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2010年浙江高考文綜歐洲四條重要地理分界線是什麼
A.甲;盛行風、洋流
歐洲多以平原地形為主,所以地形影響不大。
一月是北半球冬季,等溫線應該是沿緯度方向延伸。所以不是經度。
歐洲氣候溫良,最能影響等溫線的應該是北大西洋暖流
Ⅱ 亞洲和歐洲分界線是什麼
亞洲和歐洲的分界線有: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大高加索山脈、土耳其海峽、黑海及裏海。由於亞洲和歐洲地處同一塊大陸(亞歐大陸),所以兩洲的分界線就比較復雜。
Ⅲ 歐洲與亞洲的分界線是什麼山脈和什麼海峽
歐洲與亞洲的分界線是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裏海——大高加索山脈——土耳其海峽。這條界線以西是歐洲,以東是亞洲。
亞洲和歐洲是一塊大陸,稱為亞歐大陸或歐亞大陸,被人為分成兩個大洲。
Ⅳ 世界上各大洲的分界線是什麼
世界上共有亞洲、歐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極洲七個大洲,相鄰大洲的分界線如下:
1、亞洲與非洲的分界線是蘇伊士運河;
2、亞洲與歐洲分界線由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裏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土耳其海峽組成;
3、北美洲與南美洲的分界線是巴拿馬運河;
4、亞洲與北美洲的分界線是白令海峽;
5、歐洲與北美洲的分界線是丹麥海峽。
6、南美洲與南極洲的分界線是徳雷克海峽;
7、歐洲與非洲的分界線是直布羅陀海峽;
(4)歐洲地區重要的地理界線有哪些擴展閱讀:
七大洲的地形特徵:
1、歐洲:地勢低平,地形以平原為主,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一洲。
2、非洲:地形以高原為主,起伏較小。稱為「高原大陸」。
3、南極洲:覆蓋著很厚的冰雪,平均海拔超過了2000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一洲。
4、南北美洲:地形由山地,高原和平原三大地形區組成。西部是高大的山地,中部有廣闊的平原,東部是高原。
5、大洋洲:大洋洲的地形也是由三大地形區組成,西部是廣闊的高原,中部是平原,東部是山地。
6、亞洲:亞洲的地形比較復雜,主要特點是中部高,四周低。中部高原、山地面積廣大,約佔全洲面積的四分之三。平原分布在大陸的周圍地區。
Ⅳ 亞洲和歐洲分界線是什麼
亞-歐分界線有: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大高加索山脈、土耳其海峽、黑海及裏海。黑海和裏海也算分界的。烏拉爾山脈山脈的寬度為40~150千米。中段低平,是歐亞兩洲的重要通道。
烏拉爾河
發源於烏拉爾山脈南部,流經俄羅斯聯邦與哈薩克共和國,在阿特勞注入裏海,全長2 ,428千米,是世界第四大內流河,主要支流有薩克馬拉河等。
大高加索山脈
西瀕黑海,東臨裏海,自西北向東南延伸於俄羅斯與喬治亞、亞塞拜然的邊界上,全長1 ,100公里以上,最寬180公里,面積約十四萬五千平方公里。
土耳其海峽
溝通了地中海與黑海,是地中海通往黑海的唯一海峽,故又稱黑海海峽。
黑海
面積約42.4萬平方公里。黑海通過土耳其海峽與地中海相連。
裏海
位於歐洲和亞洲的內陸交界處。裏海擁有與海洋相似的生態系統,海運業發達。裏海在地理學上屬性為「海跡湖」,它與黑海最後分離成為一個內陸湖泊,距今不過1.1萬多年。裏海貯藏著極為豐富的石油資源,石油已探明儲量約為沙烏地阿拉伯的兩倍。
Ⅵ 歐洲四條地理分界線請問圖中另外三條地理界線是什麼界線
2010浙江文綜地理的第一題
圖1為歐洲部分地區略圖,圖中四條線是重要的地理界線。完成1~2題。
1.哪一條界線可能是1月0℃等溫線?影響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甲;盛行風、洋流 B.乙;緯度、地形
C.丙;經度、地形 D.丁;盛行風、緯度
是這道題吧??
