赤道到南北兩極的緯度分別有0°至90°。由於赤道面把地球等分為兩部分,赤道以南稱為南半球;赤道以北稱為北半球,所以,緯度也有南北之分,赤道以南稱南緯,用「S」表示;赤道以北稱北緯,用「N」表示。為了研究某些問題方便起見,我們稱0°~30°之間的緯度地帶,為低緯度;30°~60°之間的緯度地帶,為中緯度;60°~90°之間的緯度地帶,為高緯度。 (2)經線與經度 通過兩極並和赤道相垂直的大圓圈,稱為經線圈或經線,也稱子午線。由於所有經線都交於南北兩極,又與緯線相垂直,所以任何一條經線都代表地球上的南北方向。地球是圓球,經線又有無數條,所以,為了便於計算,經國際社會之間的協商,決定以通過英國倫敦東郊格林尼治天文台的那條經線為零度經線,又稱本初子午線。為使英、法等國和非洲大陸上的各國同屬一個半球,東西半球的劃分,是以東經160°和西經20°為界。 地球上某一點的經度,就是該點所在經線平面與本初子午線平面之間的夾角。這一夾角相當於這兩個平面所夾的赤道弧在地心所張的角度。本初子午線以東稱東經,用「E」表示;以西稱西經,用「w」表示。地球圓周為360°,所以東西經各分180°。 (3)經緯網 地球儀上的經緯線共同組成了經緯網。有了經緯網及其經緯度,地球上各個點的位置就容易確定了。地球上兩個不同的地點,可以有相同的緯度或經度,但不可能既有相同的緯度又有相同的經度。因此,地球上不同的地點、不同的位置,就可以用相應的經緯度來表示。例如,北京位於赤道以北40°,本初子午線以東116°,北京的地理坐標就是40°N,116°E;利馬(南美洲秘魯的首都)位於赤道以南12°,本初子午線以西77°,利馬的地理坐標是12°S,77°W。 3..經緯線 在地球儀上,你可以看到一條條縱橫交錯的線,這就是經緯線。連接南北兩極的線,叫經線。和經線相垂直的線,叫緯線。緯線是一條條長度不等的圓圈。最長的緯線,就是赤道。 經線和緯線是人們為了在地球上確定位置和方向,在地球儀和地圖上畫出來的,地面上並沒有畫著經緯線。不過,你想要看到你所在地方的經線並不難:立一根竹竿在地上,當中午太陽升得最高的時候,竹竿的陰影就是你所在地方的經線。因為經線指示南北方向,所以,經線又叫子午線。 在地圖上,通過地球表面上任何一點,都能畫出一條經線和一條與經線相垂直的緯線。這樣,就能畫出無數條經線和緯線來。怎麼樣才能夠區別出這些經線和緯線呢?最好的辦法是給每一條經線和緯線都起上一個名字,這就是經度和緯度。用經度表示各條經線的名稱,用緯度表示各條緯線的名稱。 國際上規定,把通過英國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那條經線,叫做0°經線,也叫本初子午線。從0°經線向東叫東經;向西叫西經。由於地球是個球體,所以東、西經各有180°。東經180°和西經180°是在同一條經線上,那就是180°經線。 最長的緯線圈——赤道,叫做0°緯線。從赤道向北度量的緯度叫北緯;向南的叫南緯。南、北緯各有90°。北極是北緯90°。 由於經線連接南北兩極,所以,所有的經線長度都相等,都表示南北方向。緯線都表示東西方向。經線和緯線互相垂直、互相交織,就構成了經緯網。我們在閱讀地圖的時候,就可以藉助經緯網來辨別方向,也可以判斷出地球上任何一點的經緯度位置。 經線和緯線還可以把地球劃分成幾個不同的半球。象切西瓜一樣,把地球沿赤道切開,赤道以北的半球,叫北半球;赤道以南的半球叫南半球。如沿西經20°和東經160°經線把地球切開,由西經20°向東到東經160°的半球叫東半球;以西的半球叫西半球。 經線: 連接南北兩極的並同緯線垂直相交線,也稱子午線。經線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經線都呈半圓狀且長度相等;兩條正相對的經線形成一個經線圈;任何一個經線圈都能把地球平分為兩個半球。 緯線: 在地球儀上,順著東西方向,環繞地球儀一周的圓圈,叫做緯線。所有的緯線都相互平行,並與經線垂直,緯線指示東西方向。