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哪些地方稱為北方,哪些又稱為南方,分界點是哪個省會
1、北方地區包括北京、天津、河北省、山西省、黑龍江、遼寧、吉林、山東、陝西、河南。
2、南方地區包括江蘇大部、安徽大部、浙江、上海、湖北、湖南、江西、福建、雲南大部、貴州、四川東部、重慶、陝西南部、廣西、廣東、香港、澳門、海南、台灣、甘肅最南端、河南最南端。
3、南北分界點,西起與青藏高原相接的西秦嶺余脈,經四川省、甘肅省、陝西省、湖北省、河南省、安徽省、江蘇省等蜿蜒而下,止於東海海濱,總長度約1666.28公里。
秦嶺-淮河一線,是中國地理中的一個重要地理概念,目前已知的最早論述由著名地理學家張相文提出。
(1)南方屬於什麼地理位置擴展閱讀:
南方北方特點:
1、中國北方氣候處於雨熱同期,適宜農作物生長。一些省份是糧食主產省,如黑龍江(總產量最高)、吉林(單產最高)、河南、山東、遼寧等省。
2、北部地區盛產蘋果、梨、桃、杏、柿、棗、葡萄等溫帶水果。當地特產也非常豐富,著名的「東北三寶」(人參、鹿茸、貂皮)、洛陽牡丹、蘭州白蘭地瓜等。
3、中國北方礦產資源十分豐富。東北地區石油、天然氣、煤炭、金屬、木材等資源豐富,而華北地區煤炭儲量豐富。
4、南方湖泊眾多,長江中下游地區最為集中。主要有鄱陽湖、洞庭湖、太湖等。
5、中國南方受夏季風影響較大,雨季較長。每年五月,夏季風登陸華南沿海,雨季開始。6、7月份,夏季風向北加強,形成江淮准靜止鋒,雨雲不斷,主要影響長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
6、南方地區以熱帶亞熱帶季風氣候為主,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
B. 南方和北方怎麼劃分的
中國南北方的分界線為秦嶺淮河一線,南方是中國的亞熱帶地區,南在地圖上是在地圖的下邊。北方是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在地圖上北在地圖的上邊。
南方地區,西面為青藏高原,東面和南面分別瀕臨黃海、東海和南海,大陸海岸線長度約佔全國的2/3以上。
位於秦嶺-淮河以北、內蒙古高原以南、大興安嶺、青藏高原以東,東臨渤海和黃海,面積約佔全國的20%。
(2)南方屬於什麼地理位置擴展閱讀:
行政劃分
南方地區,行政區劃上包括江蘇大部、安徽大部、浙江、上海、湖北、湖南、江西、福建、雲南大部、貴州、四川東部、重慶、陝西南部、廣西、廣東、香港、澳門、海南、台灣、甘肅東南部與河南信陽市、南陽市。
北方地區:包括北京、天津、河北省、山西省、黑龍江、遼寧、吉林、山東、陝西、河南。
C. 我國南方地區的經緯度范圍
經度大約在東經103度到東經123度,緯度大約在北緯22度到北緯34度(不包括南海諸島)
南方地區是指中國東部季風區的南部,當今中國四大地理區劃之一,主要是秦嶺-淮河一線以南的地區,西面為青藏高原,東面和南面分別瀕臨黃海、東海和南海,大陸海岸線長度約佔全國的2/3以上。
行政區劃上包括江蘇大部、安徽大部、浙江、上海、湖北、湖南、江西、福建、雲南大部、貴州、四川東部、重慶、陝西南部、廣西、廣東、香港、澳門、海南、台灣、甘肅東南部與河南信陽市、南陽市。
(3)南方屬於什麼地理位置擴展閱讀:
南方地區以熱帶亞熱帶季風氣候為主,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其中熱帶季風氣候為全年高溫,分旱雨兩季。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山地迎風坡降水較多。台灣火燒寮為全國「雨極」,年平均降水量6558毫米。
該區地勢西高東低,地形為平原,盆地與高原,位於第二、三級階梯,丘陵交錯。平原地區河湖眾多,水網縱橫,具有典型的南國水鄉特色。山地丘陵區大多植被繁茂,鬱郁蔥蔥,景色秀麗。
D. 南方三省是哪三省
從地理位置上講,南三省應該是海南,廣西和江西吧。
1、南方:江蘇、安徽、湖北、重慶、四川、西藏、雲南、貴州、湖南、江西、廣西、廣東、福建、浙江、上海、海南(台港澳)。
2、北方:山東、河南、山西、陝西、甘肅、青海、新疆、河北、天津、北京、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寧夏。
華南地區,簡稱華南,是中國七大地理分區之一,位於中國南部。包括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海南省、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
民國時代,華南范圍涵蓋廣東、廣西、海南、福建及雲南、貴州,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又列入台灣省,合稱「華南六省」,而民間的「華南地區」則有多種說法,廣義自然地理上的華南地區包括福建及台灣省。
E. 南方和北方是怎麼劃分的
正常來說,南方和北方都是以秦嶺淮河為界,因為這個地方南北的氣候差異確實挺明顯的,比方說就拿江蘇舉例子,淮河以北的宿遷連雲港徐州,明顯就是北方的氣候,比起淮河以南要乾燥一些,當地人的飲食習慣以及說的方言也明顯是北方人的特性,當然在不同的地方,因為文化差異的不同,他們對南方北方的劃分也是完全不一樣的,比方說在廣東人眼中除了港澳以及海南以外,其他地方都是北方,而在東北人眼中出了山海關就是南方了。
但是這個劃分的方式每個地方還是不一樣的,比方說在我國的最南和最北,他們心目中的南方和北方就有著很大的差異,比方說東北人認為山海關以南的都是屬於南方,而廣東人恰恰相反,廣東人認為除了海南和港澳,其他地方都是北方,包括湖南和江西這些南方省份,在廣東人眼中依然是屬於北方,因為他們講的方言口音已經偏向普通話了,而廣東的粵語完全和普通話發音不一樣。