甲:1月0℃等溫線,即溫帶海洋性氣候和溫帶大陸氣候分界線
乙:地中海氣候和溫帶大陸性氣候的分界線,阿爾卑斯山脈沿線
丙:西歐和東歐的分界線,
丁:亞寒帶針葉林氣候與溫帶大陸氣候和溫帶海洋性氣候的分界線
參考:新課標中學地理圖文祥解 譚木 歐洲西部氣候類型
這題主要是界線和影響因素結合來選。
由地圖冊可以看出,甲乙都是0度線,但是B的影響因素不對,乙主要是地形影響,類似我國的秦淮線,由於地形變化,月平均氣溫在此為0
Ⅶ 七大洲的分界線
七大洲分界線是所有的七個大洲中相鄰兩大洲之間的分界線。七大洲為: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和大洋洲,具體分界線如下:
1、亞歐分界線: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裏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峽-地中海
2、歐亞非分界線:直布羅陀海峽-地中海-蘇伊士運河
3、歐美洲分界線:大西洋。
4、美洲和歐洲以丹麥海峽分界,和亞洲以白領海峽分界,和南極洲以德雷克海峽分界,同時美洲自身以巴拿馬運河分為南北美洲
5、南極洲和美洲的分界線是德雷克海峽。
6、大洋洲與亞洲分界線是帝紋海-阿弗拉海-新幾內亞島。
7、大洋洲西邊和非洲之間是印度洋,東邊和美洲之間是太平洋。
(7)歐洲地區重要的地理界線有哪些擴展閱讀:
全球共劃分成七個大洲。它們恰似美麗的七巧板,相互組合,巧妙搭配,共同組建了地球上的陸地。
亞洲,亞細亞洲的簡稱,意為東方日出之地。
歐洲,歐羅巴洲的簡稱,意為西方日落之地。
非洲,阿非利加洲的簡稱,意為陽光灼熱的大地。
美洲,亞美利加洲的簡稱,以義大利航海家亞美利哥的名字命名,新航路開辟後,哥倫布發現。1914年,巴拿馬運河開通以後,人們就以運河為界,分為北美洲和南美洲.。
大洋洲,意為大洋中的陸地.。
南極洲,因位於南極地區而得名。
全球按照海陸分布格局,按照大陸和周圍島嶼合稱一個大洲的標准,全球共分為亞洲,歐洲等七個大洲。各大洲的分界線主要以自然地理事物和人造工程為標志。各大洲的地質特點非常特殊。但都與地球板塊運動緊密聯系。七大洲成為人類進行各種活動的主要場所。
Ⅷ 亞洲歐洲分界線是什麼
亞洲歐洲分界線是烏拉爾山、烏拉爾河、大高加索山脈和土耳其海峽。
1、烏拉爾山脈是俄羅斯境內大致南北走向的一座山脈。北起北冰洋喀拉海的拜達拉茨灣,南至哈薩克草原地帶,綿延2000多千米,介於東歐平原和西伯利亞平原之間。山勢一般不高,平均海拔500-1200米;亞極地1894米的人民峰是烏拉爾的最高峰。山脈的寬度為40-150千米。中段低平,成為歐、亞兩洲的重要通道。
2、烏拉爾河又稱烏拉河,發源於烏拉爾山脈南部,流經俄羅斯聯邦及哈薩克在阿特勞注入裏海,全長2428公里,是世界第四大內流河。
3、大高加索山脈從黑海塔曼半島延伸至裏海阿普歇倫半島,綿亘1200公里,最寬180公里,面積約14.5萬平方公里。山勢陡峻,海拔大都在3000至4000米。可分為東、中、西三段。東、西兩段山勢較低,一般海拔在4000米以下,山體較寬;中段山體較窄,山勢高峻,許多山峰海拔在5000米以上,厄爾布魯士山為最高峰,海拔5642米,山上氣候寒冷,終年積雪。
4、土耳其海峽(又稱黑海海峽)是連接黑海與地中海的唯一通道,全長345km,整個海峽呈東北-西南走向,是亞、歐兩洲的分界線。東北端為博斯普魯斯海峽,西南端為達達尼爾海峽,兩海峽之間是土耳其內海馬爾馬拉海。
Ⅸ 亞洲與歐洲的地理分界線是什麼
亞歐分界線:烏拉爾山,烏拉爾河,裏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土耳其海峽非歐分界線:直布羅陀海峽 地中海
Ⅹ 歐洲與亞洲以什麼為界,什麼理由劃分
亞洲和歐洲的分界線——烏拉爾山、烏拉爾河、大高加索山脈和土耳其海峽
劃分依據:
歐洲和亞洲本是一塊大陸,稱作歐亞大陸.歐亞大陸劃分成兩個洲,歐洲和亞洲.在現代的地理學中,歐亞兩洲的分界線是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裏海、高加索山脈、黑海、博斯普魯斯海峽、馬爾馬拉海和達達尼爾海峽這一條長線.