緯線圈的大小不等,赤道為最大的緯線圈,從赤道向兩極緯線圈逐漸縮小,到南、北兩極縮小為點。 經緯線的來歷 公元前334年,亞歷山大渡海南侵,繼而東征,隨軍地理學家尼爾庫斯沿途搜索資料,准備繪制一幅「世界地圖」。他發現沿著亞歷山大東征的路線,由西向東,無論季節變換與日照長短都很相仿。於是作出了一個重要貢獻———第一次在地球上劃出了一條緯線,這條線從直布羅陀海峽起,沿著托魯斯和喜馬拉雅山脈一直到太平洋。 後來,長期擔任古埃及亞歷山大圖書館館長的埃拉托斯,測算出地球的圓周是46250千米,他畫了一張有7條經線和6條緯線的世界地圖。 公元120年,克羅狄斯·托勒密綜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認為繪制地圖應根據已知經緯度的定點做根據,提出地圖上繪制經緯度線網的概念。為此,托勒密測量了地中海一帶重要城市和觀測點的經緯度,編寫了8卷地理學著作。其中包括8000個地方的經緯度。為使地球上的經緯線能在平面上描繪出來,他設法把經緯繪成簡單的扇形,從而繪制出一幅著名的「托勒密地圖」。 15世紀初,航海家亨利開始把「托勒密地圖」付諸實踐。但是,經過反復考察,卻發現這幅地圖並不實用。亨利手下的一些船長遺憾地說:「盡管我們對有名的托勒密十分敬仰,但我們發現事實都與他說的相反。」 正確地測定經緯度,關鍵需要有「標准鍾」。製造准確的鍾表在海上計時,顯然比依靠天體計時要方便、實用得多。英國約克郡有位鍾表匠哈里森,他用42年的時間,連續製造了5台計時器,一台比一台精確。第五台只有懷表那麼大,測定經度時誤差只有0.54公里。與此同時,法國制鍾匠皮埃爾·勒魯瓦設計製造的一種海上計時器也投入使用。至此,海上測定經度的問題終於初步得到了解決。 2 織物的縱直線叫「經」,橫線叫「緯」。文同《織婦怨》詩:「皆言邊幅好,自愛經緯密」。 總結 經 度 緯 度 度數起點線 ~ 本初子午線(0度經線) 赤道(0度緯線) 度數劃分 ~ 向東、向西各分作180度 向南、向北各分作90度 代 號 ~ 東經(E)、西經(W) 南緯(S)、北緯(N) 半球劃分 ~ 西經20度,東經160度的經線圈,是東西半球的分界線 赤道把地球分為南、北兩個半球 中國經緯線地圖
:
② 經緯線是什麼
經線和緯線是人們為了在地球上確定位置和方向,在地球儀和地圖上畫出來的,地面上並沒有畫著經緯線。連接南北兩極的線,叫經線。和經線相垂直的線,叫緯線。緯線是一條條長度不等的圓圈。最長的緯線,就是赤道。 因為經線指示南北方向,所以,經線又叫子午線。 國際上規定,把通過英國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那條經線,叫做0°經線,也叫本初子午線。在地球上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③ 地理的經緯線怎麼認
橫的是緯線
豎的是經線,
經線也稱子午線,和緯線一樣是人類為度量方便而假設出來的輔助線,定義為地球表面連接南北兩極的大圓線上的半圓弧。地球上一切通過地軸的平面與地面相截而成的大圓稱為「經線圈」。經線圈被兩極分成的半圓稱為「經線」。任兩根經線的長度相等,相交於南北兩極點。每一根經線都有其相對應的數值,稱為經度。經線指示南北方向。
子午線命名的由來:某一天體視運動軌跡中,同一子午線上的各點該天體在上中天(午)與下中天(子)出現的時刻相同。不同的經線具有不同的地方時。偏東的地方時要早,偏西的地方時要遲。重要的經線
經線曾引起過一場國際性紛爭,時至1953年格林尼治才選取20°W與160°E兩條經線作為劃分東西半球的界線。·
本初子午線
·
180度經線
·
西經20度
·
東經160度
地球儀上的零度經線叫本初子午線或格林尼治線。零度經線直穿倫敦格林尼治天文台。
緯線也叫「緯線圈」。
地球表面上與赤道平行的圓圈。
緯線圈的圓心位於地軸上;緯線指示東西方向;地球上緯線與經線垂直;赤道緯線圈最長。兩極的緯線圈則縮成一點。
緯線的長度不一樣,每一條緯線就是一個圓圈,緯線分為南緯和北緯.