F. 地理位置中國哪些地方屬於南方
上北下南左西右東中國地圖
G. 中國的南方是指哪些地方
中國的南方是指上海、湖北、湖南。
自然地理概念中的南方,指中國東部季風區的南部,主要是秦嶺—淮河一線以南,東臨東海,南臨南海,大陸海岸線長度約佔全國的2/3以上。
包括江蘇大部、安徽大部、浙江、上海、湖北、湖南、江西、福建、雲南大部、貴州、四川東部、重慶、陝西南部、廣西、廣東、香港、澳門、海南、台灣、甘肅最南端、河南最南端,面積約佔全國的25%。
爭論:
以秦嶺-淮河一線作為「南方」的北界是學術界普遍接受的觀點。1908年,原中國地學會首任會長張相文從自然地理分區等角度出發,在其所著的《新撰地文學》中首次提出「北嶺淮水」為我國的「南北分界線」。
當時,與南嶺相對應的北嶺,即是秦嶺。當代學者多認為,「秦嶺—淮河」不單純是「中國南北地理分界線」,而是「中國南北地理氣候分界帶」。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南方
H. 中國四大地理區域是什麼
中國四大地理區域即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
其中,秦嶺、淮河一線是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分界線。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為北方地區和西北地區的分界線。我國青藏地區和西北地區,北方地區,南方地區的分界線,大致以第一級階梯和第二級階梯的分界線。
我國的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在地形、氣候、河流流量和植被類型等方面均有明顯差異;受自然環境的影響,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人們,在生產方式、生活習慣、文化傳統等方面也有很大差異。
影響因素:界線A,(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主導因素是季風與非季風的分界線和400mm年等降水量線;界線B,(秦嶺—淮河):大致與1月份0℃等溫線、800mm年等降水量線重合;主導因素是氣候(氣溫、降水)。
界線C:主導因素是地形地勢,即第一階梯和第二階梯的分界線(昆侖山脈—祁連山脈—橫斷山脈)
(8)南方屬於什麼地理位置擴展閱讀
根據我國經濟社會加速發展的新形勢,全國分為四大經濟區域:東部地區、東北地區、中部地區和西部地區。各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內容為:西部開發、東北振興、中部崛起、東部率先發展。
東北地區(黑龍江省、吉林省、遼寧省、內蒙古自治區東部的呼倫貝爾市、興安盟、通遼市、赤峰市、錫林郭勒盟)
中部地區(山西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
東部地區(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東省、江蘇省、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廣東省、海南省)
西部地區(重慶市、四川省、廣西壯族自治區、貴州省、雲南省、陝西省、甘肅省、內蒙古自治區西部、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青海省、西藏自治區)
I. 南方地區的地理
位置范圍:位於青藏高原以東,東臨黃海、東海,秦嶺-淮河以南,南臨南海
地形區:長江中下游平原(水稻土)、四川盆地(紫色土)、
東南丘陵(紅壤)、雲貴高原(石灰岩)
氣候:濕潤的熱帶、亞熱帶季風氣候
河流:長江、錢塘江、珠江、閩江等
資源: 森林: 西南林區、東南林區
礦產:有色金屬在全國占重要地位
水能:水能資源豐富
農業 農作物:水稻、小麥、棉花、油菜、甘蔗
主要水果:柑橘、香蕉、荔枝、桂圓
工業 工業分布:長江沿岸、南方沿海外向型工業地帶;滬寧杭、珠三角輕工業基地
工業中心:上海、杭州、南京、武漢、重慶、攀枝花、廣州、深圳
人民生活: 體育項目:龍舟競賽、游泳
食:米飯
住:磚瓦竹木,屋頂坡度大、注意通風散熱
行:船舶,火車、汽車等
主要城市:上海:
位置:長江入海口處
職能:全國最大城市、工業中心、商業中心和重要出口基地
發展方向:成為國際性經濟、 貿易和金融中心
J. 南方屬於哪些城市
行政區劃包括:
江蘇南部、安徽中南部、浙江、上海、湖北、湖南、江西、福建、雲南大部、貴州、四川東部、重慶、廣西、廣東、香港、澳門、海南、台灣、河南最南端等部分地區。
南方地區:
南方地區,也叫南方,一般是指中國東部季風區的南部,當今中國四大地理區劃之一,主要是秦嶺-淮河一線以南的地區,西面為青藏高原,東面和南面分別瀕臨黃海、東海和南海,大陸海岸線長度約佔全國的2/3以上。
(10)南方屬於什麼地理位置擴展閱讀
氣候特點:
南方地區以熱帶亞熱帶季風氣候為主,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其中熱帶季風氣候為全年高溫,分旱雨兩季。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山地迎風坡降水較多。台灣火燒寮為全國「雨極」,年平均降水量6558毫米。東部沿海地區夏秋季節受台風影響大。
冬季氣溫在0度以上。雷州半島,雲南和台灣南部以及海南在15度以上。雲南,廣東,海南,台灣受寒潮影響小。