從古至今都有人認為歐亞大陸本為一體,不必人為地分成兩個洲,而可以統稱為歐亞洲.由於歐亞大陸本身太大,更主要的是兩邊有著歷史和文化等方面的巨大差異,這種主張從沒得到過太多的支持.歐亞兩洲的分界線一直存在,但分界線的位置一直在變化.
在古埃及人、腓尼基人和亞述人的時代,附近的文明社會都在南方,地理眼界中止於地中海,歐亞大陸只意味著一片無邊的蠻荒之地,不可能存在地理學意義的歐洲和亞洲大陸的劃分與界定.但歐羅巴和亞細亞這兩個詞已出現,意思為日落之地和日出之地.這些文明社會從自己的地理位置上觀察,日落之地和日出之地一定在歐亞大陸的某處.於是歐羅巴和亞細亞這兩個詞只代表模糊的地理方位.
在希臘人的時代,地理眼界從地中海擴大到黑海,向東延伸至印度河.這時,第一次有了地理學劃分:希臘人以自己的地理位置為中心,東面的達達尼爾海峽、馬爾馬拉海、博斯普魯斯海峽、黑海和高加索山脈為分界線.這條分界線包含了海洋、海峽和山脈,除高加索山脈以外,少有爭議和變化,沿用至今,成為歐亞兩洲的南部分界線.此時歐羅巴和亞細亞這兩個詞也開始代表地理區域,不過歐羅巴主要指阿爾卑斯山和多瑙河以南的地中海沿岸地區,亞細亞主要指分界線以南地區.歐亞大陸的北部地區不在希臘人的地理眼界之內,一片無邊的蠻荒之地不存在劃分與界定.
在羅馬人的時代,羅馬帝國的擴張,加大了羅馬人的地理眼界,羅馬人較完整地認識了歐亞大陸的西部.希臘人劃定的分界線得以向北延伸,在黑海以北的陸地,以亞速海和頓河為分界線.
在羅馬人時代之後的中世紀,歐洲地區諸侯林立,混戰不斷,大國氣象不復存在,無人再去關心歐亞兩洲的分界線,也就主要沿用羅馬人的劃分.
從16世紀開始,除南部分界線以外,其餘的分界線不斷變化.先是黑海、頓河與白海一線,中部為奧卡河與北德維納河.其後是裏海、伏爾加河與伯朝拉河一線.然後是裏海、伏爾加河與鄂畢河一線.最後才是烏拉爾山與烏拉爾河和裏海一線.這是因為俄羅斯的原因.16世紀俄羅斯開始崛起,大面積擴張領土,而這時歐洲並不認為俄羅斯是歐洲的一員,俄羅斯劃歸亞洲,俄羅斯西界成為分界線.18世紀時俄羅斯逐漸被歐洲接納,又以俄羅斯東界為分界線.俄羅斯不斷擴張,分界線也不斷變化.但俄羅斯後來擴張到了東方,分界線不能這樣劃定了.
俄國彼得大帝時期,地理學家和歷史學家塔季曉夫(1686—1750年)主張以烏拉爾山脈為東部分界線,他發現山脈兩側地區的動植物有許多顯著的不同.18世紀後半葉,這一主張被普遍接受.這時東南部分界線為伏爾加河和頓河的不同河段.19世紀中葉,人們又把發源於烏拉爾山脈的烏拉爾河和裏海作為東南部分界線,並且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