地球儀上的經線和緯線都是假想的弧線,經線和緯線
都有無數條,為了區別每一條經線、緯線,人們給它們標注了度數。
在赤道的南北兩邊,畫出許多和赤道平行的圓圈,就是「緯圈」;構成這些圓圈的線段,叫做緯
④ 地理經緯線怎麼看
在地球上經線指示東西緯線指示南北,從赤道向南北兩側緯度遞增,向南為南緯,向北為北緯。自本初子午線向東西兩側經度遞增,向西為西經,向東為東經。東經180度和西經180度重合。有啥不會的在找我啊。
⑤ 經緯線概念特點
區分經緯線:連接南北兩極的線,叫經線。與經線相垂直的線,叫緯線。
一、經線:
1、連接南北兩極並且與緯線垂直相交的半圓。指示南北方向(與赤道垂直),每條經線都是半個圓,經線的長度全部相等。
2、經線是連接南北兩極並垂直於緯線的弧線,地球表面任意的兩條經線長度相等,並且相交於南北兩極點。通過英國倫敦格林尼治天文台舊址的那條經線是零度經線,也叫本初子午線。
3、整個地球由本初子午線向東和向西分別分成180份,每一根經線都有其相對應的數值,也就是經度,每條經線之間相差1度。我國首都北京就位於東經116度經線上。
二、緯線:
1、與地軸垂直,並環繞地球一周的圓圈。特點:指示東西方向(與地軸垂直),每條緯線都是一個圓,緯線的長度不相等(赤道是最長的緯線,越靠近兩極越小)。
2、緯線是與地軸垂直的線,沿著東西方向環繞地球一周,所有的緯度都是平行的,並與經線垂直。其中,赤道是最長的緯線,緯度為0度,整個地球沿著赤道向北和向南各分為90份,每份為1度。因此,南緯90度是南極,北緯90度是北極。我國首都北京位於北緯39度度緯線上。
(5)什麼是地理經緯線擴展閱讀:
地理學上的經緯線:
1、經線:連接南北兩極的並同緯線垂直相交線,也稱本初子午線。經線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經線都呈半圓狀且長度相等;兩條正相對的經線形成一個經線圈;任何一個經線圈都能把地球平分為兩個半球。
2、緯線:在地球儀上,順著東西方向,並與經線垂直的線,叫做緯線。所有的緯線都相互平行,緯線指示東西方向。在地球儀的表面,與地軸垂直並環繞地球一周的圓圈叫做緯線圈。緯線圈的大小不等,赤道為最大的緯線圈,從赤道向兩極緯線圈逐漸縮小,到南、北兩極縮為一點。
⑥ 什麼是經線和緯線圖解
連接南北兩極的線,叫經線.和經線相垂直的線,叫緯線.緯線是一條條長度不等的圓圈.最長的緯線,就是赤道.因為經線指示南北方向,所以,經線又叫子午線.國際上規定,把通過英國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那條經線,叫做0°經線,也叫本初子午線.在地球上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目錄1、地理學上的經緯線 經線:緯線:經緯線的來歷2、織物上的經緯線 3、經緯線知識點1、地理學上的經緯線 經線:緯線:經緯線的來歷2、織物上的經緯線 3、經緯線知識點展開 編輯本段1、地理學上的經緯線經線:連接南北兩極的並同緯線垂直相交線,也稱子午線.經線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經線都呈半圓狀且長度相等;兩條正相對的經線形成一個經線圈;任何一個經線圈都能把地球平分為兩個半球.緯線:在地球儀上,順著東西方向,環繞地球儀一周的圓圈,叫做緯線.所有的緯線都相互平行,並與經線垂直,緯線指示東西方向.緯線圈的大小不等,赤道為最大的緯線圈,從赤道向兩極緯線圈逐漸縮小,到南、北兩極縮小為點.
⑦ 地理的經線緯線怎樣區分
經線是講過南極北極點的線,在地圖、地球儀上面是豎的線
緯線是與赤道平行的線,在地圖、地球儀上面是橫的線
⑧ 地理經緯線的講解
經線和緯線是人們為了在地球上確定位置和方向的,在地球儀和地圖上畫出來的,地面上並線。和經線相垂直的線,叫做緯線。緯線是一條條長度不等的圓圈。最長的緯線,就是赤道。因為經線指示南北方向,所以,經線又叫子午線。國際上規定,把通過英國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那條經線,叫做0°經線,也叫本初子午線。在地球上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東西半球分界線:東經160°西經20°。
⑨ 什麼是經緯線
什麼是經線?
經線也稱子午線,和緯線一樣是人類為度量方便而假設出來的輔助線,定義為在地球儀表面連接南北兩極並垂直於緯線的弧線。地球上一切通過地軸的平面與地面相截而成的大圓稱為「經線圈」。經線圈被兩極分成的半圓稱為「經線」。任兩根經線的長度相等,相交於南北兩極點。每一根經線都有其相對應的數值,稱為經度。經線指示東西方向。 子午線命名的由來:某一天體視運動軌跡中,同一子午線上的各點該天體在上中天(午)與下中天(子)出現的時刻相同。不同的經線具有不同的地方時。偏東的地方時要早,偏西的地方時要遲。重要的經線 曾引起過一場國際性紛爭,時至1953年格林尼治才選取20°W與160°E兩條經線作為劃分東西半球的界線。· 本初子午線 · 180度經線 · 西經20度 · 東經160度 地球儀上的零度經線叫本初子午線或格林尼治線。零度經線直穿倫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經線的長度約為20037km,但每條經線的長度都略有不同。
為什麼經線也叫子午線?
經線和緯線是人們為了在地球上確定位置和方向,在地球儀和地圖上畫出來的,地面上並沒有畫著經緯線。不過,你想要看到你所在地方的經線並不難:立一根竹竿在地上,當中午太陽升得最高的時候,竹竿的陰影就是你所在地方的經線。因為經線指示南北方向,所以,經線又叫子午線。
為什麼要以格林尼治子午線(即本初子午線)為0°經線?
本初子午線又叫零度經線,它是為了確定地理經度和協調時間的計量而建立的標准參考子午線。地球上有天然的零度緯線—赤道,卻沒有天然的零度經線,因此,本初子午線只能從無數的子午線中人為地選出一條。最初的本初子午線,是各國因確定位置的需要而設置的。
隨著航海事業的發展,這種「各自為政」的局面才逐漸有所改變。 1767年英國格林尼治天文台台長馬斯開林編制了《英國航海天文歷》,它是以格林尼治子午線為地球和天球的零子午線的。該書出版後很快被眾多的航海家採用。
1871年第一屆國際地理學會在比利時安特衛普召開,會議作出決議:「各國的海圖要統一採用格林尼治子午線為零度經線,並在15年內付諸實施」。
1883年10月在羅馬召開第7屆國際大地測量會議,會議決議:「本初子午線必須是通過一級天文台的子午線,考慮到有90%的從事海外貿易的航海者已經以格林尼治子午線為基準來計算船的位置(經度)這一實際情況,各國政府應採用格林尼治子午線作為本初子午線」。關於時間問題,會議認為:在國際交往中應採用統一的世界時,這將會帶來很大的方便。
1881年10月1日,國際子午線會議在美國華盛頓召開。最後大會通過了七個決議案,其中:
決議案之二:出席會議的各國政府應採用通過格林尼治天文檯子午環中心的子牛線作為本初子午線。
決議案之四:提倡採用世界時,根據需要也可以使用地方時或標准時。
決議案之五:世界日以本初子午線的零時為起點,民用日也從子夜零時開始。
至此,本初子午線、世界時等最終得以確立,並得到大多數國家的承認
在初一課程中學習
緯線也叫「緯線圈」。
與地軸垂直並且環繞地球一周的圓圈。赤道是最大的緯線圈。
與經線相對應.
線圈的圓心位於地軸上;緯線指示東西方向;地球上緯線與經線垂直;赤道緯線圈最長。兩極的緯線圈則縮成一點。 緯線的長度不一樣,每一條緯線就是一個圓圈,緯線分為南緯和北緯.
地球儀上的經線和緯線都是假想的弧線,經線和緯線 都有無數條,為了區別每一條經線、緯線,人們給它們標注了度數。
在赤道的南北兩邊,畫出許多和赤道平行的圓圈,就是「緯圈」;構成這些圓圈的線段,叫做緯線。
從北極點到南極點,可以畫出許多南北方向的與地球赤道垂直的大圓圈,這叫作「經圈」;構成這些圓圈的線段,就叫經線
緯線是向東西延伸,並指向東西。~~~~
經度 (λ)
經度線投射在圖上看似彎曲和垂直的線,但實際上是大圓的一半。
緯度 (φ)
緯度線投射在圖上看似水平的平行線,但實際上是不同半徑的圓。有相同特定緯度的所有位置都在同一個緯線上。
赤道的緯度為0°,將行星平分為南半球和北半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